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rbu blurbu
关注数: 0 粉丝数: 39 发帖数: 24,163 关注贴吧数: 5
【影评】《吴清源》:一切尽在宗教般的宁静中/周黎明 影评:《吴清源》周黎明 @ 2007-08-18 13:05在中国愤青和日本右派制造的双重喧嚣中,本片堪称是一个巨大的不和谐音。不和谐,因为它太出世、太超脱,即太和谐了,彷佛尘世的烦恼皆可抛在脑后,一切尽在宗教般的宁静中。吴清源是中国人,但不幸生活在日本侵华、两国交战时期的日本。他移居日本又入了日本籍,雄霸日本棋坛十多年。显然,他不是一个具有强烈政治意识的人,但那个岁月里,一心一意追求棋艺乃一大奢侈。1980年代有一部孙道临主演的影片,叫做《一盘没有下完的棋》,是中日合拍的,相同的题材,但里面的人物直接受到战争的蹂躏,面临的选择要比吴清源的痛苦得多。吴清源是真人真事,而影片中的吴清源若撇开时代背景,似乎有导演田壮壮的影子,即如何在浮躁的世界里追求一种禅宗境界。本片没有引起抗议,似乎暗示着愤青的势力有限,因为吴的行为在现行的电影行为模式中无论如何不可能被视为爱国主义。仔细想一想,吴清源其实就是李香兰的另一面。李是一个彻底中国化的日本人,而吴是一个彻底日本化的中国人,两人在战争中的行为都没有太多可以受指摘的地方。(注:有些人似乎把李香兰跟川岛芳子对等起来,这是不公平的。李的“罪状”最多就是“粉饰太平”。)若是在和平时期,两人均会是中日两国的和平使者,然而在那个年代,他们的和稀泥人生哲学简直是鸡蛋碰石头。田壮壮的处理是作减法,尽量削弱戏剧冲突,使得风格非常清淡,沉闷但不算太沉闷,那些冷场的段落颇有回味。张震的表演也值得称道,很低调但有嚼头。
【博客】《天堂口》--天堂在天堂梦里头 2007-08-15 今天的天气很阴,然后下雨。从起来到现在都很犯困。也许秋天来了就是这样的。出门下雨,然后一直在打SHU,因为SHU说不下雨,没有带伞出门,我早说了,如果下雨就打SHU.可是,很显然苍天不给面子,没有因为SHU会挨打而停止落水。今天爸妈一起走了,回家去了,留下一堆问题给我。直到晚上,我还被装修的人打电话来要尾款,而关于这个,我真的我不想再说。上午的时候,顶着一头的困跑去看《天堂口》,说真的,就是为了去看舒淇,没有失望,妖媚、优雅、可爱、天真、实际、媚俗、朴素或者什么,都在一个尤物的身上,很多面,很多视角。就是被这套传说中的透视装勾引去看舒淇的吴彦组还是有点害羞的抿他的嘴,刘烨还是很适合的演着内心戏很多的角色,虽然是个有点反派的人物,孙红雷还是演黑老大,心狠手辣,却感觉自己被委屈和冤枉,李小璐,只出现了一下下,依然是那种弱者的角色,扭捏的表达着内心的感受,却很有模有样,只不过,真的出现一下下就不见了。张震,恩,一个有感情的杀手,结果发现,张震演的异常的好。所以,就很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一个人,每次都演的很好,可是却不是那么的红,本来应该很红的吧。30年代的旧上海,3个从角里一起出来的兄弟一起拼世界,不要过拉黄包车的生活,要光鲜夺目的生活,那就是有代价的。给洪哥做事情就会红,可是,烧杀抢掠样样有,愿意不愿意,选择或放弃,却由不得你。洪哥的弟弟马克看上了洪哥的女人露露,作为杀手,多少年来却下不了手杀掉哥哥,最终露露还是死在新生活的起跑线上,最终马克还是要做回杀手。“这就是我的命。”无奈或是释然,谁能解。“这里就是天堂。”刘烨说。然后,再然后,人在天堂留,是要有代价的。杀人和被杀都变得简单,挣扎但是却被迫选择,矛盾但是却只能接受,犹豫却还在向前走……人生,都是如此吧。“现在天堂关门。”吴彦祖有点不标准的国语,说的一点都不气势磅礴,可是,转折不是每一次都气势磅礴的。情绪有点乱,所以,什么都很乱。可是,不想说简单的剧情不可以表达复杂的情绪。也要说,这部戏,每个人演的成分都重了点。即使这样,也还是推荐这部电影。情绪表达的很好啊,就这样。很喜欢舒淇在里面唱的那首歌。名字,也许就叫做《天堂口》。有一种心怀梦想的黑色犹豫美好。『天堂口』舒淇 随便一杯酒 随便的温柔 让我不想再回头 明明这里就是天堂的入口 你爱过没有 压痛着胸口 却始终还不放手 明明已是尽头编想着以后 说时依旧,随波逐流 青春依旧是羊入虎口 找到没有 温暖你的双手 天堂在天堂梦里头 说时依旧,随波逐流 归来依旧因为沉默从来不松口 找到没有 温暖你的双手 天堂在天堂梦里头 随便一杯酒 随便的温柔 洗涤尘缘的污垢 明明这里就是天堂的缺口
