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左名都♀ 酒淮南
菩提本无树,何处惹尘埃
关注数: 11 粉丝数: 111 发帖数: 11,403 关注贴吧数: 4
京沪辅助通道最新表述 最新的江苏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关系京沪辅助通道的表述:“起自北京,经新沂、宿迁、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至上海、杭州方向”这个与以往说法不同。示意图上,无论是北沿江,盐宜,甚至镇杭铁路金坛溧阳段都画了接近现实的弧线,唯独扬镇之间,用直线代替。当然北沿江铁路可研报告已出,并站扬州东站已经确认,这个无须讨论。扬镇宁马城际铁路,可研评审已经调整至350时速。鉴于丹徒站的布线设置,扬马城际引入扬州东站,需要新建约62公里的线路,走五峰山大桥预留的三四线!费用很大。而扬州镇江近在咫尺,扬州东站-镇江站,居然有68公里,比南京站到镇江站还远,根本不利于宁镇扬一体化,这是硬伤!同时扬州东站,丹徒站,都在京杭运河以东,而扬州,镇江的主城区都在京杭运河以西。以上就是连镇铁路扬镇段的不足。“扬州、镇江、常州、无锡,上海,杭州”这个表述,或许可以理解为下面这个路径。走金山通道,在丹阳北站接入京沪高铁,延伸到常州,也就是常州规划招标的常州-镇江-扬州铁路。规划纲要没有涉及扬中的铁路!大港南站作为扬中出行的主要站点,就压缩了丹徒站的停靠车次,镇江市区包括扬中也就150-160万常住人口,四个高铁站。往禄口机场,杭州方向,走丹徒站,就很尴尬!用镇江网友的话说,丹徒站也就一个大号的接轨站!这个线路,既解决了扬镇宁马原来线路离扬州镇江主城区过远的问题,又充分利用主城区现有站点,增加客流量。同时避免了重复投资,效益最大化。[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如果扬镇宁马城际铁路扬州-镇江段由扬州站引出? 按丹徒站的线路设计,连镇应该不能直接接入扬镇宁马城际,同理不能在丹徒站直接南延! 也就是扬州东站示意图上的需要从扬州东站扬马场引出,走五峰山大桥预留的三四线,约62公里。 这个成本有点高,或许就是扬镇宁马铁路的可研评审会上的先建镇江至马鞍山段的由来。 由于丹徒站在镇江市区的东南侧,扬州东站在扬州主城区与江都之间,实际上连镇铁路不能形成扬镇城际。 扬州站到镇江南站的距离约29公里,大巴车程35分钟,至镇江站约50分钟。 扬镇宁马定位与城际铁路,所以得尽可能的离主城区近点。 如果从扬州站引出走规划中的润扬大桥西侧过江通道,走镇江南站南侧,至丹徒站,新建扬马,镇溧(杭)场。 这样新建线路约40公里,比走五峰山大桥少新建22公里,大致可以抵得上过江隧道的大部分成本。 这个方案有利于宁镇扬一体化,实现扬镇同城。 增加在扬州站换乘宁扬城际至南京仙林一带的客流。 同时便于规划中的天长-扬州铁路,接入扬州站,站内调头往镇江,溧阳方向。 扬州站目前是3台7线,可以再增加1台3线,形成4台10线的规模。 所以扬州十四五交通规划,研究扬镇宁马铁路扬州至镇江段。 利用一段既有铁路,既有站点,可以实现淮安(西边的洪泽),天长,扬州(西区,仪征),镇江(走镇江南站,离市区近),多方共赢。符合最近的规划文件精神。
扬镇宁马城际扬镇段最新表述,兼谈宁镇扬地区铁路规划 上面是扬州的十四五交通规划部分截图。 按之前的规划,扬镇宁马城际新建镇马段,扬镇段采用既有的连镇铁路扬镇段。 如果采用既有铁路,而且本身有预留,何来加快前期研究?丹徒站的引出,非扬州管辖范围! 第二图,貌似有点鬼画符。这是铁路四面环城的节奏? 即使这样,还能勉强看出点东西。 往杭州方向,走的是规划中的金山通道。 连镇铁路过江通道,迁就京沪高速南延的五峰山大桥,扬州东到镇江站的距离居然有68公里,而扬州市政府到镇江市政府的直线距离只有23公里!!!去年底,许昆林参加扬州代表团会议,加快跨江融合,助力苏中崛起。 在做大南京都市圈,宁镇扬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宁扬城际已经与去年底开工,扬镇城际提上的日程。 扬镇宁马城际的可研评审会,已经把时速提高到350,时速250连镇铁路扬镇段大弯就不适时宜了!所以重新研究扬镇宁马城际扬镇段,很有必要。 把扬镇宁马城际镇江扬州段,跟扬镇城际一起并入研究,符合多方利益。