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帘幽梦初晓醒 一帘幽梦初方醒
不求风骚惊天下,但求猥琐动世人!
关注数: 196 粉丝数: 1,939 发帖数: 16,771 关注贴吧数: 410
五国伐齐之战是不是战国后期的转折点 很多人将长平之战作为战国时期的转折点,因为从此后秦国再无敌手,但我分析后觉得虽然赵国和秦国军事实力相当,但是所处地理位置、综合国力都并不使得赵国能够成为和秦国势均力敌的国家。有一场战役更能够作为战国的转折点,此战将最后一个能够单独战胜秦国或者说势均力敌的国家消失了,自此秦国在综合国力方面已是天下无敌手,各国只有挨宰的命运只是时间长短罢了。 在五国伐齐以前,齐是东方大国,在经过齐宣王的邹忌变法强国之后,到齐愍王手中达到巅峰,到底有多强我们来看看: 1、齐国先是战胜楚国得到淮泗之地,这是除秦国外独自战胜大国楚国的又一个国家,并占领土地。 2、燕国内乱之际,请求齐国援助,齐国在50天内灭了燕国,这是第一个万乘之国灭掉万乘之国,虽然燕国弱,但是灭国还是需要相当的实力。 3、在灭宋前,齐国让苏秦为相,合纵六国攻秦,并攻入函谷关,迫使秦国在外交上做出努力,向韩魏割地才得以化解,此战因齐国基本无利益可得,所以仅仅是震慑作用,如果齐国真正出力,恐怕会又是一次类似蓝田之战的大战,深入秦国腹地。 由此可见,在五国伐齐以前,齐国是能够独立战胜除秦国以外的任何国家,对秦国也是可以进行震慑的。因秦齐在之前基本没有单独交锋,都是多对一,具体单独交战很难说。这也就是说,当时的齐国和秦国平起平坐,并称东西二帝,就像后来的美国和苏联一样,两个超级大国。 但是在齐国灭掉当时第八大国宋国时,因宋国十分富饶,尤其是宋都陶邑是当时的商业中心,齐吞宋后在国力上立马将秦国甩在身后,导致战国两超多强的局势被打破,变成一超多强,其他六国心存恐惧。燕国要复仇,秦国要弱齐,韩魏赵因为齐国未兑现攻秦后的承诺恨齐,楚国想要拿回淮泗之地,于是便在燕国的主要推动下形成了五国伐齐,并一战将齐国打的只剩两座城池,齐愍王被剥皮抽筋成为战国死得最惨的君主。虽然后来田单复国,但齐国国力大损,再无称霸能力,自此后变成由秦国主导的一超多强局面。 20年后爆发的长平之战,因齐国憎恨五国,不愿援赵。而且之后的合纵齐国均不参加,外交结盟秦国,导致其余五国被逐个攻破,秦一统六国。
“返魂无验青烟灭,埋血空生碧草愁”是否为斧光烛影的真相 北宋开宝九年十月二十日夜,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突然暴毙于东京开封府皇宫之中。元朝所修的《宋史》对太祖之死的记载非常简单,仅仅只有12个字:“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 而在金朝末年,一个名为朱漆脸的盗墓贼打开了尘封多年的太祖棺椁。 赵祖山陵,金之末年,河南朱漆脸等发掘,取其宝器。又欲取其玉带,重不可得,乃以绳穿其臂,扎于自己坐而枰起之,带始可解。为口内物喷于脸上,洗之不去,人因呼朱漆脸,后败露,皆杖死。 而又见记载,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饮乞,禁漏三鼓,殿下雪已三寸,帝引柱斧戳地曰‘好做,好做’,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宋太宗频繁躲避宋太祖的敬酒,执意不肯喝下杯中之酒。 我个人盲猜可能是宋太祖大病深感自身可能不久于人世,于是想要效法杯酒释兵权,想要在雪夜的酒席上为自己的儿子清除最后的障碍,夺取赵光义的权利,但是他这个弟弟可不是省油的灯,在《宋史·郭密传》、《宋史·王昭远传》、《宋史·戴兴》中都多次提到赵光义收买人心的线索,如果没有图谋,赵光义为何要招揽如此众多的猛将呢?或许赵光义早就做好了准备,一旦赵匡胤猝死,自己便要取而代之。因而在听完哥哥的劝言后恶向胆边生,在酒里下了毒。那天夜晚,赵匡胤和赵光义这对兄弟喝的相当尽兴,我们甚至可以猜测一下赵匡胤和赵光义追忆往事和成就大业的情景,赵光义极力想勾起赵匡胤的回忆,这让赵匡胤逐渐放松了警惕,喝下了带有毒药的美酒,不久之后便不胜酒力,逐渐沉醉,进而毒素扩散全身而死。 而在死后服毒入葬的例子,终宋一朝,只有太祖一例,可见这并不是偶然,而是太宗为了掩盖自己那弑兄夺位的真相而进行的举措。
首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