【博客】忧郁清雅的味道/《吴清源》 晚上过了12点,心情就会变的很差 2007-08-15 00:45:43 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两天总是这样。昨天晚上看了田壮壮的《吴清源》,眼泪就哗啦哗啦的掉了两个小时。倒不是阿城的剧本写的多感人,或者张震的表演有多么的出色。而是电影的色调和音乐很有感觉,自己的心情本来就比较的低落,带上了耳机,看着电影,然后眼泪就下来了。这部电影当然很多争议,没有跌荡起伏的故事发展,只是通过精选事物,呈现出了一番忧郁清雅的味道。为什么没写到吴清源先生这个人在政治上的复杂性?或者也许他本身并不象电影中表现出来那么单纯?我的看法是,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也许想非常非常简单的只追求那么一两件事,但现实生活总是那么的琐碎和复杂,很烦人却又不得不去面对。这样一来二去的去对付一不喜欢二不擅长的现实琐事,当然会生出许多瑕疵。现在这个社会上有着太多人,总是用自己也达不到的要求去要求别人,自以为是,不会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同一事情,追求真理也好,讲自由也好,讲个人主义也好,总不能忘了敬人之礼吧。发了一通牢骚,回到主题。《吴清源》这样选取事物编排故事,我认为一点也没错。这本来就是献给吴清源先生与他夫人的致敬电影,把握住人物的主要性格与成就,也就够了。100分钟的电影,想让电影内容变的更加丰富,只有让镜头更短更多,那样,无疑是一件很煞风景的事。对于习惯了好莱坞快餐式消费电影的观众,《吴清源》这样的电影也许很难忍受,但作为我来说,《吴清源》的情景境,真是感到无比的舒畅。本来只是想随便写点字解解闷气,但想起田壮壮的《吴清源》,就唠叨了几句。可不想,说了这么多,心中的闷气完全没有散去,真难受。
【博客】《天堂口》,给我3秒钟花痴就够了 2007-08-15 00:30:38 借助媒体身份,今天去了《天堂口》的看片会诺大的放映厅没几个人,4/5的座位空着本来么,大家都那么忙,在挣工分的忙碌之下有闲情来看片子的还是少数好吧,看了半晌广告,电影开始了,坐定,看我都算DJ的男人们怎么玩说说主演吴彦祖,没的说,香港当红演技实力派小生,逐渐崛起为中生代代表的帅哥不CJ的说,我最爱的男演员。最爱的片子是《美少年之恋》杨佑宁,逐渐窜红的台湾偶像派,阳光的笑容和一口白牙让人心动。最爱的片子是《17岁的天空》刘烨,内地实力派演员。唯一映像深刻的是《蓝宇》。张震,一直觉得他头发开始稀疏了。台湾演技派。最近看的一部是《爱神》。孙红雷。。。。没感觉。影片开始,3个水乡小镇的男人怎么去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十里洋场打拼。刘烨接受了危险的任务,更正直或者说更心软的吴彦祖觉得危险而离开,又在最危险的时候开枪救了兄弟们,然后刘烨上位。吴彦祖怎么爱上舒淇,舒淇爱的又是张震,同时还是黑帮老大孙红雷的女人,张震想杀孙红雷没下得去手。然后老大发现了,要派刘烨等人杀他们。吴彦祖帮他们逃跑,和刘烨反目,杨佑宁为了救吴彦祖开枪打了刘烨。刘烨杀了孙红雷作了老大,又杀了自己的弟弟杨佑宁。吴彦祖和张震舒淇跑回了家,见到青梅竹马的李小璐。舒淇被刘烨派来寻仇的人打死在大街上。吴彦祖和张震回上海寻仇。这个时候,出现了3秒钟让我极度花痴的场面,虽然转瞬即逝。我果然是变态的,我喜欢血肉翻飞的杀戮场面,当然其中要有一个片血不粘的潇洒身影。这次是张震。几个侧身的镜头太帅了,有点逆光,萌到极点!3秒钟后,无趣无聊无新意的电影继续。直到结束。这是一个甚至让我提不起兴趣写影评的电影。So,如果一定要我推荐我近期看过国产的电影,那么,我选择《不能说的秘密》。
