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竹林一尺 距竹林一尺
关注数: 8 粉丝数: 98 发帖数: 848 关注贴吧数: 8
传说,哥是怎么逃水票的    08年末,11月中旬,因为工作变动,搬出唐家岭,去往西三旗。    那几天也不需要上班,上午只在家里迷着不出去,连续几天。      后来出去看新找的房子,早晨不得不出门,跟女朋友一起。      那时候,我住在纽曼工厂附近。我们两个只有一张水票(女朋友每天上班),刚出家门,三个老大爷就上来了,“水票在哪儿?“   ”兜里“,心不挑,脸部红,我拿出仅有的一张水票扫了一下,那三位没仔细看,又有别人路过,检查别人去了。   成功逃过第一关!    在中间的胡同朝中街菜市场的方向走,到一个公厕的路口,又有几位在火堆旁检查,这次换成女朋友甩了一下水票,我也洋装从兜里拿水票(实际上我只有上个月的,心里有些许紧张)。    但是,过路的人真TMD多,又混过去了!!    转了方向,朝北站走,快到京客隆的时候,又出现几条小够狗。   妈的,紧张了,心想,哥已经创了小记录,被发现就拼了。    于是,放下情绪,左手搂住媳妇肩膀,右手一直拿着水票,面色轻松,并带微笑,准备闯关。     这时,一条小狗狗盯上了我们,眼睛又贼又狠,就在我们擦肩而过的时候,奸诈的问,“那是几张水票?”,说着,两只手已经伸过来了!     但,哥也是练过的人!     哥微微一笑,右手虚晃一下,让狗狗扑向我的爪落空,迅速把票交到左手,并捻了捻,“两张...". (打过篮球的哥,晃人的动作还是不错滴)      ye!闯关成功!!!     嗯,事情的经过就是这样。      不要迷恋哥,哥已成为大唐的传说。。。      最后希望没有错别字。
“要是有个像样的工作,谁愿意住这儿”   关门的一刹那,小左有些伤感,“这栋楼住的都是大学毕业后留在北京找工作的人,每天都有人离开这里,又有人搬进来。”   作为海淀区流动人口最多的村庄,大学毕业生占唐家岭流动人口总数的1/3,约1.6万人。很多毕业的学生住在类似“公寓”的出租楼里为自己的理想打拼。   在唐家岭东北角的一处民宅,记者见到了正在搬家的小左和小赵。光着膀子、一边将零碎物件打包一边叼着烟头的小左摇着头对记者说:“想回家待一段时间,也可能就留在老家发展,永远不回来了。”   今年25岁的小左是吉林珲春人,2008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文史类专业。毕业后一直在上地一家民营企业家协会工作,给很多协会的领导做过秘书。   “我还给清华同方的创始人做过秘书呢。”小左吐着烟圈,不无自豪地说。   但给名震全国的企业创始人做秘书并没有让小左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住的很艰苦、生活很单调、没有任何积蓄”,这是小左对一年来在京工作的评价。   小左租住的地方,是唐家岭一户村民在自家宅基地上盖起的专供出租用的小楼中的一间。在一片不过一亩多的地皮上,这座四层小楼被密密麻麻隔成了70多个房间,每个房间不足10平方米,房间内部又被隔成了三部分:卧室、厨房和卫生间。卫生间和厨房只隔着一层透明的玻璃。   这家房东告诉记者,在唐家岭,这样的房子已经算不错的了。在房门外的墙上,一张招租广告这样形容小左租住的房间:“带厨房、独立卫生间、宽带入户”。   “刚开始还雄心壮志地想在北京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但现在觉得当时的想法太天真了。”小左叹着气说。   小左每月拿不足3000元的薪水,除去吃穿、交通、房租以及水电上网等费用外所剩无几,“连恋爱也不敢谈,如果再加上谈朋友的支出,基本生活都成了问题。”   谈话间一直在收拾东西的小赵是小左大学时的同宿舍同学。去年毕业时他们宿舍6个人中,1人出国、2人考研、1人回老家发展,他和小左留在北京打工。   