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E___新酱
LOVE___新酱
无善无恶心之体,\n有善有恶意之动,\n知善知恶是良知,\n扬善抑恶是格物。
关注数: 357
粉丝数: 893
发帖数: 63,292
关注贴吧数: 16
周末,喝壶茶末。 周末反而更忙,一早起来去农贸市场、超市,采购两天的饭菜,周末,大人孩子都要聚在一起,无非就是吃吃喝喝,累点,快乐点。 忙里偷闲喝壶茶,发现棉纸里剩的茶末,碎一点,用上茶漏,出汤快一点,其实并不影响口感,要会过日子,也要对得起做茶的人。
喝口熟茶可好? 今年天气极其不正常,夏天酷暑难耐而无雨,刚结束酷暑进入所谓的秋天,又陡然降温而连续降雨,冷了,偶尔就会想起熟茶,尽管被人诟病的不要不要的,但我觉得这个事物已经普及了半个多世纪了,真要那么不堪,也不会存在这么长的时间吧? 管他说啥呢,我喝我的。
云遮月 雪打灯 谚语说: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老祖宗总结出来的比天气预报可能更准,连日来的阴雨天气一直到今天还是情深深雨濛濛,中秋的月被乌云遮住,来年元宵节应该下雪,拭目以待。 过节就是累点,但累点也高兴,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忙的一天白开水也没喝几口,吃完饭看会电视喝口茶,今年的中秋就算过完了,下一个团圆就是春节了,一年年的可真快啊。
带水 喝茶 看直播卖 下雨,周五上午突击干活,下午窝在家里不出去了,预报这几天持续下雨,昨天事先去山上带了两桶泉水。个人感觉泡茶就是山泉水好,天旱时候的泉水最好,雨后的不太行。喝茶,茶当然是主体,但是水也很重要,两者缺一不可。 随手刷某频,某音,看他们直播卖茶,哈哈,头段时间刚开始看着卖的几个商,说的话啦的呱,记得有很多实在事,我还给他们点赞了,等现在直播间人数多了,再看他们聊的那些,卖的那些,直接就是胡扯了,老班章冰岛都差不多九十九块,也没闲工夫看,取关就行了。这些平台,不敢说都不靠谱,金子还没有十成足的,所以不敢把话说满,反正没多少靠谱的。 少在那些直播间买,多逛逛普吧听听看看,还是比较能长见识的,少走些弯路也是不错的。所有的茶吧当中,普吧管理的算是相当严的,广告也是比较少的,大忽悠还是基本没有市场的,虽然贴吧都不太景气。权当是老王卖瓜吧。 喝茶了!
很长时间不敢碰当年的新茶,受不了新茶的“冲”劲,又特别想开开密封袋后扑鼻而来的普洱生茶所特有的那种香气。 周末的下午,家人闲坐,灯火可亲,喝口今年的新茶,忽略掉青味,享受普洱新茶香。
存茶转化,那是你们那里,我这里谈不上转化,一年到头除了冷就是热,脱了裤衩穿棉袄,脱了棉袄穿裤衩,至于传说中的湿度,雨季的二十来天能到70甚至以上,其他时候均在40以下,供暖季就直接免提湿度了,手碰到哪里都有静电,那几饼茶,冻死一饼,热死一饼,不冷不热还爽死一饼,存茶也就是不发霉,转化鸡毛啊。 图是整十年的自存茶,国家规定的冲泡方式,这汤色,和十年前基本没变化,将就着喝吧。
喝茶的尽头是什么? 从一开始的好奇,什么茶都尝尝,到只专注于一种茶,再循环到什么茶也喝,然后就不可能再循环了,当然了,这一圈循环肯定会筛选出一些不再入口的茶。 从追求仪式感,茶盘茶壶茶则家伙什一样都不能少,再到只剩下盖碗公道和茶杯,一路上淘汰了太多东西。喝普洱,茶针确实不能少,从那种一块钱一根的到红木茶针,到头来,我还是用的一块钱一根的。 除了没接触过的一款茶还能认真点,只要喝过的,就是随性而为了,抓多少茶进盖碗?手里基本有数,投多了就出汤快一点,投少了就出汤慢一点,就是按自己的口感决定,没有具体公式。 唯一没变的,就是对泡茶水的挑剔,一直觉得山泉水是最好的,其次就是纯净水,基本不用自来水,自来水泡茶不对口味,一口就喝出来,再好的茶泡了也不愿喝,当然,渴坏了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另论,那叫喝水,不算喝茶。 所以,喝茶的尽头是什么?作为个人来说,就是随性而为。