【博客】清寂如水/《吴清源》 2007-08-14 00:11:00 看完《吴清源》,说不出的感动,散文般恬静的风格,淡然,寂寞,超乎于物而又略带无奈,外人看似晦涩而内行不以为然于平实,正如吴先生传奇而孤独的一生。人生当如太古湖,清寂如水,不起波澜,唯有追求内心真理,静心修业,力求不败,无论战乱当前还是不被他人理解,吴先生的精神都令我折服。尽管电影对于吴先生信仰部分笔墨过多,但瑕不掩瑜,田壮壮和张震的联手是相当让我惊喜的,寂寞的人才能看懂寂寞的电影,对于多数人喧嚣的负面影评只能付之一笑。最让我感动的,是吴先生与木谷实十番棋较量,对手坚持不住晕倒在地而吴先生孤坐在那里,影像渐渐消失在夜色与雨水中一幕。想想这些人内心都是带着怎样的信念,濑越先生因为下不了棋竟选择了死,还有木谷实年老依旧不辍本业,西园寺先生烛照的那句话,这是整个集体的写照,而吴先生在这里作为他们的领袖与象征出现。他退隐时放在棋盘中间的那颗棋子,想来意味深长,不禁感慨良多,那棋子正是吴先生一生精神的凝缩,无言的追求,真令我百看不厌。田壮壮的影风一向我很佩服,尽管只有寥寥的那么几部片子,《蓝风筝》《小城之春》《德拉玛》,但哪一部不是经典呢?安静,或优美,或伤感,无奈,而又坚强。个人生活在历史中,往往经受巨大的压迫,在痛楚中我们应该留心保护什么,又该抛弃什么,我想他的电影能给我们以很好的启迪。心灵中的世外桃源,不可摧毁的精神圣地。看来我们的广电总局是不容许这样的鲜花在集市上开放了,不能放映也罢,真正的山间灵气,无法存活在这浮躁的世间。只能可惜这样浓缩而有艺术气息的片子太少了,像《钢琴家》那样,不为大众所喜爱,两位大师的心灵交通,有如伯牙子期,高山流水,曲高和寡。最近在看米勒的传记,读他的《晚钟》,听后人缓缓道来那整整一派画家的贫穷与辛酸。当巴黎的美术界还在为洛可可风格的绘画而癫狂时,我们的米勒却在大地与泥土深处孤独的找寻生活痛苦的缩影,作品没有销路,全家十一口人连续几天揭不开锅,自身又度过短暂的精神分裂,乃至想到了死;但他如此坚强,只要还勉强能维持生计,就坚决不向社会的喜好做什么妥协。那份庄严肃穆的信仰力量,正与清源先生乱世中的沉静殊途同归,而米勒作品不为大众所知的现实,又与田壮壮的无奈有几许神似。我们不必肢解、误读或亵渎伟人们的创作,向吴清源致敬,向田壮壮致敬,向寥寥的坚守寂寞的思想致敬,当明白人生清寂如水,淡然如菊,菊落之时,便有芬芳满指。
【博客】与之血肉相连的只有围棋/《吴清源》 2007-8-11 10:40:00吴清源go即是吴的日文发音,也是围棋的英语,围棋从中国传入日本后写作"砉",发音为“go”,之后传到欧洲,欧洲人借用了日语发音,称围棋为"go"。英语、法语,都是如此。 ��昨晚先是小睡了一回,所以奇迹般地没有在中途睡着,非常庆幸自己没有在电影院看,否则。��看完电影我还是很执着于我的电影的 一个镜头观 。就是说电影必须至少有一个很扎我的镜头:��大家玩做鬼脸的游戏,张震似乎是输了,一帮顽童笑着爬在他的周围,他也笑得那么腼腆。��整部电影张震可以用纹丝不动来形容,可以说淡出鸟来,完全被田壮壮摆布成一个棋秤。��我很喜欢这部电影,虽然我完全同意从传记片,从目前很多批评的角度我都是赞同的��我还是喜欢这个电影的气韵,似乎是一个不正常的人做得梦,完全剥离了我们需要的起承转合。��这个不是吴清源,但这个是一个如果完全耽于自己世界的人的呓语,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这种呓语烂在肚子里,说出来,现在的世界是连下雨也要有道理的世界。��不过这种手法还是似禅宗那样容易自欺欺人,很适合喜欢自己对电影胡思乱想的人,他恰似一片棋秤,随你在上面布满星辰。��电影中张艾嘉和黄奕的出现有些多余,这个电影令人直接的感觉就是吴其实和中国完全无关,也和日本无关,与之血肉相连的只有围棋。��镜头非常优美,更像一部日本电影。
