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_mana
no_mana
关注数: 6
粉丝数: 250
发帖数: 12,904
关注贴吧数: 36
感觉要回标准才行了...但是又嫌烦 这个版本更新以后, 狂野的OTK和极限快攻又更多了。 目前狂野的平衡大致是,OTK发动前被极限快攻打死, 或者OTK发动后一次性弄死对面。 各种超展开都没有啥空间了。 感觉这样打游戏没有啥互动啊... 感觉得回标准吧,至少标准的快攻没有变态到四费铺一地还带巨人的 但是四个月换一次环境,不氪金也有点玩不动。 就挺两难的。
关于被吧主视为捡到宝的所谓道金斯支持设计论的视频 原视频是Ben j. Stein在2008年拍摄的《expelled: no intelligence allowed》 这个电影在维()基上有现成的词条。 对道金斯的采访很简单,采用了剪辑的方式。 也就是说这个Stein提了一个问题,让他回答 智慧设计的“hypothetical scenario”(假设情况), 然后把道金斯的回答掐了一些部分,最后剪辑成了那个样子。这个电影除了被很多人批评。甚至有个小插曲。 影片的提前试映是专门为教会以及其他基督教组织举办的,只有拿到邀请书才可以观看。在一个影评人无意中受到邀请提前观看影片,却给出了负面的评论之后,电影人们就开始更加严格地筛选能够观看影片的人。当公映的日子一天天临近时,一个可回复的网站建成,开始公开寻找观众去观看已经接近于完成状态的影片,一位名叫P·Z·梅尔斯(P.Z. Myers)的生物学家,在影片中接受了访问,他在试映的时候被拒之门外,可是到了后来,却通过这次在网站上匿名申请,而得到了观看权,与他一起的还有另一位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也是之前被拒,后来却申请成功。
从南极鳕鱼实例来看对进化的“必要性”的误解。 南极鳕鱼(notothenioidei学名:南极鱼亚目) 南极鳕鱼有一种抗冻蛋白,所以他们能比普通的鱼更适应冰水的生活。 在南美大陆和南极还连在一块的时候,南极没有环流,洋流会被迫与温暖地区的水对流, 所以那时候南极水域的温度要高不少。 所以这时候,抗冻蛋白并不具备明显优势,只能让南极鳕鱼可以往更冷的水中避风头。 (根据不同鳕鱼基因异化的程度,科学家推算出这个基因产生于南极环流形成之前) 然后,板块漂移,南美往北走,和南极脱钩了。 南极环流形成。这一带的水域不再和温暖的水域对流,水温在短期内迅速下降。 大量物种灭绝。鳕鱼在新环境里面“如鱼得水”(这个比喻有点尬,鳕鱼本来就是鱼) 大量灭绝的生物空出大量的生存空间,那么谁来占领呢? 幸存者...鳕鱼从这个关键节点之后,经历了一波适应性辐射式爆发。 如今这已经是一个亚目,从一个物种分支成了约上百个物种, 有不同的体型,占据不同深度的水体,甚至某个支系是另一个支系的食物。 =============分割线================== 某种典型对进化论误解是什么呢? 【新的生存环境虽然恶劣,但无法导致该物种全部个体悉数灭绝,总会有一部分幸存者,就像人类捕鱼时总会有漏网的,除草的时候总会残留部分杂草。进化论者会认为鱼会因此“进化”得越来越小,草会“进化”得越来越耐除,实际上完全没必要,这些幸存的个体根本无需任何改变即可“幸存”,仅仅如同“中奖”一样,并不需要进化才能生存。一旦环境再次改变,这些幸存个体又会壮大整个物种,就这样经历亿万年的轮回,不用进化,不需要改变。】 对于进化,很多人认为有需要和不需要的情况,有选择可言...对不起,进化不存在这个情况。 突变必然发生。除非有基因科技,方向也不受控。 你需要,突变会发生,你不需要,突变也会发生。 如同例子中的鳕鱼,一开始对于抗冻蛋白,其实并不是什么硬性需求,没有也活得下去。 环流形成了,其他鱼非常需要抗冻蛋白,但是没有,对不起,那就去死吧。 生物体能做的事情是,突变发生了,带着这些突变怎样活下去,怎样繁殖下去。 能否在现有的环境中找到生存的夹缝,如果不能,是否能够迁移到其他地方找到生存的夹缝。 如果像南极鱼这么狗屎运,在新的环境里面,能不能带着这些突变把和抢配偶的同类打得满地找牙。 另外,生态学不熟悉的话,分析很容易只针对单一物种分析。 物种灭绝了,他们本来的生存空间谁来占领,自然是剩下的生物。 如果是少量物种灭绝,他们的生态位被类似物种填充,看上去可能变化不大。 但是特殊情况下,比如环境巨变,只能剩下少量物种,就成了少量物种去填充大量生态位。 他们能以同样的形态在所有的环境中去取得优势么?很显然不能,就算是种内竞争,更适应新环境的物种总是跟容易留下后代。
