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和山的彼端😇
sbdgdgs
吾性自足,吾心光明。
关注数: 182
粉丝数: 2,625
发帖数: 16,483
关注贴吧数: 119
各位老师帮忙给看一眼 80年代初老人给我的,墨盒内使用痕迹很重,想问一下这个开门吗?
各位老师给看看这个铜墨盒,谢谢。 这个是80年代初期家里老人给我装溜溜球的盒子,各位老师帮忙看看有一眼吗?
各位老师给看看这个铜墨盒,谢谢。 80年代初期,家里老人给我装溜溜球的盒子,各位老师帮忙看看有一眼吗?
新手喝茶—广州私储18桃子寨春茶浅鉴 这款18年桃子寨春茶去年四五月份喝的时候,仍有较强的山头特点,甜、香、糯、滑,厚度适中,可这才入了新年没几天,再饮此茶口感已经大相径庭。可以说本来的山头特点几乎都转换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梅子香的带来的微酸,配上这款茶本身的清甜,造就出很复杂的口感,明显就是还没有完全糅合好的感觉,杂乱无章却又挺好喝尤其是梅子香使这款本不是浓厚风格的茶变得浓强起来,让原来五六泡后转涩的特点也不那么明显。 岁月是把杀猪的刀,想喝山头特点的客,还是要饮五年内的茶(景迈山除外,它那个涩真的可以保留10年)。 新手手打,很不容易。
各位老师帮忙看看。 能看到晚清民国吗?谢谢大家!
各位老师帮忙看看。 能看到晚清民国吗?谢谢!
吧主大大和各位老师帮忙看看 能到晚清到民国吗?谢谢您各位!
吧主大大及各位老师帮忙看看 能看晚清到民国吗?谢谢!
3.18东穆坞群头试饮 这把茶是18日采,24日发货,收灰6天,出自吧里东穆坞穆坞茶社,卖家小姑娘人挺诚实,说群头就群头,18日扛着篮子去茶园子采了三四斤茶箐(拍了照片给我),晚上又视频她老爷子手炒了我这一把茶。开始付钱的时候她家不接全手,好说歹说接下了,价格方面相对其他家全手来说算优惠的。 这把出自东穆坞的茶第一道水我用了85度,其浓郁的板栗香甚至不弱于胡公庙全手群头第一道汤,也就是厚度上稍微弱了半个身位;真正的差距在第二道汤骤然显现:90度水泡的茶汤苦味收尾但显稍薄,有较弱的回甘和适度的生津,余味较胡公庙群头差距太大,不足一分钟的留存度尚在接受范围。沸水冲泡的第三道汤香甜度尚可,可尽管苦涩度依然健在,但回甘生津却已微弱。 第四道汤苦涩度大减,有些喝龙3的感觉了,整个品饮过程中“汤薄”的弱点贯穿始终。 喝了三泡二区不同卖家的2022群头,这家尚在水准之内,其他两家不但薄且淡,也不写明出处了,毕竟自己水平有限,很有可能会误伤别人。 还有份龙门坎小美女的半手群体,因为她家不收灰故10日后再饮。
试饮2022年胡公庙全手群头 茶叶出自吧里烧干锅蔓胡老板,21日采,22全手炒制,收灰两天,狗东快递。 快递收到有点小插曲,运输过程被压瘪了。胡老板让退回去并重发,我看了下干茶碎的不多也就没必要了。可胡老板坚持送给我一两胡公庙二采群体作为赔礼,生意做的很敞亮,加上他是货到付款,喝的好付钱,喝得不好退货,这就更没什么可挑刺的了。 90度水沏上茶,30秒出汤,第一道浓郁的板栗香,但群体种的特点没出来;第二道95度水坐杯1分钟,板栗香更浓,汤水饱满,尾段稍苦,生津和回甘同时爆发,满嘴香甜且留存度非常高,我看了下时间近五分钟不退;三道100度沸水坐杯1:30秒,板栗香渐弱,但回甘生津依旧持久强大;四道香甜口感只余一半功力,渐渐转为甜水,但依旧唇齿留香;五道小甜水无遗,那种纯纯的冰糖甜,试饮结束。 冰箱里放一个月再饮,明天试试二区的。
庆祝15级发帖 这俩月不停被茶友挖坟,竟然被动升到15级,开片今年的倚邦新茶庆祝下。 大抵是生意难做吧,我陪跑6年的这家小厂今年终也是换了点绚丽的包装(尽管我躲开了LOGO,老茶友应该也认得出出处)。包装是有色彩了,饼面同时也增加了“色彩”,以前压制好的茶是不会有这么多黄片的,人工挑拣和紧条条索是我一直称誉他家的两个地方,有些可惜了。 再试试滋味吧。入口花蜜香高扬,甜美,但汤水薄寡,余味短。三道之后渐浓强,苦高而短,涩弱却长,化的倒也算快,但也有一定的抓舌留存度。 整体上口感和他自家曼松经典相似度高,毕竟是同产区的东西,也能想通,作为我明年的主力口粮还是满意的到。 莫问渠道,私信不回。另外给最近嚷嚷着要抄底大益的茶友一句忠告:别抄到天花板上。
早安普吧,XX老班章试饮 这是xx历史上第一款标著“老班章”的包装茶(他的非包装老班章我前两年也喝过,流通性很低就没意义),而且这款茶还没上市(所以隐去品牌名字,您猜到也别声张)朋友关系硬先拿到了版,昨晚五个人借着这款茶一口气喝了10-21年四种不同品牌老班章,最后又用我自己渠道的曼松小树漱了漱口,算是下半年我主场内最高端的一场小茶会。 喝品牌的老班章主要是看他有没有地域的口感特征,然后加工工艺是否能有加分项(允许有拼配的痕迹,额外增加良性口感的层次、复杂性),我自己喜欢用渠道老班章与和森老班章手作茶来修正这个山头的口感,说实话xx这款老班章1-6道汤都很有特色(xx的高端茶都无烟),饱满、豪放,扩张性很强,茶气强却没有棱角,回甘弱于强大的回香(花果香清晰明显),尤其4-6道汤为最盛,嘴内空腔微苦要留存15-20秒(这点我自己的渠道老班章与和18森老班章手作都没那么久的苦留存时间)但我认为依然是平衡状态。7泡后衰败,茶气弱而显涩,像极了七星18陈升老班章的同样问题。 综合口感位于7星18陈升老班章与18和森老班章之间,地域口感特征有,工艺尚可接受,至于价格我没打听,想来也不会便宜啦。 本还想写两句广隆老班章的内容,急着出门留在以后吧。
为祖国庆生,普洱新人献心声 福海12老班章这款茶我写开汤文有四次了,这次闻干茶饼面依然爆香,泡饮茶汤有明显酸味,甜度有所增加,伴随着去年就转化出的梅子香,整体口感虽然复杂但比较清晰,同时茶气不减,三泡后汤水收尾苦涩渐起,苦大于涩而早化于涩,微回甘夹带丝丝生津。 最近这半年没写东西,在酱吧和红酒吧被普吧吧友抓获两次,下半年会活跃一些,写点能留下痕迹的东西。 国庆快乐!
