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身恶😈魔 武汉章黄学社
热爱生活的在校学生。
关注数: 22 粉丝数: 1,006 发帖数: 9,331 关注贴吧数: 91
为什么现在的大学生不爱混帮派了? 事情是这样的。我最近迷上了热血高校电影,从中找回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当年上初中时,我每天上学都在书包里揣把刀子,其他同学也有带甩棍的,有带双截棍的,都会几下功夫,讲义气,讲兄弟情。大伙都入了帮派,帮派利益错综复杂,一言不合就干,够跩,够炫! 后来进了重点高中,学习压力大,就没再想帮派的事了。如今一晃已经是大学生,也该回归真实的自我了。 跟室友们聊起这事,大家都对相似的初中经历印象深刻。既然有共同语言,那就好办了。我趁势说:“华农目前还没帮派,要不咱们四个建个帮派,就叫‘农兴帮’,我们做元老,招收大一大二的小弟,在华农打出一片天地!怎么样?” 但室友几人只是笑,完全只当我是说着玩。我于是意识到他们已经变了,变得麻木、市侩,明明大学才是最该绽放青春的阶段不是吗?无兄弟,不大学,我有必要让他们清醒一下。 我站起来,跟那个山东室友说,咱们照江湖规矩,打一架,你要是输了,就必须乖乖加入农兴帮。他怯懦地连连摇头。我抓住时机,抢进一步便是一拳,将他打翻在地;接着用踢踹压制,他只有抱头蜷缩的份。 这一仗是我赢了,但他蛮不讲理,还是不肯加入帮派,还说要告老师。看他如此可悲,我也不稀罕他的入伙。 一个人闷闷地来到外面,点上根烟寂寞地坐着。天色阴沉沉的,不久便下雨了。我没有躲,也不会躲,任由雨点摔在身上,依然叼着淋湿的烟头,就让这雨来吊祭大学生丢失的江湖意气吧,但是我组建农兴帮的努力不会停止。我只是想不明白,大学生的江湖情、兄弟情、青春热血,为什么都消失不见了呢? 各位网友,你们觉得为什么现在的大学生不爱混帮派了?
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真的太香了! 21届矿大本科毕业生一枚,当年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去找工作,而是申请了留校任教。如今已经在母校编制内当教师三年,25岁,刚刚从助教晋升为讲师! 1.待遇:有正式编制,转正为助教期间月入大概一万八,公积金双边三千六左右,月绩效四千左右,其他医保什么的都是徐州本地正常标准,节假日补贴不到两千,年终绩效去年发了不到五万,年入税前大概三十五万的样子,也就一般般,胜在福利多。 2.状态:一周课时量14,每节45分钟,课时费80块,因为是学士,没法参与科研,所以除了上课基本上没什么任务,傍晚下班就走,不当班主任所以不坐班。自由时间非常多,课少,白天一大半时间坐在办公室看剧,晚上吃完饭回教师公寓从七点打游戏到十点,刷刷抖音到十一点多,洗漱睡觉,次日七点准时起床出门去办公室打卡。虽然偶尔要搞比赛,做课题,忙也是一段时间忙,大多数的时间都没什么事干。 3.准备:本科生想毕业后留校任教,需要准备些什么呢?以下是我的一些经验,希望能对各位有帮助。首先,制定计划要趁早,一般大四开学前就要开始准备。学习成绩必须突出,至少要保持在全年级前50%,尽量不要挂科,有学生工作或社团工作经验是加分项。大四开学后,一般十月左右递交留校任教申请书、个人履历,还有所学课程的一位任课教师的推荐信,由学校人事部门审核。审核成功后公示名单,统一参加次年三月份组织的留校考试。考试包括笔试和试讲。笔试科目视学校所在地区而定,但不考专业知识(因为都学过了),公基、教基什么的都要提前半年备考刷题。笔试面试综合成绩位次靠前的即可公示后正式录取,有的专业岗位计划录取数多,有的少,因此竞争激烈程度各不相同。录取之后就要在毕业前完成岗前培训并参加高校教资考试,毕业后的新学期正式上岗。 本科毕业后选择留校任教当讲师,确实是不错的选择,对高校事业单位编制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考虑噢!