从南极鳕鱼实例来看对进化的“必要性”的误解。 南极鳕鱼(notothenioidei学名:南极鱼亚目) 南极鳕鱼有一种抗冻蛋白,所以他们能比普通的鱼更适应冰水的生活。 在南美大陆和南极还连在一块的时候,南极没有环流,洋流会被迫与温暖地区的水对流, 所以那时候南极水域的温度要高不少。 所以这时候,抗冻蛋白并不具备明显优势,只能让南极鳕鱼可以往更冷的水中避风头。 (根据不同鳕鱼基因异化的程度,科学家推算出这个基因产生于南极环流形成之前) 然后,板块漂移,南美往北走,和南极脱钩了。 南极环流形成。这一带的水域不再和温暖的水域对流,水温在短期内迅速下降。 大量物种灭绝。鳕鱼在新环境里面“如鱼得水”(这个比喻有点尬,鳕鱼本来就是鱼) 大量灭绝的生物空出大量的生存空间,那么谁来占领呢? 幸存者...鳕鱼从这个关键节点之后,经历了一波适应性辐射式爆发。 如今这已经是一个亚目,从一个物种分支成了约上百个物种, 有不同的体型,占据不同深度的水体,甚至某个支系是另一个支系的食物。 =============分割线================== 常见的进化论误解是什么呢? 【新的生存环境虽然恶劣,但无法导致该物种全部个体悉数灭绝,总会有一部分幸存者,就像人类捕鱼时总会有漏网的,除草的时候总会残留部分杂草。进化论者会认为鱼会因此“进化”得越来越小,草会“进化”得越来越耐除,实际上完全没必要,这些幸存的个体根本无需任何改变即可“幸存”,仅仅如同“中奖”一样,并不需要进化才能生存。一旦环境再次改变,这些幸存个体又会壮大整个物种,就这样经历亿万年的轮回,不用进化,不需要改变。】 对于进化,很多人认为有需要和不需要的情况,有选择可言...对不起,进化不存在这个情况。 突变必然发生。除非有基因科技,方向也不受控。 你需要,突变会发生,你不需要,突变也会发生。 如同例子中的鳕鱼,一开始对于抗冻蛋白,其实并不是什么硬性需求,没有也活得下去。 环流形成了,其他鱼非常需要抗冻蛋白,但是没有,对不起,那就去死吧。 生物体能做的事情是,突变发生了,带着这些突变怎样活下去,怎样繁殖下去。 能否在现有的环境中找到生存的夹缝,如果不能,是否能够迁移到其他地方找到生存的夹缝。 如果像南极鱼这么狗屎运,在新的环境里面,能不能带着这些突变把和抢配偶的同类打得满地找牙。 另外,生态学不熟悉的话,分析很容易只针对单一物种分析。 物种灭绝了,他们本来的生存空间谁来占领,自然是剩下的生物。 如果是少量物种灭绝,他们的生态位被类似物种填充,看上去可能变化不大。 但是特殊情况下,比如环境巨变,只能剩下少量物种,就成了少量物种去填充大量生态位。 他们能以同样的形态在所有的环境中去取得优势么?很显然不能,就算是种内竞争,更适应新环境的物种总是跟容易留下后代。
【重发】建议反方吧友,挑战进化论,从挑战生物技术开始。 1.任何其他解释物种起源的理论,都没有经历过与进化论相同程度的质疑。 更不论以之为基础开发的任何技术了。 能够以某个理论为基础开发技术,从而带来实际的利益,这是进化论的根本竞争力。 实际上,其他理论怎样开发技术都是个问题。 对于进化论,发现生物遗传变化的规律,然后把这些规律用到其他生物身上去。 让他们的变化更符合人类的需要。 而设计论要怎样改造其他生物呢?召唤设计师?神创论要召唤上帝么? 2.我们在这里辩论,也就是图个打发时间。 真的对生物规律,对进化论有一毛钱的影响吗?没有。 因为生物工业带来的实质利益,最强有力的维护者其实是国家。 所有有生物工业的国家,都会需要生物学人才。 而招募这些人才的生物考试难道会剔除进化论?那还开发个毛线技术? 3.生物工业在,进化论稳如泰山。 建议各位吧友,想干掉进化论,不如动其根基... 可以宣传“亲子鉴定完全是骗局不可能有效” “转基因完全是骗局其实是不存在的”,“生物制药其实是用的魔法...” 如果能让这些观念深入人心,估计你们能在反进化论的道路上有实质性的进展。
建议反方吧友,挑战进化论,从挑战生物技术开始。 1.任何其他解释物种起源的理论,都没有经历过与进化论相同程度的质疑。 更不论以之为基础开发的任何技术了。 能够以某个理论为基础开发技术,从而带来实际的利益,这是进化论的根本竞争力。 实际上,其他理论怎样开发技术都是个问题。 对于进化论,发现生物遗传变化的规律,然后把这些规律用到其他生物身上去。 让他们的变化更符合人类的需要。 而设计论要怎样改造其他生物呢?召唤设计师?神创论要召唤上帝么? 2.我们在这里辩论,也就是图个打发时间。 真的对生物规律,对进化论有一毛钱的影响吗?没有。 因为生物工业带来的实质利益,最强有力的维护者其实是国家。 所有有生物工业的国家,都会需要生物学人才。 而招募这些人才的生物考试难道会剔除进化论?那还开发个毛线技术? 3.生物工业在,进化论稳如泰山。 建议各位吧友,想干掉进化论,不如动其根基... 可以宣传“亲子鉴定完全是骗局不可能有效” “转基因完全是骗局其实是不存在的”,“生物制药其实是用的魔法...” 如果能让这些观念深入人心,估计你们能在反进化论的道路上有实质性的进展。
建议反方吧友,挑战进化论,从挑战生物技术开始。 1.任何其他解释物种起源的理论,都没有经历过与进化论相同程度的质疑。 更不论以之为基础开发的任何技术了。 能够以某个理论为基础开发技术,从而带来实际的利益,这是进化论的根本竞争力。 实际上,其他理论怎样开发技术都是个问题。 对于进化论,发现生物遗传变化的规律,然后把这些规律用到其他生物身上去。 让他们的变化更符合人类的需要。 而设计论要怎样改造其他生物呢?召唤设计师?神创论要召唤上帝么? 2.我们在这里辩论,也就是图个打发时间。 真的对生物规律,对进化论有一毛钱的影响吗?没有。 因为生物工业带来的实质利益,最强有力的维护者其实是国家。 所有有生物工业的国家,都会需要生物学人才。 而招募这些人才的生物考试难道会剔除进化论?那还开发个毛线技术? 3.生物工业在,进化论稳如泰山。 建议各位吧友,想干掉进化论,不如动其根基... 可以宣传“亲子鉴定完全是骗局不可能有效” “转基因完全是骗局其实是不存在的”,“生物制药其实是用的魔法...” 如果能让这些观念深入人心,估计你们能在反进化论的道路上有实质性的进展。
衰变N连?10费退成小精灵啊....
