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ld001
child001
Blade
关注数: 26
粉丝数: 323
发帖数: 2,881
关注贴吧数: 8
尖锐的轮滑问题Q&A 试试来一个这样的帖子: 如果你觉得有一些轮滑相关的问题比较尖锐 可以在这里提出,看看我或者其他人能不能解答。 PS:答案也可能很尖锐,所以请要有心理准备,成人的世界不是乌托邦
关于最近贴风气问题我之见 我觉得最近看贴吧,很多都是讨论器材,尤其是把鞋子本身的帖子,但是别忘了,轮滑是一项实践性相当强的运动,即使你探寻到了什么鞋子最适合做什么,但是如果你说比练多,最终这鞋有什么性能其实跟你无关。 玩鞋玩鞋,是人玩鞋,不是鞋玩人 鞋子破了坏了,是对鞋子最好的报答。 最后,鞋子是消耗品,从鞋子的消费水平来说,还没到工艺品的价格要求,跳出轮滑这个圈子,你看看买轮滑鞋的钱可以干啥。 努力为自己争取更多时间去轮滑,努力争取获得更多滑行带来的技术或者快乐,比什么鞋子哪里牛逼,更加重要
护手只戴一边,台子却玩两边。
护手只戴一边,台子却玩两边
好久没发点小极限轮滑视频了
以防你没见过,一双出厂十几年的鞋子,可是岁月仿佛对他们毫无作用。
新的突破,新的变脚
【2017年】二手交易贴..(求二手鞋或者出售二手鞋的在此贴留言.) 此贴只允许与极限轮滑相关的物品交易,其他与极限轮滑无关物品予以删除处理。 想收2手鞋或者求购二手的在此帖留言,为了大家浏览方便请按统一格式发帖(极限轮滑鞋以外其他物品请注意写下详细信息)。 品 牌: 鞋 码: 新旧程度: 价 格: 联系方式: 出售鞋的,最好的附带照片..
双刹比赛?算不算啊哈哈哈哈哈
03-02【分享】吐槽,负能量,希望你们从中获得正能量 当今轮滑几大怪现象 1.买鞋不喜欢量脚,喜欢根据不确定一双鞋的码数来确定另一双轮滑鞋的码数。 2.喜欢把鞋子“diy”得很难看,却也不舍得鞋子被磨一下,恨不得报废的时候,鞋子还是新的 3.喜欢买最好的上鞋,配假的刀架,最差的轮子,然后说自己没钱 4.怀疑高端鞋子的性能,但从不怀疑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仿佛换上什么鞋子,就能做什么动作,换了另一双就立马不会做了 5.宁愿用很多套烂轮子,也不愿意用一套好轮子让自己舒服一下 6.练轮滑不练美感,盲目追难度,滑行都没学好,就去上桩、练刹车,然而其实一出脚滑行已经透露了真实水平,却不知道轮滑轮滑,滑行才是最基本的。 不针对任何人,但欢迎对号入座
3-90配置,不加高重心,视频说明其他特性。
01-25【其他】你在广州吗?你想加入极限轮滑吗? 因为广州已经好久没有极限轮滑新血了 所以如果你是广州人或者目前正在广州学习、工作、生活的话,都可以加入我们。 条件:爱好或者想加入极限轮滑,能自己承担一双极限鞋的费用(全新或者二手都可以),肯出来和大家一起玩。 我们能给什么:说实话我们不能给你什么很物质的帮助,但会给你看到一个不一样的轮滑文化和氛围,还有科学的练习、训练方法,以最大化保证安全和效率。最重要的是,我们给你找到快乐的方法! 我说了这么一些话,但是最重要的是还是“你”得有兴趣!如果愿意,你可以和我再详谈哦
一个轻松的下午
01-07【分享】护具,紧身勒勒裤 穿了再也不怕摔了!又轻薄又有保护!正点!