水茅刚需可虑 99惠那里领900-90,交行卡领125红包(需消费2500否则一周后会扣回不满条件的优惠,不过1780都用了,剩下那700也不是很难的事),最后1782公斤价,刚需可以考虑。
姗姗来迟也是爱,今年春古终于入仓 今年春茶入的杂多,总投入反而少于往年,较贵的也只是入了这公斤易武凤凰窝,泼水节期间采摘的料,比不得明前、明后几日就已经泡上古树茶的茶友,我的渠道相对还是弱啊。 今日把所有30丝塑料袋全换成这种铝箔袋,除了成本高了,实际试验效果还是当当的硬(隔壁吧有茶友做了数据测试),最主要是好看,对就是好看
二刷福晋2021布朗特制青 前些天首试这款茶时水气未散,开汤时回复两位吧友“和2020布朗珍藏青对比”的感受,这两天一直觉得当时结论有点武断,故拆散一泡的量放在小铁盒里加速转化,配合这几天广州三十三四度的高温高湿,今天再来试一下。 加速转化是有效的,水气退了绝大半,布朗茶香渐渐入水,茶汤的回甘很清晰的展现,整体的力度很强,五道水开始苦涩均显,十秒钟左右的留存度,八道开始变甜汤。我个人仍然认为这是款布朗味浓郁但无烟的生茶,不过某些茶商开汤则认为有轻烟,这属于个体感受度不同。这款茶我个人是认可的,也不改变前些天“布朗特制青超过布朗珍藏青”的个人感受(主要是茶汤的力度和浓酽度完胜),这款茶未来转化出烟香一点都不奇怪,他和当年的一代布朗特制青太像了。
福晋2021班九、布朗特制青试饮 今天连开了4泡不同的茶,其中大益的汉宫月已经有很多的开汤贴就不再赘述。 今年的福晋九号相对去年风格很相近,只是极致口感今年的更甜,烟味强弱也相仿,耐泡度很强。 2021布朗特制青今天市场应该刚分货,朋友渠道通神,弄了一件货给了我,茶版试饮发现水气仍在,香确实高扬、浓郁,无烟(风格似去年的班章五星,香气猛感觉像烟味其实不是),但微微香水分离,还要7月份之后再看,这个典型复刻06的那款布朗特制青,初期口感近似度极高。
福晋2020生态砖走起 天天喝茶有点腻,弄两碗羊汤顺顺气。 话说最近这市场已经无法直视了,口粮茶的价格都呼呼在涨,算起来有两个月没买品牌茶了,主要是买不起了,其次是质量下降的也明显。 有的朋友说市场到了上限了,快崩了,其实现在的行情根本和茶没关系,都是刺刀见红的对赌,管你好喝不好喝,只要是个“XX”牌就能玩,所以现在是人的问题。 以后就用羊汤招待朋友,坐下就到一碗汤,怕臊没事,我有醋。
干饭结束,桃子寨伺候 这片茶已经满3年了,纯纯的珠三角干仓,热汤花果香,冷汤薄荷甜,三泡茶汤的颜色比今年很多山头新茶还要显嫩,从最初的黄绿色到今天的淡黄色,我就这么慢慢的等,也是一种情趣。
2020八中号级红标饮记(附鸣淳号开汤记) 号级红标算是中茶去年动静最大的一款茶,茶博上单品设展厅的手笔足以看出厂家对它的期望。 这款茶优缺点都非常明显,优点是1-8道汤能从始至终保持着花香实属不易,汤水厚度适中,生津较强;缺点是四五道水苦渐起愈强,茶味反而趋淡,苦化的略慢且有留存,整体风格较为大众,也没多少辨析度。 不过综合评判也是20中茶五子最优者。
做香昔归“古树”、“大树混采”试饮 拿到勐库某职能部门同事发来的一箱茶版丢在车里,吃完饭拿车打开门,满车充盈着一股花果香,瞬间脸黑:这香做到家了。 先试试大树混采昔归。 干茶的花果香醉人,遗憾的是入水后香会飘走7分,仅余3分融水,尽管只有3分也能清晰的感受到花果味。水温掌控在90度左右,汤色淡黄,苦涩度很低,茶汤较粘稠,厚度适中,甜美风格,有五分近似桃子寨的品饮感受。 五六泡苦涩减起,虽然香甜依旧有存,可打乱了品饮的整体节奏,不喜。
中茶勐海厂2020鸣淳号试印记 这是连开的中茶勐海厂第三款,文案介绍其实都是围绕班章产区做文章,所以这三款产品一定有一个相同的特点,那就是苦感较显,特别说明这个不是苦底而就是汤苦,不过能化也不是非常苦,只是在其口感反馈中苦这个元素相对更突出。 鸣淳号这款茶口感更近似翡翠八八青,只不过极致口感上有差别,比如他不挑水温更稳定,更耐泡,香气相对更饱满,水路更宽,入舌先甜后苦层次分明,但这款茶也是小乔木原料,因为它的汤显硬(这是我自己总结的一个经验,用语言不好解释清楚)。 这款茶还算用点心的。
中茶勐海厂2020水蓝印一年饮记 今天继续闹嗓子。这款茶比昨天开汤的翡翠88青耐高水温,稳定性更好,但茶汤没有88青高香,前两泡较显著的甘蔗甜,苦涩微弱,四泡慢慢打开后显苦可化,带微弱花香,整体没有特别让人欢喜的地方,也没有让人厌恶的地方。
中茶勐海厂五大拳头之翡翠八八青一年饮记 这两天上火闹嗓子闹的厉害,早上两家小店又被CG哥哥们扫了,现在真心后悔选择带台阶的店铺做生意,就这三层台阶,挡住了多少人的脚步,哪怕里面的饭食再香,不放个导购台在外面叫人真不行啊。 中茶2020八八青是中茶勐海厂建厂后的五大拳头产品之一(昆明厂只生产常规产品了),时隔发布大半年,感受下口感上的变化,毕竟有水气和无水气的茶表现差距很大。 前两道水压低水温(85度左右)转圈浸茶,五六秒时间出汤,去年的的那种苦涩几乎感受不到,蜜香、酥油香都有,茶汤厚度不错,粘稠饱满,汤色淡黄,考虑我闹嗓子影响了敏感度,故提高水温后坐杯至十五秒出汤,苦、涩度均大幅度彰显,尤其涩度较高,再往下喝就乱了阵脚,苦涩交融着杂乱无章。 这款茶的原料较新,浸泡时还需注意水温,一旦打开潘多拉魔盒,后面的汤就没法喝了。