《自然》:完整人类X染色体的组装终于完成 【“三思逍遥”网友的总结】 这对基因组学研究人员来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新的测序技术使得“超长读数”成为可能,比如纳米孔测序技术。这让研究者终于可以完整的组装染色体了。从前的人类基因组工程一直都是草图,并未达到100%的准确。因为从前的染色体测序的片段都太短了,一旦遇到长段的短重复序列,就没办法进行正确的组装。 【生物帮 网站的报道节选】 新论文的通讯作者,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NHGRI)的Miga和Adam Phillippy共同创立了端粒至端粒(T2T)财团,以在2018年的一篇论文上共同努力,寻求完整的基因组组装。证明了纳米孔技术产生完整人类基因组序列的潜力。这项工作使用了牛津纳米孔技术公司的MinION测序仪,该测序仪通过检测DNA的单个分子通过膜中的小孔(“纳米孔”)时检测电流的变化来对DNA进行测序。 这项新项目建立在这一努力之上,将纳米孔测序与PacBio和Illumina的其他测序技术相结合,以及BioNano Genomics的光学图谱。利用这些技术,该团队产生了一个全基因组装配,其连续性,完整性和准确性超过了所有先前的人类基因组装配,甚至在某些指标上超过了目前的人类参考基因组。 米加说,尽管如此,序列中还是有多个中断。为了完成X染色体,团队不得不手动解决序列中的几个缺口。用超长的纳米孔读段解决了两个节段重复,该读段完全跨越了重复段,并在任一侧均独特锚定。剩下的断裂是在着丝粒处,这是在每个染色体上都发现的重复DNA异常困难的区域。 在X染色体中,着丝粒包含一个高度重复的DNA区域,该区域跨越310万个碱基对(DNA双螺旋中的碱基A,C,T和G形成对,并在其序列中编码遗传信息)。该团队能够鉴定出重复序列中的变异体,以用作标记,他们用于对齐长读段并将它们连接在一起以跨越整个着丝粒。 米加说:“对我来说,我们可以将一个3兆碱基大小的串联重复序列组合在一起的想法真是令人难以置信。现在,我们可以到达这些重复区域,覆盖以前被认为难以处理的数百万个碱基。” 下一步是使用来自多种测序技术的数据的抛光策略,以确保序列中每个碱基的准确性。
进化论最(扯?)的地方是无论动物想怎么变都没卵用。 看到一个很多人回的帖子叫做“进化论最扯的地方就是动物想怎么变就怎么变”... 这个完全不是进化论啊... 1.突变是不受意识控制的,随想而变,除非掌握的基因工程。 (也就是最近几十年的人类才能有一定的根据想法编辑基因序列的能力,比如转基因技术,还一堆人BB) 人类100年前都没有这种能力...就算是现在基因工程,基因编程的能力也非常有限。 对于自然生物,更是想破头都没有用的.... 2.很多动物并不会“想”...植物微生物就更加不用说了,一样进化。 想是具有较为复杂的神经系统的生物才有的功能。 绝大部分生物只是按照本能在生存和繁殖。 你就算不会想,也是逃不出这个规律的... 3.进化其实上是突变不受生物控制的产生了。实际上突变就像碰运气,有四种典型情况。 一.大部分情况下,突变发生了,但是不带来明确的效果甚至可能没有任何效果...DNA编码有容错率。 二.在中性突变之外更可能的情况,突变可能带来不利后果(常见为死胎或者畸形), 然后这个生物嗝屁或者侥幸长大了但没能留下后代。 三.比较幸运的情况,突变有当前环境中的有利效果,留下更多后代,得以传播。 四.动物或者有远程传粉之类繁殖能力的一种幸运情况,突变有再其他环境中的有利效果,使得该生物能在新的环境下苟活繁殖甚至壮大。
概率低?巧合?造个巧合太容易了。反进化论者算的概率就是渣渣. 我要是说我能排出一个视频,我连续丢一个六面骰子100次,每次都是6点。 这个概率我给你算好是6.53*10^77,也就是6后面大概77个0的样子。 宇宙大爆炸以后的秒数(4.35*10^17)。理论上是个不可能完成任务。 纯粹按照几率去碰,宇宙大概要经历 目前时间10^60呗的时间,大概是1万亿亿亿亿亿亿亿倍宇宙年龄。 数字很吓人是吧? 但是实际上很简单,只要剪掉我没有投出6的部分就可以了。 投出100次6的可能性大概是投600次,然后剪掉500次。看起来就是连续的100次6了。 所有声称各种复杂结构是个小概率事件,几乎不可能的, 采用的是上一种算法。 而进化,实际上更接近下面这种算法。
虾虎鱼权威:日本明仁天皇。虾虎鱼进化分类方面的专家。
[一句话新闻]帝国理工发了个研究,恐龙灭绝还是赖陨石。 伦敦帝国理工,2020年6月29日。 总之就是给希克苏鲁伯陨石坑的冲击做了建模和推演, 然后决定了这TM的就是主要原因。 具体内容就不翻了,懒。 个人逼逼几句: 其实今天这个结论也基本被接受了。加上恐龙也没有完全灭绝。(非鸟恐龙灭绝了) 这事也就不显得那么神秘了,至于气候或者火山之类的说法,完全可以认为是撞击带来的副产物。
