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故人来 天山故人来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九千里/吹度玉门关/~来自天山南麓,西域汉家男儿。
关注数: 105 粉丝数: 384 发帖数: 11,393 关注贴吧数: 649
白马城——拜城地名的由来 拜城县委史志办工作人员经过长期的文献研究及实地考察,近日完成了学术论文《龟兹都督府遍城州考臆》。 文章指出,龟兹“尚白”的信仰来自神话“水”“天”“山”以及 “白”色观念等神学体系,他们不仅把这些自然神明人格化,其地名也多带有“白”字,如拜城境内的白马河、白马渡、白马城、白马镇、白城、白寺、白寺镇、白寺城等,因此可以说,拜城之名早在龟兹早期,甚至“史前”就已经被确定下来了。 文章认为,拜城地名见于汉文典籍的,似乎是从唐代开始的。据《唐书》载:“河西内属诸胡,州十二,府二:乌垒州、和墨州、温府州、蔚头州、遍城州、耀建州、寅度州、猪拔州、达满洲、蒲顺州、郢及满洲、乞乍州;妫塞都督府 渠黎都督府。”首度出现“遍(拜)城”,另外,乌垒州、和墨州、温府州、蔚头州已通过考证,应为今之轮台、温宿(阿克苏市)、乌什、阿合奇地,而遍城州等却无籍可考。 文章进一步指出,就此关联情况来看,此州也应在龟兹附近,具体说就应该是今天的拜城。文章认为,至于说“拜城为突厥语‘巴依’之音译”的说法,这也是“名从主人”,是后来的突厥语音译了汉语白马城罢了。至唐代,拜城有民万余,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又是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拜城盆地),符合当时“裂土置州县”治理的条件。
“温州援疆医疗队人才工作室”在新疆拜城成立  天山网讯 (记者何海云报道)6月3日,“温州援疆医疗队人才工作室”成立授牌仪式在新疆拜城县人民医院举行。这是温州市援疆指挥部为贯彻落实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及省指挥部6月1日召开的各市指挥长会议精神,率先在拜城县成立的援疆人才工作室。   据了解,医疗队人才工作室成立后,将结合拜城县人民医院的实际情况规划医疗援疆工作,在医院设立办公室和学习培训活动基地,开展师徒帮带、医学讲堂、学术活动、微信平台、外聘专家和开展义诊活动等多形式的培养帮带提升工程,为援疆医疗人才和医院卫技人员之间搭建起一个沟通、传授、帮带的纽带,从而推动医疗援疆工作实效性,提高拜城县人民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工作室的成立得到了温州市援疆指挥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购置了投影仪、教学模拟人、电脑、医学书籍等设备,同时为工作室的日常工作开展提供经费保障。   今后,温州市援疆指挥部还将在拜城实验高中开设“温州援疆教师重点学科教研室”,为全县有关学科老师提供交流学习的传帮带平台;在县行政服务中心开设“温州电脑网络人才服务拜城工作室”,向全县各行政事业单位开放,搭建微机网络技术交流平台。
天山派真的存在 我少年时就看梁羽生的武侠小说了,可以说到如今似乎除了《武林三绝》没看全之外,基本上都看过了,当然小说详细情节也忘的差不多了。 梁公小说里有个天山派,我一直都认为在真实的武林中是不存在的。可是经过我多年的收集有关资料查证,历史上在新疆还真的有天山派,当然不是小说中的天山派。 天山派有新老之分,新天山派是新疆乌鲁木齐的武术界人士2007年成立的,实际上是借用武侠小说中天山派的品牌和名气,是新疆本土武学集成。梁公没想到他虚构的小说倒真催生了一个新的武术门派吧。 梁公写小说时更没想到到是历史上真的存在一个天山派,创立于宋末元初,就在天山上,属于道教全真道里的一个小派系,是不为人知的一个隐修派,一直流传到民国年间,解放后道士们星散流离,基本失传了。这一派的道士主要以养生练气为主,为了强身健体和防御野兽自卫保身,也同时修习武术,因此也能算是个武术派别了。 我查到解放后公开报道的仅有两例自称是天山派传人的,一例是80年代大陆有个叫陈伟的气功师自称是得到天山红庙观道人亲传,似乎曾经公开传授过气功,估计老一代喜欢练气功的听说过吧,现在不知所踪。还有一例是2001年《福建早报》报道过福建有个近百岁的老道自称年轻时在天山上修炼过8年。
