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狼丶李刚 雪狼丶李刚
关注数: 1 粉丝数: 35 发帖数: 11,627 关注贴吧数: 15
中国科大实现无局域性漏洞的“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罗森超距… 中国科大实现无局域性漏洞的“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罗森超距作用”的速度下限测量 最近,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领衔的自由空间量子通信团队的彭承志、张强研究小组,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了无局域性漏洞的量子纠缠关联塌缩速度下限测量,结果表明在所有相对地球以千分之一光速或更低速度运行惯性参照系中,量子纠缠关联塌缩速度下限为光速的一万倍。该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日出版的《物理评论快报》(Phys. Rev. Lett. 110, 260407 (2013))上。 1935年,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和罗森在一篇合作的文章中提出了著名的EPR佯谬。他们从量子力学基本原理出发,指出在多粒子量子系统中,存在一种奇特的关联,这种关联无法通过粒子的共同历史、经典通信和相互作用等常见的因果关系来解释,于是他们称这种关联为“幽灵式超距作用”(spooky action at a distance)。这个所谓的“幽灵式超距作用”就是当下为人熟知的量子纠缠。 EPR佯谬的提出迄今已经七十多年,量子纠缠已经广泛应用于量子力学基础检验、量子保密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精密测量等各个领域,然而量子纠缠关联塌缩的速度到底是多少这一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近年来,不少实验都试图测量量子纠缠关联塌缩的速度下限。但是,由于以往这些实验存在局域和自由基矢选择两个漏洞,无法确定证明真正存在量子纠缠,从而其对纠缠关联塌缩速度的测量就失去了严格的意义。 潘建伟团队在青海湖外场实验基地选取了地球上纬度严格一致的东西方向两个地点设置类空间隔的测量事件,同时加入随机数控制的主动基矢选择,通过连续测量12小时Bell破缺,遍历了地球同步的所有参照系,实现了无局域性漏洞的纠缠关联塌缩速度下限测量。 该成果的取得一方面标志着我国在自由空间量子物理实验领域保持着国际领先地位,另一方面也为了未来基于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进行大尺度量子理论基础检验,以及探索如何融合量子理论与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奠定了必要的技术基础。 上述研究得到了中科院量子科技先导专项、科技部、教育部和基金委的支持。 文章链接: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prl.aps.org%2Fabstract%2FPRL%2Fv110%2Fi26%2Fe260407&urlrefer=58932d84306d68a87d0cf46714e6ef57
美军MQ-1C的发动机厂商被中国收购 中航国际7月22日宣布,经过两年的谈判和准备,成功完成对德国蒂勒特(Thielert)航空活塞发动机公司资产收购的交割。德国一家活塞发动机公司被收购,一般国人可能不太重视,但如果仔细分析一下这家公司的实力,那就会发现这次收购的不简单。 德国蒂勒特公司主要产品是航空活塞发动机,尽管活塞发动机看上去不太先进,但很多著名通用飞机乃至军用飞机却仍依靠它。蒂勒特公司主打产品Centurion活塞系列,配备了多种著名机型,例如“钻石DA40/42”、“塞斯纳-172/182/206/340/414/421”、“鲁宾DR400”等。配备蒂勒特Centurion1.7型的一款军用无人机则需特别关注,那就是美军MQ-1C“灰鹰”无人机。 MQ-1C“灰鹰”是美国空军MQ-1“捕食者”无人机的改进型号,专门配用给美国陆军(美国空军则选择了MQ-9“死神”),2009年开始服役,主要任务是长航时侦察。该机采用了蒂勒特Centurion1.7型重油活塞发动机,功率165马力,最大起飞重量1633千克,最大速度280千米/小时,续航时间30小时。MQ-1C“灰鹰”继承了“捕食者”系列的对地打击能力,可携带四枚“地狱火”导弹或四枚制导炸弹,也可携带“毒刺”空空导弹。 