八角亭15班章珍1号品饮 八角亭的万碎砖,当时一盒只要45(320克),手一抖多买了一点,所以有两年是一派利是,我就送人一盒这东西。 18年的时候专门把它裸体放在6丝的塑料袋里,两年多时间转化的就很好了,汤水的粘稠感很强,微微有点梅子香和不经意的甜,最大问题仍是涩度高,重手泡就会压制生津回甘的体感,其原因就是太碎,所以这个茶绝对不能按照标准8克干茶来投放,否则它将一无是处。
饮安胆小美女的17景迈春古 于当年新茶比,香减弱了两成,热汤涩弱一分,乔木的甜更加突出,遗憾的是汤薄一些,冷汤显涩的程度偏高。 感受下景迈的入门风情,挺好
2021帕沙混采试饮 我一直认为帕沙是勐海茶里最像临沧勐库茶的存在,尤其酷似邦骂。 入口香甜(这里两个字中间不能点顿号)、清脆,又具备很多勐库茶没有的浓稠厚度,茶汤苦涩均显,苦大于涩可早化于涩,涩留存时间稍长,整体没有大的波澜,一二道较美好,三道苦飞起后整体品饮感有影响,自此输出稳定至8道。 入袋两公斤,我还是适合喝易武和布朗山。
丑小鸭的蜕变,2013福海老班章八年记 在吧里我曾三四次描述过我是多么的嫌弃这款大厂“老班章”,可今天的品饮着实让我欢喜,紧紧不到一年,他有了浓郁的梅子香和若有若无的烟香,配合这款茶很唬人的茶香,入口简直不要太喜欢,虽然和老班章本来的特点更加渐行渐远,可愈喝愈想再喝一杯。 神奇的转化,妙不可言。
早晨,喝个北仓的小众茶吧 记得17年写过一篇“那些年我存了茶就倒闭的茶厂”(还有茶友让我去存倒闭18条好汉……),这茶就是其中之一。 茶饼压的忒紧,高冲第五泡才能砸开它,可以说前几泡就是在饮洗烟灰缸的水,满嘴只有烟熏味,虽然没那么浓郁,但也没啥意思。 只有砸开它才得见真身,浓郁的茶味可以稀释烟香,瞬间舒服多了。汤水变的厚重、浓郁,苦涩均显但化的都很快,回甘弱于强烈的生津,烟味始终平衡着茶汤的整体口感,再次印证烟香这玩意以前最大的功效就是平衡品控,它可以把本来有些杂乱的口感理顺,提高整体的品饮效果,所以我一直强调新茶阶段有烟香的茶未必是好茶。 2005大茶树记勐宋古茶,16年记。
05易昌号珍品16年试 中期易武小树茶这个土腥味真是破不了的局,祖传的天赋技能,醒了两个小时的干茶,喝第一道水的时候仍是郁闷,去年还没这个味道,xxxxx。好在第二道水拨乱反正,味道中正,乔木茶的甜重新显现,尽管汤色已经转褐,但茶气的力度依然矫健,汤水毫无棉软无力感,如同我们四十多岁的男子,脸上尽管有点岁月的痕迹,可身体依然棒棒棒。 易昌倒,岁月出,作为易武茶的两大品牌代表,不能日月同辉很是遗憾,喝一杯易昌,敬安康岁月。 对了,不建议买06易昌珍品久存,因为06饼压的松,你懂的。
自存18蛮砖桃子寨春试饮 开一片试试仓储,开汤发现3年时间还有点短,从汤色就能看出才是浅黄色。汤水的花果香非常好,厚度也能接受,韵深且留存久,三四泡开始花果香明显减淡,苦涩度随着汤水转浓上升明显,虽然化的很快,可有别于前两泡的柔润还是觉得突兀了一些,不过也可以理解为“有变化和有复杂性”,具体怎么表达,这完全看笔者的心情。 说实话,身为二线产区吊车尾的国有林,桃子寨整体还是逃不出蛮砖产区的综合特点,最多就是短暂的极致口感上有其他兄弟小产区没有的浓郁花果香(同属蛮砖产区),如果说最大不同,就是这款茶韵更深,生津也更突出。
2021下关四星大白菜青砖 口粮茶,风格和大益的2001光阴撞衫,相对品质如图所示。 当下的市场行情,活动价格还是很良心的,JH的新茶际还是值得关注的。 特别提示:今年版纳气候不错,值得拥有一点山头茶,去年太旱,我也没下手。
温习润元昌老班章土鸡沱 前年润家风风火火的头牌,现在貌似也无几人记得,当然这个茶确实也不具备让人记忆犹深的理由。 除了前三泡茶汤有班章产区特有的吞苦回甘的妙韵,从第四泡直接悯然众人矣。 它才是真正的土三泡。
广东干仓101 7742已经进入适饮期 纯碎站在喝的角度上说,我很喜欢这个价位的这款茶,尽管冷汤涩显的缺点依然在,可化掉的速度也叫人满意,最重要的是它的梅子味已经出来了,可以预见未来它会很有“市场”。 中期广仓茶的喝品,尽量找寻出油花的,面子不好看可汤够骚,脸太干净的反而要格外注意干茶丢香。 #生茶#
下关2001班章生态沱 喝着还可以,前三道酥油香入水,细腻,厚度适中,不显烟,后面三四道水路变宽,茶汤厚度适中、力度有明显涩弱显苦,化的快,回甘也有,拼配的不错。 这个茶洗茶后第一道水的香有点闷,很像福海11-13年的380克老班章,有点担心放几香年会散的厉害,后面的两泡香味打开后感觉还不错。 这茶如果能把盒子钱省下来给茶友就有竞争力了。 另起一篇说下,也有茶友问过我“新工艺”这个事,其实现在有多少款茶一点新工艺没用的呢(包括拼配)。存一款茶,谁都希望它往好的方向慢慢转化,可有时存到最后可能还没当年“新工艺”的茶好喝,有的茶就是为了现喝而诞生的,而这种茶也将会越来越多,而能存长久的茶将会越来越贵! 所以少买一点吧、少存一点吧,这才是王道! 我可不是替新工艺洗地,我还没这资格和能力。
