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ght人生
might人生
关注数: 23
粉丝数: 32
发帖数: 1,590
关注贴吧数: 78
为什么家臣架空士大夫只有阳虎一例?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诸侯国架空周天子,诸侯国内,国君被士大夫架空的事不胜枚举,如三桓专鲁,赵盾会盟,崔杼弑君,三家分晋,田氏代齐……都是士大夫夺了国君的权。下面的人也是有样学样,士大夫的家臣也开始夺家主的权。按理来说,这样的事应该也有很多才对,但为什么整个春秋战国,家臣夺士大夫权的事,却只有阳虎这一例?
在景阳冈山神庙住一晚能躲得过老虎吗? 武松不听店家劝告,不信店家的官府榜文,就连树上刻的字,武松也怀疑是店家搞的鬼。直到在一座山神庙看到官服盖章的榜文,这才信。当时他并不是不怕老虎,而是怕就这么回去被店家嘲笑。既然如此,那武松如果在这个山神庙里住一晚,能否躲得过老虎?
如果欺负金翠莲的是高衙内,鲁达又当如何? 郑屠看上了金翠莲,说给她三千贯典身钱,骗进家来一分没给,白玩了几个月,玩腻了赶出门,还要金翠莲倒给他三千贯钱,简直是欺人太甚。鲁达实在看不下去,就去打了郑屠一顿,没成想打死了。 郑屠地位比自己低,所以鲁达直接去教训他都可以。那假如干这事儿的是高衙内的话,鲁达难道也能去教训他?
我觉得新西兰也应该来亚足联 大洋洲只有半个名额,就算拿了第一,还要去跟南美洲的球队去争,这基本上都是没戏的。正因为如此,所以澳大利亚来亚洲踢,进世界杯概率一下子提高了很多。同理,新西兰足球也比较厉害,差不多跟伊朗一个水平。窝在大洋洲很难进世界杯,完全可以申请像澳大利亚一样来亚洲踢啊。剩下的那些小岛国家,本来足球就不行,出不去就出不去吧。新西兰如果来亚洲,进世界杯的希望跟沙特伊朗差不多。
【图片】为什么粤语改国语也要换歌词? 大家都知道,粤语歌歌词必须遵循协音要求,经典的粤语歌一定是完全或者绝大部分符合协音的。而国语歌歌词对协音没有要求,只要求基本的押韵就行。所以,如果把国语歌变成粤语歌,那必须大幅度改歌词,绝不能简单地把国语歌词用粤语唱出来(像姜昆在春晚用粤语唱《军港之夜》就被很多网友吐槽)。但是反过来,既然国语歌没有协音要求那就不必大幅度换歌词了啊,直接把粤语用对应的普通话唱出来不就行了?毕竟大部分粤语歌词韵脚,换成普通话那也是押韵的,就算不押韵,把不押韵的词改一下就行了。另外,《男儿当自强》这首歌,为什么粤语改国语,改的幅度特别小,歌词大部分都相同,只有少部分不同。这又是为何呢?
为什么同一首粤语歌变国语歌也得大幅度换歌词? 大家都知道,粤语歌歌词必须遵循协音要求,经典的粤语歌一定是完全或者绝大部分符合协音的。而国语歌歌词对协音没有要求,只要求基本的押韵就行。所以,如果把国语歌变成粤语歌,那必须大幅度改歌词,绝不能简单地把国语歌词用粤语唱出来(像姜昆在春晚用粤语唱《军港之夜》就被很多网友吐槽)。但是反过来,既然国语歌没有协音要求那就不必大幅度换歌词了啊,直接把粤语用对应的普通话唱出来不就行了?毕竟大部分粤语歌词韵脚,换成普通话那也是押韵的,就算不押韵,把不押韵的词改一下就行了。另外,《男儿当自强》这首歌,为什么粤语改国语,改的幅度特别小,歌词大部分都相同,只有少部分不同。这又是为何?
