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688639 450688639
关注数: 147 粉丝数: 168 发帖数: 2,996 关注贴吧数: 24
几种水草介绍 轮叶黑藻叶黑藻俗称温丝草、灯笼薇、转转薇等,学名Hydrilla verticillata,属水鳖科、黑藻属单子叶多年生沉水植物,茎直立细长,长50~80厘米,叶带状披针形,4~8片轮生,通常以4~6片为多,长1.5厘米左右,宽约1.5-2cm。叶缘具小锯齿,叶无柄。广布于池塘、湖泊和水沟中。我国南北各省均有分布。轮叶黑藻为雌雄异体,花白色,较小,果实呈三角棒形。秋末开始无性生殖,在枝尖形成特化的营养繁殖器官鳞状芽苞,俗称"天果",根部形成白色的"地果"。冬季天果沉入水底,被泥土污物覆盖,地果入底泥3~5厘米,地果较少见。冬季为休眠期,水温10℃以上时,芽苞开始萌发生长,前端生长点顶出其上的沉积物,茎叶见光呈绿色,同时随着芽苞的伸长在基部叶腋处萌生出不定根,形成新的植株。待植株长成又可以断枝再植。目前在河蟹养殖池塘中进行人工栽培。【人工栽培技术】①枝尖插植繁殖轮叶黑藻属于"假根尖"植物,只有须状不定根,在每年的4~8月,处于营养生长阶段,枝尖插植3天后就能生根,形成新的植株。②营养体移栽繁殖一般在谷雨前后,将池塘水排干,留底泥10~15厘米,将长至15厘米轮叶黑藻切成长8厘米左右的段节,每亩按30~50千克均匀泼洒,使茎节部分浸入泥中,再将池塘水加至15厘米深。约20天后全池都覆盖着新生的轮叶黑藻,可将水加至30厘米,以后逐步加深池水,不使水草露出水面。移植初期应保持水质清新,不能干水,不宜使用化肥。如有青苔滋生,可使用"杀青苔"药物杀灭。③芽苞的种植每年的12月到翌年3月是轮叶黑藻芽苞的播种期,应选择晴天播种,播种前池水加注新水10厘米,每亩用种500~1000克,播种时应按行、株距50厘米将芽苞3~5粒插入泥中,或者拌泥沙撒播。当水温升至15℃时,5~10天开始发芽,出苗率可达95%。注意事项:①芽苞的选择:芽苞长1~1.2厘米,直径0.4~0.5厘米,每500克3500~4000粒,芽苞粒硬饱满,呈葱绿色。②播种前应用聚乙烯网片或白膜围栏,将芽苞与河蟹隔开,待芽苞萌发长成,水草满塘时,撤掉围栏设施,让河蟹进入草丛。③每亩放蟹量应在1000只以下。④整株的种植在每年的5~8月,天然水域中的轮叶黑藻已长成,长达40~60厘米,每亩蟹池一次放草100~200千克,一部分被蟹直接摄食,一部分生须根着泥存活。水质管理上,白天水深,晚间水浅,减少河蟹食草量,促进须根生成。
五彩神仙鱼介绍 五彩神仙鱼 五彩神仙鱼生活在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清澈见底的河水中美丽的神仙鱼悠游其中。五彩神仙鱼在台湾又被称为“七彩神仙鱼”,又因为身体侧扁像盘又称为“盘鱼”。它身上的色彩耀眼多变,背上和臀部的鳍很发达,深蓝色的,有黑条的纹环绕,边缘又有鲜红色环绕。肚子上的鳍丝状,是红色和蓝色的。