江苏的十四五交通规划,已经提出研究扬州-镇江-扬中的城际铁路,扬州-天长的城际铁路。 之前安徽提出了滁州-天长-扬州城际铁路,由于天长-滁州段,与宁淮-北沿江高铁线路重合,本身客流也是个问题。 目前规划研究的南京至宿迁的城际,大致走滁州,来安,盱眙,泗洪,解决了来安的铁路问题。 所以有价值的是天长-扬州段。 结合现有的铁路,在建的铁路,规划中的镇溧铁路,实现淮安-扬州-镇江-溧阳-杭州才是最经济的选择。 图上淮安东-高邮段沿用现在的时速250连镇铁路,运河以西,由在建的宁淮铁路,新建扬州-天长城际南下。 如此,东西兼顾,造价低,增加客流。 丹徒站位置在镇江城区偏西,而扬州,镇江的主城区都偏西。以前沪宁城际丹徒站一天停靠两班车,现在连镇接入,往上海也只有七班,往南京,可伶的2班! 当然,图中的扬州-高邮段非近期规划考虑的项目,毕竟连镇也刚通车1年多。
可研报告获批,满满的算计,一条国家干线北沿江高铁,变成鸡肋。 江苏省力争18年底开工的北沿江高铁,直至2021年11月中旬,可研报告才获批。 一条国家干线铁路,愣是被沪苏两地搞成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沪通过江通道,为了启东,崇明,愣是拖了三年,增加的费用,上海出资。 南京段,为了并入宁淮铁路六合西站,牺牲了仪征。 扬州东站北东联络线为预留,要求江苏省发改委按权限组织实施。这不只是一条连镇转北沿江的东北联络线。其实验证了扬州东站并站,更多的是为周边的南京,镇江,泰州服务,盯上了五峰山预留的两条铁轨而已!可惜的是看懂的人没几个。 泰兴,靖江有盐宜铁路,几乎与北沿江同年全线通车。 滁州并站,中规中矩。毕竟合宁铁路全椒站,在全椒县,离滁州市区有20公里。 宁扬城际的可研报告,正等待江苏省发改委的批复,预定年底开工。 扬州人口老龄化相当严重,城市东西方向拉开过长,按照最新的地铁建设要求,扬州10年内开工建设市内地铁的可能为零。而国家级开发区,高新区,扬州经济的主战场,大学城,国字号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都在南边,主要商业都在城市的西边。这就是尴尬。 好在市内几条高架,快速路在这两三年建设成环。 高铁,有利于出行。 但经济还得靠自身的发展。高铁救不了扬州的经济,同样救不了苏北的经济。一般老百姓,一年也做不了几次高铁。 少吹点牛,远的有上饶站,近的有淮安东。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扬州向南再出发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所在地是扬州市广陵区。 扬州向南,不只是邗江区,开发区,同样有广陵区,江都区,仪征市。 扬州向南,曾经是十三四年前的方向,后经人事变更,继任者另辟方向,改为向东发展。 五峰山大桥的开通,连镇铁路的通车,大幅拉近扬州与苏南的时空距离。 无论已经通车的连镇铁路,即将开工的北沿江高铁,扬州最重要的是过江向南,往苏锡常,上海,浙江方向,而不是去泰州,南通。 这个月,宁扬城际工可就要批复了。省会南京在扬州西南。 当年的扬州向东,其实不过是卖土地,房地产,割韭菜而已。所谓的江广融合,中心在江都,而不是广陵。 扬州向东,十二年了,雷声大,重点向东发展怎么样?冷暖自知。 跟这十年默默发展的江阳西路到古运河仪扬河一线比如何? 扬州在江北的发展怎样?扬州这十年向东发展怎样? 不要玩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把戏! 七八月的疫情,已经凸显了很多问题。 扬州就这么大,就这么点人口,资源,集中资源发展不一定能做好。 扬州经济的主方向,在扬州开发区,这点毋庸置疑。与扬州市开发区相连的是汊河镇,国家级扬州高新区。邗江区主城与开发区犬牙交错。 恒大事件,更多的凸显了这些年房地产发展的问题。 高铁站,只是车站而已,普通人一年也出不了几次门,不要放大车站对城市发展的影响,铁路与车站不是一回事。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指望高铁站带动城市发展,无异于缘木求鱼。 产业集聚,人口增加,房地产发展,而不是相反。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画个饼,多数人不会轻易相信。 中集通华集装箱厂,港扬食品厂已经完成搬迁,扬州向南再出发。 有些东西,可以做了少说,或不说,减少对原来大张旗鼓宣传的规划建设地方的伤害。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这是国字号。
