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妹 归妹
关注数: 38 粉丝数: 372 发帖数: 5,485 关注贴吧数: 38
善建不拔章第五十四 善建不拔章第五十四: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祭祀不辍。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乃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国。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注释:此章教人知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底意思。建者。树立直上之谓也。善性则气生。纯一莫能拔。静定则生。生动。直上而不移。抱一而定。忘人忘我底境界。时时如是而不脱。性。母也。气。子也。母静子定。常守母之规模。而呼吸自如。动静天然。不待勉强时时不辍。稍有心中心。意中意。则忘母之规模。而不自然。常常定静安虑。而得真道。以此真道。不辍而修之。而我之身外身真矣。纯一不杂。一团天然之趣。者是我修身之德。如此。其德乃真。得天然之气。时时不辍。而修我之家。身者。神也。家者。虚室也。其家空洞中而现。以我纯和之德修之。其德乃余。使我天然之气。时时不辍。养纯一之体。修之于乡。乡者。性也。虚室之外宅也。常常纯和其气。而德乃长得真性而不昧。使我天然之气。时时不辍。而修之于国。则国有淳化之风。常常清静。无毫发之余。以性还空。内若有所得。冲盈而丰之。使我天然之机。时时不辍。而修之于天下。则通身透彻无丝毫隔障。光明于万国无不普照。此身外之身。慧光朗映。一贯乾坤。而天地悉归于我。我还天地故。以我之身。观身外之身。我之虚含。观虚空之室。我之性观虚白之性。我之神观湛寂之神。我之慧观混沌天然之慧。吾何以知天下之道然哉。不过一性者。此也。静者。此也。静而后动者。此也。动而返静者。此也。湛寂而归于虚白。此也。混沌而返于太清亦此也。无他尽性以俟命也。返命而复归于性。此乃常真常存之道也。以此。怀真人曰。静性静性。真静性。先天一炁起太清。寂然常绕虚无窍。一气流通万气朝。浑然一身云外客。不知身外有金身。太极炉中常锤炼。混元鼎内现真形。以空还空随觉悟。无无有有此章神。心灰意灭归大道。灵灵虚室现阳神。顶上一声雷霹雳。天地晴和放光明。算来都是无着处。一身之外始为真。真真真。真到了妙处道有灵。我身不作主。任他自己行。得了天然味纔得做真人。 【无忧整理】 (无忧谷正在建设当中,多谢大家的关注)
含德之厚章第五十五 含德之厚章第五十五: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峻作。精之至也。终日号嗌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注释:此章是返本而归太清底意思。德者气之和。厚者。常常精一。含蓄和炁而不间断。谓之含德之厚。如赤子毫无知识。螯是行毒也。毒虫不螫。无心之谓也。如赤子无容心。外不能入害猛兽不据。无意之谓也。如赤子无思意。外不能搅乱。攫鸟不博。无情之谓也。如赤子不种情于万物。内絶心意情。外欲不入。和气以合道。则骨弱筋柔而握固。虽有其身。而不知我之形。虽有其气。而不知我之道。赤子无知识。则忘人忘我。而不知我之为我。常归于空。修道者。故以赤子譬之。他既不知人我。又安知牝牡之合而 (血夋) 作。(血夋)者。赤子之真阴也。一点真阳隐于内。赤子气和而生一。故见牝牡出。他也不知用意用情。听其自然而乐天真。气固则精洁。精洁则一气生。谓之未知牝牡之合而(血夋)作。精之至也。赤子无心。而气不耗。终日号呼而嗌。嗌者。咽也。虽然号呼而真气不散。言其无欲无忿故不嚘。精粹纯一。和之至也。言其气归于空。空无所空。气存于有。有无所有。听其天然。常和以合道。知和之所以然而曰真常。知真常而返于虚。慧生而曰明。和之至。有益于先天。先天抱一而曰祥。损而曰不祥。气益则生。气损则耗。心益不祥生。心损祥见不过损心而益气。心使于气者凡。气使于心者圣。心使气则强。气使心则弱。强者万物壮而老。弱者万物化而生。能弱即道也。能强是谓不道。弱者。同天地之气。天地坏而我存。是谓道也。安得早已。强者。自耗真阳。日渐消化。是谓不道。不道者。安得不早已乎。总不过和其气。去其心。忘其形。存其道。听其天然。随其流通。周徧天下。而复归空。归空不空。是谓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存真常之道。清之静之返于太清。而道常存。岂已矣乎。 【无忧整理】 (朋友圈每天都有无忧谷现状更新,多谢大家的关注与支持!!!)
