霸者之气 霸者之气
项羽在垓下,处于四面楚歌之中,面对爱妻虞姬,禁不住慷慨悲歌:
关注数: 0 粉丝数: 12 发帖数: 1,434 关注贴吧数: 3
急,这些问题谁帮我回答下 1. 下面各组设备中,同时包括了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的是________。 A. 鼠标器、绘图仪、光盘                       B. 绘图仪、鼠标器、键盘 C. CRT、CPU、ROM                      D. 磁带、打印机、激光印字机 2. 下面4种软件中属于系统软件的是________。 A. 财务管理系统                       B. 瑞星杀毒软件 C. Windows XP                        D. 画图 3. 文件abc.bmp存放在F盘的T文件夹中的G子文件夹下,它的完整文件引用名是以下哪一个________。 A. F:\T\G\abc                                    B. F:\T\G\abc.bmp C. T:\abc.bmp                                    D.F:\T\abc.bmp 4.当一个应用程序窗口被最小化后,该应用程序将________。 A. 被删除                                        B. 缩小为图标,成为任务栏中的一个按钮 C. 被取消                                         D. 被破坏 5. 在Word的编辑状态,被编辑文档中的文字有“三号”、“四号”、“24磅”、“20磅”4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24磅”小于“20磅”                       B. 字的大小一样,字体不同 C. “三号”小于“四号”                         D.三号”大于“四号” 6. 在Excel中,函数=sum(8,average(3,min(2,1),5))的值为____。 A. 8                             B. 11                                   C. 12                    D
千古名将录入 转 千古名将 目录军事学之父——孙武坎坷少年结义子胥英雄相惜阵斩美姬妙计破楚称霸诸侯明智归隐孙子兵法疯狂的军神——吴起青年有志杀妻求将投奔魏国治军有道死于非命兵法大家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膑拜师学艺田忌赛马围魏救赵马陵大捷急流勇退杀人魔王——白起初创奇功迫楚迁都长平之战自刎而死秦国第一将一代名将——李牧戍边岁月却秦保国冤屈而死西楚霸王——项羽项家叔侄兴兵伐秦勇夺军权巨鹿大战项庄舞剑彭城大战四面楚歌悲情人物西汉的实际缔造者——韩信坎坷少年怀才不遇英雄本色木罂渡军出奇制胜潍水之战决战垓下恃功倨傲书生意气旷古雄威的大将军——卫青苦涩幼年初显才能痛击匈奴再战匈奴为官之道结怨李广骑奴封侯东方的亚历山大——霍去病英雄不问出身横空出世二战河西漠北战役鞠躬尽瘁胆识出众的东汉名将——班超投笔从戎一战成名建功哈密丝绸之路孤胆英雄兵不厌诈仁者无敌荣归故里最具争议人物——曹操刚正不阿清廉为官揭竿而起官渡之战治军严谨深谋远虑征战一生崇尚节俭文才横溢一代智圣——诸葛亮隐居襄阳隆中娶妻隆中之对赤壁之战刘备托孤鞠躬尽瘁绝世君子——王猛扪虱少年严执法力治国有道开拓疆土鞠躬尽瘁一嗲枭雄——刘裕奋起寒微平灭南燕平灭邪乱清除异己北上灭秦自封为王南北朝第二名将——韦椒不同凡人合肥之战钟离之战旷世之度白袍战神——陈庆之寒门将种大器晚成出其不意一展宏图洛阳之梦大败乱僧千载余音中华第一名君——李世民年少有为大败二薛平刘武周威震中原平刘黑闼玄武之变惟才是举从谏如流晚年昏庸花甲战将——郭子仪初战告捷重整河山大败吐蕃功德圆满五代第一明君——柴荣崭露头角飞黄腾达御驾亲征励精图治英年早逝第一明君百姓心中的神——狄青为兄顶罪智高起义谣言四起英雄末路最得民心的民族英雄——岳飞立志报国四次投军征战江南扫荡游寇收复六郡举兵北伐为国抗命冤案风波永远的英雄明朝的脊梁——徐达出身贫寒辅佐天子百战百胜镇守北疆天下第一关军纪严明死因成谜用兵如神的儒将——王阳明一帆风顺首次受挫江西剿匪平宁王之叛赋闲在家安抚两广死而无憾伟大的民族英雄——戚继光英雄出世出征沙场痛击倭寇海门大捷台州九捷横屿之战屡克北虏晚年凄凉后人敬仰明朝爱国将领——袁崇焕勤恳为官宁远告捷宁锦大捷千古奇冤