它们有14~15厘米那么长,头很小,嘴尖尖的,眼睛却很大,眼神柔亮可人,游动起来的样子更是高雅迷人,有“热带鱼之王”的美称。 五彩神仙鱼喜欢生活在热带水草很茂密的,流淌却很缓慢的河水中,在水的中层栖息,胆子非常的小,容易受到惊吓,水温在25℃~28℃,性情很温柔,它们只吃水虱、线虫、也吃小鱼。 五彩神仙鱼找伴侣非常有趣,是“自由恋爱”以后才在一起生活的,人工饲养时,饲养员要想让它们繁殖,就把岁数相同,但不是一个窝里长大的幼鱼养在一起,成熟后它们会自己寻找自己心中的“爱人”,找到后就永远不分开了。然后饲养员会把自然成对的捞出来再进行繁殖,产出鱼卵后2~3天,你就会看到鱼卵内有小黑点,那是小五彩神仙鱼在不停摇它的尾巴呢!最有趣的就是当小鱼从卵里钻出来以后,它们会争先恐后游到爸爸、妈妈身上吸食“乳汁”。 所谓的“乳汁”其实是鱼爸爸和鱼妈妈身上特殊的分泌物,这些“乳汁”就是小神仙开口的第一餐。这在所有鱼中可是独一无二的。想想好多好多的小鱼吸在鱼爸爸和鱼妈妈圆饼状的身体上,是多么亲切、有趣和可爱呀! 那么,谁最早发现可爱的神仙鱼呢?有最早记录的是1840年奥地利的约翰·雅各·黑格尔博士在尼格罗河流域黑水水域发现的,所以我们又把野生的神仙鱼称为黑格尔七彩神仙鱼。 我们身边其实有很多这样漂亮而美丽的小动物,它们虽然弱小但却异常的可爱,点缀着我们美丽的地球,我们人类可不能独自在地球上生活的,如果这些小动物都消失了,那么最终消失的可就是我们人类自己呀!爱护我们周围的小动物吧!你给了它们爱,它们也同样回报给你快乐与欢笑!
珍珠鱼 珍珠鱼 【别名】马山甲鱼 珍珠马甲鱼【科属】攀鲈科【原产地】亚洲的泰国 马来西亚 印度尼西亚  珍珠鱼体呈长椭园形,侧扁,尾鳍呈浅叉形,体长可达12厘米。鱼体颜色为银灰色,全身和各鳍均布满珍珠型斑点,故称其珍珠鱼。嘴的下部及胸部为闪亮的金黄色,从嘴到尾柄基部,沿体侧线,在身体两侧各有一条由贺斑点组成的黑公纵向条纺。臀鳍前部为金黄色,腹鳍已演化为丝状触须,呈金黄色。  珍珠鱼是美丽的、最受欢迎的大型热带鱼之一,它那闪着珠光宝气的身躯游动起来,显得雍容华贵、端庄高雅,尤如穿着珍珠马甲的水中皇后。更有趣的是它的两根金光闪闪的,长长的,已演化为触须的腹鳍,慧常灵敏,在游动时,会前后左右摆动,象探路的手杖;在不游 动时,也会轻轻摆动,象皇后在梳理那两根金色的长辫子。  珍珠鱼容电报饲养,在16℃以上的水温中,它们能很好地生长。它们喜欢生洗在弱酸性的哽水中。珍珠鱼性情温和适宜混养,它们不择食,吃动物性饵料。  珍珠鱼雌雄鉴别比较容易,其鉴别方法是:雄鱼背鳍,臀鳍均较长,末端呈尖形;雌鱼背鳍、臀鳍相对较短,末端吾圆形,性成熟的雌鱼腹部较膨胀。  珍珠鱼是卵生鱼类,繁殖比较容易。繁殖缸尺寸应为60*36*30厘米,繁殖水温以25℃左右为宜,水的硬度为6-8,酸碱度为6.5-7.5。珍珠鱼也是筑泡巢进得繁殖的,繁殖前应在缸时放一株大一些的菊花草,主其浮在水面,然后将经过仔细挑选的亲鱼按雌雄1:1的比例入进缸时,雄鱼入缸后即选择们轩进行吐沫筑泡巢,偶然性巢筑在水面,与菊花草的叶子边中一起,泡巢与珍珠鱼体差不多一样大。雄鱼筑泡巢时,雌鱼则在角落耐心等竺。