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741855
410741855
关注数: 3
粉丝数: 61
发帖数: 707
关注贴吧数: 48
目标与种子 目标 目标具有时间性质,且有看的见与看不见性质,为什么没有方向性质,因为看得见就代表了方向,看不见便没有方向! 根据难易程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先分为看的见与看不见,看得见的目标,所需的就是执行与坚持,需要多少时间自己最清楚!看不见的目标,其时间性质没参照物,没有方向。 王阳明说:“人无志,天下无可成之事”。 王阳明说:“君未看花时,花与君同寂;君来看花时,花色一时明朗。” 王阳明说:“知行合一”。 种子 种子具有活性与死性,唯有活的才具有行动能力,想法依旧有分阴阳,生死,所以不管是朱程理学的先知后行还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其实道理仍然没讲清楚!如果能弄明白,就知道为什么有些想法始终难以开花结果。 种子的活性又印证在后续的行动里。 所以一个想法如果太重要,除了用行为去印证其活性,还得考虑其人为赋以的价值,而去摸索出一种证明种子活性的方法,因为价值太高,也就不能像种子一样,廉价的播种出去! 相比较之下,知行合一是具有活性的,但相对代价高些,而且也较辛劳!
台湾应广是什么内核的单片机,是51还是pic 请问有pms131的技术资料吗?
论记忆对知行合一的重要性 希望大家重视多加深记忆!有时间再补!正加深其他记忆中!
心学的重要性与配套 当代人正向恶发展 心学的重要性由一个字体现出来~心! 心态很关键,他代表了一半的运气!只要不是能无意识完成的动作都与心态相关,你说重不重要! 不是说阳明先生有多牛,而是心本身就是牛的! 看待事物观点有时并不客观,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不同,发出不同言论可以理解,但却偏偏要受个人喜好厌恶所影响,常常在吧里对骂,显得素质过低,一般我是不理的! 这个时代是进步的,不说白话你想显摆什么吗? 有些人连信仰也没有是很恐怖的,没信仰的人到一定时候就会不读书了,或者认为自己无书可看,放弃学习,因为他们自以为是,自有井底之蛙的见解。没有信仰的人注定是有看书障碍的,因为观点太多,有形成矛盾的危害,自己不知如何自处!信仰是很关键的! 心学的配套是什么?那就是阅历与阅读!阅历能使人的心性成熟,对事物的理解总结,阅读可以理解事物。 想阅读,首先要有信仰,信仰可以是为善去恶,也可以是其他,只要有正能量就行。 在这个世界,阴阳是同时存在的,善恶是同时存在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善恶不会独立存在,唯有此消彼长!而我听过一句话,他说人性本恶,人类早灭,可人没灭,说明过去的人是善的,当代人不生育思想很重,所以恶已经在作用!
发帖建议 我认为发帖最好就是提出为什么?然后各吧友提出自己的见解,不要反驳!可以多提心学的东西!
天空中最亮的星与小星星 未看到最亮的星,它与你同寂,看到最亮的星,它便明朗起来! 只看到最亮的星,小星星与你同寂,你想到小星星时,它便明朗起来!说明星星不在心外! 此能打破所谓唯心论没?你看向白天的天空哪有星星,可它就在那!
我又改四句教,先理解有无与逻辑 三十六计中有一计叫无中生有,我一直认为只要学会这个,任何邻域的能力都是倍增的,当然今天不说计,谈有与无。 很久之前我就认为人的逻辑有缺,比如它从哪里来?结果没有答案,由于无穷,你根本就不知道那个问号是什么。逻辑里面的缺便是无穷,这是人脑里贯有的思维,打破不了!所以人的逻辑有问题,如何有真理?那我就认为真理有人的感情,四句教必须受到感情的影响。 再来谈有无,"无"是不存在的,应该是"有"中生有,无穷无尽!那就是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根本就不存在,本来就是有本性,怎能说无呢?也就是说,要从"有"来解释人之初,本性如何我想每个人都能清楚,人的本性是有灵性的,这就是那个"有"!后面的有是后天的!所以说到最终,我想把无善无恶心之体改为灵为心之体,不然什么会叫灵台,灵胎?这也是人类智慧的起点!