【博客】张震整张脸都是戏/《天堂口》 天堂口 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克赛 发表于 2007-08-10 11:14:40 天堂口 C一群可以说年轻演员中最好的演员,演了一出让人失望到顶的戏。每个人的表演都表达了导演对人物的诉求,但是问题关键是每个人的性格多过于平面化。舒淇是唯一的亮点,古装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夸张,但是那个唱歌的环节还是勉强了一点。这才是真正的杀手,这句台词大概是张震有史以来说过最糟糕的台词了。刘烨,担心他真的是积重难返了,找不到合适的角色,表演又程式化。吴彦祖呢,他的脸不做表情是很好的,一做表情就很戏剧化,不如张震作表情就整张脸都是戏,生动地很。整个说起来,这出戏真的是一部非常舞台腔的电影,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哈利波特与凤凰社 B-我本来就不是什么哈迷,对这部电影的期待还小过天堂口。这部电影也没有给人惊喜,出了孩子们实在长得太快了,让人惊讶了一些。罗恩简直就是个装在大袍子里的成年人,而那个胆小的肥仔怎么说也有一米九了吧。张秋,很不好看啊,然后她就那样和哈利波特吻了...也不过如此啊。然后剧情方面,基本上就是完全忠实原著,很像电视剧的第五集~新来的老师是唯一的亮点!从杭州赶回来看这两场电影,只得到这个结果,颇有些心伤。但是看看片单 接下来的烂片还多着呢
【影评】日本人看「吴清源」/平田久美 日本人が见た「呉清源」 刊於「周刊・东京流行通讯」(日本语)2007年08月10日(通巻第91号) 「呉清源 极みの棋谱」。中国で大反响を呼んだこの作品が、今秋ついに日本に上陆(シネスイッチ银座、新宿武蔵野馆 ほか全国ロードショー)。内なる真理を求め続けた昭和の棋圣。日中のはざまを独特の世界観で生き抜いた「呉清源」を「东京流行通讯」の特约记者が、日本人の目でお伝えします。 「呉清源」という非常に精神性の高い人物を描くことはどんなに难しいことかと思う。単なる模仿ではその精神性を表现しきれるはずもない。映画の冒头に出てくる「呉清源」その人は、年齢を超えて活き活きと清廉な印象を私に与えた。胜手に孤高の棋士という硬いイメージを创り上げていた私の予想を裏切り、清澄な明るさを醸していた。田壮壮(ティエン・チュアンチュアン)监督はこの人をどう描いているのだろう。张震(チャン・チェン)はどう演じているのだろう。期待と不安が入り混じってわくわくした。不安というのは、実在の人物を描くということの难しさを思ったからだ。 映画が始まってしばらくして、この映画が「呉清源」の人生をなぞっているのではないことに気づいた。彼の歴史がかなり简略化されていたからだ。初めは「呉清源」についてある程度の予备知识がなければ、この构成では理解しにくいのではないかと思った。しかし、そのうちにこれは彼の人生をなぞった映画ではなく、彼の精神世界をイメージ化しようとした映画ではないかと気づいたのだ。映画は心象风景を轴に作られているように感じられた。彼の心が、美しい、あるいは哀しい色彩をまとった风景と色によって见事にイメージ化されているのである。张震の演技は、「呉清源」という崇高なイメージを具现化するために全てを捧げて取り组んでいるような真挚さをうかがわせた。その姿势が、日中のはざまで揺れ动き苦悩しながらも、人としての真理を求め続けて伤ついてゆく若き「呉清源」と重なって见えたのは穿ち过ぎだろうか。静谧な空気を醸しだす张震の表情に魅了された私である。 きっと賛否両论ある映画となるだろうと思う。しかし、昭和という激动の时代を日中二つの国を爱しながら生き抜いた棋圣「呉清源」。その真っ直ぐで美しい世界観を张震の表情と美しい风景とに见事に集约して见せたこの映画を私は高く评価する。静谧で寡黙な映画だからこそ映画を観终わってから饶舌になることもあるのだ。これについては衣装デザイン、プロダクションデザインを手がけたワダエミの功绩かとも思うが、映画の一つ一つのシーンが絵画のようにいつまでも私の脳裏に焼きついている。 (平田久美执笔・株式会社エスピーオー写真提供)
