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草luther
寄生草luther
关注数: 6
粉丝数: 26
发帖数: 2,798
关注贴吧数: 11
笑看谣逼北京麦子是怎么造谣的: 北京麦子2010 09-23 22:27来自iPhone 5s 乌克兰西部利沃夫24~26日,气温将只有最高零下3度.冬天如期而至~[生病][生病]
笑看谣逼北京麦子是怎么造谣的: 北京麦子2010 09-23 22:27来自iPhone 5s 乌克兰西部利沃夫24~26日,气温将只有最高零下3度.冬天如期而至~[生病][生病]
乌克兰局势点评(9月18日) 上周五,我写过一个帖子,说后面一周有四个看点(北约军演、欧盟协定、东部自治法案、访问美加)。到今天为止,除了访问美加正在进行中,其余三个看点均已落地,相关事态也清晰了。这里做一个简单点评。
转帖:杰弗里·萨克斯:让中东自治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comments.caijing.com.cn%2F20140903%2F3685862.shtml&urlrefer=f8e9d4af0123469b0452272da9d0018c 点评: 此文的观点很合我的胃口。美国确实没有必要对中东做深度干预 。美国只要因势利导,在时机成熟时,推动独裁者开放政治参与,扩大政治自由,开始渐进过渡就好了;其余政治博弈和平衡,就由当事国人民,和周边国家来自己处理好了。 比如也门,美国参与就不多,结果也门模式就不错。目前出现了新问题,美国可以继续不管,让哈迪、兄弟会、萨利赫、胡塞等各方面继续博弈,让其背后的沙特、卡塔尔、伊朗等继续博弈,到了危急或者关键时刻,美国稍微出一把力就行。 比如利比亚,美国不管,这样就很好。别看利比亚现在闹哄哄的,其实没死多少人;说是各派武装横行,其实多数也就是部族武装自治、自保;所谓的伊斯兰极端势力攻占的黎波里,其实是兄弟会和世俗派争权,哪有传说中的那么夸张。就这样,不管。让幕后的沙特、卡塔尔继续斗,让周边的埃及、阿尔及利亚着急因而不得不介入;最终平衡了,妥协了,利比亚就安生了,没啥可怕的。 比如阿富汗,美国协调一下加尼和阿卜杜拉的关系,推动组建联合政府就很好;谈判不顺利,反正有各方面压力,也不会随便破裂,就继续借势压两方,最终总能和解。这样就挺好。
从隔壁转一个帖子:《再谈叙利亚危局》 http://tieba.baidu.com/p/3295783970 此文重点从政府军军阀化角度来谈论叙利亚战局。详细大家自己看吧。 点评: 叙利亚军阀化的问题,一直是我关心的。 1.大约2年多前,革命还在热烈进行中,就已经有西媒和网友再谈论部分反对派武装割据一方,不主动进攻政府军,却安于自己的控制区。 2.巴沙尔军方面的军阀化,相关的信息较少较少。不过,一年多前,一些媒体也开始谈论这个问题,说叙利亚已经军阀化,包括巴沙尔军。 3.这种军阀化,如果没有极端的意识形态来号召,这一般也是必然规律。正如苏联撤军后的阿富汗,政府军方面军阀化,部分大军头拥兵自重;反对派一边军阀化更是严重,完全一盘散沙,各自追求自己的利益;直到意识形态狂热、组织凝聚力强的塔利班出来,将这些军阀一扫而空(少数残余力量组成北方联盟,与其继续抗衡)。所以,叙利亚打出这个结果,我也会丝毫不觉得意外。