四句教的真理就是格物,格物就是为善去恶! 为善去恶事圣人之事!大爱也! 知善知恶是能人之事! 有善有恶是凡人之事! 无善无恶是小人之事! 面对任何人必须分析对方心态!
【私信多被骗】睾丸不舒服 睾丸从4月份一直到现在都不舒服,看过中医,反复无常,不严重,还有必要看中医吗?我想看西医,什么说?
善恶是无定性的,无善恶心之体,有很多解释的! 我想阳明老师说的意思之一,应该有善恶无定性!很多人可能的思路就是刚出生的人与人受社会习性后的比较!刚出生的人其实也有其习性,就不知道其DNA,是哪种?因为重编后的人其在性格已经先有善恶了!通过社会的改造,改造这一词本身就是在改变一个人,所以这个人的善恶就变成了不定性!你可以说每个人都有两面性,或多或少的问题,我想阳明老师在善方面绝对有很高的比例!世界上还存在一种自由人,他对善恶无概念,想善时便善,想恶时便恶到底,这种人如现在的人,无定论,他们以某种最好的合作方式一直在寻找效率最大化!他们所做的事都会求利益最大化,而人们必须让着这个利益最大化,利益最大化其实是另一种迷信,导致社会风气大不如前!这如你要求你身边的人有出息而发的脾气做的罚,你可能会认为那是善的,其实这反而不符合管理与行军之策!因为那不是善!如果你有善意自然会人心所向!罚是有,但那并不是自己的私心所起的!请把善恶分清!
人的价值 人的价值在于工作!
何谓圣人之事? 你所认为的圣人是什么样的?
年轻如我们,不要过分深化心学! 心学有好有坏,年轻如我们是有一股热血的,如果受心学过分影响,只怕会给生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心学是解决矛盾的,却也有阳明老师自己的主张,主张就是主观,是一种希望,可能与现在的环境还格格不入,所以最好要加以选择!深化心学不要变成迷信般虚无。也不要深化,那只是老人才需要的!
身体是你的吗? 听人说过,好像身体不是我们的,因为我们连血液,都控制不了!有生的世界,就有死的世界,这种自古有的对立,难道还需要科学去发现?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可能生的世界理解出了问题,才导致对立的世界找不到!先生估计得到基本的领悟!
在不闻不见中下功夫 昨晚在易经吧,看到阴阳,虚实的论证,觉得很对,借来补充心学。 在看不见,听不见的地方下功夫,即在虚,在阳,在动,在变化无常的地方下功夫,过去是实,未来是虚,本质是实,表象是虚。行为为实,话语是虚。例如话是虚的,说出来不一定可信,不代表实,却影响实。一个爱儿子的母亲的行为是实,发出的唠叨话为虚!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持怀疑态度! 先生是提倡活于当下的人,那么从心学的角度,思虑本身也是不对的。我们可以思考,但不能思虑。人可以遨游未来是那种了然于胸,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意境。那做到这个意境还需要准备吗?我想是不用了,还思虑什么!恐惧只会让人走进阴暗面,伤害极大,造成退步。自信能让人更积极。这是对活在当下的补充,不能做到了然于胸必定过不好当下,且只会布满恐惧!而且准备的东西永远用不到时,只会让人不安的一路走到黑。补充心学,了然于胸,一切尽在掌握之中,活在当下!
哪些吧友除了心学也有研究中医的? 我陆陆续续学习中医有7,8年,但是很浅,感觉近几年学了针灸后,实践后,才发现领悟什么,又不能入门。中医理论绝对有助人生。
善是一,是精一。 阴阳是精一,64卦是推演,留有缺点,人们补之完善。心学是善的演化,是有缺的,也有补充前人的缺。但很多人估计没看全传习录,或不看,或不记。我常觉得很多人流于词义,没去理解别人。因为在心学里,也是一词多义的。这个贴的意义在于让人多看,多理解别人!