泡巢筑好手,雄鱼便开始向雌鱼求爱,将雌鱼引诱、驱巢下面,雄鱼弯曲很大体扔抱雌鱼,雌鱼爷臣将卵排到泡巢时;雄鱼同时身精,使卵受精,同时将掉出泡巢的卵用嘴送回泡巢。产卵要经过数小时才能完成。每对亲鱼每次可产卵600粒左右,多者可过1,000粒以上。产卵结鼓掌后,应将雌鱼捞出另养,以免受雄鱼的攻击。雄鱼则留下看护鱼卵。  雄鱼扑克护鱼卵非常认真,它会将掉出泡巢的鱼卵用嘴送回泡巢,如果泡巢有损坏,它会及时吐沫另以修复,并不断地用鳍记水,增另水中的溶氧量。  受精卵在雄鱼的精心护理下,经过36小时左右便可孵化出仔鱼,这时应将雄鱼捞出,仔鱼再经过36小时左右便可发育成游动摄食的幼鱼,这时应喂以“回水”。若幼鱼过多,可分缸养,分缸方法与丽丽鱼相同。7天后可改喂小型鱼虫。珍珠鱼10个月性成熟,一年可繁殖10次经上。珍珠鱼的繁殖...一、珍珠鱼的命名与产地珍珠鱼的学名为珍珠毛足鲈(Trichogaster leeri)隶属于攀鲈科(Anabantidae)。来源于热带鱼三大发源地之一的东南亚,以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尼的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为最多。他全身银灰色,体腹乃至各鳍边都镶嵌了珍珠状的灰色圆斑,缓缓游动时全身闪烁着五光十色的珠光宝气,显得格外雍容华贵,柔和迷人,因而被赞为珍珠鱼。其他中文名尚有珍珠马甲鱼、马山克鱼、马三甲鱼、彩石线鳍鱼等。其英文名为Pearl gourami(珍珠哥拉美)或Mosaic gourami(马赛克哥拉美)。二、形态特征珍珠鱼体呈椭圆形,侧扁,头大,微尖。口亚上位,眼大。背鳍高而短,胸鳍圆扇形。从吻端下部及胸部一直到尾柄的基部,沿着身体两侧的侧线,各有一条由黑色圆斑组成的纵向条纹。珍珠鱼腹鳍胸位,而且已经演化成为一对细长而柔软的触须,可向各个方向自由转动,有触觉功能,能探测周围有无障碍物和辨别食物,平时随着身体的游动,时而在前方摇晃,时而转至两侧摆动,或上或下,犹如盲者探路的手杖,十分灵活敏锐;在不游动时,触须也会轻轻飘动,好像女孩在梳理自己长长的辫子,异常美丽。臀鳍长而宽,占到体长的2/3,始于腹鳍后,越向后越宽,直至尾鳍处。尾鳍后缘稍稍内凹,近似分*。
接吻鱼介绍 接吻鱼 helostoma temmincki接吻鱼又叫亲嘴鱼、吻鱼、桃花鱼、吻嘴鱼、香吻鱼、接吻斗鱼等,在分类学上隶属于鲈形目、吻鲈科、钉嘴鱼属,以鱼喜相互“接吻”而闻名。实际上,不仅异性鱼即使同性鱼也有“接吻”动作,故一般认为接吻鱼的“接吻”并不是友情表示,也许是一种争斗。体色淡浅红色。其英文名为Kissing fish,意为接吻鱼,上海的热带鱼爱好者常用中英名合称为Kiss鱼。 原产地:泰国、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 习性:性情温和,无攻击性,能混养。 水质:不苛求,但最好略带硬性的水,PH7.0-7.5。 体形:接吻鱼的体长一般为20~30厘米。身体呈长圆形。头大,嘴大,尤其是嘴唇又厚又大,并有细的锯齿。眼大,有黄色眼圈。