颢之爷玩风筝
颢之爷玩风筝
勇于创新,做出独特风筝
关注数: 52
粉丝数: 1,160
发帖数: 46,363
关注贴吧数: 6
自己飞起来了!
自己飞起来了!
风友的新作品:简单的旋转风筝。
根据放飞图片测绘,画出图纸 风友看到飞机风筝放飞图片想仿制,但是把握不准形状,希望有图纸。于是,我根据放飞图片测绘制作了图纸。风友说:这下好了!想放大几倍,就把每一个尺寸都乘以几,得到一套实际尺寸,就可以画面料了。 ——提醒一句:面料对折只画一半剪裁,避免左右误差。
撩弟风筝骨架:竹子+吸管
撩弟风筝骨架:竹子+吸管
昨天放飞横鱼,让风友们开开眼。
昨天放飞横鱼,让风友们开开眼。
风筝飞,歌声扬
这个挂件怎么样?风友做的。
这就是高手李,一个潜能很大近80岁的瘦老头儿!
高手李的新作品,快80了还这么牛!佩服!
主播来拍机械动态风筝 主播来拍机械动态风筝
主播来拍我的机械动态风筝
看风筝逗乐
高手李新作品的放飞视频
78岁高手李酷暑天的新作,佩服!但是有点心疼他。
附加篾不居中,是有意的不是粗心。
这风筝你会买吗?
给风筝治病的一个实例 风友买的蛇精,正飞着风稍有波动就失态拍下,郁闷!根据经验判断,失态是骨架不稳固造成的。具体说有两种情况:1.横杆太硬上反角出不来,这是商品风筝的通病。而竹篾有自然后弯的特性,工业杆子望尘莫及。2.横竖杆结合不好没有形成一体,导致风筝面出现扭曲。理想的风筝面是向前略有凸起的,保证风的流线冲击之后能够顺溜离去,不会受阻滞留甚至打旋。
风筝不放了,热心练顶球,走几百米。
他们真会玩!
即兴表演回报风友们的生日祝福
学院给我蛋糕,我和风友们共享
高手李想做这个转筒
高手李的新作品
这样玩儿也不错嘛!
今天放飞“面包会有的”
停飞近两个月了,今天复飞!
老风友们这样玩!
换了一组风筝 可惜老爸看不到了!历经百年沧桑,终于驾鹤西去……
78岁风友的塑膜新作品,服不服?
虽不能放飞,但风筝情怀依旧 陪护老爸不能远离,挂起风筝我心飞翔。
一个多月没放飞了! 曾经的“铁杆一号”遭遇难事,没时间也没心情放风筝了。因为98岁老爸病了,住院回家都要有人陪护,家人都在外地,因为疫情不便回来,我虽然75到了需要人陪的年龄,但是毫无办法没有退路只能扛着。保姆白天我夜里,她还要休周日和法定假日。 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忘初心,耐心详细地回复吧友的问题,我太难了!
我这兄弟能耐了!
找出一组数据,请大家分享 011.12.19写的记录: 1、全身哪吒风筝,150克(含红缨枪),宽99厘米。机械部分34克,风车20克,总重204克。 2、全身美女招手风筝,150克,宽105厘米,手臂25克。机械部分35克,总重210克。 3、半身八戒吃瓜风筝,96克,宽90厘米。机械部分30.5克,总重126.5克。 显然,即使包括机械部分,它们也都不是太重,所以比通常的机械动态风筝容易起飞。另外,我采用软板王字结构,宽度不大,比传统的硬翅人物结构简单轻便,重要的是它们都可以卷起来,便于携带。——这些就是我的理念,我不想重复别人! 从图片可以看出,王字风筝的左右风道出来以后类似硬翅风道,效果也接近,但是却简单得多!何乐而不为?这个金箍棒摆动风筝是后来为好友做的,没有留下数据。只记得宽度大概80厘米。
