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s X
jy00262395
所有命运的馈赠都一早标注好了价格
关注数: 40
粉丝数: 184
发帖数: 2,982
关注贴吧数: 20
久利的烧结400-3000 磨厨刀手感真棒 等待了2个月终于收到了久利的泰山系列 本来是看着便宜 想说随便买来跟手上的末广crex 1010 5050 对比一下的 今天收到迫不及待的试了一下 这手感也太好了吧 硬度比末广稍硬 泡水15分钟后就算是400目 也是感觉阻力稍小 磨起来很顺滑 用起来给人莫名一种很有信心驾驭的了的感觉。 然后无论是下铁还是出锋都很好, 3000目就能出亮面了。 缺点是自锐差些,用完要用找平君抹掉上面残留的黑色痕迹,但是差不多末广1/5之一的价格给到这样体验,真心太厉害了。 顺便背景介绍一下 就是磨磨菜刀(切片刀和牛刀 有粉末钢也有白纸钢和vg10)用过国产东明(全套旧版本的)华夏砥(全套包括金刚石的)日本的刃黑1000 末广双面 加1010 5050 还有那个玻璃砥500-1000-3000-8000 以及龙虾200 和 1000 ss系列 觉得久利的手感最舒服,相当喜欢哈哈
青棒加牛皮荡刀真的有必要么? 刀子类型 家用厨刀 中式片刀 牛刀 三德 之前都是磨完在高目数 末广 5050 或者玻璃砥石8000上荡一下 想问有必要弄个荡刀皮再荡一下么? 看青棒介绍是说相当于2000/3000目,感觉好像还不如在高目数砥石上蹭两下?纠结ing
飞哥泡茶心得: 投茶量 写一个泡茶心得系列分享吧。其实影响茶汤的因素很多,投茶量,出汤时间,水温,泡茶水,泡茶器,烧水器,天气,身体因素等等。今天,先说说投茶量的分享。 很多人会觉得,喝茶嘛,怎么喝都行,随意抓一点,随心所欲,愉悦自己就好,需要那么多讲究和过场吗?这话也对,也不对。看如何理解。如果我们能不花额外代价,又能让一杯茶汤的口感表现的更好,何不尝试去提高一下呢?这和我们不停追求更好的生活是一样的道理。
过完年 一直在家喝易武山头,偶尔也换换口味 喝个刚入坑时收的大厂茶 金盛世 18年的茶 水路较细腻 回甘好 出兰花香 估计是茶叶有切碎的缘故 前几泡浓度高些 上头快 (所谓的柔中带刚?) 缺点就是 即便放了比平时多的茶叶(平时6g这次8g)茶汤的厚度和油润度依旧欠佳 这茶18年到现在也差不多5个年头 对比19年刚收时的笔记,现在苦涩明显下降了些 也算挽回了些时间成本 网上查查价, 貌似价格上涨了有50% 虽然也不准备卖 但是品饮时也会多些心里暗示的好感 这或许就是存茶的乐趣了吧
从简入奢 再从奢入简 好久没来水贴了, 今天开了饼19年的多依树 二类,涩重些 回甘好 厚度佳 果味明显…却觉得不是自己喜欢的茶,喝起来有些勉强… 突然想起这几年的喝茶经历,情不自禁的来水一贴o>_<o 曾经心中的神茶 多依树 薄荷塘 老班章 冰岛老寨 同庆河 茶王树 白茶园 凤凰窝 如今全都反复的喝过,喝时对照大神们的帖子 仔细寻找滋味体验的认同感。 自认为喝懂了 什么叫喉韵 什么叫回甘 什么叫开阔性,收敛性,压舌感 气感之类的体验… 然而自己那种对茶的兴奋和憧憬却逐渐喝不出来了。 昨天翻翻茶箱,找到一个下关10年的易武正山坨茶,记忆中是买茶时店家送的估计也不值钱。 抱着尝一口就扔的态度,泡好喝喝。发现厚度居然还可以~没水味,苦涩的烟味也比较均衡…虽然觉得茶做的很粗糙(在里面找到根白发)但确是一款入口还是能喝,不讨厌的茶。 我从低端茶入门,为了追求各种未曾尝过的滋味,寻寻觅觅的喝了一大堆“高价茶”,如今喝回最低端的,也能入口! 普洱真是神奇的茶叶,借用朋友的话点评:普洱和岩茶的最大区别就是: 差的普洱能喝,差的岩茶不能喝。
说说大厂和山头 小弟喝茶3个年头 从大厂入门又转战山头 最近喝回大厂 突然感慨良多,赶快记录一下个人心得。 1.大厂入门姿势正确 从下关甲坨到珍品大白菜再到大益7542 吾心光明 猪饼 银大益 最后到福今 金盛世 布朗金印 七星青饼。这些大厂的产品给我奠定了普洱的基础 知道回甘是什么 生津的感觉是什么,对比着喝也大概了解到了普洱生茶的架构。于是我自认为普洱算是入门了。 2. 山头茶 好坏天壤之别 后来小弟喝完大厂转战山头 从老黄处入坑,被他当时简单的一个混采易武“古曼撒”惊艳于是各种买各种试 细节就不讲了。 体会就是 幸好有了大厂的标杆 至少纯小树 和古树的区别还是能略微感知到的。