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bingquan hsbingquan
关注数: 1 粉丝数: 60 发帖数: 3,275 关注贴吧数: 1,540
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深交~ 《樵夫与牧羊人》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 樵夫上山砍柴,遇到了牧羊人。牧羊人为了打发时间,一边照看羊群吃草,一边拉着樵夫聊天。 樵夫为了让牧羊人尽兴,放下了手里的活儿,全程“专注”唠嗑。 天黑了,牧羊人赶着吃得肚皮圆滚的羊儿回家了,而樵夫,却两手空空,成了大家嘴里的笑话: “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聊了一天,他的羊吃饱了,你的柴呢?” 生活中有不少这样的人,为了“合群”,为了“存在感”,就刻意讨好、四处攀附,以致忘了自己的路。 童话绘本《阿狸•永远站》里说: “人这一生,会遇到8263563人,会打招呼的是39778人,会和3619人熟悉,会和275人亲近,但最终,都会失散在人海。” 缘聚缘散,人来人往,都是常态,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要去深交的。 志趣相异的朋友要放手。 管宁与华歆,二人曾互为影像,吟诗饮酒,谈古论今,清风明月,好不快活。 但面对人声喧哗、名车贵马,华歆忍不住前往一探究竟,待他返回,管宁已割席绝交。 不相为谋的朋友要断往来。 张爱玲与炎樱,少女时期要好如亲姐妹,但后来两人互生嫌隙,不再联系…… 圈子不同,不必强融。 鲁迅与闰土,少年时交好,两人一起看西瓜,刺猹,捕麻雀,捡贝壳。 但多年后重逢,闰土恭恭敬敬唤鲁迅“老爷”,两人之间隔起了可悲的厚障壁。 至此,少时缘分,已然消逝。 作家雪小禅曾说: “人到了一定年纪,是往回收的。收到最后,三两知己、一杯浅茶,把生活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余生,不必把所有人都请进生命里。 若经过时间的淘洗,只余两三知己,已胜过千千万万个泛泛之交。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