就爱这一口咋办? 嗯,你们的茶都是高大上,都是出口让歪果仁都能接受的茶,都是新鲜的农产品,普洱茶都是边销茶,都是黄曲霉素,都是些傻子才喝,您说的都对,可是您见过吃臭豆腐的吗?不喜欢的人闻见就能吐了,您就说吃臭豆腐犯法吗?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您可以说市场,可以说价格,但不要一杆子打翻一船人,只要喝普洱茶的人都是傻X,就你能吗? 您是全国排名第一的川菜厨子,国宴都请您去掌勺,可我天生不吃辣,我爱吃酸口,我就傻了,我就不懂生活了? 谁也左右不了谁的口条,为了推销自己的卖点不遗余力诋毁其他人,不可取。 我就是我,一点不错。
萝卜青菜 各有所爱 老茶有老茶的韵味,新茶有新茶的刚猛。 喜欢老茶的,可能和《舌尖》一样,追求时间的味道,追求转化的灵感。个人存茶,也可能更享受斗争的过程。 喜欢新茶,可能更喜欢那股冲劲,也可能是不愿意存茶的冒险, 让我自己的感受说,新茶的青味我是接受不了,真的不容易入口,相对来说,我更喜欢三年到五年的茶。但不论你什么仓储的老茶,前几泡我都能喝出一点异味,丢香更是必不可少的。可能有的茶友说了,那是你没喝到过好的,是,凤毛麟角不代表大众,就不要拿出来比较了。 最近吧里有很多吧友抵触一种叫做“炒作”的事物,其实这不新鲜,还记得当年那盆兰花吗?一盆兰花能换一套别墅在那个时期不是梦,几个庄家演戏来回砸,几个回合就炒上去,但这个东西就是气球,你松了手,气球上升到一定程度,内外气压不平衡了,肯定会爆炸的。这些东西不新鲜,无时无地不在,就看你怎么去辨别了。茶,就是喝的,如果你把它和金融联系起来,那你就不是个喝茶的人,成了商,新茶老茶哪个好?那就看你推广的什么了,你主营新,那就是新好;主营老,那就是老好。 不管新茶还是老茶,不管你喜欢它的味道还是过程,只要不牵涉其他乱七八糟的事,喜欢就好。 谁也不用攻击谁,谁也代替不了其他的谁,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这几天是真热,热的要暴皮那种,早晨五点多居然还三十四五度,没记得这么热过。 不适合出门,茶碗拿到客厅茶几上,泡口茶看电视吧。同学交流的几十克今年的春散茶,抓一把大约得十克,有点渴,估计一壶不够,也不想再起来换茶,干脆泡泡秒出汤,怎么也得喝个十泡以上。 今年的新茶,布朗山的,口感依然好,可青味怎么这么淡?有两三年不接触当年的新茶了,工艺都改良了吗?
坑死人不偿命 卖茶人说这是光绪年间的茶。 有购买人群就有市场,有市场就会有坑死人的奸商。追求老茶的韵味,现实社会只能自己慢慢存,慢慢积累吧,这个市场十有八九是玩人的,真让他割割韭菜也无所谓,毕竟那是身外之物,但让他忽悠入了道,身体可是自己的啊。 包装纸虫吃鼠咬,那是时间的味道;红红的茶汤,那是转化的灵感。擦亮眼睛吧,那都是你住院的凭证和出院的账单。
真假,经验会告诉你。 某音上卖茶的太多了,而且不管生熟,不管两千还是九块九,全是古树。 不敢吹喝过几斤茶,熟茶更是喝的少,但是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吧。图片里这个商卖的熟茶,自称古树,这是120的盖碗,投茶8克左右,沸水冲泡,洗茶一道,第一泡七八秒出汤,重点来了:截图这个是第二泡,闷泡三十多秒后出汤的汤色!熟茶,沸水三十多秒,这个汤色,到底可信不可信? 还有一点,没有香精,没加什么糯草,自然转化除了糯米香,到底有没有这种熟茶? 茶商镜头前满脸上写着真诚,面不改色心不跳,更谈不上脸红。 木匠,盖碗,你们说这是真的吗?
