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崛起♬
13478330213zmx
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
关注数: 582
粉丝数: 536
发帖数: 11,505
关注贴吧数: 61
2022年一季度沈阳项目情况! 一季度,全市储备项目前期手续全部办结,预计有1246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复工,同比增加224个!
春节期间旅游收入💪
实力展示!
2022年铁西目标! 2022年,铁西区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
不懂就问啊,沈阳这家企业什么来头啊,很多高新技术企业的大股东!
2022年华晨宝马向中国市场投入5款纯电车型! 华晨宝马按照最新公布的新车投放计划,在国产创新BMW iX3入局之后,2022年宝马将向中国市场一口气导入5款纯电动车型,包括已经上市的BMW iX,在中国市场完成首秀的创新BMW i4,以及新款BMW iX3、纯电动BMW 3系和一款比肩7系的旗舰纯电轿车。另外,还有2款PHEV车型。
梅河口增量53.73亿,加油吧!
辽宁14城数据全部出炉
这个应该比较硬核了吧!
奔跑者!! 又是一年辞旧迎新。 去年的这时候,市领导去拜访一位老专家,临走时这位老专家语重心长地说:“沈阳要跑起来呀!奔跑,才能领悟生命的鲜活;奔跑,才能感受使命的壮美!” 奔跑者! 这一年,中国共产党从百年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奔跑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马不停蹄踏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赶考之路上,用铿锵的脚步、瞩目的成就告诉世界:我们为什么能!为什么行!为什么好! 这一年,沈阳这座被誉为“共和国长子”的城市,以重塑辉煌、重振雄风的志气、骨气、底气,点燃永不熄灭的创业之光,踏上披荆斩棘的创业之路,重现灯火辉煌的创业场景,奔跑在履行维护国家“五大安全”政治使命、努力创建国家中心城市的拼搏之路上,用执着的奋斗、崭新的业绩告诉世人:我们一定能!一定行!一定好! 这一年,无数平凡的干部群众,秉承主人翁秉性、勇立潮头天性、精工细作品性,奔跑在城市街道、田间地头、厂矿企业、项目现场、科研院所、老旧小区、边远乡村……战疫情、除冰雪,保平安、护民生,抓发展、促振兴,他们是白衣天使、环卫工人、公安干警,是科技精英、创业模范,是社区干部、快递小哥……一个个陌生的、亲切的、动人的奔跑的身影,汇聚成沈阳向阳而生、向上而行的强大力量,用争先的意志、忘我的付出告诉未来:这座英雄的城市和这里英雄的人民必然能!必然行!必然好! 奔跑者! 是老专家的叮咛!是无数先辈对我们的嘱托!是你、是我、是他,是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人! 奔跑的人,都是自带铠甲,都是平凡英雄! 通往春天的道路依然充满泥泞!但春天不会迟到!奔跑者的坚毅脚步正踏过严寒隆冬! 我们相约,虎虎生风、昼夜兼程,只为奔赴那生机盎然的更美的春天!我们笃信,只有奔跑起来,我们才会实现振兴新突破!只要奔跑起来,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振兴新突破!
春晚第一个小品,从体制内到出来创业,太假了🙈
沈阳经济发展吧祝全体吧友新年快乐!
2021年锦州GDP
大城市铁岭通过不断努力,已经把邻居四平甩开了!
2021年全市电信业务总量增长29.8% 2021年全市电信业完成业务总量111.8亿元,比上年增长29.8%;电信业务收入114.3亿元,增长6.8%。截止12月末,从电信用户来看,全市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规模比上年分别缩减3.6万户和96.2万户,下降3.2%和7.6%。移动电话用户中,3G用户减少4.1万户,下降18.2%,4G用户减少198.9万户,下降20.3%,5G用户增加139.5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规模增长明显,12月末用户数达到317.0万户,增长11.5%。
2021东软业绩
2021年葫芦岛GDP 根据辽宁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4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47.6亿元,同比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308.9亿元,同比增长7.7%;第三产业增加值385.1亿元,同比增长5.5%。 撰稿人:孙恺
全方位振兴辽宁怎么也得这个数据吧 最理想的状态,2022年, 大连8800--9000 沈阳7900--8000 鞍山2000 盘锦 营口1650 锦州1300 丹东 本溪 葫芦岛 朝阳 辽阳 抚顺全部破1000 铁岭850 阜新650 起码这个数据,辽宁才算振兴有希望
本溪!!???