刷刷下关六星大白菜 下关这些年接连出过六星定制茶,比如六星紫鹤、六星孔雀等,都是以打性价比为旗帜的作品,所以星星的多少在下关来说有时真的就是为了包装设计更好看一些。可今天这款六星大白菜尽管也是定制茶,但宣传力度和市场期待值以及价格都是相对高一些的。 这次算是二刷且独享,所以喝的可能更细致一些。这款茶的烟香味在前四道水都是极强的,我个人很耐烟香,某些轻烟型产品我有时甚至喝不太出来烟香味,但它真的很重。而且这款茶的烟香有别于下关传统烟香风格,有些偏重福今系,但又做的不如福今系那么细腻,显得有些过于霸道和浓重,当然坚挺度是不错的。 这款茶压的比较紧实,不坐杯的话第四道才开始发力,五六七是巅峰,班章老曼峨的特点很明显的展露,苦度偏高尚能接受,舌面有生津感,苦化的不算很快但也好过中茶红标,最起码它能化啊。八道之后苦散甜不来,靠着烟香还能顶几道水。 今年好几个大厂的班章茶基本是以老曼峨为主料,这款如果烟味再弱一分还算是可以的茶,价格上也不是非常之高,相对其他的同类茶还行。
揽光阴入怀,任岁月蹉跎。 我自己的使用说明:1、减少投茶量约20%(我习惯130cc放6克多干茶,现在5可即可)2、不坐杯,水入即出,5泡后开始压一压出水时间。3、洗茶两遍,多洗一遍不是为了卫生,而是这道水的豆味偏重。 至于口感嘛,一张多点的大益盒子茶还要啥自行车
玩坏了的班章(一) “班章茶”,目前品牌茶市场的救命浮萍。从七八年前小作坊、定制茶商小规模炒作到今天大茶企们另辟蹊径或自救、或图强、或收割的统一炒作行为,均不约而同的盯上了“班章”茶这块金字产区,造成一时间各类口感的“班章”茶层出不穷,有点一块田地供全国的赶脚。而班章这块金字招牌产区的红利也被市场压榨的干干净净,最起码以前看到印着“班章”的品牌茶那种肃然起敬的场面是没有了。 今年,不,就这两个月,知名品牌茶中又诞生了十五六种新款“班章茶”,价格从几百到几千不等,班章产区的茶箐真的有那么多吗?我想这个问题是很多茶友都想搞明白的。所以我们首先要知道的是班章产区的产量到底有多大。 班章五寨中老班章、新班章和老曼娥都是有种植农科所的云抗10号(就是台地茶),而且均已达到绝对量产的级别,从地理位置上去说,它们一样也算是班章茶,这个模糊的概念可能不是茶友想要的,但却是真实客观存在的。从我能查到的资料上来看,整个班章五寨年总产量大约280-300吨毛茶,其中老班章、新班章和老曼娥的台地茶就占据了6成总产量,当然就算是班章台地茶也很贵。茶企们的某些产品也不是“班章台地纯料”,而是拿来或多或少或当调料的进行了拼配再用的。在台地以上还有荒地茶,其实也就是后期种植的小乔木(在这里要说明一下我们常见的“生态茶”它既包含台地也可以是小乔木甚至古乔木,“生态茶”的意思是原生态或者按生态标准管理的茶园,他是一种标准状态而不是形态,另外这里不去涉及百年台地算不算古树的问题),而班章村的小乔木生态茶价格都已经非常之高,在千元以内的品牌茶里难得一见,给做个调料用就算他们有良心了。 其次还要说一下班章村行政区域以外的“班章茶”,这类茶才是市场上林林种种平价“班章茶”的主要原料。比如福海的班章基地,这块地的单位名称确实是“福海班章基地”,他首先移种了一部分老班章、新班章和老曼娥的小乔木,然后也同样种植了大量的云抗10号台地茶。但是他的地理位置(纳达勐水库周边)并不属于班章村甚至不属于布朗山乡,而是属于勐混镇的贺开,更贴切的说是距离贺开的广别寨最近,这种似是而非的产区慢慢多起来就必须要有一个“身份”,所以市场上“大班章”这莫名其妙的说法就诞生开来(这个说法是几个茶厂联手制造后推广的),其实这是把本来不属于布朗山的贺开山茶硬拉了进来(严格说班盆也归于贺开茶,尽管它压在勐混和布朗山交界的南开河上),让这些地方的高密度茶园基地戴上光环再加价上市(我真为雷达山的帕沙可惜,这个圈再划出去一点就到了格朗和了)。说到这我想起17年某大厂给新上市的“班章茶”文案中贴出了一张大班章地域图,其中不但有意更改了距离比例甚至挪动了一些村寨位置,就是为了硬把这款茶的原料产地尽可能的塞进“班章村行政区划”里。不过他们家也有款“班章老寨有机茶”使用的原料确实用的是班章村原料,特别说明一下吧。 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到,“班章茶原料”的种类和产地范围在被人为的不断扩大着,以此满足市场上巨量激增的“班章产品”。班章乔木树不够就加种台地,台地不够就增设大班章地区,未来发展下去也许还有“总班章”,总之茶企们一边揣着情怀一边讲着故事,貌似赐你一双智慧之眼,其实无限循环收割着新入坑的韭菜。 **,不讲究。 未完,将续。
