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远🌊 青鸢小兵
法律、教育咨询、房地产
关注数: 112 粉丝数: 295 发帖数: 11,426 关注贴吧数: 21
学校召开2022年研究生招生宣传会 新闻网讯 7月20日下午,学校在办公楼407会议室召开2022年研究生招生宣传会。会议由研究生院院长丛海林教授主持。 丛海林通报了学校2021年度研究生招生整体情况。2021年,学校共承办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等4种类型的国家级招生考试,总计有16747人报考我校研究生,分别录取了166名全日制博士、15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和3494名硕士,研究生招生数量位居省属高校第一,报录比分别为6:1、21:1和4.4:1。招考期间疫情防控组织得力、考务组织无事故、自命题科目无重大失误、网络无负面舆情、考风考纪不断向好,实现了健康研招、平安研招、温馨研招的既定目标,圆满完成了学校布置的2021年度研究生招考录取工作。 研究生院副院长潘秋鸿对2022年研招宣传工作进行了具体布置,要求各招生学院精心制作线上、线下宣传材料,通过举办考研动员会、师生见面会、优秀导师报告、网络直播宣讲等活动,多渠道、多层面、多角度宣传我校高水平大学的建设成果、学科专业培养特色、竞赛奖项、学生奖助政策等,切实做好本校生源和校外生源的组织发动工作,吸引更多优质生源和推免生源报考我校。 自动化学院副院长于金鹏、商学院副院长张宁分享了本院研招宣传及吸引优秀生源的经验和做法。各学院(部)分管研究生工作领导、研究生秘书老师和研究生院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青岛市国资委与青岛大学、上海国有资本运营研究院签署三方战略合 7月13日上午,青岛市国资委与青岛大学、上海国有资本运营研究院,在青岛大学会议中心召开国资国企改革工作座谈会,依托高等院校、专业机构等领域专家资源,为青岛市高质量开展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智力赋能。 据介绍,今年以来,青岛市国资委以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主线,以开展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为总抓手,深入推进国企改革攻势,以改革创新推动青岛国有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增长,开创了青岛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青岛大学是省属重点综合大学,科研实力雄厚,近年来大力推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学研合作,组建了市企业家学院、市律师学院、山东省经略海洋研究中心等专门机构,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青岛大学将充分发挥高校专家资源优势,积极参与筹建青岛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和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研究院,充分发挥市企业家学院平台作用,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构建专业化、多元化、立体化国资国企改革专家咨询服务体系,为推动青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提供建议和参考。 上海国有资本运营研究院是国内著名的国有资本运营智库机构,下一步,将结合“十四五”国企改革进程,充分发挥智库作用,邀请国内国资国企改革领域权威专家,中央企业、长三角知名企业家,通过合作开展城市国资国企改革创新研究、企业家培训等形式,推动深化上海、青岛两地合作,助力青岛市国资国企改革创新与城市高质量发展。 会上,青岛市国资委与青岛大学、上海国有资本运营研究院签署了三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黄伯荣先生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在青岛大学举行 7月17日至18日,“现代汉语教材建设暨黄伯荣先生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在山东青岛大学举行。来自全国16个省(自治区)36所高校的9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缅怀杰出的语言学家黄伯荣教授,传承弘扬先生优良治学精神,交流研讨现代汉语教材建设的新成果。 本次研讨会 由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主办,高等教育出版社、鲁东大学、青岛市语言学会协办。期间,多所高校领导和教师代表介绍了与黄伯荣先生、黄廖本教材的渊源;黄伯荣先生的好友、学生追忆了与先生交往、学习的点点滴滴。来自兰州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的5位教授,就现代汉语研究领域焦点问题作了学术报告。 参会学者、一线教师 围绕黄廖本《现代汉语》教材建设、 汉语理论研究、现代汉语课程建设 三个主要议题进行深入交流 与会专家表示 “黄廖本《现代汉语》是一本优质教材,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要加快黄廖本《现代汉语》国家一流课程建设步伐,使黄廖本教材有更多的受众、更新颖的形式、更悠久的生命力。”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窦秀艳在发言中盛赞黄伯荣教授的学术成果。与会专家表示,要学习黄伯荣先生崇高的学术精神,继承先生优秀的学术遗产。 黄伯荣先生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 毕生致力于语言教学与研究 先生一生治学严谨、著述丰富 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用辛勤的汗水和高尚的品格 培养并影响了一批批语言学人才 可谓桃李满天下