关羽不肯把女儿嫁到东吴是不是因为辈分问题? 刘备关羽张飞,他们跟曹操、孙坚是同一辈人,是孙策、孙权的长辈。如果是孙权自己想娶关羽的女儿,那或许关羽也不会拒绝。但这是孙权的儿子娶关羽的女儿,这就乱了辈分了。这在今天都比较膈应,何况古代。
为什么今天复姓的人那么少? 历史上复姓的人还是挺多的,为什么今天见到复姓的人概率那么小?就算是复姓中的大姓,欧阳,平时见到的人也不多。不要说你们见过某某复姓的人,见肯定是见过,但跟你们的一字姓的熟人比,是不是少得可怜?基本上姓欧阳的人能认识十个左右,姓别的复姓的人能认识一两个就算比较多了。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今天复姓人群少得可怜呢?
🇦🇺能来亚洲,🇨🇳为何不能去大洋洲? 澳大利亚之所以来亚洲混,就是因为在大洋洲一家独大,其他的国家都是被他碾压,所以才把澳大利亚分到亚足联。那么同理,中国队菜成这幅鸟样,完全可以让中国加入大洋洲足联,这样一来,中国跟其他大洋洲国家水平差不多,也有看点,也不至于在亚洲那样被虐得那么惨,并且入世界杯希望更大一点。
澳大利亚能入亚足联,中国为什么不能去大洋洲? 澳大利亚之所以来亚洲混,就是因为在大洋洲一家独大,其他的国家都是被他碾压,所以才把澳大利亚分到亚足联。那么同理,中国队菜成这幅鸟样,完全可以让中国加入大洋洲足联,这样一来,中国跟其他大洋洲国家水平差不多,也有看点,也不至于在亚洲那样被虐得那么惨,并且入世界杯希望更大一点。
有两个简称的省,第二简称到底使用在哪里? 甘肃、四川、云南、贵州、陕西这五个省都有两个简称,平时使用都是省名里的一个字,而陇、蜀、滇、黔、秦这五个简称我是没看哪里使用过。另外还有上海,我们也只见用沪,没见什么时候用过申。那这些第二简称到底用在什么地方?
如果中日大陆相连,苏德隔海,是否会乘胜追击进攻本土? 二战时期,中国的目的就是把日军赶回去,从没想过反攻到日本本土。但苏联把德国赶出本土之后,一路反推到德国本土,不灭德国誓不罢休。最大的原因就是苏德大陆相连,而中日隔海。如果地形反过来,苏德之间隔海,苏联在把德军赶出去之后,会不会继续进攻德国本土?中日大陆相连,中国又是否会攻入日本本土?
我感觉多人作案的可能性不是没有 我现实中没接触过黑道,也不认识那个世界的人,顶多也是认识几个街头混混,那些人根本算不上黑道。但我看过谢文东小说,小说里描述的,如果有人得罪了黑帮或者财阀,他们可以派出很多人,从暗中抓人,到杀害,再分尸,抛尸……每一个环节都做得干脆利落,不留下任何证据。那么,刁爱青案有没有可能是黑道的人干的?
如果苏德不是大陆相连,苏军能否攻入德国本土? 我一直有个疑问,二战时期,中国的目的就是把日军赶回去,从没说过把日本灭了。但苏联把德国赶出本土之后,一路反推到德国本土,不灭了德国不罢休。最大的原因就是苏德是大陆相连,而中日之间隔了那么大一片海。那么如果地形反过来,苏德之间隔海,中日大陆相连的话,苏联会不会继续进攻德国本土?中国又是否会攻入日本?
这是什么老鼠? 今天在田里发现一只僵了的老鼠,嘴巴尖尖的,有谁知道是什么老鼠吗?
荆轲就算杀了秦王又能如何? 荆轲就算真把秦王杀了,又能起到什么作用?还别说刺杀失败,秦国会报复。就算刺杀成功,秦国的实力摆在这里,燕国还能反过来打败秦国不成?新继位的秦王,难道不会报复燕国?估计真杀了秦王,秦国的报复会更强烈,到时候就不止占领燕国这么简单了,会把燕国的人全杀光吧?
如果凶手是外国人,我们能否把他捉拿归案? 如果凶手是外国人,抛尸之后就打车走了,然后转而坐船或者飞机回了自己的国家。这任凭我国警方如何努力也查不到了啊。那么假如真的是外国人做的,人又逃回国二三十年了,那我们是否有权去他的国家抓他?
如果八戒和高小姐有孩子,跟谁姓? 猪八戒如果不现出原形,一直保持人形和高小姐过日子的话,那他们生的孩子到底姓朱还是姓高?