美国陆军专用的MQ-1C“灰鹰”配备了卫星数据链、合成孔径雷达等高级设备,单价高达2000-3000万美元,甚至超过了美国空军使用的MQ-9“死神”,但两者性能相差较大,MQ-1C速度只有MQ-9的60%,载荷更是差很多,唯一优点是续航力特别大。MQ-1/MQ-9在国际市场上销量不错,而MQ-1C却只有美国陆军自己使用。 尽管如此,性价比极差的MQ-1C还是有美国之外的用户感兴趣,那就是台湾。2010年,有消息称台湾空军希望采购MQ-1C无人机来执行战场侦察任务,并监视海上航线和沿海地区,甚至对大陆海上目标执行打击任务。不过后来此事不了了之,如果台湾空军现在还想买MQ-1C,那就会发现里面已融入了“中国大陆资本”。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news.ifeng.com%2Fmil%2Fforum%2F&urlrefer=ad641f34d124cfbf986689d6f7fdf1c5 ... 24/27867278_0.shtml
中国开发高精度望远镜 为星地量子通信打下基础 700mm望远镜接收到50公里外的发射端发射的信标光(科学报图片)最近,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简称光电所)组成的协同创新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星地量子密钥分发的全方位地面验证,为未来实现基于星地量子通信的全球化量子网络奠定了基础。在量子通信实验中,光电所研制的高精度地面站望远镜系统突破了高偏振保真度光学薄膜技术和高精度跟踪控制技术,为量子实验有关的工程总体方案制定、工程产品研制总体集成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要构建稳定的量子通信链路,必须依靠高精度的地面站系统来快速捕获信标光并实现高精度稳定跟踪。”据光电所研究员黄永梅介绍,自2007年起的4年间,团队成员主要围绕水平远距离传输条件下的高精度跟踪技术开展研究,成功完成口径约700mm望远镜和400mm望远镜(即地面站接收系统)的研制工作。据了解,700mm望远镜及控制装置均安装在青海湖边临时搭建的活动板房内。为尽可能减少背景光造成的干扰,试验安排在夜晚进行。“最艰难的是既要克服高海拔缺氧,又要在-10℃以下的低温环境中做实验。”参与实验的科研人员告诉记者,活动板房就像一个冰窖,为保证实验结果准确可靠,他们常在板房甚至室外一呆就是5、6个小时。常规实验通常需要5个人,一部分人负责系统操控,另一部分人负责光学系统维护。实验过程是在50公里外的发射端发射一束532nm信标光(绿光),700mm接收望远镜需要快速捕获并稳定跟踪信标光。为抑制大气湍流的强抖动,科研人员会采取多级跟踪策略,以实现对信标光的捕获跟踪。黄永梅表示,地面站接收系统不仅为量子先导星项目地面望远镜工程方案制定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也为今后星地光通讯技术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人民日报:羡慕拼爹不如趁年轻好好奋斗 2013年07月23日04:43 人民网-人民日报 “拼爹”难拼出美好未来(青年观)   李昌禹   与其对别人拼爹“羡慕嫉妒恨”,不如趁年轻好好奋斗拼搏。莫等青春散场,才后悔来不及、回不去、得不到   又是一年毕业季。今年的毕业季,似乎多了些牢骚。一毕业就面临的“就业难”、“高房价”、“裸婚”等现实难题,确实让当代青年背负了太重的负担。   于是,有人重弹“出身论”的老调:“出生决定出路”、“拼搏不如拼爹”;有人鼓吹“读书无用论”:“学得好不如嫁得好”、“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甚而有人抛出“长相论”:“长得好看的人才有青春!”这竟然引得无数网友跟风,大呼“中枪”,呼喊着“这是多么痛的领悟!”   青春,本该是热血拼搏、永不服输的,所谓“十年饮冰,难凉热血”,年轻是冲锋陷阵的资本。然而,一些言论却劝诱年轻人早早缴械投降,或者躺在父辈的功劳簿上睡大觉,岂不是咄咄怪事!   如果依靠拼爹,陈嘉庚自可守着父亲的米店过着舒适惬意的生活,陈景润大可在战乱年代托父亲关系谋一份在邮局的稳定差事……   如果依赖拼爹,身为保安的甘相伟恐怕只能躺在床上做做北大梦,棉纺厂工人张艺谋也许只能在下班后落寞地艳羡别人拍的电影……   但因为这些人有梦想,不甘心,敢拼搏,所以人生从此与众不同。   “如果总认为别人抓住机会,是因为他有什么社会关系,是因为世道太黑暗,那么我这辈子肯定不可能坐在这里。”新东方总裁俞敏洪如是说。总有年轻人抱怨自己没有资本、关系、机遇,却不愿反思自己是否把时间都浪费在看肥皂剧、刷没有营养的微博、在淘宝“血拼”或者通宵打游戏上。