QU与崂山合作共建“QU附属实验学校和幼儿园” 7月14日下午,崂山区人民政府与青岛大学合作共建“青岛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和幼儿园”签约仪式在青岛大学会议中心举行。根据共建内容,位于朱家洼社区改造区域内的青大附属实验幼儿园计划今年年底启用;青岛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包括朱家洼配套小学和崂山区第三中学,两所学校将按照九年一贯制进行管理,与幼儿园协同实施青大特色Q12教育体系。其中,朱家洼配套小学是新建校,计划今年年底交付使用。 崂山区政府将全力支持此次合作,力争与青岛大学强强联合,共建全市最好的公办学校。 据悉,青岛大学附属实验幼儿园位于朱家洼社区改造区域内,占地面积近9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规划15个班,计划今年年底启用。 青岛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包括朱家洼配套小学和崂山区第三中学,两所学校将按照九年一贯制进行管理,与幼儿园协同实施青大特色Q12教育体系,围绕课程体系一体化、教学体系一体化、评价体系一体化开展从幼儿园到初中的贯通式教育培养。 朱家洼配套小学紧邻青大金家岭校区,规划30个教学班,占地面积约36亩,计划今年年底交付使用。 崂山三中是一所老牌的优质初中,与青大金家岭校区直线距离约1公里,学校占地65亩,现有30个教学班。 【重要】此次合作共建的“青岛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和幼儿园”为公办性质,是由崂山区人民政府委托青大管理运行,并由青大持续投入各种资源重点打造的核心附属实验学校和幼儿园。青岛大学还将在全国范围内引进名校长、名园长、名师,到附属实验学校和幼儿园任职任教并担任学校、幼儿园法人。 青岛大学鼓励大学优秀师范专业教师、新入职师范专业青年博士长期下沉附属实验学校;开展针对附属实验学校和幼儿园的教师培训和研修等。
回归初心,青大眼科再出发 青岛大学曾在2000年初与山东医学科学院共建青岛大学眼科学院,由谢担任院长,培养的近百名眼科博士里,基本都是青岛大学学历,目前眼科所院士候选人也是青大博士学历,通过合作先后入选国家重点学科,省部共建培育基地等,眼科是由原山大医学院发展而来的,学科奠基人潘作新教授是全国著名眼科专家,国家一级教授,1947年8月任青岛国立山东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眼科主任。 -后来合作黄了,青岛眼科所撤走资源-青大眼科陷入了个怪圈:名气在省属里非常大,实力却非常一般。 近期,面对这种情形,青岛大学青岛医学 提出 振兴传统学科阵地,恢复特色学术声誉的口号,即将成立【国际眼视光医学院】新的医学院 并没有和青岛眼科所合作,这是 近二十年来,青大眼科第一次 不保留青岛眼科所资源宣传的一次宣传。 青大新成立的眼视光学院 将同时开展临床本科5年,临床本科8年,极大可能申报 眼视光医学本科。 同时会成立眼视光研究院,国家重点学科平台、山东省眼科重点实验室平台将会 转移至 眼视光学院 青岛医学院已经又争取到一家新的 眼科为主的专科合作医院(国家重点临床专科)。 ------------------------- 这所新的学院 终于意识到独立自主的重要性,从声名卓著,到基本没有,又开始了新的创业征程。
青岛大学与青岛职业大学 筹建初期期: 1984国务院副总理W里委托张承先到青岛向青岛时任市委书记提出国家欲在青岛办一所综合大学名为青岛大学; 1984年原老山大人曾呈奎院士等于山东人代会提出创建青岛大学,1984年考察山东的时任党的Z书记给青岛大学 题写校名; 1984年12月,教育部正式确定由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支援筹建青岛大学,山东省委书记LBT又亲自给中国科技大学领导写信,恳请中科大领导帮助支持创办青岛大学。 1985年,时任教委主任张承先出任青大名誉校长,协调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援建青大。 1985年6月,山东省委正式批准组建青岛大学党、政领导班子。校长由南开大学有机化学系主任何炳林教授(学部委员,后称院士)担任,副校长由天津大学的徐乐平、南开大学的陈洪彬、中国科技大学的竺苗龙和青岛市政府副秘书长刘涛担任,党政一班人都是何炳林先生的助手。 1985年9月,青岛大学正式开学。英语专业的14名学生,则由何炳林校长协调,直接去南开大学报到上课,由南开大学代培。英语班这批学生在南开大学一直待到毕业,由南开外语系副主任兼青大外语系主任曹琪珍教授负责管理。 发生矛盾期: 同期青岛职业大学已经创办招生2年时间,校址在原26中,青岛大学创建后,该学校未停止活动,但青岛市地方干部认为同时举办两所大学,财政压力大,坚持青岛职业大学并入青岛大学。 1986年,青岛大学的各项工作刚刚起步,青岛地方人员要把青岛职业大学合并进青岛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的人员提出不同意见,认为这样做将会影响尽快将青大办成高水平大学的初衷,也违背当初达成的协议。经山东省委出面协调未果,两校决定将何炳林等领导成员和其他人员全部撤走,终止合作支持办学关系。 1986年底,青岛职业大学并入青岛大学,当年暂未停止在青岛26中的活动,虽然合并,由于校内巨大的意见差异, 该校人员编制和工资仍由青岛市教育局管理,与青岛大学两个系统,曾经挂牌青岛大学大专部和成人夜大,慢慢变成高职学院。(高职实际上是青岛市诸多中专为基础合并) 1986年,山东省委很快决定,抽调山东大学、山东工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的人员来青岛大学健全学校的领导班子,青大校长由中科院学部委员、山东大学副校长潘承洞教授兼任;教师队伍也不断得到扩充。潘承洞在青岛大学 筹建了山东省应用数学研究所。 ----------------------------------- 至1993年合并后,原青岛大学主体变为文理学院,原纺织工学院主体变为工商学院,后交叉互融。 -------------------------------- 部分领导视察原青岛大学的信息: 1986年8月时任国W院总理 视察青大, 1986年12月时任国家教委主任视察青大, 1987年时任国W院副总理,全国人大常委副主任等多人视察青大; 1993年 俞正S出任青大管委会主任(时任副主任是后来的国家司法部部长、后因违纪处理); ------------------------------- 一直到2005年,包括四校合并,学校发展出于省属层次比较健康的阶段。 2005年-2012年,学校达到负债高峰,负债12亿元。 出卖四方老山纺校区后得以缓解。 学校基本陷入了 十年停滞期间。停滞最困难的阶段:文学院 出版鲁迅研究的著作没有经费,张嗣瀛院士创建的复杂性研究所没有经费、有解体的可能,只有纺织纤维(主体是材料学院)和 基础医学(主题是基础医学院)保留着比较少的支持。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