这是见鬼了吗? 我昨晚12点之前就睡了,今天早上七点多钟起来,打开学习强国,突然发现步数有一万四千多步。这是见了鬼了?
如果抢物资的人也是二师的某个团,李云龙又会怎么处置? 抢物资的人是五师的人,不是李云龙的兵,所以他让手下直接打回去。那如果抢物资的人也是二师的某个团,跟守仓库的人不是同一个团,那李云龙又会怎么处置?都是他李云龙的兵,不至于让挨了打的兵直接打回去吧?毕竟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历史上还有没有类似日俄战争的案例? 除了日俄战争之外,还有没有类似的战争案例?就是说,两个国家为了争夺第三个国家的利益,在第三个国家的地盘上打仗,而且战争地的国家没有亲自参战。 可能有人会说朝鲜战争,但那场战争朝鲜和韩国都参战了,是他们各自把中国和美国请来的,所以那不算。
雍正继位当晚完全犯不着杀邬思道啊 邬思道知道雍正太多的事,所以雍正继位第一件事就是回家,想杀了他。好在邬思道求生欲特别强,硬是说得雍正放弃了这个念头。邬思道作为一个顶级谋士,不管是杀了,还是软禁在李卫或者田文境家里,都感觉是浪费人才。既然如此,何不干脆把邬思道软禁在皇宫里呢?在皇宫给他安排一个住处,再派几个宫女伺候,除了雍正和服侍的宫女,邬思道不得跟任何人见面,也不能出去,这雍正完全可以做到啊。这样一来,雍正既可以放心,又可以遇到事情让邬思道给他出谋划策。
假如开司三人被抓到了,他们身上还会有多少钱? 他们三个人一直在逃亡,没有经济来源,全靠身上的23亿(1亿给了坂崎大叔)。每天的开销也不少。设想一下,当他们被抓到的时候,身上大概还会有多少钱?
家臣架空大夫在东周可有第二例? 春秋时期,诸侯国架空周天子、士大夫架空国君的事情屡见不鲜,差不多都成了常态。但到了士大夫身上,被家臣架空的事情,知名的事件只有鲁国季孙氏被阳虎架空,那这样的事在春秋或者战国时期还有吗?另外,有没有家臣这一级被手下架空的事?
没有吴用陷害,卢俊义难道不会出事? 我感觉吴用陷害只是一个导火索,卢俊义整个家里实际上早就被管家李固控制了,妻子也跟了李固。当时的李固就像春秋时期鲁国季孙氏的家臣阳虎一样,家主只是个摆设而已,可以随时废了他。正好吴用来这么一下助攻,没有吴用的话,李固也可以找别的借口把卢俊义干掉吧?
如果禁区内无越位的话,会不会对比赛产生消极影响? 为了让足球比赛更精彩,制定了越位规则。我想在此基础上,如果增加一条:当传球者和接球者都在禁区内的时候,是否可以不受越位限制呢?如果真这样的话,对比赛会不会产生消极影响?如果有消极影响,那又会是怎样的情况?
如果禁区内无越位限制,会对比赛产生消极影响吗? 为了让足球比赛更精彩,制定了越位规则。我想在此基础上,如果增加一条:当传球者和接球者都在禁区内的时候,是否可以不受越位限制呢?如果真这样的话,对比赛会不会产生消极影响?如果有消极影响,那又会是怎样的情况?
烂尾断供被银行收回的房子到底怎么处置? 很多人买的期房烂尾,但房贷还得缴。很多人选择了断供,断供的结果就是银行收回你的房子进行拍卖。那我想知道,还没建成的房子,开发商也跑了,也不可能续建了,请问拍卖给谁?谁会要?拍卖不出去的话,银行还能怎么处置?打个比方,买一套房子,向银行贷款100万,已还了20万,房子烂尾了。业主断供了,银行收回,业主是没钱给,拍卖也没人要,这80万怎么办?难道银行就自认倒霉,这80万不要了?