小赵是江西南昌人,个子不高、身材瘦弱,毕业后在国贸附近一家私营企业做市场调查,前不久刚辞了工作准备跳到一个更好的地方,但一个多月过去了,新工作仍然没有着落。   “一定不要死守着自己的专业找工作,那样的话范围太狭窄了”,说起自己找工作的经验,小赵说,“不要过于迷信工作经验,用人单位其实看重的是你的性格和可塑性,只有感觉到你这个人可培养才会要你”,“不要想太多,给自己设定一个小小的目标慢慢往前走,前几年要吃苦,但一定要挺过来”。   因为已经有一个多月没工作了,小赵的住所从地上挪到了地下,现租住在通州一处地下室。虽然马上就要送一位“想过稳定生活”的好友踏上回家的火车,但小赵目前还没有离开北京的打算。   谈话间,小左打电话叫的搬家公司的车已到了楼下,不一会儿他在北京的家就变得空空荡荡。关门的一刹那,小左有些伤感,“这栋楼住的都是大学毕业后留在北京找工作的人,每天都有人离开这里,又有人搬进来。离开,我不难过,说不定我还会回北京,但再也不会来唐家岭这个破地儿住了。”   对小左来讲,选择离开北京,或许是一种解脱。但对于更多的人来讲,可能还要承受着生活的艰辛为理想打拼。   刘树毅在唐家岭村内换过好几个住处,一直都在往楼层低的地方搬,他认为楼层高的地方太危险了,“一旦出什么事儿,想跑都跑不出来”。   见到刘树毅是在唐家岭公交站附近的一处烧饼摊,刚挤公交车下班回来的他买了一张一元五角的“公婆饼”作晚餐,沿着唐家岭最繁华地段——小摊林立、车辆拥堵的唐家岭中街——边吃边走。身边不时有公交车擦着他的身子驶过,刘树毅也不急着躲闪,“每天都是这样,早就习惯了”。   在路边的一处即开即奖的私彩点,摊主正在用扩音器大喊着中奖信息招徕路人,刘树毅侧身小声对记者说,“这都是假的,我以前买过很多,但从来没中过他们说的大奖。”   不过,刘树毅每周都会买一注双色球,他希望“凭借偶尔的运气改变命运”。   从北京现代经济管理学院毕业3年来,刘树毅换了3次工作:做过招生代理、从事过软件维护、当过房产经纪人,他最新的一份工作是在海淀区苏州桥附近的一家软件公司做维护,但月收入一直在2000元左右徘徊。   今年24岁的刘树毅感觉“压力太大了,以后的生活不敢想太多,一想人就觉得很烦。”刘坦承自己早就有想法回山西老家发展,“在北京生活没有任何人帮忙,只能靠自己,但家乡人都知道我在北京读了大学又上了几年班,没有带着任何成绩就回去,会让家里人感到非常没面子,所以还是想再拼几年,攒点钱回家开个小门市。”   毕业3年来,刘树毅一直住在唐家岭。“3年前我来的时候,这边住的人还不多,最高的房子也不过两三层,但现在很多房子已经加盖到六七层了,越来越疯狂。”   刘树毅在唐家岭村内换过好几个住处,一直都在往楼层低的地方搬,他认为楼层高的地方太危险了,“一旦出什么事儿,想跑都跑不出来”。   曾有朋友劝刘树毅“别住这儿了,太危险”,但他苦笑着说:“要是有个像样的工作,谁愿意住这儿啊。眼下除了这儿,哪儿还能找到这么便宜的房子租呢?”生活不易,但刘树毅认为,自己挣的钱虽然不多,但足够满足基本生活,而且每月还可以存500元的生活费,这在唐家岭算得上中等了。“在这儿有很多人没工作,每天窝在房子里或者靠兼职度日的大有人在。”   “回家有什么好啊,还是在北京待着机会多一些。王宝强、范冰冰以前不也是这么熬过来的吗?”   在离唐家岭村委会不远的出租楼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房间里,记者见到了3个来自河北邯郸的女孩儿。   她们年纪都不大,最大的不过21岁,但她们自中专毕业后,已经结伴来京3年。   以前她们在一家半导体公司上班,一个多月前,她们失业了。眼下,她们每天干的活儿,要么是到人才市场找工作,要么待在家里看网络电视。   一位女孩儿告诉记者,“前段时间找到一份接线员的工作,但一天到晚不停地接电话,不仅耳朵疼,头都快炸了,实在受不了就辞职了。”   没有工作也就没有了收入,为了节省开支,3个人的大部分时间是关着灯待在小小的家里看网络电视。她们都不愿意回老家,“回家有什么好啊,还是在北京待着机会多一些。王宝强、范冰冰以前不也是这么熬过来的吗?”一位女孩儿说。   本报北京8月16日电
