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营 朱家营
关注数: 26 粉丝数: 117 发帖数: 11,029 关注贴吧数: 9
《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 这是新年的第一天。 这是我们与你见面的第777次。 祝愿阳光打在你的脸上。 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心里。这是冬季里平常的一天。北方的树叶已经落尽,南方的树叶还留在枝上,人们在大街上懒洋洋地走着,或者急匆匆地跑着,每个人都怀着希望,每个人都握紧自己的心事。 本世纪最后的日历正在一页页减去,没有什么可以把人轻易打动。除了真实。人们有理想但也有幻象,人们得到过安慰也蒙受过羞辱,人们曾经不再相信别人也不再相信自己。好在岁月让我们深知“真”的宝贵——真实、真情、真理,它让我们离开凌空蹈虚的乌托邦险境,认清了虚伪和欺骗。尽管,真实有时让人难堪,但直面真实的民族是成熟的民族,直面真实的人群是成熟的人群。 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正义的号角。当你面对蒙冤无助的弱者,当你面对专横跋扈的恶人,当你面对足以影响人的一生的社会不公,你就明白正义需要多少代价,正义需要多少勇气。 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内心的爱。没有什么可以把人打动,除了前进的脚步…… 这是新年的第一天,就像平常一样,我们与你再次见面,为逝去的一年而感怀,为新来的一年做准备。祝愿阳光打在你的脸上。 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心里。有一种力量,正从你的指尖悄悄袭来,有一种关怀,正从你的眼中轻轻放出。在这个时刻,我们无言以对,唯有祝福: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让往前走的继续走,让幸福的人儿更幸福;而我们,则不停地为你加油。 我们不停地为你加油。因为你的希望就是我们的希望,因为你的苦难就是我们的苦难。我们看着你举起锄头,我们看着你舞动镰刀,我们看着你挥汗如雨,我们看着你谷满粮仓。我们看着你流离失所,我们看着你痛哭流涕,我们看着你中流击水,我们看着你重建家园。我们看着你无奈下岗,我们看着你咬紧牙关,我们看着你风雨度过,我们看着你笑逐颜开……我们看着你,我们不停地为你加油,因为我们就是你们的一部分。 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精神抖擞,总有一种力量它驱使我们不断寻求“正义、爱心、良知”。这种力量来自于你,来自于你们中间的每一个人。 所以,在这样的时候,在这新年的第一天,我们要向你、向你身边的每一个人,说一声:“新年好!”祝愿阳光打在你的脸上。
河北衡水中学去年70人考取北大清华 军事化备考引争议 衡水模式:大学生的加工厂?河北衡水中学去年70人考取北大、清华,吸引了周边以及北京尖子生;军事化备考、题海战术备受争议 “今日疯狂,明日辉煌”这句口号写在衡水中学高三教室里。作为“衡水模式”的标杆,去年,这所学校向北大清华输送70人,并占据河北省高考前200名中的一半。数年来,衡中保持着优异的高考成绩。在其带领下,衡水各中学的高考成绩也突出于河北其他地市。作为高考制度下的蛋,衡中的秘诀在哪,高强度训练适应考试,是否扼杀学生创造力,是否践踏教育本身——“衡水模式”被舆论关注和解析。 6月5日,临近中午,衡水中学高三430班,教室里偶有翻书声,学生们低头学习。教室墙上挂着红色条幅,“血狼精神,与我同在”,这是班级“信条”。后面墙的黑板上,写着“今日疯狂,明日辉煌”。几年来,河北这所“超级中学”,一直与“北大”、“清华”、“状元”、“奇迹”等词汇联系在一起。去年高考,衡水中学考取清华、北大70人,占两所学校在河北招生人数的一半左右。再之前,从2008年至2011年,衡水中学考入清华、北大278人。