泰苏联络线是泰州与苏州市区直通的唯一高铁通道,就不要硬拗了。 官方已经明确盐宜铁路与沪宁城际没有无锡站方向(东北)联络线。 所以北沿江与盐通高铁的泰苏联络线(西南)联络线,成为泰州与苏州市区直通的唯一高铁通道,就不要硬拗了。 无论是规划设计部门,还是北京西路,沿线的南京,扬州,泰州,苏州,嘉兴,宁波等地都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这条泰苏联络线,约提供通苏嘉甬30%以上的客流。 北沿江高铁,从上海到合肥建设线路。 从里程上看,上海到合肥,走京沪合宁,或南沿江合宁,都比北沿江近约100公里。 所以,这段以区间客流为主,除少量合肥走启东到上海北的车次,大部分都是走一段而转入其他线路。 上海到南京,也有少部分线路是上海-杭州东-南京南,除了冤大头,很少选择这个线路从上海做到南京下车。中途宜兴,湖州,溧阳下车,是另外一回事。 同样,除了冤大头,公差等外(票价多出近50元),也很少有人选择合肥-南通站-上海北这个线路,何况上海北的位置,相对于上海虹桥通达上海各区不是很方便。 市场会用脚投票。 省内,南京北-南通站-启东西-上海北,或徐州东-淮安东-扬州东-启东西-上海北,或徐州东淮安东-盐城-南通站-启东西-上海北,连云港-南通-启东西-上海北,这个线路都有一定量的车次。 但是还有大量的走一段,就转出到其他线路的线路车次,各段的客流。 比如连镇转北沿江,再转盐宜,往常州,无锡,宜兴,杭州方向。 比如连镇转北沿江,再转通苏嘉甬往苏州北,嘉兴,杭州,宁波方向。 比如南京北始发,往江阴,常州,宜兴方向。 比如南京北始发,往南通西,苏州北,嘉兴南,宁波方向。 比如南京北始发往南通西,张家港,上海北。 或盐通转北沿江往南通,启东,上海北。 …… 不一而足。 北沿江高铁是国家干线,其实是南京到合肥段。作为四横四纵,当年修建的合宁铁路是250 标准。同样西边的合武也是250。在南京就转入京沪高铁走江南了。南通到合肥,一天动车6对。 如果像南通网友所说,大量的车次从合肥向东经南京北,扬州东,南通站启东西一路到上海北。 扬州东以西到合肥这段有多少客流?目前的动车就10对,其中还有4对走镇江,南京南的车次。 江苏城市密集,东西宁镇扬,锡常泰,沪苏通三个城市群,客流线路是多样的。 当然也很可能出现上海北-太仓-崇明-启东西-南通站-南通西-张家港-苏州北,这个半环沪苏通线路。
一点认知,2台6线的高铁站,一年能发送多少客流?对比县级宜兴站 时速250的连镇,从6:30-21:30,15个小时,每6分钟一班,一天可发150对。 这是时速50线路的极限。 目前时速250福厦铁路,一天110多对在运营。 2台6线的车站,一年发送多少旅客? 宜兴站目前日发送量在5000左右。 宜兴站的站房面积才6000,毕竟是县级站。 经济发达地区,或者旅游热点地区都有高峰时段,这些天的发送量是平时的5-10都是常态。 比如鼎鼎大名的浙江义乌站,每到春节前,广场上搭帐篷。普铁时代的十大火车站之一安徽阜阳站春运。 京沪高铁苏州北站,据说高峰一天发送七万。 关键在于管理与应对。 据说五一当天,扬州东站的安检口只开了一个,这有应对和预期管理? 铁路管理确实不归地方部门管。但是作为重要对外的窗口,地方政府有义务和责任,与铁路部门去协调沟通,解决问题。 这却却这些年文昌西路被人诟病的地方。 既然有泼皮认为,扬州东站的问题,一句“不归地方管”,一推二五六,那么以此逻辑,铁路扬州东站,扬州站的客流量关地方何事?到处宣传??? 双标? 江苏是全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沿江地区,扬州城区人口230多万,西边的仪征还没有铁路站点。一天铁路出行过万,才是基本。 经济才是关键。 对于扬州地区铁路发表不一样的意见,就被打成泰州人?当年西祠的一贯伎俩,其实不过是掩耳盗铃之举罢了。 节假日一年加春运一年也就40天。规划设计部门不可能按照高峰时段规划,否则剩下的320天怎么办? 扬州东站站内站外的规划都有问题。站内是铁路部门的,站外呢? 好事都是自己的,坏事都是别人的?