在排除拿小乔木装古树的那些产品后,我认为大多数 克价3以下的山头都是还比不上大厂口感的产品,而克价30-50的山头未必比克价5-6的好多少。耐心多试试,找好渠道最重要。 3.喝多了要多想想自己要什么。不能光图新鲜 通过大厂的调教和对古六地区基本所有山头的探索,我绕了一大圈才了解了自己对普洱的追求,感觉真是来之不易,主要中间我常常迷失,想着试新的地块儿,尝所谓的完全没量的茶导致买了一堆自己并没有兴趣的茶,浪费了很多积蓄。无论如何吧,我自己总结下来对普洱的追求是: 汤感>回甘生津(口感)>体感 苦涩(只能接受轻微的)。 在这个需求指导下我以后精准目光锁定弯弓片区来收茶。 4. 好的山头茶和大厂优秀作品差异和相似 个人感觉 好的古树茶和好的大厂产品最大不同有以下几点 *厚度:大厂茶汤的厚度普遍薄,古树茶油汤比较多见 *味道:大厂茶苦涩甜体验在舌头前半段 古树茶苦涩甜体验在舌头后端到喉咙处 *气韵: 大厂我喝的最好的气韵到胸口上方,山头特别好的到四肢 而大厂和山头茶较小差别处: *耐泡度 可能古树稍微耐泡些 其实区别不大 说茶耐泡的就是泡的淡呗 *架构: 生津回甘苦涩甜 普洱该有的他们都有。 *性价比: 大厂好些有名的茶,和山头有名的地块古树 都死贵。同时有趣的是大厂可以找渠道 山头可以跨过中间商,也就是肯花功夫你也能远低于市价的钱来买到自己喜欢的茶品。(这里说的功夫大厂渠道就是一两个月了解询价山头源头的寻找是以年算的,用一两个月询价什么的没啥用) 一圈喝完,我问自己最爱喝什么,答案肯定是山头。再问大厂就不喝了扔么?那肯定不,偶尔喝喝也不错。
2021 买茶总结 2020买了一堆茶后本想就此打住 结果2020年底认识了新的茶友一番交流后仿佛又打开了新大门 2021开始了茶山定制之旅 一不小心入了20公斤左右 正好赶上全球运输受疫情影响延时严重。 于是,最终到了7月中旬才全部收到今年的茶叶,我又用了一个月初步品饮就赶快发个帖子简单记录一下: 1. 倚邦保护区 茶气猛 野 缺点是野外炒茶有点炒焦了带点儿烟味 2. 倚邦大黑森林 新茶出蜜韵 很特别 涩重了点儿 3. 戈登值蚌 甜柔 但是涩显 茶揉轻了 出味慢 4. 保护区芽头 兰花香洋溢 很不错 5. 曼林单株 中规中矩古树 甜 层次单一 6. 小曼乃20米高杆 滋味融合度高 气韵舒服 7.倚邦麻栗树 没大黑好喝 8.多依树一类 凉感突出 气韵柔和好茶 9.多依树二类 除了涩比一类重一点点 其他都很不错 性价比高 10. 百花潭 甜柔+果香+厚 新茶喝着最喜欢的 11. 百花潭2 苦重 厚 13. 刮风寨茶坪 普通古树不是高杆 甜柔喉韵突出 集中度好 14.曼松背阴山古树 带苦底 微弱凉感 有意思的茶 15.薄荷塘 喝着跟多依树差不多比多依树贵 16.白茶园 比20年的好不涩 17. 弯弓国有林 厚一点儿微苦有涩 香气清幽 18. 易武高杆 a b c 三款不同高度和地块的高杆 总得来说都爱不惜手 可惜量太少 总体感受就是 高杆各种味道的融合很完美成一体没有突兀的地方 相对而言古树或台地入口就会有 明显 苦了 涩了 甜了 薄了之类的观感。 19. 藏家14年一扇磨 兰花香明显气韵好 缺点出些许木质香 20. 凤凰窝17年 生津很猛 等回头有空再单独发发喝到有感想的茶。 这一个月来的猛喝 就觉得 易武古树高杆之类的 耐泡度都很牛 甜度也大多不差 厚度除了曼林单株相对薄点 也都是油汤感的厚度 真要客观分高低大多只能从汤感细腻度 茶的平衡度 和喝完后口腔的留存时常来评测了。 2021收茶后最大感想就是 2020我收的都太垃圾 2020我买茶的茶商价格都好坑
2020凤凰窝跟踪 去年收了一提多几饼的凤凰窝 不贵克价8 去年喝时觉得奶味加微苦 判断树不太大 今天重新喝 确是惊喜连连 茶汤看着很透 色泽自己偏白黄没有了一开始的微微绿 入口生津很猛 甜而有力度 体感明显 虽然汤看着透亮 但是厚度不错 有黏嘴的感觉 口感纯净是那种 干净舒服的茶味 唯一缺点是喉韵不够深 据说普洱是有生命的东西 变化蕴含其中 于是就庆幸在对的时间喝了这款 特发帖记录
今天闲下来 一弄列表发现自己去年说的不买茶没做到 买茶是病 我好像没救了 去年进军普通易武 今年开始一溜高端 我今年弄了 大黑森林猫耳朵 多依树高杆 曼乃高杆 百花箐高杆 格登值蚌大古树单株 一扇磨单株 白茶园茶王 薄荷塘二类 蛮砖曼林单株 还有 不能说地方的两个易武森林高杆 国内买茶是买一点儿到一点儿然后喝喝再买 我是 被诱惑了想喝 买 喝不到 还是饥渴 于是再买 还没得喝 再买 幸好今天列了列表 不然还想入弯弓白石 曼松古树 天门山 同庆河 和茶王树 这次真的不再买茶了 等6月收货再慢慢开汤