【一楼禁止舌照】针灸要下至少几针? 中医看重辩证,那针灸应该有方子,我在针灸吧问了这问题,结果有人说至少1针,是这样吗?
辩证 我觉得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是辩证二字,有些人在评价别人时,就要问问你自己的药方是从哪来的,其临床经验如何。我相信哪天,西医的临床经验有了辩证关系,其就适应了社会的发展。而中国没这样的环境!
西神 各位西神,如果西药也用辩证治病,那结果会如何?
肠胃病非药不可吗? 我在针灸大全里看到说,肠胃病非药不可愈。请各位大神指点!
肠胃病非药治不可吗? 在针灸大全里有说到,肠胃病非药不愈。各位大神的看法如何?
无知的人 我想问下,下针至少几针?
【一楼禁止舌照】各位大医糖尿病能根治吗? 有人说糖尿病是不治之症。
先生是个类似捣蛋鬼却驾驭了真纯的东西 我觉得先生就是个愤青,也是个奋进的人。本身在年轻的时候就喜欢乱搞,我相信这部分应该是对儒家的礼太限制他的个性不满引发的,所以在传习录才有他说的不要多的干涉孩子的天性,长大后心又杂,学太多东西,考个官也麻烦。于是就有什么精一。人真是没什么就要求要什么。
要装修的业主小心了 一般来说,精明的业主把工包给师傅,材料自己找,自己叫,以为这样就可以防止被坑,谁知道师傅随时可以在你的送货单里面加多一点东西,赚多几千元,小心了!
要装修的业主小心了 一般来说,精明的业主把工包给师傅,材料自己找,自己叫,以为这样就可以防止被坑,谁知道师傅随时可以在你的送货单里面加多一点东西,赚多几千元,小心了!
要装修的业主小心了 一般来说,精明的业主把工包给师傅,材料自己找,自己叫,以为这样就可以防止被坑,谁知道师傅随时可以在你的送货单里面加多一点东西,赚多几千元,小心了!
做防水 新买的房一定要做防水,那么什么做,就是上层放水,本层放水,然后看哪里漏,叫物业补漏。
做防水 新买的房一定要做防水,那么什么做,就是上层放水,本层放水,然后看哪里漏,叫物业补漏。
大家是不是认为阳明老师提倡活在当下 我觉得他是提倡活在当下的,在传习录某处可论证。我觉得是他身处局中自谜,他自己是有追求的,也是居安思危的,什么教导人,不去为未来做准备呢?所以我说他身在局中。 那大家也可自己就这个话题做个讨论!
需要装修的业主小心了 一般来说,精明的业主把工包给师傅,材料自己找,自己叫,以为这样就可以防止被坑,谁知道师傅随时可以在你的送货单里面加多一点东西,赚多几千元,小心了!
做防水 新买的房一定要做防水,那么什么做,就是上层放水,本层放水,然后看哪里漏,叫物业补漏。
大家知道现在的潮阳的房产现状吗? 就我所知的,就中信,潮庭,新河湾,景泰等等
希望大家明白去私欲,却不能忘别人的私欲,是现阶段的知行合一! 我们知道完全去私欲,那就肯定不知道别人的私欲,这是圣人有的。我们不能超脱,所以在这种矛盾里面得去承受着些痛苦。去私欲不能忘记别人的私欲能让事情更好的解决。而这是很多人现阶段的知行合一,也是去私欲,过好人生的必经阶段!
由四句真言,体现的各阶段的知行合一! 我只知道最后一句,就是为善去恶的知行合一!我还停留此段,因为比不上颜回,更不用说直接进入,本体,本原的体悟!我提出的致善就是希望大家明白什么对我们现阶段是有益的,才是知行合一。如果不是如此不要看心学!另外一定要修持心如明镜,从心上求,才有法征服肉体,让肉体服从良知!