本钢2021盈利70Y
数据发布 丹东 丹东市2021年1-12月份主要经济指标数据发布 地区生产总值854.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3%,居全省第4位。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6%,居全省第5位。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1.8亿元,比上年增长5.4%,居全省第5位;其中税收收入52.7亿元,比上年增长9.9%,居全省第4位。 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6.8%,居全省第1位。其中建设项目投资比上年增长31.4%,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0.3%。建设项目650个,比上年增长20.4%,居全省第5位,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16个,比上年增长14.9%,居全省第7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7.2亿元,比上年增长10%,居全省第8位。 进出口总额126亿元,比上年增长7%,居全省11位。其中,出口总额104.9亿元,比上年增长5.5%,居全省12位。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804元,比上年增长7.6%,居全省第5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18元,比上年增长9.6%,居全省第13位。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以上年同期价格为100,1-12月份为100.7,涨幅从小到大排列居全省第4位。 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816.9亿元,比上年增长7.4%,居全省第4位。其中,住户存款2450.9亿元,比上年增长10.2%。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345.6亿元,比上年增长0.8%,居全省第6位。 全社会用电量111.1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1.1%,居全省第2位。其中工业用电量75.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2.2%,居全省第2位。 商品房销售面积166.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9.9%,居全省第10位。 城镇新增就业17784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18.6%。 城镇登记失业率3.85%,低于全省目标1.45个百分点。
2021年沈阳邮政业务量居全省第一! 2021年,沈阳市邮政业实现业务总量81.7亿元,占全省的37.1%,比上年增长33.9%,高出全省平均增速3.6个百分点;实现业务收入85.2亿元,占全省的38.1%,增长27.5%,高出全省平均增速7.5个百分点。其中,快递业累计完成业务量7.6亿件,占全省的46.5%,增长48.2%,高出全省平均增速1.5个百分点;完成快递业务收入73.0亿元,占全省的43.5%,增长32.9%,高出全省平均增速5.3个百分点。 从业务类型看,沈阳市同城业务量增长4.3%,异地业务量增长65.8%,受疫情影响国际及港澳台业务量下降46.9%。同城、异地、国际及港澳台快递业务量分别占全市快递业务量的19.7%、80.2%和0.1%。
2021年黑龙江地区生产总值!
中航沈飞
本溪骨头非常亮眼😓
这增速倒数第一应该稳了吧!
1-12月份沈阳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 一楼喂狗
全国数据!
2021我大抚顺GDP!希望2022年步入正轨,早日过千亿!
长兴岛公布2021年经济运行情况 1月13日,长兴岛经济技术 长兴岛公布2021年经济运行情况 1月13日,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两委”全体(扩大)会议公布了2021年度经济运行情况,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300亿元,增长12%左右,预计增速连续第四年在全市领跑,经济总量持续攀升。 2021年,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全口径税收79.55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恒力纳税67.47亿元,同比增长68.3%。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17亿元,同比增长18.6%。 据介绍,2021年度,长兴岛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977.9亿元,同比增长30.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预计20%左右。