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妹 归妹
关注数: 38 粉丝数: 372 发帖数: 5,485 关注贴吧数: 38
今天说的《壮游》和《奇迹》没有“半毛钱”关系 今天本想写一篇关于《奇迹》代理公司《壮游》的简介,于是去到百度搜索,最先刷出来的不是游戏公司,而是一直在我心中,一直想去做,而没有做的事情,今天看到百度搜索出来的结果,又一次在我心中燃烧起来。我把它发到归妹奇迹的公众号里,希望有一天,归妹发的不再是别人的,而是自己的壮游。 一提到《壮游》,我们就会想到《奇迹MU》,但今天说的《壮游》和《奇迹》没有半毛钱关系。有一种旅行,方法很贫穷,却可以改变人的一生。这种旅行,西方从16世纪末传承至今;中国却已失落数百年。那就是Grand Tour──壮遊。培养独自「闯」的能力,才能开创个人与国家的竞争力。不仅深入自然 更深入民间 其实,趁青年时云游四方自古有之。当时,有一个专有名词“壮游”。 壮游,指的是胸怀壮志的游历,包括三个特点:旅游时间“长”、行程挑战性“高”、与人文社会互动“深”。特别是要经过规划,以高度的意志力彻底执行。壮游不是流浪,它怀抱壮志,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它与探险也不太相同,壮游者不局限于深入自然,更要深入民间,去体验世界之大。 这个名词源自唐朝 那是一个壮游的时代高僧玄奘到天竺(印度)取经,就是古今中外最知名的壮游之一。诗圣杜甫也曾在苏州准备好船,差点东游到日本,他自传性的《壮游诗》就写道:东下姑苏台,已具浮海航。到今有遗恨,不得穷扶桑……也因为这首诗太有名,留下“壮游” 一词。 “中国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有很伟大的壮游文化,真是了不得!”年轻时代曾在欧洲壮游的艺术评论家蒋勋指出,“ 你看李白,他是吉尔吉斯人,可以跑这么远到大唐朝来。所以他们的诗,有一种豪迈,有一种气度,它不是书斋里的诗。”但明朝以后,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中国国力日渐衰落。 壮游:欧洲精英的成年礼 巧的是,在欧洲也有一种旅行叫“GrandTour”,恰恰好可以译成“壮游”。16世纪末,英国贵族子弟流行在学业结束后,与一位家庭教师或贴身男仆,渡过英吉利海峡,到巴黎、罗马、威尼斯、佛罗伦萨等欧陆城市进行壮游。除了探索文化的根源,这场旅行重要的吸引力在于——它是一场摆脱了父母束缚又兴味盎然的文化盛宴。 到了19世纪,壮游已经变为欧洲精英的成年礼,针对这段壮游时光,出现了一个专有名词“TheGapYear ”(空当年)。如今,壮游也仍是西方国家,尤其是欧洲教育中重要的一环。据英国教育部的报告,英国目前有20万~25万介于16~25岁之间的年轻人,正处于“空当年”当中。 壮游之后找到人生的方向 英国教育部的报告认为:“空当年”可增加外语能力,提升个人竞争力,包括独立精神、人际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约束力和沟通能力。更重要的是,许多人因此找到人生的方向,那是完成自我的最大动能。 切·格瓦拉是推翻古巴亲美独裁政权的革命家。他要不是在医学院四年级时,和一位学长骑着重机车,展开了为期9 个月、穿越5个国家的万里壮游,日后可能只是一个历史上默默无闻的医生。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史记》,也是在司马迁壮游后完成的。20岁那年,其父太史公司马谈给他一辆马车,指导他有目的、有计划地到广阔的社会中实地考察,接触壮丽河山和四方之民的生活习俗,并搜求历史传说与各种史料。司马迁圆满完成了这次学术旅行,“读无字之书,禀山川豪气”,最后终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环游半个地球之后,在中国呆过多年,完成旅游文学著作《甲骨文》的作者美国人何伟认为,若是有更多美国人曾在世界各地壮游,“了解那块地方的历史、文化,那么今天就不会发动攻打伊拉克的战争。”他指出,有壮游传统的欧洲,比美国更接受联合国这种国际组织,也更有世界和平的共识。 确实,每个人一生中,都值得进行一次壮游,不管你有没有钱。 引用电影明星约翰·巴里莫尔的话:“人不会老去,直到,悔恨取代了梦想。” 该用这句话,鼓励自己,去壮游。本文部分资料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逍遥乎山水之阿,放旷乎人间之世