【博客】“静”和“纯”/《吴清源》 这部影片风格有两点非常明显:一是“静”和“纯”,二是淡化政治。我要说的也是两点,第一点是导演,田壮壮导演在这部电影里表现的很细腻,干练,对画面所表达的意境处理的很到位,其中有好几组画面表现吴清源“面对围棋心静如水”的意境非常的完美艺术化,而这种意境也恰好表现出吴清源这个人物“纯”,在下棋的时候更是处痴迷状态,甚至是将自己融入到围棋里,忘呼政治和周边动荡的环境。淡化政治是田壮壮导演故意刻画的电影效果,可能是基于吴清源本人,也可能为了是现在的中日关系,整部电影的跨度大,但战争只是一笔带过,在电影中只是一个过渡,没有去真正的刻画中日战场画面。田壮壮导演塑造的是一个活着的传奇,我没见过现实中的吴清源先生,但是我相信电影的“吴清源”应该是有几分神似了。第二点是张震,可以说看了他的所有电影中表现最好的一部,个人认为。看他的第一部电影是《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再到《春光乍现》,后来又找了他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当时看这部电影只是为了看杨德昌导演的作品,(说到这里了也顺便追悼下杨德昌导演,走好!哎,代表台湾的几个本土的好导演也所剩无几了,还好有李安的存在,不过应该不能说他是本土导演!!侯孝贤应该算是吧。)并不是为了张震,不过他在那部电影里表现的还很好,清涩而真实,以至后来我看《春光乍现》里的他又有几分像在《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里的那种感觉,不过在《春光乍现》里显然是成熟多了。后来的《2046》,《天下无双》再到 《卧虎藏龙》就可以见证他的演技了,一次比一次好,每次都有进步,去年侯孝贤《最好的时光》里就确定他走上正轨的明星之路了,而今年又是大片不断,一部是和我最欣赏的刘烨,还有吴彦祖合演的《天堂口》,还有一部就是吴宇森的年度大片《赤壁》,里面更是众星云集,聚齐了内地,香港,台湾三地最顶级,最具实力的明星,期待ing....话说回来,张震在这部电影里表现的非常出色,不知道是不是好角色点燃了他的演技,还是他的演出塑造了好角色,总之田壮壮导演选张震来演这个角色太合适了,他把吴清源下棋时的专注和静的意境把握的非常神似,还有平常时吴清源走路、说话已经其他的各种动态也都处理的非常到位和独特,就像上面所说的那句“我没见过现实中的吴清源先生,但是我相信电影的“吴清源”应该是有几分神似了”。
【博客】《天堂口》的历史光影 作为一部由吴宇森监制的电影,《天堂口》不可能没有吴宇森的影子,这就像吴宇森(旧时张彻旗下的弟子)的电影中不可能没有张彻的影子一样。记得一位电影导演说过,一个导演一生只拍一部电影。这并不是说一个导演平生真的只是拍一部影片,而是说他创作的所有影片其实都是自己风格的重演与再现。现在,我们看到的竟然是三个导演在拍一部电影。这三个人就是:张彻、吴宇森、陈奕利。尽管我们还不能把他们三个人在电影史上的地位相提并论,但是在他们的影片中我们看到了一以贯之的强烈动作,生死相依的男性情义和用血色挥写的暴力美学。张彻那种直逼刀锋剑刃的叙述镜头,吴宇森那种顺势飞旋的影像激流,演变到今天是陈奕利电影中刚柔相济、善恶纷呈的“天堂”世界。三个人的电影演绎的都是侠义与豪情,凸显的都是电闪雷鸣般的动作与疾风暴雨式的剪辑······一 《天堂口》讲述的是三个生长在乡村的贫穷的农家子弟,不甘受限于穷苦的家境、在大刚(刘烨饰)的带领下毅然决然远赴上海寻找天堂之路的故事。与前辈的电影有所不同的是,陈奕利的《天堂口》引人进入的并不是真正的天堂入口,而是一个天堂与地狱轮番映现、暴力与柔情相互更迭的世界。影片的开场,阿峰(吴彦祖饰)在风雪中面对被惨杀的兄弟小虎(杨佑宁饰)、抓住胸口扪心自问“这就是天堂吗?”这就是他们追求的幸福生活吗?现在只有在地狱里才发生的兄弟间的残杀却发生在“天堂”里,此时此刻“天堂”便成了一种莫大的讽刺。面对如此恐怖阴森的现实,痛苦的心绪从大幕开启的那一刻开始直到影片结束都萦绕在阿峰的心里。他看到了大刚冷酷地杀害自己的兄弟小虎;又看到了自己心爱的女人露露(舒淇饰)被大刚的人杀害;最后看到了大刚惨死在自己的面前。兄弟,这个在吴宇森系列电影中英雄的同义语,在陈奕利的暴力语言中纷然解体了。尽管他们还在江湖上一起玩儿暴力的游戏,但在灰暗的世界里、在利害的纷争中他们开始拔枪相向,分道扬镳了。在叙事学的视野中,阿峰在影片中并不仅仅是一位主人公,而且还充当了一个叙事者,一个负责把影片的情绪传达给观众的角色。作为三个来自贫困乡村的农家子弟的一员,他即是上海滩生死游戏的亲历者,同时又是一场人性蜕变的惨剧的目击者。