全年新增注册企业764户,新增产值亿元以上工业企业1家,新增规上工业企业9家。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预计高于大连市增速。进出口总额预计完成883.4亿元,同比增长53.8%。全年港口吞吐量完成8042万吨,同比增长3%。实际使用内资230亿元,同比增长11.4%;实际使用外资5027万美元,同比增长417%。 2021年度,全区新签约引资项目27个,总投资约575亿元。科技创新投入持续加大,全区企业研发投入预计为9亿元,完成技术交易合同额10.2亿元。全年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重点项目68个,总投资约209亿元。长兴岛精细化工创新园一期已满负荷布局,引进项目36个,投资99.5亿元,已投产项目13个,在建项目20
长兴岛公布2021年经济运行情况 1月13日,长兴岛经 长兴岛公布2021年经济运行情况 1月13日,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两委”全体(扩大)会议公布了2021年度经济运行情况,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300亿元,增长12%左右,预计增速连续第四年在全市领跑,经济总量持续攀升。 2021年,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全口径税收79.55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恒力纳税67.47亿元,同比增长68.3%。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17亿元,同比增长18.6%。 据介绍,2021年度,长兴岛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977.9亿元,同比增长30.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预计20%左右。全年新增注册企业764户,新增产值亿元以上工业企业1家,新增规上工业企业9家。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预计高于大连市增速。进出口总额预计完成883.4亿元,同比增长53.8%。全年港口吞吐量完成8042万吨,同比增长3%。实际使用内资230亿元,同比增长11.4%;实际使用外资5027万美元,同比增长417%。 2021年度,全区新签约引资项目27个,总投资约575亿元。科技创新投入持续加大,全区企业研发投入预计为9亿元,完成技术交易合同额10.2亿元。全年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重点项目68个,总投资约209亿元。长兴岛精细化工创新园一期已满负荷布局,引进项目36个,投资99.5亿元,已投产项目13个,在建项目20
辽宁:2021年预计货物进出口突破7500亿元辽宁省商务厅党 辽宁:2021年预计货物进出口突破7500亿元 辽宁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宋彦麟13日在辽宁省商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表示,2021年,辽宁对外贸易实现全国份额不减,预计货物进出口突破75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5%,规模占全国份额超过2%。其中出口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进口规模创该省进口历史最好水平。 据介绍,辽宁全面落实稳外贸促增长计划,推动外贸发展动能全面提升,其中,加快推进外贸创新发展,线上线下多元化开拓国际市场,深化助企服务,大力发展服务贸易。预计该省服务出口增长15%,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额占比达44.8%,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五大传统市场进出口全面恢复增长,市场采购贸易、二手车出口等新业态新模式实现突破,机电产品进出口较快增长,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宋彦麟表示,2022年,辽宁将深入实施“外贸双量增长”计划,锚定全年进出口增长6%的目标不放松,抓住重点产品、重点地区和重点企业,确保外贸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 在外贸发展平台方面,辽宁将支持丹东国门湾和大东沟等边民互市贸易区建设,力争全年互市贸易进口完成10亿元、落地加工完成5亿元。加强综合保税区建设,推动大连保税区整合优化为综保区,尽早完成沈阳综保区规划调整,支持丹东、葫芦岛等市建设保税物流中心。抓好沈阳装备制造等产业贸易投资提质增效示范区建设。