如今,“衡水现象”备受瞩目,衡水中学不仅在当地招生,还吸引周边地市的大量“尖子生”。一位来自石家庄的学生说,他们班上,有20来个外地同学;还有学生说,他们班上还有从北京来的。 “衡水”辉煌衡水中学每年有大量学生考上名校;10年来,到“衡中”学习的外地官员、师生约17万人 5月27日,李梓华(化名)坐了5个多小时火车,从唐山到衡水中学,路途辗转。李梓华是初三中学,以她的成绩,能考上当地重点高中。但去年,当地高中没有一个学生达到清华的录取线。李梓华想上清华,所以到衡水中学,咨询是否能来读高中。衡水中学位于衡水市区东南部,周围与平房相伴。其破旧的大门和斑驳的墙壁,很难看出这里有多么特别。但是,贴满清华北大学生照片的校园围墙,绵延近百米;校门口,还有两幅巨大的高考成绩宣传展板。 2011年的高考,该校的成绩近乎疯狂:除包揽河北省文理科第一名,还有7人、6人分别进入省文理科前10名。在省前200名中,衡水中学的学生占了近一半。有人开玩笑说,在这个开车半小时就能穿越的小地级市,没有几个熟人上清华北大都不好意思出门。衡水中学宣传处主任张永说,在河北,衡水高考成绩已远超过其他地区了。这跟衡水经济在河北省的排名非常不相称。因为衡水高考成绩突出,一个全国性的高中校长论坛决定在衡水中学举行。校长张文茂一再要求减少参会人数,原因是“衡水市区的宾馆住不下”。去年衡水中学承办会议,即使宾馆都被包下来,还是有不少与会者需要到几十公里以外的县城住宿,很不方便。张永笑称,衡水中学为衡水的宾馆作出了很大贡献。10年来,单单是来衡水中学参观学习的外地官员、师生就有17万人,他们一住就是几天,这是笔不小的收入。 “做题潜力挖到极致” 有老师称,衡中学生,连等待打饭的时间都要被利用做题 “他们到底有什么绝招?一句话,衡水中学把学生做题的潜力挖掘到极致了。”邢台的一名高中教师,这样评价“衡中经验”。衡水中学,每天13节课,6节正课,由老师上课讲解;7节自习课,大部分时间用来做题。上述邢台的高中老师说,他听学生讲,“衡中的学生,连等待打饭的时间都要被利用上做题”。 “用各种各样的方式重复。”一名曾在衡水中学教语文的老师说。除学科自习外,其他自习课,老师不允许进教室。在学科自习上,老师也不允许统一讲解。对学生单一辅导时,老师的声音放到最低,不能影响其他人。上述语文老师介绍,到高二结束,基本学完高中课程,高三全年都在复习。复习有三轮,各有重点。同时会做大量模拟考题。因高考成绩优异,衡中的高三习题被传得很神秘。衡水中学不用市面上现成的习题,宣传处主任张永介绍,衡中的习题都是经过老师精心挑选的。“原来做5套题才能达到的效果,现在做一套就行了。” 对于题量,曾经有个说法:如果一套题70%的学生答完了,那就是不合格的,因为这说明很多学生的时间被浪费了。来自石家庄的一名学生家长起初并不赞成让儿子大量做题,但是同事女儿的经历让她改变了想法。这个女孩在石家庄上学,成绩不错,平时做题不多。去年高考时因很多题型没见过,一下子蒙了,结果只考了三本。“做得多了,才能不慌”。
河北一高三班主任服毒自杀 遗书称工资月光活着太累 ■ 人物简介赵鹏,生于1982年,大学毕业后,在河北馆陶县第一中学教书,担任高三年级班主任。每天周而复始地与高三学生一起出早操,直到学生晚上就寝,一天的工作才结束。或许是来自生活、工作、经济等各方面压力,不到30岁的他选择在办公室服毒自杀。赵鹏在遗书中说,现在唯一放不下的就是他不到两岁的儿子,希望学校能帮他照顾一下他们母子。 4月27日晚,查看完学生宿舍,赵鹏一天的工作结束。他返回办公室,拉上窗帘,关掉灯,将一瓶敌敌畏一饮而尽。赵鹏生于1982年,生前是河北馆陶县第一中学高三年级的一名班主任。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赵鹏,成为一名高三班主任后,每天无休止的重复工作,以及“工资月光”的生活,让他感到窒息。在收到4月份工资的这一天,他选择服毒自杀。服毒 4月28日,一个敌敌畏的空瓶放在小桌子上,350毫升的敌敌畏只剩下瓶底黏黏的一层 4月28日,距高考还有38天。 上午6点10分,河北馆陶县第一中学校园里又响起整齐的早操口号声。这天,陈磊发现,高三A4班班主任赵鹏没有像往常一样出现在操场上。