今年春茶据说发的多 找朋友去山上圈了几颗树周末开采 有点儿兴 今年春茶据说发的多 找朋友去山上圈了几颗树 周末开采 有点儿兴奋 暂定了依邦大黑森林上寨一棵格登值蚌一棵 蛮砖小曼乃一棵 感觉茶买到今年这个份上我也无欲无求了
13年的薄荷塘 2-3月连夜奋战 终于前两天收到了成果 看着美股账户的余额安心的能睡个好觉 起来找出好友派过来的13年云门天成薄荷塘 慰劳一下自己 看看这款存放了9年的薄荷塘会有怎样的表现 言归正传 干茶看着条索乌黑油亮 洗茶后 能在盖碗盖子上闻到浓郁果香 前5泡 茶汤颜色透亮 入嘴压舌感很强 粘稠厚重 然后生津很直接 咽下后喉咙有明显清凉感 外加杏子甜从喉咙中部涌出 回甘明显度稍稍弱些 茶气平顺发汗而不上头 中5泡 感觉茶叶的内涵物质涌现了出来 很高级的果酸甜味 加猛烈生津 加舒服的喉韵 美妙舒适 硬要挑毛病的话 就是水路的细腻程度还是比不上白茶园 后5泡 回甘变得特别明显 中途喝了一杯白水 居然依然能尝出果酸甜味 总结就是好茶 喝的心满意足 茶气猛 这15泡喝了3小时 喝几口就要歇歇 有种抽完雪茄后的浑身松弛感。 就是价格太高,只可浅尝辄止 无能囤积居奇。 喝过就当拥有了
老茶味觉的探讨最近迷上雪茄 茶叶也不曾放下 抽过雪茄后再来一 老茶味觉的探讨 最近迷上雪茄 茶叶也不曾放下 抽过雪茄后再来一泡普洱自然是美妙绝伦的 然后问题就来了 经过雪茄熏染的口腔往往留有浓郁的木质香 咖啡豆香和可可香 这样喝年份新的普洱茶往往品不出味道 而老茶却展现出其强悍的一面。 99年龙园号 12年老班章 04年的大益大白菜 都能将雪茄味压下 展现它独有的果香花香和茶味 由此而得 越陈越香终究还是有道理的 好的普洱 随着年份的增长,茶味香味愈发变得浓郁起来。
20年 无名野生普洱 感谢兄弟送的”阳光茶 ”据说没有铁锅炒 20年 无名野生普洱 感谢兄弟送的”阳光茶 ” 据说没有铁锅炒制 直接用阳光晒青的最传统工艺 在网上查了很久也没有听说过这样的制茶方法 抱着些许的疑惑和期待开汤 第一泡茶汤颜色已经很深 棕黄 茶气猛烈 一杯就有点儿晕了 在胸口化开 第一泡的茶豪多到吓人 看公道杯那张图 能用相机清楚拍出来丰富茶豪的 这还是第一次! 入口有果酸感 茶味 还有花香入水 回甘生津炸裂 暂时喝不了第二泡 身体反应有些强烈 得缓缓 趁休息时跑来发个帖 第一是想求教下大神们 不下铁锅炒 杀青纯靠阳光晒 的制茶法 你们有听说过么 是不是最高端的才用这方法? 第二是 感叹下 这茶好牛逼 体感香气都超出认知 但是价格太贵(薄荷塘1类价格) 体感太强 暂时应该我不会买 自己身体差 喝不了太高端的茶 请原谅我的*丝身体和*丝心理
期待了很久 在状态好时 终于喝了这个朋友给的 BHT龙珠 1 期待了很久 在状态好时 终于喝了这个 朋友给的 BHT龙珠 10g 应该是挑树2类 17年 据说喝一颗少一颗。 抱着敬畏的心 全程10小时喝了4L水。最大感受有三个 1.浓烈的奶茶香味 2.嘴里的清凉感 3.茶气平和舒适 奶茶味 我在凤凰窝里喝到过 那会儿感觉略微有些而已,这次却十分浓郁 茶汤的浓郁度也增强了奶感 清凉感 一直觉得是个笑话 又不是薄荷叶 但是这次却实在感觉咽下茶汤后喉咙中有凉意 茶气平和这个喝完不打嗝不推背不上头 但是你能感觉到连喝三泡要歇歇 却不会身体不舒服。 感觉新茶喝到了一定程度 增长了见识。最近甚是心满意足
老要的 19大黑森林 最早入坑就听说倚邦小叶种转化好 于是老黄那盲撸了 倚邦国 后来又撸了几片大黑森林 却迟迟都懒得拆 年底喝了一家的16倚邦 感觉转出了梅子韵 却不喜欢 再后来试喝了 17核心资源7好像也是倚邦有梅子韵 依旧无爱 今天喝到了朋友说比较好的19 大黑 前几泡10秒出汤 香气四溢很夸张 感觉像加了香精一样 但是茶入嘴却很干净 像喝白水一样 感觉不出滋味 同时厚度和茶气都强 咽下后才有茶味在嘴里涌现 挺特别的 后面出微微涩 韵味挺长 到喉咙深处 滑度也不错… 总得来说倚邦和我无缘吧 喝了一堆好的却没有那种欢悦感
16冷水河 厚重型 生津很猛 香气入水 入口很柔滑 汤水厚在碗里有果冻感 喝完后才有强烈的口腔收缩感 第三泡开始出苦底 化的很快 茶气强却很柔 能感觉到身体的反应却不会很顶 韵好长 总的说这款冷水河 除了回甘微弱些 其他指标都很完美 是款好茶