从“入侵物种”谈进化上的“优势” 有吧友一直在对外来物种更有优势的这一让他感到困惑的现象喋喋不休,尽管解释了很多遍都似乎听不明白。 那么来写一个相对比较清晰的版本。分点写,谁不明白可以根据具体的某一点提问。 1.外来物种更有优势不是什么罕见现象,入侵物种也不止兔子。 澳洲的兔子不是个例,但是总体而言,入侵物种占据很小的比例, 也就是大部分物种都不大具备入侵其他生态形同的能力。 2.在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中,任何一个优势都会有相应的制衡。 如果一个生物优势实在是大到无法制衡,它就会根本的改变生态系统, 成为这个生态系统的普遍特征,那么也就不再是优势了(人人都有的东西谈不上优势) 比如说陆生植物,其实是一种海洋生物的后代,海洋里面长的像植物的东西,极少真的是植物... 包括海带什么的,其实都不能归类到植物。 3.优势物种能够扩散至更远的地方。而在一片更大的大陆上,会产生更多的优势物种,他们扩散之后, 互相之间竞争,也给猎物带来更多样化的生存压力。 能幸存下来的生物钟,必然是能够应对更多样化的生存压力的。不然就灭绝了。 所以总体而言,亚欧非联合大陆的生物相对而言更为“全面”,更具备入侵的能力。 (反向的入侵也是存在的,因为突变会有特异性,这种特异性在短期可能有优势) 这个叫做协同进化,是解释兔子优势的核心理论。 兔子在更地狱的环境(亚欧非大陆)躲怪升级了几千万年,吃到的经验值很明显的比较多。 所以升级得比澳洲本地物种高是正常的。以至于澳洲本地捕食者抓他们太困难。 澳洲对外来物种的防范程度是很高的,因为澳洲本地的生态系统比较弱鸡, 随便一些外来物种都能够成灾。你可以看到,dingo,野马都是澳洲本地的 4.小的生态系统,突变出优势捕食者的可能性更小。 亚欧非联合大陆,其他地方突变出来的可能就会扩散到你这里来。 所以小型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可能就属于长期的菜鸡互啄的状态。 这点在比澳洲更下的生态系统中更为突出,比如新西兰的特色物种几维鸟(和猕猴桃英文同名的物种) 根本TM就不会飞,大点的老鼠都能欺负他们。要不是新西兰大力保护,早就完蛋了。
无法换任务这个事情是bug么? 你们有这个现象? 我现在似乎两天才能换一次任务来着。
最近吧里很欢乐啊... 小朋友上门求殴打这个事情可不是天天有。 但是玩的时候,给诸位几个小技巧: 1.网上说服某人是几乎不可能的。 大家的知识基础不一样,有时候你想把问题说清楚, 需要的是对方再接受几年的义务教育,搞懂基本的数学计算方法,才能说原理。 辩论是给路人看的,所以犯不着和对面置气。 2.对于我们这个吧,要应对一定的教徒,最有效的辩论手段之一就是飞面神教。 当对面坐宗教表述的时候,证明你们用的就不是一种思考逻辑(实证思维/信仰完全不是一个路数) 大部分情况下,你只要说他的宗教相对飞面神教是渣渣就可以了。 因为他如果想挑战飞面神教,那么你就有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基点。
其实针对任务卡组,也可以采用一张卡废一种卡组的思路。 就像用游荡恶鬼来限制青玉德差不多。应该出一章针对任务卡的卡组。 比如说:归零者:让对方任务进度归零... 不用吃掉甚至抢夺任务那么极端,一般的主线任务,一个归零就很难受了。
任务系统是有什么改动么? 我之前连续刷任务都是60G, 现在连续刷50G的任务,连着两天刷50G,换完还是50G...
关于物种大爆炸的一个简明解释。 物种大爆炸理论的解释牵涉到两个学术名词,一个叫生态位,一个叫做适应性辐射。 物种大爆炸一般发生于大灭绝后,为少数生物占领大量空置生态位,进行适应性辐射的过程。 生态位是生物群落需要的空间,食物以及其他东西的组合, 可以简化理解成占地盘。如果一个地盘已经挤满了人,那么要扩大地盘,就要消灭他人。 如果有空地盘,那么占领起来就几乎毫不费力。 快速扩张的前提是有空地盘。 而大灭绝可以清空很多地盘,使之成为无主之地。生物获得了大爆发的条件:空生态位。 适应性辐射就是指占领新生态位的物种,对本地环境进行适应,特化成新物种的过程。 可以简化理解成分封。比如周朝分封天下,分封出去就成了诸侯。 虽然名义上都是周天子的臣属,但是实际上各自为政。 比如各种猫,名义上都是猫,但是不少种类实际上互相有了生殖隔离,是不同的物种。 物种大爆炸并不罕见,在每一次大灭绝之后都有物种大爆炸。 寒武纪比较特殊是因为还牵涉到“新大陆”。(新生态位的增加,生态位本身出现较大扩展) 因为多细胞生物繁盛之后,本身物种可以生存的空间也增加了。 适应性辐射最常见的例子是非洲丽鱼/南极鳕鱼/夏威夷银剑等等。 =============================== 本来是用来回帖的,不过想了想自己也单独发一份出来。
推荐一本书《驯化:10个物种造就了今天的世界》 人类学家,古生物考古学家艾丽丝罗伯茨的著作 第一章就开始讲狗的驯化过程。 接下来还会陆续谈到小麦,牛,玉米,土豆,鸡,水稻,马,苹果的驯化过程。 最后是讲的人类的自我驯化... 我有这本,拍一页给大家看吧。
成了正版软件的受害者。。。。 steam上买了英雄无敌6和7,先玩6呗... 年纪大了,肝不动但是体验下战役呗... 安装...安装完了卧槽,还要再注个册? 注册...黑屏... 黑屏的时候还无法叫出任务管理器,卧槽?遂重启 卧槽...很久没有正版游戏出这种问题了啊... 搜索,禁用全屏优化,进去了... 然后要连接什么conflux...断线, 退出的时候黑屏,还是无法叫出任务管理器,重启。 再进,转半天圈圈连不上...连不上也开始不了战役... 玩个蛋蛋... 育碧我还真是TMD服气...
无聊的境界....侏儒克星刷得似乎多了点... boss一发入魂....之前我以为没发都是10,结果发现法强加成的也是算上去的...
有比我更**的么? 翻出了古墓的冒险模式,正在雷诺无限刷酒馆。 目标是刷到30个侏儒克星(2费打10,并且对最终boss追加打10),直接干爆boss....