哈哈,伊朗又悲剧了:阿塞拜疆的逊尼化。 荐文:《伊斯兰教研究高加索的伊斯兰教及其对俄罗斯地区冲突的影响》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cssn.cn%2Fzjx%2Fzjx_zjyj%2Fzjx_ysljyj%2F201406%2Ft20140612_1208497.shtml&urlrefer=98a063a552a33f2a2431764cae438515 节选一段关于阿塞拜疆逊尼化的描述(一般说,阿塞拜疆是世界上什叶派比重最大的国家,比伊朗都大;看了下面这段,觉得伊朗悲剧了): 阿塞拜疆的情况有较大变化。这一地区的逊尼派势力急剧上升。这其中主要包括两方面原因。首先是来自北部达吉斯坦和车臣地区的影响。九十年代以来,来自这两个地区的逊尼派瓦哈比派教徒大量涌入阿塞拜疆。2000年之后,逊尼派教徒逐渐在阿塞拜疆巴库和其它主要城市占据多数地位。[2](268)另一方面的原因可以归结为来自土耳其的影响以及阿国统治者有意识地通过限制地区交流等手段控制伊朗方面的影响。这也使得逊尼派信众人数大幅度上升,甚至部分从前的什叶派教徒也转为逊尼派。历史上,阿塞拜疆地区的什叶派和逊尼派教徒比例一直稳定在85%:15%左右。进入新世纪之后,这一情况发生巨大变化。据统计,逊尼派教徒已经占到信众的30%,某些数据甚至认为这一数字已逼近50%。
为什么不称呼巴沙尔粉丝为哈巴狗? 这个称呼太贴切了,为什么不用呢?
乌克兰下周的热点事件还不少: 1.9.13日(?之前报道是这个日子,但最近不怎么提了,不知道有无变化):北约在乌克兰西部进行军演。 2.9.1x日(?具体日子不明确或者我没注意),波罗申科向议会提交东部自治草案。看看这个草案中,东部自治方案是怎么设计的,议会和民间的反馈如何。 3.9.16日(下周二),乌克兰议会批准与欧盟的伙伴关系国协定。 4.9.17,18,...:波罗申科访问加拿大、美国。 都是比较有意义的大事情。希望过完这周,乌克兰东部局势就基本明朗了。真正意义上的谈判,不会在10月底大选前展开(除非俄罗斯做出重大让步,放弃俄战区的自主武装);故后面,可能的焦点,反而是乌俄之间的经贸关系,尤其是天然气价格谈判。
乌克兰的寡头政治,和俄罗斯的强人政治,谁更靠近民主? 这个问题,在乌克兰广场革命时期,曾经是一个问题。虽然现在大家不说了,觉得乌克兰显然比俄罗斯更接近民主。但其实,很多朋友并不一定搞清楚了这背后的逻辑,因而能够做出基于理性,而不是直觉的判断。 我的答案:显然是寡头政治。 而这背后的理论,和我之前阐述过的民主过渡模式相关。在这个民主过渡模式中,我强调联合政府和地方自治,其本质上就是分权。其背后的理论基础大约是这样的: 1)民主的实现过程,就是不断分权的过程,就是权力从独裁者到寡头到精英到利益集团到大众的,权力不断扩散、不断转移,分权范围和程度不断扩大的过程。 2)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一个通过共和,逐渐实现民主的过程。
经此一役,俄罗斯的外强中干,其诉求和底线均已大白于天下 虽然稍微早了一些,虽然这个预测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但我还是愿意冒这个险,对从去年冬季以来的乌克兰演变做一个总结: 1.俄罗斯的远大追求:重建小苏联(欧亚联盟),成为与中、美、欧并列的世界大国/大势力。经过乌克兰之役,这个追求已经破产。 不幸的是,这个追求正是因为乌克兰才破的产。所以,普京有一种恼羞成怒、歇斯底里的情绪,被亲俄武装和俄罗斯民意一裹挟,就头脑发热、发昏,发动了这场战争,让乌俄两国家遭受这个两败俱伤的打击。 2.俄罗斯的底线诉求:地缘政治、国家安全,不能让北约到家门口来。即便需要付出很大代价,俄罗斯还是在这一点上咬得很紧。这一点,欧洲做得比较克制,没有去挑战俄罗斯的底线;只要俄罗斯不过份,应该会满足俄罗斯的这个诉求。