如果古代写小说也是日更模式会如何? 就像写水浒吧,施耐庵写一回就发一回,听听读者的反响。读者们畅所欲言,讨论故事情节。我估计那一定很精彩
为什么打辽国、田虎、王庆的故事完全没有存在感? 水浒里很多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水浒的影视剧也拍过不少,而且不论是学者还是营销号,对水浒的解读更是数不胜数。但是,这些都存在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打辽国、田虎、王庆的故事,根本就无人提及,就仿佛这些故事不曾出现在水浒中一样。大家对水浒故事的认知,全都是高俅发迹,然后一个个好汉经历了一些颠荡起伏的事情后陆陆续续上了山,再就是宋江执意要诏安,最终死了很多兄弟,惨胜方腊,最后宋江也被害死了。整个过程中,打辽国、田虎、王庆的故事,为什么存在感那么低,低到没有人谈论?2011新水浒倒是稍微弥补了一点点,但也跟没拍没什么区别,就是改编了一下,变成卢俊义参加过征辽,在口述中提了一点点,那也可以忽略不计。难道,不管是古代,还是今天,读水浒的人,都是把这三个故事直接跳过不看吗?
从孟德献刀,难道查不出与王允有关? 孟德献刀刺杀行动失败跑了,董卓只顾着捉拿他,就没想过这把刀从何而来?只要查一查刀子的来源,不就可以证明此事跟王允有关了吗?毕竟七星刀是王允的,怎么到了孟德手里?光这条线索,就可以挖出很多信息来。
为什么抓孟德的文书比他本人先到? 从董卓下命令,到拟写告示,画肖像,到士兵分散开来给各地送文书,这个过程要花费很多时间。但孟德是先一溜烟就跑了,而且坐骑也是董卓刚送给他的上等好马。为什么当他赶到中牟的时候,那里早已经贴了抓他的告示?
为什么我站在门口发位置还是导航去了别的地方? 我们在一个地方,给别人微信发位置,别人点进这个位置,开百度或者高德地图导航,有时候总会出现一件非常尴尬的事——明明已经到了发位置的地方,导航上显示两个点几乎都要重合了,却永远找不到,再往前或者往后走又渐渐远离了。后来我才知道,发位置的地方位于目的地里面,所以你围着这个红点转却总是找不到。 后来我为了避免这种尴尬,每次我都是站在马路边的店门口发位置,这样应该就没事了。可结果更糟。我上次要我爸带我儿子去一个商场的游乐场玩,这家商场特别大,进门口很多,不好找。我于是站在商场一楼马路边的大门处,给我爸发位置,只要到了商场大门,进来就是游乐场,为了防止万一,我还把大门照片拍照发给我爸。可是那次,导航把我爸导到了距离我发位置五、六里之外的另一个门。我爸找了半天硬是没找到,把我骂了一通。我实在气不过,我站在大门口发的位置,怎么就导到那么远的门去了? 还有一次,我去一个文化馆,文化馆特别大,门也多。我一个朋友要来,我也是同样的,站在一个门口发位置,并且还拍了照片,确保不走错。可结果还是导到别的门了,浪费了几十分钟才找到我。 我真不明白,明明站在门口发位置,怎么就导去别的地方了?怎么那么坑人呢?
马鲸笙和田师傅的对话,实际上毫无道理 马鲸笙和田师傅的对话,听起来很有道理:你自己穷鬼一个,徒弟们都没人记得你,更没人关心你。有钱才是王道,以前的徒弟都在跟着我混饭吃。 但问题是,田师傅收徒跟叶问收徒一样,只是为了挣点钱吃饭生活,又不像洪师傅那样有自己帮派和地盘。那些人跟洪师傅,既是师徒,也是小弟。洪师傅教他们功夫我估计都不用交学费,反过来洪师傅每个月还要给他们工资。 田师傅不属于这种关系,他只是收徒弟的学费,教武功而已,徒弟们又不可能从田师傅这里拿工资(同样的,叶问的徒弟们也不可能向叶问拿工资)。 所以,马鲸笙跟田师傅说有钱才是王道之类的话,有什么意义?徒弟们从田师傅那里学了功夫,然后去马鲸笙那里工作,这完全没问题啊。凭什么说田师傅是因为穷才没人记得?田师傅就算有钱,他又没有帮派,不需要找人做事,难道还能从他手里拿钱不成?
马鲸笙叫张天志是去打田师傅吗? 对付田师傅,马鲸笙叫几个小弟去收拾他不就行了,何必花重金请张天志去?阻碍他的人一直是叶问,而且他拿叶问没一点办法,马鲸笙是想叫张天志去打叶问才对吧?