持续推动5个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支持丹东、葫芦岛、鞍山、锦州争创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 在外贸新业态方面,辽宁将加快鞍山西柳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建设,支持辽宁优质出口商品展示中心建设,全年市场采购贸易出口力争突破20亿元;将培育壮大国际营销网络,出台全省加快海外仓发展实施意见,全年海外仓出口力争突破20亿元;将鼓励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扩展服务功能,加强与外贸新业态融合发展,全年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进出口力争突破50亿元。 在开展RCEP贸易合作方面,面向辽宁省商务系统和外贸企业将持续开展RCEP政策培训,支持依托丹东边民互市贸易方式、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综合保税区转口贸易等新业态新模式扩大与RCEP重点国家的贸易规模。全年辽宁省与RCEP国家进出口增速争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占全省进出口比重进一步提升。 此外,辽宁将深挖重点企业进口潜力,紧盯恒力石化、华晨宝马、鞍本钢、嘉里粮油等重点企业自营进口,扩大原油、铁矿石、煤炭等资源性商品进口,支持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等进口,推动平行车进口,探索开展炼化企业原油保税进口和加工贸易进口。
2021年,宝马集团与中国伙伴通力协作,共同应对新冠疫情、芯片短缺等诸多挑战,在中国市场又一次创下销量新高,共交付846,237辆BMW和MINI汽车,同比增长8.9%,销售总量稳居高档车市场首位。
2021年鞍钢集团全年营收3000亿,利润300亿!👍
桃李面包2021年营收突破60亿元 实现净利7.635亿元 桃李面包2021年营收突破60亿元 实现净利7.635亿元 1月11日晚间,桃李面包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63.43亿元,同比增长6.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7.635亿元,同比减少13.51%;基本每股收益0.8029元,同比减少15.59%。 对于业绩变化,公司表示,2020年受阶段性社保减免政策影响,公司人力成本费用低于2021年;2021年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产品成本有所增加;2020年受疫情影响,促销活动相对较少,2021年产品折让率高于2020年。
1025187户 截至去年底 沈阳实有 市场主体同比增9 1025187户 截至去年底 沈阳实有 市场主体同比增9.99% 截至2021年12月底,沈阳市实有市场主体1025187户,同比增长9.99%。 1月10日,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1年1月-12月沈阳市市场主体登记情况。 截至2021年12月底,沈阳市实有市场主体1025187户,同比增长9.99%。其中企业329944户,同比增长4.87%;个体工商户688319户,同比增长12.76%;农民专业合作社6924户,同比下降1.93%。全市实有市场主体注册资本(金)48613.80亿元,同比增长10.52%。其中企业47660.96亿元,同比增长10.51%;个体工商户776.64亿元,同比增长14.69%;农民专业合作社176.20亿元,同比下降3.44%。 截至2021年12月底,沈阳市全市实有私营经济市场主体986393户,比去年同期增长10.21%,占市场主体总量的96.22%。其中,私营企业298074户,比去年同期增长4.75%,占市场主体总量的29.08%。按三次产业划分,一、二、三产业分别为44759户、94450户和885978户,分别占市场主体总量的4.37%、9.21%和86.42%。辽沈晚报记者朱柏玲
北方重工2021年实现营收65亿元营业收入65亿元,同比增长 北方重工2021年实现营收65亿元营业收入65亿元,同比增长442.8%,新增订货74.8亿元,同比增长427.1%。这是北方重工在2021年底交出的一份成绩单。 收入的增长得益于拓展新领域和成本控制。汽车转向部件、石油压裂服务、造纸行业设备、煤矿巷道施工,北方重工通过在新领域布局,实现了增长新模式。 目前,国内已装备最大螺旋立式磨机、无人值守堆取料智能平台、国内最长的高温熟料水泥运输线等一批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2021年,北方重工完成新产品立项11项、产品升级/改造项目13项,这背后不仅是雄厚的资金支撑,更是灵活的用人机制和“干到给到”的薪酬分配制度发挥着作用。 在开发新技术的同时,北方重工优化工装和装配工艺,使各个工序有效衔接,同时采取价值工程分析的办法,与供应商共同研究产品质量提升方案,使产品竞争力一步步提升。 降成本,向管理要效益。从最基础的刀具、工装、辅料和库房管理等基础工作入手,在点点滴滴当中寻找降本点。 为节能减排,北方重工提前布局,通过不懈努力自行研发了全新一代永磁直驱球磨机。永磁直驱球磨机的效率和功率因数比同规格的球磨机要高很多,同时可以实现低速大转矩直驱运行,能够极大的降低下游原材料生产成本。 11月18日,用于沈阳地铁一号线东延线项目施工的首台盾构机,在北方重工通过了验收顺利下线。这台盾构机配备6台主电机,单机功率210千瓦,总驱动功率高达1260千瓦。这台盾构机的最大亮点是国产化率达到了100%,实现了中国在高端装备制造的一个新跨越。 未来,北方重工将继续坚持“吃技术饭、走创新路”努力成为国家重型装备制造领域的“排头兵”。
2022年铁西目标确定!