希望大家明白,致良知并不是致善! 心如明镜,良知如明镜,都是妙用,而善与人同,致善才是阳明老师的希望!
善者且有器 心学里只讲些与世无争的个人修养,却没有讲到一些抗争的东西,或有人说,致良知就会有,可是不讲出来而让人去理解要等什么时候?等到要死那天?阳明老师也说能解透良知就是圣人,但我想他就不是。 为何有此感想,有次看记录片,一只大象被一群狮子追赶,后被吃掉,一点反抗也没有,这是什么回事?如果致良知,生死关头反抗不是私欲,那为何,大象一点反抗也没有?就只会跑?这不是旧中国是什么,这不是人性弱点是什么? 大象那么大,没有利器啊,或者根本是忘记了。阳明老师不同,此人是先有器再有善的,且懂用,因为不怕死。
补充立志的方向 不管志向如何,是不是自己想做的事,垄断是很重要的,在一地域,一区域,一领域努力形成垄断才能让自己完成志向!做什么都要往垄断的方向发展!也就是精一!就算有天发现不能垄断,自己其实在某一方面已获成就!千万不要成为心学的高人,那没用!
善与智的关系 致善必愚,愚必不可恶,大智若愚,愚极必智! 这可信吗?在我看来至少有些关系,何为致良知?致的竟是愚吗?因为善在很多人看来是愚的!
希望大家不要把心学当学术,把他永远放心里,人人为善! 我觉得好的人,心里放了善,用心答别人提出的问题,我想就好了,别老是辩来辩去的,文无第一,随便百度一下,什么论点都有!所以多发贴,少辩好吗?人人为善,人间一片美好,我想这是阳明老师的愿望!
心学是社会最重要的框架之一 首先,心学是这个社会最具良心的良知之作,是阳明老师在格物里面提出来的,希望人人觉醒的良知之作,在明朝,不管何人如何嘲笑,他不与他人辩论,只是尽量说请阐明自己的学问,及主张!不管大家把这心什么看,我都认为那是人很纯粹的心,而这心必须为善!不管你格的是什么物,出发点都是要为善的! 这是大学里开篇的第一句,所起得最根本的意义!也就是说这心学最关键的是修自己的,不是修别人的,我想阳明老师在开讲心学的意义方面,也只是广播其学问!解答别人的疑问,因为修心是要靠自己的,但修的是什么,就是那四句真言! 人一辈子里如只有心学并不完整!
大家认为心如明镜能否用有第六感? 如果做到心如明镜能不能用有第六感,第七感?或者说能开发出自己的内在力量?或者更快消失? 请大家发表下,心如明镜这东西能做到吗? 请大家不要说一些抱朴子的论点出来(相似的) 请大家不要说些,这世上是有神的,他让人知道他的存在,却不让人找到他!
希望大家以后,心即理用心如明镜即理来代替! 心即理,真正的意思是心如明镜,映照万物!万物与理是一体的,只要能让它在心完完全全照进去,心即理,心才是理! 但心如明镜是一种比喻,究竟其真实性,客观性,具体性,还望人加以说明! 心如明镜,意在教导人修心! 我想他与唯物主义并不冲突! 对心而言,就是心外无物,但要做到心即理就必须做到心如明镜!(比喻)而知行合一要讲究的就是要心物呼应少了其中一物都不能呼应,这是最纯粹的,原始的,是阳明老师的意思,但这对事物本身无益!他只是指出理!就像你知道地球是圆的,但没意义,因为我们要生活在平地上!总不能老认为地球是圆的,我们要活在圆里! 总之,对于初学者,不要出现误解最关键!心即理是心如明镜即理,以后用这个代替吧!对人而言,对心而言就是心外无物! 最后大家,认为阳明老师做到心如明镜没有?我还是觉得没有,为什么?没有预知未来的能力!他要不是怕做皇帝累,或者把明朝搞散了,也不会被清给搅了,文化,科技都更落后!