转帖:俄国对欧“断气”:损敌八百,自伤三千 导语:近日有报道称俄国官员曾表示可能减少供应欧洲国家的天然气量,以遏制欧洲及乌克兰地区。其实自乌克兰内战以来,所谓的“欧盟经济取决于自俄国油气出口”说法一直是颠倒黑白。 2012年,油气出口创汇支撑了俄罗斯超过50%的财政收入、70%的出口额,损失任何包括欧盟在内的大规模国际市场,俄国经济都无法承受。 相比较而言,更严重受制于外部经济环境的经济体是俄罗斯而非欧盟。俄罗斯的经济命脉全在石油和天然气出口,除了军火和能源矿产,俄罗斯的其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并无竞争力。俄罗斯的GDP构成中,常年有超过25%源于石油和天然气出口,能源出口对俄罗斯联邦财政预算的贡献率近十年都保持在60%上下。当前,俄罗斯对油气出口的依赖性在普京掌权的14年里属于最高。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统计数据,2012年,原油和天然气出口创汇支撑了俄罗斯超过50%的财政收入,以及70%的出口。因此,俄罗斯的财政体质、经济景气、以至于政局稳定全系于油气出口表现。失去任何较大规模的国际市场,俄罗斯都将承受不起。以“断气”打击欧盟,几乎是“损敌八百,自伤三千”。
俄罗斯有无可能在停火期间突袭乌克兰? 刚从外长这边看到几条消息,说俄军在新亚述斯克等地有大规模调动;并有网友说,双方都在积极备战。看到这个消息,不觉想,俄罗斯有无可能,利用停火期间发动对乌克兰的突然进攻呢? 我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存在,原因无它,就是“不合算”三个字。 俄罗斯当前面临的两个选择:突然进攻、维持停火,分别分析一下,看看结果如何?
就乌克兰和俄罗斯谈判的合理报价,说说我的看法: 近期乌东战局逐渐平息,各方都朝停火努力。关于停火谈判,进而长期和平的谈判都在紧锣慢鼓的进行中。 乌克兰之家的网友都是亲民主、亲西方、亲乌克兰的。对于俄罗斯公然入侵乌克兰都感到愤慨。这个我非常理解。 但有些网友因此不太愿意谈判,希望战争一直打下去,直到收回东部两州为止。这个我觉得没有必要。毕竟,战争是个两败俱伤的事情,能够通过和谈实现的,能够通过制裁实现的,能够通过威慑实现的,没有必要一定要用枪炮实现。关键是什么条件,谁来担保落实。 之前我就着局势点评,列过一些和谈要点;当时俄罗斯尚未对乌东两州给出报价,所以,还给了一个推测性分析。现在俄罗斯已经借民兵武装的口给了报价,相关情况越来越清楚了;比如俄罗斯并未对东部两州之外的其他地区提出野心,这个就把很多问题简化了。就着这些,可以刷新一下相关的分析:
关于叙利亚未来政治过渡的设想: 这个是随《伊拉克&叙利亚,乌克兰事态点评(8月26日)》发在乌克兰之家吧上的(http://tieba.baidu.com/p/3256117859)。当时就想着要发在叙利亚局势吧才合适,但因为没有这边的权限,只好凑合了。 前天/昨天和@法鲁克旅 网友讨论,说到我的一些想法,就觉得想着还是要把我的这个设想贴到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 乌克兰之家吧那边对伊拉克、叙利亚关注的人少,我这些想法产生的讨论不多,希望这边能多一些碰撞。
终于有资格发帖了,测试一下啊。
白俄罗斯与俄罗斯的领土纠纷: 没想到,居然有和克里米亚之类的麻烦事情,可以看白俄罗斯和俄罗斯的好戏了。
关于纳卡,一个有意思的报道: 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爆发冲突 普京居间调停化解危机 2014-08-13 10:36:13 ... 亚美尼亚近期在加入关税同盟和欧亚经济联盟问题上遇到挫折,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5月底在阿斯塔纳举行的欧亚经济联盟签约峰会上提出,关税同盟边界不能包括纳卡争议地。俄罗斯也同意哈的立场,这让亚美尼亚政府非常被动。亚国内对加入关税同盟和欧亚经济联盟本就存在很大争议,对与俄罗斯的欧亚一体化存在恐惧,如果纳卡被排除在关税同盟外,萨尔基相将面临更大的国内压力。纳卡地区当局对此也非常不满。因此,无论此次冲突是有意挑衅,还是偶然事件,都是该地区紧张局势长期积累的结果。
