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天車地
老茶说
关注数: 41
粉丝数: 87
发帖数: 1,635
关注贴吧数: 17
602~8582口感有点小惊喜 器具:150cc盖碗 投茶量:10克 用水:农夫山泉 干茶:显梅子香,轻陈香。 洗茶一道,叶底香气挺正,显轻蜜香,陈香。
福今入门级生茶,2013年「精品青饼」 器具:150cc盖碗 投茶量:10克 用水:农夫山泉 干茶:明显的梅子香 润茶一道,挂杯香适中,叶底香很纯正,显梅子香,轻蜜香。
2012银大益 器具:150cc盖碗 投茶量:10克 用水:农夫山泉 饼子压得挺松,掉边情况严重。 闻干茶,无明显烟味,略显轻梅子香。 润茶一次,挂杯香一般,叶底显轻梅子香,蜜香,浓度适中。 第1~2泡:茶汤厚度适中,涩感明显,但不算强,无烟香,有梅子韵,回甘一般,喉咙有燥感。
2015年大益羊饼 闻干茶:有明显烟香,梅子香 润茶一道,叶底显轻烟香,蜜香,梅子香。 第1~2泡:茶汤苦涩感中等偏下,甜度适中,茶汤中的轻烟香,没有干茶的烟香那么明显,另外还有轻微梅子韵。有回甘,不算明显。
口粮中口粮,2201~7582 最近普洱茶市场总体比较低迷,大益是首当其冲,指望大益赏口饭吃的茶商,日子有点难。 这种行情,大益推出的新品也少,磨蹭了一两个月,就推出了一款口粮中的口粮7582,目前一片百元以内的烟香茶。基于尝鲜的心理,也得找机会开汤试试。
陈升2021那卡砖,原料是否真的升级了 之前试过2019的那卡饼,真的有点失望,据闻那卡自2021开始原料升级,品质升一档,好奇搞了点试试。
早上潜意识就是想先喝熟茶,上五星金刚
乌金号感觉就是简单粗暴把价格拉起来的学费茶
周末日常:喝茶,排队做核酸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2021福今珍藏青
喝个老玻璃的中期茶,吧内知道这个茶的应该不超过10人 2006年桂枝香,还没用老同志商标,用的是加嘉。感觉没什么存在感的一款茶。
福今2018珍藏青饼 福今珍藏系列,定位是中等偏上。2018年出的茶,有3~4年的陈期,已经算是进入相对稳定的状态,目前品饮更方便了解此茶的品质水平。
福今2012年精品青饼 精品系列是福家入门级生茶,满打满算也有10年陈了。2012年应该还没算正式分家。
春节还没完全过完,惯例到了周末消灭茶样时光 喝一泡2021年的薄荷塘,一位玩小圈子的山东送的两泡。
新正头第一泡,班章开路 这款班章也是有点名气的,当然现在的价格也有一定的高度,喝着有点无力,体验不到班章茶的厚实感与爆炸力。
浮生恰似冰底水,日夜东流人不知
放年假咯,喝泡有六年陈的易武拼配茶 浓强度越来越强,有热感,香气真不错。
斗记这款班章,香气真TM好 这款2021的班章,香气高扬,有明显的蜜兰香先不说,茶汤喝着跟喝单丛有八成相似,真的诧异。
为什么这货被称为“男人喝的茶” 2001年8853,价格上勉强能跟得上大益节奏的茶,当然这个节奏对于我们喝茶的来说肯定可恶,但一切是人家市场说了算,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乖乖滴甲特也是美滋滋的。 新业炳叔定制,分厚纸按纸,行家以厚纸为最优,高香好仓的应该要50张+。
易武茶,就是武当派,柔中带刚 喜欢易武茶的来聊聊
易武茶就是武当派,柔中带刚
布朗班章茶看作少林功夫,易武是武当派,这个比喻如何?? 少林派功夫,七十二绝技,大力金刚掌,招招刚猛有力,够直接,完全能诠释布朗班章茶。 武当派,太极功,柔中带刚,以柔克刚,这不就是易武茶的风格么?