找出一组数据,请大家分享 011.12.19写的记录: 1、全身哪吒风筝,150克(含红缨枪),宽99厘米。机械部分34克,风车20克,总重204克。 2、全身美女招手风筝,150克,宽105厘米,手臂25克。机械部分35克,总重210克。 3、半身八戒吃瓜风筝,96克,宽90厘米。机械部分30.5克,总重126.5克。 显然,即使包括机械部分,它们也都不是太重,所以比通常的机械动态风筝容易起飞。另外,我采用软板王字结构,宽度不大,比传统的硬翅人物结构简单轻便,重要的是它们都可以卷起来,便于携带。——这些就是我的理念,我不想重复别人! 从图片可以看出,王字风筝的左右风道出来以后类似硬翅风道,效果也接近,但是却简单得多!何乐而不为?这个金箍棒摆动风筝是后来为好友做的,没有留下数据。只记得宽度大概80厘米。
找出一组数据,请大家分享 2011.12.19写的记录: 1、全身哪吒风筝,150克(含红缨枪),宽99厘米。机械部分34克,风车20克,总重204克。 2、全身美女招手风筝,150克,宽105厘米,手臂25克。机械部分35克,总重210克。 3、半身八戒吃瓜风筝,96克,宽90厘米。机械部分30.5克,总重126.5克。 显然,即使包括机械部分,它们也都不是太重,所以比通常的机械动态风筝容易起飞。另外,我采用软板王字结构,宽度不大,比传统的硬翅人物结构简单轻便,重要的是它们都可以卷起来,便于携带。——这些就是我的理念,我不想重复别人! 从图片可以看出,王字风筝的左右风道出来以后类似硬翅风道,效果也接近,但是却简单得多!何乐而不为?这个金箍棒摆动风筝是后来为好友做的,没有留下数据。只记得宽度大概80厘米。
我玩机械动态风筝的理念 不觉来贴吧5年了,很高兴认识了很多朋友,但是也有遗憾,那就是我的初心几乎未能实现。我的初心是把旋转、不对称异形、机械动态等等风筝传开。遗憾的是,关心的人很少很少。 我玩机械动态风筝的理念,早就想说了,因为顾虑没人理会就一直搁置着。现在我马上75了,不知哪天就来不及说了,为了不留遗憾,现在决定说一下。 机械动态风筝玩家,很多是企业人员,有条件制作机械部分。但是往往做得很大,繁杂笨重不便携带,起飞要求风力大。 而我是数理教师,没有他们的方便,必须蹚出自己的路来。那就是尽量简化、轻化机械部分,做到了这一点,风筝就可以做得轻一些小一些,这样就可以实现起飞容易,携带方便,而且可以卷起来。——这就是我玩机械动态风筝的理念! 机械部分我考虑过电表水表里面的齿轮组,因为嫌它笨重,最后决定采用轻巧的电子表后面的黑盒子,打开去除秒脉冲发生器部分减少了不少重量,留下齿轮传动部分,时分秒的60进位正好适合风筝动作的变速比。风车转速减小60倍输出的力矩就大了,可以拉动风筝完成动作。理论根据是功率等于力乘以速度,P=FV.,详情见我的《视频科普机械动态风筝》。 接下来的问题是钟表齿轮承受力很小,容易打滑。而为了动作明显,必须采用费力杠杆,即要求齿轮输出较大的力矩才可以。硬拉肯定不行,必须用巧劲来拉。 现在以美女招手的手臂设计为例,说明如何用巧劲来拉出动作。如图,肘关节O是转轴,G是手臂的重心。下面的小孔是挂连杆的,显然O点下面比上面短得多,所以是费力杠杆。 我使用巧劲的理念是:把手臂的平衡位置设置在重心G在O点的正上方的位置,这样从平衡位置往左右摆动都是重心下降的,重力势能都是释放的,所以动作格外省力。只有从左右往平衡位置拉动的时候重心升高,重力势能是增加的,才比较费力。 实践证明,我的理念是正确的。八戒吃瓜、悟空摆动金箍棒也是运用了这个理念设计的。 但是哪吒枪头挑起落下无法运用这个理念,是硬拉的,有齿轮打滑现象。后来我换了香港产的电子表盒子解决了打滑的问题。看来,齿轮本身的质量也很重要。