2022年目标定的挺高,希望实现👍
大连居然只有7600左右,都什么情况啊
海城增速出来了
地铁二号线南延线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发布时间:2021-12- 地铁二号线南延线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发布时间:2021-12-31 本报讯(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张晓宁、刘国栋)12月14日,沈阳地铁二号线南延线一标全沈区间双线贯通。全长3.366公里的二号线南延线单标段最长盾构区间的顺利完工,标志着地铁二号线南延线工程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沈阳地铁二号线南延线一标盾构施工任务为“两区间”,即全沈区间和沈沈区间,共有三个特点:总里程最长——盾构区间全长3.366公里,单标段盾构作业总里程既是二号线南延线最长的,也是沈阳地铁开工建设以来最长的。盾构机台数最多——按照工程规划,项目所属两区间共需四台盾构机同步推进,在人员物资调配、安全质量控制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项目所用盾构机全部来自北方重工。地质最复杂——区间下穿连接沈中大街、国际软件园的沈本大街及其密集楼群、沈阳至丹东的沈丹高速。 截至目前,南延线一标项目“一站”沈本大街站主体结构、“两区间”盾构作业已完工,车站附属结构及联络通道施工正陆续展开。 据了解,沈阳地铁二号线南延线是沈阳市第三轮规划建设的重点线路,北起二号线一期工程终点全运路站南端,南至桃仙机场T3航站楼东侧的桃仙机场站,全长13.7公里,线路建成后,将沈阳北站和桃仙国际机场两个一级交通枢纽紧密衔接,进一步发挥“空铁联运”作用。
2022各位吧友元旦快乐 1:2022年希望辽宁14城经济快速发展! 2:希望CBA辽蓝取得好成绩,有新突破! 3:希望辽宁足球有新突破,搞好青训再创辽宁足球辉煌 4:希望广大吧友事业有成,健康 发财!
1-11月份沈阳全市经济运行情况简析 1-11月份,全市统筹 1-11月份沈阳全市经济运行情况简析 1-11月份,全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持续巩固,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品市场等重点领域保持稳定增长,经济稳定恢复态势进一步加固。 一、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装备制造业支撑作用明显 1-11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增幅比1-10月回落1.7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省4.6个百分点,与全国持平。从产业结构看,重工业增速高于轻工业。重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的80.0%,增长11.4%,轻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20.0%,增长5.4%,重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轻工业6.0个百分点。从重点行业看,装备制造业支撑作用明显。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的64.4%,增长13.1%,高于全市3.0个百分点,上拉全市增速8.4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13.3%、18.3%和15.5%。从重点企业看,大中型企业引领全市增长。大中型企业增加值占全市的77.8%,增长11.4%,高于全市1.3个百分点;小微型企业增加值占全市的22.2%,增长6.0%。从产品产量看,新产品产量增长较快。全市重点关注的51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28种产品产量为正增长,增长面54.9%。其中,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数控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分别增长131.8%、10.1%和15.6%。 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服务业产业投资增长步伐加快 1-11月份,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可比口径增长2.7%,增幅比1-10月回落0.7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省0.8个百分点,低于全国2.5个百分点。一是工业投资拉动作用明显。工业投资增长26.9%,上拉全市投资增速4.9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7.7%,汽车制造业投资增长2.0%。二是服务业产业投资增长步伐加快。服务业产业投资增长6.0%,比1-10月提高2.9个百分点。三是基础设施投资稳中回落。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7.6%,比1-10月回落2.2个百分点。四是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扩大。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3.3%,降幅比1-10月扩大1.3个百分点。 三、消费品市场持续稳步恢复,升级类商品保持较快增长 1-11月份,全市限额以上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550.3亿元,同比增长8.6%,增幅比1-10月回落1.7个百分点;增速低于全省0.4个百分点,低于全国6.3个百分点。一是网上零售平稳增长。全市限额以上单位实现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412.0亿元,同比增长6.6%,比2019年同期增长19.7%。二是大类商品消费支撑作用明显。汽车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石油及制品类以及粮油食品类分别增长7.9%、8.4%、25.3%和15.0%,分别上拉全市限上零售额增速2.2、0.8、2.1和1.3个百分点。三是升级类商品保持较快增长。饮料类、烟酒类、体育娱乐用品类、书报杂志类分别增长10.0%、18.5%、83.8%和57.7%,比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63.1%、21.2%、256.7%和50.6%。 