大益03年红丝带青沱 汤感厚度一般,且滋味单一,后面有不怎么转甜一颗100克,要6张,真有点不划算,还不如喝501的春尖沱。
十四年陈的大益玉润熟饼 玉润已经算是有十四年陈的中期茶了。 前段顺滑感还行,就是喝着没多少滋味,也不怎么甜,四泡后还有点寡,比不上09年的7262。
早茶,试试口粮熟2007玉润熟饼 已经算是有十四年陈的中期茶了。顺滑感还行,就是喝着没多少滋味,也不怎么甜,四泡后还有点寡,比不上09年的7262。
2017四星大白菜,真有点不知所谓 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汤感单薄,滋味单一,且回甘与回甜都一般,冠名班章真有点不知所谓。就算是昆明仓转化稍微慢一些,假如用料到位,也不至于只是这样的表现。
神鸟汤,601巴达孔雀 巴达孔雀作为2006年勐海茶厂推出的五只孔雀其中一只,出身名门,当然也是身价最低的一只。 前面两泡浓强度不错,厚度也有,就是滋味不够丰富,第三泡开始苦感有所下降,甜度感觉略有增加,涩感也更明显。后面逐步往下走下坡,整个过程汤感都是比较中庸,没有特点,当然也不会有明显缺点。
7800集邮一饼,意思意思 后来被告知买贵了一点,内心有点小波澜
7800小集邮一饼
试试这个老虎饼,易武刮风寨的拼配茶 感觉今年的生肖茶比往年都热闹,是因为老虎是百兽之王的缘故吗? 这个老虎长翅膀了,那就真是如虎添翼,陆地能跑,落水能游,还能上天,无敌了。
蹭茶,尝鲜大益老虎 前五泡有烟香,苦轻,涩强,甜度一般。 不怎么耐泡,内质不敢恭维。
撸一会老滚,再喝泡茶
消灭茶样任重道远,周末继续消灭茶样 昨天刚刚收到朋友寄过来的三款茶样,说都是易武的中期茶,找一款有品质的,且价格能接受的易武中期茶真的不容易,正好试试这三款茶表现如何。
周末继续试茶,消灭茶样工作任重道远。 刚刚又新收到朋友寄过来的茶样,都是有点年份的易武茶,找一款自己中意的,价格也能接受的易武中期茶,真不容易。
最近迷上烟香茶,趁周末试试润家的岚翠 这个应该是特意做的样茶,不是原饼撬出来的,姑且先试试。
从这个角度吹,够上道不? 酝酿了两三天,终于发掘出爆点,大益给点稿费吧。
酝酿了两三天,终于找到爆点了 从这个角度入手吹,大益应该给我点稿费。
大益虎才四千多一饼,好便宜 出厂价:30000一提,才4000多一片。 后老吴时代,一个单品又入账几个亿,钱太好賺了。 另外感觉大益低调了,说是布朗料,没有说班章。
大益虎要来了,大益粉有什么想说的 说是布朗古树料,挺低调了,没有说班章。 出厂价:30000一提,才4000多一片。 后老吴时代,一个单品又入账几个亿,钱太好賺了。
开汤(NO.21):下关2021年六星小白菜 前段有较高苦涩感,力度与厚度也还行,回甘方面中规中矩,因为涩感实在太明显,水路显得略粗;到了中段苦感有所下降,甜度略有提升,但不算明显,有点后力不足的感觉;第六泡开始显水味,按照每泡出汤对比正常泡延长了时间,续航能力也算是过得去,总体感觉此茶拼入了部份雨水茶,导致内质一般,茶汤丰富度不足;从叶底看,应该是拼有一部分是1~2年的旧料。
蹭茶日记:一泡2015年的那卡古树 今天早上受邀去人家茶馆喝茶,吃饱早餐准时赴约。 那卡,有“小班章”的美誉,拥有较大面积的古茶园,勐宋名气最大的寨子。 老板介绍主要原料是2015年的那卡头春古树,也拼了一部分保塘的古树茶,总体算是有5年陈。 前段茶汤有较强的苦涩感,化开的速度也不错,成熟花蜜香浓郁,那个挂杯香闻着舒服。 茶汤够鲜爽,与同等级的布朗茶对比,就是厚度与爆炸力略逊一些。 中后段甜度很好,属于那种清甜类型,甜中带点苦涩。 这款那卡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浓郁成熟花蜜香,苦甜交织感。
开汤(NO.20)下关2021红印 2021红印有一定苦劲,是有布朗茶的风格。整体汤感厚度,饱满度中规中矩,导致前段虽有苦劲但表现出来的力度还是不算好。汤香与甜度也是适中,也许就是因为这两个指标有所欠缺,导致茶汤整体显得比较中庸,并且喉韵一般,还带点燥感,也许是刚刚上市还带点火气导致。再加上也不够细腻,用春料的比例不高。