背鳍、臀鳍特别长,从鳃盖的后缘起一直延伸到尾柄,尾鳍后缘中部微凹。胸鳍、腹鳍呈扇形,尾鳍正常。身体的颜色主要呈肉白色,形如鸭蛋。接吻鱼适宜生活的水温为21~28℃,最适生长温度22至26℃,喜偏酸性软水。能刮食固着藻类,刮食时上下翻滚,极为活泼,接吻鱼性情温顺,好动,宜与比较好动的热带鱼混养。 接吻鱼其他还有一种呈淡青色的品种,不过并不多见,而水族市场上销售的另一种呈心形的种类则是它们的人工改良品种,使其形体更具吸引力。饲料:贪吃,主要的食物是冷冻卤虫,蚯蚓也喜食。对鲑鳟鱼卵尤其爱好。 繁殖:同斗鱼类的繁殖方式不同。它不吐沫营巢,而直接产漂浮性卵,浮在水面。卵呈琥珀色,如发白,则说明卵未受精。产卵量较大,每次4000-10000粒。不挑不拣好养活接吻鱼游动起来十分缓慢,显得仪态万千,是极具观赏性的热带鱼。因为鱼体微红带白好似初放的桃花,所以还有很多行家叫它桃花鱼。接吻鱼很容易饲养,它对水质没有特殊要求,水温在22-26摄氏度之间就可以,很多学生在宿舍里用小茶杯、小瓶子也养活了接吻鱼。但是由于接吻鱼长起来个头较大,建议最好选择大一点的饲养缸。接吻鱼性情温和,成群结伴在各个水层活动,可以与其他鱼混养。而且它食性杂,一点也不挑食,面包虫、碎蚯蚓、人工饲料,主人喂什么,它就吃什么。不但个头生长快,抵抗力也不错,很少生病。 开枝散叶儿孙多接吻鱼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没有固定的繁殖季节,而且繁殖较简单。接吻鱼15个月大的时候进入性成熟期,一年可繁殖多次。打算繁殖小鱼时,可按雌雄1:1的比例把亲鱼放入繁殖缸内,同时兑进一些蒸馏水,刺激亲鱼发情。每尾雌鱼的产卵过程要持续数小时,可产卵1000余粒,有的可达2000-3000粒。由于接吻鱼有吞吃鱼卵的习惯,所以繁殖缸里应该多种植一些浮性水草价值:接吻鱼既有观赏价值又有食用价值,是经济价值极高的鱼类。与其它热带鱼类比,接吻鱼没有鲜艳动人的色彩,可是仍然受到热带鱼爱好者的青睐。这是因为接吻鱼不仅具有“接吻”的绝活,而且游泳技术也相当高超,它们能在水中翻腾跳跃,犹如优秀体操运动员表演翻筋斗一样精彩,令人拍手叫绝。 接吻鱼是一种热带鱼,它们的故乡在东南亚的爪哇岛和婆罗州洲岛,当地居民非常钟爱接吻鱼,常常将它们养在鱼缸中,观赏其“接吻”表演。后来,接吻鱼便成了闻名世界的观赏鱼类,市场价格也一路飙升,每尾售价达100美元左右。接吻鱼椭圆形,侧偏、头大、口大,胸鳍大;体色乳白稍带淡红,口唇和眼膜红色。还有一部分接吻鱼通体银灰色或蓝绿色,也有少数的接吻鱼为白色。在自然条件下,接吻鱼的体长可达30厘米左右。 接吻:如果你想欣赏一下它们“接吻”的奇观,那你就耐心地在养有接吻鱼的水族箱边等待,便可大饱眼福。当两条接吻鱼相遇时,双方都会不约而同地伸出生有许多锯齿的长嘴唇,用力地相互碰在一起,如同情人“接吻”一般,长时间不分开。不过,这种“热吻”并不是“求爱”,而是在打斗。由于接吻鱼具有保卫“领地”的习性,两者相遇时,用长嘴唇相斗来解决“领地”争端,直到有一方退却让步,“接吻”才宣告结束。 