12-24【装备】没事别晒鞋 一张图
昨天的小视频
收了个韩国快递,直播拆盒子 猜不到里面是什么系列 来自首尔
11-26【分享】一图流 两个字:高端
10-30【装备】PS EVO+125 UC轮分享 先说说鞋子配置: 15 EVO原装上鞋 40码 Powerslide imperial megacuiser 刀架,260mm长度,CNC加工,带横桥 125mm UC霸王龙轮,美国制造 WCD abec-9轴承 这双evo上鞋在我手上已经很久了,但是换上125mm的轮子也没多久,这篇文章不能作测评,只是我的一点小小分享 1.鞋子真的看起来很有气势,狠抓眼。 2.这双鞋真的很快,而且UC轮和大轮径真的在刷街的时候给了我很好的体验,鞋子通过性和减震性都有很好的提升,十几公里下来人和脚底都没有啥不适反应,很轻松 3.大轮径的鞋子会放大你滑行姿势上的不足,但是也会告诉你怎么滑才是比较有效率的 4.滑行姿势确实会影响鞋子的舒适度,特别在大轮鞋子上,我的右脚有点外八,推刃的时候没有左脚做得自然,所以穿鞋滑了几个小时后,内踝会有点压迫感,调整滑行姿势会有改善 5.对于一般人而言,大轮上路刷街还是高帮靠谱,因为路况复杂,高帮能保证你在遭遇突发情况的时候控制好鞋子,不容易失控 6.evo的支持力足以对付125mm的轮径大小,但有些玩家说新evo cuff扣不紧,比较软,其实是因为鞋舌前面的那叫塑料片太长了,顶住拔扣,用剪刀剪掉cuff部分塑料即可,官方在该部位内侧(接近鞋舌那面)也是有标线的,可以放心剪,我传的图片也可以看出我的evo是剪过的。 7.强烈建议经常需要刷街的滑手,用好一点的轮子吧,贵但是对得起自己的脚 8.我这个配置,也是能跳跃的,360来个一米还是轻松加愉快的。
关键听听声音,125mm UC轮,惊人抓地,霸王龙的怒吼
10-17【分享】Powerslide Tau 一双真正牛逼的轮滑鞋,一双另一层次的轮滑鞋,一双超好看的轮滑鞋。
感冒头痛状态不佳
10-03【装备】准备开一双新鞋穿,不知道穿哪双 如题,都是很棒的鞋子,纠结。
Royale!
发个小视频
07-09【装备】让你的大三轮更快! 只有换好的轮子才能跑更快啊! Undercover T-REX 125MM 86A,想赶快试试!
Half an afternoon with USD Aeons---和Aeon的半个下午 一分钟视频!看起来! 这个是半个下午拍出来的小视频,可能是第一个中国人拍的aeon视频 哈哈哈哈哈,希望你们喜欢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TU1MTQ2MTEwNA%3D%3D.html%23paction&urlrefer=518d1681913a02fa1a9868a21b3a069c
05-03【分享】Half an afternoon with USD Aeons-Aeon的半个下午 一分钟视频!看起来! 这个是半个下午拍出来的小视频,可能是第一个中国人拍的aeon视频 哈哈哈哈哈,希望你们喜欢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TU1MTQ2MTEwNA%3D%3D.html&urlrefer=6e8f048991288400155e428a38e97daa
04-16【装备】当碳纤维不再是唯一解决途径 ——USD Aeon随笔 几年前,我曾经写过一份关于Deshi Carbon的测评,那时候说过,Deshi Carbon是追求更快,更轻的新一代碳纤维极限鞋。时光荏苒,我后来穿了第一代USD Carbon不满意,又穿了一年RB的solo系列,写过USD Carbon4的测评,但兜兜转转穿回了USD Carbon2和3,我一度以为碳纤维是未来的唯一趋势,可是USD 2015却给了我们一款新概念极限鞋——USD Aeon (音标:[ˈi:ən])。 一直以来,硬壳鞋都给我们臃肿,笨重的刻板印象,这一切在我穿上Aeon之前,我这种印象还是根深蒂固的,但是自从15年10月份,我在机缘巧合之下获得了Aeon的样品,并在接下来的试穿后,改变了我这一想法,2016年4月份,我终于获得了第二批Aeon60的大货版,试穿完两个版本,共三个鞋型(Aeon 60两双,Aeon72一双),作为Aeon的第一批中国用户,我觉得我有必要和大家分享一下这双划时代产品的感受。