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穹下的蚂蚁 星穹下的蚂蚁
来玩一场游戏吧,奖品是整个理塘!
关注数: 287 粉丝数: 962 发帖数: 31,924 关注贴吧数: 35
讨论“孤星”辩论文案,说明为何“博士”就是玩家 现在剧情越多也越让我感觉这段文案很有意思,不过有个缺点是作者在写这段时没考虑到特蕾西娅揭露真相是在孤星前的维多利亚篇里面,以至于在观感上有种错位的感觉。 “辩论”机制首先要确认的一点是,它是自己和自己辩论。 博士以为他自己不会很为难自己,但实际上他每一句话都戳在自己的心坎上了。 “塔露拉”质问了博士在恢复记忆后和现在的博士是否还是一个人。 “阿米娅”质问了博士有关过去巴别塔的他和现在的他是否为一人。 “精英干员”质问了博士现在的所作所为是否真的值得罗德岛搭上几十条性命去救。 “整合运动”更为致命,直接隔着屏幕质问了博士明明不了解这个世界凭什么敢下断言要去改变这个世界,拷问了“博士”只是隔着屏幕看数字不在乎人命,还嘲讽“博士”就算在自己的故事里是主角,但对于这个世界来说,总有“博士”照顾不到的地方,总有“博士”无能为力的时候,质问博士在没有直面自己的命运之前跟本没有资格谈“勇气”一词,到头来也不过是和世间匆匆过客一般。 然后是“路人”质问旁观者想借着博士的视角去满足低俗欲望,更是直接指向了屏幕之后的人。 最后是“小特”站出来,指出了博士心中最深的问题,他值得被如此信任吗?他真的有必要被托付这重担吗? 然后便是博士的反击。 博士并不准备和过去一刀两断,该还的债他会还,但此刻他并没有直面内心,所以来了一句如果过去无益于现在他就觉得过去无所谓。 小特尖锐的指出了这一点,并否定了博士的第一次反击。 要不怎么说对自己最狠的永远是自己呢,上面那些质问谁看了不都得汗流浃背,玩家要是觉得那些话膈应,那就说明文案真的写对了。 然后这时博士心中浮现出第一次醒来时阿米娅的画面,无论在哪个时间,阿米娅都是博士最初的锚点啊。 博士也顺势给出了自己的回答:“……我会找到其中的意义,然后作为‘博士’做出正确的选择。既不是过去的记忆指引着我,也不只是从那时至今的事情重塑了的我。我就是我自己,我始终如一。” 这句话博士直接反击之前所有对自己的质问,并要将问题一一反击回去,他会去做好,去证明自己配得上几十条人命的搭救,证明自己不只是高高在上的“主角”,也接纳了自己会被当做展现“低俗欲望”的工具的命运,证明自己就算救不了所有人也会去试着救,过去的罪和命运他会一一直面。 但这句话要是将博士当成深陷于故事中的一个角色的话,那是完全不成立的,因为人是社会关系的集合体,你抹除记忆哪来的什么本我。 但博士不一样,博士在是故事中的角色的同时也是故事之外上帝视角的玩家,他们之间相互独立又不可分割,你如果理解不了就去套基督教的那套“三位一体”理论,鹰角最爱用这玩意来写博士了。 因此就算“博士”没有亲身经历过故事,也能对很多故事作出属于自己的评价和裁断。 甚至可以说,假如博士不是玩家,那明日方舟故事是不成立的。
首页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