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莱克皮乔恩, 健盼夏2000
无聊
关注数: 82 粉丝数: 332 发帖数: 23,233 关注贴吧数: 52
为什么纳尼亚电影中阿斯兰的军队看上去比白女巫的军队要正规 阿斯兰招募的大军,半羊人赛特斯半人马甚至矮人都有专门的盔甲服饰。另外战术上,彼得利用半人马的骑兵优势作为先锋大军对松散的白女巫先头部队进行冲锋打击。半羊人赛特斯都是步兵单位在后方。并且装备上,除了能言兽外,半羊人赛特斯半人马几乎都有专属武器。前排半人马都是标准的骑兵冲锋时所用的长茅。配备盾牌与宝剑。对了还有利用空中优势就是利用狮鹫先是砸对方的步兵。按理白女巫统治了纳尼亚一百年了。应该有自己的正规部队。反而一支叛军却比他们更像是一支正规部队。 反观白女巫的军队,给人感觉就像是两军喽啰对阵大宋官军一样。种族繁多。有高大的巨人也有矮小的分筋怪。但是军队带甲率却极低。而且军队阵型杂乱,可能是按照设定白女巫军队的数量是阿斯兰军队数量的三倍以上。可以以人海战术完全压倒性的优势碾压对方所以没有必要排除什么像样的阵型。 但是我一直奇怪为什么白女巫的正规军反而看上去不如阿斯兰的叛军制式上正轨呢?当然个人观点,白女巫统治了纳尼亚100年之久没有什么叛乱。也就没有必要组建一支像样的正规军了。而推翻白女巫的统治我个人观点阿斯兰应该是蓄谋已久的。所以暗中招募了大量不满白女巫统治喜欢生活在春暖花开的种族。所以做了长足的准备。而白女巫很明显是得知了阿斯兰集结军队后,临时组建的追随她的种族的部队并没有完全准备充分。所以看上去比起阿斯兰的军队更像是一支杂牌军。
为什么纳尼亚拍了三部以后就没办法拍下去了。 个人观点,其实纳尼亚传奇原著七部创作时作者应该没考虑将来会拍成电影。其实七部曲按原著几乎每一部都是一个新主角。频繁换主角对于观众来说难以适应与接受。这也是为什么第三部口碑票房都不行的原因。任何作品都是如此。第一部题材新鲜所以吸引观众的眼球。第二部意犹未尽因为第一部观众喜欢所以才去电影院看第二部。其实很多电影第二部开始票房是可观的但是口碑就已经走下坡路了。第三部的时候其实就有点江郎才尽了甚至很多观众都觉得这个题材老土了,所以口碑票房都是滑铁卢。其实第一部的四个孩子作为主角我想对于没看过原著的普通观众来说肯定是深入人心的。第二部原著中的主角其实是凯斯宾王子,但是为了照顾观众特意将四个孩子的戏份跟凯斯宾等同以至于凯斯宾的主角形象反而淡化了很多。第三部真正的主角是尤斯塔斯。但是选角颜值实在太差了。凯斯宾王子与黎明踏浪号起码还有第一部的主角登场。之后的银椅四个孩子一个都没有登场了。最后一战虽然也有第一部主角登场,但是主要戏份还是集中在了尤斯塔斯身上了。自然对于观众来说难以接受了。其实我是这样认为的。 狮子女巫魔衣橱是1 凯斯宾王子是2 黎明踏浪号是3 银椅是4 最后一战是5 魔法师的外甥是前传 能言马与男孩是1.5
为什么纳尼亚第三部过后就不拍了? 第三部票房收入仅仅才总投资的一半都没到。可以说这部电影亏的是血本无归。为什么纳尼亚传奇这个IP会没落?以至于七部曲都不拍了。其实任何电影都这样三部曲之后就不拍了。第一部🔥。因为人们对这个新鲜IP感兴趣很希望看到第二部这就是意犹未尽所以第二部票房是还不错,但是口碑已经开始下降了。第三部其实口碑与票房就已经都不行了属于炒冷饭了。因为人们开始对这个IP新鲜感就已经过了。 第一部神奇的魔法世界,这个神奇的魔法世界有会说话的动物,各种神话世界的生物比如半羊人,半人马,独眼巨人,牛头怪。四个孩子的冒险历程。神话色彩浓重的神奇世界。 第二部开始凯斯宾王子就不一样了。首先按照原著本来主角就换了。主角是凯斯宾而不是原本的四个孩子。这种突然换主角其实刘易斯写作之初估计也没想到后来会成为电影IP。对于看影视作品的朋友都知道,换主角对于观众来说基本上都不会买账的。就好比七龙珠最初鸟山明就打算让悟空下线悟饭做主角,最后几乎都是悟空死而复生出来收拾残局。因为悟空太深入人心了。这就是所谓的先入为主。所以电影中把凯斯宾主角给淡化了,四个孩子与凯斯宾几乎都是相同主角的戏份。而且这部电影颜色比起第一部明显阴暗了很多,气氛也比第一部明显压抑了很多。把形形色色的神话世界中种族的战争换成了与人类的战争。而且很明显第二部敌人比起第一部分白女巫明显弱的太多了。所以第二部据说口碑也不好。 其实第三部开始到按照原著主角又换成了尤斯塔斯。选角上尤斯塔斯颜值不行真心丑。第三部并没有什么战争大场面。就是一部海上冒险故事。按照原著也没有一个所谓的敌人,编剧们把海蛇刻画成了海上的终极敌人。凯斯宾后彼得与苏珊不再来纳尼亚,这一部开始爱德蒙与露西也不再来。可以说第一代主角的集体下线,之后的故事跟第一代主角其实已经没有关系了。几乎都是围绕着丑男尤斯塔斯展开了。就好比变形金刚第一代汽车人霸天虎离开后观众就不是很喜欢了。 接下来说一下剩余四部。 其实按照故事时间。银椅属于4。最后一战是5。魔法师外甥属于前传。能言马与男孩属于1.5。这种倒叙的拍摄方式本身就难以在短时间内完全呈现。另外后面的故事几乎主角一部一个原本的四个孩子几与主线剧情关系都不大了。观赏性对于观众来说其实很难完全适应。估计拍出来观众也不一定会买账。虽然很想看最后一战纳尼亚的大结局。但是我觉得可能若干年后炒冷饭可能会制作,就像星球大战据说最初是打算拍9部。但是只拍了3部。都是20年后炒冷饭才拍了前传,再过十几年拍了后传。