关于发布禁火令的通知(拜政发〔2014〕12号) 各乡镇(场)人民政府(管委会),县直各有关单位: 目前,我县已进入春季大风时节,为有效预防和减少大风天气情况下火灾的发生,保护全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经县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发布如下禁火令: 一、本禁火令自发布之日起至5月31日止。 二、在执行禁火令期间,严禁大风天在户外做饭、打馕、烤火、焚烧垃圾;严禁随意烧荒、焚烧植物秸杆、烧地边草。 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农田林网、绿色通道等防护林带、宜林荒山、未成林造林地、灌木林地等易引发火灾的地段违规用火。 四、广播电视宣传中心要发挥宣传优势,大风天气期间要利用广播、电视滚动播放《农村消防知识电视专题片》、《农村消防知识广播讲座》。 五、各乡镇(场)及派出所、村级警务室要加强对村(居)民用火、用电、用油、用气的管理和检查,对可能引起火灾的行为要及时予以制止,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检查清理村民房前屋后堆放的柴草,严防大面积火灾的发生。 (二)检查清理牲畜圈舍,减少可燃杂物的堆放。 (三)检查村(居)民安全用火、用电、用油、用气情况,及时排除火灾隐患。 (四)加强对村(居)民的消防宣传教育,积极组织开展好农村防火知识进校园、进课堂“双进”活动。 2014年3月11日
新疆抢救性发掘拜城多岗古墓群 研究龟兹地区青铜文化 中新社 乌鲁木齐4月16日电 记者16日从新疆拜城县获悉,为配合当地石油公路及库车—拜城—玉尔滚高等级公路工程建设,拜城县多岗古墓群抢救性发掘工作于15日起正式启动。   据拜城县文体广影局副局长吐逊江·木沙介绍,多岗古墓群位于拜城县境内,东西约1公里,南北约500米。199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队与拜城县文管所曾联合发掘墓葬100座,出土陶、铜、等遗物600余件。该古墓群年代属于西周至春秋时代。2003年2月被新疆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悉,为确保石油公路和高等级公路施工进程,防止新盗墓者的光顾,经有关部门审批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在拜城县文物局的协助下,积极投入到初步确定的113座古墓的发掘工作中。预计是次古墓发掘工作于2013年5月底结束。   吐逊江·木沙表示,该古墓群的抢救性发掘对研究龟兹地区青铜时代的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历史考古意义。拜城县位于新疆西南部,塔里木盆地西北部,天山中段南麓,县城拜城镇距乌鲁木齐公路里程860千米。拜城县境,汉时为姑墨国、龟兹国地,归西域都护统领。其县境内有闻名世界的克孜尔千佛洞,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刘平国摩崖石刻、温巴什石窟等多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我给新疆教育厅提的建议 1.建议编写一本大学版和中学版的通用地方乡土教材《新疆地理》及配套的《新疆地理图册》,可以作为选修课使用,使大家更加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新疆。在90年代初,中学发过《新疆地理图册》,却没有配套的《新疆地理》书。 2.建议扩充高校通用教材版的《新疆地方史》详细内容,由一册扩充为上、下册,同时配套高校版和中学版的《新疆历史地图册》,以供学习和了解新疆历史。 3.建议新疆的高校里设立维语选修课,让大家学习一点维语,了解一些维吾尔的文化风俗,加强民族交流和民族团结。 4.在各地方的维汉合校的中小学里加强民族交流,“双语教学”既要提倡少数民族学生从小学习汉语,也要倡导汉族学生学一点维语,以便民族交流。建议每周设了两个选修课时,让汉族学生学习一点维语,重在口语交流无障碍。可以让维汉学生结对子,相互进行语言学习,从小开始民族交流,树立民族团结的思想。 5.在地方一些学校,中午学校不开放,不允许学生中午放学后待在学校里,一些离家较远不回去的学生中午没地方去,冬天在外面挨冻,夏天在外面没处午休,建议中午学校开放,允许学生进入学校和班级。我小时候上学,学校不但中午开放,星期天都允许学生进入学校。现在学校硬件越来越好了,软件管理却跟不上,要以人为本,更加人性化一点,服务于学生才是,不能只考虑学校方便管理的角度。