百度普洱茶吧吧规(2025版) 按百度官方要求,为高效管理贴吧内容,也为吧友营造更清晰和更规范的互动环境,通用吧规和本吧自定义吧规相结合,特指定普洱茶吧吧规,望吧友共同遵守。
三院新病房楼 各位老乡,又知道三院新病房楼开工了吗?谢谢
短时间的潮湿不祸害茶 连续三四天的雷雨,让我鲁中地区的湿度陡然升至99,历史上少有的湿度,但不用担心那几饼茶,因为底子薄,平时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嘎嘣脆,随便扔到哪里都不担心发霉的现实,偶尔有几天高湿等于过了节日,尽情地湿润湿润,让咱也感受一下转化的灵感、时间的味道、自然的馈赠。
茶亦醉人何必酒 整日里泡在酒里的人,是不管晚茶影响睡眠的,怎么也得泡上一壶喝干了才能去睡,先不说什么茶香,也别说什么茶瘾,最起码睡梦里不会被渴醒。 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无须花。都会读,可圈子里的人真能做好的没有几人,或许自身原因,或许职业使然。 先喝一壶吧。
断崖式的掉色 有的熟茶就是这样,上一泡看着汤色还很漂亮,下一泡突然就出现断崖式的变化,汤色也没法看,味道更是没有了! 熟茶就这样还是工艺的问题?还是严格要求自己的工艺吧,别都掉进资本的温柔坑里拔不出来了啊。
斗胆喝壶碎银子 自从有了这个新生事物,除了场合上一起凑合过,自己还真没喝一次。周末阴着个天,突发奇想自己喝一口看看,反正这玩意一次两次的也不至于喝出毛病。 碎银子是很碎,可也有个好处,没有渣啊,洗茶时的糯香就扑鼻而来,可它除了有点糯香,啥滋味也没有啊,耐泡肯定的,小石子一样能不耐泡?价格还这么不接地气,怎么还会有这么多人追捧,哭着叫着买碎银子喝?看样流行的东西不光是歌曲、服装,入口的也是得追潮流啊。不过阶段流行的都不长久,生命力都不会太强,但愿大家都回归理智,可别再交智商税了。
城东捯饬了套房,山底下,水库边,远离喧嚣,杜绝拥堵,就为了过几年种豆南山,采菊东篱,狗吠深巷,鸡鸣树巅。 装修拾掇也是怪繁琐,每天都得抽时间来看看,条件制约,休息一下喝茶也就只能因陋就简,随便把家里剩的饼窝、茶样,一股脑拿来,美其名曰:佛跳墙,也别说,这个拼配谁也没有配方,渴了就越喝越好喝!
周村哪里有做豆腐箱的 周村那个地方有博山豆腐箱做的好吃?谢谢
【本地交流】梨花部落(行宫) 晚上有没有灯光?晚上好看吗?
经过这一年专家们的各种言论,让人们好像对各种说法都怀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普洱茶越陈越香是不是茶叶专家们的说法?其实我觉得越陈越跑香,存茶喝老茶,是不是看时间的沉淀、喝时间的味道呢。汤色越来越漂亮,口感是变的醇厚了,香气可是得跑不少。 还有一点,北方仓转化慢,同样的储存时间汤色肯定不去南方仓漂亮,可转化快的,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仓味。 不论哪里的仓储存,单纯从香气这点来说,越陈就越跑香。
【本地交流】还没借到钱买煤? 说好的“检修”到今天,怎么一点动静也没有呢?这个水温不怕把主管道冻住了啊,到时候再“检修”主管道,这个季就算结束了吧?
大年初二,按照北方习俗,过了今天送了家堂就算这个春节的结束,再串串门走走亲戚,就开始新的一年的忙碌。然而今年的春节基本也没几个走亲戚串门的,也没几个欢迎来家里串门的,该死的新冠侵害了人的身体,也破坏了中华几千年形成的文化。 不管怎么样,没有受不了的罪,只有享不了的福,兔年还是得开启行程。喝一壶早茶,祝愿天下茶友兔年行大运,祝愿天下人身体健康。
可别说普洱茶贵了 这玩意也不便宜,普洱一泡顶它两泡没问题吧?综合算起来,我觉得还是普洱合算呢。
喝个久违的茶 好几天没在家,一直跟着别人喝了好几天铁观音,以前喝着铁观音那么好喝,现在居然不顺口了,普洱害人不浅。 刚进家,赶紧先泡上一壶景迈,润一润,饭后喝一壶再说。
刚开始的时候专家说喝茶可以预防,感染了,又让多喝白开水,尽量不要喝茶。也不是被专家忽悠的什么都不信了,主要是习惯了,单喝白开水喝不下去啊,不喝浓茶喝点淡茶总可以吧,这样能多补充些水分,还不至于当成任务来完成。
阿根廷像壶熟茶 法国像地界生 九十分钟内,阿根廷头几泡汤色也浓,味道也醇厚,但五六泡之后出现断崖式的掉色掉味。 法国像地界生茶,看着汤色淡淡的不算浓,但是五六泡之后一样有回甘。 一壶喝完了,又重新泡上试试滋味。 加时赛结束的话有点可惜,但愿最后比命运,点一次吧。
砖家们早就说了,经常喝茶,喝高度白酒可以预防羊了个羊。 放开了这一段时间,那些必须要求做酸的人群混管的多如牛毛,根本不是雨后春笋,简直就是水银泻地,如果继续全员还不知啥样呢。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既然砖家都这么说了,那还等什么?一天三壶茶,两顿高度酒伺候起来吧,有一条,别逮住酒驾就行。
上一泡还汤色浓郁,口感饱满,下一泡马上就没了汤色,口感也不行了,熟茶这样还是生茶这样?
