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明天会更好 潮汕明天会更好
关注数: 0 粉丝数: 7 发帖数: 2,599 关注贴吧数: 5
【潮汕爱国人士】 蚁光炎:舍身救国的泰国华侨领袖 抗日英雄谱 1939年11月21日晚,泰国(时称暹罗)曼谷繁华的耀华力路上发生了一起震惊中外的血案。时任中华总商会主席的蚁光炎先生不幸遭遇暗杀。蚁光炎是因领导泰国华侨开展抗日救国运动而被日伪杀害的。在海外著名侨领中,他是第一个为祖国而牺牲的抗日英烈。 蚁光炎1879年出生于广东澄海,出身贫苦,青年时期移居泰国谋生,后经营航运业和火砻(碾米)业致富,成为商界翘楚。他在事业有成之后,为旅泰华侨和泰国人民做了很多慈善公益事业,自家却过着俭朴的生活,赢得崇高声誉和广泛尊重,于1936年当选为第16届暹罗中华总商会主席。 中国全面抗战爆发后,蚁光炎率先发动属下拒绝为日商驳运货物,带头拒卖暹米给日本,领导侨众开展抵制日货运动,沉重地打击了日本的战时经济。同时,他在侨胞中筹募爱国捐款,并带头认购救国公债,为祖国抗战筹措了大量的外汇资金。为解决祖国抗日将士御寒之需,蚁光炎曾以华侨慈善机构“报德善堂”的名义组织侨胞捐献衣物,三天之内就把泰国的布匹买光了。滇缅公路开通后,他还带头捐献卡车,发动华侨机工回国服务。此外,香港八路军办事处成立后,他曾通过宋庆龄、廖承志及香港华比银行的渠道,向八路军、新四军捐赠卡车、药品并多次给予汇款支持。当时,泰国华侨青年赴祖国参战的很多,仅奔赴延安的就有300人(约占延安华侨青年的一半),其中许多人都是经由蚁光炎的介绍和资助才得以成行的。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都是中国人,救国人人有责!” 蚁光炎还自1939年5月起冒险回国,辗转奔波于广东、香港、重庆等地,除向国内国共两党有关方面报告侨情、捐款慰劳抗日军民、谋划救济家乡受难同胞和接洽沟通侨汇外,还提出“加强抗战,开发西南”的主张,号召华侨投资西南大后方,受到国内的重视和侨胞们的响应。 在上个世纪30年代的泰国,执政的銮披文当局实行亲日政策,因此蚁光炎的抗日行动不免面临更多的困难和阻挠。敌人阴谋策划了针对他的暗杀活动。蚁光炎在敌人的枪口下倒下了。弥留之际,他仍用微弱的声音嘱咐家属:“我虽死,尔等免用痛心,中国必定胜利!”