福今18品誉刷一刷 希望审过吧。
喝茶吹水,奔跑吧兄弟,狼窜吧末子! 吧友提醒我年初吹水说有篇《玩坏了的班章》还没写呢,好吧,这几天就写出来,也作为我对今年普洱市场的一个个人总结。 喝杯福水水的三泡“12年老班章”,这个茶除去洗茶我只喝三道水,可以说我喝过掉水最快的茶就是他,绝对没有之一,不,别人是掉,这大爷是直接垮。好在还有不到两筒(这个是6铁盒一筒),慢慢喝完它,怎么说也是故人的一片盛情。 下半年茶市的严寒比气温降的更早、更快,也许也会更深。别看每个茶企都在不断的推陈出新,其实也不过是瞎折腾,普洱茶市的大环境和14年的低谷期其实已经差不了太多了,只是芳村的自我修复能力在历经两次盘涅后变的更加强大和持久。大家也都有备用方案和后手,所以才会出现现在“班章遍地走,冰岛人人有”的局面(以前是小作坊弄这些,而现在变成了品牌市场亦如此)。 捂紧荷包,少为情怀买单,最起码也要远离“盒子货”,这个别对号入座,我不认的。
2020秋季茶博广州记之二 由于这届茶会的产品多,今天的补刷很有必要。来了个大早,先去办了点私事就直奔云南农垦展馆,试试它的八角亭新品。 我现在很少在网路上给茶品打低分,生怕因为自己的主观性和不专业误伤了产品而造成不好的影响,毕竟今年都不容易。八角亭的新品冰岛麒麟是四季茶,可能还拼杂了点其他大产区料,试了三四水换了今年天猫小黑盒预售的班章老寨,这款茶是去年的料,所以没什么青味,可苦重微涩,化的比较慢的口感有些让我挠头,老曼峨的苦是拿来做味精的,当盐就过了些。 带着一嘴的苦来到中茶号级馆(单独为这款号级红标产品设立了一个展厅),结果却是补刀了一嘴的苦……五道水又反涩,侍炉的美其名曰是“开始的苦是班章产区的味道”“六大茶山所有的风景都要欣赏到,现在的涩是到了景迈”,还告诉我“最后会变甜的,那是到了易武”,我也不忍打断他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而是对他的营销口才大加赞扬(作为一个销售人员真的很称职和智慧)。 苦上加苦之后,在大益家喝几杯701银孔雀涮涮嘴就去了老同志,品尝了下今年的孔雀王,花香不错,可惜掉水快了点,考虑价格总体还可以。喝了会茶遇上卢老前来压阵,起身给祖师爷到了声长寿,老太太半开玩笑的说:现在就长寿啊,我说“您还现在年轻着呢”,老太太长长的“嗯”了一声,显得格外的自信。 陈升号的新霸王、印象、牛筋是短时间内交替着试完的,以至于在两点钟品饮今年的老班章(357版)时都有点喝不动了,说实话我还是庆幸年初补了提18七星老班章,不单单是价格好,而是有些东西过后真的就不再。 岁月知味展示的06易武正山古树尽管是东莞仓,可茶气和滋味依然足,最让我感慨的是泡茶的小姑娘竟然能说出“高山寨地靠蛮砖,以前的易武茶多拼配了蛮砖甚至就是蛮砖”的理论,这是多少长她一轮的茶客都不明白的事情。 很充实的一天,收获颇丰,日暮黄昏归家,明后天是休息日人会很多就不去凑热闹啦。
2020秋季茶博广州站游记一 不知道能不能审过。
版纳归来再试老曼峨熟公干时间太紧促,硬挤了点闲去了镇上朋友佛 版纳归来再试老曼峨熟 公干时间太紧促,硬挤了点闲去了镇上朋友佛双路的厂(这里就避免广而告之了),拿回来些大厂用来拼配用的料,有7成发酵的13老曼峨、7成发酵的17班盆、7成发酵的18章三、8成发酵的17曼兴龙(全部是熟茶)。 回到广州后静心再试,首试7成发酵的13老曼峨熟,一线喉的苦!从舌头中间一道水线滑倒嗓子头上的苦,并不向两侧扩散,化的也非常快,糯香和微糖香混合着,厚度也不错。但这个苦确实超越了我对熟茶苦的接受范围,不知道我喝上个把月是否能适应。 另外自制小青柑的梦想暂时破灭了,半生晒这点我做不到,它必须需要日光棚,给厂里做又怕换了我的柑,看看岳父大人什么时候把他楼顶的几间杂物间拆了,我借地方搭个小的玻璃棚再去做吧。
有茶喝的日子就是开心的日子。20批次的福今生态砖口感没九号那么大气,但相对更甜更细腻的水路也算有自己的特点,烟香则和九号相仿程度,叶底更漂亮,耐泡度也着实不错,一件在手,天长地久,开汤文就留给其他茶友去写吧。 自己这个月转出去好多茶,就连本以为铁定“砸”在手里两年半的一件“大师时代宝盒”都趁有人接盘之际麻溜的脱手了。吧里几位一起买茶的老哥老弟心态也好,该脱手的都走了,不贪不恋。未来一段时间我个人都不会再碰品牌“大茶”,全身心转战中期消耗茶领域。现在这个当口,很多漂亮又不贵的老东西很值得关注一把,当然您也不要问我关注的哪几款,我必须不告诉您。 存茶是赌徒心态,无论你是赌的升值空间还是转化空间,都不合适眼下的市场环境。金融茶市场中聪明的都跑了,你也不要做一个笨笨的“逆行接盘侠”;消耗型新茶则根本没有存的必要,第一你现在和未来加在一起也喝不了那么多库存;第二确实也没啥升值空间,我最近接手的几宗品牌“中期消耗茶”单价都是大几十、百元左右,十五六年不过涨了几十块钱,甚至抵冲不了这些年的通胀,你说存这玩意意义何在? 什么?品饮型茶友能否存山头古树茶?那不是疯子就是傻子。