记录一件糗事 跟朋友那顺了些20年的“茶叶” 听他说了一个华丽的故事 以为特别好的东西 抱着憧憬的心态泡了下 发现汤色居然是淡黄色的 有回甘 奶味 生津很猛 回甘有点儿白茶的甜 高高兴兴的以为发现了宝藏 发给茶友看才知道原来是陈年螃蟹脚…… 脸红耳赤丢人了 回想下不懂茶叶的自己还挺好笑 以己之糗事博大家一乐 顺便科普一下螃蟹脚长相
家楼下捡个包裹 打开一看 明年的粮草都有了 开始修心养性 停止剁手
核六和核七年底反而变得繁忙了起来 难得今天在办公室 就赶快把 核六和核七 年底反而变得繁忙了起来 难得今天在办公室 就赶快把核六和核七一起开汤喝喝 核六 感觉水路有点儿粗 中段有涩 蜜香型 力度不错 韵稍微短些 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核七好茶 感觉像是刮风寨附近的国有林古树 或者弯弓高海拔片区的古树 生津十分强烈 入嘴很纯净 感觉不出茶味 咽下后 从喉咙里有香气茶气涌上 回甘生津紧随而来。 甜度中等稍弱。 香气是花果的复合香型 苦涩几乎感觉不出 重闷一分钟有苦 秒化 水路很细腻 韵长。 除了力度中上 比凤凰窝弱些许外 几乎挑不出毛病。 看蒋老板朋友圈,貌似喜欢核六的人多些。所以说百人百口 看开汤最多了解下料的真假很难知道适不适合自己。 找茶还是得靠喝
核八 年底变得繁忙了起来 不过还是要忙里偷闲 今天试试核心资源八 我也不知道是古六的哪个山头 2018年的茶 入口 几乎没有苦涩 口腔的收敛性强 生津迅猛 回甘比生津慢些许 茶汤比较厚实 出蜜香 同时已经转化的有些许酸酸的感觉 应该称之为梅子韵?3年出这样子的韵味我觉得应该是倚邦那边的茶 这款茶力度其实很强, 喝三泡会有茶气上头的感觉 叶底看中小叶种 应该是倚邦茶 总结下 核八 转化较明显出蜜韵 梅子韵 水路细 比较柔 苦涩都很低 喝着柔和舒服
开个核一试试不苦不涩 香气入水 果香比较明显 茶气到胸前回甘 开个核一试试 不苦不涩 香气入水 果香比较明显 茶气到胸前 回甘比较明显 生津不错 喉韵算深 唯一觉得奇怪的是前几泡水路不算细腻后面越喝越细 汤从微浑浊变得油亮 还有就是相当耐泡 3l水压力不大 叶底看着应该是很典型的头春料 总的感想就是 不错的易武古纯吧
2020 枫龗谷 秋刚收到蒋老板的茶 赶快开一个试试 听说这 2020 枫龗谷 秋 刚收到蒋老板的茶 赶快开一个试试 听说这款是头采秋 从没喝过头采的茶 抱着好奇心开个汤 8g 150ml 盖碗 50度水 润茶 15秒 95度水洗茶一次 然后快速出汤三泡 第一泡 香气扑鼻 明显的易武茶骚香 入口 苦涩很轻 蜜甜 回甘生津来的很快 韵也有 不深 第二泡 出苦涩了 化的还算快 干净 不会一直觉得舌头苦 厚度在秋茶里 算不错的 第三泡 出涩了 在嘴里上颚 麻麻的 大概2-3秒化去 这个涩有点儿重啊 遮住了之前的优点 韵味一直 这每泡之间的变化蛮大的 第四第五 快速出汤合一泡 汤色更透亮一些了 涩很显 苦变的很弱 生津强烈 回甘也不错 第六泡 闷 一分钟 图五 茶汤色泽深了些 但依然透亮 喝起来苦又出来了 还是化的快 涩反而弱很多 生津强烈 回甘是蜜甜感 竟然让我有了一丝藏龙地的感觉 下次对比喝下 秋pk春 看看差距有多少 第七泡 闷 一分钟 茶叶已经完全展开甜度上升 涩度不变 苦弱了 茶气有点儿上来了 这个茶的力度感觉还是蛮舒服的 第八泡 闷 一分半 甜涩甜涩的 第九泡 闷 3分钟 茶味又浓郁了起来 感觉耐泡度不错 一共喝了1.9升水结束 水味没显 叶底看着有正常薄度的秋茶叶子 也有看着韧性不错的有点儿春茶感觉到叶片 梗看着有饱满的也有褶皱的 如果不标秋茶按我低劣的茶底知识 会认为春秋混采。 总结: 这款秋茶 因为今年秋季雨水多 涩重是可以预期到的事 除此之外 它的韵味和生津回甘都蛮优秀的 茶气也比较重 在我喝过的秋茶中来说 品质优秀 现喝入口欢愉度因为涩重的缘故对我来说只有合格线以上 放放等涩散散 感觉未来的期许度还是不错的
开泡冰岛试试感觉冰岛开汤的茶友很少,我也一直不想涉足这个区域 开泡冰岛试试 感觉冰岛开汤的茶友很少,我也一直不想涉足这个区域,总觉得水深 贵的也不一定真 朋友寄我凤凰窝时 附带了一泡冰岛 于是人生第一次喝冰岛顺便发个帖纪念一下 问了下 据说克价26 跟一个没怎么听说的牌子 叫古韵流香是同一批货 8.5g 150ml 盖碗 第一泡 茶汤入嘴 甜来的特别的直接 从舌尖甜到喉咙。 总算理解了所谓的冰糖甜。确实准确 汤水里有兰香 很柔 这有点儿易武顶级的特征啊 就是易武更委婉些 冰岛则是直来直往 第二泡 微苦 生津好 依然甜韵突出 但是总觉得这个苦有点破坏了画面感 有种刚刚还在陶醉这会儿突然出戏的感觉 第三泡 兰香 依然微苦 然后化了就甜 舌头麻麻的 但又很滑没有颗粒感 感觉下咽后嘴里有点儿吃完糖的粘稠感 后面还没喝到就先这样吧 感受就是 贵的不一定会喜欢 有苦底的冰岛跟我想象的并不一样 虽然喝着知道这是好茶啊 但是心里却想着别的 所以茶真得试 就算是真的对的货 自己到底爱不爱喝 要试了方知