【潮汕典故】 坑水变酒嫌无糟   俗语“坑水变酒嫌无糟”(糟,指酒糟)讽喻人心不知足,贪得无厌,犹北方话所说“人心不足蛇吞象”。  传说明代洪武初年,揭阳地美都大湖村村口有个大娘开了一间小食店。大娘虽然手脚利索勤快,可生活却十分清苦。  一天晌午,一个头戴斗笠,身披破袄的邋遢老头,来到离小食店不远处的一块大石头上坐下,敲起渔鼓,唱了起来,唱累了就喝坑水。大娘觉得这老头子十分可怜,便舀了一碗粥给他喝。老头喝完后笑着说:“好!好!好人必有好报!”随后便脱下了破袄来捉虱子,送进口中嗑。自此,这怪老头两三天便来一次,每次大娘都送一点粥给他。有一次,老头问大娘要不要卖酒?大娘说这我也想过,只是没有本钱可造酒来卖。老头一听,叫大娘取来一个大水缸,自己到后面山坑引来清水,流进水缸里就变成了酒。从此,大娘就卖起酒来。坑水整天流不完,家境也随着渐渐宽裕起来。随着家境的好转,这大娘也就不象从前那么勤快了,竟买奴使婢起来。有一天,村里有人来向她买酒糟养猪,而她却无糟可卖,便埋怨老头单给水酒,不给酒糟。要是两件都有,就可多赚钱。  第二年春天,老头又众这里经过。大娘一见,急忙走过去拉住他,要他再给酒糟。老头笑着说:“好!你要糟就糟。”说完便向后山坑走去。大娘等了很久还不见他回来,就派人到后山去看,只见石旁边堆着一堆酒糟,并留有一行字:“婆心比天高,坑水变酒嫌无糟。”下边落款“虱母仙”,才知那老头原来是虱母仙。从此之后,大娘的酒缸里流进的不是水酒,而是原先的坑水。“坑水变酒嫌无糟”作为一句俗语在揭阳县一带流传至今。
【潮汕特色】 潮汕食品 —潮汕风味菜(果菜腌制品,极具地方风味特色)、糖果饼干(潮汕名产,选料上乘,制作考究)、—食品罐头(肉质细嫩,香醇可口)、潮汕腊味肉脯(传统制作,色香味美)、—潮汕凉果蜜饯(地方名牌,传统凉果,蜚声南洋诸岛)、调味粉类(佐料极品)—— 潮汕畜牧 ———家畜家禽养业和野生动物驯养业。潮汕的畜牧业以饲养为主。历来以饲养猪、鸡、鸭和鹅为大宗,—其次为牛、山羊、兔和蜜蜂等。 ———潮汕人多地少,饲料不足,因此利用荒山荒地,疏残林地以及种果园隙地种植和间种牧草,是发展—潮汕畜牧业的一项重要措施。—— 潮汕渔业 ———潮汕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水温较高,有利于海—洋及淡水水域中水生生物的生长,水产资源丰富,已知海区有鱼类471种,暇蟹类17种,贝类30多种,藻—类近20种,淡水水域中有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40多种。—— 潮汕果蔬 ———潮汕地区是水果之乡,水果种类繁多,农民种植水果历史悠久。 ———潮汕自然环境优越,有利于发展水果生产。潮汕依山面海北部高山屏障,山脉延伸形成了数百万亩—的丘陵地带,宜于种果。潮汕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霜期极短,雨量充沛,第年—春季气温回升,雨量渐多,有利于果树发芽、开花、结果。—— 潮汕林业 ———潮汕地区属南亚热带常绿季雨林区,热量丰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森木植被种类繁多,—总共有123科、1130多种。