修士必过关卡---荣贵关 道德经曰: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至圣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悟真曰:不求大道出迷途,纵负贤才岂丈夫。百岁光阴石火烁,一生身世水泡浮。只贪利禄求荣显,不顾形容暗瘁枯。试问堆金如岱岳,无常买的不来无?邱祖曰:心安不说三公位,性定强如十里城。此皆教人以道义为重,而不可贪恋荣贵也。夫荣贵,有天爵之荣贵,有人爵之荣贵。天爵者,道德仁义是也;人爵者,功名禄位是也。求人爵者,读书苦攻,十年寒窗,日夜用功,废寝忘食,不知费尽多少心思,耗了多少精神,方得功名到手。虽得功名,而大小又不可必。或有发秀而不能发科者,或有发科而不能会进者,或有会进而不能登仕者,或有登仕而得失存亡又不可保者。如此艰难,耗散精神,消化气血,以真换假,图此虚名,荣在何处,贵在何处?更有功名未得而伤痨早发,痰喘气促,行动艰难,性命莫保,岂不可伤可叹!其所谓荣贵者,不过所坐者轿,所乘者马,所衣者纱罗绸缎,所食者羔羊海味。徒以装身体,充口腹,耀人耳目。究之身心大伤,受福无几,大限即到,临时荣贵莫持,与无荣贵者同一泯灭,何贵乎荣贵?修天爵者,饱仁义而味道德,敛浮华而就朴实,蓄精神而养正气,尊德性而道学问。不肯以真换假,不肯以苦为乐,自尊自贵,自足自满,宠辱不到,咎誉难加,造化不能拘,阴阳不能移,吉凶不能近,完成本来乾无面目,天地喜悦,鬼神尊服,方且披天衣,食天禄,享天寿,其荣贵永久长存,较之尘世霜露之荣贵,何啻云泥之异。吾劝真心学道者,速将尘世虚假荣贵关口打通,好作出世真正荣贵事业。打通尘世荣贵关口,不是教避荣贵,是要於荣贵境遇处,做出不贪荣贵的实落功夫。或处荣贵而恃荣贵,或居荣贵而贪荣贵,或出荣贵而不忘荣贵,或见荣贵而知是荣贵,或遇荣贵而谄媚荣贵,皆是不曾打通关口。若实实悟的荣贵能乱人之性,荣贵能迷人之心,荣贵能骄人之气,荣贵能败人之德,荣贵能纵人之恶,荣贵能伤人之身,荣贵能送人之命,荣贵是大苦,荣贵是火坑,荣贵是泥涂,方是打通关口。可以入乎荣贵之中,而不为荣贵所伤矣。昔人亦有在荣贵场中成道者,如鲍倩、淮南子、东方朔、许旌阳、梅真人、葛仙翁、抱朴子、罗状元,俱是大隐居朝,成就大事。盖缘早已看的开,识的透,故在大火里栽莲,泥水中抛船,借世法而修道法,显晦逆顺,人莫能测,非贪荣贵也。不但出世者要看破荣贵,即入世者能看破荣贵,自然别有个主见。得志则忠君爱民,尽心竭力,做出一番经纶大事。绝不与虚位素食者相同。不得志则独善其身,修道立德,品行高超。亦不与庸愚混世者相等。昔伊尹相汤,非图荣贵,盖欲以斯道觉斯民也。孔子周游列国,孟子游食诸侯,岂是求荣贵?盖欲行其道以求世也。至於周程张朱,皆是不贪荣贵,可仕则仕,可止则止。自古大圣大贤,皆是以道为重,不在荣贵上着意也。世间糊涂学人看不破荣贵,或居荣贵又舍不的荣贵,或自不荣贵而羡慕荣贵,或结交势力之家而谋利,或来往公候之门以为荣。既贪荣贵,又想修道。迷迷昏昏,邪思乱想,捉东捞西。无怪乎碌碌一世,到老无成。吾劝真心学道者,速将世路荣贵关口打通,处荣贵者忘其荣贵,无荣贵者莫羡荣贵。以明道为贵,以成道为荣贵,庶乎志念归真,前程有望。否则凤假荣贵为真荣贵,荣贵一念结於胸怀,茅塞灵窍,妄想明道,难矣。 【QQ群部落:无忧谷】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