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香菇🐵 liuenhui046
关注数: 14 粉丝数: 80 发帖数: 633 关注贴吧数: 7
2017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导赏 非官方中文节目册 2017年元旦,第77届维也纳爱乐乐团新年音乐会将迎来一张“新面孔”——Gustavo Dudamel(古斯塔沃·杜达梅尔)。虽然这位出生于委内瑞拉的青年指挥家与乐团的合作已近十年,但执棒这台历史悠久的年度盛典还是第一次。杜达梅尔由此成为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历史上首位“80后”指挥家。有意思的是,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位“70后”指挥过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而“60后”里也只有威尔瑟-莫斯特一人(还是1960年出生的)。不难预见,作为首度登台时最年轻的年度指挥,年方36岁的杜达梅尔有望长期保持这项记录。 在制订演出计划时,杜达梅尔和乐团又联手创造了一项新纪录——共有九位作曲家的作品将登上2017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舞台,他们分别是:施特劳斯家族的四位成员(老约翰、小约翰、约瑟夫、爱德华)以及弗朗茨·莱哈尔、埃米尔·瓦尔德退费尔、弗朗茨·冯·苏佩、卡尔·米歇尔·齐雷尔、奥托·尼克莱。这个庞大的阵容在入围作曲家人数方面无疑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但细看之下都是情理之中的选择——除了弗朗茨·莱哈尔之外,其余作曲家的名字都曾出现在往届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曲目单上;而包括莱哈尔在内的所有五位施特劳斯家族成员以外的作曲家,则或多或少都与圆舞曲、轻歌剧、维也纳这些新年音乐会演出的核心元素存在显而易见的关联。莱哈尔虽然原籍匈牙利,但后来定居维也纳,并在这里成名,完成了几部传世的轻歌剧与圆舞曲;瓦尔德退费尔虽然来自法兰西,但因擅于圆舞曲和波尔卡创作而被人称为“法国的施特劳斯”;苏佩和齐雷尔,前者作为高产的轻歌剧作曲家,是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同代人,后面这位则一度是施特劳斯家族音乐事业最强有力的竞争者;至于奥托·尼克莱,他一直被视为维也纳爱乐最重要的创立者之一,而被乐团所铭记。 在乐团宣布杜达梅尔接棒2017年新年音乐会之初就有乐迷畅想:这位出生于南美大陆的年轻人一直对美洲作曲家的管弦乐作品偏爱有加,他是否有可能说服乐团,将Bernstein的《Mambo》或Ginastera的《Malambo》这类风格火爆的美洲交响舞曲搬上元旦金色大厅的舞台?虽然是个脑洞大开的设想,但这样的期许也非毫无根据——近几年维也纳人的确在不断拓展新年音乐会演出曲目的外延,接纳了维也纳舞曲之外更为多元的音乐风格。只是这部分乐迷忽视了一个事实——虽然越来越多的作曲家被纳入进来,但年度指挥和维也纳爱乐从未将新年音乐会的选曲范围拓展到欧洲版图以外的地方。事实证明,这项传统没有因为杜达梅尔的到来而发生改变,未来也不太会轻易改变,毕竟这台音乐会作为奥地利的国家名片,无论是核心理念还是艺术趣味,始终根植于欧洲文化。 阅读完整全文请移步: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soomal.com%2Fdoc%2F10100007037.htm&urlrefer=8b5f19b5edf534f922a2f4208e264bab
2017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导赏 非官方中文曲目册 2017年元旦,第77届维也纳爱乐乐团新年音乐会将迎来一张“新面孔”——Gustavo Dudamel(古斯塔沃·杜达梅尔)。虽然这位出生于委内瑞拉的青年指挥家与乐团的合作已近十年,但染指这台历史悠久的年度盛典还是第一次。杜达梅尔由此成为首位执棒该项演出的“80后”指挥家。有意思的是,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位“70后”染指过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而“60后”指挥家里也只有威尔瑟-莫斯特一人(还是1960年出生的)。不难预见,作为首度登台时最年轻的年度指挥,年方36岁的杜达梅尔有望长期保持这项记录。 在制订演出计划时,杜达梅尔和乐团又联手创造了一项新纪录——共有九位作曲家的作品将登上2017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舞台,他们分别是:施特劳斯家族的四位成员(老约翰、小约翰、约瑟夫、爱德华)以及弗朗茨·莱哈尔、埃米尔·瓦尔德退费尔、弗朗茨·冯·苏佩、卡尔·米歇尔·齐雷尔、奥托·尼克莱。这个庞大的阵容在入围作曲家人数方面无疑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但细看之下都是情理之中的选择——除了弗朗茨·莱哈尔之外,其余作曲家的名字都曾出现在往届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曲目单上;而包括莱哈尔在内的所有五位施特劳斯家族成员以外的作曲家,则或多或少都与圆舞曲、轻歌剧、维也纳这些新年音乐会演出的核心元素存在显而易见的关联。