忠汉的孙坚却被演义说成奸诈小人冤那 孙坚 - 简明历史传记 孙坚,据传为孙武的后代,县吏出身,因勇敢又有谋略被官府赏识,提拔为军官。孙坚参军后多次成功平定汉末叛乱,又随朱俊征讨黄巾,立下许多功劳,被东汉朝廷封为长沙太守、乌程侯。后董卓乱政,孙坚联合袁术,参加了诸侯联军,征讨董卓,表现最为积极,数次击败董卓的部队;董卓迁都长安,孙坚进兵洛阳,修复被董卓破坏的皇陵后返回鲁阳。不久,孙坚受袁术派遣与刘表交战,击败了刘表部下黄祖,却在一次追击中被黄祖的士兵射杀。孙坚的儿子孙策、孙权后来创建了东吴政权。 孙坚 - 简明演义传记 孙坚,据传为孙武的后代,于汉末征讨黄巾有功,被拜为长沙太守。董卓乱政之际,孙坚为“十八路诸侯反董卓”中的一路,作为诸侯联军的先锋,表现得十分活跃,但因袁术存在私心,拒不发粮,而被董卓将华雄击败;后董卓迁都长安,孙坚进驻洛阳,意外发现传国玉玺,遂起私心,藏匿玉玺返回,不料事情泄漏,因此与袁绍、刘表结仇。不久,孙坚在与刘表手下黄祖的交战中,中埋伏而死。 孙坚的历史评价 陈寿评论说:“孙坚勇挚刚毅,孤微发迹,导温戮卓,山陵杜塞,有忠壮之烈。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览奇取异,志陵中夏。然皆轻佻果躁,陨身致败。”
李宗吾我的偶像 李宗吾(1879.2.3-1943.9.28)系自贡市自流井人,早年加入同盟会,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系四川大学教授,历任中学校长、省议员、省长署教育厅副厅长及省督学等职,几十年间目睹人间冷暖,看透宦海浮沉,写出《厚黑学》一书,干脆冠以“独尊”之笔名,旨在取佛祖“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之意,从此便以“厚黑教主”自号,被誉为“影响中国20世纪的20大奇才怪杰”之一。它就像一面镜子,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丑陋的中国人》等一系列抨击落后国民性著作的先河之作。宗吾先生的著述涉及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凡百余万言,在经历40年代的轰动效应之后,逐渐在思想史上展露出深远的影响力和冲击波,开启了对国民性反思的思辩之路。在华人学术领域,林语堂、梁实秋、柏杨、李敖、南怀瑾、张默生、李石锋等等学问大家对李氏思想进行了多方位的推演和研究,纷纷指出,李宗吾在文化史尤其是思想史上具有不可替代性和僭越性,是四川人为中国现代思想所做出的不可多得的贡献。解放以后,海外对李宗吾的研究已经推演至更为广阔的领域。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各出版机构纷纷出版李氏著作,版本据我的不完全统计,达数十种之多。其传记也作为研究课题进入了大学课程。中国人民大学的研究生王磊等人专门写出了30万字的李氏思想传记《厚黑教主李宗吾传奇》,已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促进了李氏学术思想的发掘和研究。在清华大学传播学系2002研究生的课程里,“从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到李宗吾的《厚黑学》”的专论,已经进一步体现了其学术、思想的生命力。当代学人谷照明、王善生、铁波乐、笑蜀、陈远、李加建、邓遂夫、陈思逊、李波等人均从不同的层面对宗吾先生的多方面成就进行了研究,尤其是对其思想具有的“当下性”价值予以了特别关怀。在对待宗吾先生的问题上,鬼才魏明伦倒是显得比较理智,他在《奇奇怪怪的四川人》、《台北访李敖》等文章里高度颂扬了宗吾先生的精神与人格魅力。只有他敢揭穿刘邦的无赖开书来骂他,只有他才会站出来说句公道话,让别人了解刘邦的为人.这种人有说实话直言不讳的意识我欣赏