伊拉克&叙利亚,乌克兰事态点评(8月27日) 一、伊拉克 局势平静,没有新的消息。 一些过去事件的细节,已经补充在26日的点评中了。 二、叙利亚: 局势平静,没有新的消息。 奥巴马在叙利亚展开无人机行动,目前只是侦察。另有网友说,行动范围只限于拉卡省;如果是这样,则对局势演变影响较小,这一点我比较乐见。
伊拉克&叙利亚,乌克兰事态点评(8月26日) 我知道,大家更多的是对军事感兴趣;这方面,我并不是合适的分析者。我本人不擅长军事,对诸如番号、装备型号都一无所知,对战略战术也只是从常理去理解,比较粗浅;而且我的兴趣亦不在此,我更感兴趣的是政治博弈,我认为,政治博弈才是是决定这几个地区未来走势的主要因素,军事只是这个博弈过程中的一个变量而且并不是最重要的变量。所以,战局部分的分析,我基本上只是对各方面消息进行综合和过滤,保留有效信息,处理冲突信息,给出整体评价;不会有大家期待的重磅内容(不管是消息,还是分析)。 就军事方面而言,相比图片、视频等等,我个人也是更喜欢看系统的报道和分析。可惜这样的东东不多。特别希望罗伯特卡帕兄和Zozulya兄能拿出宝贵时间,给大家奉献一下这方面的信息。 好吧,转入正题。
怎么查看我被删除的帖子/回复? 每次登录,都看见右上角提示回收站提醒,不停增加,现在已经11个了。但我也不知道到底删的是啥。点进去,有一些被删除的,但都是比较老的帖子了。谁懂这个,帮忙指点一下。谢谢!
俄罗斯未来国家战略浅析。 这个帖子,本来是回到罗伯特卡帕主帖下面的:http://tieba.baidu.com/p/3249807490 但想写的内容比较多,恐怕会喧宾夺主,所以,还是单独开个帖子算了。
转微博Zozulya的《乌俄天然气争端之大过招》: 靠,试了几次,前言就发不出来,不知道哪句话犯忌了。我在回复中再试试。
看着这个吧一天天热闹起来,还真是挺高兴的。
俄罗斯的黑手,乌克兰之后下一个轮到谁? 我看了俄罗斯族的全世界分布。大体情况是: 1.美国等国(比如巴西、德国、阿根廷)都有俄罗斯族的分布,但鉴于这些都是人口大国,又与俄罗斯不相邻,俄罗斯的黑手怎么也轮不到他们。 2.除此之外,俄罗斯族主要都是分布在前苏联国家。具体分成几档:
我越来越确信,亲俄武装歼灭乌克兰政府军东南三旅是谣言。 之前,我从这个角度分析了一下: “根据大象公会最新关于战争死亡率的文章,个人认为,东南三旅估计战损应该不超过1/3。 这样中烈度的战争,不可能有如此高的伤亡;而且,估计死亡超过1/3的的一半(1/6),加上受伤,这支部队就应该基完蛋了;所以死亡人数有限。而又没有看到亲俄武装对无政府军的大量俘虏,说全歼这支部队,几乎完全不可信。” 这是从合理的战斗死亡率,以及阵亡和俘虏正常比例角度来分析的。 这里又补充一个分析依据: 刚看到微播-天下的播报,说ilovask战斗,乌政府军阵亡9人。而看最近一段时间的战况描述,此地的战斗算比较激烈的了。回顾东南部三旅,都是被围困,补给、增援困难,被俄罗斯炮击等等,很少有提到步兵攻击、激烈交火的。根据一般经验,除非是一开始没有经验和猝不及防,否则,仅仅是炮击,不可能造成比步兵进攻更大的伤亡。照此,三个旅被歼灭,死亡5000人,每天都要死亡100人级别,这怎么可能? 所以,我们基本上可以认定,此地乌军应该是被围困和被单方面攻击不能还手,所以比较困难,士气低迷,难以发挥战斗力,继续耗下去没有意义才撤退的。歼灭一说,完全没有根据。
