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qwer22hjkg abqwer22hjkg
关注数: 168 粉丝数: 433 发帖数: 49,896 关注贴吧数: 45
一次搞清楚各种情况下对征服执政官的选择 & 各内政将领的优点和 局限。 先说明几个重要情况:经济学能额外加收入,而且不会影响勒索时的金额,因此在挑战征服中开局上的执政官最好有这个技能。 很多中小势力开局人口都超过了和平,而人口达到“防御” 乃至“疯狂”并不会减少勒索时要的金额,这一点和隔壁罗马召唤神兽让人口爆炸,减少外交金额截然不同。所以挑征开局有时是需要战略大师的。 后勤大师会影响勒索金额,除非玩家选择的势力开局城防全满且没有敌人来攻击城市/酒馆。因此查士丁尼并不怎么适合在挑征开局就上执政官。 打挑战征服一般用两个执政官或者用同一个执政官但是换装备:开局上一个执政官,内政只恰好达到150。这样科技费用最低(如果超过150,勒索金额会增加,所以卡150刚好)。 等ai势力都来要完礼物了,可以换一个内政更高技能更多的执政官或者退出去给现用的执政官换一下装备。执政官内政越高对经济加成也越高(查理七世:没错,最强内政就是我) 当一个势力足够强大后,送一次礼物的费用会大大超过直接要求同盟的费用。所以当加上谈判专家后的同盟成功率有30%以上,而送礼物又太贵时,可以直接要求同盟,连续要求两三次总能成功。不可低估谈判专家2级这个技能(可能有人问干嘛不等外交值涨到80再同盟?第一,挑征常常出现通行也不涨外交的情况;第二,慢慢涨的过程中该势力往往会来邀请你打另一个不想打的势力)停战和签署通行同理。一般有谈判专家2级,—20以上的外交值就可以停战,15以上的外交值就可以要求通行了。 各内政技能: 厉兵秣马宝石组还不错,两个白,减少招募费用(包括酒馆将),就是五级爵位宝石不好凑…… 一些不常用的内政技能主要有, 动员大师没什么用,宝石组只有一个白宝石。 后勤大师还行,但宝石组也是只有一个白,而且如果普通近程步兵的天赋已满,意义就很有限了。 内政学没什么用,除非用来堆内政的。 守城大师宝石组两白一绿还行,但是作用很小而且这个技能最高是四级(这个将领是乔瓦尼!),宝石组只能得到两级。亲善大使在普通征服里蛮好用,可以用来和十字军王国里的十字军或者拜占庭陨落里的白羊同盟,直接结束游戏。挑战征服里用途变少,挂机流觉得多挂一会多送几次礼物就行,手动图图大师觉得鸡肋。但是仍然有“十字军王国里英格兰远征军挂机流,给罗姆苏丹、赞吉送礼”等特殊势力之间送礼物的用途。是挂机流和外交流不可忽视的一个技能。
三国“特殊兵种”之白毦兵 网文战神,正史记载稀少的神秘精锐 白毦(ěr)兵,也被误记为“白耳兵”、“白眊兵”。刘备手下的精锐,在不少小说中充当了夷陵之战时以数百抵挡住一万以上的吴军相当时间、掩护刘备撤退这一角色,正史无载,实际上这个“奋力断后”的角色是刘备撤退时的多人拼接而成的。在讨论夷陵之战时先水水白毦兵的具体组成正史当中,夷陵之战的记载里没有白毦兵三个字,他们第一次出现已经是在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写给诸葛瑾的书信之中(一说是写给李严,如学者田余庆):“兄嫌白帝兵非精练。到所督,则先帝帐下白毦,西方上兵也。嫌其少也,当复部分江州兵以广益之。” “白毦”一般认为指用白色的、鸟羽兽毛做的装饰品,故而白毦兵的由来和构成有不同说法: 一是由羌人,或蜀地南中各族蛮夷组成,而无论是羌人还是賨叟青羌,刘备在入蜀之前是没办法招募他们的,因此白毦兵是刘备入蜀之后组建的,也算蜀汉在诸葛亮主政之前拉拢、招募蛮夷的实例。 说法二则认为白毦兵由刘备在豫州、荆州甚至徐州时期身边不断招募的亲兵组成,数量少但是真正的百战精锐。之所以叫白毦,是因为他们长期跟随刘备,每个人都拥有一枚(以上)刘备编织的毦制品 依据是“刘备性好结毦,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因手自结之。”(出自魏略,也就是说诸葛亮没有被三顾茅庐那段的前面) 老实说魏略称诸葛亮没有被三顾茅庐虽然有点那个,但是刘备早年就会编织草席,在许都时曹操方面的人知道他“好结毦”似乎可以成立。