2025南沿江,北沿江南通以西,通苏嘉通车,江北高铁问题解决大半 在目前沪宁城际高负荷运营的状况下,增加连镇铁路往上海方向的车次,得减少南京经镇江站往东的车次。 节假日有些网友说买不到回程票,该买到镇江站,再买镇江到苏锡常,上海方向的车票,就是利用了客流差。明年,沪宁间第三条高铁,南沿江高铁通车,先期通过沪通铁路一期进上海虹桥,上海站。 北沿江高铁建成后,通过沪通二期进入上海北站。 南沿江高铁接入的是宁杭高铁江宁站,这将使沪宁间一部分高铁走南沿江,南京主城区,江宁城区一部分旅客出行选择南沿江高铁往上海。 设金坛,武进站,旅客分流,有效缓解常州站的压力,对于沿线的镇江站,无锡站都有分流作用。 同时部分沪汉蓉铁路安徽合肥过来的车次,宁安铁路过来的车次,京沪高铁蚌埠方向过来的车次,部分走南沿江高铁往上海方向。 南沿江初期开行估算得45对以上,这就为沪宁城际腾出15对以上的空间。 省里快速上马南沿江高铁,为连镇铁路接入沪宁城际再腾出一部分空间,其实就是从全局考虑。 目前连镇铁路淮镇段高峰60多班次,南沿江开通后,高峰时段可以增加到70班次以上,买票难的状况,将极大改善。 根本解决问题,要等北沿江高铁南通站以西段建成通车。 北沿江通车,将形成淮安东-扬州东-南通西-张家港-上海北新通道。扬州东最快可以在80分钟以内到达上海北站(中途停一站),淮安东到达上海120分钟以内(停2站),不走沪宁城际,分流很大一部分直达上海的客流。 同时一部分扬州市区乘客在扬州站,扬州东站上车,直接走北沿江往南通,上海方向。 通苏嘉甬高铁通苏嘉段也大约2025年通车,江北八市往苏州城区方向多了一条新通道,目前盐城,连云港近连镇铁路,绕行扬州东,丹徒往苏州站下车的旅客将减少到几乎为零。 南沿江2022年通车,通苏嘉,北沿江高铁南通站以西段2025年通车,早则一年多,晚则四年,江北八市往苏南上海快速通行的大部分问题都解决了。 前后还有宁淮分流南京方向的客流,盐宜主要分流盐城,淮安往常州,无锡方向的客流。 目前盐通车次不多,主要是往苏州城区方向未通。 当然后续京沪二线全线通车,增加经连镇北上南下的车次,但这个数量有限。 京沪二通道就是分段,苏沪之间,京津冀鲁。 山东是传统上的北方地区,鲁南苏北都是欠发达地区,济南到胶东一线与长江沿线,基本上是断层的。 青岛与京杭二通道联络线,更多的连接省里的临沂,济宁,菏泽鲁南高铁沿线,以及西边的河南郑州。 2022南沿江通车 2023年宁淮通车 2025北沿江南通以西,通苏嘉通车, 南京都市圈扬马,宁宣通车。 江北南下北上,东进西行,问题解决大半
连镇铁路通车近半年,客流车次分析 连镇通车快半年了,历经刚开通,春节,疫情后的清明,多年不见的五天长假的五一,吐槽车次不够,新建350新淮扬的不少。 连镇淮镇段五一也才61班次(单向),节假日重联16节不少,平时大都单联8节。 国铁集团的统计部们没有数据?平时是怎样?高铁不只是服务一年那二三十天! 连镇淮镇段的车次,受制于沪宁城际,而且南京方向与上海方向的客流极不平衡,超过3:1,这还是连镇扬州段宁启西北联络线几乎不使用的情况下。 等明年南沿江高铁通车,沪宁城际南京到上海,减少10多班次,连镇顺势补入。 要根本改变,还是等北沿江高铁南通以西段通车。 同样是250客运专线,福州到厦门,高峰时段一天单向170多班,对比目前的连镇也就福厦30%多点。目前350杭宁,250甬台温铁路温州到宁波,单向一天也就70多班次。 连镇饱和一说,不知从何而来? 