我觉得完全不用强调寒门是贵族 今天教育内卷特别严重,贫困家庭或者一般家庭的孩子,基本上很难通过自己努力读书考上好大学了,所以社会上很多人叹息寒门再难出贵子。但是,只要这种言论一出来,网上马上就会有很多人跳出来强调:寒门也是贵族,贫困家庭和一般家庭连寒门都不算。 每当看到说这话的人,我都忍不住反驳。论点有两条: 第一,古今异义。古今异义的词语非常多,就连百姓在古代也是贵族,今天不也是指平民大众了吗?百姓这个词可以,寒门怎么就不行了?寒门在古代是贵族,今天就不能是贫困家庭了?偏要强调寒门是贵族,普通百姓连寒门都不算,说这话的人究竟是何居心? 第二,就算是寒门在今天也必须是贵族,那好。请问,能传承到今天的人,哪个祖上不是贵族?古代的平民,底层人民,早就因为经济、战争等原因绝了代了,所谓穷不过三代,穷人穷得连老婆都娶不起,肯定过不了三代,这才是穷不过三代的正解。古代的穷人、平民基本上都绝了代了,只有贵族才有子嗣传承下去,成为今天的芸芸众生。有的人继续是贵族,有的人由贵族成为穷人,也就是没落了,没落的贵族,不刚好就是寒门的定义吗? 既然如此,今天的贫困家庭和普通家庭肯定就是寒门无疑了。我希望那些强调的人不要再强调这个概念了!
孩子跟母姓的本质不在于理,只在于利 很多人孩子跟母姓,不管是事前就商量好的,还是女方家庭或者妻子本人特别强势,或者是特别爱妻子主动让孩子跟母姓等等情况,反正关于孩子跟母姓的话题,大家讨论的焦点都是在于母姓到底合不合理。 觉得合理的理由:1、法律无硬性规定;2、孩子是母亲肚子里出来的,凭啥不能跟母姓?3、现代社会要倡导男女平等;4、延续香火是封建陋习;5、人类最开始是母系社会等等。 觉得不合理的理由:1、中国是父姓传统,且国外也一样;2、跟父姓是让男人有责任感;3、跟母姓找不到祖宗了…… 在我看来,其实争论的焦点就已经跑偏了,孩子跟母姓的本质根本就不是合不合理的争论,而是利益之争。母姓的本质就是父姓,妻子是为了让自己的爸续香火才提这个要求。没儿子的大户人家招上门女婿,生了孩子跟母姓,本质上就是给这户人家续香火,谁管你母姓合不合理呢。所以,与其喋喋不休在争论是否合理,不如说就是拼谁实力更强。 平民女人嫁入豪门,生他十个八个儿子,敢跟丈夫说让一个儿子跟她姓吗?哪怕她爸妈没儿子,也不敢提。反过来,穷小子入赘豪门,敢提孩子跟自己姓吗?门当户对两户人家,那就万事好商量,两个儿子,一个跟父姓一个跟母姓,因为谁也不怕对方。 所以,这个话题根本就不用讨论合不合理,纯粹就是看谁争得过。
如果没有聂人王没被火麒麟叼走,他能活吗? 我感觉火麒麟杀了聂人王,是维护了他最后的尊严,要不然聂人王会被雄霸活活打死。
如果刘备大军杀了诸葛瑾,诸葛亮会如何? 如果刘备大军破了东吴,杀红了眼,很有可能把诸葛瑾一家都杀了。那诸葛亮又会怎样?
如果各大洲没有名额限制,世界杯各洲球队数大概多少? 如果各大洲没有名额限制,纯靠实力,而且东道主也必须凭实力,不能直接进入。这样的话,进入世界杯的32支球队,各大洲大概会有多少支球队进入?
借鉴或者照搬别国文字是否要征得文字国同意? 大家都知道,有语言不一定有文字,今天仍然有很多落后地区的语言是没有文字的。如果一个国家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又做不到自创,那肯定是要借鉴或者照搬别国的文字,古代这种情况比比皆是,今天的蒙古国也是用俄文来书写蒙古语,伊朗人说波斯语,却还是用阿拉伯文。那么,今天如果有国家,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他们想借鉴别国的文字,是否需要征得那个国家的同意呢?如果不同意,那个国家又能把这国家怎么样?