对“跨物种进化”的一个说明,兼说明这为什么是个糟糕的说法。 首先,“跨物种进化”是一个相当糟糕的表述。 因为本身就是因为“不可跨”(或者极难跨越)才成为物种。 此表述为反进化论者常用,同时体现对进化知识的缺乏。 那么不同的物种怎么来的呢? 简单表述版: 比如我们把袋鼠(或者任何物种)分成两批A和B,完全隔绝AB两批袋鼠交配的可能性。 成百上千代之后,他们就会变成两种袋鼠。 详细表述版: 比如我们把袋鼠分成两批A和B,完全隔绝AB两批袋鼠交配的可能性。 A和B都会逐渐累积突变,但是这些突变不会在同样的位置。 在A种群之内的突变,要么被淘汰掉,要么逐渐成为群体特征。 B种群内成为群体特征的新突变则不一样。两个种群开始逐渐累积差异。 随着差异的累积,两个种群交配成功的可能性一代一代逐渐降低。 当低于某个值,那么意味着除非人工干预,不可能挽回这种差异日益增加的趋势了, 那么,这两个袋鼠种群就成了不同的袋鼠。而一般这个过程需要成百上千代。 在更多的代数之后,会达到人工干预都不再可能交配成功。 如果出现强烈的环境选择因素差异和多次瓶颈效应,则可以加快这一个过程。 对于反进化论认识的进一步说明: 反进化论人士总有一句话叫做,猫再怎么变也是猫。 但是人类所说的猫,是非常多个物种。 “跨物种进化”,从来不是你们认为猫变成其他动物,而就是一种猫变成很多种猫。
【新闻速递】琥珀中蜂鸟大小的恐龙 本周《自然》发表的一篇论文描述了一种像鸟一样的恐龙新物种。研究人员通过保存在琥珀中的一块颅骨将其鉴定出来,它可能代表了迄今为止最小的中生代恐龙 小型动物由于比较脆弱,一般不会保存在其它沉积物中,此次的发现为理解小型动物软组织和骨骼结构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线索。中国地质大学 的邢立达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Jingmai O’Connor和美国洛杉矶县立自然历史博物馆的Luis Chiappe等人描述了一块微小的像鸟头一样的颅骨——发现于缅甸北部的一块约有9900万年历史的琥珀中,他们将其命名为宽娅眼齿鸟(Oculudentavis khaungraae)。这块颅骨保存完整,喙后长度仅7.1毫米,表明该恐龙与现存最小的鸟类——蜂鸟——大小相当。 “Oculudentavis”意指“眼齿鸟”,反映了它独特的特征且从中可以一窥其生活方式。它的颅骨上可见一巨大的眼窝,类似蜥蜴的眼睛。眼窝开口窄,只有少量光可进入,这表明Oculudentavis适应白天活动。其上下颌有大量利齿,作者估计下颌每侧各有29-30颗。虽然Oculudentavis体型小,但是上述发现意味着它是一种捕食者,可能以小型节肢动物或无脊椎动物为食,这一点和现代体型相似的鸟类不同,后者没有牙齿,以花蜜为食。 “过去几年中,缅甸琥珀出产了许多令人惊讶的新知,”英国牛津大学的Roger Benson在一同发表的新闻与观点文章中写道,他提出,这一新发现表明“继续做出发现的潜力还很大——尤其是对小型动物的发现。”图[1]:发现眼齿鸟头骨的缅甸琥珀,头骨有9900万年历史保存完好 来源:邢立达 图[2]:眼齿鸟捕食昆虫场景艺术复原图 作者:韩志信
基因测序是进化论最强大的论据,但是问题是.. 绝大部分反进化论的人根本不懂基因测序是什么。 顺便说一下我刚刚的经历。 某人认为基因测序不能跨物种使用, 原因是“跨物种进化未被证明”。 这逻辑太TMD***... 一个用来证明结论的论据,被“结论未被证明”给否定了... 就如同你用X毒死了小白鼠,然后这个论据被“X是否有毒未被证明”给否定了... 我真的是五体投地啊...
乱斗随机进化卡组如果有个突变率,那卡组强度还能继续提升。 比如卡组传播当中,5次传播中有1次,被传播者继承这套卡牌的29张牌+另一张随机牌。 那么就可能产生更高强度的微调.... 如同现实世界中生物进化的模式... 不至于像现在,卡组稳定下来以后就没有变化了。
关于“高等智慧(或外星人)干预”的可笑说法... 人猿相揖别600万年了,我们 裸猿(人类) 才发展到今天, 脑容量在600万年里面逐渐加大,最后7万年人类群体才突破邓巴数限制... 是那种高等智慧如此的弱(和谐)智?要花这么久的时间来做改造? 人类现有的技术都不止这个水平啊... 就这还高等智慧?妥妥的低等智慧...
哇,刚刚被一个精彩的冷门OTK打死了。 就是贼那个一回合用多少牌就造成多少伤害那张战吼,这种OTK也有人能想出来不容易,KEY牌好像是4张还是5张..... 可惜了,加好友没有音讯,虽然我觉得也正常,毕竟不加好友才正常。 我是确实觉得精彩,表达一下休闲玩家惺惺相惜的**感情,并不是想骂人来着啊...
来来来,试试这个比喻能不能让某些人更理解进化一点点。 见过不少把进化论“飓风扫过一座废料场,然后奇迹式地组装好一架波音747”的。 能打这个比喻自然是完全不理解进化论,但是既然他们能理解一点工程学, 那么我也用工程学来打个比方。 1.这是一场机器人大战。改进机器人的是猴子,虽然手头有工具,但是他们基本只会乱敲。甚至大部分情况下没有对机器人造成任何实质性的影响。有时候甚至会敲坏机器人,但是偶然会歪打正着做出改进。 2.第一轮开始,大量机器人被放入场内混战。直到剩下最后战力强的10%。 3.剩下这10%的机器人都被复制10倍,再次交给那些猴子。 4.第二轮开始.... 一万轮之后,你觉得剩下的机器人会不会“进化”呢? 这个过程需要任何智商么?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你赞同或者不赞同,进化论就在那里。 发展生物技术要以此为基础, 育种以此为基础,基因技术以此为基础, 甚至是被各种妖魔化的转基因也是以此为基础。 你要是能通过BB,把这些技术BB成假的。那才是真的牛逼。 否则,这些技术还是继续发展,诺贝尔奖也继续发给相关的理论和技术。 就在你们BB的声音中,这些技术继续改变世界。
给持“人是猴子变的”家伙们澄清一下概念。 如果“猴子”=现存的猴子,那么这个说法就是完全错误的。 如果猴子是泛指的猴子,那么就不用说“认识猴子变的”,人就是一种猴子。 甚至可以说,所有的陆生脊椎动物都是一种鱼,一种陆行鱼类。
哈哈,刷飞旅馆的炉石刷到游戏卡住了。 用铜须, 第一关宝藏拿了活化药剂,然后就不断用244刷炉石逃回旅馆, 把无关的牌基本上都移除了。 卡组只有9张牌了...不知道是牌不够,还是第二关能逃的都逃过一遍 反正卡在游戏界面上,点下一关的那个开始按钮灰了...