陈磊是高三A1的班主任,也是高三年级的副主任。 6点20分,陈磊走进办公室。按前一天考务会上的要求,他要安排高考二模的考务。办公室的窗帘紧闭着,有些暗。平时,窗帘很少拉上。陈磊开始并没有多想。每天早起晚归,睡眠不足,他坐在办公桌前清醒了一会儿,想想要干什么,又走出去。大概10分钟后,他带着学生进屋把考场的标志牌全部搬走。 这时,他发现趴在电脑桌下的赵鹏:两腿绷直,脚尖紧绷着,一只手压在腹下,一只手像是去取什么东西,姿势看起来很不舒服。 “鹏哥,喝多了?”陈磊拍了拍他的肩膀,赵鹏的身体已经凉了。这时,陈磊才注意到办公室里的异样,窗帘紧闭,一个敌敌畏的空瓶放在小桌子上,350毫升的敌敌畏只剩下瓶底黏黏的一层。 “坏了,鹏哥喝农药了。”陈磊惊得困意全无。他喊来同年级组的班主任老师薛广、杨宪文等人,拨打急救电话。120赶到已来不及,赵鹏服毒量太大、时间太长,抢救无效。校长王明照闻讯后,报警。赵鹏的上衣挂在一旁,从内兜里,老师们发现了赵鹏的遗书:“活着实在太累了,天天这样无休止的上班让人窒息,所领的工资只能月光。我决定以这样的方式离开这里,我并不恨这个地方,毕竟是我自己选择来到了这里。现在唯一放不下的就是我儿子以后怎么活,仅希望学校能帮我照顾一下他们母子。 赵鹏2012年4月27日晚。” 这一天,距赵鹏30岁的生日还有18天。特殊的一天传言今年每人要发一台笔记本电脑。对这一天,老师们都很期待据老师们推测,赵鹏应是在4月27日晚上服的毒。 4月27日,这一天工资到账、可能还要发福利,本是让人高兴的一天。并且,此前有传言说,27日,县领导要到学校看望高三年级的班主任。去年,作为“辛苦费”,每个班主任发了一辆电动车;今年,传言每人要发一台笔记本电脑。对这一天,老师们都很期待。赵鹏也很在意。26日晚上8点多,他给远在老家黑龙江绥化的父母打电话专门提到此事。他说,如果县长来了,就再给家里打电话,如果没来就不打了。这是赵鹏与父母的最后一次通话。这一天,县领导没有来。 4月27日下午6点左右,赵鹏收到工资提醒短信,四月的工资到账。“1450元,少了500块钱。”赵鹏将工资短信拿给陈磊看。三月份,赵鹏的收入除了基本工资1450元外,还有500元交通补助,共1950元。其实,500元补助是来自河北省的一项短暂的补助政策。2012年,河北省对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以交通补贴和精神文明奖励为名,每月发980元补贴。在馆陶,每位教师变为500元。这一补贴政策,在河北只执行了一个月。四月份,馆陶也取消了500元补助。没人会意识到这500元对赵鹏意味着什么。晚上8点多,赵鹏参加班主任们一起开的考务会,安排第二天模拟考试的考务。考务会上,老师们还提到白天学生打架的事,这一天,赵鹏班上的一个学生和另一个班级的学生打架。赵鹏把自己班的学生批评了一顿,还把学生赶回家反省。这次事情的处理不像赵鹏的风格。2009年,赵鹏曾带一个高二班,一名学生违反纪律,学校要开除他,赵鹏说“开除他,先开除我”,最后保住了那名学生。学生们很喜欢这名憨厚耿直的老师,有学生称跟他关系很“铁”。 “自己班的学生就像自己家孩子,即使犯点小错误,也不该处理自家孩子这么严重。”在考务会上,班主任们劝赵鹏,陈磊发现赵鹏一言不发,用手不停地捋头发,看起来烦躁不安。陈磊一闪念,有时间,要找他聊一聊。会后,各自忙着通知学生考试事宜,没有碰到一起。晚自习后,薛广、赵鹏等三名班主任值班查宿舍。晚上10点40分左右,查完宿舍后,赵鹏没有回家,而是独自回到办公室,关掉灯,拉上窗帘,将一整瓶农药全部喝完。警方调查,4月27日下午6点半左右,赵鹏在学校西侧两三百米外的农资店购买了农药。陈磊猜测,赵鹏购买农药应是在收到工资短信之后。