没有一个富爸爸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以此为借口,丢了拼搏的勇气和斗志。   “无限风光在险峰”。人生要想达到一定的高度,就必须顶住风吹雨打,忍住腰酸背痛,不断攀登。“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受苦的时候,往往也是能力、功力提升最快的时候。“练武不练功,到老一身空”,像扎马步这样的基本功,练起来最苦,也最能锻炼人。这种苦,中老年人吃不消,只有年轻人能做到。所以,“苦”中,蕴含着对年轻人来说最独特的价值和机遇。   话说回来,其实说到“拼爹”,只要不违法乱纪,也是人之常情。不光中国,欧美发达国家一样“拼爹”。“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子女花父母的钱,父母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源帮助子女发展,在哪个国家都合乎情理。但俗话说,“坐吃山空,立吃地陷。”含着金汤匙长大的孩子,要什么有什么,易于懈怠,如果不思进取,贪图享乐,一旦失去了荫庇,“其亡也忽焉”。中国人常说“富不过三代”,道理就在此。“打铁还需自身硬”,通过奋斗,才能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与其对别人拼爹“羡慕嫉妒恨”,不如趁年轻好好奋斗拼搏。莫等青春散场,才后悔来不及、回不去、得不到。
欧洲航天局批准“阿里安”-6运载火箭最终设计方案 法国和欧洲航天局批准了下一代“阿里安”-6运载火箭的最终设计方案,设计将采用四个几乎完全相同的固体助推器,每个助推器都装填135000千克固体推进剂。 7月9日法国和欧洲航天局在欧洲航天基地公布了未来“阿里安”-6运载火箭的设计方案,此设计以性能损失为代价降低了成本。预计“阿里安”-6将于2020年代初替代现役的“阿里安”-5重型运载火箭和俄罗斯的“联盟”中型运载火箭。 “阿里安”-6运载火箭将主要依赖固体推进,低温推进剂只用于上面级。“阿里安”-6可将不超过6500千克的有效载荷送入绝大多数通信卫星所在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在此之前,“阿里安”-6将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最大有效载荷运送能力设定为8000千克。近期,“阿里安”-6的支持者又声称其最大有效载荷为7000千克,并套用了“三个七”的说法:“七年研发期限、具有七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每次发射将耗资七千万欧元(九千三百万美元)”,以此宣传“阿里安”-6的基本特性。 阿斯特里姆太空运输系统分部总裁阿兰·沙姆(Alain Charmeau)表示,“阿里安”-6每次发射耗资七千万欧元的成本目标依然有效,并预计其每年将进行9到15次发射。 来自航天局(ESA)20个成员国的官员们还无法立即对“阿里安”-6可能带来的利弊做出权衡判断。与2012年提交给欧洲政府的运载火箭方案相比,“阿里安”-6的性能略逊。欧洲政府将于2014年末对是否启动“阿里安”-6的全面研发问题进行决策。法国航天局、CNES和“阿里安”-6项目经理表示,从2015年开始,在7年研发期限之内,“阿里安”-6的全面研发可能需要投资25-35亿欧元。但法国政府官员表示,法国在“阿里安”-6中的投资份额不会超过50%(与法国在“阿里安”-5项目中所占股份相同),这就意味着德国、意大利和其他欧洲政府将被迫承担剩余的50%份额。 “阿里安”-6选择的不是模块化设计,而是单一构型的设计:运载火箭的第一级由三个固体燃料发动机组成,每个发动机装填135000千克的固体燃料;第二级使用一个与第一级发动机几乎一样的固体燃料助推器,燃料装填量相同;低温上面级采用法国赛峰集团研制的“芬奇”(Vinci)发动机。“芬奇”发动机计划为“阿里安”-5中期进化型运载火箭(“阿里安”-5ME)的上面级提供动力,欧洲航天局已暂时同意将“阿里安”-5ME的服役时间定于2018年左右。 “阿里安”-5ME运载火箭的有效载荷运载能力将比现役的“阿里安”-5ECA运载火箭增加近20%,可同时发射两颗组合重量近11000千克的卫星,而现役“阿里安”-5ECA火箭只能一次性发射9000千克左右的有效载荷。 7月9日欧洲航天局针对“阿里安”-6发表声明,称其主要考虑三条标准:研发经费、入市时间 和运行成本。目前,“阿里安”-6选用的设计方案仍然是争论的焦点,欧洲的某些政府和工业界仍就采用固体燃料还是低温燃料的问题争论不休。 作为“新欧洲发射服务”项目的一部分,欧洲航天局要求两个工业联盟对不同的火箭设计进行分析,比较成本和其他标准。