其中乔木170多种,灌木300多种,还有大量的草本植物和海生植物。—— 潮汕农业 ———潮汕地区土地总面积为1.04万平方公里。农用耕地占土地总面积的24%,人多地少,平均每—人拥有耕地0.36亩。潮汕气候是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常青,故农作物种类繁多。
【男人必看】 ★衣 笔挺的西装打上领带,会被当成卖保险的。 身套松垮的圆领衫脚趿拖鞋,会被当成游手好闲的。 袋袋裤、双肩包,再蹬上旅游鞋,会被当成发育时没发育好的。 ★食 下班只能回家吃饭的男人,没自己的事业。 下班不能回家吃饭的男人,没自己的生活。 下班想不出去哪吃饭的男人,没自己的老婆。 ★住 三十岁自己买房的男人,是白领。 三十岁给人盖房的男人,是蓝领。 三十岁卖房的男人,不是正办出国签证的,就是在物业代理公司打工的。嘿,这哥们肯定是租房,而且还是合租。 ★行 挤公车的男人,往往没吃早餐。 打出租的男人,往往在车上吃早餐。 坐奔驰的男人,往往从来不吃早餐——起来后就直接吃午餐了。 ★吃 吃快餐的男人,往往在公司里没有说话的机会。 结伴AA的男人,往往只在餐桌上有说话的机会(讲段子)。 躲进西餐厅听着钢琴却吃不下的男人,回到公司就大喊大叫了。 ★喝 爱喝啤酒的男人,有一堆朋友。 爱喝咖啡的男人,有一堆女性朋友。 爱喝闷酒的男人,很少朋友,没有女朋友或有两个以上的女性朋友 ★玩 爱去卡拉OK唱的男人,唱得不一定好。 爱去健身房练的男人,身体不一定好。 爱去桑拿室泡的男人,生意不一定好。 ★乐 朗声大笑的男人,是在私人聚会中。 点头赔笑的男人,是在商务谈判中。 大街上仰天大笑的男人,不是中了大奖,就是精神病犯了。
【吹糖人】 “吹糖人”也叫卖“糖猴”,这是以前潮汕儿童最喜欢和最常见的玩艺。在已逝的岁月,经常可以在市集旁边及公共娱乐场所附近,见到流动摊贩挑着担子在卖“糖猴”。糖猴可以玩耍,玩耍够了还可以吃。所以小孩子喜欢,大人也喜欢买它来哄小孩子,认为别的玩具玩够了扔掉,浪费,糖猴不浪费。    “糖猴”是一种加了色彩的白糖制品,吹糖人一边现场吹现场卖。通常他将装有白糖、火炭、杂物的筐子放在一边,而将装有风炉和铜锅的架台放在前面以便制作和售卖产品。他用脚踏动皮鼓风箱以吹旺放置在中间的炭炉子,烧热了上面的糖浆锅子。这个锅子是特制的,其中用金属片隔开成好几个格子。大格子里是融化了的纯白糖浆,小格子各有红、青、黄数色糖浆。摊主左手持小竹棒浸渍白糖浆并搅成一小团之后抽起在空中旋转以冷却,同时右手持镊子把白糖浆团又拉又捏又吹,大多制成一只只生动活泼的猴子,又用镊子挑上各种色彩的糖浆给点缀缠绕上腰带、帽子、鞋子、千钧棒和五官等等,于是神气活现的孙大圣便做成了。手艺好的还能吹捏出猪八戒、沙和尚、哪咤等天兵神将以至猪、牛羊、鸡等飞禽走兽和仙桃、荔枝、杨桃等水果。    吹糖人的产品不能算是艺术品,儿童拿在手中玩弄一会后会将它放进口中“消灭”掉,所以对艺术并不十分讲究,只要求有几分象,有几分童趣就可以。吹糖人的技巧在一个“快”字,当小竹棍缠上“糖稠”之后,就要用很快速度将它吹捏成形,时间久了,“糖稠”冷却了,吹起来很费力,揉捏也很难。