原来周未曾听说过的:保定会战 1937年9月冯占海第91师参加的永定河地区作战属保定会战。 当时冯占海第91师奉命担任固安县城及其以北永定河沿岸的河津至东西杨村一线阵地的防守。该河段属永定河中游,水流浅缓,是日军强渡永定河的重点河段。冯占海第91师的当面之敌是日军精锐土肥原师团。 在那场与气势汹汹的强敌正面交火的硬仗中,冯占海第91师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死伤6000余人。 当时我是冯占海第91师第273旅第545团第1营第1连连长。我奉命率第1连坚守固安县城北门。长官给我的命令是:“死守北门,与固安城共存亡。”我连140多位弟兄壮烈战死在固安城。 固安之战后,冯占海第91师退守白沟镇、北拒马河右岸一线阵地,继续抗敌。 保定陷落后冯占海第91师又受命断后掩护各友邻部队撤退。 保定会战(又称涿州保定会战,涿县古称涿州)是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在平汉线(北平—汉口)北段组织的一次会战。 1937年9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组织10余万国军,以保定为中心,同主攻平汉线的配有大量飞机大炮坦克的日军华北方面军的3个多精锐师团(均为战力和兵力最盛时的师团)展开了激烈顽强的战斗。当时日军企图通过决战迅速歼灭部署在河北省涿县、保定地区的中国军队。 国军当时的兵力部署为: 以孙连仲第26路军、万福麟第53军(附冯占海第91师)等部为第一线防御部队,防守房山、周口店、琉璃河、码头镇、固安、永清一线,保卫保定前哨涿县; 以关麟征第52军、曾万钟第3军等部为第二线防御部队,防守安新、漕河、满城一线,保卫保定城。 国军将士以劣势装备在涿县、保定地区与日军精锐展开惨烈拼杀,其中孙连仲第26路军、关麟征第52军和冯占海第91师伤亡尤甚。 保定会战历时10余日,最终以9月24日保定陷落而告失败,国军共伤亡3万余人。随后因指挥失控,出现了国军一路溃退的局面。 保定会战国军虽然战败,但嚣张的日军也付出了代价。日军自称:涿州保定会战为双方在平汉线上的第一次会战,战况激烈,日军参战兵力为88500人,战死1448人,重伤4000人(日本《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气势汹汹的日军企图歼灭涿县保定地区中国军队的计划未能实现。 想到二战太平洋战争美日开战半年间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后勤保障能力强的美军被日军打得节节败退、丧师失地、缴械投降(在菲律宾,近8万美菲联军向日军投降); 想到苏德开战半年内同样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后勤保障能力强的苏军被德军打得大败而逃、丧失大片领土并发生数次数以十万计的苏军投降、被俘(例如基辅战役中,在兵力兵器方面苏军占优势的情况下,苏联兵力最强大的西南方面军竟被德军全歼,其中60余万人成了德军的俘虏); 再想想保定会战中与火力机动力强大的日军精锐搏杀的国军的相差极为悬殊的装备、训练及后勤补给; 想想国军不占绝对优势的兵力(战况紧急时作战指挥官、第2集团军总司令刘峙将军急电南京军事委员会请求火速增派援军,却因国军大部主力当时正在淞沪战场与日军鏖战而无兵可派;保定会战可谓中国抗战中兵力最悬殊的一次会战,敌方为日军精锐,而我敌兵力对比不到二比一); 想想开战后国军甚至没有统一协调的指挥(参战部队中有中央军、原西北军、东北军等,各派系各自为战,形成不了协同作战机制,与强敌作战失利后,多为保全实力,不服从命令而撤退); 想想国军以劣势装备在以平原为主、几乎无险可守的地区与日军强大的机械化部队作战。 对保定会战国军的战败溃退,国人难道不能给予谅解和宽容吗? 那些在保定会战中浴血抗击强敌的国军将士们永远值得国人敬仰和怀念。