在血雨腥风的江湖上最先杀人的是他,最后还在杀人也是他。开始他是为了营救自己的兄弟而杀人,最后他是为了惩治自己的兄弟也杀人。最具悲剧与荒诞意味的是被他所救的人与被他所杀的竟然是同一个兄弟大刚。环环相报的杀戮使整个“天堂”内外昏天黑地、血雨腥风。阿峰本来就不想踏入上海这座都市,他最后一个离开他们三人“桃园结义”的那张桌子表明他更留恋的是朱家角的恬静与自然。然而,一旦进入“天堂”的世界,他不能不被这里迷人的美色所诱惑,也不得不为拯救自己的兄弟而开枪杀人。在一个黑色的社会与血色的江湖中,阿峰所代表的兄弟的情义与人性本色使《天堂口》在道德取向上与人类的正价值相互对接。吴彦祖与张震双双冲入天堂夜总会,左右开弓的情景,就像周润发与李修贤在《英雄本色》里一起同仇敌忾的造型一模一样,与《纵横四海》中的张国荣与周润发共同出生入死的情景也相差无几。不同的只是与阿峰携手并肩的并不是他的自家兄弟,而是一个“并不太冷”的职业杀手马克(张震饰)。二 《天堂口》并不是一部只给人娱乐的电影,它带给我们的情感体验中包括着痛苦。也许,在电影的世界里体验他人的痛苦会是一种自我的救赎,使我们的心灵在规定的时间中得到一种净化。电影在梦幻的情景中带走了我们的卑微和怯懦,面对生与死的抉择,面对善与恶的挑战,电影中的他们义无反顾地进出“天堂”的大门,而我们永远是坐在电影院里体验他们的心理感受。《天堂口》里的大门是具有明显“地界”意味的。这种寓意彰显的大门我们在中国电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里看到过,在好莱坞电影《暗流》也看到过,现在在中国香港电影《天堂口》里再次地看到。虽然大门内外同属于一个世界,但是这个大门划分的空间却完全是两重天地。在远离“天堂”大门外的朱家角,田园水乡的风光中寄予的是纯朴自然的亲情伦理,大刚的拳脚维护的是兄弟姐妹的安宁。包括阿峰带着马克与露露回到朱家角的时候,他们依然是想把这里作为江湖生涯的终点站,作为他们风雪人生的避风港;而在大门内则是纸醉金迷的歌舞与肆虐疯狂的杀戮。这里表面的灯红酒绿掩盖不住它内在的阴森与恐怖,残暴与凶险把这里变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血泪江湖,一个万劫不复的人间地狱,除了阿峰目光中的柔情,这里是一片黑暗。《天堂口》里的柔情之凄美是一个人间无法企及的境界。阿峰原本对水乡姑娘素珍(李小璐饰)有一份清纯的感情,如果不是来到上海,也许他们就是一对白头到老的恩爱夫妻。可是自从他进入“天堂”之门,他无法抗拒在镁光灯照耀下女人性感的魅力,无法抵御这来自另一个世界低回哀婉的歌声,他的不幸就像许多人的不幸一样――爱的是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更不幸的是他所心仪的女郎不仅身陷囹圄、受到天堂老板的控制,而且在情感上已经另有归属。可是坠入爱河之中的阿峰依然在为露露送早餐让她感受体贴的温馨、带她到影棚体验明星的喜悦,包括忍受她愤怒时的暴打。阿峰始终厮守着这份发自内心的情感。他回到故乡之后,见到终日里为照顾病重的母亲而操劳的素珍而深感愧疚,可是没有人能够使他心回意转,没有力量能够把阿峰的情感从露露的世界里拉出来。直到露露被大刚派来的杀手残害,阿峰决定与马克携手并肩冲进“天堂”的大门,阿峰心里依然默守着他对露露始终不渝的情感。至此,在影片《天堂口》的情感世界里,陈奕利不仅告别了张彻阳刚电影的男性中心的道路,而且也跨越了吴宇森电影男性情谊的历史版图,《天堂口》将我们带入的是一个刚柔相济、情义并举的电影新境界。毕竟,张彻、吴宇森与陈奕利的时代也已经完全不同。
