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穹下的蚂蚁 星穹下的蚂蚁
来玩一场游戏吧,奖品是整个理塘!
关注数: 287 粉丝数: 962 发帖数: 31,924 关注贴吧数: 35
话说粥算不算是厨力党(大部分)爆不了多少米的那种 这里说的厨力党不包含那种买一屋子通行证的究极厨,那种在哪里都是花钱大手子,而且数量很少没有可比性。 而且周边卖的再贵再多,也终究是比不上几个限定池,这玩意的成本太低收入太高了。 首先,粥的皮肤不是必须花钱才能买的,你一分不氪规划好了能买大多数皮肤,这导致你喜欢干员买了ta的皮肤,或者不买ta的皮肤,在公司年度财报上是基本看不出来的。 因为单从经济角度来讲这个皮肤就是半送给你的,只是需要你消耗时间和精力在游戏里挖矿而已。 所以这块现在成为画师自留地 ,一个皮肤好不好看全看画师自己认不认真。 干员抽取上,干员之间强度并不均衡,且重复抽取获得的奖励很低,也就是所谓的角色成长空间和抽石块。 你像有些游戏,告诉你每个角色都是同等重要的,就算是低星角色也可以通过抽取重复或者肝材料拉到某种程度和一些高星角色站在一个桌子上吃饭(这里指的是双方大致上拥有同等的语音、立绘、cg资源),而抽石块则可以让厨力党在角色身上通过厨力(也就是抽取更多重复干员)来获得更多强度上的正反馈。 我们厨力党就是高人一等,厨了的角色就是和不厨的角色能分出个高下。 剧情上,一大半的可抽角色没有剧情,干员密录那几千字先不说有些根本不是为厨力党服务就是用来水字数或者练手的命题作文,就算是为厨力党服务的,那几千字也压根不够。 所以对于绝大多数角色厨来说,玩明日方舟的收益是很少甚至是负的,但相应的门槛也很低,你不需要为了自己喜欢的干员去了解一大堆内容(因为没有)或者去氪一单又一单648,反正你氪了也会歪,氪的再多上限也就那点,你终究氪的是方舟这款游戏整体,而非里面的某个角色。 这点无论对于dl、还是cp还是啥啥都是如此,一视同仁的。 从登游戏到运营,人家摆明了就告诉你厨力党,要不自己做饭(搞二创),要么就排队等着吧,等到猴年马月去说不定就轮到你了。 因为对厨力党来说方舟不值得没必要爆米→所以厨力党爆米少→所以公司财报上收入就低→财报上排名地位低也就意味着你的重要性低。 也就是方舟剧情主要是对世界观的建设,顺带着塑造了一批角色干员,以及一部分和核心关联紧密的角色(或者单纯是编剧文案爱写),所以这部分干员厨才能喝喝汤甚至偶尔吃块肉。 这也就引出了方舟现在的模式 用一套被包装的看起来很coooooool的世界观把玩家吸引进来,告诉你你是一群兽耳娘的指挥官,叫“博士”,你智商很高但是很不能打,现在你该出去打架了。 每次你只需要知道你招募来的干员是啥属性有哪些萌点,ok完事,剩下的东西全在数据上了,哪个角色的萌点或者数据戳你了,现在你就是方舟式角色厨了。 每次保底招带十二个干员,每个角色你能记住代号记住身上哪个萌点或者雷点就已经很不错啦,这个游戏能有几个玩家是专门为某个角色来玩的?坚持的住吗?坚持不住的。 一年两年可以,三四五年是肯定不行的。 开服高热度的双狼、莱茵一家三口、巴别塔、深海猎人、喀兰贸易……不都是几年后才蹭上了活动,然后对那些角色厨在乎的东西的描写还很少。 而集成战略、危机合约甚至是不那么成功的生息演算这些模式都是和世界观、游戏ip强相关的。 到头来你对游戏的注意力不自觉的就会被引导到和世界观、ip这些东西上 。 哪怕你是剧情常年跳过的人,你也知道古堡、知道海嗣、知道萨米,知道萨尔贡,是这些东西再加上玩家生态再加上角色构成了方舟的一切,角色在其中的作用不会超过50%。 那些说其他游戏角色厨吃的好的,但人家角色厨也是真的有花钱的地方啊,那些游戏不把角色厨服务满足了游戏是真的要停运的啊。 所以说方舟是缅北游戏真没道理的,一开始就没想给你的,你可以说它缺了这点不好玩,但何谈诈骗呢?
首页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