项羽的一生没有错是轰轰烈烈的 (1)项羽的残酷,项羽火烧秦宫,阿房宫,鞭尸秦始皇,坑杀20W秦军)项羽视秦人如仇敌,就如我们中国厌恶日本一样,项羽要为民族雪耻,他火烧秦宫对楚人来讲是大快人心啊,就比如我们中国把日本靖国神社给烧了,对中国来讲也是大快人心吧,火烧阿房宫已经证实没有这件事,秦始皇更加躺在棺材里好好的,坑杀20W秦军,项羽也是迫不得已,2个和尚没水喝,1个和尚有水喝,这个道理应该懂吧,要不然项羽就是全军覆没,在加上坑杀20W秦军的坑地找不到有可能是刘邦无中生有(2)匹夫之勇 妇人之仁所谓匹夫乃以一敌一,而项羽用兵乃以少胜多3W打败刘邦60W大军,此乃不是匹夫,是军神是战神,仁义就是仁义,没有夫人之仁,对带老百姓就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妇人之仁,未必不可.(3)一意孤行 刚愎自用 优柔寡断项羽英雄也,他要谁靠?他自己就是个无敌的战神,哪像刘邦文不行武不行,当然要人帮楼,而项羽有才何必问计于他人,他的政策什么时候不对过,就是鸿蒙没杀刘邦对吗???那曹操也没杀刘备,是不是也妇人之仁,说到优柔寡断项羽怎么会是呢,他为解巨鹿之围杀宋义这个饶乱军心的,那是何等的速度.项羽一生轰轰烈烈,他的失败怪他自己太年轻毫无政治头脑,太过冲动要为民族血耻,杀了秦地无辜百姓,这相比较刘邦这个比项羽大二十多岁的就比项羽成熟多了,会刷阴谋,会收容人心,后来项羽临死前,他才明白,可那时已经太晚了,为表对百姓的歉意,他大义凛然在乌江自刎,让百姓免受战乱,他的自刎欠老百姓的他也还了,项羽真英雄真君子也
天才曹冲 曹冲 (196年—208年),字仓舒,是曹操儿子之一,由环夫人所生。曹冲从小聪明仁爱,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喜爱。曹操几次对群臣夸耀他,有让他继嗣的意思。不过曹冲还未成年就病逝,年仅十三岁。曹冲自小生性聪慧,五、六岁的时候,智力就和成人相仿。当时孙权送给曹操一头大象,曹操想知道大象的重量,问遍了手下的人,都想不出称象之法。曹冲说,只要把大象放进船里,记录水痕到达的地方,然后称出同样重量的物体放到船里,就能知道大象的重量了。曹操非常高兴,按照他说的方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曹冲为人仁厚,通情达理。当时魏国由于经常发生战争,所以采用严刑峻法来约束人民。一次曹操的马鞍在仓库被老鼠咬了,守卫仓库的官吏们认为这下必死无疑,商议着要把自己绑了去自首,但还是很害怕免不了死罪。曹冲知道了这件事,就让他们先等几天。曹冲拿刀弄破自己的衣服,看起来像是被老鼠咬破的,又假装很失意,脸上显现出发愁的样子。曹操见了问他,他就说:“世俗的人认为衣服被老鼠咬破,对衣服的主人不吉利,现在我的衣服也被咬了,所以发愁。”曹操说:“这是胡说,不要担心。”不久曹操听说了马鞍被咬的事,就笑着说,我儿子的衣服就放在身边都被咬了,何况是挂在柱子上的马鞍。于是没有追究这件事。还有很多犯下罪过的人,按照刑法应该被处死,都依靠曹冲的辩解得到了宽大处理。曹操把这些事情对大臣们说,表示有意传位于曹冲。在三国神童之中,名气最大的无疑就是曹冲了——当然,这是近几十年来的事,原先是孔融的,三字经中有“融四岁,能让梨”,结果是所有识字的就都知道这个人。可惜孔融没有早夭,结果这个位置就得让给曹冲了。因为有“曹冲称象”的故事流传,使我辈还搞不清曹操的姓名是怎么回事时,就已经把曹冲作为偶像来崇拜了。其实曹冲不仅有称象这类“小聪明”,而且“辨察仁爱,与性俱生,容貌姿美,有殊於众,故特见宠异。”经常利用他的智慧和地位来办一些救人姓名的大事,据史书记载:“时军国多事,用刑严重。……凡应罪戮,而为冲微所辨理,赖以济宥者,前后数十”。大概正因如此,才得到了曹操的喜爱,年纪很小,就被曹操选为继承人。可惜他仅仅活了十三岁就患急病死去了。 很多人以为曹冲宅心宽厚,曹操喜欢他只是因为其智力超群,如果他不早夭而亡,以他的仁慈,在与曹丕等人不可避免的争斗中会是一个什么结局,很难预料。但我觉得大家可能忽视了另一方面,就是他和另一个神童周不疑的关系。