首先,我想要说说最开始我对Aeon的几点担忧: 1.鞋子的坚固程度(即整体感)是否能达到一般极限鞋水平,鞋子是否有松散感。 2.鞋款的舒适度有没有问题,会不会像旧款Throne一样因内部空间太狭窄而导致脚不舒服。 3.因为长期穿着Carbon,重新穿硬壳鞋需要很长时间适应。 4.最重要的一点,我长期使用2轮配置的极限鞋,而Aeon是四个平轮配置,我担心此配置会对卡台、卡杆会有很大影响。 下面,我就说一下我试用Aeon的过程: 一开始,我使用的是Aeon 60,因为样品没有足够的原装轮,因此我拿到Aeon60配的是两个61MM轮子+定位轮,第一天玩的时候,只是觉得这双鞋很轻巧(比我的Carbon还要轻),然后鞋子前掌包裹性很好,没有夹脚的情况,也没有任何痛点。绑紧鞋带,鞋壳会稍稍变形,包裹住我的脚,对比throne而言,Aeon新鞋的舒适性简直好太多了。滑行方面,我不需要任何调整就能从Carbon转换到Aeon;卡台卡杆方面,底板和刀架速度适中,不像RB那种硬滑,但滑度还是很不俗的,底板无论材质还是形状都有点像Xsjado2.0的,刀架侧面有突出设计以减少摩擦力,非常容易使用。而刀架卡槽,明显就是为了四轮设计的,刚开始的时候我是用2轮+小轮的配置,卡台的感觉就是鞋子自动会让你同时压到卡槽和底板,不会让你站太直,开始的时候确实有点不习惯,玩了一个晚上才能适应,不过还是在我能接受的范围内,同时因为鞋壳一体的关系,该鞋跳跃落地的声音也非常扎实。但至此,我还是觉得Aeon只是一双不错的硬壳鞋,适合很多滑手,而已。后来我又试了Aeon72,装配的是马达轮,鞋子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快、顺,这双鞋子玩抛台等等道具最顺的鞋子,没有之一,上鞋部分与Aeon60比较并没有太大区别,脚下的感觉也与一些重心比较高的主流极限鞋装上58mm轮子无太大差别,不像是之前我穿过的Carbon+72mm刀架那么高(但Aeon 72重心还是比Carbon、Razors SL系列装58mm的轮子稍高),而且鞋子配重很合理,不会让你有拖着四个大轮子的负担感,非常容易适应。我开始的时候对Aeon 72的卡槽还是抱有怀疑态度,因为从我之前用72mm UFS刀架的经验来说,那种刀架所有卡台动作都能做,但是都需要你人更专注、动作更标准才能做。Aeon 72无可否认的是一双大轮的极限鞋,不可能像Aeon 60一样装四个轮子都能肆无忌惮地卡台卡杆,但是它确实在72mm极限鞋里面,用起来卡起来最像常规极限鞋的鞋款,特别是你在场地,你可以很轻松地做到所有动作,在场地里面的“用户体验”一定要比常规极限鞋要好的,而且也能胜任一般的刷刷街、跑跳或者FSK的任务,我认为Aeon 72的出现,模糊了极限和FSK之间的界限,希望借此契机,能让更多fsk滑手能够通过Aeon加入到极限轮滑。Aeon 60 lomax和Aeon 72测试版对比照片 因为我拿到的Aeon 72和60都是测试版,很多配件都是没有的,例如说原配减震垫、45度魔术贴、Aeon60的原装轮以及标配的Skinny boy内胆。因此我翻箱倒柜,找出8个58mm的轮子装到Aeon上,用sifika的减震垫代替原装的减震垫,硬是凑在一起,做成一双“伪量产版Aeon”,希望能体会一下Aeon的真正感觉。(PS:还是没有原装的45°魔术贴)。 Aeon 60装上4个轮子之后,我玩了几次街,一次场地,在这几次的测试中,我完全被震撼到了。街道的话,它依然拥有优秀的卡台性能,我觉得已经非常非常非常接近两轮+小轮配置了,但是速度、灵活性,等等滑行方面会比两轮更好,也就是说你得到了一双比一般极限鞋滑起来更舒服更流畅但是卡台性能依然优秀的极限鞋(真拗口),这在我以前的观念来说,四轮极限鞋是不可能做到的。至于场地,因为有四个轮子的关系,跑起来更加快,抓地,转向也更加灵活,场地我不是很有经验,但是我的直观感受就是,我能够更顺畅地玩场地,而且会更加自信。