不管是“糖猴”还是仙桃荔枝,一般一只值一个铜钱,最贵的要算手挥如意棒的孙大圣,售价也是不会超过二个铜钱,若是小猪小牛,则一个铜钱可买二三只。但它的成本极低,黄豆大的“糖酬”能吹出拳头大的仙桃。当然,放进嘴里就化了,口中只有短暂的甜味。    吹糖人卖“糖猴”是在大庭广众之中,儿童就拿着它玩耍和招摇过市,风吹日晒,尘土附着其上,是很不卫生的。到了上世纪70年代,儿童和家长卫生知识提高,物质生活也大幅度提高,很少有人买它,如今市上已难再见吹糖人的身影。
【潮汕蛇郞君的传说】 在古时候,有一户贫寒的人家,一老汉,三个女儿,一个儿子,过着贫苦的日子,老汉做了一些小买卖,经常到集里去赶集,一次才汉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座花园,那时正值春天,花红柳绿,万紫千红.老汉从没有看见过如此美丽的花园,于是,禁不住的踏步入花园中,在花园转不到几个弯就晕了方向,在花园里乱走了,正当焦急时,几只密蜂不停的围着老汉飞旋耳边还传来:"园园,你的女儿介嫁给蛇郞.园园,你的女儿得嫁给蛇郞......."老汉慌了心,四处看,不见人影,吓得发抖,仔细一听,原来是身边几只蜜蜂在说话,老汉吓得半死,先前也曾听说过蛇郞的厉害,但为了能走出花园,只得答应了蜜蜂的要求于是,老汉才能走出花园. 回到家里,老汉闷闷不乐的,到了晚饭时分.不找吃也不找喝的, 大女儿来叫阿爹吃饭老汉仍闷闷不乐的没出声. 大女儿说:"爹,为什么闷闷不乐的,是什么事?" 老汉没有神气的把路上遇到的事向大女儿说了一遍. 大女儿说:"要我嫁给蛇郞,倒不如把我嫁给一个'太哥'"就走开,吃饭去了. 接着二女儿来请爹吃饭。 二女儿说:“爹,为什么闷闷不乐,是什么事?” 老汉就把路上遇到的事向二女儿说了一遍。 二女儿说:“要我嫁给蛇郞,倒不把我嫁给一个‘乞食’”就走开,吃饭去了。 老汉看到大女儿、二女儿都如此,心里更加闷闷不乐的,呆呆的愁眉苦脸,那里有什么心情去吃饭。 接着三女儿来请阿爹吃饭,老汉无奈的向三女儿说出缘由。 老汉说:“我的好闺女,蛇郞君要阿爹把你们一个嫁给他,都怪阿爹没注意,闯入他的花园可你们都不肯,叫阿爹怎么能吃得下饭。”老汉不停的叹气。 老汉的三个女儿,算三女儿生得最漂亮了,面似桃花,心灵手巧。善解人意。而大女儿,面斑难看。二女儿笨脚笨手的。三女儿为了爹去吃饭,就答应了爹的要求,愿意嫁给蛇郞君,这时老汉才放下一块大石头,跟儿女们一起吃饭。 第二天,马上有几只蜜蜂来引着三女儿到蛇郞的府去。 过门十二天后,老汉的小儿子就要去当阿舅了,来到蛇郞府里,简直花了眼,到处金碧辉煌,桌子、椅子等各种家具都镶上金子,桌子上摆的也是珍珠玛瑙。他禁不住的摸着椅子,还偷偷的偷扒着贴在床椅上的金铂。 原来,蛇郞君是一英俊潇洒的美男子,看到小舅子这种情形,就说:“等下,回去是,我拿些送给你。” 小儿子高兴极了,回到家,献出金子,并不停的说出三姐嫁给蛇郞是多么的富贵,听得大女儿,二女儿都羡慕死了,后悔当初没答应嫁给蛇郞。 再过些日子,大女儿就到阿妹家去当阿姨了,看到阿妹家满屋金银,恨不得把眼前的阿妹杀死,取代她的位子,享受这荣华富贵。于是,内心就想着法子。 