不刻意加湿了 一年一度的供暖季开始了,由于是地暖,蒸发的也比暖气片厉害一些,往年为了那几片茶!除了鱼缸、加湿器,一天光湿漉漉的拖地也是N次,可是总觉得效果并不理想,湿度一直也不高! 人是越闲越懒,这不,又号召在家玩七天,无所事事了反而不愿动弹了,什么一天拖地N次,不干了,爱咋咋的,湿度低就低吧,又不发霉,生活不只是那几片破茶,还有诗和远方,更应该有的是防疫。 啥也不说了,喝一口才是正事。
拆茶 洗茶 醒茶 绿茶花茶红茶岩茶,洗茶一遍即可,唯独普洱茶,都是说洗两道,其实个人觉得不用这么教条。 熟茶不管新茶老茶,我觉得怎么也得洗两道,它的制作工艺在那里摆着,洗一道似乎心理上也不太好接受。 生茶的散茶,我认为洗一道也就足够了。饼砖沱,压的松的,拆茶的时候尽量仔细一些,条索明朗一些,洗一道也就足够了。老茶吗,可以多洗一道。 压的很紧的,比如蘑菇、铁饼、蛋蛋之类的,拆茶的时候肯定不可能每根茶都拆的很独立,这样的洗两道吧。 老茶,经过了长时间仓储的洗礼,多多少少可能有点仓储的味道,特别是大南方,这样的也洗两道吧。 不管洗一道还是两道,洗茶后打开壶盖、碗盖,醒个几分钟再板正的开喝,应该味道更正点一些。 个人拙见,不喜勿喷。
一天喝三壶,幸福吧? 睡的腰生疼,喝的直反胃,脑袋光迷糊,瞅啥啥不对,追求了半辈子幸福,现在才明白,幸福是啥?答:幸福就是遭罪。 第三壶开始。
马上入冬了,据说冷了形势更厉害,天虽然还没冷,可怎么觉得还是不容乐观呢? 独饮一杯三年的茶,茶香自然有,但愿一切都如茶这般香,大家都加把劲吧。
好吧,继续喝茶。 反正明天早上不用起的太早,晚上睡着睡不着又有什么关系呢? 人是不是越闲越懒?以前每次喝完茶都把茶具清洗干净才行,这一天喝两三壶了反而懒的刷,下次喝的时候一起刷,这是不是传说中的“养茶山”?哈,其实这样不健康。 闲了几天,喝茶竟然成了一种游戏,纯粹地喝着玩了,什么品茶,去一边子吧,就是消磨时间而已。 继续!
又要在家喝茶了 一夜之间全线告急,学生停止线下上课,全在家上网课。医院一步一岗,如果风险地区的,去过吾悦广场的,打开行程码一看,恕不接待! 估计一周左右的时间又得在家喝茶,不喝还不行,因为出门不容易,可不要再抱怨没空喝了。恒大率先拉响了手榴弹,病毒一直凑热闹,北边那俩能源和粮食大国到现在还在打,整个经济眼看要拉胯。 不是我们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快。 第二壶泡上了,继续喝!