开汤:大益601勐海孔雀 601勐海孔雀前段(1~5泡)茶汤的劲度,厚度,香气表现都不错,烟香虽不算强,已经融进茶汤,3~5泡时,汤感特别细腻。中段随着苦感下降,甜度愈发明显,滋味虽有所下降,但茶汤的饱满度还是维持的不错的,后段就是以冰糖甜为主导。 个人感觉,比之前开汤的,价格也相当的302精品景迈口感好多了,仅仅是丰富度就是完胜。 大益产品成千上万,不可能款款是精品,也就是少部分被爆炒起来,炒家不是傻子,他们在选品炒作时,这个茶的底子永远是他们优先考虑的。 笔者现在的观念是,先不论哪个品牌,建议尽量选正规品牌,规避三无,收藏普洱茶不能只看茶的香甜,想以后能转化出理想口感,这茶新茶时还需要有一定苦与涩,现在所谓的新工艺就是为了迎合对苦涩的排斥而生的,但三五年后这茶就显得那么的单薄寡淡,浪费钱事小,浪费时间与情感事大。
拼配方案(2⃣️) 昨天试了方案1,听吧友的建议,降低老曼峨的比例。
正好手上还有几种去年昆明朋友送的毛料,今天翻箱子偶然看到,突发奇想玩玩拼配看看如何。 配比如下: 2020老曼峨古树50% 2019班盆古树30% 2014戈新龙古树20%
新年第一泡从泡陈皮水开始 各位老铁请茶!
㊗️各位茶友2022年虎虎生风,风生水起,天天喝好茶
开汤(NO.18)一款小厂2005年仓储很好的勐宋纯料茶 各位茶友,跨年咯。作为一名大叔,没节目,只能窝在家泡茶。 今晚喝一泡年前入一款05年的勐宋纯料茶,当初最吸引我的,是这款茶的仓储真的很好,干茶的香气可以媲美北方仓。据商家介绍,这款茶是一个台湾美女茶商的定制茶。抱着好奇心小入一饼尝尝。
开汤(NO.17):大益2007年701~7542 器 皿:130cc白瓷盖碗 投茶量:8克 用 水:农夫山泉 干茶:无烟香 润茶:12秒左右出汤。挂杯适中,叶底香气虽不算浓郁,但很正,无杂味,仓储很优秀。 第1泡:10秒左右出汤。茶汤入口感到有一定的苦感,涩感不明显,甜度一般,无烟香,茶汤不够饱满,显得比较平淡。 第2泡:10秒左右出汤。茶汤的厚度上来了,涩感也会明显一些。汤的香气还是一般,挂杯香倒比前面一泡哼好。。甜度与回甘速度都是中等。 第3~5泡:为了加快试茶进度,这泡我是延长了时间出汤,大约25秒左右出汤。茶汤浓强度明显增加,能体会到苦中带一些甜,涩感也更明显。 第6泡:25秒左右出汤。滋味开始下降,但还是能保持一定的水准。 第7泡:30秒左右出汤。基本与上一泡保持一个水平,没有水味。试茶结束。 综合茶评: 也许是因为今天是阴雨天气,香气表现一般,前段力度还行,能体验到苦中有甜,但不是跟出彩那种,中后段茶汤能保持得不错,耐泡度好。对比之前开汤的702~7542,力度与耐泡度都会好一些,其他没明显差异。
开汤(NO.16)大益1701~7542 综合茶评: 前段拥有不错劲度,汤香也挺好,但茶汤的饱满度中规中矩,滋味也不够丰富,水路略粗,甜度也只能算适中,回甘与生津方面,也是适中。 2017年,出了轩辕号,金大益这些价格已经飞天的品种,在大益产品体系内对比,综合口感与市场价,1701~7542还是挺有潜力的。
开汤(NO.15)澜沧古茶2022~0085 现在还是2021年,又不是虎年生肖茶,为什么叫2022,不太明白。 综合茶评: 前3泡(平均15秒左右出汤),无论是香气,厚度,滑度,新0085表现真的满足了一款优质熟茶的指标,虽说因为刚刚上市茶汤还略带点水汽,但是茶汤的滋味还是挺丰富的,尤其明显的焦糖香,米汤感,真的不错,并且还有轻轻的回甘,堆味也控制得不错。但是从第四泡开始,茶汤的滋味竟然开始往下走了,开始还以为出汤时间没把握好,第五泡特意延长了出汤时间,茶汤有点刹不住继续往下掉的趋势,第六泡更是显现较重水味了。这个反差让人很诧异,一时也无法明白个中原因。或许还需找时间再喝一次复评一下。 难道官方旗舰店放错茶样了???