心即理,大家对这句的认同度有多高? 学习心学,主要还是学习自己的心如何的把握善,及唤醒别人的善! 可我始终无法认同心即是理,明见本性,本心,就是格物,就是格自己,不用外求,我真的无法认同! 大家发发言吧!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大恶人救是不救? 大恶的人救不救这个问题,我想也会有很多答案的。请大家回答加以解释! 我的观点是不救的!因为他是个恶人,为了救别人就得除恶!
心学对解决道理之间的冲突有积极作用 中国文化几千年来,发展了很多学问,外国也发展了很多的学问,在为人处事的道理上更为丰富。上初中的时候,就看了很多书,其中有一本智慧书最是让人矛盾重重,孙子兵法也是。到后面读大学,读了中国哲学史和西方哲学史后才明白,中国哲学复杂得让人难以处事。 后面有段时间,我真的不知道要什么做,极不自信,感觉很不幸福,做什么都不如人意,争吵无处不在。在看了象与骑象人,我又找到追求幸福的方法,但是在为人处事上还是矛盾重重。 直到有天,我想起王阳明老师这个在明朝起起落落的人生,我决定去了解他。结果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接触心学后,道理与道理之间的冲突已不复存在。例如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但是恶人救是不救,如果我是佛,我就救,如果我是道,我可救可不救,如果我是人,我便不救。明白没有?我们的作为被自己的心的追求下了框架,圣人也是框架,体现了他的作为。 有些人认为听了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有两个原因,一个就是根本没把道理放心里,一个就是道理冲突,不知所措。
心即理是指最高境界的体现,知行合一是最高境界的体现 心即理是指最高境界的体现,是指心外无物,是指事再什么变,都不过人心表现,追求的是情绪的稳定(有时可能会有啊Q精神)。现实中,人在每个阶段的生活体验,不能做到,即跟着现实的理走。重心引力,事情的发展等等!但随着经历,心越来越强大,处理事情,解决矛盾的能力越来越强,体验越来越多便能把心超脱!慢慢接近心即理,心外无物,内心难起波澜。就像剑法高手,手中无剑,心中有剑,用以化解一切外在攻击,不就是心外无物,心即是理! 知行合一,我比较希望用攻守兼备,这样好理解。因为知行合一也是最高境界的体现,所以能做到以攻代守就算不错了,不要老想着知行合一(最开始是在批判知在前行在后的朱理,我不知道知行合一有多少魅力?)而现实也说明,守和空想的下场只有一个,攻和做不就是在事情上磨工夫吗?守和空想都是相对静止的,空想不是心即理的最高体现!当然心即理的最高境界是心最大(对自己而言),因为心就是脑思想,脑死亡在科学身定义为真正死亡。 至良知,在我看来吧,那是对的,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违背良心,但我认为只要出现一个没良心的,社会就会有很多没良心的,那么一个都不要出现是不可能的,最终得落实到法!我不批判至良知,因为他是对的,但人千万百种,目前来说,我们必须用现有的人心来解决矛盾! 至于去人欲,存天理,阳明老师也是批判的,但他的意思是每个人都是有欲望的,在他想进山修道那段时间,因为想到家人,便明白这也是天理。于是回家。我想说的是什么,一旦你不知道去什么欲的时候,需要多看心学,多少可以参考。七情六欲也在天理中,就是一个度的问题! 最后希望大家真正因为心学受益,也因为我的解释受益!如果存在于你不同的地方请你发贴,解说,不要回复我!那样在我看来没有意义!如果觉得有用便认同回复一下!
知行合一用攻守兼备代替好吗? 我觉得不要去做自己做不到的是,大家的能力不同,左右脑也不同,以攻代守常有的事,但以守代攻就一个下场!这样一说,大家明朗没有?