莱哈尔虽然原籍匈牙利,但后来定居维也纳,并在这里成名,完成了几部传世的轻歌剧与圆舞曲;瓦尔德退费尔虽然来自法兰西,但因擅于圆舞曲和波尔卡创作而被人称为“法国的施特劳斯”;苏佩和齐雷尔,前者作为高产的轻歌剧作曲家,是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同代人,后面这位则一度是施特劳斯家族音乐事业最强有力的竞争者;至于奥托·尼克莱,他一直被视为维也纳爱乐最重要的创立者之一,而被乐团所铭记。 在乐团宣布杜达梅尔接棒2017年新年音乐会之初就有乐迷畅想:这位出生于南美大陆的年轻人一直对美洲作曲家的管弦乐作品偏爱有加,他是否有可能说服乐团,将Bernstein的《Mambo》或Ginastera的《Malambo》这类风格火爆的美洲交响舞曲搬上元旦金色大厅的舞台?虽然是个脑洞大开的设想,但这样的期许也非毫无根据——近几年维也纳人的确在不断拓展新年音乐会演出曲目的外延,接纳了维也纳舞曲之外更为多元的音乐风格。只是这部分乐迷忽视了一个事实——虽然越来越多的作曲家被纳入进来,但年度指挥和维也纳爱乐从未将新年音乐会的选曲范围拓展到欧洲版图以外的地方。事实证明,这项传统没有因为杜达梅尔的到来而发生改变,未来也不太会轻易改变,毕竟这台音乐会作为奥地利的国家名片,无论是核心理念还是艺术趣味,始终根植于欧洲文化。 阅读完整全文请移步: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soomal.com%2Fdoc%2F10100007037.htm&urlrefer=8b5f19b5edf534f922a2f4208e264bab
《2016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前瞻》附1987-2016年热门曲目排行榜 再过不久,我们就将迎来2016年的维也纳爱乐乐团新年音乐会。回顾历史,从1941年的第一届算起,这台年度音乐盛宴已经伴随维也纳这座城市走过了整整75个年头。几个月之前,SONY唱片推出了一套23CD规模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75周年纪念专辑》,收录了75年以来所有319首曾在新年音乐会上演出过的作品,其中不乏首度公开发行的珍贵录音;而对于那些无法从历史实况录音库中觅得的曲目,爱乐乐团的演奏家们组成了一支微型室内乐团,以精致小巧的编制和典雅怡人的演奏,精彩重现了这部分极少露面的作品并收入合辑之中,为之前的75届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做了一个完整总结。 即将拉开帷幕的第76届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将由杰出的拉脱维亚指挥大师马瑞斯·杨松斯执棒,这也是他继2006年、2012年之后第三度在辞旧迎新之际站上维也纳金色大厅指挥台。与之前两次在演出曲目数量上连破纪录不同(分别是23首和24首),2016年杨松斯和乐团只安排了21首作品,总数虽然下降,但圆舞曲的篇幅有所增加(如果将下半场的《舞会场景》算上,总共将有七首圆舞曲上演)。全部曲目出自于八位作曲家之手:除了施特劳斯家族的四位成员(老约翰、小约翰、约瑟夫、爱德华)以及之前偶有露脸卡尔·迈克尔·齐雷尔之外,还有三张“新面孔”——Robert Stolz(罗伯特·施托尔茨)、Joseph Hellmesberger,Sr(老约瑟夫·赫尔梅斯伯格)和Emil Waldteufel(埃米尔·瓦尔德退费尔)。 延续之前两次合作新年音乐会时的惯例,杨松斯和乐团依然用一首进行曲作为整场演出的开篇,这次的选择是罗伯特·施托尔茨的《联合国进行曲》。这位1880年出生于奥地利的音乐家,成为1941年以来出现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的第26位作曲家,同时也打破了一项纪录——在截止2016年所有入围节目单的作曲家中,他是最晚离世的一位(1975年去世)。此前这项纪录由艾米尔·尼古拉斯·冯·雷兹尼切克保持(1945年去世)。 某种程度上,施托尔茨是作为一名电影配乐作曲家而被听众所知晓的,但其创作的圆舞曲和进行曲同样广受欢迎,他曾经获得过施特劳斯家族颁发的银质勋章,经常以指挥家的身份不遗余力地发扬“维也纳舞曲”的荣光,在不同时期带领许多乐团演奏过施特劳斯家族以及由他本人创作的轻音乐作品,去世之后又被葬于维也纳中央公墓与小约翰·施特劳斯为邻,因此被评论界称为这一领域“最后一位杰出的代表人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施托尔茨曾经移居美国,并在纽约迅速建立了自己的声望,而当他准备返回维也纳的前一年,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进行曲》的创作灵感由此而生。这无疑是一首极具节日庆典气氛的乐曲,一开篇小军鼓和铜管乐便一齐喷薄而出,着实“先声夺人”;随后欢快、热闹、雄壮的气氛贯穿始终。回顾往届演出,似乎只有1998年开篇的《旗帜飘扬进行曲》可在气势上与之相提并论。但如果仔细品味不难发现,与施特劳斯家族的众多德奥进行曲相比,这首《联合国》无疑更多了几分“好莱坞大片”式的直率与豪迈。对于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而言,这是一种新鲜的味道。 完全图文版: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t.cn%2FR4Unv0r&urlrefer=f69679fdd4c859f995dad9c2e9c609bd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