乌克兰政府军还要面对一个新问题:如何处理俄罗斯族人群。 看维基百科可知,乌克兰各州中,除了克里米亚是俄族占优势外,其余都是乌克兰族占优势的。比例最高的就是现在的东部两州,接近40%(乌族接近60%);其余,介入20~30%之间的还有四个州(东部有哈尔科夫和扎波罗热两州,西部黑海之滨还有敖德萨等两州)。这些也就是我们看到的,俄族分裂分子相对活跃的地区,也是存在分裂危险的地区。而这些州中,也只有东部两州是俄语比重高于乌克兰语比重。 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两州总人口大约700万(2001年数据,2013年估计只有600~650万了),城市人口比重大约90%。其中,俄族在人口上占优势的区级行政区,似乎只有卢甘斯克的东部两区(东北方向的stanitsa,东南方向的克拉斯诺顿),其余都是乌克兰族占优势。这其中,不排除部分城镇是俄族人口占优势的。 这就暴露了一个问题:之前,乌克兰政府军可能主要还是在乌克兰族占优势的地区、城镇活动,但现在不得不面对俄罗斯族人口占优势的城镇了。随着战乱,这种人口比例是向谁倾斜不好说,有可能在部分城镇出现有利于俄罗斯族人口比重的变化。这就造成,乌克兰政府军在部分城镇活动的困难。比如红卢奇,就是一个俄罗斯族占优势的城市;比如卢甘斯克东部两区。 这种新困难,可能需要乌克兰政府军特别重视。
提上来答@真想打你一拳 :为什么伊斯兰不是民主化失败的主要原因 @真想打你一拳 网友说: 在进行伊斯兰教世俗化改革之前,个人感觉几乎不用对阿拉伯世界报任何希望 或许不多品尝一下苦难,阿拉伯社会不会明白其信仰对其发展的阻碍是多么巨大 这个问题放在回复中,三言两语说不清楚,所以我干脆独立成一个帖子。
8月18日事态和19日看点: 有了罗伯特卡帕大神,其实我这个写不写无所谓了。不过,有感而发,写了心理舒服,就还是写吧。
重要文章:《英媒:如何和平结束乌克兰危机?》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orld.people.com.cn%2Fn%2F2014%2F0815%2Fc157278-25472519.html&urlrefer=0b970355b2c908fd0873a7fa5c1ce8b3
叙利亚哈塞克省攻略: 怎么刚发就删了、先只发标题试试。
估计后面几天,乌克兰局势会比较冷: 只是常理推测,大家一笑: 1.前几天,俄罗斯有以人道主义援助为名入侵的动作,乌克兰政府军则几天没有大的军事行动。可以想见,目前俄罗斯人道主义援助行动展开后,乌克兰政府军的军事行动也会冷几天,以静观事态,避免误判误动作扩大事态。
到底有没有明末小冰期? 早在看窃明之前几年,我就知道有明末小冰期这么个说法,很为明末的不幸感到可惜。 窃明自然也是沿用这个说法的。 然后伐清的时候,我查了一下,看到了一些对此质疑的说法,觉得很有道理,就把这个也贴在了本贴吧中。 最近关注人类文明史,阴差阳错,又关注了一下中国气候历史。所以,想再次说说这个问题。边收集资料边写。
夏朝是否存在,我说说自己的看法: 关于夏朝是否存在,一向是争论的热点。我本人疑夏派,但对此研究很少,偶尔看看热闹;但今天零散看了一些资料,有些想法,记录下来,也和大家分享。 我们争论夏朝是否存在,似乎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想搞清楚,中国的文明史到底多长。对此,我觉得,我们还是把下面这两个问题分开比较好。他们虽然有相关性,但本质上是不同的问题: 1)夏文明是否存在? 2)中国的文明史到底多长。比如二里头文化是否算一个文明。
北京最近有啥攀岩比赛吗?想看看热闹。 谢谢指点!