两个联盟都得出同一结论:最终,无论使用两个低温燃料级还是使用一个低温燃料级和两个固体燃料级组合,运载火箭的成本差别都不大。 7月9日阿兰·沙姆在向记者介绍情况时说,固体技术和低温技术的成本差别很小,之所以选择固体推进方案是出于其它因素的考虑。其中一个因素就是潜在的协同效用,“阿里安”-6可以借用欧洲航天局与意大利太空总署研制的“织女星”运载火箭技术,此运载火箭用于发射小型卫星。“阿里安”-6的设计人员表示,通过规模经济可能将其成本控制在目标范围内。欧洲航天局表示,与“织女星”的协同增效效应是本次决策的决定性因素。 欧洲航天局称,相对于设计新的上面级产生的费用,“阿里安”-6使用与“阿里安”-5ME相似的上面级可以节省约6亿欧元。同样,“阿里安”-6将采用一个直径5.4m的整流罩,与目前“阿里安”-5使用的整流罩区别不大。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calt.com%2FHuoJianBoWuG&urlrefer=8b874cf16ff67fc980651f831a780f6f ... ail/?ContentId=9140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calt.com%2FHuoJianBoWuG&urlrefer=8b874cf16ff67fc980651f831a780f6f ... ail/?ContentId=9141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calt.com%2FHuoJianBoWuG&urlrefer=8b874cf16ff67fc980651f831a780f6f ... ail/?ContentId=9142
熊孩大闹派出所咬伤警察威胁跳河他妈给民警出主意:拿棍子狠打  暑假来了,小候鸟小兰终于可以去见父母了。   不过,对于顽皮的小兰,家里人却并不省心。一次走亲戚,只因和表弟争抢玩具,小兰对外公又掐又咬,不仅动刀进行威胁,还扬言要点燃煤气与其同归与尽。   即便是到了派出所,小兰依旧一副天下他最大的样子,甚至还咬协警。好不容易联系上妈妈,她却说,治不了他就狠狠地打。   为了争抢玩具,男孩不仅动刀还要点燃煤气   小兰今年12岁,父母在杭州打工,他在江西老家由爷爷奶奶照看,每年也就寒暑假见到父母。   今年暑假,小兰迎来了他开心的日子,去杭州和父母团聚。   前两天,小兰跟着外公来到宁波表姐家走亲戚,结果却和小表弟闹翻了。   原来,7月19日清晨,小兰和表弟为了一个玩具,发生了争抢,外公将双方拉开后,小兰还不领情,认为外公是在护着表弟。   一气之下,他把外公的胳膊都掐出血来了。   激烈的争吵声引起了邻居注意,随即报警。   民警赶到时,只见个头一米五的小兰正满头大汗,指着一位老人,破口大骂。   一问,知道老人是小兰的外公,今年71岁。面对外孙无理,老人气得说不出话。   “我们本来是想劝劝孩子,结果这孩子脾气太倔。”   刚说完,小兰突然窜进房间里拿出水果刀对外公喊道:“必须把玩具给我,要不然就……”   面对小兰放出的狠话,外公气得直哆嗦,“这孩子没法管了,这孩子没法管了……”   这还没完,小兰又冲进厨房,一把抓过煤气软管。“再不把玩具给我,我就咬破煤气软管,大家同归于尽。”   为避免事态的发展,民警将小兰带回所里进行疏导教育。   男孩派出所一哭二闹三自残,妈妈放言用棍子狠狠地打   一开始,民警以为小兰被带到派出所后会害怕,结果小男孩一点也不畏惧。   民警说了他几句,小兰就开始撒泼,一会儿哭,一会儿闹。   民警、协警、赶来的表姐怎么劝也行不通,就在这时,意外又发生了,小兰趁其不备迅速逃离派出所,嘴里直嚷着要去跳河自杀,好在被民警及时赶上并制止。   眼看自己出逃失败,小兰干脆躺在地上打滚撒泼。协警将他扶起来,小兰对着协警手臂就是狠狠一口。   “你们把他绑起来……”   实在气不过的表姐大吼一声,本以为会吓住小兰。结果没想到的是,小兰倒在地上用头使劲地撞击地面进行自残,着实让在场人员吓了一跳。   为避免意外发生,民警只好将其束缚在木椅子上。   不过小男孩并不是天不怕地不怕。从表姐处,民警得知小兰最怕妈妈了,于是赶紧联系杭州的小兰妈妈。   可没想,小兰妈妈开口就是,“你们给我打,用棍子打,狠狠地打,这孩子不打治不了……”   民警及在场人员哪里能打呀,只好细心地照看和引导小兰。   其实,小兰在学校里学习成绩还蛮不错的,听老师的话,和同学关系也不错,不过他喜欢争强好胜,凡事都要争个高低,有种不服输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经常和同学打架,为此没少挨揍。   但他最害怕妈妈,因为经常被妈妈揍打,而且不留情。   不久,姑姑闻讯赶来派出所。   