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破防人 若当来世牧青辞
关注数: 7 粉丝数: 464 发帖数: 18,287 关注贴吧数: 5
古剑奇谭网络版剧情向——致这个支离的世界 前几天和朋友讨论剧情的时候,忽然问了一句,我们在体验剧情的时候,是被游戏剧情感动的多一些,还是自我感动更多一些。 思考了一下,我觉得就古网而言,可能‘自我感动’多一些。 就现目前的剧情体验来言,很难说哪段剧情感动到了我,更多的是自己去挖掘、了解,串联之后的“自我感动”。 古网剧情里第一个感动到我的是在终南山阴风洞,黄七爷为阳玲挡下一击,百年修为,毁于一旦,复返原形,魅珈一句:“百年修为,一朝尽毁,生生死死,聚散离合,咳,**!”,然后转头放过了他们。 黄七所遭遇的不过是百年苦寻,终究是寻到了她,而魅珈魅珈与煌羽别离千载,至今止步于太华秘境之前,彼时面对黄七和阳玲,不知道作何感想。 有情众生,谁又不愚蠢呢。 只是这样的感慨,又有多少人能从剧情里面体会的到呢,顺着目前的剧情线走下来,玩家至多知道工具人于魅珈是敌对关系,黄七是和阳玲的前世是一对儿,黄七救了阳玲,魅珈莫名其妙放了他们,再往下细想和体会,大概也难得什么收获。 那么当时为这个不算什么重要的支线,专门做了这个动画的人,他蕴含于此的微妙情感,又能有多少人体会到呢。 一个做什么都需要玩家找攻略的游戏固然并不是什么好游戏,可一个需要玩家“自我感动”的剧情,也一定不能算的上什么合格的剧情。 因为狂按空格导致的剧情理解的缺失,固然可以推说是玩家偏好,氛围的变化,不是每个人都是剧情的爱好者,这种跳过剧情的行为,以前就有,以后也有,国外也有,国内也有。 但是如果一个角色扮演的游戏,当你一点剧情都没跳过,认认真真过完一遍之后,还觉得云山雾罩,支离破碎,那又是谁的问题? 我看你们总是自嘲“写了也没人看”,但是我有时候挺奇怪的,写出了的这东西,你们是怎么过了自己的关的?又是否有站在一个玩家的角度,体验过这些东西,这些流程会带给一个玩家怎样的体验? 何人,何时,何事,所谓的故事,总是逃不过这三点的,但是有多少人能理顺现在剧情里的时间和事件的顺序呢? 官网上挂了个大事纪年,但是好像从一开始就再没更新过,好像也有个人物志,也不知道多少年没更新过。 今夕何夕,不知,何事在先,何事在后,不知,甚至到处勾连遥夜悬梦鉴,我毫不怀疑有些人连何者为回忆,何者为现在都不太弄得分明。 何人,就更不必说了,徒增笑耳。 我觉得MMO最本质的乐趣就是在“另一个世界”代入某个角色,体会成长的乐趣,基于此,剧情也好,玩法也好,都是服务于这个本质乐趣的工具。 好的剧情,给人以更好的代入感,给虚拟世界以强烈的真实感,优秀的剧情,能在逐步的推动中,让玩家更加深入的代入角色,体验角色的喜怒哀乐,体会“另一个世界的人生”,亦不可不谓之为一种成长。 好的玩法,给人以“成长”的明确反馈,给人以达成目标的快乐,亦如上理。 而不必讳言,古剑奇谭网络版这个游戏里,这两个工具,合格了吗? 今天说的是剧情,也便不谈别的,只剧情而言,呈现给我们玩家的世界又是如何的? 想来想去,用“支离”来形容,当是大差不差的。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不是一个五彩斑斓,绚丽奇瑰的如明珠一般的世界,而是一个光阴斑驳,隐现一鳞半爪,大部分都遮掩在蒙昧之雾里的支离破碎的图卷。 是的,甚至都不能称得上是一个世界,对于玩家来说,正如许多人调侃的那样,这幅图卷里面,有或者没有这个“工具人”,于它而言,又有什么损失呢? 我们更像一个在图卷外品鉴这幅支离破碎图画的看客,而不是身在其中的戏中人。 而图上,是支离破碎的图画,或者说一个个故事,但是他们何者前,何者后,彼此之间又有甚么关联,那笼罩在蒙昧之雾背后又有如何故事,如何串联,我们又从何而知? 又或者凭借着一丝半缕的线索,自己去挖掘,去思考,去着手复原这图卷的本貌? 这样快乐吗?我觉得很难言快乐。 如果非要有快乐,我觉得这种挖掘,思考,复原带来的快乐,更像是一个创作者的快乐,而不是其他。 但是这个图卷的创造者,难道是我么? 有时候我觉得剧情带给人的快乐,颇类小说家带给读者的快乐,他们讲述一个故事,读者或者代入其中,或者旁观品读,如果故事是好的,总能从其中得到些许快慰。 是的,如果故事是好的。 文出笔下,必承其情,我觉得我意已经尽表,但是你们的故事,说的又如何呢? 我不质疑每一个参与这个游戏剧情设计和编纂的人,我相信他们一定了解和热爱这个游戏。 我不苛责每一个力求把这个世界呈现给我们的人,即使它现在的表现这般支离。 但是,这一切真的很令人失望。 我可以看到这个“世界”背后那些创作者埋藏进去的人文底蕴。 我可以感受到这个“世界“”的创作者们,倾注于其中的心血和热爱。 但是,这一切真的很令人失望。 我不认为这是力不从心,这是非人力所能及。 因为它现在,真的连“合格”都谈不上。 所以,这一切真的很令人失望。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