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香菇🐵
liuenhui046
关注数: 14
粉丝数: 80
发帖数: 633
关注贴吧数: 7
我的创北申沃车队 还在继续扩容中
一起来怀旧(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上海公交车回顾) 首先是SK663
整装待发,为上海的公交事业再立新功
晒车啦 上海公交车型为主
贴一批自己拍的上海公交车模 贴一批自己拍的上海公交车模
2041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畅想 随着人工智能带来的革命,2041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年度指挥将是机器人大师——muse go;开场曲将演奏专攻维也纳轻音乐创作的人工智能作曲家——Alpha Strauss花了三分钟写成的《走向人工智能时代圆舞曲》。
2017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导赏 非官方中文节目册 2017年元旦,第77届维也纳爱乐乐团新年音乐会将迎来一张“新面孔”——Gustavo Dudamel(古斯塔沃·杜达梅尔)。虽然这位出生于委内瑞拉的青年指挥家与乐团的合作已近十年,但执棒这台历史悠久的年度盛典还是第一次。杜达梅尔由此成为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历史上首位“80后”指挥家。有意思的是,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位“70后”指挥过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而“60后”里也只有威尔瑟-莫斯特一人(还是1960年出生的)。不难预见,作为首度登台时最年轻的年度指挥,年方36岁的杜达梅尔有望长期保持这项记录。 在制订演出计划时,杜达梅尔和乐团又联手创造了一项新纪录——共有九位作曲家的作品将登上2017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舞台,他们分别是:施特劳斯家族的四位成员(老约翰、小约翰、约瑟夫、爱德华)以及弗朗茨·莱哈尔、埃米尔·瓦尔德退费尔、弗朗茨·冯·苏佩、卡尔·米歇尔·齐雷尔、奥托·尼克莱。这个庞大的阵容在入围作曲家人数方面无疑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但细看之下都是情理之中的选择——除了弗朗茨·莱哈尔之外,其余作曲家的名字都曾出现在往届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曲目单上;而包括莱哈尔在内的所有五位施特劳斯家族成员以外的作曲家,则或多或少都与圆舞曲、轻歌剧、维也纳这些新年音乐会演出的核心元素存在显而易见的关联。莱哈尔虽然原籍匈牙利,但后来定居维也纳,并在这里成名,完成了几部传世的轻歌剧与圆舞曲;瓦尔德退费尔虽然来自法兰西,但因擅于圆舞曲和波尔卡创作而被人称为“法国的施特劳斯”;苏佩和齐雷尔,前者作为高产的轻歌剧作曲家,是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同代人,后面这位则一度是施特劳斯家族音乐事业最强有力的竞争者;至于奥托·尼克莱,他一直被视为维也纳爱乐最重要的创立者之一,而被乐团所铭记。 在乐团宣布杜达梅尔接棒2017年新年音乐会之初就有乐迷畅想:这位出生于南美大陆的年轻人一直对美洲作曲家的管弦乐作品偏爱有加,他是否有可能说服乐团,将Bernstein的《Mambo》或Ginastera的《Malambo》这类风格火爆的美洲交响舞曲搬上元旦金色大厅的舞台?虽然是个脑洞大开的设想,但这样的期许也非毫无根据——近几年维也纳人的确在不断拓展新年音乐会演出曲目的外延,接纳了维也纳舞曲之外更为多元的音乐风格。只是这部分乐迷忽视了一个事实——虽然越来越多的作曲家被纳入进来,但年度指挥和维也纳爱乐从未将新年音乐会的选曲范围拓展到欧洲版图以外的地方。事实证明,这项传统没有因为杜达梅尔的到来而发生改变,未来也不太会轻易改变,毕竟这台音乐会作为奥地利的国家名片,无论是核心理念还是艺术趣味,始终根植于欧洲文化。 阅读完整全文请移步: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soomal.com%2Fdoc%2F10100007037.htm&urlrefer=8b5f19b5edf534f922a2f4208e264bab
2017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导赏 非官方中文曲目册 2017年元旦,第77届维也纳爱乐乐团新年音乐会将迎来一张“新面孔”——Gustavo Dudamel(古斯塔沃·杜达梅尔)。虽然这位出生于委内瑞拉的青年指挥家与乐团的合作已近十年,但染指这台历史悠久的年度盛典还是第一次。杜达梅尔由此成为首位执棒该项演出的“80后”指挥家。有意思的是,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位“70后”染指过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而“60后”指挥家里也只有威尔瑟-莫斯特一人(还是1960年出生的)。