请教初级问题:汉特1.0的原装中轴是方孔还是圆孔中轴? 谢谢!
东吁王朝简介: 都是百度百科上扒下来的,有问题找百度: 掸族统治阿瓦后,缅族不堪忍受其压迫,纷纷移居东吁。四十年战争时,东吁远离战区,未遭战争破坏,人口不断增多。 早在明吉逾(1486~1531在位)时,东吁就与阿瓦联姻而获得皎克西的“粮仓”地区,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又与强大的白古王朝结盟,牵制住阿瓦王朝的进犯。1535年莽瑞体开始进攻白古王朝。1539年攻灭白古王朝,莽瑞体推行了团结孟族的政策,使孟族将士为其所用,并雇佣有近代武器和战舰的葡萄牙兵。1541年又攻占对外贸易要港马都八。莽瑞体去世时,缅甸中部和南部基本统一。
打缅甸,困难的路已经走完,后面的路一点都不难走 看有网友谈缅甸色变,所以,看了卫星地图、地形图、高程图,从高程图找到了腾冲、盈江、八莫、瑞丽的精确位置,发现:真正难走的路已经走完,剩下的路几乎是一马平川。 1.首先是腾冲。腾冲位于大盈江(也叫太平江)的上游一个坝子(类似昆明)。 2.沿此河向下游走,经过大约80公里长度的山地较多的河谷,就到了盈江平原,地势非常平缓。 从百科介绍以及一些图片看,此段河谷确实很平缓,已经适合航运了。 3.继续下行,过虎跳石,就是一段大约40~50公里长的险峻河谷。过了这段河谷,也就出境到了缅甸的伊洛瓦底江河谷。 4.继续下行大约10~20公里,就汇入伊洛瓦底江,而汇合处就是八莫。 5.此后,沿伊洛瓦底江下行,一马平川,属于缅甸开发最早,农业最发达,人口最集中的地区。而且可以沿河行船。 所以,邓名已经把最难的路走完了。后面的路,虽然距离仍然不短(估计800公里),但都好走,而且可以行船(比三峡的同航条件好多了)。如果没有意外,每天20公里路,加上打仗,2个月可以攻占缅甸首都曼德勒了。
熊猫为什么选择了制度变革,作为近两部作品的主题? 我想,这一方面是因为熊猫的思考:《窃明》之后,黄石的路会怎么走?明朝的未来会更好吗?熊猫对此没有信心。这个有些过虑。但更容易有共识的一个判断是:就算黄石在世时改变了明朝,死后又怎么办?不变革制度,不过推迟了而不是改变了历史,历史还会走到老路上。 另一方面,我想,是因为熊猫深深的人文关怀。本帖主要谈这个。
对于穿越小说中的制度变革,我觉得,只有下面的思路是可行的: 1)只有从明末开始才有可能,之前都几乎不可能。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个时代,有荷兰和英国走在了前面,可以给中国做榜样;而工商业也开始迅速发展,从而为社会以及政治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没有先进国家先进制度先进文化作为榜样,迟早还会走偏,退回到传统专制道路上来。 所以,如果能拖到1750年工业革命之后穿越,那就挑战不大了。 而如果是明末之前穿越,还是老老实实做一个明君大帝好了。 2)指望穿越者自己建立起最终的制度是不可能的。 一代人的时间,是完全不足以建立一套近代政治制度的。穿越者本人能开创某个制度,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基础,就已经很成功了。能走完上游就相当了不起;所有比这更远大的目标,都是空想。 3)开创一个新制度,奠定后续发展的基础,目前看,也只有一个可行思路:地方自治+组成联邦,限制君权。这样的制度是有自我强化能力的,可以自我巩固,自我改良,逐步演进。其余的,都是不稳定平衡,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垮掉。 我这不是吹嘘《伐清》,而是吹嘘我自己。我是在思考穿越1644年的战略时,想通了这个问题;然后才看到了伐清,居然思路大同小异。可见,即便这个思路也不对,至少不是毫无根据的。
