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之灵🌸 鸿儒前身是白丁
拥趸
关注数: 17 粉丝数: 17 发帖数: 1,067 关注贴吧数: 12
来一些想法 1.现在是倡导不给多人博数据了,关于官博数据,嘤粉和爱豆粉思路本来就是不一样的,之前嘤粉本来就不管这种节目博,但爱豆粉不一样,他们坚信数据至上、流量为王,给节目组带来流量就是艺人的价值,也会由衷觉得爱豆在节目里的好待遇都是高数据的功劳,节目组对这样的态度自然很受用。而嘤子是歌手,虽然有流量属性,但歌迷和纯流量粉的思维不是一路的(现在即使嘤粉不去搭理官博,爱豆粉也照样会给官博做数据,以数据换前途的思维就是这样的) 2.对节目的态度,很简单,说到底这也就是个节目,看得下去就看,娱乐像俺本就不喜欢这一类型的综艺,前面氛围和谐的时候还能看一看,现在节目观感完全变了,那就不值得俺浪费时间和情绪给它,娱乐综艺不能让你感受到轻松愉悦还捧着它干啥呢?里面又没有啥能够传世的内容,像kldby这种真正的几十年资深国民综艺,说没就没了,还有谁望着它?本质还是综艺也只是综艺,它的内容流于表面又不具有传世性,所以不必想着什么“第一综艺”的大饼名头,这些不是作为观众该考虑的。 3.更多想说的还是情绪方面,每次看到粉圈生气,其中不乏有想去撕或者吵的,俺就一个想法:这样做有什么好处?是好处多还是坏处多?在清朗环境下,粉圈撕b已经是成本很高甚至可以说得不偿失的一种行为,那么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如果是为了发泄不满,或者发表诉求,有没有更合理的方法?须知人在愤怒的时候往往表现得面目可憎,也是别人在心里看笑话的绝佳时机,包括但不限于一些试图“声明自己的重要性,节目组没了自己就会完了”,这种言论起不到任何正面作用,既不成熟又只会给自己的阵营添乱。说得再多,在别人眼里都是看你们发疯的笑话,用个比喻就是遇见渣男的女孩,骂渣男骂得再难听,都远不如用行动干脆利落地表明自己的态度——既然不喜欢,那就拜拜,下一个更乖。
耳帝这段话怎么评价 「很多人不喜欢华晨宇,这很正常,因为对于一个微博动辄能转发上百万次热度的明星来说,没有人黑才是不正常。要知道,这世上没有批评与黑的根基的声名,万一塌下来会崩得更快。」 「看华晨宇的表演,我最大的感触还是他的成长,他比起五年前时已经成长进步了太多。他五年前时表演受到的嘲讽不比现在少,“装神弄鬼、套路、鬼叫、造作……”我看过很多出道时属性发光的新人,因为另类、不成熟、夸张、造作而饱受批评与争议,于是出道以后他们不停地修正、改造、收敛自己,朝着行业规范、朝着权威标准去努力,想尽快地能被这个行业认可,于是几年后再看到他们,那些争议的槽点消失了,变得正确了,比起多年前已难找到破绽,但是你同时又会发现,他们变得已经没有生命力与吸引力了。就如李诞所说的“让自己泥沙俱下”,即好的坏的都让它鱼贯而出。这恰是我如今所认识到的一个道理,即一个人散发出来的吸引力与生命力,绝不仅仅是由优点组成,而其中还包含着大量的缺点与槽点,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来说,你的虚荣、夸张、造作、笨拙、自恋全都是生命力的一部分,当你用品位与学习去隐藏槽点的时候,其实也就是在抹杀生命力。缺点若不是经过水到渠成、铭心刻骨的蜕变与领悟,它不可能被真正消灭,你仅仅是压抑了它在身体里不让它出来,动用了你的精力与头脑,但结果其实没变,反倒令你拘谨、沉重、胆怯、死气沉沉。华晨宇不一样,五年过去了,他的表演依然充满生命力,如今的表演与曾经的表演都是一脉相承的进化与演变,若你看过他的快男表演,看过他的《癌》与《无字歌》,会发现《假行僧》就像曾经的种子自然地开花与结果,但呈现出来的已是云泥之别,在这些表演中我看不到他跟五年前相比隐藏、压抑、胆怯了什么,如今的表演并非尽善尽美,甚至因为他处理上的毫不设防其实很容易去挑刺与批判,曾经的缺点很多依然在,但都在坦荡且真实的表达中,像正常流动的生命力一样,流动到了更加自然且恰如其分的位置。还是那句话,“做一个生命力四溢优缺并存的人,不要做一个没有破绽毫无吸引的僵尸。”」 ——耳帝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