怎么看待宁可辛苦考研读研,也不选一年制水硕的人? 说真的,一想起来我那两个室友至今还留在学校筹备考研,我就很想笑。另一个室友小青,他是保研了的,因此期末考试后已经放假在家;没保研的这二位,小强和小铖,可就惨了,不光期末周挑灯夜读,前后还要无缝衔接高强度考研专业课,虽说值得怜悯,但都是自己找的。 那我呢?我先告诉大家,成功固然需要辛勤的汗水,但比努力更重要的是信息收集能力,是对现状的敏锐洞察力和前瞻性的完美决策;何况我本来就聪明,所以能省去更多辛劳。我上个月就已经申请了明年新加坡吉列特商业贸易学院的硕士研究生,这所学校是今年刚办的,所以尚无国际排名,但看过官网就知道,其含金量毋庸置疑。硕士申请没有成绩和绩点要求,只进行人格测试,招收真正的领导者,而不是做题家。而且学制也跟国内不同,我申请的是一年制硕士,不需要出国,只要在家看网课并通过最终考试就能拿到学位;老师都是华人,因此所有课程全汉语教学,最适合我这种还没过英语四级的学生了。这也是为什么在其他人酸苦准备考研时,我却能在家悠哉悠哉。 你可能会质疑:这不就是一年制水硕吗,学位有价值吗?拜托,所谓水硕只是你们一厢情愿的想法,如果硕士课程本来就只需一年学完,何必要拖延二或三年呢?你看国内那些学了两三年的研究生,他们能研究出个啥?何况国内硕士早滥大街了,土硕毕业即失业,只有海归履历才能脱颖而出,受到器重。更何况我只需一年就毕业,在就业市场还能享受年龄优势,前景吊打土硕好吧! 真是印证了那句话:成功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闷着头挤在传统赛道的人,就仿佛排队走过独木桥的鸟,忘记了自己还有一双翅膀,可以像我一样展翅翱翔! 各位网友,你们怎么看待那些辛辛苦苦考研读研的做题家呢?
整理了一下我们宿舍四人的近况 一眨眼已经从华农毕业一年了,前几天我们宿舍四个哥们又聚在一块吃了顿饭,互相分享了自己一年来的经历。我整理了一下,大概有以下内容。 斌哥,在英国的伦敦大学学院读了一年制硕士,跨专业学的金融,已经毕业回国,获得北京方正证券的offer,下周就要去接受培训。他女朋友跟他大一就认识了,硕士也同校,听说不久后就要订婚,一块在北京生活,双方家长已经在二环买好房。 强哥,本科四年一直是学霸人物,去年国考上岸国家税务总局,照他的话说,虽然收入不高,但胜在稳定,而且那边朋友多,是老圈子,互相好照应。不过他目前还单身,估计来说媒的要踏破门槛了。 清哥,这一年来胖了些,比以前稳重了。他原先就打算转行,大四在腾讯实习过,后来转正,毕业后入职腾讯深圳总部研发项目管理岗,不过因为是本科生,所以级别比较基础,他说现在还刚起步,年薪40w左右,但后面可以涨得很快。他正在追公司里一个女生,估计以后要留在深圳发展了。 最后是我,我属于科研型选手,去年考本校研究生,状态不太好,没过线,现在在校内租了房准备考研二战,还是考本校。之前已经通过英语四级,研究生备考期间也学了不少单词。王者荣耀有一个市级称号,两个区县级称号。我头脑很聪明,是天才型人物,但就是贪玩,比较懒,假如认真起来,整个世界都会为我震动。 以上就是我们四人的近况,虽然道路各不相同,但每个人都有闪光点,都有过人之处,未来一定能在顶峰再会。 各位网友,你们怎么看?