无限岩印小姐姐大军出击 15张小姐姐了,还有活化药剂,打1牌库+2...宝藏无限。 关底稳了...
一开新版本就乱斗竞技场.... 明显是在催你充钱。 而且还要自己组卡,对休闲玩家很不友好。 但是我有威兹班....随便打打,几胜不重要。
炉石本周乱斗其实能解释一个进化现象。 优势突变是怎样脱颖而出的。 炉石本周乱斗的规则如下: 1.每个人一开始拿到的都是随机卡组。 2. 败者获得胜利者的卡组(或者换个说法:胜利者通过击败对手将卡组复制) 这就非常像进化的规则了。 1.随机突变。 2.优势个体获得复制基因的机会(繁殖) 一天之后,优势卡组就已经脱颖而出,强大得如同是刻意组建的卡组。 接下来是群嘲时间: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可以理解进化论的,一种是无法理解进化论的。 进化论是一个很好的智商加三观鉴定工具。
炉石本周乱斗其实能解释一个进化现象。 优势突变是怎样脱颖而出的。 炉石本周乱斗的规则如下: 1.每个人一开始拿到的都是随机卡组。 2. 败者获得胜利者的卡组(或者换个说法:胜利者通过击败对手将卡组复制) 这就非常像进化的规则了。 1.随机突变。 2.优势个体获得复制基因的机会(繁殖) 一天之后,优势卡组就已经脱颖而出,强大得如同是刻意组建的卡组。
进化论其实是一个快捷有效的区分手段。
这卡也是给了德鲁伊,要是给了战士... 可以配合的套路那是真的多... 用在腐面身上就很爽,如果场上还站了狂暴巨魔那更爽... 连黑壕炮塔都可以一用了.... 给猎人也不错,加兹瑞拉直接起飞。 再不济也可以配合古拉巴什狂暴者, 这你敢不解下回合直接+12攻...
手动加属性的大怪.... 只要够无聊,按到属性1000-1000也是可以的。
人类分辨面孔的能力是优化过的。 1.人类会优化类似人脸的图案,这是emoji流行的一个原因。 因为只要看起来像脸,就会被大脑优先当成脸部来处理。 以及,人类会把日常生活中很多图案处理成人脸,比如微波炉... 你搜个两个旋钮那种微波炉的图片,然后歪头90度,你看是不是觉得人脸出现了.... 2. 人类对于人类差异很大的动物面孔识别能力低下。 两匹马的面部差异很可能非常巨大,但是人类通常无法识别。 大象就更难一点了。拍电影的时候,通常会用很多只动物来让你认为是同一只, 这样就不用把一只动物训练到会所有 动作。 而在分辨动物上,AI有巨大优势,因为AI没有在人脸识别这个领域有硬性固定的算法。 3. 人类有异族效应。 人类的面孔识别能力会对熟悉的人群进一步优化, 接触外国人很少的,会觉得白人之间长相非常类似,黑人之间长相非常类似。 同样的,西方有个笑话类型就是觉得“黄种人长得都一样”。 但是我们自己肯定不这么认为。 4. 人类对非正常排列的面孔识别能力下降。 有个笑话是超难的连连看是什么,韩国小姐连连看。因为觉得长得太相似。。 但是更难的连连看是:倒过来的韩国小姐连连看。 我相信不少人看到过类似图片,一张改过的人脸倒过来看的时候没发现什么明显问题, 然后正过来之后才发现眼睛和嘴转了180度.... 推论: 但是如果你不能感受细微的差异,那么你在人类社会没法很好的生存。 对面部精细差异的感知能力强,不代表人类之前的差异真的很大... 人类的认知有固定的“缺陷”...这方面可以去看看心理学和认知科学方面的书籍。
“本土情结”是一种幼稚病。 人都是从小孩子过来,小孩子的心理很简单,自我中心。 “我”就是世界的中心,走出这个思路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 对于文明的看法,也有类似的幼稚病。 中国的叫法就是如此,中间之国,其他国在四方。 欧洲文明也一样,亚洲离欧洲近的是近东,远一点中东,到我们这是远东。 古埃及人也样,把尼罗河当成“正常”的河流,其他从北往南的河都被称为逆流河。 然后到了中世纪,科学有了一点起步,总还是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日心说都费劲巴拉了才被人接受。(当然也和哥白尼的计算模型过于粗糙有关) 到了现代社会,这玩意的表现就是地域攻击, 天知道历史上发生了多少次大屠杀....各种远征,强行迁徙移民 就中国而言衣冠南渡,湖广填四川... 说得不好听一点,往回追溯2000年,几乎没有那个人还和祖先生活在同一个方圆百里之内。 更何况2万年,20万年?我祖先2万年前在那里打猎还是捞鱼对我来说都没啥影响。 为什么这么容易被地域攻击带来的廉价优越套进去?因为眼界就这么宽.... 在面对更大的问题的情况下,这种自我中心就强化为民族主义。 恨不得自己是民族是最老的,占一个“我是你爸爸”的心理便宜。 就如同美国酒鬼嘲笑法国人头像吹嘘时候,好像诺曼底登陆是自己参加的一样, 在这种对“优秀集体”的归属感中,生出一种优越来。 而日常生活中被近处的人压制的事实,也就不那么难受了。 所以有些人要论证本地起源论,好像祖先几十万年几百万年前就在这里,是一群没有扩张能力的**。 或者是走向四方之后,被人反过来压着打的弱逼后代。 我就想问了,为啥不论证中国人是本地鱼类进化,或者更缘故一点,本地细菌单独进化来的呢? 有些地质学常识的也许会觉得搞笑,追溯到这个程度,本地都没有意义了, 构成中国土地的这些板块,那时候是海还是岛都不一定呢。 醒醒,长大了。出生以前就有的这些东西,这些国家,甚至这篇土地,也不是世界本来的秩序, 也不过是世界演变的一个结果。