旅游管理的就业前景 曾,几何时,“旅游”二字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从此,关于旅游的一切便一发不可收拾,电视、网络铺天盖地的旅游类信息;街边旅行社中悠闲询问的人群;旅游景区内的人头攒动。。。 有人说,旅游业是朝阳产业,是最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于是,在学校里出现了专门培养旅游类人才的学科,比如“旅游管理”。当初选择这个专业,就是觉得这个专业很轻松,能游山玩水,也能学到一些管理知识,将来做个多方人才。殊不知,现实和理想的差距,很大。先说学的课本。有些有用处的,比如《旅游英语》,《商务礼仪》,《旅游地理》等等,不过这些东西从小学到大,在大学里,只不过是换个老师,给你讲早就熟悉了的地理知识;还有些没什么用处的,像《旅游会计学》,我只记住了“借,贷”,其他都没印象,《旅游统计学》,《旅游概论》等等,我始终认为,写这书的人,肯定也写了《工商统计学》,《市场营销统计学》,《电子商务统计学》,除了主语不一样,里面内容大同小异—骗钱的。大三的时候,旅游专业英语的老师问过我们,你们主要学的是什么课程?我们回答什么都学,很杂;那你们毕业后做什么工作?我们回答什么都能做,但就是不专业。的确,关于旅游的工作,有旅行社,酒店,或者做旅游规划的公司。可是,挨个分析,先说酒店,有服务员,领班,经理等等这些工作。有人说,大学毕业了,去做领班,主管,多好啊,可惜,酒店不要!因为你没有实际的经验,没有管理的能力,学过的管理课程,也只是知识。做服务员?大多是初中,高中毕业的小孩,17,8岁,咱本科毕业,23,4岁,去跟他们混,总觉得有点别扭,即使能放下心态,去端盘子,拖地,提拔的机会,也不是很多。再说旅行社。很多人首先想到导游,想到很赚钱,想到每天游山玩水,也想到吃回扣。没错,以前导游很赚钱,每天都给客人讲解同样的景区,爬同样的山,也吃一些回扣。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导游没有工资,没有三险一金,要靠“忽悠”,才能吃到不多的回扣,在团队旅游过程中,吃不好,睡不踏实,其中还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等待着你去解决。做导游时间长了,人就“猾”了。而且,做导游的大多是高中毕业的小孩,吃的“青春饭”,所以很多人转行,有成功的,有失败的。嗯,其实旅行社中还有一种工作,“计调”,北京叫“op”,“operator”,操作的意思。在外地,计调全程负责旅游团队,在北京,分为“op”和“销售”,销售是一种工作,意思是去拉团过来,然后给销售提成。遗憾的是,北京的旅游类销售,大多是电话销售,就是只要你能说话,就能做的工作,不是说销售不好,而是,干不了。还有一种,是做旅游策划的公司。可是这类公司大多是一些老教授成立的,工作内容是给某地,某个景点做规划,比如说给海淀区做旅游规划,给颐和园做旅游策划等等,对工作人员大都要求的很专业,换句话说,要求的都是建筑人才,环境人才,美工人才等等,就是很少要旅游人才,因为人家不需要。那好,别找工作了,去考研吧,可是,学旅游管理的理科大多基础差,数学总是最难的一个,很难考上。那考公务员吧,翻翻公务员招生简章,很少有要“旅游管理”这个专业的,有,也是要求硕士学历,而且屈指可数。只能去考“专业不限”的职位,可是“专业不限”,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研,几乎没戏。那做什么呢?以我班为例,全班48人,很多人都做其他行业,有电视台,法律,贸易等等,真正做旅游的只有5个人,其中有2个在酒店,2个做导游,还有一个我,在失业中。写到这,我无语。最后希望没有错别字。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