今年的凤凰窝双十一的包裹终于到了 蒋老板的一大堆 还有朋友推 今年的凤凰窝 双十一的包裹终于到了 蒋老板的一大堆 还有朋友推荐的凤凰窝 心心念这个产地很久了 虽然不是船长的但据说是挑树采的 总共也就3-4公斤 本来要开会 一看茶到了 打声招呼休息半天 喝茶重要 8.7g 试茶 120nl盖碗 入口茶味不算浓 很清澈通透 茶气不显却隐隐的在不知不觉间上头 喝了3冲就有点儿晕了 茶汤柔 滑 咽下后 嘴里有明显的奶香味和清凉感 然后就是清甜回甘 喝完咽口水的甜很清透 第四冲 闷一分钟 出来茶味依然不浓 无涩 有微微的苦底 感觉就是在喝无糖奶茶。 多亏贴吧认识了茶友 扩展了渠道 才找到这样的体会 感激 沉迷
今天想起来入普洱坑前喝的岩茶 放了一年拿出来试试 香气很好 入口有喉韵 回甘来的快 没什么苦底 甘甜 3冲茶气上头 但是感觉就像烈酒一样 好喝但是不适合自己 还是普洱古六那种像红酒 柔中有美的比较好 试完这两种茶更加回到初心 我还是老老实实的喝普洱吧
探索白茶 入了点儿银针 今年新茶 喝了下 很甜 回甘也有 但是甜的不纯净 有点儿媚俗 回甘蛮好的但是体感不舒服 感觉茶气下到胸前就卡住了 不知道是料不好还是要放放 暂时白茶这个坑没有入的欲望了
忐忑的等了两个月 今天终于收到了吧茶 开饼太麻烦 先试试送的蛮国 暴力运输下 茶都碎了 心痛一下 17蛮国 汤色已经很深了 厚重 入口压舌感明显 苦化得很快 以至于一度觉得苦是幻觉 涩集中在舌头前半段 蜜香迷人 生津强烈 很有力度的茶 受到吧友们认可 果然有料 感激来到这个吧 也庆幸看到大家的推荐
易武古曼撒高杆 2020最初入古树坑时 第三个喝到的就是19 易武古曼撒高杆 2020 最初入古树坑时 第三个喝到的就是19年的古曼撒古树 那会儿一喝就无比惊艳 于是开始了第一次的提入 从此越陷越深 据说这是今年在古曼撒茶山 挑出来的高杆做的 价格其实不比去年的古曼撒古树贵多少 汤色清澈 第一泡开始就花香浓郁 易武骚香明显 第二泡开始 回甘很舒服 甜度高 涩低 厚度比不上弯弓蛮砖 汤水很柔 有层次感 现在喝到第8泡了 依然舒服 算是个人很喜欢的口粮茶 总结就是 花香明显 汤滑柔 回甘好 甜度高 苦涩很不明显 回想今年 在家呆着憋屈 就只能靠买买买来缓解内心的抑郁… 猛然一回首 已经填满了整个预留出来的小茶仓 还有6提存在了商家那眼不见为净 如今没有了年初的冲动 只有努力去库存的血泪。自从双十一时被发现了买茶记录,如今已经被强迫立下了两年不买茶的誓言,可是早早看到的曼松经典 弯弓凤凰窝 冷水河可咋办…… 人至中年才发现诸多不易,只以品茶聊以慰藉。
聊聊最近的夜茶晚上在家闲着不喝茶不舒服 喝茶又觉得有点儿影响 聊聊最近的夜茶 晚上在家闲着不喝茶不舒服 喝茶又觉得有点儿影响睡眠 突然发现n年前 和红茶的小壶 大概 550ml 中间带个不锈钢网兜 于是突发奇想的闷泡一下 5g茶叶 茶叶放网兜里 然后网兜放盖碗里洗一水 之后先往壶里注4/5的水再把网兜放进去第一泡30秒出汤 第二泡 40秒 第三泡 60秒出汤 这茶也就算喝完了 对比盖碗 感觉茶滋味微微淡些 涩反而更加不显 回甘和茶气依然舒服 感觉晚上边看剧边这么喝茶确实舒服 推荐一下
15格革登 昨晚梦到有个白色影子 咯噔咯噔的朝我走来醒来后周 15格革登 昨晚梦到有个白色影子 咯噔咯噔的朝我走来 醒来后周公解梦查了下没啥寓意 白天百思不得其解 结果一到晚上想起了古六的革登 总算明白是馋茶了 今年新的革登喝着都觉得茶气有点儿撑 喝了不舒服 于是到小茶柜里翻开复去找到饼15年的 美滋滋的拆了它
求教一下电木茶盘 小弟前面年底入了一个电木茶盘 用了一年 听 求教一下电木茶盘 小弟前面年底入了一个电木茶盘 用了一年 听说要用茶水养盘 就没洗过 一直瞎用 也不知道是茶盘质量不好还是我太懒的缘故 今天突然发现茶盘上一层厚厚的黑色茶垢 由于实在恐怖就不上图了 4周下水的那个槽看到了些许的霉点 求教这茶盘该怎么洗啊? 还是只是热水冲冲就好?