经过大家一起劝说,小兰这才听话,并表示不再闹了,想早点回家见妈妈了。   此时,小兰已经整整折腾了3个多小时。   家长要与孩子多沟通   民警说,他家孩子年纪比小兰大一点,一开始他以为好好说是可以讲通的,没想到小兰是如此的倔强。   “我后面又了解一下,发现小兰的父母教育手法有问题,不管小兰犯了什么事,父母根本不会进行沟通交流,唯一的教育方式就是打。在父母看来‘棍棒下面出孝子’,根本就不知道这样孩子会产生逆反心理。”   这也是不少留守童儿和外出打工父母遇到的问题。平时聚少离多,根本没时间教育孩子,再加上留在家里的老人,平时只是照顾孩子吃穿,真真的沟通关心教育远远不够,久而久之就会让孩子存活在自我空间里,遇到事情只会按照自己方式去解决。   虽然小兰经过大家劝说,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但通过这件事,也给家长提个醒,现在孩子接触信息方式有很多,家长们已经要多注意孩子的行为举止,多沟通交流,从内心里去了解孩子的想法。   通过这件事,也给家长提个醒,现在孩子接触信息方式有很多,家长们已经要多注意孩子的行为举止,多沟通交流,从内心里去了解孩子的想法。(通讯员 朱君敏 李维民 本报记者 王波)
中国AC313大型直升机进藏 破8000米升限纪录 中国AC313大型直升机进藏 破8000米升限纪录 2013-07-22 13:06 人民日报   飞越海拔4767米的昆仑山,飞越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飞至海拔8000米升限纪录——历经150多个高原试飞科目,中航工业独立研制的AC313大型直升机完成所有适航试飞项目,获得型号合格证,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大型高原民用直升机的历史,并将于近期投入商业化运营。   近年来,中航工业集中直升机研究所和昌河飞机工业公司全部力量,发起攻关。所有参与者都憋着一股劲儿,不造出中国自己的大型直升机誓不罢休。大家放弃节假日,一天在一线工作往往超过12小时。即使在春节假期,许多科研技术人员也从初二就开始加班,再怎么劝也很难把他们从攻关的岗位上劝下来。时隔一年多,国产AC313大型直升机顺利首飞,整机性能达到了国际第三代直升机水平。   中国幅员辽阔,广袤的土地上有世界屋脊,有零下40摄氏度的高寒地带,我们的大型直升机能否覆盖全部疆域?要造就造精品,中航工业果断迈出高原、高寒试飞的步伐。   “进藏是几代直升机人的梦想,我们现在有机会去实现,吃再多的苦也要成功。”中航工业直升机所AC313型号总师徐朝梁说。   高原气象瞬息万变,通信设备没有保障,试飞风险极大。精心准备、细心调试,首次高原海拔4500米野外场地起降试飞定在2010年9月7日进行。按照预定程序,要关闭AC313直升机所有3台发动机,冷却后进行海拔4500米关键点启动。这是第一次在高原上没有地面设备支持,使用机上辅助动力装置(APU)启动发动机。   当远远地看着旋翼一点点转动起来,听到发动机传来熟悉的轰鸣声,一直在地面上目不转睛监测的徐朝梁泪水涌出,他知道:成功了!1年后的2011年9月2日,AC313成功飞越海拔8000米,改写了世界直升机高原飞行的纪录,展现了我国大型民用直升机优越的性能。   高寒试飞同样不易。2012年农历正月初四,试飞团队奔赴海拉尔。2月4日,在零下40摄氏度的低温下,AC313先后完成9.2吨、9.4吨、10.4吨有动力与无动力1500米和3500米最大不可超越速度(VNE)试飞,一举创下国产直升机每小时336千米的飞行速度纪录。   AC313的成功研制意义非凡,其优化的机体气动外形、高效的旋翼悬停、强大的尾桨抗侧风能力,突破了我国大型直升机飞行诸多技术“瓶颈”。以发动机全权限数字化电子调控、大面积复合材料结构、复合材料球柔性旋翼系统、综合化航电系统等为标志,实现了我国大型直升机整体技术水平从第二代向第三代的跨越。   这一机型同样引发了世界直升机强者广泛关注。国外媒体评价说,中国用“纯粹是本土化设计”的诉求,强化了自主创新的功效。无论研制速度还是综合性能,在世界大型民用直升机的历史上堪称奇迹。   AC313只是中航工业直升机型谱中的一员。近年来,中航工业大力推动创新转型,实现了直升机研制从仿制到自研、从制造到创造的跨越。产品型号向“家族式”系列化发展,形成了从1吨到13吨、军机民机兼有的较为完整的直升机型谱。   预计到2020年,中航工业将突破新一代直升机关键技术,具备自主研发下一代直升机的能力,进入世界直升机产业第一梯队。(白天亮)