福今小鸡配饭盒中午下去晚了,爱吃的菜被人打完了,唉,沏上一泡 福今小鸡配饭盒 中午下去晚了,爱吃的菜被人打完了,唉,沏上一泡1901福今小鸡沱吧咂吧咂嘴吧。 福今小鸡最大的劣势在于汤稍薄,尽管水路较细,可木有气势的问题让他始终压不住场子的各种七嘴八舌。 这款茶我在南北各存了五沱,未来做个转化的口感评判,应该会很有意思。 最近很迷熟茶发酵工艺知识,虽然不能躬亲示范,可跟着从业者听讲课也受益颇深。以前总觉得熟茶里好料不会出孬茶,现在回头看看自己真是太浅薄了,熟茶首要条件是工艺技术。 越来越有意思了。
招虫了扫一扫,吹风机弄他20分钟,摇身一变又是一条好汉。虽然 招虫了扫一扫,吹风机弄他20分钟,摇身一变又是一条好汉。 虽然有油有点虫,可喷喷香儿啊,不考虑卖的前提下,我这隔着纸就闻着茶香的中期易武谁都会爱。 下午在宁老弟这里对冲了六大的红易武和福海06的绿大树总结出一点心得:易武茶往后走,看得更多的是当初的“拼配”,话就说到这分数,能理解的就理解。 哥哥弟弟们,喝茶
不知道芳村能不能挺过过昨晚的超级暴雨,下午去把我存在商家那里的茶提回来,这场雨太大了,电闪雷鸣、瓢泼一般的下了4个小时就没有停一分钟。 99绿星星,好喝的紧哦!
这个点翻来覆去睡不着,嗓子眼发干,一门心思就是想喝茶,而且大脑明确指令就是喝中期易武,胳膊腿的得服从啊。 美好生活,从一泡中期易武开启
周日闲聊“厂茶OR私茶”。尽管诸多原因使贴吧相对去年冷清了一 周日闲聊“厂茶OR私茶”。 尽管诸多原因使贴吧相对去年冷清了一些,可年复一年争论不休的“厂茶OR私茶”却仍旧上演着(这里指的是无SC和GB标准,两项少一项都算私茶),我个人针对这个问题向来不站队、不发言。可今年的实际情况我却想要说道说道。 茶是粗茶,可全民参与的热度却让本就不够完善的普洱工艺日渐粗烂。这行当门槛太低,喝不过一两年茶的人去趟茶山就可以登峰造极,从而大言不惭是专业人士;几个人凑钱买上二三十斤冰岛大中小树毛料就能摇身一变开坛授课,纵论各大山头排名。一时间,各种平台的茶山带货直播百花齐放,茶农开心、茶商得意,掏钱买单的茶友也自以为终于可以不出家门就拨云见日的亲临茶山采茶,付钱的时候都不还一下价的大气、痛快。 眼前的这一幕似乎让我看回了文玩最鼎盛的时期,那时候很多玩友揭竿而起,摇身一变成了文玩商,他们借助着朋友圈、贴吧平台,转发别人的也好,进行二次销售也罢,买卖做的是“风生水起”,可到了售后服务环节呢?很多是遇到上家跑单或者货不对版时候自己也很无奈,甚至有实在处理不了干脆拉黑下家的行为(我自己就遇上一次)! 某个行业短时间的参与者过众,一方面会打破行业规则,使这行当变的越来越透明,慢慢地拉开价格战,其间不乏各种掺假、售假;一方面投机玩票的参与者会不遗余力的想尽办法榨干、捞尽这里的每一分钱,末了临走甚至会砸了自己的招牌坑一批追随的客户,反正从此离开不做了,赚这些客户最后一次大钱呗。 术业有专攻,大浪淘沙,最后坚守这行的只可能是厂茶(茶农永远都会在)最起码这是他们吃饭的手艺,我隐约看到了未来两年洗牌的走势。
四个人坐在茶楼里, 一边听着窗外的雨声一边饮着茶,从福今06布朗砖喝到07茶王砖再到08珍藏饼,从灯塔聊到袋鼠,再从新冠聊到不孕不育(我们里面有一位政客和一位医生),开开心心一下午就这么过去了。 茶是维系圈子的纽带,一壶茶真的可以拉近人与人的距离,打破沟通障碍。 普吧不少吧友给我说“心淡了,玩着玩着茶觉得没意思,凑合着当饮料喝吧”,其实茶友们真的可以没事就近约起来,三五成群小聚一下。茶这东西一旦没了交流的圈子,那它就是个最平淡无奇的饮料,或者说都失去了钻研它的价值。
二刷关姐18年9号青饼打去年底喝了一泡下关9号青后一直想找机 二刷关姐18年9号青饼 打去年底喝了一泡下关9号青后一直想找机会再蹭一次,今天得偿所愿在店家掰了点回来。 这个茶的特点是一桌五个人饮,会有四种口感:一个说苦,一个说苦涩度正好,一个说有烟,一个说无烟,而我就是那个苦涩度正好而有烟的。 我喝茶尤喜热茶,60多度最佳(就是握着杯子会烫手但进嘴能喝一小口的温度),这个水温下的关姐9号苦涩度很低(个人体感),微微甜,却会有淡淡的烟香。 增加出汤时间至20秒,入口水温再略低一点后滋味就出来了,苦大于涩却先化于涩,回甘生津都有,只不过烟香却没了,总体四平八稳的一款茶。 饮茶的个体感受差异太大,所以确实很难统一口感标准,也就难以真正论个高低上下。
二刷番顺乌金印茶底子走一走,今天喝的没前几天回甘强度那么高, 二刷番顺乌金印 茶底子走一走,今天喝的没前几天回甘强度那么高,且苦感偏硬;不变的是苦化的依然很快,涩度同样很微弱,茶香依旧浓郁。 在百龄系列中耐泡度算高的,七泡上下不掉水吧。