四、进出口持续高速增长,实际利用外资保持较快增长 1-11月份,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1302.5亿元,同比增长41.2%,比1-10月提高4.0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434.9亿元,增长74.3%;进口总额867.6亿元,增长28.9%。 1-11月份,全市实际利用外资75182万美元,同比增长19.8%,比1-10月份回落1.6个百分点。 五、财政收支稳定增长,金融信贷运行平稳 1-11月份,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08.0亿元,同比增长5.4%。其中,税收收入563.9亿元,增长1.6%。主体税种收入稳定增长,国内增值税196.7亿元,增长0.8%;企业所得税123.7亿元,增长8.7%;个人所得税21.2亿元,增长11.3%。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09.9亿元,同比增长4.3%。其中,教育支出100.1亿元,增长0.2%;医疗卫生支出71.6亿元,增长5.0%;农林水事务支出48.8亿元,增长16.7%;住房保障支出32.9亿元,增长44.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64.0亿元,下降30.3%。 11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9425.5亿元,同比增长2.8%;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9251.6亿元,增长2.8%。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9095.8亿元,增长4.4%;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8908.7亿元,增长4.6%。 六、用电量增幅平稳,货运量持续增长 1-11月份,全市全社会用电量358.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6%。工业用电量156.1亿千瓦时,增长3.9%,其中制造业用电量105.0亿千瓦时,增长8.9%。 1-11月份,全市货运总量17916.6万吨,同比增长2.9%。其中,公路运输货运量17557.0万吨,增长3.5%;铁路运输货运量355.3万吨,下降19.5%;民航运输货运量4.3万吨,下降3.1%。 七、物价水平总体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 1-11月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3%,比上年同期收窄1.1个百分点。其中,交通通信类、教育文化娱乐类、食品烟酒类、衣着类、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分别上涨5.5%、3.6%、0.8%、0.8%和0.3%;居住类、医疗保健类、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分别下降0.3%、0.4%和0.4%。
过去四年,沈阳市浑南区经济体量预计增长47%;固定资产投资规 过去四年,沈阳市浑南区经济体量预计增长47%;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提升9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有望突破100亿元,总量扩大42.5%,进入全省区县三甲;新增常住人口30余万,增长速率和幅度均居全市前列;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00余个,总投资达2500亿元
前11月辽宁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突破7000亿 同比增长18.6 前11月辽宁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突破7000亿 同比增长18.6%,超去年全年水平 原标题:前11月辽宁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突破7000亿 同比增长18.6%,超去年全年水平 来源:东北新闻网 记者刘大毅报道 12月29日,沈阳海关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今年前11个月全省外贸进出口情况。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辽宁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为7089.9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8.6%。其中,出口总值2999.2亿元,增长27.4%,进口总值4090.7亿元,增长12.8%。 前11个月,全省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4728.2亿元,增长22.9%,占同期全省进出口总值的66.7%,表明全省外贸结构持续优化。受益于6月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在辽启动,前11个月我省以市场采购方式出口值达13.1亿元,成绩亮眼。 从外贸企业类型看,前11个月,我省民营企业表现最为抢眼,进出口值达2881.4亿元,增长22.6%,占比40.6%。从贸易伙伴看,我省对主要贸易伙伴均保持良好增长。其中,对欧盟、日本、美国、东盟、韩国进出口分别增长23.8%、8.5%、28.8%、47.6%、41.3%。同期,全省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伙伴进出口2333.9亿元,增长19.7%;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2241.8亿元,增长20.3%。从出口产品看,我省机电产品出口1514.6亿元,增长31.3%,占同期全省出口总值的50.5%。集成电路、船舶、汽车零配件、电工器材、电动汽车、高新技术产品、钢材分别增长23%、22.4%、17.6%、20.8%、33.1倍、12.5%和55.6%。 沈阳海关分析认为,前11个月,我省外贸总值超去年全年6569.2亿元水平,并连续10个月保持正增长。11月进出口691.2亿元,同比增长27.4%,较同期全国增速高6.9个百分点,我省外贸量稳质升的基础进一步巩固。下一步,沈阳海关将强化监管优化服务,巩固拓展口岸疫情防控和促进外贸稳增长成效。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北方华锦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北沥公司装置全景!
看来关注经济发展的吧友越来越多了,热度首次过1000,不管是哪里来的吧友,都希望大家客观探讨,不要搞地域黑!