我玩机械动态风筝的理念 不觉来贴吧5年了,很高兴认识了很多朋友,但是也有遗憾,那就是我的初心几乎未能实现。我的初心是把旋转、不对称异形、机械动态等等风筝传开。遗憾的是,关心的人很少很少。 我玩机械动态风筝的理念,早就想说了,因为顾虑没人理会就一直搁置着。现在我马上75了,不知哪天就来不及说了,为了不留遗憾,现在决定说一下。 机械动态风筝玩家,很多是企业人员,有条件制作机械部分。但是往往做得很大,繁杂笨重不便携带,起飞要求风力大。 而我是数理教师,没有他们的方便,必须蹚出自己的路来。那就是尽量简化、轻化机械部分,做到了这一点,风筝就可以做得轻一些小一些,这样就可以实现起飞容易,携带方便,而且可以卷起来。——这就是我玩机械动态风筝的理念! 机械部分我考虑过电表水表里面的齿轮组,因为嫌它笨重,最后决定采用轻巧的电子表后面的黑盒子,打开去除秒脉冲发生器部分减少了不少重量,留下齿轮传动部分,时分秒的60进位正好适合风筝动作的变速比。风车转速减小60倍输出的力矩就大了,可以拉动风筝完成动作。理论根据是功率等于力乘以速度,P=FV.,详情见我的《视频科普机械动态风筝》。 接下来的问题是钟表齿轮承受力很小,容易打滑。而为了动作明显,必须采用费力杠杆,即要求齿轮输出较大的力矩才可以。硬拉肯定不行,必须用巧劲来拉。 现在以美女招手的手臂设计为例,说明如何用巧劲来拉出动作。<img pic_type="1" src="<img class=" bde_image"="" originsrc="" unselectable="on" onload="EditorUI.resizeImage(this, 560)"> 如图,肘关节O是转轴,G是手臂的重心。下面的小孔是挂连杆的,显然O点下面比上面短得多,所以是费力杠杆。 我使用巧劲的理念是:把手臂的平衡位置设置在重心G在O点的正上方的位置,这样从平衡位置往左右摆动都是重心下降的,重力势能都是释放的,所以动作格外省力。只有从左右往平衡位置拉动的时候重心升高,重力势能是增加的,才比较费力。 实践证明,我的理念是正确的。八戒吃瓜、悟空摆动金箍棒也是运用了这个理念设计的。 但是哪吒枪头挑起落下无法运用这个理念,是硬拉的,有齿轮打滑现象。后来我换了香港产的电子表盒子解决了打滑的问题。看来,齿轮本身的质量也很重要。
我玩机械动态风筝的理念 不觉来贴吧5年了,很高兴认识了很多朋友,但是也有遗憾,那就是我的初心几乎未能实现。我的初心是把旋转、不对称异形、机械动态等等风筝传开。遗憾的是,关心的人很少很少。 我玩机械动态风筝的理念,早就想说了,因为顾虑没人理会就一直搁置着。现在我马上75了,不知哪天就来不及说了,为了不留遗憾,现在决定说一下。 机械动态风筝玩家,很多是企业人员,有条件制作机械部分。但是往往做得很大,繁杂笨重不便携带,起飞要求风力大。 而我是数理教师,没有他们的方便,必须蹚出自己的路来。那就是尽量简化、轻化机械部分,做到了这一点,风筝就可以做得轻一些小一些,这样就可以实现起飞容易,携带方便,而且可以卷起来。 机械部分我考虑过电表水表里面的齿轮组,因为嫌它笨重,最后决定采用轻巧的电子表后面的黑盒子,打开去除秒脉冲发生器部分减少了不少重量,留下齿轮传动部分,时分秒的60进位正好适合风筝动作的变速比。风车转速减小60倍输出的力矩就大了,可以拉动风筝完成动作。理论根据是功率等于力乘以速度,P=FV.,详情见我的《视频科普机械动态风筝》。 接下来的问题是钟表齿轮承受力很小,容易打滑。而为了动作明显,必须采用费力杠杆,即要求齿轮输出较大的力矩才可以。硬拉肯定不行,必须用巧劲来拉。 现在以美女招手的手臂设计为例,说明如何用巧劲来拉出动作。如图,肘关节O是转轴,G是手臂的重心。下面的小孔是挂连杆的,显然O点下面比上面短得多,所以是费力杠杆。 我使用巧劲的理念是:把手臂的平衡位置设置在重心G在O点的正上方的位置,这样从平衡位置往左右摆动都是重心下降的,重力势能都是释放的,所以动作格外省力。只有从左右往平衡位置拉动的时候重心升高,重力势能是增加的,才比较费力。 实践证明,我的理念是正确的。八戒吃瓜、悟空摆动金箍棒也是运用了这个理念设计的。 但是哪吒枪头挑起落下无法运用这个理念,是硬拉的,有齿轮打滑现象。后来我换了香港产的电子表盒子解决了打滑的问题。看来,齿轮本身的质量也很重要。