中国AC313大型直升机进藏 破8000米升限纪录 中国AC313大型直升机进藏 破8000米升限纪录 2013-07-22 13:06 人民日报   飞越海拔4767米的昆仑山,飞越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飞至海拔8000米升限纪录——历经150多个高原试飞科目,中航工业独立研制的AC313大型直升机完成所有适航试飞项目,获得型号合格证,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大型高原民用直升机的历史,并将于近期投入商业化运营。   近年来,中航工业集中直升机研究所和昌河飞机工业公司全部力量,发起攻关。所有参与者都憋着一股劲儿,不造出中国自己的大型直升机誓不罢休。大家放弃节假日,一天在一线工作往往超过12小时。即使在春节假期,许多科研技术人员也从初二就开始加班,再怎么劝也很难把他们从攻关的岗位上劝下来。时隔一年多,国产AC313大型直升机顺利首飞,整机性能达到了国际第三代直升机水平。   中国幅员辽阔,广袤的土地上有世界屋脊,有零下40摄氏度的高寒地带,我们的大型直升机能否覆盖全部疆域?要造就造精品,中航工业果断迈出高原、高寒试飞的步伐。   “进藏是几代直升机人的梦想,我们现在有机会去实现,吃再多的苦也要成功。”中航工业直升机所AC313型号总师徐朝梁说。   高原气象瞬息万变,通信设备没有保障,试飞风险极大。精心准备、细心调试,首次高原海拔4500米野外场地起降试飞定在2010年9月7日进行。按照预定程序,要关闭AC313直升机所有3台发动机,冷却后进行海拔4500米关键点启动。这是第一次在高原上没有地面设备支持,使用机上辅助动力装置(APU)启动发动机。   当远远地看着旋翼一点点转动起来,听到发动机传来熟悉的轰鸣声,一直在地面上目不转睛监测的徐朝梁泪水涌出,他知道:成功了!1年后的2011年9月2日,AC313成功飞越海拔8000米,改写了世界直升机高原飞行的纪录,展现了我国大型民用直升机优越的性能。   高寒试飞同样不易。2012年农历正月初四,试飞团队奔赴海拉尔。2月4日,在零下40摄氏度的低温下,AC313先后完成9.2吨、9.4吨、10.4吨有动力与无动力1500米和3500米最大不可超越速度(VNE)试飞,一举创下国产直升机每小时336千米的飞行速度纪录。   AC313的成功研制意义非凡,其优化的机体气动外形、高效的旋翼悬停、强大的尾桨抗侧风能力,突破了我国大型直升机飞行诸多技术“瓶颈”。以发动机全权限数字化电子调控、大面积复合材料结构、复合材料球柔性旋翼系统、综合化航电系统等为标志,实现了我国大型直升机整体技术水平从第二代向第三代的跨越。   这一机型同样引发了世界直升机强者广泛关注。国外媒体评价说,中国用“纯粹是本土化设计”的诉求,强化了自主创新的功效。无论研制速度还是综合性能,在世界大型民用直升机的历史上堪称奇迹。   AC313只是中航工业直升机型谱中的一员。近年来,中航工业大力推动创新转型,实现了直升机研制从仿制到自研、从制造到创造的跨越。产品型号向“家族式”系列化发展,形成了从1吨到13吨、军机民机兼有的较为完整的直升机型谱。   预计到2020年,中航工业将突破新一代直升机关键技术,具备自主研发下一代直升机的能力,进入世界直升机产业第一梯队。(白天亮)
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环绕日本列岛一周 即将返航 央视7月19日《今日关注》节目播出“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环绕日本海域后返航”,以下为文字实录: 主持人:这种情况之下,我们看到美日可能整个的这种安全合作模式都会发生一些新的变化,那么在这方面,作为中国来讲也要发展自己的力量。我们看到刚刚结束的中俄海上联合演习,演习结束以后,中国的海军舰艇编队再次穿过了宗谷海峡,穿过了千岛群岛,然后没有经过修整直接就开赴到了太平洋,继续进行训练。 那么日本媒体对中国军舰的活动,感觉到非常的惊讶,他们甚至报道说,中国军队频繁的穿过一些战略通道,甚至准备切断和突破日本构筑的第一岛链。那么这方面的背景通过短片来了解一下。 解说:7月14号包括导弹驱逐舰和护卫舰在内的5艘中国军舰,通过宗谷海峡,从日本海驶向太平洋,这也是中国军舰首次通过宗谷海峡这一重要的出海口驶入太平洋。 据悉这5艘军舰隶属北海舰队,在结束中俄海上联合2013军演后,舰艇编队按照预定计划通过宗谷海峡、鄂霍次克海、将经西太平洋返回母港,并且在返航途中在西太平洋海域进行远海训练,这也是我国海军首次在参与了重要演习后,不经修整直接开展远海训练。 分析人士指出,从中国远海训练航路来看,舰艇编队很有可能通过宗谷海峡或者大隅海峡返航,如果成行,中国海军编队将首次实现环绕日本列岛航行一周。有媒体报道说舰艇将在航行途中,进行防空和远洋补给等训练项目。参加中俄军演的另外两艘中国海军舰艇,则通过对马海峡返回母港。对马海峡宗谷海峡、宫古海峡均为水道,也是中国海军舰艇进入太平洋的重要战略地道。 有军事专家指出,这次通过宗谷海峡,意味着中国海军又多出了一条突破美日第一岛链进入太平洋等地道,而长期以来,美日等国正是依托着第一岛链对中国海军进行严密监控,阻止中国海军进入远洋发展。