销售环比增长超40%!东北制药三类原料药出口强劲新华网沈阳1 销售环比增长超40%!东北制药三类原料药出口强劲 新华网沈阳12月16日电(刘舒)今年11月份,方大集团东北制药公司(以下简称“东北制药”)原料药出口订单呈增长态势。其中,维生素、氨基酸、抗生素三类原料药市场表现强劲,销售数量、销售收入环比实现双增长,涨幅超过40%。 作为国内重要的药品生产和出口基地,东北制药加速优化现有产品销售结构,积极推进相关各产品业务板块整合发力,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使公司原料药真正做到面向市场,符合市场要求。 据介绍,今年10月份以来,东北制药近10个原料药产品连续通过12家国内外重要客户质量审计。11月份,东北制药依靠企业品牌、产品质量、技术优势以及重点国家和市场的国际高端认证等优势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和业务,实现了原料药销售数量及销售收入双增长。 “客户质量审计密集,体现出企业当期营销需求的增长。”东北制药表示,目前公司正积极开拓国际原料药市场,加快产品注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2022年原料药出口销售打下坚实基础。
沈阳2021年全年GDP(预计) 全年7280亿 增量708 名义10.7%
庄河
前11个月沈阳完成客运总量7892.7万人客运方面:全市公路 前11个月沈阳完成客运总量7892.7万人 客运方面:全市公路、铁路、民航三大运输方式共完成客运总量7892.7万人,同比增长12.1%;完成旅客周转量141.7亿人公里,同比增长4.5%。其中:公路运输完成客运量5020.0万人,同比增长13.7%;完成旅客周转量25.0亿人公里,受疫情影响,公路客运以市内通勤为主,旅游包车基本停运,公路平均运距大幅下降,导致旅客周转量同比下降2.9%。 铁路运输完成客运量2428.5万人,同比增长9.9%;完成旅客周转量33.7亿人公里,同比增长7.4%。民航运输完成客运量444.2万人,同比增长6.5%;完成旅客周转量83.0亿人公里,同比增长5.7%。 货运方面:全市完成货运总量17916.6万吨,同比增长2.9%;完成货物周转量431.0亿吨公里,同比增长0.6%。其中铁路货运受煤、钢铁等品类发送量减少影响,指标降幅较大,完成货运量355.3万吨,同比下降19.5%;完成货物周转量144.6亿吨公里,同比下降3.6%。
这个有点意思了啊🚀
数据发布 2021年1-11月辽阳市主要经济指标完 数据发布 2021年1-11月辽阳市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计算,同比下降5.7%。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8.6%。其中,建设项目投资下降15.7%;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0.1%。 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总额60.9亿元,同比增长14.9%。 全社会用电量11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其中工业用电量94.4亿千瓦时,增长2.9%。
看来大连今年很强势啊,按照这个推算,大连全年GDP上8600. 数据是最好的说明。今年前三季度,金普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强劲,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1%,占大连市29.2%,占辽宁省8.5%;地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6%,占大连市21.4%,占辽宁省5.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3.6%,占大连市28.1%;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20%,占大连市57.7%,占辽宁省19.2%;出口总额占大连市66.5%,占辽宁省31.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8.4%,占大连市44.1%。2021年,金普新区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实现25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突破4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200亿元……一系列亮眼数据,为实现“十四五”开门红奠定了坚实基础。
1--11月省经济运行情况
2021年1-11月份葫芦岛市财政收支情况 一、全市一般公共 2021年1-11月份 葫芦岛市财政收支情况 一、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 11月份当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亿元,同比下降10.6%。其中:税收收入3亿元,同比下降0.2%;非税收入0.9亿元,同比下降34.7%。 1-11月份累计,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5.7亿元,同比下降0.2%。其中:税收收入40.3亿元,同比增长1%;非税收入15.4亿元,同比下降3.1%。 主要收入项目情况如下: 1.国内增值税17.4亿元,同比增长24.6%。 2.企业所得税3.7亿元,同比下降5.5%。 3.个人所得税1.1亿元,同比增加1.9%。 4.资源税0.7亿元,同比增长29.9%。 5.城市建设维护税3.1亿元,同比增长27.8%。 6.印花税0.8亿元,同比增长45.2%。 7.车船税0.9亿元,同比下降16.7%。 8.环境保护税0.2亿元,同比增长10.9%。 9.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中,城镇土地使用税4.2亿元,同比下降8.4%;契税3.4亿元,同比下降48.1%;土地增值税2.1亿元,同比增长5.8%;房产税2.1亿元,同比增长0.5%;耕地占用税0.6亿元,同比下降39.4%。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11月份当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3亿元,同比下降9.1%。其中: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8亿元,同比下降39.4%;县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5亿元,同比增加7.4%。 