喝茶心路入普洱坑刚满一年 从看帖入大厂的小白到现在追求山头古 喝茶心路 入普洱坑刚满一年 从看帖入大厂的小白到现在追求山头古树的小白,一年来保持每天至少 喝一款的频率。刚刚看了普吧的中秋中奖开汤贴,只觉得里面形容的茶只应天上有,世间实难求。幸好手边正好有同款,开开一喝,对着描述品饮。发现之所以觉得开汤的茶友文学造诣高并略带夸张,是自己对喝茶的心态变了。 渐渐的品尝的多了一点,见识增长了一些,心态平淡了很多。喝茶已从兴趣爱好变成了生活日常。 从开汤一款好茶兴奋欣喜不已,恨不得赶快分享给朋友,到慢慢口条疲惫,茶很多却不再因为某款茶会兴奋惊喜的寂寞。 慢慢的就仿佛从热恋期变成了老夫老妻,每日没了茶不行,却又说不上有多喜欢。 曾将生津回甘喉韵茶气当做丰乳肥臀大长腿的诱惑,现在却早已成了左手牵右手的羁绊。 思索一番,慢慢喝一杯,有茶陪伴,秋天不燥,冬天不寒, 便觉值得。
最近疫情被控制了一些可以出门透透风了 开车5分钟到海边逛逛 再回家泡壶茶 今年更能体会到佛经里说的人生八大苦 生 老 病 死 爱别离 求不得 怨憎会 五阴炽盛 面对纷扰红尘,心得大一点 少计较 不较真 才能活的舒服些
最近 看了个直播 里面那位主播说到了易武的多依树 据说乔木都差不多4000-5000一公斤 甚是好奇它的味道 却苦于找不到渠道 网上也就只查到它比薄荷塘贵而已。 求有相关消息的大神分享一下
秋香慢静 2016年的古六拼配秋茶 开来喝着厚度有 回甘生津不错 甜度中等 涩度不高 感觉秋茶随着存放的时间 转化出来后 也是蛮优秀的 对涩没那么敏感的茶友可以试试秋茶
开个单株合集拼配龙珠香气很洋溢 花果的香味却又比较独特 汤水 开个单株合集拼配龙珠 香气很洋溢 花果的香味却又比较独特 汤水柔和 有厚度 感觉很细腻 清凉感有一些 回甘生津很赞 最喜欢它的甜度 算是喝过数一数二的甜茶 比曼松高 茶气上头也挺快但是还到不了爆头的刺激性 没感觉到苦和涩 喉韵深 体感很好 虽然性价比低一点 但是确实是好茶 朋友喝了也觉得眼前一亮 顺便一提 今天茶汤感觉很透亮 不深但是有油质感 对茶汤的色度和透亮代表什么并不理解 只是发现暂时自己觉得好喝的茶都普遍有 茶汤透露 颜色不深的特点
看着朋友圈里的热闹放假场景只能羡慕嫉妒恨的在办公室自己找个茶 看着朋友圈里的热闹放假场景 只能羡慕嫉妒恨的在办公室自己找个茶喝喝 19落水洞高杆 前段骚香扑鼻 柔和 生津回甘佳 喉韵不错 中段 苦渗出快 在舌头中部 要3-5秒化开 不喜 味道 厚度保持的还不错 涩轻 喉韵不错 苦几乎无了 微微甜 茶气仍存 据说好的落水洞有小弯弓的称号, 喝过后 确实茶气和滋味有些接近 但是唯独苦和回甘 感觉弯弓苦更弱些 回甘更强烈一点。 8张一饼的落水洞 应该算中上等感觉的口粮 明天开个单株合集对比一下
今年的老班章 邓总那订的第二波茶漂洋过海的 等了一个多月才收到 茶饼就不开了 正好有给茶样赶快开来试一下 一至六泡 苦重涩几乎无 苦化的快 口腔刺激性强,有暴口的感觉 茶气也比较重 身体反应比较明显 香气很突出 有兰花香和骚香混合 生津快 回甘的甜度反而感觉一般 7-12泡 苦褪去大半 依然觉得口腔刺激强 比较刚猛的茶 茶汤厚度不错 奇怪的是感觉留存度比不上他的弯弓 总得来说 这是一款不错的茶 适合重口的茶友 平时喝惯了古六的阴柔内刚 甜柔为主调的茶 反而对这款阳刚苦涩比较重的茶喜爱不起来 之前进的帕莎单株,也觉得太苦太重口 反而老曼峨后端的甜觉得不错。 喝茶这事真是得自己慢慢试,要找合口的而不一定是最有名的。
周一没事做开饼莽枝感觉是古六里被忽视的好茶 生津迅猛 茶气比 周一没事做开饼莽枝 感觉是古六里被忽视的好茶 生津迅猛 茶气比较舒服 甜度中 喉韵尚好 厚度不错 无苦 微微涩 好在之前存在昆明干仓 花香还在但是比较弱 茶汤有果酸感 刚入坑一年 也说不出来个多好。 对比今年喝的新茶 感觉还是蛮惊喜 喜欢的