两鱼相见时就像两只吸盘牢牢吸附,可以整整一下午都保持接吻的动作,用力地接触,丝毫不顾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可不要以为这是它们情人之间的情深款款,其实这是一种争斗的现象,是在为了保卫自己的空间领域而战斗!但这种争斗并不激烈,只要一方退却让步,胜利者并不会继续穷追猛打,而是继续埋头它的清洁工作,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过。所以,它们温和的习性不会对其他任何鱼类构成威胁,因而适宜于混合饲养。 尽管动物学家证实接吻鱼的接吻动作可能是一种争夺地盘的天性,但是看着鱼儿情意绵绵地吻着也真有趣,所以时下有不少年轻人争相饲养接吻鱼,寓意自己的爱情也能甜甜蜜蜜。 天生的鱼缸“清道夫” 接吻鱼喜欢亲嘴的习惯对于鱼缸的生态十分有利。接吻鱼经常用嘴不停地啃食水草上和水族箱壁上的藻类和青苔,这样能使水草鲜绿,箱壁保持清洁,对清洁水族箱起了很大作用。接吻鱼在啃食箱底藻类和青苔时,常常头朝下,呈倒立状,十分有趣。虽然接吻鱼是大型鱼种,但它对一般的大型水蚤并不感兴趣,而经常是张开大嘴去“喝”一些小型水蚤才能吃饱,这也是热带鱼的一种特殊的取食方式。由于养接吻鱼一举两得,很多人会在热带鱼箱里放几条接吻鱼做“清道夫”。 尽管,接吻鱼如此忙碌,但依旧不是良好的“水族清道夫”,因为,它们虽然喜欢啄食藻类,却不是它们的主食,接吻鱼食量很大,可以接受任何饵料,啃食藻类不过是它的自然天性以及补充它习性好动而大量消耗的体能,随着生长发育,它的排泄物也会大量增加,几乎比它“清扫”的脏物还多!
几种斗鱼介绍. 泰国斗鱼 Betta splendens 俗名别名: 五彩搏鱼、遏罗斗鱼、彩雀鱼 原产地区(国家) 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体形和习性 鱼体长可达8厘米。泰国斗鱼喜欢生活在22~24度的水中,但不能低于20度。对水的虽酸碱性、硬度不苛求。喜食孑孓。泰国斗鱼以好斗闻名,两雄相遇必定来场决斗,相斗时张大腮盖,抖动诸鳍。因此在饲养中,不能把2尾以上的成年雄鱼放养1缸,但他们不与其他的热带鱼相斗。雌斗鱼之间也不斗。可以和养一缸。 繁殖特点: 繁殖容易。将选择好的亲鱼放人调配好水温、水质的水族箱中,任其自行繁殖。在生殖过程中,雄鱼先行在水面吹空气和吐粘液形成小泡,无数的小泡粘附在一起,形成一个表面隆起或略扁平的浮巢。雄鱼筑好巢后,立即向雌鱼求婚。美丽的雄鱼在雌鱼的周围一刻不停地游来游去,尽量把美丽的鳍张开,口张得很大,鳃膜突出,可以一直看到下面鲜红色的鳃。在求爱过程中,雄鱼的颜色变得很鲜艳,身体和鳍出现虹光样的灿烂,身体由于极度兴奋而战栗。有时雌鱼对这种兴奋状态不起反应,雄鱼就会恼羞成怒,追逐它一直到被迫而跳出水面脱逃为止。 若发生雌雄相斗,应立即将雄鱼捞出,另换一尾雄鱼作父本。雌雄亲鱼经过求爱动作后,雌鱼表示接受雄鱼的求婚,它先接近雄鱼,接着就突然横卧;雄鱼就紧贴着雌鱼,接着雌鱼身体倒转,腹部朝上,而雄鱼在雌鱼下面,雌鱼开始排卵。卵排出后,由雌鱼掌握片刻,此时雄鱼已将精液散在水中,雌鱼依靠头部及口的活动,使卵在有精液的水中停留片刻,以保证受精。