周不疑也得到了曹操非比寻常的宠爱,但曹冲一死,曹操立刻 “欲除之”。虽然曹丕劝谏以为不可,可曹操却认为:“此人非汝所能驾御也。”,终于派人将其暗杀。看来,曹操对曹冲的政治能力也是非常看重的。我认为史书中所记载的曹冲宽仁宅厚的性格品质可能仅仅是一方面,他的性格中很可能还隐藏着极为果断勇武的另一方面,就如同刘备,虽然宽厚仁义,爱民如子,但杀起人来,可是一点也不拖泥带水的。所以曹操才如此喜爱他。如果不是早死,他很有可能是一个汉武帝或者康熙一样的英明之主。那么使一代英雄为之气短的曹冲究竟是如何一个天才呢?据《魏书邓哀王冲传》说,曹冲从小就表现出惊人的天赋,理解能力很强,到5,6岁其才智便达到成人水平。他无疑是个天才,在今天就该受到特殊照顾的吧。可是他其实是曹操小妾环夫人所生,按理在继位问题上不应该有任何优势的(也曾经看到过些中外文章对当时长子的继位正统性的不可动摇性表示怀疑。而且当时卞夫人深得曹操本人和其他人的尊重,曹冲不大可能是因为环夫人受宠而让曹操爱如掌上明珠。顺便说一句,刘禅的母亲也是小妾,连升位正宫的机会都没有就归天了。所以那时候废立之事看来还有商量的余地。这里暂且不谈)。曹操在他死了以后,曾对曹丕说曹冲之死对自己来说是不幸,但对曹丕等人来说就是大幸了。这段记载的真实性应该比较大,因为为了这件事,有个官儿(似乎叫孙盛,记不清了)曾经很严肃的批评了曹操。的确那样的话对其他王位继承人来说是具有很强打击性质的。言归正传,《魏书邓哀王冲传》还记载了一件事,说当时曹操以大军征天下,令行禁止,刑律非常严厉,这导致经常有冤案发生。有一次,放在仓库里的一副马鞍被老鼠咬坏了,恰好那是曹操的。仓库管理员吓坏了,认为自己一定在劫难逃,死定了。曹冲知道以后,就用刀把衣服弄了小洞,装成是老鼠咬破的,一脸愁容。曹操见到以后,就问他怎么了。他回答说:“大家都说,衣服被老鼠咬了,衣服的主人要遭遇不幸”。曹操笑了笑说:“那都是瞎胡扯,根本不会有什么幸与不幸的”。不知道曹操是否是个唯物论者,但是从这里我们可见曹操是个很现实的人,后来他为曹冲祷告,可见其心之忧。那个仓库管理员还是如实地上报了老鼠要破马鞍的事,曹操一下明白了曹冲的用意,笑了笑,也没有追究这件事了。
曹冲乃曹操最出色的儿子可惜死的早 曹冲 (196年—208年),字仓舒,是曹操儿子之一,由环夫人所生。曹冲从小聪明仁爱,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喜爱。曹操几次对群臣夸耀他,有让他继嗣的意思。不过曹冲还未成年就病逝,年仅十三岁。曹冲自小生性聪慧,五、六岁的时候,智力就和成人相仿。当时孙权送给曹操一头大象,曹操想知道大象的重量,问遍了手下的人,都想不出称象之法。曹冲说,只要把大象放进船里,记录水痕到达的地方,然后称出同样重量的物体放到船里,就能知道大象的重量了。曹操非常高兴,按照他说的方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曹冲为人仁厚,通情达理。当时魏国由于经常发生战争,所以采用严刑峻法来约束人民。一次曹操的马鞍在仓库被老鼠咬了,守卫仓库的官吏们认为这下必死无疑,商议着要把自己绑了去自首,但还是很害怕免不了死罪。曹冲知道了这件事,就让他们先等几天。曹冲拿刀弄破自己的衣服,看起来像是被老鼠咬破的,又假装很失意,脸上显现出发愁的样子。曹操见了问他,他就说:“世俗的人认为衣服被老鼠咬破,对衣服的主人不吉利,现在我的衣服也被咬了,所以发愁。”曹操说:“这是胡说,不要担心。”不久曹操听说了马鞍被咬的事,就笑着说,我儿子的衣服就放在身边都被咬了,何况是挂在柱子上的马鞍。于是没有追究这件事。还有很多犯下罪过的人,按照刑法应该被处死,都依靠曹冲的辩解得到了宽大处理。曹操把这些事情对大臣们说,表示有意传位于曹冲。在三国神童之中,名气最大的无疑就是曹冲了——当然,这是近几十年来的事,原先是孔融的,三字经中有“融四岁,能让梨”,结果是所有识字的就都知道这个人。可惜孔融没有早夭,结果这个位置就得让给曹冲了。因为有“曹冲称象”的故事流传,使我辈还搞不清曹操的姓名是怎么回事时,就已经把曹冲作为偶像来崇拜了。其实曹冲不仅有称象这类“小聪明”,而且“辨察仁爱,与性俱生,容貌姿美,有殊於众,故特见宠异。”经常利用他的智慧和地位来办一些救人姓名的大事,据史书记载:“时军国多事,用刑严重。