野人玄学和外星人玄学要合流了么? 某个野人帖子已经朝着“野人”是“外星生物”方向发展了... 问题是这帖子还控评,控评完了自己还顶。 野人和生物学生态学有关的矛盾都摆在那里。 人形生物不适合伏击不擅长隐蔽, 神农架被人类居住区割碎无法支撑种群多明显啊... 但人家“我就是相信有”啊,道理没有用啊, 最后搬出外星人说,这种玄学你就没法用生物学生态学来反驳了, 以为外星生物不符合地球生物生态规律也是可以的啊。 关键是:外星生物TMD也是玄学啊。 连两个胃肉泛酸这样的描述都出来了... 且不说野人标本没有被正经记录过, 单说这不知道什么来路的研究者居然还能够吃上两口,足见这个路数之牛X... 某人你不如说野人直接就是外星人... 找不到是因为他们有高科技好了。。。
人类的多地起源论根本上就是不符合进化论基本模型的。 来打击一下持多地起源论的 人。 进化论的基本模型是一个分支模型。即一个物种的不同的后代群落,各自突变累积差异, 而不同的环境选择条件强化了差异,从而使得兼容性不断下降,最终分支成不同物种的过程。 多地起源论的模型根本上是与之相反的,多地起源论是一个汇聚模型。 讲的是原本没有什么兼容性的模型,逐渐具有了融合成一个物种... 怎样做到? 自然生物只有随机突变,没有基因技术般的定向突变, 也不可能知道基因(人类100年前都不知道),就算能一定程度上操控基因也不知道针对什么基因去突变。 所以,如果要坚持多地起源论,不如加入反进化论反科学的行列。 不过既然不准备要现代科学的支持,不如直接宣布是女娲捏的就好了。
“大道至简”就是一句瞎扯的话。 世界是复杂的,是人的思维要求简化世界。 一个过于复杂的世界会给人的精神带来巨大压力。 简化世界不仅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也是一种自保的行为。 就像中国古代用五行解释世界。这肯定是不能一一符合的, 所以五行相克还有五行相辱,正着反着说全了,没有什么东西能跳脱出去。 成为一个无法证伪的玄学。但是符合人简化世界的需求。 只要能用这么个简单的学说能够解释,这事情就不至于带来那么多位置的恐慌。 所以这种“大道”能不“至简”么? 甚至可以说,只有至简,才能让你把什么东西都生搬硬套上去。 但是随着人心智的成熟,认知能力的提高, 一个正常人因该能够意识到这个世界的复杂性。 意识到,世界的很多东西(防抬杠:不是全部)不是小时候那么能够随便就能贴善恶标签的。 意识到很多作恶的人其实是以为自己是在行善的, 比如宠坏孩子,比如给孩子用土房子,比如把孩子送到杨教授那里去电。 有个玩意叫做汉隆剃刀:当用愚蠢足以解释时,就不要推测别人是有恶意的。 具体落实到生物上,生殖隔离作为物种划分的标准有反例, 骡子不能生育有反例,染色体数目差异导致生殖隔离有反例.... 但是这玩意如果能做原理上的分析,能从较统计学的角度去观察, 就很好理解普遍规律和反例之间的关系,甚至能更好的理解普遍规律为什么普遍。 但是,这对思维比较简单的人而言是一记重击。 我们应该意识到思维简单的人对世界简化的刚性需求。 一个不符合自身认知的世界会带来恐慌, 小孩子的这种需求,是要保护,是要引导,一步步让他们走出来的。这是人的成长规律。 至于来这里挑衅的人,就不要怪吧友们认为你跟小孩一样无知了。
哈哈,在狂野抓复活牧好玩... 2*萨隆监工 2*小鸟乖乖 1*沼泽飞龙 2*饥饿的巨龙 2*沼泽狩猎者 1*双头怪 10张牌塞怪给对面,给对面墓地塞了个爽.... 就是抓到一次也不是那么容易...
刚宣布了一个新的古人种,谁有空去搬运一下。 吕宋人... 大概5万年前。 本期《自然》杂志的封面。 新闻应该很少。 我有点忙。
狂野玩任务猎还有点好玩... 胜率一般般,不过很娱乐。 有一大特点是不怕爆牌贼...胜率起码八成... 在缝合追踪者(我这头野兽没人可以驯服)的支持下, 通常做完任务就已经手里有铜须了,一下子塞30张进牌库, 不仅提高了后面的强度,也大大提高了抗爆牌的程度.... 而且如果DK上手了,牌库可以让他爆去,可以基本上不下抽排龙,就靠捏鲲打就行了。 顺便还耗死过一些无限战....连续2~3回合满场无限战通常还能解掉,连续4回合以上基本满场无限战就不行了... 不过新牌要出,狂野也要变天了,虽然不像标准变得那么厉害吧.....
我感觉这卡可以一定程度上制裁大哥牧。 一下塞7个... 搭配萨隆和小鸟乖乖....画面就很美了....