夜茶喝泡邓总的 弯弓单株试喝了邓总所有克价2以上的茶 感觉这 夜茶喝泡邓总的 弯弓单株 试喝了邓总所有克价2以上的茶 感觉这款弯弓单株是里面最合口的 涩轻化的快 没有苦感 甜的很纯净有点儿黄总天门山古树的意思却比天门山甜度高,汤厚度也不错 留存很优秀 喉韵深 唯一缺点是香气相对弱一点点 喝的起性忘了拍照 只好拍下叶底 泡了2.4升水叶子看着依然韧性十足 从价格和口感综合的来看,感觉是性价比 较友好的弯弓。
憋在办公室没事做 翻了下茶柜 找到个之前跟风进的 05年百三坨生茶 开来喝喝 这茶烟味明显 涩暗暗的有一点在舌头中部 生津还可以 甜度弱 汤水不算厚 喝着始终有一点燥感木香比昨天的武侯遗种要纯净一点儿 感觉喝习惯下关产品的茶友们会喜欢
白天快递收到个新壶…开壶后发现柴烧只能泡泡老茶 散热是真的慢 白天快递收到个新壶… 开壶后发现柴烧只能泡泡老茶 散热是真的慢 泡年轻的生普肯定不适合了。 只好说服自己,抱着壶的颜值至少还行的安慰开个07年武侯遗种(据说是那卡加南本老寨的料拼配着压)。 13年了 应该是昆明干仓存放的 汤色不算深 已经转出了木香 算是我喝过的老茶里 生津很强烈的 厚度不错 汤比较滑很润, 甜度中上。 这个茶让我对那卡小叶种的存放转化信心增强了很多。之前从教授家进过好几饼10几年的中期茶,有中茶的易武,有布朗砖,还有据说滋味很类似乌金号的小厂茶,喝过后都有些失望,总觉得中期茶生津回甘不明显 喝着没劲。于是觉得生茶还是10年内消灭掉的好。 这次不信邪又入了 这饼,发现中期茶中也有生津回甘舒服,相对强劲的产品。算是推翻了之前自己的错误认知。不过话说回来,个人觉得转了木香的中期茶香气没有花香,蜜香,果香的新茶迷人。
午茶 喝个18落水洞高杆 汤水透亮 3个月前还是尴尬期 苦味重些,今天试比较粘稠厚实, 生津明显果香入水 就是回甘弱一点(跟手上的17弯弓单株比)
下关马上要新出的巅峰易武是新工艺昨天很认真的看了一下巅峰易武 下关马上要新出的巅峰易武是新工艺 昨天很认真的看了一下巅峰易武的介绍,里面写到鲜叶凋零每4-6小时翻一次 就算翻两次也18小时了 失水率15% 就是前发酵了 15-20% 前发酵过多就会导致内涵物流失 好处是更加有香气 杀青 用的320度杠杠的低温 闷杀的形式 估计要闷炒30分钟才行 这样不会有糊点 进一步促进了茶叶的发酵 到这茶叶发酵率至少25%了 揉捻用的是轻揉…茶叶细胞破壁率低 就苦涩低 但是相对前期的转化酶就少了。 最后这是泡饼…压的不紧 更加没有挽回茶叶细胞破壁率的机会了。 看完介绍我认为这个巅峰易武是下关屈服于现在市场喝茶新人的产物,必然是一款一出来试喝就香扬水甜不苦少涩 现喝很不错的好茶。 但是因此它也就牺牲了茶叶的未来转化空间,放3-5年后 很可能会失望。 小弟喝茶不久,独爱古六大茶山。古六山头茶喝的多听的故事也多,于是慢慢形成了 现在存传统工艺易武茶,赶快消灭新工艺易武茶的认知。 如观点有什么不对欢迎大神们批评指导…一定认真学习
时光如飞 转眼在下关吧已经潜水1年 看了很多大神的帖子,学到了很多知识。 这不今早一签到发现都12级了,回顾一下发现自己也没开汤过什么茶,赶快把最近喝的这款拿来写写。 因为小弟喝茶时间不长(1年),对福今了解也不多,只喝过 金盛世 珍藏精品 布朗金印,13年的茶王青饼和09年的早春青饼。所以对这个今盛世是喝了差不多5泡后才敢鼓起勇气写下这个帖子。 如有什么差漏,请各位大佬随意批评。
关于香珠的一点疑问小白求问最近突然想请个香珠来带一带。浏览了 关于香珠的一点疑问 小白求问 最近突然想请个香珠来带一带。 浏览了一些知识贴 还是有些不太懂,请问香珠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3-6个月后慢慢味道变淡的吧 ? 那变淡后可否切碎了上电熏香炉? 是不是跟香丸熏起来差不多?
杀青今年公司没什么事,就在家鼓捣茶叶,进了一堆山头新茶,有的 杀青 今年公司没什么事,就在家鼓捣茶叶,进了一堆山头新茶,有的新茶 茶汤透明油亮 有的浑浊, 即便是同一片区的古六 也有很大的很大的区别。 抱着打破砂锅问到底态度,得知 茶汤浑浊的属于轻杀青 茶汤透亮 的属于正常杀青, 透亮但是感觉味道不够纯净的是杀青过度了。 抱着一知半解的态度来求证一下 杀青和茶汤的透亮程度是有这样子的关联性么?