【影评】许乐:《天堂口》一部工整的学生作业 2007年08月06日10:04 新浪娱乐  看之前对这部电影本没有任何期待。监制挂了吴宇森的名字当然算是拉了张虎皮了,但这一次的突如其来直让人怀疑老吴是不得已给人当托儿,退一步讲,就算老吴这一次全力而为又能怎样?自十年前的《变脸》之后老吴便一路走下坡一直走到现在,对《赤壁》都不敢抱太大期望,何况监制这么一部莫名其妙的片子?最奇怪的是监制吴宇森的大名下面对应的竟然是一个从来没听说过的新人导演的名字,印象里吴宇森最出彩的徒弟应该是拍摄过《浪漫风暴》、《摄氏32度》、《野兽之瞳》的梁柏坚,怎么忽的又冒出来这么个徒弟?至于演员阵容,又是一次集合了两岸三地的奇怪组合,吴彦祖、刘烨、张震、舒淇、孙红雷……这几位真可以说是谁跟谁都不挨着,里面唯一有点吸引力的也就是吴彦祖了,可惜这位大帅哥在演戏方面又太敬业了,好片烂片统统都演,把自己可能有的那点票房号召力也给弄没了。  又有消息说这部《天堂口》是翻拍的吴宇森旧作《喋血街头》,但是把故事背景整到了旧上海,这就更让人觉得莫名其妙了,完全想象不出这样一部电影出来之后会是什么样子。有吴宇森做监制、叶锦添做美术、张彻的弟子郭追做武指,有这么些个实力派或者准实力派、偶像派或者准偶像派的演员做卡司,也算是一幅众星捧月了。来自两岸三地的演员固然差异很大,但如果导演能力足够强的话没准还真能给他们捏到一块儿去。可这毕竟只是一幅理想图景,实际情况是这位新人导演竟然是一位扶不起来的阿斗。看过《天堂口》的感觉和预期的一样,因为没有任何的预期,也便没有任何的失望。  这里就不说影片讲了什么故事,在剧情处理方面有什么问题了。这部《天堂口》最让我觉得扎眼的地方在于,它太像是一个影视专业的学生拍出来的学生作业了!在电影学院经常会有机会看到一些影视专业的学生拍摄的个人作品,有不少学生作品呈现出来的都是差不多的问题,就是学生们把自己在学校里学到的电影技巧很好的用到了自己的作品里面,光打得很好,构图构得很好,剪辑也剪的比较流畅,确实能够用一组很流畅的镜头来把一个小的事件说的很清楚,技术方面确实及格了,但就是故事不吸引人,拍出来的片子让人没兴趣看下去。这倒不光是创意的问题,关键在于创作者的创作思维,当一个人在拍片的时候脑子里想的全是怎么打光怎么构图之类的东西的时候,恐怕也就没工夫再想怎么能让拍出来的东西吸引观众这样的问题了。  实际上,越是技术过硬的影视专业这个问题越是严重,学生越到的技术知识越多越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创作上的自由想象。狄龙曾回忆说,他当年跟张彻拍电影的时候,为了找到一种声音能够很逼真的模拟出刀刺入人体腹部时发出的那一声“扑”的声音,试验了各种各样的道具,最后发现用一把刀把冬瓜砍开来的声音最像这一声“扑”,于是以后便一直用这个刀砍冬瓜的声音来给刀刺腹部的画面配音。像类似这样的东西在我们的电影教育里头是绝对不会有的。很多学生只知道像写作文一样把片子拍得技术上没有bug,却不知道要把片子拍的像小说美文那样吸引人。这固然是一个能力的问题,但是比能力更靠前的还是意识的问题。有不少学生只能意识到自己该怎么拍电影,却意识不到观众会怎么看自己拍出来的电影。  《天堂口》在我看来就是这么一部电影。坦白来说,这个电影的剧本虽然也有趣不到哪儿去,但从故事的角度讲也算是可以及格了。可是这位学生气十足的导演把自己整出来的这样一个勉强及格的剧本彻底拖下了水。开场吴彦祖和李小璐(blog)的戏便觉得不大对头,好歹先有个大全景交待一下空间环境吧,怎么一上来就让镜头跟着人走了?吴彦祖饰演的阿峰、刘烨饰演的大刚、大刚的弟弟小虎这三个好哥们儿决定离开角里去上海闯荡一番,这么简单的一个开场居然处理的那么拖沓,似乎生怕观众会看不懂,慢条斯里的一个镜头接一个镜头的交待这几个人物的一一出场。在这儿已经让人感觉不大对了,这位导演完全是在用拍摄电视剧的手法在拍电影,不仅节奏上跟电视剧似的漫不经心,而且在视听语言上也是跟电视剧一样,让摄影机完全跟着人走,完全没有跳出来俯瞰整个空间、让人物跟空间之间建立关系的这种意识。看到这儿我真要以为这是一个学生作业了,后来在网上一查又被告知这位导演是在美国长大的,更加搞不懂这位新人的视听思维怎会如此之弱。