哈哈,我又蒙着了一个: 新更的裁军中有这样一段: “叙州的明军守军还开始对金沙江进行勘探,邓名希望能利用这条水道沟通建昌和云南。眼下成都向建昌运输物资的能力非常有限,如果找不到可以利用的水道,就无法在物资上帮助李定国,更不用说带着大批军民进入云南助战;不过叙州的明军告诉邓名对此最好不要抱太大的希望,因为金沙江的水流湍急,两岸地势险峻,大船无法通航,小船的危险又太大。” 这不就是我昨天说的吗——如果能走金沙江到建昌就好了;可惜金沙江下游水流湍急,难以通航。
灰熊猫开创了穿越文学史上的两个时代, 其注定会成为穿越文学史上的标志性人物。 1.第一个时代是:军事描写专业化时代。 这之前,我看过的不多的穿越小说,对战场的描写,都是诸葛亮式的用计,和洒狗血式的士气鼓动;背后就是乱开金手指发展出来的火器。《窃明》的横空出世,彻底改变了穿越小说的军事描写,把近代战术,后勤作为重点,士气被训练所替代,勇气被队列所替代,后勤带来了对经济基础的严酷要求,等等。在此基础上,之后稍微好一点的穿越小说,对军事的描写都专业化了很多。
1644年,要是李自成和崇祯有一个人不那么笨就好了: 1.李自成: 李自成也不想做流寇。1640年复起之后,就基本不再流动,而安心在豫西鄂北巩固地盘;1643年底大败孙传庭,消灭了明廷最后一支大规模野战部队之后,占领了西安,就开始得意忘形了,急于求成。 一般的割据者(包括无数的穿越者)都知道,此时应该先巩固地盘,稳定后方;然后再征服全国。例外的,太平天国算一个,但占领了南京之后,也是安心巩固地盘,只派了偏师北伐,主要目的也是为了以攻代守。吴三桂起兵反清,也有人提出直捣黄龙的建议,其实也是纸上谈兵,乃风险很大之举。 如果李自成按照这个常规战略走,先控制西北,再徐图中原,最后总攻明朝,多拖几年,虽然可能会让明朝缓过一口气,出现一些变局;但毕竟自己的实力才是最重要的,结果会好很多。 反正李自成最终是没有耐住性子,他急于东征,并且居然真占领了北京。此时,后患就冒出来了——后方不稳,败一次给满清和吴三桂,之后就不可收拾了。
邓名去昆明干什么? 是不是会趁机去广西打打秋风,甚至占领北海夺个出海口之类的? 照我之前的分析,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和吴三桂、尚可喜搭上线,也建立私下的合作关系。就不知道,山西绿营啥时候进川,给邓名留了多少时间折腾。
赵良栋已经奉命回陕西编练新兵去了 这是个重要伏笔。不然,后面重庆之战还有啥好打的:)
伐清为何不走种田路线? 1.其实也不是完全没走,必须在成都垦荒。但显然,作者对这个没抱多少希望,而是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只是想办法让百姓过得好一点,并未准备从中获得财政能力。 2.这样做,有作者的趣味在里面。但背后,也确实是无可奈何。 3.在伐清的描述中,云贵川的人口非常可怜。虽然没有给出准确数据,但夔东的10万家属,建昌的4万辅兵,都是重要的人口资源,可见云贵的人口数量。直觉上,这个时期,云贵的人口可不到100万。但综合其他相关资料,吴三桂入川之前,云南人口估计应该有300万;四川算50万。经过吴三桂这么一折腾,云南假定还剩250万,加上四川、夔东人口,算300万,这也就是残明手中的人口数量了。至于湘西、桂西,都已经在清廷控制之下,不要指望了。甚至滇东的部分地区,当也在清廷控制之下,这要算进来,残明的人口数量就更少了。注意:另外应该还有一些少数民族人口,估计也会有大约200万。但这部分人口一来贫困,二来也很难开发,就不算进来了。