寒夜客来茶当酒,喝泡有点年份的生普 801秋香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烟香与汤水甜,厚度与力度其实中规中矩。不过喝着还是挺舒服,当初才500入的。
寒夜客来茶当酒 再喝一泡801秋香。 最大的印象就是融于汤的烟香以及甜度。厚度其实中规中矩。寒夜喝一泡有点年份的生普。
开始降温,周末一泡熟茶还是首选 勐宋大曼吕古树茶为主要原料发酵,拼了部分布朗。中等程度发酵度。压成砖茶已经存放了6年。 大曼吕生茶时的涩感让人怀疑人生,做成熟茶后,茶力还挺好,微涩,有明显回甘,当然没生茶那么明显。黏稠度也不错。喝着舒服。 个人觉得做熟茶就是要用生茶时味道重口的来发酵。
圣诞节消灭茶样第三弹,2021麻黑春茶。 干茶的蜜香与挂杯香比刚刚出来的时候,更浓郁了。 总体感觉就是麻黑茶香气,甜度都挺好,饱满度与苦感没有之前开汤的落水洞那么高,涩感感觉是差不多。 第四泡重闷了一下第五泡正常节奏出汤,汤感保持得不错,内质还是可以的。
消灭茶样,云南朋友送的2021落水洞头春古树毛料 朋友送的50克落水洞,用铝膜袋密封装箱,大半年了,今天周末在家翻牌找茶喝,就它了。 前段茶汤厚度不错,香气,回甘都不错。并且带有一定苦涩感。并不是传统易武茶的说法,很柔。中段甜度很好,涩感也明显,化的还算可以。 落水洞与刮风寨的茶,估计算得上口感最重的易武茶了吧。
轻发酵熟茶,是不是更耐放 从口感方面说,轻发酵的熟茶厚度,粘稠感低一些,但会有明显的回甘。后期的转化空间也会大一些。并且无堆味,喝惯老勐海的也未必喜欢这种口感。 这款布朗料的中轻发酵熟砖,最大的亮点是有很好的焦糖香,饱满度中规中矩,带轻涩,有明显的回甘。
大叔平安夜没节目,只能泡茶 土豪分享的05“博”字金色韵象200克饼,可惜了,仓一般,没喝到烟香。
开汤:陈升号2019那卡基地纯料(NO.14) 综合茶评: 2019年那卡,总体感觉就是偏淡以及茶汤的厚度表现都一般,且那卡茶最迷人的香气也没体现出来,跟那卡茶业界号称“小班章”,对不上号。也许选用原料树龄不高,生态小树茶为主,并且是纯料茶,前中后段都比较平直,没什么变化,更谈不上层次感。当然,茶汤的甜度还是可以的,并且苦涩感较低,某种程度就显得有较好的鲜爽度。
开汤(NO.14):陈升号2019年那卡 综合茶评: 2019年那卡,总体感觉就是偏淡以及茶汤的厚度表现都一般,且那卡茶最迷人的香气也没体现出来,跟那卡茶业界号称“小班章”,对不上号。也许选用原料树龄不高,生态小树茶为主,并且是纯料茶,前中后段都比较平直,没什么变化,更谈不上层次感。当然,茶汤的甜度还是可以的,并且苦涩感较低,某种程度就显得有较好的鲜爽度。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