智效民:分房分地分老婆——土改果实的分配 1、几种分配方法   斗了地主之后,就该分土地、分房屋、分财物了。   土地法大纲要求彻底平分土地,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不那么简单。就土地而言,有水田、旱田,也有坡地、园地,有的肥沃,有的贫瘠,有的近便,有的偏远。仔细分来,可谓三六九等,差别很大。就分配对象来说,是按人口分配,还是按劳动力分配,需要考虑。另外,分了土地以后,有没有条件和能力耕种,也是问题。房子的情况与此类似,因为同样人口的贫雇农无房户,不可能分到一模一样的房子。至于包括牲畜、农具、衣物、粮食在内的财物分配,则更难做到公正、合理、平等、有序。如果再考虑到人为的因素,就更不好办了。   1947年12月5日,《晋绥日报》第二版刊登一篇文章,《介绍碧村的分配方法》。文章说,该村从10月初开始分配,总结出几种分配方法。第一种是“将果实折价,依贫苦程度,由农会大会决定每户应分数量,由个人去选择。”具体来说,是先将财物按米折价,再把贫苦农民分成十个等级,规定每个等级可以分几斗几升,同等级还要按贫苦程度决定顺序,最后让个人选择自己所需要的财物。第二种是“按需要搭配”。这种方法是先让贫苦农民申报自己需要什么,再进行调查、登记,最后由“分配委员按照各人的需要负责搭配”,并首先满足最贫苦者的需要。第三种是“估量搭配”。这种方法也是先由个人申报需要什么,然后经大会审查,“由分配委员会根据贫苦程度,人口多寡,估量搭配。”   文章认为,三种分配方法中,第一种比较好,特别是分配大量土改成果时最合适。“其好处是:首先满足了最贫苦群众的要求,每人能够选择称心适意的物品。分配委员不能有所偏爱,将好的东西搭配给他愿意搭配的人。”相比之下,后两种方法、特别是第三种,就有不少缺点。   2、“折价分配”模式   12月12日,该报第四版又发表署名孙达可的文章,题目是《退赃还债的“百货商场”——介绍寇庄对衣服家具按等自挑的分配》。这篇文章生动地描述了当时分配土改“成果”的真实场景和整个过程,既有文采,也是一份难得的历史资料。出人意料的是,就是这样一篇文章,也成为反面教材,受到严厉批判。为了说明问题,并了解当时情况,现将该文照录于下。   最近朔县寇庄对斗争果实的分配,土地、粮食、布匹、牲畜等都好办,惟有衣服家具难分,后经群众讨论,想出用赶集式,按等顺序,自由挑选的办法,把果实分配场,成为农民收回自己血汗,地主退赃的“百货商场”。结果,农民既各自得到自己所满意的东西,对贫雇农的照顾,也更明确彻底,特介绍如下:   (一)红火热闹,百货俱全。   分衣服那天,是在庙里,二百多件衣服,挂满了前后两进庙院,农民们所最喜爱的皮袄皮裤、粗蓝大布,一堆一堆的。叫不上名,见也没见过的红绸绿缎,光华耀眼,还有什么狐皮、灰鼠、毡毯被褥、大氅斗蓬、绒帽皮鞋等等,一绳一绳的挂着堆着,有些竟因为许久埋在地下,而沤烂了,带着破伤放出腐朽的气味。每件衣服上都用纸块标明着抵债的评价,干部们分工,谁招呼那一堆,谁招呼那一绳。   为了便于保管,家具的分配场在一个被扫地出门的地主院里,更是百货俱全,红火热闹。西北角上,摆满了贫雇农争着先挑的犁、锄、耧、耙等农具,和四辆“扇车”,接着是一排盐、曲、醋、酱的堆子和整箱的洋火水烟。西南角是数不清的大小铜器和铁器,新的坏的,有地主李鸿举家中举人贺喜时的“旗座”宫灯,也有恶霸地主武善周,藉日本人没收、抢夺去的“串壶”、铜杓、铁锹、桶箍等……,每样都是一二十件,庙上丢了多年的四对铁灯笼,半套锣鼓家具,中农侯富山丢了多年的小盘秤,和硬逼着向人要去的“蝇耍”铜灯等等,都摆在那里,等待着物归原主。最耀眼的,是东北角上的三十几顶洋箱、檀木桌椅、金漆立柜,和一大堆雕刻的门窗隔扇,人们有的指着那几件是谁家的,因为欠利被“楼院”抬去(地主李鸿举住着高楼,老百姓管他家叫楼院)。挨着是几十样细瓷家具、钟表、挂屏、穿衣镜,以及玉笔筒、玛瑙瓶、象牙镇尺、玉带钩之类淫奢摆阔的“珍品”。另一角是百多个从地下挖出,藏了粮食油醋的大坛大瓮,和两堆“五经四书”、“醒世真传”一类害人的字纸、字画挂画、喜联,更是挂满了三间房子。
大家聊个轻松的话题,说说方舟子坐月子的事。 为什么坐月子是陋习? ·方舟子· 古人把生日称为“母难日”,这不仅指母亲在怀孕、分娩时要忍受痛苦,而 且面临着很大的生命危险。在古代,孕产妇死亡率高达1.5%。由于一个女人一生 中通常要经历5~8次生产,这就意味着一个女人在一生中由于生产而死亡的可能 性高达九分之一。由于现代医学的进步,现在发达国家的产妇死亡率已降到万分 之一左右。 有许多原因能导致产妇死亡。有的是由于难产或分娩时大出血而当场死亡。 有的则是在产后由于感染而死亡。如果在分娩时没有进行消毒,例如用未消毒的 剪刀、菜刀切断脐带,就可能发生破伤风。