王的意义 王的意义不在心学,心学只是他自己的工具,他觉得这工具有用,就想授人以渔。 那么他的对自己的要求及世人的要求是不同,他肯定是受儒学影响的,他的作为也必在此框架之下,心学再什么厉害,他也只能认为自己对世人做出了贡献而认为自己做到应该做的事! 我想他对世人不是要求做到他那样的,那不符合他的绝学。他应该是希望世人像人活着,很好的活着,幸福的活着。那我们了解心学为了什么?学做人的道理!把为人处事做好,把矛盾处理好,而传习录的东西不是绝对的,世上无绝对,为人处事也不能按里面说得全做,即使在某种情况下明悟,也得明白或许刚好不适用以后的情况!
心学是什么? 发了几个贴,有人问我心学在我看来是什么,我想都不想就把他会了,如今把这个发成贴,让大家看看! 发这个主要说明了心学在我看来是什么,提醒大家心学不是王的全部!另外对之前发的贴再做延续。 心学给了人向善的框架,也给了人解释向善的矛盾,给人解决矛盾的利器。(这个矛盾是指所有事物,而我认为在现代要心学是不够的)心学不是王的全部,心学说白了,就是一些规则,解释与规则冲突的存在,但还是能解决的。别妄想心学能让人成什么,只要一个人的心的目标不同,就会有所不同。 大家如果有看过我之前的贴跟这个贴,就知道,心学在我看来是这样的,所以,以儒学做为大部分的规则出现在心学,如何适应现代是个问题!所以我说心学对现代来说肯定是要完善的! 很多人看了心学后,怕是要按照心学的规则来做人了(能记在心里的都会去学),我呼吁大家别照搬,要结合实际,心学只是参照物,而且心学不是王的全部!
心学是解决矛盾的利器,希望大家明白。 很多人都觉得学心学就是要为善去恶,但为善去恶并不是王先提出的。 那心学除了这句结果外还有什么,还有很多的过程,这些过程指人明悟(领悟与心境是重要的,但还有个身体,成不成还看身体)。 那心学是要让人至良知的,有什么用?这样在判断方面就能更精准。(头上还有个命运,所以精准就用“更”) 这样为人处事,解决矛盾便能得心应手。比如发泄七情是对的,但要有度,而王也强调要在面临矛盾时,锻炼。比如但我们发生不开心的事或很生气的时候,便是考验至良知的功夫,进化的时候,发而不过。 心学里因为承上了儒学的做人方式,道的天理(但由于科技问题,存在小问题),佛的心。难免让现代人解决不了现代人的一些矛盾,所以不要照搬。还是要按具体情况解决,千万不要用儒学去规范现代人,这样与老一辈,与新一辈才能更好相处。总之心学的框架是儒学,王的心是为了解决矛盾,但儒学有其落后之处,不可照搬,也别妄想把心学当万能的。离开吧里,我们还是想想如何运用心学,解决日常矛盾,让恶体多听从善心,让恶心多听从善体。 再说一个,获得心的愉悦要听从身体的愉悦,身体不愉悦,最好不要追求心的愉悦。如果心无所求,体便无用!
心学是落后的,望大家深思,改进! 因为王阳明是大明的大儒家,所以其儒家思想太重,导致自己的理想完成度是很低的。就像是医生一样,她老是去医人,却不想去什么减少病患。(也许是为了养家糊口)但我记得有个医生就很伟大,且聪明,这人在战争年代救死扶伤,但发现以一己之力是没办法完成任务的。为了提高自己最高德行的任务,她参加了战争,力图把战争结束。我想,王阳明是不是也是能力有限,做不了皇帝。为什么?心学是有问题的。 如果王阳明真的那么厉害为什么不去做皇帝?受儒家影响!如果不是受儒家影响便是能力问题,他没做皇帝的能力,(为说明不做皇帝是王的错)那最后,说明心学不是万能的。
志向 讨论的根本在于心和习惯的问题,王阳明打小就想成为圣人的志向,有良好的教育养成好的习惯,而且又有天分故成就心学。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圣人,但他确实厉害。学习心学只为解决心中的迷茫。水能载舟,也可覆舟,心学也是如此。万物如此,世间万物皆有其心。选好参考点也难说其是唯心!你迷茫吗?你有志向吗?你有好的习惯吗?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