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环绕日本列岛一周 即将返航 央视7月19日《今日关注》节目播出“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环绕日本海域后返航”,以下为文字实录: 主持人:这种情况之下,我们看到美日可能整个的这种安全合作模式都会发生一些新的变化,那么在这方面,作为中国来讲也要发展自己的力量。我们看到刚刚结束的中俄海上联合演习,演习结束以后,中国的海军舰艇编队再次穿过了宗谷海峡,穿过了千岛群岛,然后没有经过修整直接就开赴到了太平洋,继续进行训练。 那么日本媒体对中国军舰的活动,感觉到非常的惊讶,他们甚至报道说,中国军队频繁的穿过一些战略通道,甚至准备切断和突破日本构筑的第一岛链。那么这方面的背景通过短片来了解一下。 解说:7月14号包括导弹驱逐舰和护卫舰在内的5艘中国军舰,通过宗谷海峡,从日本海驶向太平洋,这也是中国军舰首次通过宗谷海峡这一重要的出海口驶入太平洋。 据悉这5艘军舰隶属北海舰队,在结束中俄海上联合2013军演后,舰艇编队按照预定计划通过宗谷海峡、鄂霍次克海、将经西太平洋返回母港,并且在返航途中在西太平洋海域进行远海训练,这也是我国海军首次在参与了重要演习后,不经修整直接开展远海训练。 分析人士指出,从中国远海训练航路来看,舰艇编队很有可能通过宗谷海峡或者大隅海峡返航,如果成行,中国海军编队将首次实现环绕日本列岛航行一周。有媒体报道说舰艇将在航行途中,进行防空和远洋补给等训练项目。参加中俄军演的另外两艘中国海军舰艇,则通过对马海峡返回母港。对马海峡宗谷海峡、宫古海峡均为水道,也是中国海军舰艇进入太平洋的重要战略地道。 有军事专家指出,这次通过宗谷海峡,意味着中国海军又多出了一条突破美日第一岛链进入太平洋等地道,而长期以来,美日等国正是依托着第一岛链对中国海军进行严密监控,阻止中国海军进入远洋发展。
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环绕日本列岛一周 即将返航 央视7月19日《今日关注》节目播出“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环绕日本海域后返航”,以下为文字实录: 主持人:这种情况之下,我们看到美日可能整个的这种安全合作模式都会发生一些新的变化,那么在这方面,作为中国来讲也要发展自己的力量。我们看到刚刚结束的中俄海上联合演习,演习结束以后,中国的海军舰艇编队再次穿过了宗谷海峡,穿过了千岛群岛,然后没有经过修整直接就开赴到了太平洋,继续进行训练。 那么日本媒体对中国军舰的活动,感觉到非常的惊讶,他们甚至报道说,中国军队频繁的穿过一些战略通道,甚至准备切断和突破日本构筑的第一岛链。那么这方面的背景通过短片来了解一下。 解说:7月14号包括导弹驱逐舰和护卫舰在内的5艘中国军舰,通过宗谷海峡,从日本海驶向太平洋,这也是中国军舰首次通过宗谷海峡这一重要的出海口驶入太平洋。 据悉这5艘军舰隶属北海舰队,在结束中俄海上联合2013军演后,舰艇编队按照预定计划通过宗谷海峡、鄂霍次克海、将经西太平洋返回母港,并且在返航途中在西太平洋海域进行远海训练,这也是我国海军首次在参与了重要演习后,不经修整直接开展远海训练。 分析人士指出,从中国远海训练航路来看,舰艇编队很有可能通过宗谷海峡或者大隅海峡返航,如果成行,中国海军编队将首次实现环绕日本列岛航行一周。有媒体报道说舰艇将在航行途中,进行防空和远洋补给等训练项目。参加中俄军演的另外两艘中国海军舰艇,则通过对马海峡返回母港。对马海峡宗谷海峡、宫古海峡均为水道,也是中国海军舰艇进入太平洋的重要战略地道。 有军事专家指出,这次通过宗谷海峡,意味着中国海军又多出了一条突破美日第一岛链进入太平洋等地道,而长期以来,美日等国正是依托着第一岛链对中国海军进行严密监控,阻止中国海军进入远洋发展。
安倍桑威武:日本书面警告英国不要脱离欧盟 每日新闻报道,英国《Sunday Times》(星期日时报)21日以整个头版的内容大幅报道了日本政府对英国试图举行公投脱离欧盟的警告,日本政府通过外交备忘录形式,警告英国一旦其脱离欧盟,在英国的1300家日企对欧盟的经贸活动会受到影响,这1300家日企为英国创造的13万个工作机会生计也会遇到问题,因此不要试图脱离欧盟。日本对英国发出明确的书面警告被认为是对英国内政罕见的“异常干涉”,但日本大使馆称备忘录不是干涉英国内政。另一方面,英国保守党议员Julian Brazier对记者说,这是日本给我们的指导,但是我们在决定自己民族命运的时候,不会按照他们的期望办事。 