老JT大全应该也涨了吧? 没看到有关消息,估计也会涨的。
偶然发现,真涨了 编号大全去年1万1有人卖,7千有人收。现在偶然发现“尘缘投资”有人1万8收,18888有人卖。——真涨了。
说说吃风和泄风 很多风友都这样说,但大多数是人云亦云,并不知道其中的含义。我身边不少老玩家说起风筝飞不好的原因时,就会说“泄风不好”、“不泄风”、“吃不住风”等等,怎样“吃”怎样“泄”才好呢?——说不出来。 于是我就思考他们说的吃风泄风到底是什么意思,逐步理出了头绪。 1、吃风,是指风筝接受了风吹,既然如此不如说受风。受风力的大小角度和升力密切相关,直接影响放飞效果,所以必须重视它。 2、泄风,是指风吹风筝以后离开了,是给了风筝作用力以后才离开的,和泄漏完全不一码。离开的路线、是否受到阻碍,直接影响放飞效果,也必须重视它。 3、科学的方法是把风看成是由无数条流线组成的,研究这些流线的运动情况,这样就把风具体形象化了。用这种观点来看,所谓吃风泄风就是风的流线冲击风筝施加受风力,使风筝得到升力,随之离去。 进一步说,风筝接受流线冲击的角度即我们常说的迎角必须合适,这就要求我们调整好上下提线得到合适的上夹角,从而使得迎角合适。然后流线必须按照合适的路线即风道离去,而且是顺溜地离去不能受阻,否则放飞效果就会不好甚至失态飞不成。 ——视力不济,先说到这里吧。
转发一下,凑个热闹
视频科普机械动态风筝
没风不怕,疯一把撒撒欢儿!
春天放飞多了,说几句磨断线吧! 春天风筝多了,搭线、缠绕、磨断线的情况也会多,所以想说几句。 1、绷紧的线容易磨断。所以搭线了切记不要收线,这会使线更紧更容易断。相反应该松线把线上的拉力减下来。 2、交叉角度大的线容易磨断。所以搭线了要靠近使线并拢,交叉角度变为0,如果有缠绕可以抖动并拢的线,让缠绕点从高处下来,看准缠绕方向再解脱。 3、线的强度对磨断的影响:显然强度大的线比较耐磨,凯夫拉占优。 4、线的粗细对磨断的影响:较细的线压强大,磨粗线的时候占上风,但是它磨粗线的同时自身也被磨着,所以哪个先断不一定,还要结合自身强度来决定。 5、收线速度对磨断的影响:缠绕以后如果靠拢抖线不能使缠绕点下来,双方要同时 收线不能 单方面收线,而且双方收线速度要一样。因为收得快的线破坏力更大,它在同样的时间里磨过去的长度更大,等于把磨损分散开了,所以它容易把收得慢的线磨断。 6、深究下去,还有更多情况,这里不再赘述。
返不及待过夏天,哈哈😄
有人要看我的机械动态风筝,多年不玩了居然还能动!
风友的八卦风筝
衬衣-风筝-衬衣
风友的春节之二
风友的春节之一
放飞兴致高,哈哈*
雪中放飞别有风味! 风友都没来,怕冷吗?我不怕!家里8度我也没开电暖,顺应天时该冷就冷吧!
一个伞布,可以做三个这样的风筝。 不知它是否类似钻天燕、冲天追?请赐教!
三个振翅风筝
贵阳风友佳佳的自制风筝
请吧主赐教! 2020年。官方邀请我成为“大神”,并且入选“百大优秀大神”,颁发了奖杯和总经理杨毅签名的感谢信。但是YYDS是2020年度的百大优秀大神,现在已经过去一年多了,为什么我的神标还在?据说“大神”是要经常考核的,考核不过就要取消神标,莫非“百大优秀大神”具有“豁免权”? 到底为什么?请吧主们赐教!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