疫情下的茶市(四)—掰手腕 年中已至,闲来无事的总 疫情下的茶市(四)—掰手腕 年中已至,闲来无事的总结下我眼中上半年市场的三次“掰手腕”。 掰手腕一:年初鼠饼事件。商户们在经过一番破头烂腚的操作后发现利益的完美收割者只会是大Y,他们一方面转战电商卖的盆满钵满,一方面借着天猫预售的小批量金融茶拉飞价格后再往市场铺大货做“死”空军,从而统治整个市场,别的厂是割市场终端用户茶友的韭菜,而大Y是割市场中间商户的“命”,可以说这次事件是大Y对芳村的一次完美“白嫖”。而重伤后的商户(特别是小户)短时间无法恢复气血,加上这百年不遇的疫情,只能做做中期低价消耗茶谋生:一个仓分出五七百件消耗茶,几十个商家一分,加点钱在自己的客户渠道里快速消化掉了,以此来对抗眼下的困难。而这种情况却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商户不敢做新茶,在销售自己仓储茶的同时等于自己变成了厂家的角色,而市场的资金就这么多,你突然大规模卖低价中期茶,就是挤压了新茶上市后的市场份额,而厂家是出新茶的,现在就等于商户PK厂家,厂家当然不高兴了!好嘛,你们卖自己的吧,我干脆宣布今年不出茶了(或者说砍掉大批量计划订单)我看你们的低价消耗茶库存能卖多久。 掰手腕二:去芳村化。大Y敢明目张胆的割商户的“命”就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尽管吴总连续两年驾临芳村表示:没有芳村就没有大Y的今天,可我总觉得他还有后半句话没说,那就是“大Y必须脱离芳村的绑定,否则就没有大Y的明天”(这话吴总没说过,是我自己揣摩的),所以他这两年双十一连续发布“重磅新品”,把利好双手捧给茶友(说白了就是送钱给抢到的茶友),一方面他是在为做空更大的市场来搞宣传,而另一方面他在为大Y的电商销售模式转型下一盘很大的棋,未来的路其实已经初现端倪。 掰手腕三:茶人(茶友)和厂家之间的较量。我举两个例子,大Y的轩辕号,大Y在这10年内出的两款很成功的新产品茶:一款是龙印(印级)一款是轩辕号(号级)。轩辕上市之初并不被市场太看好,¥30,000的配货价在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太大的波动,但这是大Y不允许的,所以也就出现了第二年对轩辕号的各种神乎其神的有利评论,出发点基本是在转化的角度上去分析的。这一波操作其实不只是商家,更多的是大Y自己在操盘,我不管你茶友也好、茶人也罢的评论,只要我说好的茶那就必须好,而且非常特别的好!另一个例子则是鼠饼,反复强调宣传是古树料。鼠饼整体铺货量应该在6000件左右,一件15公斤,6000件则是90吨左右,90吨的古树茶呀,尤其在11-12月的当口,你信吗?反正我不信。可你我不信又能如何?他就能用这个噱头把老鼠从3.8万炒到15万,让市场无所谓信与不信。 我举例大Y是因为他最具备代表性,并非说明其他厂家没这种想法和行为,去年标榜古树茶的一家“班章”世家不是也在有模有样的效仿嘛。 喝点以前的东西,怀念下青葱岁月的静好。
一个禁言操作,让人无限遐想联翩昨夜公众号推某升号直播信息,百 一个禁言操作,让人无限遐想联翩 昨夜公众号推某升号直播信息,百无聊赖的我头一回点了进去观看,一男一女两名工作人员正在开汤,期间男工作人员为了活跃气氛,让观众踊跃互动提关于某升号茶品的相关问题。我就提了一个困扰我大半年而得不到官方解释的问题:“2019年玖玖老班章绵纸上三公章的第一个章和2018年七星老班章的第一个章的内容发生了改变是什么原因”(具体为2018年以前的老班章第一个章的内容为“布朗山乡班章村民委员会老班章小组”变为了2019年的“布朗山乡班章村民委员会老班章陈升基地”)。 “三个章”作为某升号老班章产品一直以来标榜“老班章市场标杆之作”的佐证,这些年基本上得到了众多茶友的认可,可以说一提“三公章”,大家也就知道说的什么。这个产品的关键细节发生了改变,某升号就算不予广大茶友明确解释,但作为某升号的实际消费者寻问这个问题是很正常的。实在没想到问完这个问题后我竟然被禁言了,这种举措是出于什么原因和目的?我没有捣乱直播间,问问题也是你们主播人员给观众提出建议,难道是我无意间问了一个“使你们害怕面对的问题”?我虽然觉得不至于,可不得不让我浮想联翩。 普洱茶发展至今,在一部分茶企、茶商的“不懈努力”下,已经变得越来越畸形。而像某升号这样茶友心中的小众高端品牌行为举措都如此晦暗不明,这个行业还有多少敢于直面示人的东西? PS:其实至今我仍认为某升号老班章属于老班章纯料茶,因为老班章村的茶叶综合产量(古、大、小、台地)其实真的很大。