庞统若不死,日后会背叛刘备吗? 庞统跟着刘备入川,一路上献计献策几乎都被刘备否决了,我感觉这对君臣三观不合。每次庞统的计谋被否决,他都颇感无奈。如果一个谋臣的计策总不被主子采纳的话,我感觉以后一定会出问题。
如果德国抢先研制出核武器,真会使用吗? 原子弹爆炸过的地方,核辐射严重,人去了就死。如果德国真的抢先研制出核武器,扔到苏联重要的城市,把苏军打废了不说,原子弹爆炸过的地方,德军也不能派兵去占领啊,去了就死,他们不可能害自己人啊。所以,即便研制出来又怎样?
廖师傅说再打三个,是一个一个来的意思吧? 廖师傅赢了一个日本人后,说:我可不可以再挑战三个?然后就上来三个日本人一起打。我感觉廖师傅心里明显咯噔了一下,心里一定在说:我说的是三个一个一个来,不是让你们一起来啊。
我总感觉叶问劝洪师傅是偷换概念了 叶问教拳被洪师傅的徒弟搞破坏,他去找洪师傅理论,走的时候洪师傅说上次没决出胜负,这次再打一次。然后洪师傅家人们都来了,叶问说:你觉得决胜负重要还是跟家人一起吃饭重要? 这明显偷换概念了啊,叶问不肯交钱,洪师傅非常恨他,就是为了教训他一顿,根本不是为了决胜负。叶问拿出家人说事,洪师傅肯定在想:我就想揍你一顿,揍完了再跟家人吃饭。
如果刘璋不请刘备入川,难道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刘璋在三国演义里的人设就是个没能力、没主见的主,面对张鲁入侵,张松蛊惑刘璋请刘备来帮忙,刘璋欣然同意,而他的手下,除了投靠刘备的人之外,其他的部下都极力反对,他们都知道刘备来了必定会抢地盘。 但在当时的情况下,我觉得刘璋根本没有别的办法啊,张鲁来抢,刘璋不是对手。引刘备进来虽然是引狼入室,但好歹刘备会善待他,地盘没了,起码面子上倒是说得过去——都是刘氏宗亲,肥水不流外人田。所以,哪怕知道刘备会抢地盘,但刘璋也只能走这一步了啊。
慈禧太后的陪葬品还得起庚子赔款吗? 慈禧的陪葬品价值连城,如果折算成白银的话,能否还得起连本带利9.8亿两白银的庚子赔款?如果不能,那4.5亿两白银的本金还得起吗?
用淡水向中东地区换石油有可能吗? 中东地区石油多得跟不要钱似的,而水资源极度匮乏。中国刚好相反,水资源丰富,石油极度匮乏,即便有500多个油田,但开采成本高,而且对国人而言杯水车薪,根本不够用,并且也根本不许用,只能作战略储备,国人用的石油都是向国外购买。 那有没有可能,用中国的淡水跟中东地区换石油呢?
为何孔明对姜维和司马懿的态度截然不同? 三国演义里(不说三国志)能称得上诸葛亮对手的人不多,姜维和司马懿是其中的两个。同样都是诸葛亮的劲敌,为什么诸葛亮看到姜维信心满满,而看到司马懿就万念俱灰?从战绩来看,姜维还让诸葛亮吃过亏,中过计,而跟司马懿交手,每次都把司马懿完虐。但是每次打败司马懿,诸葛亮都高兴不起来,总是对司马懿有一种天生的恐惧感。再回过头看姜维,不管他排兵布阵多么高明,诸葛亮总是信心满满,认为可以战胜他。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
凭中国人的智慧能否自己发现自然科学? 如果从古至今中国人都是自己独自发展,不跟西方有任何交流,凭中国人的智慧,会不会发展到某一时期,也发现自然科学?就是说,中国人创造出自己的科学理论,跟西方人的自然科学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还可以用来促进社会的发展。有可能吗?当然,古人确实发明了很多实用的东西,但从来没有一个系统的理论来支撑。我就是想知道,凭中国人自己的智慧,会不会也创造出自己的科学理论系统?
公孙无知到底姓什么,叫什么? 公孙无知是齐襄公的堂兄弟,所谓堂兄弟就是叔叔伯伯的儿子。亲叔叔伯伯跟自己肯定是同一个姓,齐襄公叫姜诸儿,那么公孙无知也姓姜,那他姓公孙又是怎么回事?公孙无知的后代到底是姓姜还是姓公孙?