三女儿带着阿姐到花园游玩,大女儿看到花园里有一古井,就极力的要阿妹去看,乘着她不注意,就把她推下井去并搬来石头,把古井盖上,自己就假扮成三妹。 回到房里,蛇郞惊疑的问:“唉呀!你面上怎么斑成这样?” 大女儿忙说:“哦,我是在炸油时,不小心被热油喷着,才会斑成这样的。” 蛇郞一时也没追问,就被大女儿瞒过去。这样大女儿就取代了三女儿,在蛇郞家享福。 一天,大女儿与蛇郞一同到花园游玩,蛇郞看到古井盖着,就要打开来看,大女儿忙上前阻止,但蛇郞还是要打开来看,刚一打开,“呼”的一声,从井里飞出一只小鸟,站在屋顶上不停的咒骂:“斑╳,斑╳,大姨假细姨。斑╳,斑╳,大姨假细姨……” 大女儿大惊,忙要求蛇郞把鸟射死,免得叫不好彩头。于是,小鸟被射死,鸟肉还被炒成菜吃。 席上,蛇郞还夸鸟肉多甜。但大女儿知道小鸟是阿妹所变,就不敢吃,暗地里把盘中鸟肉倒到窗外去。 一段时间后,窗外却长出一株竹,大女儿知道阿妹灵魂一定藏在这竹竿里。就把整株竹吹掉,锯为竹简,作为柴火烧。 有一天,有一老妇,来蛇郞门口求乞,看到竹简,就要求给一个烧饭时可用来吹火,回到家里,每当老妇出门,就有一姑娘从竹简里跳出,帮老妇烧饭做菜,饭菜做好,又跳进竹简里,等老妇一回来,桌上已摆好饭菜,老妇感到相当惊奇。 这样的情形连续了好几天。有一天,老妇假装出门,在门外躲着暗地里在门外偷看。只见,有一姑娘,从竹简里跳出,老妇马上推门进去,这姑娘来不及跳回竹简,被老妇抓个正着,只得诉说出自己的身世原因,老妇也可怜这美貌的姑娘,还收她为女儿。 过了一些日子,蛇郞到外游玩,路过老妇门口,看到一姑娘跟以前妻子长得一模一样,感到极为惊奇,这时三女儿也看到蛇郞 ,忙呼道:“郞君,郞君,你还认得为妻么?”蛇郞大惊。跑上前问详细,三女儿才把阿姐推她落古井,假冒阿妹,自己变成小鸟,又变成株竹,最后来到老妇家之事,一一诉说出来,蛇郞听后,气得跳起来,来到家中,把假妻杀死,接三女儿一同离福,过上好日子。
【潮汕童谣】 鸭仔会撑船, 狗仔会掌门, 猫仔会掌厝。 阿公阿嬷会惜孙, 一家欢乐甜过糖。 天乌乌, 擎支雨遮等阿姑。 阿姑一下来, 花篮掼红柿。 一个乞阿李, 一个乞阿柰, 阿桃看见就拼爱, 阿姑去了下次唔敢来。 年年冬节边 家家户户咯舂米 舂米做乜事 搓丸做乜事 一粒贴粟苫,一粒贴门边 贴了好乜事 人但贴了平平安安?*(上不下会)唔见 雨落落, 阿公去栅箔, 栅着鲤鱼共"苦初", 阿公哩爱富, 阿婆哩爱柯, 两人相打相挽毛。 挽去见老爹, 老爹笑呵呵, 担恁二人好笑绝。 畲歌畲嘻嘻 我有畲歌一簸箕。 一千八百哩来斗, 一百八十勿磨边。 畲歌畲嗨嗨, 我有畲歌一米筛。 一千八百哩来斗, 一百八十勿磨来。 姿娘姿娘囝, 走去电毛想做雅, 爱学番婆学唔成, 变做猪头叠草饼。 古昔时, 我公上富上有钱; 起厝革玻璃。 请个先生来教示: 头句"乾为天", 二句"坤为地", 三句唔北读一年 雅姿娘, 别人嬷, 看酸目, 想困肚, 转去内, 暗糜还着胶己煮, 破衫还着胶己补 老鼠拖猫上竹篙, 和尚相打相挽毛。 担梯上厝沽虾囝, 点火烧山掠田螺。 老鼠拖猫上竹篙, 和尚相打相挽辫。 担梯上厝沽虾囝, 点火烧山掠蟛蜞。 挨呀挨, 挨米来饲鸡。 饲鸡叫谷家, 饲狗来吠夜, 饲猪还人债, 饲牛拖犁耙, 饲阿弟来落书斋, 饲阿妹来雇人骂。 天顶飞雁鹅, 阿弟有嬷阿兄无, 阿弟生囝叫大伯, 大伯听着无奈何, 收拾包裹过暹罗。 来去暹罗牵猪哥, 赚有钱银多少寄, 寄返唐山娶老婆。 月光,月光,月疏躲。 照篱照壁照瓦槽, 照着眠床脚踏板, 照着蚊帐绣双鹅。 潮州湘桥好风流 十八梭船廿四洲 廿四楼台甘四样 二只鉎牛一只溜