……凡应罪戮,而为冲微所辨理,赖以济宥者,前后数十”。大概正因如此,才得到了曹操的喜爱,年纪很小,就被曹操选为继承人。可惜他仅仅活了十三岁就患急病死去了。 很多人以为曹冲宅心宽厚,曹操喜欢他只是因为其智力超群,如果他不早夭而亡,以他的仁慈,在与曹丕等人不可避免的争斗中会是一个什么结局,很难预料。但我觉得大家可能忽视了另一方面,就是他和另一个神童周不疑的关系。周不疑也得到了曹操非比寻常的宠爱,但曹冲一死,曹操立刻 “欲除之”。虽然曹丕劝谏以为不可,可曹操却认为:“此人非汝所能驾御也。”,终于派人将其暗杀。看来,曹操对曹冲的政治能力也是非常看重的。我认为史书中所记载的曹冲宽仁宅厚的性格品质可能仅仅是一方面,他的性格中很可能还隐藏着极为果断勇武的另一方面,就如同刘备,虽然宽厚仁义,爱民如子,但杀起人来,可是一点也不拖泥带水的。所以曹操才如此喜爱他。如果不是早死,他很有可能是一个汉武帝或者康熙一样的英明之主。那么使一代英雄为之气短的曹冲究竟是如何一个天才呢?据《魏书邓哀王冲传》说,曹冲从小就表现出惊人的天赋,理解能力很强,到5,6岁其才智便达到成人水平。他无疑是个天才,在今天就该受到特殊照顾的吧。可是他其实是曹操小妾环夫人所生,按理在继位问题上不应该有任何优势的(也曾经看到过些中外文章对当时长子的继位正统性的不可动摇性表示怀疑。而且当时卞夫人深得曹操本人和其他人的尊重,曹冲不大可能是因为环夫人受宠而让曹操爱如掌上明珠。顺便说一句,刘禅的母亲也是小妾,连升位正宫的机会都没有就归天了。所以那时候废立之事看来还有商量的余地。这里暂且不谈)。曹操在他死了以后,曾对曹丕说曹冲之死对自己来说是不幸,但对曹丕等人来说就是大幸了。这段记载的真实性应该比较大,因为为了这件事,有个官儿(似乎叫孙盛,记不清了)曾经很严肃的批评了曹操。的确那样的话对其他王位继承人来说是具有很强打击性质的。言归正传,《魏书邓哀王冲传》还记载了一件事,说当时曹操以大军征天下,令行禁止,刑律非常严厉,这导致经常有冤案发生。有一次,放在仓库里的一副马鞍被老鼠咬坏了,恰好那是曹操的。仓库管理员吓坏了,认为自己一定在劫难逃,死定了。曹冲知道以后,就用刀把衣服弄了小洞,装成是老鼠咬破的,一脸愁容。曹操见到以后,就问他怎么了。他回答说:“大家都说,衣服被老鼠咬了,衣服的主人要遭遇不幸”。曹操笑了笑说:“那都是瞎胡扯,根本不会有什么幸与不幸的”。不知道曹操是否是个唯物论者,但是从这里我们可见曹操是个很现实的人,后来他为曹冲祷告,可见其心之忧。那个仓库管理员还是如实地上报了老鼠要破马鞍的事,曹操一下明白了曹冲的用意,笑了笑,也没有追究这件事了。
李清照——《乌江》 【年代】:宋【作者】:李清照——《乌江》【内容】: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作者】: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以词著称,有较高的艺术造诣。 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辞海》1989年版)【注释】:人杰:人中杰出者。鬼雄:鬼之雄杰者。项羽:即楚霸王,秦亡后与刘邦争夺天下,最后失败。不肯过江东:《史记•项羽本纪》记:项羽垓下兵败后,逃至乌江畔,乌江亭长欲助项羽渡江,项羽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言罢,拔剑自刎。【赏析】: 这是一首雄浑宏阔的咏史诗,也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言志诗。 此诗另有题作“夏日绝句”,李清照南渡之后,建炎三年(1129)年赵明诚罢守江宁,李清照与丈夫具舟去芜湖。沿江而上时经过和县乌江(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处)。该诗可能作于此时。李清照在这首诗中,不以成败论英雄,对楚霸汉之争中最后以失败而结束了自己生涯的楚霸王项羽,表示了钦佩和推崇。这首五绝,通过歌颂一位失败了的英雄——项羽,表现了诗人崇尚气节的精神风貌。对南宋统治者的苟且偷安,也是一个有力的讽刺。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