从上午6:30到晚上9:30,单向10分钟一班次,是90次。6分钟一班是150班次。 连镇的客流大多数都是江北往返苏锡常上海的客流。什么时候淮镇段平时的客流单向超过90班次,再来谈其他。 个人预估,2025年北沿江通车,京沪二线全线通车,连镇淮扬段单向车次也就80次多点。京沪二线北方过来的车次增加,但宁淮,盐宜通车,盐城,淮安往南京部分走宁淮,连云港,盐城往常州,无锡方向部分走盐宜,一增二减。先不考虑通苏嘉甬的影响。 分析问题,需要做动态分析。 个人曾经发帖说连镇铁路,徐宿淮铁路,其实就是沪宁城际往江北的延伸。 南沿江高铁通车后,沪宁城际释放部分运能,预估连镇铁路的车次增加到单向70多班,已经与杭宁,甬台温铁路持平。70多班是什么概念,6:30-21:30,15分钟一班,一天就是75班次。 江苏人口密度国内第一,是安徽的两倍多。一个中等的县,动则八九十万人口,是西边安徽的两倍。江北没有重要城市,乘客多是外出工作,返乡探亲的,有这么多客流很正常。 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目空一切。 中国高铁的设计余量不小,连镇铁路淮扬段具备提速300的条件。何况西边的宁淮铁路在建,扬州至天长的铁路方案研究已经列入扬州十四五规划。
进一步做好铁路规划建设工作意见的通知,大致分析。 !)双向客流2500万/年,约单向35000一天。 按照8节车厢600人,平均总上座率90%,含中途上下车的,540人,一天得单向65班次。 如果按照平均上座率110%,含中途上下车的,660人,一天得单向53班。 目前扬州东单向停靠约55班次,另外还不停靠的。 目前连镇淮镇段的上座率平均超过100%,还有少数重联16节车厢的。年双向客流量大于2500万。 2)按照这个测算,如果一天单向40班次,8节车厢,平均上座率88%,含中途上下车,年双向客流量也就1500万。 30班次,平均上座率100%,含中途上下车,也就1300万人次。 40班次,什么概念?从早上7点,到晚上21点,平均21分钟一趟车。非干线铁路,或两个经济发达或主要城市之间的城际铁路,达不到这个客流量。 30班次,什么概念?从早上7点,到晚上21点,平均28分钟一趟车。 按照这个标准,已经通车的连镇铁路连淮段,盐通高铁,连盐铁路,在建宁淮,都达不到1500万人次,250时速的标准。 盐通得等通苏嘉甬开通,跨局的车次增加,客流车次才能上来。 按照这个新规定,以后新建的铁路,非主通道的,也就200-250这个标准,连时速250都是不低的标准了。 浙江在建的甬金铁路,台金铁路都是时速160的客货兼运。 即将开工的宁波至舟山铁路也是250时速。 青盐一天17班次。
江平东路的工可报告,再次佐证宁启西南联络线。 未来扬州西区往上海方向,可以直接扬州站出发,走西南联络线,接入连镇,北沿江高铁。 其实这也就是我一年多前讲的一种妥协与变通。 扬州东并站,势必造成仪征北站的尴尬位置。目前已证实位置就在登月湖南。 而宁启仪征站就在城区西侧。今年底,宁扬城际开工。宁启铁路通过联络线,接入扬州东站连镇场,北沿江场,仪征乘客在仪征站乘车,仪扬州西区,征东部乡镇的乘客在扬州站乘车,南下苏锡常,南通,上海方向。 向西,在六合西站,宁启铁路接入北沿江场,连镇高邮方向过江的车次走连镇东北联络线,扬州站,仪征站,在六合西站,进入北沿江场向西,或者在六合西,南京北站换乘。 