04寨子坡,无量山里我最喜欢的小产区不挡标了,这个厂名已经消 04寨子坡,无量山里我最喜欢的小产区 不挡标了,这个厂名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了。04寨子坡这款小饼的口感没有无量山祖传的那股子涩味,闻干茶香气几乎不在了,只有淡淡的尘土气息,有点类似湿仓茶的味道,因为并不刺鼻,所以必须要喝一下进行判断。 茶汤趁热入口就是甜,其次就是明显的陈味,水路比较粗,总体来说还是比较舒服,寨子坡产区是04年才面世的,所以这04小饼应该是大树混采。 我一直等汤凉,此时入口便有了三分涩度,又恢复到无量山的标准口感,但此时的水路粗就成了劣势,舌面感受不佳。 另外催更的茶友好多,可人家写小说的催更都追几张月票的,你们就回贴发两个“催更”的字就行了?那么敷衍吗? 算了,自己吹的牛x自己来糊住,码字去。
饮冰岛有感这是俺饮的渠道最正统的冰岛大、中树混采(委托当地勐 饮冰岛有感 这是俺饮的渠道最正统的冰岛大、中树混采(委托当地勐库镇职能部门负责人的单位同事买的30克,买的、买的、买的,30克、30克、30克,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不违规不违纪)。这茶的品饮个人口感并不惊艳突出。你说香吧,真不是很香那种,而且只有冷杯时才能闻到那股蜜香;你说甜吧,我觉得和小户赛的甜度和甜口很相仿,只不过它这个茶没小户赛涩,就显得甜更纯粹;你说粘稠、厚重吧,前者还算有点,厚重真说不上,水路适中,苦极弱有微涩,但也化的很快,只有等汤放凉了才有一定的涩度,而且也不如大多勐库茶放凉了那般重涩。 喝这茶不去套价值观念就彪了,但真的是要系统的培养口条才能喝出这茶的高价位,如果你像我一样是被易武茶泡出来的,后期又爱上班章的人,真的要去调整自己才能欣赏冰岛茶,反推道理一样成立。 我突然想起清心论坛上昆明的张浩兄曾言的一句话:喝茶要有自己的方向,找准一个方向把它搞专业了就行……。
想写却又觉得百无聊赖,没精神头敲键盘《迷一样的包装,简述06 想写却又觉得百无聊赖,没精神头敲键盘 《迷一样的包装,简述06早春银毫的5个版本》、《拒绝神话,已经玩烂了的班章》、《殊途同归,中期茶的口感重合表现》,我这近一个月写了三篇小文,都没写完,而且一旦停笔就不想再写,总感觉写的没劲头。 哪里都冷清导致心情也冷清,今年破例连续六年来第一次没预定春茶。说是不是没了激情,可这两个月断断续续仍收了几件茶,茶城跑的也挺勤快,还是在乱花血汗钱,只是莫名的觉得无所谓。以前不屑看的小品牌现在也愿意坐下来品品,甚至愿意自掏腰包买上一件两件,自己的改变自己都觉得惊讶,难道人上四十以后都会如此莫名其妙? 有茶友说我上一贴因为“尤物”火了,那真是无心插柳。不过就此看来,普吧平日的雅风之下藏着一颗颗躁动的心灵啊。
疫情下的茶市(三)今天约了兄弟阿水一起去村里淘货,市场整体氛 疫情下的茶市(三) 今天约了兄弟阿水一起去村里淘货,市场整体氛围和这几日广州的气温一样冷清,店里坐的大多是三三两两的商家在吹水。 在广物收了一件84片的09早春银毫和一件30片的兴海烟韵(都是真正的地摊口粮茶),路过今大福旗舰时发现内坐一位极品尤物,犹如魔法般趋势双腿不由自主的向其靠近,最后还是同行的兄弟提示:“哥你带够钱了吗就敢进这里”,方才如梦初醒……遂逃之夭夭。 陈升店今天人很多,本着响应国家号召少扎堆聚集的口号,改路去了番顺行。这里都是老朋友,得知前几日要撤股广隆的一壶楼又重新做了回去,不禁感叹风云变幻之快。而后吹水茶市各种新闻,互相站在各自不同的身份角度上谈了谈未来对普洱茶市场的看法,不知不觉又已下午五点多钟,婉拒了廖哥的晚餐邀请,回来吃老婆做的蒜泥白肉。
四年半的布朗春晓,味道开始慢慢改变第四次写这款茶的感受了:2 四年半的布朗春晓,味道开始慢慢改变 第四次写这款茶的感受了:2015年12月出厂至今四年半,一直在广仓储存,起初的燥感已经全无,虽没得0085那么醇和,但汤体还算圆润和干净。厚重的焦糖香味从去年八月节前后开始逐渐加重,近今年五月节此时细品,整体口感已经开始往枣香方向发展,我不知是否可以提前判断这焦糖香最终是会转化为枣香,而且是更纯粹的枣香。 布朗春晓这款茶我连喝加糟蹋已经干掉22片,大概率也会成为陪跑我人生阶段最长时间的一款茶(还有5提),对它我还是有一定个人感情的。 另外这款茶配合陈皮表现出色,自配柑普的茶友可以尝试一下。
翻出2016年随性写的福今打油诗,发出来乐呵乐呵。这首打油诗 翻出2016年随性写的福今打油诗,发出来乐呵乐呵。 这首打油诗当时只写到了12年末,那位福今茶友有兴趣可以补全到更长的时间。 白菜土鸡美名扬,零五建厂福今行。 零六布朗与班章,广森骆标和宝强。 零七黯淡月无光,零八特选与珍藏。 零九盛世把歌唱,特制价格扶摇涨。 顶级珍藏与茶王,经典青沱赛珍藏。 包销名品要开张,一家更比一家强。 李家新鑫兄弟上,梧州龙城口碑良, 深圳有个茶在堂,最牛广州番顺行。 一零大旱覆茶山,包销定制更加忙。 臻品藏品尚品尝,劲松作品回甘长; 一一又逢甘露降,金印横出便称王。 盛名之下藏祸端,同室操戈要遭殃, 一二兄弟分家忙,福今大福乱祢彰; 一壶春上春尖良,一壶楼前广隆香, 欲问谁煮三江水,铜壶一把话家常。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