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言侃球🐾 王北溪
方休,字北溪,号自闲庄主、简言公子。性嗜酒,落拓不羁,无拘小节,诙谐时妙语偶出,只繁繁尘世中求个自在居士而已。
关注数: 21 粉丝数: 9,248 发帖数: 824 关注贴吧数: 34
【他山之石】群发短信回不回 群发短信回不回   闲来无事,拿出手机,刷刷微博。看到一个话题蔓延开来——“群发短信回不回”。   摇头一笑。这是一个快捷的时代,这是一个信息的时代,这是一个群发的时代。群发,这个本来和“垃圾短信”有着密切关联的词汇,如今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甚至,这项曾让我们不堪其扰的技术,现在已为大众所用。   尤其逢年过节,群发,是一个既省时又省力的手段。编辑好一段祝福的文字,进入通讯录选择需要发送的对象,几分钟的时间,信息便像长了脚,由一个地点出发,分别飞向四面八方。   或许有人没群发过短信,但绝对没人没收到过群发的短信。被群发,在很多人看来,是不被重视的代名词。短信内容固然华丽优美,形式新颖别致,然而却给人一种缺乏真情实意之感。尤其中国传统节日,总会收到不同的人发来的内容与形式完全一样的短信。更有甚者,连同别人的署名也一同转发过来。慢慢的,心情由感动变成平常,平常变成乏味,乏味沦为厌烦。于是,有人呼吁:短信不留真实名字的不回;短信非原创,不是自己写的不回;短信没有真情实感的不回;短信过长的不回;短信过短的不回……央视春晚上,一首《群发的我不回》,唱出了一部分人的心声。   也有反对意见。有网友就针锋相对地说:“拉倒吧,给你发短信就是想着你,群发的短信你不回,可面对那些微博大V,人家连看都不看,那你咋还一个劲地评论呢?”   可以肯定,每个人在发短信的时候,必定有值得自己单独编写发送的对象,有领导,有挚友,有亲人,辞旧迎新之际,理应送出一份祝福与感恩。但如果说,对通讯录里的每一个人都“私人定制”,也不太现实。无论是群发的也好,单编的也罢,最起码能证明你存在于对方的视线里、世界里。难道不是吗?反正我是这样的,在群发信息选择发送对象时,我是要在脑海里过一遍的。哪些是虽久未联系但一直在心的人,哪些是见了面才想得起的人,哪些是完全浪费手机内存的人……   那次,与一帮哥们闲聊。一位朋友说:“平时我对谁谁各位关心,为了让他完成任务,我还曾多次专门加班帮他,过节了,短信竟然是群发给我的。”另一位朋友接过话茬:“得了吧,别矫情了,我认为该给我发个短信的,竟然一点动静都没有,群发的也行啊……”   如果你实在觉得群发是对你的一种不尊重,那么,就把那些给你群发短信的号码一个一个记下来,然后群发“谢谢”的时候再一个一个选上。不过,够麻烦的么?只要被选择,就是被关心。群发的短信,我也回。毕竟,对于生活中的很多事,是不能太较真的。一认真,你就输了。 (翟杰)
【他山之石】过我眼,即我有 过我眼,即我有 文/孟祥海 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先生,一次参观古今茗壶展,从明清至现代的一些名家紫砂壶,价位从几十万到几百万不等,或许是看到林先生对紫砂壶很有兴趣,主办方特允许那些锁在橱子里的名壶打开,让林先生一把一把欣赏,拿在手上把玩。 最后,林先生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把展壶摩挲了一遍,带着满足的心,飘然而去,并没有买一把壶。对此,他说:“对于这世间许多精美的事物,只要那种好感觉过了我们的眼,穿过我们的心,我们就算拥有了。”这正如收藏界的那句行话:“过我眼,即我有。”那意思是说,不管什么宝贝,只要我看过了,它已经是属于我的了。 “过我眼,即我有”是一种不贪着的干净心态。这世间有太多美好的东西,我们不能拥之入怀,不能握于手中,但只要曾放眼看过,何尝不是一种拥有? “过我眼,即我有”是一种坦然,而不贪婪。真正美好的东西,从来都不是属于某个人的,而能有幸过眼已是十分满足了,这是何等光明的心境?如果太执着于得失,心就会生出贪婪,生出烦恼,心就受到污染,人的品质也会随之降低。 “过我眼,即我有”是一种美好的人生境界。就像林清玄先生那样,在仔细观赏摩挲了所有名贵的展品后,带着美好的心情离开,在路边小店花300元买一把普通的紫砂壶,同样泡出了茶的芳香。 收藏家马未都先生曾说:“对于古董,我们只是过客,只能淡然。” 其实,这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对我而言,再好的东西,我不执着;再名贵的东西,我不贪婪;不执不贪,就是一种满足,一种洒脱与飘然! 是啊,对于世间的古董也罢,美景也罢,只要抱着“过我眼,即我有”的心态,就会永远把古董留住,就是把美好拥在身边了,还在乎什么呢!
【美丽庆云】摘星就雨忆家乡 摘星酒雨忆家乡(文/方休) 星夜 我的家乡,庆云;星的夜,月黑风高。 群星闪烁,月渐如钩,顾不得那众星捧月的光景。夜趋静,月下枝头,纱的云抚得星空如熟睡中婴孩的脸,安宁而静脉。 静的夜只属于如斯星空,明月夜仿佛有种天然威势,实不易将那颗时时燥动的心静下。将自己置于大片阴影里,心头百般滋扰仿佛都可尽数溶于此中一般,再生不起丝毫尘念。阑外虫鸣,风浮叶动,扰不了这星夜宁和,浣去善恶,人也只单纯为人,还原出生命里最初始的感动。 似乎已好久没用心来写些东西,久得连自己竟也渐近忘却那握笔问心的升华状态。太多时候,我们总习惯于将自己藏的太深、太妙,妙到瞒过他人也骗过了自己,也只有在仰望这满天静逸时,才忽然想起自己似乎又在错过着许多东西。想来,最了解自己的,不是他人,恐怕也很难是自己,都说人死有灵光一闪,只是那等大彻大悟,韶华却也难再哩! 空间、微博上顺手的几句感慨似乎成了我们的习惯。妙悟总在碎语出,你看那各样心情,嘻笑嗔怒,就像天上星星那调皮的眸子,眸子里却倒映着精彩各异的人生。信手的言语,才是最真实的情绪,甚至我们自己都怀疑。习惯游离在半文不白的文字里,不去调众口,只来做自己。家乡的星空培养了我欲随心的文思,只寻吾心,不愧吾心。 和风微摆,月胧云动,家乡待我实是不薄。 雨天 在记忆中找寻家乡,雨天是落不得的。 雨前的天,总浓墨渲染,压得人心不爽。 到了雨中,天渐亮堂,云也写意起来,雨中品雨,倒是一番妙趣。自然不喜雨天的湿滑,淋雨时却很悠闲,已然湿了,再透些又有何妨,无非一碗姜汤! 一次淋雨回家,听耳边雨打沥青路,看远处人群各匆匆,突然忍俊不禁,当是时,身已落汤,容色晦暗,面目可憎。何必总埋怨生活的不公,这等银河倒泄的天气,你不打伞,雨浇得自然不是别人;生活里,你不奋斗,受苦的自然也不是别人。你抱怨天气,为什么别人打着伞?你埋怨生活,又如何自己不奋斗? 雨后高空,浅墨留白,欣赏着天地间如斯画功,哪生得起一丝不敬之心!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