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身恶😈魔 武汉章黄学社
热爱生活的在校学生。
关注数: 22 粉丝数: 1,006 发帖数: 9,330 关注贴吧数: 91
为什么儿童的考公考编意识普遍不强? 最近我留在武汉,参加某社区儿童托管志愿活动。一共八九个孩子,最大的十二岁,最小的七岁,平时也就是给他们上上课,做做游戏,辅导一下暑假作业什么的。 这天上午我跟另一位女生值班,安排了语文课,请每位小朋友谈谈自己将来的职业意向。他们都笑眯眯的,仿佛职业规划离自己还很遥远,现在只需要安享童年趣味似的。有的说,要做面包师;有的要去开直播打游戏;还有的要进军演艺圈。 我跟一旁的女生蹙眉对视,觉得很不妙:当今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这群孩子却仗着年纪小,毫无忧患意识、远见意识,单纯把这次发言当成课堂任务了;一轮发言下来,也就只有一个说要当校长的能勉强算是考虑到工作稳定性问题。 随后我严肃地告诉大家,职业生涯规划的首要原则就是可持续性,说白了也就是有“铁饭碗”;接着转身在黑板上画了个金字塔,分成若干层,从底层的劳务派遣岗位开始,介绍了不同职业性质的含金量差异,在金字塔顶尖用粗重笔画强调了事业编以及公务员的绝对地位。 还不算完,我又是演绎谈论了君子的人格理想和仕途追求,又是举例说明了周围已毕业学长学姐的就业困境,反复申明编制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以及考公考编代表的自我完善、自我成就精神。忙活了大半天,我又问他们几个,现在知道将来要做什么了吗?结果他们还是腆着脸皮笑眯眯地说要当面包师,要去开直播打游戏,要进军演艺圈。 我顿时无话可说,感觉在对牛弹琴。旁边一直附和我的女生也无奈地笑了,说:“本来还想给他们分享考公经验的,只能算了。”语文课最终草草结束。 晚上回到宿舍,我依旧在纳罕,为什么这帮儿童的考公考编意识普遍不强呢?他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生活环境,到底哪个环节出了差错? 各位网友,你们怎么看?
端着碗吃饭真的很丢人吗? 晚上跟室友小丁一块去荟园食堂三楼吃饭,吃麻辣香锅(当然,楼主不是南方人,所以跟往常一样不要辣)。我才吃了没几口,就听见小丁把我叫住。 他说:“老山(我是山东人,所以周围人都叫我老山),你今天是咋了,嗯?” 他用下巴指指我手里端着的碗。我不明白他什么意思,问他什么事。 他说:“你干嘛一直端着那个碗?你平时吃饭也这样吗?” 我看看左手举着的装着米饭的碗,没觉得有何不妥,便回答他:“是啊,我一直这么吃饭啊,怎么了吗?” 他皱着眉头,满脸嫌弃的模样,说:“丢死人了,哪有人端碗吃米饭的,跟个工人似的,你看周围有你那样的吗?老山难不成你们北方那旮瘩都兴这么吃吗?” 他的话叫我难以理解。我来武汉上大学之前,在山东一直都是如此,其他人也是如此,端碗吃饭是每个人从小就养成的习惯;要是吃饭中途把饭碗放下了,那才是真的不礼貌呢。各地有各地的习惯,我是明白的,但我从不觉得端碗吃饭丢人,这根本就是无关紧要的小事。 “这可不是小事,”室友批评我,“你以前在你们老家那旮瘩怎么做,我不管,但是现在我们是全日制公办重点本科大学生,是高级知识分子,必须有身份意识,跟身份不匹配的事就不要做!真的,太丢人了,算了你自己在这吃吧!”说完他端着饭菜就去别处了,把我一个人留在原地。 我直到现在都还忿忿的,我真的不明白,端碗吃饭到底哪里不好了,到底哪里丢人了?难不成读了大学,当了大学生,就须得从此把碗放桌上么?谁会规定这种事? 各位网友,你们觉得端着碗吃饭真的很丢人吗?
游客乱扔垃圾,还把我教训了一顿 事情是这样的。周末外来游客多,中午我经过操场时,操场中间已经席地坐了一簇簇人,其间有一男一女,看起来比我大几岁的,剥了如图一地麻辣小龙虾壳,挽着胳膊正准备走。 我赶上前拦住他们,说,麻烦把地上吃剩的垃圾收拾一下。 那男人站进一步,用狡黠的眼睛瞅瞅我,说:“你是这学校的学生,是吧?你叫我收拾垃圾,请问为什么呢?” 我说:“乱扔垃圾,损坏公共环境!” 他笑笑,又说:“对你们在校学生而言是这样;但是,这所谓的公共环境,这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归根结底又是属于谁的呢?” 见我挠头不解,他说:“都是属于我们纳税人的,都是因为我们纳税人交的钱,你们才能享受到这些教育资源,以及附属的全部环境,不是吗?” 我忙说:“就算那样也不能乱扔垃圾……” 他打断我的话,说:“那你在自己家扔垃圾,会被你家的佣人批评吗?” 我哑口无言,看着地上狼藉散乱的包装袋和虾壳,实在无能为力。 他拍拍我的头,接着说:“你们大学生呀,就是佣人,是负责保管好我们纳税人财产的人,现在出现垃圾,你觉得该怎么办,嗯?” 我没办法,只能乖乖蹲下,把垃圾一点点拾起来。而那一男一女也嬉笑者,勾肩搭背离去了,只给我留下一双胜利者的背影和一手油污。 事后回想起来,我确实拿他们没办法,我们学生和他们游客的关系根本上就是不对等的,否则他们也不会肆无忌惮享受学校基础设施了。 各位网友,你们怎么看?