【林则徐在普宁】 林则徐带病上任,日夜兼程到揭阳县时,该县知县见林已病危,为推卸责任,借口揭阳没有名医,要林赶到普宁。当林则徐从揭阳转到普城时,普宁知县即举荐洪阳人黄华珍医师为之诊病,断为“风寒入里”,当即立下脉论、证论,方论。但因随员从中作梗,林则徐未服用黄华珍之方药,数月后病逝。后朝廷验黄医师的断论和方药,认为甚确,惜林则徐未能服其药,则通过县官赐给黄华珍一匾曰“杏林春满”。 林则徐病重途歇普宁洪阳时,其学生方青钱(洪阳人,嘉庆举人)。日夜随侍在侧,林则徐感尽其师生情谊,送方青钱一联,联云: 笔头风月三千客, 诗律胸怀十万兵。 林则徐临终时连呼“星斗南……”,有一种说法,“星斗南”乃是“新豆栏”谐音。“新豆栏”是广州一条街名,鸦片战争前后,洋商买办经常集于“新豆栏”,留被林则徐查处过。林则徐在广州查处鸦片时,行辕内曾亡雇用一名厨子名叫郑发,后来帝国主义通过洋商收买郑发,要他谋害林则徐。郑发见利忘义,在林则徐进食中暗放寒泻药物,使他致死。林则徐临终时连呼“新豆栏”,就是他突然看见郑发,发觉了这一阴谋。 林则徐逝世后,官府及其家属在普宁城遍寻高贵棺木以盛殓,但因各棺材铺要价太低而不愿买,据说按林则徐的品级,棺材应值八百两白银,洪阳一棺材铺商有所悟,将一具原价二百两银的棺材加工修饰一番后讨价八百两白银,即被购去。今洪阳地方民谚“官府买棺材,论价无论货”,源出于此。
【潮汕“粿仔脯”的来历】 潮汕人历来好食“粿仔脯”,其由来已久。然此物为何人发明创造,这里则有一段传说。 揭阳龙溪都人郭贞顺,生天元皇庆元年(公元1312年),为县邑郭教谕之女,自小淑惠,喜爱诗书。许配潮阳周伯玉为妻,读书更为勤奋,精通经史,尤以数学、诗文为最。 时值元末明初,四方豪杰并起,战争连年不断。郭贞顺深具数学预算之才能,又识读经书,知道潮阳虽远离中原、地处海隅,但难保战争不会至此。若潮阳波及战争,农桑荒废,商贾枯竭,则后果不堪设想。遂计划发明一种粮食,既不影响当时粮食,又可久藏。但日复一日,郭贞顺绞尽脑汁,尚未能发明这种东西。 一天郭贞顺在喝稀饭,偶然间在饭碗里发现有几小块东西,挟之即碎,嚼之清香可口,遂将碎块放在盘中细看,仍不知何物。后又到米缸里将米翻个彻底,也未见有异,这时她才记得起今天煮的米是几天前祭拜海神的米。但为何有此东西?她又细细思索......最后她终于发现:几天前在祭拜海神时,有几小块粿条掉落在米盘上,几天后用这些祭拜海神的米煮饭时,掉落在上面被晒干了的粿条块和米一起被煮熟后,里面就有这此“挟之即碎,嚼之清香可口”的东西来。 此后,郭贞顺便教人将神的粿品切成碎片,然后晒干储藏。 不久,战争果然殃及潮阳,潮阳地区一片饥荒,幸得郭顺贞发明“粿仔脯”,才使邑民有充饥之物,渡过难关。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