40码Aeon 60 lomax和41码白色Aeon 测试版本对比照片 最后,在这个月初,我终于拿到了Aeon60的正式版本-Nick Lomax签名款,这双鞋和上两双测试版最大区别在于,这双大货版是40码的,配上原装skinny boy可热塑内胆以及原装配件,将轮子升级为8个60mm的UC轮。Aeon 60 Lomax 回顾以上几个问题,我现在基本可以一一解答: 1.鞋子的坚固性没有问题,相反,刀架、底板、鞋底三者结合、摒弃了UFS系统,确实能做到更低重心,而且这双鞋子在很多地方都有做加强筋,因为部件更少,设计顾虑也更少,因此反而它坚固性更加好;且刀架和轴承接触的地方也采用了金属垫片,保证了轮子顺畅转动,而且落地声音真的很扎实,砰砰砰的闷响会让你忍不住多跳两下。 2.Aeon 是我第一双能舒服穿着的40码的硬壳鞋,lomax的内胆绑腿位置和鞋舌位置用料十分厚实,鞋头脚趾部位以及脚跟位置均使用了弹性氯丁橡胶材质(潜水衣材质),能够伸缩伸长,完美贴合足部,因为这个特性,所以Aeon的内胆可以同时兼容两个码数,也就是说Aeon只有39-40、41-42、43-44、45-46四种码数。我习惯把aeon所有的鞋带孔都系上,配合45度魔术贴,脚在鞋内的操控性真的是所有硬壳鞋里面感觉最好的。而直观感觉而言,Aeon内部是比Carbon要宽一点点,比Throne要宽很多。还有很重要的一点,Aeon内胆都是可以热塑的,进一步保证舒适度!Aeon原配Skinny boy"瘦子“内胆,前掌以及后跟部位均有很强的弹性,能适应不同脚型,图示就是手伸进去后顶住内胆后内胆的形变内胆内部 3.Aeon是平底鞋,Carbon也是平底鞋,正如我上文所说,刚换上Aeon我就能很好适应滑行,但是毕竟Cuff高度以及刀架到脚底的高度不同,做动作的时候还是需要适应一段时间的,但是对于一般滑手来说,这个适应期很短,很容易习惯,而大货的版本更是配备了两块减震垫,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配置减震垫的数量,如果你喜欢鞋子重心靠前一点的话,可以把两双减震垫都配上。双减震垫 4.Aeon 60的装配四个61mm轮子配置我用起来就跟我原来两轮+小轮配置没什么区别,我基本上是穿上就能用了,我觉得用Aeon60不用在意它的四轮配置,就当一般两轮鞋子用就好,而我为了更好的速度感和灵活度,我了配上四个UC的60mm的轮子,因为它们轮面更尖,更不容易碰到台子。 而Aeon 72的话,因为大轮子的关系,卡台性能肯定没有60那么作弊,但是也不是做非常难用,所有底板动作做起来都非常简单,和一般极限鞋一样,就是做卡槽动作就需要更注意一点,但是相对于那点点缺点,Aeon72的大轮子所给予的速度感,是其他极限鞋给不了你的,同时我认为市面上所有极限鞋装72mm的轮子都没有Aeon 72这双鞋子用起来舒服。 上面所说的两双Aeon都是都是四轮配置,当然如果你有兴趣,你也可以把中间两轮换成小轮。不过由于卡槽的设计,基本上你换上小轮的话,实际使用中都不怎么会磨到。 总结,Aeon是很对我口味的硬壳鞋,我会继续继续穿这款鞋子,毕竟它极大改善了我的轮滑体验。作为硬壳鞋,它确实有不怕磨的特质,但是同时也很轻巧,做动作什么也很轻松,USD用Aeon来替换throne,我觉得是完全合理,也升级了USD的产品线,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的滑手能够穿上这双划时代的硬壳鞋,体验装配四个轮子带来的畅快体验。 但是,没有一双鞋能满足所有的人,如果你是一个一心想要玩玩台子,而不考虑任何滑行的极限滑手,我建议购买其他的鞋款。Aeon 细节 Aeon 60优点: 速度快、转向灵活同时也不失卡台卡杆的任何性能。 内胆用料好,材质耐磨且舒适 结构简单容易维护,坚固耐用 价格较低 Aeon 60缺点: 鞋子可定制程度低,配色不容易更换 鞋带质量不好,容易损坏 轮子形状扁平,如果换成稍尖的性能更好 穿钉六角插孔较浅,安装拆卸要稍注意
04-11[装备交流]我估计98%吧友都不知道这双鞋 新款!好玩到飞起,也是很有卖点的极限鞋!