又由于产后子宫颈口处于开放状态, 细菌容易进入子宫内导致子宫内膜、子宫肌层发炎,甚至进一步通过输卵管到达 盆腔,引起输卵管、卵巢、盆腔发炎。因此产后如果不卫生,容易发生大面积感 染,最终由于败血症而死亡。 严重感染时人会发高烧,发高烧时身体会打寒颤,就跟在寒风中一样。中医 不知道这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以为是“伤风”、“受凉”。为了避免“伤 风”,产妇不仅要闭门不出,坐床不起,而且要紧闭门窗,密不透风。产妇还要 头戴帽子或裹毛巾,穿厚衣服,即使是大热天也必须如此。为了避免“受凉”, 产妇不能洗头、洗澡,不能沾水,连刷牙都不行。产妇也不能喝凉水、冷饮,不 能吃“凉性”食物,例如水果。 因此就形成了坐月子要忌风、忌水、忌动、忌口的习俗,而且长达一个月。 忌风、忌水不讲卫生,反而增加了细菌感染的机会,而忌动、忌口又降低了免疫 力,因此坐月子的结果反而更容易“伤风”、“受凉”。越是容易“伤风”、 “受凉”就越看重坐月子,形成了恶性循环。坐月子对产妇来说其实是很痛苦的 一件事,在夏天时尤其如此。为了逼迫产妇就范,又有了一套吓人的说法,不坐 月子或月子没做好,以后就会得“月子病”,例如头部吹了风或洗了头就会一辈 子头疼,刷了牙以后牙齿会一直酸痛,身体哪个地方沾了水哪个地方就会疼等等。 这些做法与现代医学格格不入,恰恰是对着来的。如果是在西方国家,产妇 分娩后,护士往往就给她吃冷饮。分娩当天,护士就会让产妇洗澡,而且会逼着 产妇下床运动。孕产妇体内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如果长时间躺着、坐着不动, 容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如果血栓随着血液流动到了肺部,栓塞肺动脉,会导致 产妇猝死,难以抢救。在发达国家,产妇由于难产、大出血或感染死亡已很少见, 最主要的死亡因素就是血栓栓塞。即使产妇老大不愿意也要逼着她们运动,就是 为了防止血栓栓塞。适当的运动也有助于产后的恢复。 西方国家的这种做法在许多中国人看来很不可思议。他们把这归结为白人的 体质比较好。且不说白人的体质未必就都比中国人好,西方国家的居民也并不都 是白人,还有黑人、印第安人、亚裔,还有很多华人,他们也都不坐月子。除了 西方国家,其他国家,包括东方国家(例如日本),也都不坐月子。难道只有在 中国的华人是世界上身体特别虚弱的特殊人种,非坐月子不可?一旦被指出了这 个事实,又有人会说,正因为外国女人不坐月子,所以她们老得快,或者老了疾 病多。好像这些人做过调查统计,发现不管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女人到老都比 中国国内的女人不健康似的。 “不坐月子,别看现在没事,以后就知道厉害了。”这也是常见的说法,让 一些产妇不敢不从。也的确经常有人现身说法,说当年由于月子没做好,所以落 下了什么“月子病”。而什么病都可以归为“月子病”。我听过的一个很搞笑的 说法是,由于当年坐月子是在夏天,穿凉鞋没有包住脚后跟,所以老了脚后跟皮 肤就裂了。反正人老了甚或还没老都难免会出现各种疾病、不适,只要以前坐过 月子觉得某方面没做好,就都可以归为“月子病”。难道没有生过小孩的女人就 不会得这些病?“月子病”也可以说是一种心理疾病,是疑神疑鬼乱联想导致的, 只有那些做过月子的人才会得,不做月子的人没有这方面的心理负担,反而不会 得“月子病”。 坐月子是受中医文化影响的一种最具中国特色的传统陋习。这并不是说产妇 不需要休产假。产妇在分娩后身体出现了一些变化,适当的休息辅以合理的饮食 和锻炼,是有助于身体的复原的。更重要的是,产假有助于带好新生儿。如果因 为迷信坐月子,把自己搞得全身脏兮兮、臭烘烘的,对宝宝也不好。说了这么多, 也许还会有人问,那你的妻子敢不坐月子吗?当然敢,在医院时没有洗浴条件, 她从医院一回家就洗头洗澡,出门散步,想干嘛就干嘛。 2011.7.11.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