211本科高材生当大专老师?网友:这世界癫了 又是一年“最难毕业季”。近日,有网友在网络视频平台表示,自己今年六月从徐州某211重点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本科毕业,此前经历过找工作的重重困境后,最终只能面对现实,选择应聘成为江苏省某公办大专院校专任教师。 211大学高材生竟入职大专教师,是大专高攀了还是211本科落魄了?此事一出,短时间内引起众多网友热议。大家纷纷对当前学历贬值速度感到心惊肉跳,但又对当事人表达了同情和无可奈何。有网友留言称,这世界彻底癫了,自己多年前也曾是一名大专生,学校里的教师都是从不知什么地方聘来的社会青年,有的连大专学历都没有,三本本科生都凤毛麟角,更不用说一本甚至211本科生了。 也有网友理性分析了当前的就业情况,说此一时,彼一时,以前985、211本科生毕业了可以留校任教,现在多数人连个像样的公办本科都进不去,选择入职大专也是无奈之举,但好在有编制,还是挺吃香的。 记者通过线上联系,找到了本次事件的当事人小林。小林戴着眼镜,一副斯斯文文的样子,他告诉记者,自己刚入学时也意气风发,觉得以自己211名牌大学本科生的学历,毕业后至少也能直接分配到一本学校成为讲师。但残酷的现实给了他当头一棒,来秋招春招的本科院校已经把教师招聘标准普遍提高到研究生了,到最后只剩下大专还在招本科生。 被记者问到是否对自己的选择感到后悔时,小林笑着回答说,一个萝卜一个坑,别看不起大专的编制,再过些年,说不定连大专都要招硕士了,尤其是自己应聘的这所位于江苏沿海城市的大专,所以能带编入职已经算不错的了。 记者查询了解到,今年毕业的本科生人数再次创造历史记录,达到1179万人,如此多的本科生,即便是985、211本科毕业的高材生,也难免要面临就业压力。像小林说的,趁现在还有机会,成为大专专任教师,以长远的眼光来看似乎也未必是坏事。各位网友,你们怎么看?
211本科高材生竟入职大专?网友:这世界癫了 又是一年“最难毕业季”。近日,有网友在网络视频平台表示,自己今年六月从211重点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本科毕业,此前经历过找工作的重重困境,最终只能面对现实,选择应聘成为江苏省某公办大专院校专任教师。 211大学高材生竟入职大专教师,是大专高攀了还是211本科落魄了?此事一出,短时间内引起众多网友热议。大家纷纷对当前学历贬值速度感到心惊肉跳,但又对当事人表达了同情和无可奈何。 有网友留言称,这世界彻底颠了,自己多年前也曾是一名大专生,学校里的教师都是从不知什么地方聘来的社会青年,有的连大专学历都没有,三本本科生都凤毛麟角,更不用说一本甚至211本科生了。 也有网友理性分析了当前的就业情况,说此一时,彼一时,以前985、211本科生毕业了可以留校任教,现在多数人连个像样的公办本科都进不去,选择入职大专也是无奈之举,但好在有编制,还是挺吃香的。 记者通过线上联系,找到了本次事件的当事人小林。小林戴着眼镜,一副斯斯文文的样子,他告诉记者,自己刚入学时也意气风发,觉得以自己211名牌大学本科生的学历,毕业后至少也能直接分配到一本学校成为讲师。但残酷的现实给了他当头一棒,来秋招春招的本科院校已经把教师招聘标准普遍提高到研究生了,到最后只剩下大专还在招本科生。 被记者问到是否对自己的选择感到后悔时,小林笑着回答说,一个萝卜一个坑,别看不起大专的编制,再过些年,说不定连大专都要招硕士了,尤其是自己应聘的这所位于江苏沿海城市的大专,所以能带编入职已经算不错的了。 记者查询了解到,今年毕业的本科生人数再次创造历史记录,达到1179万人,如此多的本科生,即便是985、211本科毕业的高材生,也难免要面临就业压力。像小林说的,趁现在还有机会,成为大专专任教师,以长远的眼光来看似乎也未必是坏事。各位网友,你们怎么看?
班会邀请了优秀毕业生,没有一个留在本专业的 时间过得真快,下学期就大三了,前不久班里组织了一次班会,邀请我们专业已毕业的四位学长学姐给大家分享工作和学习经验。 A学姐,今年刚毕业的,本省某县公务员上岸,分享了自己考公的心路历程。 B学长,去年毕业的,某省某县人才引进,跟我们分享了这一年来享受的好处。 C学长,今年毕业的,考研上岸了211计算机硕士研究生,跟我们分享了为转码付出的努力。 D学姐,去年毕业的,某乡镇公务员工作一年了,跟我们分享了不怕苦不怕累的考公精神。 学长学姐追逐梦想的奋斗精神和刻苦意志确实感染了我们,但我总觉得怪怪的,仔细一想,才发现他们竟都脱离了本专业,既不考专业内研究生,也不做专业相关工作,这样一来,似乎也不能提供在行业发展的经验指导。 趁班会的空档,我悄悄向班长表达了自己的疑虑,他答:“我们今天是优秀毕业生分享会,既然是优秀,那肯定要么转行,要么有编呗,不然怎么样?” 我觉得有道理,思考了一番,才明白人首先要志在山巅云霄,勇于突破现状,然后为之奋斗,达成目标,这才能算作优秀的人,有榜样力量的人;假如留在自己的专业随之沉沦,即便精进钻研,也只能算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的弱者罢了。 班会结束后,我也开始筹备公务员考试。各位网友,你们怎么看?