设定75米以上的怪兽是不是相当于人类世界的姚明级别了? 感觉只看设定的话。基本上怪兽身高55到75米属于正常水平超过75米基本上都属于姚明级别的存在。 昭和时代粗略统计一下。设定上的巨人,初代居然没有一个超过75米。甚至都没超过65米的怪兽。可见初代面对的对手几乎都是轻量级。而初代中较强一点的哥莫拉,雷德王都没超过50米。属于怪兽界的武大郎。 赛文也就三个。分别是那个植物宇宙人。宇宙龙那斯,军舰怪兽。其中两个没有展昭全貌。那斯属于蛇形范畴。而且这三个敌人都不强七爷的对手也基本轻量级。其中金古桥好像也就55米。整个奥系也不算高。 杰克好像就那个恐龙王三世和那个要两个皮套演员什么蜃楼的怪兽。恐龙王三世也算是前期打败过归曼的,后面那个双人皮套的就不过杰克的对手身高普遍都比初七要高。但是肢解杰克的雪女怪兽也才45米,普利子墨也就35米。基本属于怪兽界的武大郎了。 艾斯超过75米也就三个嘎兰,蟹王,加斯基根,但是三个都不算很强,反而设定上的杀手才40米。前者三个看杀手差不多就是姚明看郭敬明了。另外三巨头黑鸽子,斯诺基兰,吉根表现都很强也算是艾斯中的强敌了。但是都没超过60米。在艾斯中也属于小个子了。 泰罗中设定上好像也就后面那个保护自己蛋的盖兰全长120米。但是也并不强。其他的强豪也就50到65米之间了。其中一打六的坦培拉星人也就51米泰罗TV也算是小个子了。恩马戈也就52米。巴色拉,米埃贡这些垫底级别的反而要60米。 狮子中绝大多数也就60米以下。超过75米的恐怕也就戴莫司与特林娜了。而且是以触手来计算的。表现力都不强。反而魔法师才47米。机器人也就50米。 80中也就三头龙达到了80米,还有军舰怪兽。不过三头龙表现还可以,不过最强的那几个反而都只有60米左右。
奥特曼系列的对于怪兽的创作是不是现在大不如以前了。 奥特曼系列形形色色的怪兽也是奇一大特色,奥特曼题材永远离不开奥特曼打怪兽的主题。昭和时代技术限制,当时的皮套用现在高清蓝光还原下看看棉花感十足都略显简陋,而且很多皮套明显都做大了,皮套演员穿在里边很明显褶皱感。但是不否认昭和时代对于怪兽的创作灵感脑洞不是一般的大。很多形形色色创作新颖的怪兽。可见其当时的设计者也算是脑洞大开想象力之丰富,几乎每部奥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设计新颖的怪兽。赛文中坦克恐龙,恐龙下面加一个坦克也算是脑洞大开这个类型的怪兽整个奥特曼史上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杰克中的大冰雕普利子魔。艾斯中的吉根小提琴、爱迪中的手套怪兽、泰罗中的匹诺曹、木桶怪兽等等也算是脑洞大开,雷欧虽然怪兽皮套很简陋,但是也有红色扫晴娘这种脑洞大开的皮套。还有日本民间神话中的鬼怪兽可以说是昭和时代的怪兽五花八门都有。 到了平成之后,平成三部曲确实是圆谷漂亮的翻身仗。肉眼可见的各方面的进步,其中也包括怪兽皮套,平成三部曲怪兽给我的感觉就是肌肉感、岩石感、机械感十足。比起昭和怪兽华丽了很多。平成三部曲之后的五斯奥特曼的怪兽皮套同样帅气华丽。但是不可否认反而缺少了昭和时代怪兽的高辨识度,就好比昭和时代的怪兽如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香港娱乐圈百花争艳而且各有特色。平成怪兽如同当今娱乐圈虽然好看全部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整容脸没啥特别高的辨识度的。平成开始绝大多数的怪兽都是恐龙类机械类为主。很难有类似昭和时代那种想象力五花八门的怪兽形象了。 旧平成虽然怪兽新颖程度比起昭和只是下降了,但是剧情丰富好看连贯性也强,特效也还可以做的,故事也好看,我个人觉得无论平成三部曲还是后面的五斯包括奈欧斯。并且对于怪兽虽然没有那么昭和时代那样脑洞大开,但是还有那么点意思。到了新生代。特效上升了,但是商业性更重了。对于怪兽,昭和乃至后面的旧平成新怪率都能达到九成以上。新生代几乎都是鞭尸以前的怪兽,要么各种融合怪,要么重新涂色的怪兽。那些新怪感觉也没有昭和时代那样的新颖了,绝大多数也都是恐龙类型或者生物拟人巨大化。
首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