潘濬要弃吴投蜀,这事会不会又是步骘编造的? 众所比较周知的是,孙吴一直以来很少重用荆州士人,庞统都不要,潘濬(也写作潘浚)因为助孙权稳固荆州有功,算是较特殊的例外。但是后来孙吴有武陵太守卫旌报告孙权,称潘濬在秘密联络蜀汉。孙权表示一个字都不信,罢免了此人。 当初刘备反攻荆州之前,潘濬出了不少力帮孙权消灭武陵郡的亲刘势力,加上他原本就和关羽不睦,回蜀汉的几率很低,何况潘濬如果投蜀,蜀吴是同盟关系,要是孙权要求蜀汉交出他来,蜀汉该怎么办? 在此事发生之前,据《吴书》记载,步骘要求募兵,被潘濬搅黄了: “骠骑将军步骘屯沤口,求召募诸郡以增兵。权以问濬,濬曰:“豪将在民间,耗乱为害,加骘有名势,在所所媚,不可听也。”权从之。” 步氏长期坐镇西线,卫旌这个武陵太守可能就是他派的 孙吴一直不怎么重用荆州士人,步骘很可能想动动潘濬试试 而此事发生的时间,《江表传》的记载是诸葛亮已故,蒋琬为大将军之后:“时濬姨兄零陵蒋琬为蜀大将军,或有间濬於武陵太守卫旌者,云濬遣密使与琬相闻,欲有自讬之计。旌以启权,权曰:“承明不为此也。”即封旌表以示於濬,而召旌还,免官。” 而资治通鉴却往前大大推移到诸葛亮北伐前期时期: “濬姨史蒋琬为诸葛亮长史,武陵太守卫旍奏濬遣密使与琬相闻,欲有自托之计。吴主曰:“承明不为此也。”即封旍表以示濬,而召旍还,免官。” 无独有偶,赤乌七年,潘濬已去世。步骘又有新发现,上书孙权,称蜀汉蒋琬要联魏攻吴,即将顺流东下,要求早做防范。对此孙权还是不信一个字~
三国“特殊兵种”之青州兵 常败之军还是另有玄机? 在游戏中,青州兵是曹魏势力常见的特殊兵种,实力一般不差。至于历史上的青州兵,可以看到有许多说法认为他们战力差,意志不强,纪律也坏,和游戏表现完全不符 实际上,比起军事成就,“青州兵”对三国历史讨论的影响更多体现在一个争论上:“曹操(家族)是否早就信奉道教,并和黄巾军关系很深?” 青州兵的定位也是一个争议的话题,有说青州兵是最早的士家制度(即世兵制),也有说他们并非投降曹操,而是和曹操合作。还有说青州兵只忠诚于曹操个人,是曹操直属兵力。军事上的青州兵: “正史”向的说法常说青州兵只打过2.5仗,其中2仗都是败仗:一是被吕布击败(“布出兵战,先以骑犯青州兵。青州兵奔,太祖陈乱,驰突火出,坠马,烧左手掌。司马楼异扶太祖上马,遂引去。”),二是被于禁击败 在被于禁打之前不知道有没有为阻击张绣出过力 (“禁问其故,曰:“为青州兵所劫。”初,黄巾降,号青州兵,太祖宽之,故敢因缘为略。禁怒,令其众曰:“青州兵同属曹公,而还为贼乎!”乃讨之,数之以zui。”) 剩下的0.5是曹操击败陶谦,和袁绍一起破掉了“刘备屯高唐、单经屯平原、盟友陶谦屯发干”的袁术—公孙瓒包围网。此战距离青州兵归曹不久,青州兵应该有参加。 张绣一战后,青州兵便从曹军的战场上消失,官渡、赤壁、四越巢湖、汉中,记载中都没有青州兵三个字。直到曹操去世,青州兵自行解散回家。“会太祖崩,(臧)霸所部及青州兵,以为天下将乱,皆鸣鼓擅去”。似乎青州兵后来一直只在曹操身边待着,不再出现在前线。同时曹军将领中没有出身青州兵的,也没有任何将领有记载统率过青州兵。至此青州兵的军事定位开始出现争议: 说法一,吕布败没之后,曹操深感青州兵成不了事,不是可靠战力,所以曹操所谓“三十万青州兵”,第一三十万这个数字是虚数,第二他们都被曹操改编成屯田的军户了,并且是“士家制度”的最早先驱,此后的官渡之战青州兵大部分在种地,从此不再成规模参加战斗。这一说法解释了裴松之对《三国志》中曹操在官渡之战的兵力的质疑,认为所谓青州兵此时已经脱离战场,曹操手里只有兖、豫州的兵力。(臣松之以为魏武初起兵,已有众五千,自后百战百胜,败者十二三而已矣。但一破黄巾,受降卒三十余万,余所吞并,不可悉纪;虽征战损伤,未应如此之少也。)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