这个设计,基本解决了仪征,扬州西区到扬州东站过远的问题,既有资源得到较充分利用。 一个城市高铁站的客流量不是靠并站,而是经济活力与平时的人口流动量,而非节假日,或个别城市的旅游旺季。 盐城,三条高铁,一条普铁并站,汽车站也在隔壁,100多万人口出门工作。盐城站的客流量大吗? 因为宁启铁路南京江北没有设站,在连镇西北联络线几乎没有在用的情况下,扬州站依然每天有近20班次。 经济才是一个城市的根本,四横四纵的两条350高铁并站于德州东站,德州经济依然是山东后进生。 直指去年南通才通高铁,但七百多万人口的南通经济早几年就进入全国二十强。
连镇南延新思路 连镇南延,从连镇铁路开工时就提出。 之前规划的是镇宣,但加强省会首位度,变成了扬马+宁宣。 交通厅的回复,连镇南延是国铁集团项目。其实就是踢皮球。 作为国家干线铁路,扬州向南走五峰山大桥,再往南的线路其实是个尴尬,拉直走常州,镇江不可能同意:走丹徒,南沿江金坛站,溧阳,人流量不足,又失去了干线的价值,常州也不同意。 这已经是连镇已经全线通车了,南延的方案至今没有下文的原因。 通苏嘉甬,盐宜铁路,即将开工,常泰大桥已经开工两年,常泰铁路争取2022年开工,这又压缩了连镇南延往杭州方向的空间。 连镇铁路淮扬段,与徐宿淮盐铁路徐宿淮段一起,可以看着沪宁城际往江北的延伸。另外,连镇作为京沪二通道的一段,将来大量的西北,山东的车次经连镇淮扬段南下苏锡常,上海。作为干线,如果沿扬州东,五峰山南下,无论走丹徒,还是拉直走常州,考虑到将来苏北苏中经济的发展,大概率得新建复线,类似浙江在建的杭绍台,即将开建的甬台温高铁,在建的福厦高铁。 而且沿京沪高速公路,连镇铁路,新建350 高铁,淮安东到五峰山大桥都得160公里,代价太高,而且不符合目前的规划要求。而且运河以东的城市规划分布,只能类似山东德州东到济南西段这种,而不是福厦高铁,甬台温高铁,昌九高铁,与现有铁路部分线路错开,多方受益。 这就是尴尬所在。东面还有泰州积极争取的淮泰铁路,列入研究项目。交通厅不想搅进这趟浑水,踢皮球再正常不过。 350的宁淮铁路在建,安徽规划滁天扬铁路,争取列入十四五规划。沿淮铁路已经列入国家规划。江苏不通高铁的县市已经不多,盱眙,扬中是其中两个。 长江干线过江通道2035,明确的金山过江通道(铁路),拟作为扬州-镇江-扬中城际过江通道。 2020年陆永泉提出扬常城际。 从江苏铁路网的布局看,连镇铁路南延,走运河以西,从淮安东,利用在建的宁淮铁路由天长站向南,与规划中的滁天扬,扬镇城际共通道,有利于江苏的铁路规划布局,也是投资最省的线路。 2020年,苏锡常作为一个整体,与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宁波一起,列入长三角六大交通节点。 城市已经过了再大幅扩张的时代,无锡不放任高铁站与市中心直线距离超过20公里,盐宜铁路已经证明了。同样,常州,镇江,也不会放任。 更重要的是,随着苏中苏北的高铁网的通车,京沪高铁江苏段的车次已经在减少,未来随着南沿江,沪苏湖高铁,通苏嘉甬高铁通嘉段,北沿江高铁南通以西段,巢马,扬马铁路,京沪二通道山东段河北段的全线通车,东西南北方向,京沪高铁沪宁段的车次将大幅减少。 这就为苏中苏北线路接入京沪高铁丹阳北站创造了条件。 连镇铁路才刚通车,京沪二通道全线通车要到2025年,水到渠成,需要时间。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