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bhaqi kbhaqi
签名是一种态度,我想我可以更酷...
关注数: 179 粉丝数: 370 发帖数: 11,464 关注贴吧数: 43
【老人群嘲(?)分析贴】从极速吧看冲刺中国 前几天刚忙完民间赛。这两天看到贴吧主要有三类帖子:一是热火朝天AUS2,二是即将播出的CR3,三是各种贴吧网赛。AUS的质量在TAR系列中已经无愧为一道“正餐”,于是,我想关于后两者随便说说。 我来贴吧的时候,贴吧里的活动比较少,不过贴吧群还算热闹。当时贴吧的活动不多,不算快乐成双也就记得有一次切腹办的“极速飙音大赏”,就五个脸熟参加;另外印象比较深的是小栏目“极速旅行社”。那时候贴吧还是个挺小的圈子。后来贴吧人越来越多,一些活动也变得常规了。比如柯西和Bus做的“极速拉力赛”,以预测比赛为中心主题,个人认为是贴吧的精品活动。之后积分制快要上线的时候,一些和地理知识有关的比赛,或者网络定向为规则的比赛也产生了,还是在TAR的主题里。TIR算是第一个真正的大型TAR吧网赛,和BBG、BSG一样的定位,还是能在假期吸引不少人参加的。 然后我高三潜水一年,发现新生代和新规则已经占领了贴吧。新面孔越来越多,水贴越来越多,活动也越来越多。这是很自然的事。但是对于某些活动或者某些活动的规则,我还是颇有微辞的。比如某些比赛的投票环节,感觉总是使得活动和比赛的主题渐行渐远,或者和TAR的主题渐行渐远……点名来说,比如涂鸦大赛,我觉得整个活动很NICE,但是美中不足的就是投票部分——不投票没互动,投票嘛可以刷票啊关系票啊,怎么都是两难啊……本来是比技巧的游戏变成了比关系的游戏,那就应该像SUR真人群,自己群一个然后每几个星期玩小型网赛,专门玩Social Game……但是,能看到,很多活动搞的风生水起,很多人关注,但是好几个活动间的选手重复率相当高,没有能够对吸引新人常驻极速吧起到积极作用,甚至一些活动像是为了办活动而办活动。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我觉得不言自明——刷分,贴吧积分。这个对于贴吧来说的新事物其实是网路上的老事物了……个人经验证明,这一套对“年轻人”特别有效,谁没中二过……我以前也有过为了玩论坛的宠物系统去回一个个帖子刷分什么的,现在想想那种热情是挺幼稚的(不过那个圈子里结交的人是真的不错)。现在我是没有动力去对着一个BBS去刷帖子了,积分如浮云啊!可是那时候的我不是这么想的,现在贴吧的新生代们也不会想这些吧。“哦,今天又加分了,真好。”年轻人是容易满足的。我某种程度上不喜欢贴吧变成现在这样,但是从商业的角度来说,百度的这一改变是成功的。新版贴吧成功地增加了年轻人的“用户黏性”,甚至能吸引到一些用户花一整天挂在贴吧上面。比如“贴吧奥运会”这个活动的“耐力赛”看出来。网络上有这么多好玩的好看的可以做,为什么你们会为一个没有任何实际回报的事情盯着一个空贴吧一遍遍刷楼呢?一切是因为浮云——也就是精神满足,这对于少年们已经足够了。能够持续吸引新的年轻人,贴吧就卖得出去广告,就能够更好地盈利。你们的热情就是百度的钱袋子,而百度只需要煽动你们的热情,不需要考虑你们到底是怎么样发光发热。 其实我扯的这些在传播领域内是能找到共性的。我们看美国的极速前进,是因为我们通过某个【相对小众】的途径看到了这个节目,然后【我们的审美】认为这个节目好。于是我们来到了这个贴吧,但是发现我们的贴吧和动漫、游戏、甚至其他美剧比起来,不值一文。这是因为,极速前进表达的东西和方式不是能被【天朝】这个环境的大多数人所接受的。“英文环境”将一批人拒之门外;“游戏节目”的形式让一部分人不感兴趣;“美国梦”的精神并不是能被各种生活条件的人所理解,通过自身努力和参加节目的机缘一夜暴富——这不是我们的意识形态所提倡的。我有时候也是几于“反大众主流”的,理由:那些东西太俗。其中一些是我们的自傲、prejudice,另一些是真俗,但是何为俗?就是审美品味高的人不能接受,但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东西。如果你哪能把【俗】做好,你就能赢,比如“超女”过后“达人秀”又使得选秀类节目焕发青春,虽然看过外国版“达人秀”的观众往往对中国达人秀嗤之以鼻。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