应该为考公学生降低毕业难度吗? 我认识一位学长,是大四毕业生,前些时候为了提交毕业论文,忙得不分昼夜,笑容都从他脸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连日的疲倦、憎恶、隐忍的表情。 他之前是准备考公,备考了很久,结果最后连面试都没进,白白浪费了时间和精力不说,又占用了大量写毕业论文的时间,因此临毕业时手忙脚乱,连夜赶补论文。 我昨天跟他聊起考公和毕业的事,他忿忿地叹气,说要是没有毕业论文就好了,他一定能全身心投入考公,取得更好的成绩,实现梦想。我点点头,其实对他来说,考公才是人生道路上真正有意义的任务,反而是毕业论文拖累了他的理想。 像学长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当今越来越多的矿大学生拥有家国情怀,考公热度连年上涨,但学校的课程、作业和论文任务严重干扰了他们的备考过程。既然要成为公务员,学校的知识当然是完全用不上的,那么搞这些东西,对他们来说岂不纯粹成为累赘了吗? 因此我认为大学教育亟当改革:对于不打算考公的大学生,培养要求和学位授予标准可以和以往一样;但对于打算备考公务员的同学,应该从入学开始就为他们降低课程和毕业难度。比如说,这些同学可以不必完成课程作业,也不必参加期中、期末考试,只要听过课,就算满分。可以减少他们的课程数量,只保留通识课和基础课,删除数学、物理以及专业核心课程。可以取消对他们的学位论文要求,改为毕业面谈,只要面谈通过,规定的课也上过,就可以授予他们学位。当然,学校还应该专门为他们开设考公培训公益课堂,鼓励他们参加,以便提高他们的备考效率。 人的一生就是为梦想不懈奋斗的一生,应该抓住主要矛盾,攻克核心难题,排除外界干扰,摒弃无用工作,这也是高等教育的初衷之一。为考公同学降低毕业难度,势在必行。 各位网友,你们怎么看?
是否应该为考公的学生降低毕业难度? 我认识一位学长,是大四毕业生,这些天为了提交毕业论文,忙得不分昼夜,笑容都从他脸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连日的疲倦、憎恶、隐忍的表情。 他之前是准备考公,备考了很久,结果最后连面试都没进,白白浪费了时间和精力不说,又占用了大量写毕业论文的时间,因此临毕业时手忙脚乱,连夜赶补论文。 我昨天跟他聊起考公和毕业的事,他忿忿地叹气,说要是没有毕业论文就好了,他一定能全身心投入考公,取得更好的成绩,实现梦想。我点点头,其实对他来说,考公才是人生道路上真正有意义的任务,反而是毕业论文拖累了他的理想。 像学长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当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拥有家国情怀,考公热度连年上涨,但学校的课程、作业和论文任务严重干扰了他们的备考过程。既然要成为公务员,学校的知识当然是完全用不上的,那么搞这些东西,对他们来说岂不纯粹成为累赘了吗? 因此我认为大学教育亟当改革:对于不打算考公的大学生,培养要求和学位授予标准可以和以往一样;但对于打算备考公务员的同学,应该从入学开始就为他们降低课程和毕业难度。比如说,这些同学可以不必完成课程作业,也不必参加期中、期末考试,只要听过课,就算满分。可以减少他们的课程数量,只保留通识课和基础课,删除数学、物理以及专业核心课程。可以取消对他们的学位论文要求,改为毕业面谈,只要面谈通过,规定的课也上过,就可以授予他们学位。当然,学校还应该专门为他们开设考公培训公益课堂,鼓励他们参加,以便提高他们的备考效率。 人的一生就是为梦想不懈奋斗的一生,应该抓住主要矛盾,攻克核心难题,排除外界干扰,摒弃无用工作,这也是高等教育的初衷之一。为考公同学降低毕业难度,势在必行。 各位网友,你们怎么看?