多收了三五斗 他们多收了三五斗,却没有多三五斗的收入。我们多买了三五提,却没有喝出三五提的喜悦。 今天下午一个本家弟弟打电话,说他老爹和岳父都喜欢碎银子的味道,他买了几斤孝顺父亲和岳父,问我这东西怎么样。嗨,买都买了,还咨询个毛线?我只能说我对熟茶知之甚少,光知道这个银子利润不低,喝完手里这些就歇歇吧,毕竟钱不是大风刮来的。 三五斗的钱都让谁赚了?这碎银子成本应该不大吧,市场上少则三五百一斤,多则七八百一斤,这哪是碎银子,简直就是狗头金啊,哎!
赞助内蒙古吧 普洱第一茶企,可别赞助CBA芳村队了,还是调整一下思路,赞助郑指导吧,你看看打的多好啊?
最少有四五天没工夫喝口茶了,今晚吃完饭都九点了,明天不用早起,不管晚不晚,来一壶。 景迈山,有点涩。投茶少一点,水温低一点,出汤快一点,这样可以减轻涩度。景迈,还是香气特别好的茶。 搞了几个木瓜,等干了闻香味。 喝起来,喝完睡觉。
十五年的蘑菇 和石头差不多硬的蘑菇,还是个蘑菇把,应该是做蘑菇茶的时候受力最大的地方了,什么茶刀茶针,直接开不了,钳子伺候开的,还不敢开的太小,那就成了碎沫了。洗茶三次吧,滚开的水多泡一会,其实还是润不开!不管了,边喝边润吧。 十五年,汤色是不是还算正常?(180的壶,蘑菇把没称,大约得十克吧。)
中秋快乐 祝天下普洱茶友中秋快乐
一早来父母家过节,包完水饺炒菜,中间插空喝壶茶,没有老班章没有冰岛,只是普普通通的一饼大台地,平平淡淡也许才是真。 祝吧友们中秋快乐,阖家团圆,祝天下的父母身体健康。
喝茶要刷杯 喝茶,一定要刷洗茶具,留着茶垢如果喝进肚里对身体有损害。 多年养成的习惯,每次喝完以后都把茶具通通刷一遍,再喝的时候对茶具再用开水冲一遍,不是穷讲究,科学的东西不能不信,不要懒,养成习惯就好了,健康才是第一位的! 消停了那么长时间,珍惜每一天,能静下心来无忧无虑地喝杯茶也是一件奢侈的事! 洗杯,喝一壶!
喝茶,一定要刷洗茶具,留着茶垢如果喝进肚里对身体有损害。 多年养成的习惯,每次喝完以后都把茶具通通刷一遍,再喝的时候对茶具再用开水冲一遍,不是穷讲究,科学的东西不能不信,不要懒,养成习惯就好了,健康才是第一位的! 消停了那么长时间,现在又来了严峻,不知道哪天醒来就被包围,珍惜每一天,能静下心来无忧无虑地喝杯茶也是一件奢侈的事! 洗杯,喝一壶!
喝茶 刷杯 喝茶一定要刷洗茶具,留着茶垢如果喝进肚里对身体有损害。 多年养成的习惯,每次喝完以后都把茶具通通刷一遍,再喝的时候对茶具再用开水冲一遍,不是穷讲究,科学的东西不能不信,不要懒,养成习惯就好了,健康才是第一位的! 消停了那么长时间,又一次反扑,南北紧邻的两个市都很严峻,夹在中间不知道哪天醒来就被包围,珍惜自由的每一天,能静下心来无忧无虑地喝杯茶也是一件奢侈的事! 洗杯,喝一壶!
喝茶一定要刷洗茶具,留着茶垢如果喝进肚里对身体有损害。 多年养成的习惯,每次喝完以后都把茶具通通刷一遍,再喝的时候对茶具再用开水冲一遍,不是穷讲究,科学的东西不能不信,不要懒,养成习惯就好了,健康才是第一位的! 消停了那么长时间,又一次反扑,南北紧邻的两个市都很严峻,夹在中间不知道哪天醒来就被包围,珍惜自由的每一天,能静下心来无忧无虑地喝杯茶也是一件奢侈的事! 洗杯,喝一壶!