今儿有个教徒给我推了篇文章,叫《宗教孕育了科学》 读完的感受是,**,读书人太会拐弯抹角了。 能让宗教信徒都觉得这篇文章是在夸他们... 作者张卜天,还是很有水平的... 把西方科学在宗教环境下成长,独立,转至竞争的脉络理了理... 全文真是很好的没有带什么主观感情色彩进去, 当然也没有高高在上的科学主义。(所以很有迷惑性) 我也认为 没有其实更好。 可以读一读。了解一下科学和宗教从当年纠缠不清,到如今分野竞争的历史, 很有意思...
5玩家6代迭起兴衰初体验吐槽 1.卧槽,初始资源真多。还可以一次性把一些资源收了?卧槽这不是逼种田党犯强迫症么...。 2.区域建造什么鬼....卧槽区域类型还那么多,还要考虑相邻地格?卧槽强迫症强迫症... 3.尤里卡很爽啊...但是没有尤里卡很不爽啊, 强迫症犯了.... 4.干TMD城市不能射箭了?小野真嚣张啊,等我做造点兵弄死你们。 5.做完兵顺路测试一下,我去,剑士这么强?不用担心被城市扎成刺猬轻松就到城下一刀三分之一多血自己还不带多少伤的?草草草,种个毛田,推推推。 结论:这一代是最让人犯强迫症并且最野蛮的....
一个概率计算题:人来到这个世界的几率有多少? 每个人都有父母,而且是唯一的。同样也有各种祖父母,曾祖父母.... 而对于每一个人,其每一个男性祖先,都必须找到唯一正确的女性祖先, 才能构成正确的组合,保证此人的出生。 而向合格几率接近于0. 【如果不能理解,可以看点假设的数值推演, 如果找到正确配偶几率是0.5( 充分高估,因为一个男性可能的择偶对象很难是二选一,同时代能接触的女性可能有二十) 那么只要上推四代,几率就下降到了1‰以下(注意四代的曾曾祖辈有8对16人)】 然而每个人都来到了世上, 这是不是非常的巧合?一定是某种设计的结果? 【这个概率题的计算是用来讽刺以小概率事件来得出设计结论的某些人, 他们在并不了解计算模型的情况下胡乱的计算概率,当然会得出荒谬的结果】
喜报:诺莫瑞根浮肿麻风鼠无脑打法完全成功。 刚刚实验了雪人上10回合增伤的裂伤,然后换被感染的松鼠无脑奔踏的打法, 完全成功。 如果用的341攻的雪人和305攻被感染的松鼠,那么松鼠的奔踏有debuff是231*3=690每回合伤害。 邪爆都不用...邪爆测试了只有244+162*4,比奔踏一回合的伤害没有非常明显的提升。 总之我打完之后,第二只松鼠还有700多血,虽然被BOSS被动带走,但是雪人幸存,过了! 雪人和松鼠都是野外不难抓的宠物(虽然蓝色的有点难,但是既然能打到这里,匀15个牌子升蓝色总是不难的。)
诺莫瑞根老鼠boss和最终boss方案。 参考了吧里的另一个经验贴。 老鼠:不能上死两两个宠物第三个还上场了,否则老鼠被动触发以后你全灭算没过。 吧友是用赞达拉,应该还比较稳。 我个人一个比较二的方案是两个生命交换怪,都是打两下换血把boss换到1000多点,然后上伊奇收割。 最终boss我一开始是用三电盾方案,还想过用火盾。 NGA看到一个方案用伊奇黑爪+赤鳞幼崽电盾反弹,可以迅速弹死boss,赤鳞死了伊奇收割就行... 确实非常简单高效,不过虽然只要两只,但是没法带宠物,因为boss技能会拖血最少的出来。 至于入门的boss基本就是三元素点燃+焚烧没啥难度。 2号boss三元素整理整理也能过,不嫌烦君王蟹加蜗牛也能耗死....
阿兰卡一个低配的2带1方案。 关键宠物:水荧...273.289那一款,水荧最高攻击就273...对面3个260速,所以速度高出260就行,但是水荧最低速也有289(不然就选恐爪鸟了,攻击更出色...)也好抓,附近的影月谷塔拉多就有... 技能配置是飞扑,恢复和闪避... 开场对方buff,我方飞扑,然后闪避,然后1到死...中间可以找机会恢复一下,因为对面速度低,所以运气不太差的话掉不了什么血。 然后2号机器人,记得开场闪避,闪避就能赶上冷却用第二次...(没试过开场飞扑,预估打血量应该不够...) 闪开2次缠绕基本上就能1到死了...然后3号随便搞搞,小宠上打个酱油, 切个克飞行的就行,精灵龙是OK的...有小彩狗吼叫以后一发送走更好。 比起奥尼龙方案回合数多点,但是总体还是比较稳的。
出了50多张牌了,一张龙都没有,一张元素也没有。 而且这版本的核心是巨魔。 机械是上个版本的主题, 海盗/野兽体系已经看到了增强,鱼人也算是有小小的增强。 龙体系摆出了架势,但是没有新龙。 元素最惨,一张新卡没有。 六大体系,看起来元素是最惨的。
创造论的广告打到了进化论的贴吧.... 百度花式自毁的姿势又多了一个啊... 不过本来也就没啥公信力了...
问个加装固态硬盘的问题,小新潮7000-15.6寸的 当时买的时候贪便宜了,没有买有固态硬盘版本的。 (买给长辈用的,其实跟以前那台电脑比起来开机不慢...但是和我的比起来就慢了,于是造成了不满) 听客服说这个电脑本来就是双硬盘的,当时买的时候价格比较低,估计是拆了固态, 现在又要往上加,这玩意的接口是M.2么?
晚上起来上厕所结果顺路买了个新版迎新包。 五色龙里面我就缺北京龙,送的就是它,不知道是我运气好,还是送的橙卡也不重复。这个五分之一的几率,难以判断。 我其他的经典橙卡还缺5张,然后10包1橙,出的是5张里面最用不上的的钓鱼王... 我现在终于凑齐“愿青龙指引你有10点法力值的时候在河边钓上一整天的鱼“了。
装备都比你聪明。 别说你不是智力型,就算是智力型也没装备聪明... 不信你脱掉装备看看,你的智力还剩多少?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