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 szy410700851
本人对完善账号信息没有兴趣!
关注数: 29 粉丝数: 147 发帖数: 13,801 关注贴吧数: 40
Woo Audio的东西千万别买 血淋淋的教训 大致经过: 去年4月底左右入手WA11,前阵子出问题了。 本来就是个退回去维修的事情,Woo Audio全程恶心人,顺便给Moon Audio的线丢锅。 回去不包邮,跟我说免费回答我的问题了,寄回去检查和维修和寄回来也不要我钱。 好吧,按照他们的要求,自费把WA11,Diana Phi和JPS的官升线全部寄回去。 昨天他们收到,今天就过来要钱了,检查,维修,回来邮费全部要钱(共200美金)。还顺便问我要不要再加300刀让他们做根线给我。 Woo的人说哪怕是索尼播放器的4.4mm也不能直接OL 推WA11,不然坏了他们不负责。所有AK播放器和其他没有标明是5-pole和4.4mm可以推设备的接口坏了都是用户的责任。没错,就是说基本所有便携设备你直接OL给WA11坏了都不是他们的责任。那我要买WA11干啥??? Mike今天问我要钱的时候说设备模拟电路短路烧坏了,然后他们的Jack跑出来说问题不明,告诉我‘你不想修我们就把东西给你发回来。’ 现在他们邮件和我耍流氓抵赖,然后我这边想打电话过去问问到底什么情况,他们先不接,然后现在屏蔽我的手机号。 顺便:最近有个去年在他家买了Diana Phi的朋友最近耳机偏音了,Woo的Mike也对我朋友一顿扯皮。 我朋友来抱怨:这个Mike Liang***能扯,以为他的顾客都是聋子嘛?能修修,不能修我去找JPS,去***。
【挂一家垃圾厂】Woo Audio的东西千万别买 血淋淋的教训 大致经过: 去年4月底左右入手WA11,前阵子出问题了。 本来就是个退回去维修的事情,Woo Audio全程恶心人,顺便给Moon Audio的线丢锅。 回去不包邮,跟我说免费回答我的问题了,寄回去检查和维修和寄回来也不要我钱。 好吧,按照他们的要求,自费把WA11,Diana Phi和JPS的官升线全部寄回去。 昨天他们收到,今天就过来要钱了,检查,维修,回来邮费全部要钱(共200美金)。还顺便问我要不要再加300刀让他们做根线给我。 Woo的人说哪怕是索尼播放器的4.4mm也不能直接OL 推WA11,不然坏了他们不负责。所有AK播放器和其他没有标明是5-pole和4.4mm可以推设备的接口坏了都是用户的责任。没错,就是说基本所有便携设备你直接OL给WA11坏了都不是他们的责任。那我要买WA11干啥??? Mike今天问我要钱的时候说设备模拟电路短路烧坏了,然后他们的Jack跑出来说问题不明,告诉我‘你不想修我们就把东西给你发回来。’ 现在他们邮件和我耍流氓抵赖,然后我这边想打电话过去问问到底什么情况,他们先不接,然后现在屏蔽我的手机号。 顺便:最近有个去年在他家买了Diana Phi的朋友最近耳机偏音了,Woo的Mike也对我朋友一顿扯皮。 我朋友来抱怨:这个Mike Liang***能扯,以为他的顾客都是聋子嘛?能修修,不能修我去找JPS,去***。
SE100作为DAC时的音质音量损失 最近在听音乐时发现SE100在本地播放与作为USB DAC有音量以及音质的差别。所以来简单说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同样的问题呢?姑且还是往这个吧里也丢一个。 使用的设备:极致ED15(没错,原线,直推),Beat Audio 8股银欧线的N5005(当然是直推),A&Futura SE100(固件1.10CM),SE100原装USB线,Win10台机电脑+Foobar2000播放器 具体问题:SE100作为USB DAC连接到电脑播放音乐的时候音量损失了将近10(电脑的系统音量和播放器音量都是满格),同时音质也有可以感受到的动态和细节劣化。不改变任何设定切换到本地播放能明显感觉到音量变大,音质回到了应有的水平。 推测:作为USB DAC时文件从硬盘→数据线→主板→CPU→主板→主板USB输出端→USB3.0线(机箱内部)→主机前面板USB端口→AK的USB线→前端(内部结构不清楚,姑且这步就当做和本地播放一样了)。 无论是从路径步骤还是原理上来说都增加了太多不稳定因素,机箱内的干扰和电路品质作为发烧音乐来说肯定是堪忧的,就更不用提隔离什么的了。从本人经验来说,USB线是一定对音质和风格会有明显影响的。虽然没有具体拿SPK什么的来测试,不过从原理上本人推测这是AK播放器,乃至任何能当DAC的前端都存在的问题 小伙伴们有发现同样问题的吗?
【不科学对比】关于卡西欧不同型号的对时信号接收效率 MRG镇楼 本人“烧”卡西欧也有一年了,入手的表有:泥王GWG1000,原点GW5000,MTG-G1000,海神OCW-G1200和MRG-G1000。之所以说这是不科学对比主要是因为变量和不可控因素较多,但还是有值得讨论和告知各位朋友的价值。 就像上面说的,每块表被使用的频率和环境,以及过夜时的具体位置与方向,还有电波环境都各有不同。尽管如此,也许是因为系列差异较大,每一块表的对时效率还是有明显的差异。本人所在的区域对时信号强度较为一般,因此性能上的差异还是能有主观感受的。 先说说海神,MTG和MRG这几个有GPS对时功能的,MRG和MTG的GPS对时效率很高,信号接收也强。同样在户外时MRG和MTG成功率可以说是非常高,而且最快只需要7秒左右,海神在户外时的对时效率也没有问题,但相对慢不少通常要20秒左右,失败率也稍比MRG高一些。本人住房子的顶楼,楼顶不厚也不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只有MRG和MTG可以做到在室内进行GPS对时,这一点是并排对比过的。 现在把这四款放在一起,只对比对时信号接收的话。MRG和MTG依然最强,海神和泥王没有详细对比过,但两款放在靠近窗口的位置对时也没什么大问题。唯一有问题的是原点,过去两周原点晚上过夜的地方大部分时候都是紧挨着MRG和海神,但上次成功对时却在1月3号。这点事情对于实际功能到没啥影响,说实话每个月对时成功1次就好了,所以本人依然喜欢原点,毕竟原点设计经典,屏幕简洁大方,佩戴低调舒适外壳不担心刮花。 虽然对比跨度有点大,不可控因素也多,但我还是认为不同信号的对时效率有明显不同。本人猜测主要的因素在于表芯的电子元件和功率,体积也是个限制。MRG之所以性能相对高主要是因为产品定位和设计,作为G-Shcok的旗舰型号以及其不小的体积(表芯性能上MRG和MTG相差不大,主要差异在材质做工方面),可以做到有足够的功率来支持或许功率更大的GPS接收原件(功率更大这一点从MRG的照明和指针旋转速度体现)。海神虽然也是旗舰,但其商务以及日常定位以及体积设计决定了海神并不需要有MRG等同的功能和硬件指标。泥王属于功能较多,所以要有足够功率并且有足够体积来支持其功能设计的,所以对时功能相对也不差。而原点本身的功能较少还是电子显示,最耗能的恐怕也只有背光照明和对时功能(和MTG,MRG那种可以照一眼夜路或者房间的超亮LED不一样),加上设计决定了体积小,所以推测难免在对比更大/更高端型号时会吃亏吧。 以上是一些本人的经验与推测,各位有感受到类似的差异么?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