今天挺悠闲,朋友约到一个卖茶的那里喝几口茶,茶老板问我平时都喝什么茶,我说什么茶也喝,但是主要还是喜欢喝普洱茶,对熟茶也只是偶尔喝喝,喝生茶比较多,茶老板教给我,普洱茶需要放放再喝,存茶的话生茶没有存的价值,熟茶才有存的价值,我连声说受教了,回家就把存的生茶扔了,以后只来您这里买熟茶边存边喝。 学无止境啊,聊了几句受益匪浅,回来后我也没把生茶扔了,泡上一壶继续喝。
虽然中午还是赤日炎炎,但一早一晚明显觉得凉快了。 一直不怎么喝熟茶,凉快了偶尔喝几口。 2015年吧里疯狂盖楼的时候中奖的一泡熟茶,今天翻出来喝了一壶,回甘我是真真的喝不出来,醇香倒是有,相比口感,我更喜欢它的颜色。
浑身淋漓汗,尽向毛孔散。 明知酷暑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顶着35°的高温,晚饭后羽毛球大战一个小时,浑身淋漓汗,尽向毛孔散。临走提着两矿泉水瓶茶水,运动期间干完,回来洗洗澡,连续狂灌两壶茶,看准是灌而不是饮,什么回甘,什么生津,一律感觉不到了,这个时候的茶水,只叫做解渴。 第二壶开始,喝起。
受潮 吸潮 转化? 好不容易盼来一个连阴天,一天一次雨,隔天一次雨,机会难得,赶紧拆开一饼茶放茶几上,四敞大开的,潮汽你就尽情来吧。然而十几天过去了,拆开的茶也就最多软了软,用手掰能感觉到韧性了,至于发霉吗,查的太远了! 不受潮汽据说不转化啊,嘿嘿,那就这样吧,不转化不可能,慢点是真的,老老实实喝我的嘎嘣脆。
手机放到无线充电那里不充电,手机太旧了还是哪里的原因?
炎炎夏日,虽然还有两天就立秋,但热浪还是肆虐翻滚。 不开空调,热的剥皮,一个劲开空调还不得劲。 能坐下来喝口茶也就不错了,那还有那么多的讲究啊,好几饼只剩不到一壶的茶,一般都丢到一个罐子里,也不知谁是哪年的,也不知哪个茶区的,抓起一把来扔到壶里,一锅炖。 但愿秋天赶紧来!
阴历六月的天,雨一直下,不过是隔天一次,隔天一次,中间会是大太阳的天气,所以,湿度从来不会爆棚,即使这么个下法,湿度表也仅仅是刚刚在舒适区,且一年中这样的湿度不会超过二十天! 趁着舒服的天,舒舒服服喝口茶吧。
雨一直下 阴历六月的天,雨一直下,不过是隔天一次,隔天一次,中间会是大太阳的天气,所以,湿度从来不会爆棚,即使这么个下法,湿度表也仅仅是刚刚在舒适区,且一年中这样的湿度不会超过二十天! 趁着舒服的天,舒舒服服喝口茶吧。
少投茶 慢出汤 个人口感的原因,一直就是觉得投茶少了没有味道。但是都说长期饮浓茶对身体不好,只要听见的多了,也就不得不考虑了,身体才是本钱,不然的话什么浓淡也捞不着了。 投茶量大了快出汤,投茶量少了慢出会汤,这样口感应该差不多吧?其实还真不是那么回事,长期以来的习惯还是左右着你的口感,包括心理作用! 预报有大雨,早早回家慢慢喝壶淡茶等雨。
火热天 拼配茶 六年前某文案茶的一款高端货,今天收拾盒子发现还有半泡,拼上半泡景谷,也别说,还挺香呢。 我大山东这几天就是从天上掉下来一个火炉,热的要剥皮的节奏,据说还要持续两天,忍吧,喝茶解暑!
午休还是午茶? 周末了,本来就起床晚,起来到价格便宜还食材新鲜的农贸市场逛一圈,做个菜喝口酒也是很惬意的事啊,吃饱喝足,还午休什么啊,泡壶台地喝吧,保证没一片古树的那种!古树满天飞,台地成了稀有品种,喝台地的都是富豪,我算一个了。
首先祝贺上海解封,全国人民喜大普奔。 口粮茶也不管哪年的,就在一个纸箱里放着,喝的时候随手就捡出一个,拆了就喝,从不刻意归类。 茶友们上午好,开喝。
温度湿度都不是最适合转化的地区,但是不论春夏秋冬什么季节都不愁发霉,不适合转化只能说是转化慢,但还是有的,总比发霉好太多吧,自存十一年的生茶走一壶。
一个饼窝,两年多的茶,只是褪去了青味,转化根本谈不上,大山东内陆就这样,春夏界限不分明,湿度一贯的低,但褪去了青味的口感还是不错的,比较适合自己。 难得休闲的星期天,家人们去商场的去商场,逛公园的逛公园,紧张了一段时间的情绪逐渐放松下来。 独处,安静地喝壶淡茶,这可能就是茶的另一种境界。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