《廿四式长生图》里面有一舒气之 《廿四式长生图》里面有一舒气之功夫,练习了一下,发现学之简单,用之甚妙。另陶弘景《养性延命录》的六字诀,“嘘”舒肝气,“呵”降心火。可配合习之。 站立静心,两手靠拢,十指交叉,上举过头,手心朝上。向前迈步,徐徐走出,百步有余。 一云:“双手上举可升阳气,行走散步可舒心行气活血,郁症者阴气重而阳气不足,多思少行,此动作古人发明绝妙”。 行百步后,站立不动,双足提起,足跟离地,扣齿百下。 一云:“足通肾经,肾主齿骨,习此动作,可强肾气,固本培元,郁症者多肾气不足,元气亏虚”。 二十四长生图这一招,即舒气又固肾,用了道医的通法和补法,标本兼用,得抑郁症的朋友可试下。 辅助练习“嘘” “呵”字诀 南北朝时期陶弘景所著《养性延命录》对六字诀做了详细的解释,说:“凡行气,以鼻纳气,以口吐气,微而引之名曰长息。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气,吐气有六者谓吹、呼、唏、呵、嘘、丝,皆出气也。” 一.“嘘”字诀 站立静心,呼吸自然,双足平行,与肩同宽,二目微闭,口微张开。 双手抬起,按胸二侧,从上往下,徐徐推出,下推吐气,发嘘字音。 一云:“嘘可舒肝气,肝气郁结如江湖淤塞,按摩胸二侧肝脾部,此开通气之河道,呼吸发嘘字音,如风力吹开气之郁结” 二.“呵”字诀 站立静心,呼吸自然,双足平行,与肩同宽,二目微闭,口微张开。 双手打开,二侧平举,如鸟开翼,徐徐展开,开时吐气,发呵字音。 一云:“久郁而伤心脉,呵字音通心脏,可养心。”
天下有始章第五十二 天下有始章第五十二: 天下有始。以为万物母。既知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归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注释:此章是返本还元。归于太虚。如圣经有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又如中庸有云。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种本留末底意思。天下者。身也有始。是一炁之初。发生未动之先。此时乃先天也。以为万物未生之前。即有灵性。灵性就是万物之母。既知有性。性发即是子也。发生时就是意了。有意是后天性是先天。先天禀而后天生。未发之初。即有意存。谓之以知其子。既知其子。意胜而复灭生意尽。复归其性谓之复归其母。如未惊蛰时。草木禀性而未生。内有先天存焉。到清明后。渐多生意。而枝叶萌动。此其子也。夏茂秋落。有霜雪杀之肃之。生意尽。止有性存。含养于内寂然不动。而又待来春。此是复归其母。如修道者。一炁融性。清静而俟物至上升下降而会于虚。此其母也。左旋右转。上下冲突。而为金液。此其子也。覆性而候动。动而复静。随其自然不待勉强。而合天真。此即是知母知子。而明本末终始之谓也。既明本末终始。不知先母后子。先子后母。则近于真常之道矣。真常之道在于湛寂。没身而不殆。兑者。口也。塞其兑。寡言惜气之谓也。则内境不出。门者。耳目也。无听无视之谓也。则心灰意絶。无所摇动。则外境不入。闭其门。塞其兑。终身不待勤劳。而近于道矣。开其兑。则真气不出。真气凝。则餐风饮露。而济于其事。若兑闭而不凝。露泄真气。则终身莫能救。见小而不贪。入无而不有。虚其神。和其气。益其精。皆化为空。则内外通透。无有隔障。辉煌乎见于微渺曰明守纯一之中和。空虚无之境界。不知人我而无贪求。退藏幽境。远于嚣俗。知柔而返曰强。用其柔和之光。复归于见小之明。则知天下万物。有母必有子。有子复归于母。言其静而动。动而返静也。遗字。作个说字看。如此。光至于柔和明至于见小。内外虚白。冲塞天地。无说我之身。皮袋之殃也如此者。是谓袭常。袭者。时时不闲念念常存。不可须臾离之谓也。知天命而率性。求率性中而得命。是谓常真常存之至道也。极言虚中有。有还虚譬如命本性出。无性不为真常。药本静灵。无静不成玄妙。而天下万物本末终始前后。自此而明矣。 【无忧整理】