熊猫小说最大的优点就是故事讲得有趣: 不慌不忙,轻松随意中,冷幽默一个个的往外冒。这种文笔在穿越小说中,确实鹤立鸡群。 当然这是在不离谱的前提下,否则会倒胃口的。 不管是《窃明》还是《伐清》,都是这样。 《虎狼》差点,主题先行,所以就有点急躁。
祸害大清 第一百六十八章 胖子组合拳(图)
第一百六十一章 两败俱伤 度娘
何不把海南岛夺过来? 既然已经和尚可喜撕破了脸,那就干脆再进一步,把海南岛也夺过来。有了海南岛,才能更有效的保护航道和海外贸易;只要用先进武器和思想掌握制海权,海南岛进可攻,退可守——可以直接威胁甚至可以相机夺取广州,而海峡好歹也有20公里宽,任你清兵再多再强大,也只能望洋兴叹;海南岛有30万人口(资料上说,康熙年间海南岛人口40万口,嘉庆年间迅速上升到150万),热带适合种植鸦片,经济自立也不是问题,供养3万精兵和一支强大海军也没有困难;时机也合适,反正要静坐一年半,不如到海南岛练练兵;如果掌握在胖子手中,也是一个绝佳的根据地——可以独立发展,可以在三藩、郑氏之间纵横捭阖。好处这么多,何不试试? 至于夺取海南岛的难度,更是不大。以满清和尚可喜的眼光,还看不出海南岛的重要性,尤其是对卢胖子的重要性。所以,利用商船偷运,用先进武器给驻军来个下马威,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希望黄乃明不会成为又一个黄希文。 否则的话,虽然黄乃明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但黄石在干吗?如果对新军之弊毫无警觉,任由这些封建军官们糊弄,这不是黄乃明糊涂,而是黄石糊涂。
看来,许平的上坡路还没有走完: 看最近的几个章节,许平居然逆天地把李自成给扶出了些英主的模样,看来,大顺的衰败,只能是走一条和真实历史不同的路了。 尤其第六节(委任)所暗示的一些内容,许平估计还能上一次大坡——扫荡南明,最终黄石只能以长江为界,与大顺对抗了,差不多是六省对抗十二省。这样也合理,否则,仅以现在的实力对比,南方只要军队建成,打败北方几乎是反手之劳。而且这也合乎灰熊猫/黄石的设想:靠许平扫荡明朝余孽,黄石方能开天辟地,建立全新的政治/社会体制。南明尚有宗室,有官僚(尤其东林),有军阀,假许平之手去扫清,比黄石去扫,要名正言顺的多。
下一步情节会怎么发展? 胡思乱想几种可能: 情形1:大顺南征,许平挂帅,结果大胜。 可能性:零。否则,小说就已经结束,不会有后来的齐顺决战。 情形2:大顺南征,许平挂帅,结果大败。 可能性:零。否则,小说很快就该结束,不会再有后来的齐顺决战。 情形3:大顺南征,许平挂帅,结果拉锯。 可能性:很小。如果这种情况下,仍然能够形成僵持,则顺军实际上离败亡不远。故许平必然全力以赴,要么取胜,要么败归,不会僵持下去。除非是大顺后方出现变故,比如前明降军叛乱,或者插汗南征。 情形4:大顺南征,许平没有参加,或者被架空。结果顺军南征失败,因而许平重新上位,或者政变上台。 可能性极大:许平战功卓著,已经功高盖住;如果再指挥南征获得胜利,则顺王王位难保。考虑到顺军进京后必然的腐化,又因为许平放任崇祯上吊,君臣之间形成隔阂;许平的退隐山林愿望强烈;等等,都为许平暂时退居二线埋下了伏笔。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