【博客】梦的颜色/《最好的时光》 最好的时光 2007-08-04 17:48:54 梦到天际展白时,情深是非又成空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浮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题记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第一个梦应该是水绿色的,象跳跃在纸上的水墨画,闲散而恬静,年少的人都做过这样的梦,Rian and tears,多美好的音乐和画面,一闭上眼,就能回到1966年的高雄,一切都是那样的平静和淡然,那个年代的爱情永远适用于任何美好的词语,就好象沈从文的湘西散记,行云流水般的潺潺,又好象春日里的陌上花开,风痕雨点般的斓斓。一次偶然的相遇,一句低低的问候,一封欲言又止的书信,就足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而相逢时默契的相视一笑,绵绵细雨下的执子之手,最好的时光,刹那定格。宛如浮云般的时光,就这样缓缓地流过,总叫人想起江南的烟雨红尘,撑篙,行船,不同的时空,同样的情愫,我想恋爱无非如此,人生若可得一次,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恋爱梦,侯孝贤的一向风格,停留在台湾60年代的爱情总能让人想起天荒地老这一类的词语,好象靠在残塬断壁上的流苏和柳原,轰轰烈烈最终归于平静的日子。最后的一幕,是导演惯用的长镜头和特写,两只渐渐靠近的手,更象是两个纠缠的命运,从此交织蔓延开来。而这个很精致的梦也随着这个温暖和漫长的镜头中结束,极其乡土的写意,极其真实的故事,让观者觉得故事中的男女主角好象就在你的身边,就在我们的祖父和祖母中间,让你沉浸在了那个年代,而刹那回首,不知是梦是真是幻是实。来,让我们继续造梦……时光倒流100年……第二个梦应该是靛蓝色的,好似陈逸飞笔下的油画,华丽而精巧,记得李碧华曾经忿忿下的结论——婊子无情,戏子无义。可是旧式世家公子的爱情似乎总要在青楼中才能寻获,民国时的青楼女子,只是那低吟浅唱间不经意的抬头,交会到的一个中意的眼神,便足以使自己堕入爱情的惶惑,红酥手,黄縢酒,琴弦动,撩起了自己的心事,也开始了一个自由梦……1911年的中国,数年萧索,在大时代的无奈中,多少的身不由己,多少的离愁别叙,一切的事物仿佛都隔了一成厚厚的玻璃,看得到,摸不着……就像舒淇的角色,爱上了张震这样的有着新式思想却又冲不破旧日枷锁的青年,是幸亦或是不幸呢,“明知此是伤心地,亦到维舟首重回”,梁启超在春帆楼下的忧伤挽歌,道不尽的是无限凄楚,坐在青楼的女子怎会不懂爱人寄来这首诗的潜台词呢?相爱无梦,怎会有梦?你有你的路,我有我的路,你想救国却救不了我的自由我的命运,原来,我的路途看不到你的苍老,就让风声细数我的皱纹,用时间埋葬我的青春……默片,字幕,宛如《海上花》一般的精致、古典。那一屋子的雕花红木家具,那铜制的脸盆和茶水壶,那白瓷碟子里装着的小点心,像极了张爱玲笔下的旧式上海风情,还有那铮铮的琴音和着戚戚的闽语唱腔回响在画外,让这默片更加增添了一丝真实、哀愁。青楼梦,自由梦,空空空!我的二十一世纪……那么第三个梦应该是惨烈的腥红色吧,青春残酷物语,仿佛生活中一切都结满了蜘蛛网,乱得一起头就看不到自己的方向,脏得一触手就满是尘埃。年轻真好,除了时间一无所有,挥霍,挥霍,青春就是肆无掸忌的挥霍,我从欧阳靖的身上看到了中秋的影子,站在酒吧里的抱着麦克风迷乱地唱歌的欧阳靖,美丽的像暗夜里盛放的玫瑰,诡秘而梦幻,怎会不吸引张震呢,激烈的爱着,缠绕着,一切都好像21世纪最普遍最廉价的爱情,迷失在欲望和时代中的年轻人,“砰”MICKY的坠落,鲜血,生命……是否一定要死一个人才能提醒人们青春有多么冷酷吗,“你知道我爱你比你爱我多,你会后悔的,我会死的”这是整部电影我听了最难受的台词,虽然是一个女人对另一个女人的爱情,可是,爱情从来都没有性别之分,只有爱和不爱,三个人的爱情,注定了一个要先走,只是,谁也没想到,走的方式竟然是如此血腥,如此心疼!青春,他们梦一般的青春,如此短暂,如此惨烈,像瞬间即逝的焰火,很感激侯孝贤给了青春如此美丽的名字——最好的时光。“最好的时光,并不是说这些时光最美好,而是这些时光已经永远失去了,只能用记忆来招回,所以它是最美好的。”也许侯孝贤并不是阐述青春梦最合适的导演,但是只有他的镜头流转,才能拍得出这样惟美的镜头,堕落和灰色,只是青春的一部分,却永远留在了最好的时光里,不会变老,因为——最好的时光,只可追忆,不可逗留!
首页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