室友吹牛,说他父母是大学生! 这两天有考试,虽然临时复习过了,但还是免不了一顿乱编瞎蒙,自知有好几科都考砸了,心里很懊恼。 回到宿舍,室友们也已考完试回来,在一处唉声叹气。 黑黑瘦瘦的小李抱怨道:“唉!要怪就怪我爹娘罢!他们连初中学历都没有,没能给我遗传好脑子!不然,我肯定科科满绩点!” 我点点头表示赞同,但又摇摇头,说:“有些人聪明,有些人就夯,确实基本都是遗传的结果!但是,你像武大、华科那些重点大学的学生,他们的上一代也是大学生,智商高,又懂教育,就龙生龙,凤生凤了!至于我们学校,大家其实也都差不多,父母都没什么学历的,不然,高考怎么会考到这里!” 室友几人也都表示赞同。小李叹了口气,问我们的家长都是啥学历。 小李他家长是初中辍学的;我家长一个初中毕业,一个文盲;还有个室友,家长都是小学学历。 但最后的山东室友说:“我爸妈……他们是大学本科生。” 我一时诧异。小李朝山东室友嚷到:“少吹牛皮了!你家人是大学生,那你早去武大华科了,怎么还会在这里!” 山东室友连连声称自己没撒谎。但我心里明白,他的话是站不住脚的:他家人是90年代初毕业的大学本科生,论含金量,跟今天的一流博士相当。你说,这样的高知伉俪,会教育出一个只能考进我们学校,而且连期中考试都考不好的人吗?显然是自相矛盾的。 各位网友,你们的家长又是什么学历呢?
我占了一排座位,怎么还有人来坐? 事情是这样的。我平时上课时,一直习惯一个人坐一排的,至少也要左右没有人才行。这天上午上课前,我先用零食包装纸占了一排所有座位,然后就出去买饮料去了。 买了饮料回来,那排座位居然坐了三个男生,嘻嘻哈哈的,仿佛座位是他们家的一样,我摆的包装纸也不见了。 我怒气直冲头顶,但还是强忍着走过去,告诉他们:“不好意思同学,这排座位我已经占了,能麻烦去别处坐吗?” 他们看看我,问道:“你们是几个人呀?” 我说,就我一个啊。他们互相笑了笑,说叫我坐他们旁边就是了。 抱歉啊,姐早就习惯自己坐一排了,眼里容不得渣子,而且我从来不会惯着任何人。你们三个不是爱占别人位子吗,行啊,那你们有本事把讲台也占了啊! 我这样想着,便把他们的书本抱起来丢到讲台的方向去,空中哗啦啦响着纸张颤动的声音。他们的书包也被我揪出来,甩麻袋一样叫我甩到不知什么方向去了。 他们三个依然坐着,呆呆的不知所措。我接着用肩膀用力挤他们,把他们向外挤去了。大概是快到上课时间,他们不好造次,只得灰溜溜捡了纸笔书本,到角落里坐着去了。我获得了大胜利。 回想这次事件,我还是忿忿的,明明我都占了这一排位置了,怎么还有人像瞽盲一样偏偏过来坐?这种人到底安的什么心?气死了。 各位网友,你们遇到过自己占了座位却被别人坐的事吗?
室友快毕业了连四书都没读完,如何评价? 楼主大四了,最近也没啥课,今天上午依旧躺在宿舍无聊地刷短视频。三个室友,小胡、小黄,以及山东室友小李也都在。 看毕一个讲外国父子故事的视频,我思考起故事的寓意,思索它和儒家文化传统的异同。 我坐起来朝室友几人问道:“喂!你们觉得早期儒家所谓的大孝有没有功利含义啊?” 小胡正坐在桌边打游戏,一边啪嗒啪嗒敲击键盘,一边说:“你说大孝,大孝从孔子的历史文化、人性哲学的二元结构来看,功利和不功利应该是统一的吧,不是说父父子子吗,在宗法环境是合理的才对。” 对面床上小黄翻个身,说:“大孝终身慕父母啊,你就拿舜的事例来说,孟子讲究不得乎亲不顺乎亲,就不能为仁为子,居仁由义和反身推仁的目的性很明显,肯定还是功利的成分更大啊,你别忘了儒家是用社会伦理包装人性内核的。” 他们俩人都有道理,但我想不通孟子论述舜的大孝和孔子所谓“无改父之道”有何关系。 我注意到山东室友小李从刚才开始就埋头坐着,一声不吭,便问他:“小李,你怎么看?还有孔子的无改于父之道,这在命-仁-性链条理论里是一个什么位置呢,和大孝有关系吗?” 小李闷闷地答:“我,我不知道啊……我没看过这方面……” 小胡大喊:“哎呀,不要紧!你就直接根据四书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没有,都没看过……”山东室友嗫嚅着,“我四书就看了一点,我不知道。……” 空气安静了,山东室友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低着头仿佛等待批评。我心里纳罕:他说没读完四书,可是我们不是大四了吗,不是快毕业了吗,四书却没读完?这怎么回事? 山东室友试着说:“那个,我阅读兴趣不在国学,我一般读日本文学比较多,也没什么吧。” 我懂了,摇摇头,告诉他:“不是的,这不是兴趣的问题。我们是大学生,基本的文化素养是必须的,像四大名著、四书、唐诗宋词,这都是基本的基本,没有人不研读的,否则谁敢觍着脸说自己是大学生?” 他无话可说了,我们也无意责怪他,人生的路都是自己走的,好自为之吧。 各位网友,你们见过快大学毕业了却连四书都没研读过的人吗?