求教吧友传递一下经验我在的城市马上要封城了 以至于明后两天要 求教吧友传递一下经验 我在的城市马上要封城了 以至于明后两天要出门采购 请问你们在家一个月用了多少矿泉水喝茶 买100l够么
关于老生茶的个人体会刚入普洱茶坑半年多,买了很多大厂也尝试了 关于老生茶的个人体会 刚入普洱茶坑半年多,买了很多大厂也尝试了很多山头,一开始因为渠道和贴吧推荐 从老同志 大益到下关都有买些喝,感觉大厂味道个不相同,喉韵甜度苦涩度还有花果香清爽度都有很大差异, 然后又开始入三无山头古树坑,主要喝了很多古六向的古树高杆 体会是花香果香浓郁度不一样,鲜美度也很迷人。 最近抱着敬畏的心理找到靠谱些的茶商入了些老生茶13年以上的 从甲坨04年 到易武野茶06年到布朗砖03年和有烟味的临沧茶03年 反复细品 发现 1.不知是自己舌头问题还是个人身体问题 感觉老茶入口味道偏于一致性 不像新茶么多独特口感 2.老茶有些很没力度 喝茶如喝水 生津回甘慢 有些却真心力度强大,咽下去后立刻能打嗝有反应 甚至刮油能力不比新茶差 3.老茶的甜度没有新茶那么透彻,属于有点浑浊感的甜 4.老茶的苦涩度确实会降低很多。 总着来说感觉老茶的魅力并没有很吸引我,相对于10多年的老茶,貌似5-6年的中期茶喝着更加适口。另外相对于大厂的拼配,三无的高杆古树喝着更加适口。
三星s20+入手3天感想优点 屏幕真心好视觉效果极佳 5g速 三星s20+入手3天感想 优点 屏幕真心好视觉效果极佳 5g速度也很快 内存大了开满所有程序也还有4g左右的空闲 不会自己主动关程序 很舒服 震动马达感受不错 缺点 杜比音效对比之前的华为mate 30差一点 不玩游戏就能感觉到手机温度上升 电池蹦的比较快 现在已经一天两冲了(不玩游戏不看视频) 屏幕不够宽看着比较细长 感觉比例不太适应
进入磨刀吧1年 居然11级了 在这里学到了很多钢铁材料学 磨 进入磨刀吧1年 居然11级了 在这里学到了很多钢铁材料学 磨刀方法学 剪刀修复学 刀面处理知识 还了解到了各式各样的磨刀石。 于此同时每隔3月就有一出蜡笔阴谋论打击战增添了许多生活乐趣。 特别感谢吧里大家乐也融融的气氛。感谢吧主的认真管理和很多经验丰富的大神们愿意分享知识解惑。 以上水了这么多就想说11级开心
为什么价格一出来大家都骂 算了一下 和欧洲价格几乎持平没有区 为什么价格一出来大家都骂 算了一下 和欧洲价格几乎持平没有区别啊 三星又不是国产手机可以免进口税,就跟国内买奢侈品贵一样,有需要就买,有渠道就去国外买,要想享受华为那种 国内价格比欧洲价格低1000+的 支持华为好的了
醒茶后效果却往反方向走浏览了吧里大神的帖子后特意买了好几种茶 醒茶后效果却往反方向走 浏览了吧里大神的帖子后特意买了好几种茶叶罐, 挑选出自己喜欢的茶叶放入后等待两周再喝。 现在已经醒茶了一个半月 却发现茶叶罐中的茶叶变得苦味加重了。 一度以为是自己身体原因,并没在意。 直至今日突发奇想做了对冲 同一款茶叶(古六的曼撒15年) 在茶叶罐中醒了一个月的 有明显苦感, 从牛皮纸袋里零时拆出来的却没有苦味 闷泡也只有涩且化的快。 于是开始疑惑 是茶叶罐没买对? 是最近下雨潮湿受潮了? 还是醒茶醒到了尴尬期? 若有相关类似经验的大神 请务必赐教
三星自己的990 比骁龙865 处理器差多少? 有人知道嘛 三星自己的990 比骁龙865 处理器差多少? 有人知道嘛 没差多少就不等国版了
三星s20到底用的是什么处理器澳洲三星官网站只说了是7nm 三星s20到底用的是什么处理器 澳洲三星官网站只说了是7nm 那应该是三星自己的990 但是台湾评测又说是骁龙865 但是据我所知骁龙865没有用7nm技术 有拿到真机的朋友解答一下么
天气转冷 开泡bct的特沱三 喝了三泡 感觉 我是不是买了假货 为什么喝起来烟香明显 入口有股平时我拿甲沱配易武的感觉 看其他大神的开汤贴没有提过特沱三有烟味 疑惑疑惑
看小说 里面说藏民没青菜吃 天天吃肉 维生素等元素都要从他们的茶砖里摄取。 可是喝茶真的补维生素么? 不是喝多了会流失所以要边喝茶边吃钙片和复合维生素嘛(这个是某天知乎上看的) 闹心了, 求大神讲解一下? 开泡03年临沧茶压压惊
有个特别小白的问题看很多开汤贴里会说 10秒 15秒出汤也有 有个特别小白的问题 看很多开汤贴里会说 10秒 15秒出汤 也有很多开汤贴里说到缓注水 拿一个180ml的紫砂壶举例 这个出汤时间开始计时 是应该 缓注水满了后开始计时? 还是刚开始注水时就计时? 然后是应该10秒后开始从壶里往公道杯倒茶 还是说 壶里的茶全部倒到公道杯里正好10秒 主要缓注水就需要2-3秒 然后出汤往公道杯倒茶也需要2-3秒 计算出汤时间从哪个阶段算起对出汤时间的影响还是蛮大的。 特意发帖求教一下 万分感激
04甲沱开汤前言:小弟刚来下关吧一周多 入普洱坑也只有短短三 04甲沱开汤 前言: 小弟刚来下关吧一周多 入普洱坑也只有短短三个月 刚开始怀着一堆热诚买了一批学费茶 例如大cc 还有什么品逸印象之类的山头茶。 在得到普洱真经后后悔万分,于是鼓起勇气在普洱吧 找到自认为靠谱的茶人进了些易武麻黑高杆 易武国有林 弯弓 蛮转国有林 等 喝了甚是喜欢 集邮了些许 但是纯料喝了几周虽然味觉上满足了 却无法抑制自己的好奇心又对拼配产生了兴趣 于是 从老同志 大益 福今 八角亭 和下关的新茶都集邮了些许。被下关吧的热烈氛围感染 小弟下关的生茶进了好多品种。 前几日拜读了黄大湿的普洱江湖,对中期茶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于是找了自认为靠谱的渠道买了些中期茶 百茶堂02铁饼 04青五 还有04铁沱3都还在遥远的路上 倒是先收到了04甲沱 抱着满怀的喜悦特地来发一贴处女开汤贴
下关千禧龙印这个茶叶也出来了半年多了,当时就听说数量少,贵, 下关千禧龙印 这个茶叶也出来了半年多了,当时就听说数量少,贵,现在已经克价2.13了 感觉在下关产品线里也是差不多很高级的水平了。 怎么没有见到任何茶友的讨论? 好喝么?小白抱着无限的好奇求教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