不难预见,作为首度登台时最年轻的年度指挥,年方36岁的杜达梅尔有望长期保持这项记录。 在制订演出计划时,杜达梅尔和乐团又联手创造了一项新纪录——共有九位作曲家的作品将登上2017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舞台,他们分别是:施特劳斯家族的四位成员(老约翰、小约翰、约瑟夫、爱德华)以及弗朗茨·莱哈尔、埃米尔·瓦尔德退费尔、弗朗茨·冯·苏佩、卡尔·米歇尔·齐雷尔、奥托·尼克莱。这个庞大的阵容在入围作曲家人数方面无疑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但细看之下都是情理之中的选择——除了弗朗茨·莱哈尔之外,其余作曲家的名字都曾出现在往届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曲目单上;而包括莱哈尔在内的所有五位施特劳斯家族成员以外的作曲家,则或多或少都与圆舞曲、轻歌剧、维也纳这些新年音乐会演出的核心元素存在显而易见的关联。莱哈尔虽然原籍匈牙利,但后来定居维也纳,并在这里成名,完成了几部传世的轻歌剧与圆舞曲;瓦尔德退费尔虽然来自法兰西,但因擅于圆舞曲和波尔卡创作而被人称为“法国的施特劳斯”;苏佩和齐雷尔,前者作为高产的轻歌剧作曲家,是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同代人,后面这位则一度是施特劳斯家族音乐事业最强有力的竞争者;至于奥托·尼克莱,他一直被视为维也纳爱乐最重要的创立者之一,而被乐团所铭记。 在乐团宣布杜达梅尔接棒2017年新年音乐会之初就有乐迷畅想:这位出生于南美大陆的年轻人一直对美洲作曲家的管弦乐作品偏爱有加,他是否有可能说服乐团,将Bernstein的《Mambo》或Ginastera的《Malambo》这类风格火爆的美洲交响舞曲搬上元旦金色大厅的舞台?虽然是个脑洞大开的设想,但这样的期许也非毫无根据——近几年维也纳人的确在不断拓展新年音乐会演出曲目的外延,接纳了维也纳舞曲之外更为多元的音乐风格。只是这部分乐迷忽视了一个事实——虽然越来越多的作曲家被纳入进来,但年度指挥和维也纳爱乐从未将新年音乐会的选曲范围拓展到欧洲版图以外的地方。事实证明,这项传统没有因为杜达梅尔的到来而发生改变,未来也不太会轻易改变,毕竟这台音乐会作为奥地利的国家名片,无论是核心理念还是艺术趣味,始终根植于欧洲文化。 阅读完整全文请移步: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soomal.com%2Fdoc%2F10100007037.htm&urlrefer=8b5f19b5edf534f922a2f4208e264bab
今年曲目单中《Pepita-Polka》为何要翻译为《细方格花纹波尔卡》 NAXOS录音中关于这首作品的介绍如下: Pepita-Polka Op. 138 The compositions (opp. 123& 173) with which Johann Strauss honoured Marie Taglioni the younger werenot the only times he felt moved to compliment a member of the dancing profession.Shortly before Strauss left Vienna on 15 July1853 for his long-overdue convalescent holiday, the Spanish dancer Pepitad'Oliva (1834-68) made the first of several triumphant guest appearancesat the Carl-Theater. Her sensational success gave rise to numerous'El Olé' and 'Pepita' festivities, and it was at one of these, heldin the Sperl dance hall on 1 August 1853, that Josef Strauss performed hisolder brother's capricious Pepita-Polka,which had been "put together from pertinent melodies". Pepita应该是一个西班牙舞蹈家吧
十年 一位爱乐女生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圆梦之旅 十年前,一个小姑娘坐在电视机前第一次欣赏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十年后,一个大姑娘跑到维也纳金色大厅第一次亲历了这次盛会。 十年前,花甲之年的杨松斯首次执棒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十年后,年逾古稀的他第三次登上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舞台。 人生,有几个十年可以错过, 人生,又有几个十年可以等待。 十年,梦圆维也纳! 全文: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soomal.com%2Fdoc%2F10100006425.htm&urlrefer=23e51266d251f7b6b30689f5010ebb7d