深夜分享音乐,却被俗人骂了。 事情是这样的。昨晚自习到很晚,已经半夜十二点多了,从景园楼出来,街上寂静无人,幽幽的灯光从树丛后面透过来,刚下过雨的地面轻盈恬静,夜色把一切都浸透在温柔的神秘当中了。 我心里很舒爽,便打算播放一点音乐。我掏出手机,选了喜欢的曲子,声音开到最大,让天地万物与自己相谐和在艺术的河流当中。 我就这样开着音乐缓缓地朝宿舍走回去。我心想,听到这样的旋律,沉浸在这样的夜晚,任谁都会沉醉在浓郁的美当中吧!希望更多的,更多的同学们也能够听到我的音乐,让内心最隐秘的世界舒展开来! 身后突然响起拉开窗户的响声,接着是一阵粗喊:“深井冰啊!几点了还在那吵!”是从不远处的宿舍楼发出来的。 我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他想干嘛。没想到接着又是几个人影从窗户后面探出来,嚷着让我安静。 我恍然大悟,原来是他们嫌我的音乐打扰他们的美梦了。我很无奈,只好调小了音量,好心情全被他们打乱了。 回到宿舍的床上,我不禁思索:他们要睡觉,本无可厚非,但人的审美是超越世俗的,人类对美、艺术、哲学、思想和梦想的追求应该超越吃饭睡觉这种低级趣味,他们被美妙的音乐叫醒,为什么就不能试着在这静谧的深夜感受世间的趣味呢?况且我认为还是有许多人热爱音乐的,他们在深夜欣赏我乐曲的权利不应当被另外几个只知道睡大觉的俗人夺取。 各位网友,你们怎么看?
可怕!大专教师已经这么卷了吗? 楼主是专科生,今年大三,马上毕业了,在学校天天摆烂,啥也没学到。前阵子去校招会看了看,像样的岗位一个能应聘的也没有,心里很难受。 我学习差,什么一技之长也没有,人又木讷内向,但我又实在不甘心毕业后进流水线打工,蹉跎了一生。思来想去,既然什么都不会,干脆还是留校任教比较自在,虽然工资低,但念念课本就行,容易混日子,而且当老师也有面子。 我这样想着,便去找我们专业课老师咨询技巧。他也才二十几岁,比我大不了多少。 他听了我求职的苦恼和留校任教的打算,告诉我,他也不清楚该如何筹备,因为他是硕士,没读过专科。 我张口瞪目,下巴快惊掉了。硕士?我们老师不是专科生,而是硕士?堂堂硕士为啥要来我们大专教学? 我问他:“那老师您,您为啥不去本,本科大学当老师呢?” 他笑笑说:“我能来这儿上班,就已经很不错啦!我没有企业工作经历,也没职称,能考进来,拿到公办教师编,全凭实力和运气。” 我问他是哪里的硕士,他说是华中农业大学的,也就是贵校。 我后来上网查过了,这个华中农业大学居然还是公办的,而且是重点大学。这使我愈发敬畏起我们老师的学历,也很疑惑现在的大专教师岗位已经卷到这种程度了吗?硕士才能当?不知道我们其他老师是不是也这样。 各位网友,你们觉得你们学校的硕士去大专当老师,亏吗?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