我给新疆教育厅提的建议 1.建议编写一本大学版和中学版的通用地方乡土教材《新疆地理》及配套的《新疆地理图册》,可以作为选修课使用,使大家更加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新疆。在90年代初,中学发过《新疆地理图册》,却没有配套的《新疆地理》书。 2.建议扩充高校通用教材版的《新疆地方史》详细内容,由一册扩充为上、下册,同时配套高校版和中学版的《新疆历史地图册》,以供学习和了解新疆历史。 3.建议新疆的高校里设立维语选修课,让大家学习一点维语,了解一些维吾尔的文化风俗,加强民族交流和民族团结。 4.在各地方的维汉合校的中小学里加强民族交流,“双语教学”既要提倡少数民族学生从小学习汉语,也要倡导汉族学生学一点维语,以便民族交流。建议每周设了两个选修课时,让汉族学生学习一点维语,重在口语交流无障碍。可以让维汉学生结对子,相互进行语言学习,从小开始民族交流,树立民族团结的思想。 5.在地方一些学校,中午学校不开放,不允许学生中午放学后待在学校里,一些离家较远不回去的学生中午没地方去,冬天在外面挨冻,夏天在外面没处午休,建议中午学校开放,允许学生进入学校和班级。我小时候上学,学校不但中午开放,星期天都允许学生进入学校。现在学校硬件越来越好了,软件管理却跟不上,要以人为本,更加人性化一点,服务于学生才是,不能只考虑学校方便管理的角度。
炎黄子孙华夏民族(转) 当我登上那古老的城墙,当我抚摸着腐朽的柱梁,当我兴奋的倚栏远望,总会有一丝酸涩冲上喉头,总听到有一个声音大声的说:记得吗?你的祖先名叫炎黄。 有人跟我说,曾经有一条大鱼,生活在北冥那个地方,它化作一只巨鸟,在天地之间翱翔。巨鸟有如垂天之云般的翅膀,虽九万里亦可扶摇直上。圣贤赋予我们可以囊括天宇的胸襟,为我们塑造一个博大恢弘的殿堂。 那时候,有个怪异的青年名叫嵇康,他临刑前,弹奏了一曲绝响,那宽袍博带在风中飞扬,他用了最优雅的姿态面对死亡。几千年过去,依旧有余音绕梁,只是他不知道,真正断绝的不是曲谱,而是他的傲骨,乃至他身上的衣裳。 我也曾梦回大唐,和一个叫李白的诗人云游四方,他用来下酒的是剑锋上的寒光,他的情人是空中的月亮。我曾见他在月下徘徊、高歌吟唱,长风吹开他的发带,长袍飘逸宛如仙人模样。 可是后来换了帝王,他用一杯酒捧起了文人,摒弃了武将。他的子孙最终躲进了人间天堂,把大片的土地拱手相让。然而在寒冷的北方,正有一支军队征战沙场,敌人都说,有岳家军在,我们打不了胜仗。可叹英雄遭忌,谗士高张,一缕忠魂终于消散在西湖之傍,一个民族的精神就这么无可逆转的消亡。然而血色夕阳中,我依稀见到,有人把它插进土壤,那是将军用过的,一支宁折不弯的缨枪。 时间的车轮悠悠荡荡,终于在甲申那里失了方向。于是瘦西湖畔,梅花岭上,为纪念这个悲剧建起一座祠堂。那个叫史可法的文弱书生,他不愿散开高束的发髻,更不能脱去祖先留给他的衣裳,于是他决定与城共存共亡,丢了性命,护了信仰。残酷的杀戮,如山的尸骨,并不能把民族的精神埋葬,有人相信,千百年后,它依然会在中华大地上熠熠发光。 就在千百年后的今天,我坐进麦当劳的厅堂,我穿起古奇牌的时装,我随口唱着myheartwillgoon,却莫名其妙的心伤,因为我听到一个声音大声的说:忘了吗?你的祖先名叫炎黄。 我记得了,一群褐发篮眼的豺狼,带着尖船利炮,拆了我们的庙宇,毁了我们的殿堂。于是百年之后的今天—— 我们懂得民主自由,却忘了伦理纲常,我们拥有音乐神童,却不识角徵宫商,我们能建起高楼大厦,却容不下一块公德牌坊,我们穿着西服革履,却没了自己的衣裳。 在哪里,那个礼仪之邦?在哪里,我的汉家儿郎? 为什么我穿起最美丽的衣衫,你却说我行为异常?为什么我倍加珍惜的汉装,你竟说它属于东瀛?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