12-30[精彩分享]我家鞋柜 我知道你们嫉妒哈哈哈
03-09【图片视频】“Fish a can”我的2015年新视频 这次拍摄时间不算长,但是我都希望能做跟以前不一样的东西,希望你们也会喜欢!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OTA3OTAyNjky.html&urlrefer=9c80659c3cb3fdc00562de06c3057a37
“Fish a can”我的2015年新视频 这次拍摄时间不算长,但是我都希望能做跟以前不一样的东西,希望你们也会喜欢!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OTA3OTAyNjky.html&urlrefer=9c80659c3cb3fdc00562de06c3057a37
大沙头 电击棒 001 最重要开心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ODg2NzQ3MTc2.html&urlrefer=e6faf0f419132902d13637955469710a
-=CAC12周年 回到原点=-活动视频! 特别感谢出席这次活动的滑手,没有你们再好的企划也是徒然的 也感谢这次活动的赞助商-USD,187 Killerpad,Arrows skateshop,有了你们我们的活动才这么精彩! 希望CAC 13周年能看到各位的身影!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ODYzNTQ0MTcy.html%3Fqq-pf-to%3Dpcqq.group&urlrefer=d1de87ced3b9ebd7238a9771db42c2fd
01-04【图片视频】-=CAC12周年 回到原点=-活动视频! 特别感谢出席这次活动的滑手,没有你们再好的企划也是徒然的 也感谢这次活动的赞助商-USD,187 Killerpad,Arrows skateshop,有了你们我们的活动才这么精彩! 希望CAC 13周年能看到各位的身影!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ODYzNTQ0MTcy.html%3Fqq-pf-to%3Dpcqq.group&urlrefer=d1de87ced3b9ebd7238a9771db42c2fd
一直有个疑问 在极限轮滑/特技直排这个领域,你总会听到“坚持”这个词 叫别人坚持下去,叫自己坚持下去 但是,我不解,为何对于一样你喜欢的东西 不是享受,而是坚持?
10-23【闲聊】绝版的USD FM1极限鞋 好兴奋又能穿上这双鞋子
出手一双40码的carbon2全黑,状况良好,鞋子无异味,正常磨损,还有很长寿命。内胆无破损.1400整鞋.qq100009168.