由于卵比水重,卵向下沉落时,等候在下面的雄鱼立即用口接住,涂上一层粘液,再向上游泳,把它粘附在浮巢下面。雌鱼每次产出的卵仅3~7粒,这样的动作反复进行,直至产出150~200粒为止。护卵工作由雄鱼担任,以防雌鱼吞食这些卵。仔鱼孵化后,暂时附着在巢泡上。任何仔鱼,倘若下沉,雄鱼就会把它拖回浮巢中。这种保育工作一直到仔鱼能游泳并自行觅食,而自然地离开浮巢为止。泰国斗鱼4~8月龄性腺成熟。雌鱼比雄鱼小诸鳍也小,色泽较差。选择6厘米以上的做亲鱼。雌雄鱼以1:1合缸后,雄鱼吐泡筑巢雌鱼进入孵巢区,最后雄鱼以体拥裹雌鱼,并持续许多次后,完成产卵排精。这一过程几乎持续两天。受精卵孵化期间捞出雌鱼,留下雌鱼守巢护幼,2天后孵出鱼苗,捞出雄鱼。1年中多次繁殖,1次产卵数十粒至数百粒不等。繁殖中的水温应比平时提高2度,达26~27度,水质弱酸性、中性,硬度8度左右。
孔雀鱼的介绍 孔雀鱼又名彩虹缸 百万鱼原产地:委内瑞拉 圭亚那 西印度群岛等地外形和习性:孔雀鱼体形修长,有着极为美丽的花尾巴,故名孔雀鱼。雄鱼体长4厘米左右,尾部长占全长的3/2左右;雌鱼体长达5-6厘米,尾长占全长的1/2以上。雄鱼满身闪烁金属光泽,有红 橙 黄 绿 青 蓝 紫等颜色,基色调有谈红 谈绿 谈黄 谈紫 红 黑和孔雀蓝等。尾鳍上的花色图形,秒不可言,有1-3行排列整齐,大小一致的黑色圆斑点或是一个彩色大圆斑,状似孔雀尾翎上的圆斑。随着杂交选择,出现了变化万千,如花似锦的各种孔雀鱼,有的一身谈紫,有的半身红一色 黑一色,也有分段为绿 红 黑色。北京的热带鱼爱好者将着些鱼称之为:蛇皮孔雀鱼 火炬 红袍 紫袍 黑袍 蓝袍等。尾鳍形状多达13-16种,有圆尾 三角尾 旗尾 火炬尾 琴尾 齿尾 燕尾 上剑尾 下剑尾 裙尾等。雌鱼体色较雄鱼单调逊色,各鳍一般,但尾鳍呈鲜艳的蓝色 黄色 谈绿 谈蓝,散布着大小不等的黑斑点,由于体色和别的鳍不显著,突出了尾鳍,有动时似许多小扇在扇动。 孔雀鱼适应性很强,能耐16度低温和耐手较脏的水质,在没有调温和充气设备的水族箱中生活良好。最适生长温度为22-24度,喜微碱性水质,也能适应中性水质。 孔雀鱼虽然容易饲养,但如要状得色彩非常艳丽,体形 尾鳍长大漂亮的孔雀鱼,则从仔鱼开始就要放入大的水族箱中饲养,有宽大的水体,深颜色的砂底 较多的水草 适宜的水质等良好的生活环境。它食性广泛,各种饲料都肯摄食。但不能因此而在饲养中喂养太差,以免影响生长和色泽。孔雀鱼性情温和,能和其他热带鱼混养,平时活泼好动,雌鱼受惊后极易跳跃。 繁殖特点:繁殖能力很强,故有百万鱼之称。一般4-5月性腺成熟,同缸的雄鱼便追逐雌鱼进行叫尾。雌雄比例1:1在水温24度,硬度8-10度的水汇总,每个月或隔月就能繁殖1次,在硬度10度以上的水中也能繁殖。每次产仔鱼数视雌鱼大小而异,少的10余尾,多达70-80尾。雌雄鱼很内易区别,除大小 花色明显不同外,雄鱼的臀鳍形状也不同。雌鱼腹部明显膨大臌出,近肛门处出现黑色斑,这是将要产仔的征兆。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