星期日时报关于此事的链接:Japan warns UK not to leave Europe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hesundaytimes.co.uk%2F&urlrefer=d866e2893761f8bc2fc7a7e1d7412b73 ... /article1290626.ece BBC链接: Japan suggests UK jobs would be lost on EU exit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bbc.co.uk%2Fnews%2Fuk-23393856&urlrefer=8a3530cfca380eb39b14c9e7ce8185b0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headlines.yahoo.co.jp%2Fhl%3Fa%3D20130721-00000033-mai-int&urlrefer=a52f5577b4c1459226025c876bccae74 <英国>日本政府「EUに残るべきだ」 “异常干渉”と报道 毎日新闻 7月21日(日)19时32分配信  【ロンドン小仓孝保】英国内で欧州连合(EU)からの离脱を求める声が高まる中、英纸サンデー・タイムズは21日、1面トップ记事で日本政府が英国に対しEUに残るよう、「异常な警告」をして英・欧州関系に干渉したと报じた。  同纸によると、日本政府は英外务省に提出した覚书(メモ)の中で、英国内で活动する日本企业は约1300社で约13万人の雇用を生み出していることを说明し、英国がEUから离脱すれば、こうした雇用が危机に直面すると「异常な警告」をして、EUにとどまるべきだと「异常な干渉」をしたとしている。  日本侧には、英国がEUから离脱すれば、英国内で制造したモノを欧州で売る场合に関税や事务手続きなどの点で、これまでにない制限が加わり、英国内の日本企业に不利になるとの悬念がある。日本政府はこれまでも英政府に缲り返し日本の立场を说明してきた。  今回、覚书という形で明确に警告したことが一部に「异常な干渉」と受け止められた可能性がある。在ロンドン日本大使馆は「英国政府からの求めに応じ日本の见解を提出した。その际、内政干渉に当たらないよう细心の注意をしたつもりだ」と话している。  キャメロン首相は次の総选挙(2015年予定)に胜利した场合、EUからの离脱について问う国民投票を17年に実施すると表明してい
西沙北礁将建设环境监测保护站及海洋生态研究站,全面开发旅游业 越南一直以《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为要挟,反对中国在西沙的无人岛礁上建立居住点,中国一直对此高度自我克制。越南渔船也常年侵入西沙北礁潟湖盗鱼,我方反复驱赶,对方却一直去而复返。希望这次三沙市能够通过全面开发北礁,首次打破这个禁忌,同时将越南渔船彻底驱逐出去。 三沙将建设环境监测保护站及海洋生态研究站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news.0898.net%2Fn%2F2013%2F0720%2Fc231190-19118951.html&urlrefer=d12393dcfef40b3f684e7f22677687c2 2013年07月20日16:52北礁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规划方案图,可见有直升机平台、钓鱼平台、休闲高脚屋、深水航道、港口、综合服务区等设施 人民网海南视窗三沙永兴岛7月20日电(记者 李学山 段欣毅)记者从三沙市有关部门获悉,该市将在位于西沙永乐群岛北面的北礁,也就是三沙离海南岛最近的岛礁上,将兴建一座环境监测保护站以及海洋生态研究站。该项目建成后,将对有效保护北礁和三沙生态环境,维护我主权权益起到重要作用。 北礁位于西沙永乐群岛北面, 距三亚市约250公里,距离永兴岛约90公里,是三沙市离海南岛最近的岛礁。东西长12.5公里,宽4.6公里,面积约40多平方公里。礁内有泻湖,水深5~30m,泻湖面积约24平方公里。项目建设80米X30米工作平台一座,包括80米码头岸线(码头结构按500吨级设计)以及820平方米的保护站用房一座。 该项目建成后,有关部门将在此开展三沙巡逻管护和水质、波浪、生物等监测工作,承担生态环境保护和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任务,使三沙的生态环境得到更加强有力的保护,并协助有关部门开展海上综合管理执法工作,有力推进与保障三沙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工作。北礁环境监测保护站效果图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