之前一直看不起的学姐居然是个大佬! 坐标某普通211,这学期大二了。按我们学校近年的制度,每个学生入学后都会分配一位“本科生导师”,能带领我们接触科研的。我因为原本就有保研的想法,所以之前常和导师来往,有时也帮他打打杂。 导师手下原本共有四个硕士研究生。其中有一位学姐,对我很热情,常常带我观摩课题组内的项目或实验,我一般叫她“老怡”,或者干脆直呼名字,从不称学姐或师姐。因为我们学校不是什么名校,只是个211,来读研的当然以二本学生居多,双非都少见,第一学历自然比不过本校的本科生,“金本银博铜硕士”嘛!所以老怡虽是学姐,八成也终究只是二本来的,不必施加尊重。 她倒也不在意,还是一如既往地为我答疑解惑,我只当她是为了跟我攀关系,因为我保研后,注定从211升迁到985名校,学历上更加甩她一大截。 但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导师今年又招收了两个研究生。前几天六个研究生拉上我,又一块去聚餐去了。 席间大家自我介绍起来,说及本科学校,老怡竟超乎预料地说她本科也是本校。我疑惑不解,打断她的话,问:“老怡你本科是这儿的,那为啥研究生也是本校?这咋回事?” 随后我便得知她是保研本校了,不止是她,六个研究生当中居然有三个都是本校保研。我只能呆坐着,羞耻、悔恨、自责、内疚,各种复杂的感情将我吞噬,原来这么长时间以来,我都将无知的傲慢强加于这位优秀的学姐,我犯了何等滑稽的罪责啊! 后来我再无颜面对她。各位网友,我该怎么做才能弥补自己的过错?
为什么告老师没有用了? 事情是这样的。晚上有课,课前赶到教室才想起来没水喝,就临时用课本占了座,出去买饮料去了。买了饮料回来,座位早坐了另一人。 这男生霸去了我的位置,正和旁边他的朋友闲聊呢,我的课本则不知哪里去了。眼看还有不到两分钟开课,我只好挂起笑脸,走过去对他说:“不好意思同学,这个座位有人坐了。……” “我不是人嘛!我到底是不是人啊啊!”他那一旁的朋友突然喊叫,吓了我一跳,接着他们二人都笑了。我也尴尬地笑笑,说:“那个,我之前用书占了这个位置了,能不能请你……” 他看也不看我一眼,一句“教室不让随便占座”,便不再理会我了。我呆呆站着,此时老师已经走上讲台。 我忙又说:“你让一下,好吗,你再这样,我就告老师去了。” 他似乎来了兴致,看看我,说:“那你去告啊,我在这等你。” 没别的办法了。我只好硬着头皮走上讲台,走到老师面前,鼓起勇气大喊“报告老师,有人抢我座!” “嗤嗤嗤……”麦克风里传来老师的嗤笑声,“行,那你先下去,马上要上课了啊。” 我急得又喊一声有人抢座,老师您管管他。周围似乎安静了,我回头看到讲台下面乌压压的一片人头,每个人都瞪大眼睛盯着我,对,我要借用大家的力量,借此向蛮横者施压。 “有人抢你座位,是吗,”麦克风里传来响亮的话音,“那你找校长去吧,找我没用,让校长把他开除了,好不好?”话音刚落,下面爆发出一阵阵笑声,每个人头都在快乐地摇摆。 我脑子一片空白,只能冲出教室,冲到洗手间里躲起来。座位没了,老师和同学们也笑话我,我已经无处可去。后来我缩在隔间打王者荣耀,才熬过这两小时。 我想不通,曾经屡试不爽的告老师,怎么到了大学反而没用了呢?各位网友,你们怎么看?
室友中秋节想家,哭了 昨天中秋节,军训之后,晚上有破冰活动,室友几人本来都其乐融融,但晚上回到宿舍就不说话了。 晚上十点多刚躺下,对面床的小雅传来隐隐的抽泣声。这抽泣声越来越大,渐渐的控制不住,将变成哭喊了。我忙翻下床,开了灯,问她有什么不舒服的。 小雅从床帘里探出头,怀里还抓着大猫毛绒玩具。她哽咽着,强挤出笑容,说没什么,就是中秋节想爸爸妈妈了,所以忍不住哭了。 “我也是,”一旁的小欣也从床上坐起来,“我,我也想家了,想我爸爸妈妈了。……”我注意到小欣也早已哭成大花脸,眼睛肿成两只大桃子,只是她刚才没有哭出声。 “呜哇啊!”突然的一声嘶喊吓我一跳,“呜哇,唔啊啊啊啊!……”声音是从小琳床上发出的。小琳侧躺着,头朝里,身体因为嚎哭而一抖一抖的。我知道她也是被传染了,思家之情让她卸掉伪装,尽情宣泄情感。 整个宿舍哭成一团,我心中也不禁涌起一股哀伤。是啊,我们都是00后,又都是独生女,从小在家娇惯长大,都从没住校过,如今更是第一次远离家人,更逢中秋佳节,还经了整天的军训劳苦,纵是铁打的汉子,也按捺不住凄苦哀愁吧! 我的眼泪也滑落下来。不必再隐藏什么了,哭吧,哭吧!这就是成长,这就是蜕变的阵痛,只有真正迈过这道坎,我们才算是重获新生,成为真正的大人了!…… 那一晚,整栋宿舍楼到处回响着哭嚎声。到今早军训集合时,周围同学无不睁着肿胀发红的双眼。 各位网友,你们也想家了吗?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