USD各个主流鞋型的介绍 本文主要是介绍USD目前在市面上的各个鞋型的特点,硬壳鞋因为由于配置的差异,所以一般只是介绍鞋子鞋型部分(除了内胆的部分)。好下面开始介绍。(本文会不断更新,欢迎大家补充!) USD carbon:Carbon的内部都是平的,后跟和前掌高度是一样的,而且其操控性很好,底板轻薄但是耐用,卡槽处于中间,手工制作 1代: 这一代是Deshi carbon之后的第一双USD carbon,才用了一体式的绑腿,这双鞋虽然是经过改进,但是依然是不是很成熟的。主要是其绑腿部分太过硬,内胆相对较薄,内部空间较窄,向前压的时候向前的弹性不够,但是其操控性依然很好,底板是沿用了carbon的底板,轻薄但是耐用。 2代: 相对一代来说,有了很大的进步。脚踝的内衬加厚了不少,内部更加宽敞,设置了外置的绑腿,令脚踝有了更灵活的前后活动能力,而两边的支持力也非常的好,而且采用了一体式预定型的鞋舌,滑行的过程中不会移位。闭合系统更换了金属扒扣。 3代: 三代和二代有较多相同处,现在说说跟2代不同的地方:1.在绑腿高度不变的前提下,加高了内衬的高度。 2.调整了45度能量带的位置 3.缝线做了一定的加强 4.更换了内侧的扒扣头 5.更换为减震鞋垫,取消了carbon一直有的Sifika减震垫,消除了减震垫移位的问题。 4代: 四代和其他2 3代而言,算是两个不同的系列.不同的CUFF不同的内套结构,布面设计,可以更换的各个零部件.Carbon4是整个Carbon系列里面设计上最坚固的.Carbon4的Cuff有更加好的支持力,更包裹的前掌,是除了一体式的Carbon2-3之外的另外一个碳纤维系列.比较适合高磨损度玩家.内胆可热塑. USD Carbon Free这个鞋型跟carbon2是非常相似的,区别主要是鞋壳材质由碳纤维改变为尼龙塑料。性能上面主要区别是左右的弹性比carbon2更多。采用了塑料扒扣,整鞋售价也更加便宜。 USD Classic Throne这个鞋型是USD经典的鞋型,底板根据几经变化,现在是采用两片式分离底板,卡槽有点点偏后,但是底板材质非常硬、滑,鞋型相对来说属于中等偏窄,后跟的高度高于前掌,所以会有前倾的感觉。鞋帮的高度属于中等,弹性适中。适合任何人使用。 USD Ufs Throne 这双鞋子是USD根据Classic Throne改进而成,采用两片式底板,底板材质较软腻,耐用。鞋型较窄,是USD最窄的鞋型。内部后跟和前掌高度一样,不会有前倾的感觉。易用,适合任何层次的人使用。 USD VII 这个鞋型有新旧两个版本,有较大不同,所以分开介绍 旧VII: 这双鞋内部宽敞,是USD最宽的鞋型,鞋身材质比较软,内部鞋跟高度高于前掌,重心有点前倾。底板是两片式底板,材质较软,速度比较慢,卡槽相对靠后。 新VII: 新VII依然宽敞,但是鞋身材质加硬了,重量很轻,内部鞋跟高度跟前掌一样,重心不前倾,底板采用了类似carbon底板的一体式底板,卡槽处于中间,但是材质跟carbon底板相比较软,滑度略差。但是比carbon底板更加寛。设计简单实用,是新手入门非常合适的鞋子。 USD Realm鞋子采用一体式鞋壳绑腿,内胆相对较差,内部鞋跟高度高于前掌,加上绑腿前倾,所以前倾感觉比较明显,鞋型窄,底板卡槽相对靠后,刀架材质较软,但是重量轻。 USD TransformerUSD 现在的儿童鞋,一般是儿童和脚小的女子使用,具体我也没有用过,只能说它一些特点:可调,底板有卡槽 ------------------补充的分割线-------------------------------- PS:两双Throne之间的区别,除了鞋跟高度,底板形状材质不同之外,Classic Throne会更适合脚背高的用家,因为Ufs Throne的鞋带孔会更窄,所以不是太适合Ufs Throne
来几张好看的极限鞋照片,还有些照片
USD答疑贴 大家好,我是广州的USD赞助滑手小羊, 如果大家对USD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到这个帖子里面提问, 我会及时回复的图片来自: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4be8931d687be23f36dce207e074fe040c81c6e2&urlrefer=dc5176508a7d35f6be5eee05554a39b7
出鞋子,Xsjado 40码 9新以上 40码 有兴趣的话直接加我qq吧,100 009 168.开价1500,有心要的加钱有商量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