今天63分最高分到手 升级之后还能拿个63分太不容易了
白景琦隔壁店铺着火到底该不该出钱救火? 《大宅门》第二部有个情景:百草厅隔壁的祥元记店铺着火了,祥元记老板叫来消防队,消防队必须要金条才肯救火。白景琦来了,承诺给金条,于是消防队不断给百草厅喷水降温,确保百草厅没事。 我看了这一幕,我心里的感受是:何必呢?祥元记小本经营,把金条给了消防队,家底基本上就花光了,不像白景琦那么财大气粗,金条说给就给。白景琦花钱喷水降温,这多费事?祥元记不烧光,这水就得一直喷下去,得浪费多少人力物力财力?浪费多少水?祥元记没钱,白景琦直接出钱让消防队灭了隔壁家的火,百草厅自然就没事了,以最小的代价解决自己的风险,还赚个天大的人情,何乐而不为? 但是我说了这个观点,被喷成狗了。那些人喷我说:你那么好心,隔壁家没钱装修,你花钱给人装修啊。这都什么跟什么?隔壁家装不装修对我没任何影响,隔壁家着火灭不了,我自己也会被烧,也会受损失。这完全不一样啊。但那些喷子不管我怎么说,他们就是一句话: 你那么好心,帮别人装修呗。 我真是非常无语,到底该怎么反驳这些个喷子这个观点?
为何齐国田氏可以一家独大? 晋国本来有十多家贵族,相互之间拼来拼去就剩下了韩赵魏三家,谁也灭不了谁。而齐国也有那么多家贵族,却为什么没有出现几足鼎立的情况呢?偏偏是田氏一家独大。晋国的智氏本来也是一家独大,却被韩赵魏联合灭了,在齐国怎么没有几个贵族联合起来干田氏?
诸葛亮到底想不想让陆逊死? 陆逊追击刘备被困八卦阵出不来,幸得诸葛亮岳父黄承彦引路才出来。黄承彦说诸葛亮交代过有东吴大将困在阵中切不可放他出来,既然诸葛亮这么交代了,就表明他确实想困死陆逊。但当时诸葛亮最希望的结果是陆逊停止追击,返回东吴,以防止曹丕偷袭。要不然等曹丕偷袭了东吴的话,蜀国局势将更危险。那诸葛亮叫岳父放走陆逊就合情合理了。既然如此,那诸葛亮交代岳父不要放了陆逊,岂不是前后矛盾?
鬼子如果待的时间长点会不会发现地窖? 鬼子闯进来的时候,秦淮河们率先一步躲进地窖,等学生们刚准备躲进去的时候,鬼子看见了女学生们,女学生赶紧往另一个方向跑去,秦淮河们赶紧把地窖口子关起来。然后紧接着过来两三个鬼子,坐在桌子边,还有一个鬼子在一旁小便。没多久,这几个鬼子听到说有女学生就赶紧走了。 我想知道,如果鬼子多待一会儿,会不会发现这个地窖?
建议设置三局四人赛的加分局 我觉得可以设置四人赛的加分局为三局,只要三局中能赢两局就得满分。现在是必须两局全胜,稍有失误就很遗憾,如果再加一局,那每天能得63(65)分的几率就大大提升了。
为什么08亚洲杯要提前到07年? 我查了一下,说什么为了避开奥运会和欧洲杯,可是之前不也是亚洲杯、欧洲杯、奥运会都是同年的吗?时间上也没有冲突啊,怎么08亚洲杯就一定要提前一年?
求教这是啥虫子
李钊这样只做翻译不做汉***现实中有吗? 在日军侵华时期鬼子身边的中国翻译官都是汉奸,貌似这已经是定论,可以划等号。我小时候问过很多人:给鬼子当翻译官的人一定是汉奸吗?他可以只做翻译,不做伤天害理的事啊,只是把语言转换一下而已,不出卖同胞。但得到的回答都是一样的:他都做了翻译,肯定就是汉奸啊,不可能不是汉奸。 但是李钊这个角色的出现,我觉得倒是很好的证实了我这个说法,当翻译却不出卖同胞,而且可以利用这个身份保护同胞。在现实中应该也有这样的人吧?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