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朴A 公耳
关注数: 791 粉丝数: 3,930 发帖数: 112,461 关注贴吧数: 26
当铺老板龙翁 明朝时,在苏州城中有间当铺老板龙翁,平日里谨守“和气生财”的教条做生意,故而他家的生意蛮不错。 这天,已是近年关的腊月二十九,龙翁正在盘账,忽然听见伙计在柜台上与人争吵,便急忙走了出来。吵架的是一位同街的街坊李老头,龙翁不像别的老板那样盛气凌人,相反先是将自己的伙计责备了一顿,然后又向李老头赔不是。 伙计很委屈,向老板诉苦:“东家,这个李老头前些时候来当了衣服,今天他要取回衣服说是过年要穿,可是又不还典金,还破口大骂,不听我解释,怎么是我的错呢?” 龙翁听完后让伙计先去干别的活,自己则亲自去请李老头坐下,说了一些非常恳切、体谅的话后便让伙计取来几件冬天御寒必不可少衣服,让李老头带回去。 奇怪的是,这位李老头不仅不感激龙翁,连招呼也没打就提着衣服急匆匆地走了出去。 第二天清早起来,龙翁便听说李老头昨夜在另一间当铺里死了。那家当铺老板有口难辩,被死者亲属纠缠着打了好几年的官司,老板只好花了一大笔钱才将事情摆平,可已被拖得精疲力竭,生意也大受影响。 后来,才知道是李老头因家中物品典当一空,负债累累,走投无路的他便想出了以死来讹诈他人,于是自己服毒后,先来到龙翁的当铺中滋事,可龙翁一直礼让有加,谦和忍让,使他没能讹诈成功。于是只好趁毒性未发作时赶紧出来另选一家。 众人都称赞龙翁有先见之明,从而避过了一场灾祸。可龙翁回答说,自己并不知道李老头会以死讹诈,只是觉得一个人若是在无理取闹时,肯定会有所依恃。
读史明智 明宣宗朱瞻基好房中术,曾向一位太医索要这方面的书,不料这位太医很正直,告诉他:“他是看病的,先辈传下来的都是些医书,没有那类的书。”这让朱瞻基极为不满,于是他令人把这位太医偷偷地关在监狱里,想逼迫太医交出来这方面的书,但这事情又不光彩,所以不能让外人知道。 但太医突然不见了,家人四处寻找,也不见人影,非常着急。后来太医的家人想来想去,感到事情蹊跷,就托人打听,最后得知真相。 太医的家人虽然知道了他的下落,但此时更为难了。因为即便家里有这类的书,此时献给明宣宗也找不出理由啊!而且此时献书,不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把皇帝索要此书的事情弄得尽人皆知,让皇帝丢人吗!如此一来,太医的命就真的保不住了。 想来想去,家人想通了:既然明宣宗是偷偷地把太医关了起来,所以明宣宗也是不好意思让外人知道此事。 现在,明宣宗虽然把太医关了起来,但家人只要装作不知道,只找人,不去扯书的事情,时间久了,明宣宗自然会放人。 如果明宣宗也询问家人有没有这类书,家人也要异口同声说没有。因为如果说有,那太医之前说没有,就是欺君,如果说没有,反倒是实事求是,太医会被释放。 太医的家人明知他被明宣宗关在牢狱里,却假装不知道,每日只是四下寻找,苦苦的等,一个字都不提有关书的事。果然,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明宣宗认为这个太医很正直,没有再难为他,就把他放了出来。 从此之后,明宣宗和太医谁都不再提这件事,好像没有发生一样,太医继续在太医院任职,明宣宗反倒对他更加敬重。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