善建不拔章第五十四: 善建不拔章第五十四: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祭祀不辍。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乃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国。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注释:此章教人知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底意思。建者。树立直上之谓也。善性则气生。纯一莫能拔。静定则生。生动。直上而不移。抱一而定。忘人忘我底境界。时时如是而不脱。性。母也。气。子也。母静子定。常守母之规模。而呼吸自如。动静天然。不待勉强时时不辍。稍有心中心。意中意。则忘母之规模。而不自然。常常定静安虑。而得真道。以此真道。不辍而修之。而我之身外身真矣。纯一不杂。一团天然之趣。者是我修身之德。如此。其德乃真。得天然之气。时时不辍。而修我之家。身者。神也。家者。虚室也。其家空洞中而现。以我纯和之德修之。其德乃余。使我天然之气。时时不辍。养纯一之体。修之于乡。乡者。性也。虚室之外宅也。常常纯和其气。而德乃长得真性而不昧。使我天然之气。时时不辍。而修之于国。则国有淳化之风。常常清静。无毫发之余。以性还空。内若有所得。冲盈而丰之。使我天然之机。时时不辍。而修之于天下。则通身透彻无丝毫隔障。光明于万国无不普照。此身外之身。慧光朗映。一贯乾坤。而天地悉归于我。我还天地故。以我之身。观身外之身。我之虚含。观虚空之室。我之性观虚白之性。我之神观湛寂之神。我之慧观混沌天然之慧。吾何以知天下之道然哉。不过一性者。此也。静者。此也。静而后动者。此也。动而返静者。此也。湛寂而归于虚白。此也。混沌而返于太清亦此也。无他尽性以俟命也。返命而复归于性。此乃常真常存之道也。以此。怀真人曰。静性静性。真静性。先天一炁起太清。寂然常绕虚无窍。一气流通万气朝。浑然一身云外客。不知身外有金身。太极炉中常锤炼。混元鼎内现真形。以空还空随觉悟。无无有有此章神。心灰意灭归大道。灵灵虚室现阳神。顶上一声雷霹雳。天地晴和放光明。算来都是无着处。一身之外始为真。真真真。真到了妙处道有灵。我身不作主。任他自己行。得了天然味纔得做真人。 【无忧整理】 (无忧谷正在建设当中,多谢大家的关注)
使我介然章第五十三: 使我介然章第五十三: 使我介然有所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错。 注释:此章教人知本知末。行近而远邪。就无去有底意思。我者身外之身。使身外之身介然湛寂。湛寂中有所知。知者觉照也。如此觉照。若行于大道。惟听其自然之施为。常存是畏之心。深息常守而不敢放逸。大道。即天地之正气。如天之无言无动。轻清而至高。虚静而至灵无有奇异处。平夷而已。大道与天同体。亦是甚夷。而无奇异。不常而已。无有施为。静以俟其自动。随一气之周流。静则径生。民者。气也。处静。则径路通贯。而民随其径。而入虚无。气静则和。气和则定。气定真生。真生。而好径。从径而起。元海如火发。火发上升。则先天见矣。者纔呌做而民好径。朝者。一气也。气升除息。谓之朝甚除。田者。身也。修身要无丝毫罣牵。看得如千年不耕不种无用之地。为世之所废。我之身。亦看得如此无用。若田之芜一样。真修道者。舍其身而修心。心修得灰芜身。而道日益。身看得重。道安在哉。身重心动。则求名求利念出。轻其身而身存。身存即道存。重其身而身亡。亡其身。道安在哉。谓之田甚芜仓者。无名无处虚空之室也。虚心静意。则先天生。先天生。则仓纔开。人纔知其处也。者个时节。方纔知道之妙。谓之仓甚虚历代祖师所言虚无窍者。此也后人求见者有诀。诀曰。心静而性明意。清而慧觉息深忘我。空我忘形。一气纔生。火发乃见。起者。金室也止者。神室也。无意之中。而听自然。四海之富。莫能得此。者纔是太上仓甚虚本旨底诀法。服者丹也。丹乃保身之珍。服乃护身之物。故以服字作丹字看。文彩者。内中五行。而还于虚白。从虚中见丹。丹成于三色云气之中。照彻天下。保我之身。谓之服文彩。带利剑。先天生。慧光见。则心之厌矣。厌者。无心之谓也。饮者。金液也。金液有物。谓之食。无心中动是我饮也。食也。总者不过一气耳。财者气也。货者。神也。神气足而有余。是谓盗天地阴阳之道兮。天地阴阳之盗兮。非道也哉。错当者个不是大道就错了。不错上文即道也。非道而何。 【无忧整理】 (可去看朋友圈,那是无忧谷如今的面貌,正百废待兴)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