1-11月份累计,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4.5亿元,同比下降9.3%。其中: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1.5亿元,同比下降21.3%;县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3亿元,同比下降3.9%。 主要支出科目情况如下: 1.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6亿元,同比下降5.5%。 2. 公共安全支出7.6亿元,同比增长4.6%。 3. 教育支出26.6亿元,与同期持平。 4. 科学技术支出0.2亿元,同比增长231.3%。 5.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3亿元,同比增长3%。 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8.5亿元,同比下降21%。 7.卫生健康支出15.5亿元,同比下降3.9%。 8.节能环保支出1.1亿元,同比下降47%。 9.城乡社区支出9亿元,同比下降9%。 10.农林水支出10.8亿元,同比下降21.5%。 11.交通运输支出2.2亿元,同比下降37.1%。 12.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2.2亿元,同比增长23%。 13.商业服务业等支出0.2亿元,同比下降18.8%。 14.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2.2亿元,同比增长11.2%。 15.住房保障支出5.8亿元,同比下降6.2%。 16.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1.2亿元,同比增长113.6%。 17.其他支出2.9亿元,同比增长54.4%。 18.债务付息支出10.8亿元,同比下降4.2%。 19.债务发行费用支出445万元,同比增长15%。
2021年1-11月,鞍山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61亿 2021年1-11月,鞍山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61亿元,同比增加17.17亿元,增长11.9%。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25.88亿元,同比增加19.11亿元,增长17.9%;非税收入完成35.12亿元,同比减少1.94亿元,下降5.2%。2021年1-11月,鞍山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年初预算的98.4%,超序时进度6.7%;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例为78.2%,非税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例为21.8%。 分预算级次看,市纯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5.50亿元,同比增加6.27亿元,增长12.7%;县(市)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5.50亿元,同比增加10.90亿元,增长11.5%。其中8个县(市)区增长,2个县(市)区下降。全市主要税收收入项目完成情况如下: 1.增值税52.48亿元,同比增长13.7%; 2.企业所得税18.29亿元,同比增长43.9%; 3.个人所得税3.03亿元,同比增长8.0%; 4.房产税6.10亿元,同比增长7.0%; 5.城镇土地使用税12.70亿元,同比增长2.0%; 6.资源税11.45亿元,同比增长36.4%; 7.城市维护建设税7.20亿元,同比增长22.0%; 8.契税6.02亿元,同比增长62.6%;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2021年11月份全市累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240.59亿元,同比减少21.65亿元,下降8.3%,完成年初预算的73.6%。其中:市本级完成77.36亿元,同比减少35.26亿元,下降31.3%,县(市)区完成 163.23亿元,同比增加13.60亿元,同比增长9.1%: 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4.98亿元,同比下降33.3%; 2.卫生健康支出21.43亿元,同比下降0.5%; 3.城乡社区支出20.10亿元,同比下降10.2%; 4.教育支出34.42亿元,同比下降0.1%; 5.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6.28亿元,同比增长7.1%; 6.公共安全支出12.77亿元, 同比下降5.2%; 7.科学技术支出0.54亿元,同比下降43.5%; 8.节能环保支出5.53亿元,同比下降5.7%。
辽宁11月当月这数据,也是没谁了
沈北新区近年来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06个,地区生产总值突破 沈北新区近年来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06个,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9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稳居全市前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全市第8位升至第6位。工业总量达567亿元,居全市前三;服务业增加值184.1亿元,比重提高了15%。 对于未来产业发展,沈北目标明确,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1%,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农产品精深加工、先进装备制造、文化旅游三大主导产业于沈北发展日趋成熟,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大幅提升,沈北新区已成为沈阳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重要的增长极。
首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