一首很有意思的施特劳斯家族圆舞曲大串烧 路易斯·克拉克改编并指挥皇家爱乐乐团演奏,收录于当年红极一时的通俗古典乐串烧系列专辑《Hooked On Classics》的第二辑。你能听出一共有多少首圆舞曲被串联到这首作品里? 下载: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pan.baidu.com%2Fs%2F1hrpffRe&urlrefer=2b14401f37fb0856ccdc41d247b4f382
刘雪枫评2016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soomal.com%2Fdoc%2F10100006336.htm&urlrefer=07f3c93da43d004d8a35126bdcfb73ca
在纪录片里终于见到了Friedemann Engelbrecht的真面目 2001年之后最成功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实况录音制作人,只要他担任这一职务,录音效果就不会有差错。
张璐诗《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听什么?》谈到年度指挥的遴选 其中一段话:我问安德烈斯,谁来指挥是怎么选择的呢?他说,并不需要启动投票制,选定的过程其实挺随意的。拿杨颂斯来说,最近他跟维也纳爱乐合作得不少,包括演奏了马勒第三交响曲和肖斯塔科维奇的一批作品。乐团的音乐家们都觉得在杨颂斯麾下迎新挺好,指挥家刚好也有档期,这事就成了。 全文见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ftchinese.com%2Fstory%2F001065527&urlrefer=9767dccf799f11ed685c86e46b30f34a
这个访谈里,杨松斯貌似搞错了《Ballszene》的作者……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实况录音唱片大盘点 [1941年-2016年] 花了一个周末的时间,了却了一个存留多多年的心愿——历年实况录音唱片封面的集中展示+唱片背后的小故事+录音效果简要点评。还望贴吧的网友积极提供补充资料,让这篇大盘点更加完善、更加丰富! 阅读全文: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soomal.com%2Fdoc%2F10100006322.htm&urlrefer=bf21d8efe4a61d69e9e3b660cea7d7d3
《2016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前瞻》附1987-2016年热门曲目排行榜 再过不久,我们就将迎来2016年的维也纳爱乐乐团新年音乐会。回顾历史,从1941年的第一届算起,这台年度音乐盛宴已经伴随维也纳这座城市走过了整整75个年头。几个月之前,SONY唱片推出了一套23CD规模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75周年纪念专辑》,收录了75年以来所有319首曾在新年音乐会上演出过的作品,其中不乏首度公开发行的珍贵录音;而对于那些无法从历史实况录音库中觅得的曲目,爱乐乐团的演奏家们组成了一支微型室内乐团,以精致小巧的编制和典雅怡人的演奏,精彩重现了这部分极少露面的作品并收入合辑之中,为之前的75届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做了一个完整总结。 即将拉开帷幕的第76届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将由杰出的拉脱维亚指挥大师马瑞斯·杨松斯执棒,这也是他继2006年、2012年之后第三度在辞旧迎新之际站上维也纳金色大厅指挥台。与之前两次在演出曲目数量上连破纪录不同(分别是23首和24首),2016年杨松斯和乐团只安排了21首作品,总数虽然下降,但圆舞曲的篇幅有所增加(如果将下半场的《舞会场景》算上,总共将有七首圆舞曲上演)。全部曲目出自于八位作曲家之手:除了施特劳斯家族的四位成员(老约翰、小约翰、约瑟夫、爱德华)以及之前偶有露脸卡尔·迈克尔·齐雷尔之外,还有三张“新面孔”——Robert Stolz(罗伯特·施托尔茨)、Joseph Hellmesberger,Sr(老约瑟夫·赫尔梅斯伯格)和Emil Waldteufel(埃米尔·瓦尔德退费尔)。 延续之前两次合作新年音乐会时的惯例,杨松斯和乐团依然用一首进行曲作为整场演出的开篇,这次的选择是罗伯特·施托尔茨的《联合国进行曲》。这位1880年出生于奥地利的音乐家,成为1941年以来出现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的第26位作曲家,同时也打破了一项纪录——在截止2016年所有入围节目单的作曲家中,他是最晚离世的一位(1975年去世)。此前这项纪录由艾米尔·尼古拉斯·冯·雷兹尼切克保持(1945年去世)。 某种程度上,施托尔茨是作为一名电影配乐作曲家而被听众所知晓的,但其创作的圆舞曲和进行曲同样广受欢迎,他曾经获得过施特劳斯家族颁发的银质勋章,经常以指挥家的身份不遗余力地发扬“维也纳舞曲”的荣光,在不同时期带领许多乐团演奏过施特劳斯家族以及由他本人创作的轻音乐作品,去世之后又被葬于维也纳中央公墓与小约翰·施特劳斯为邻,因此被评论界称为这一领域“最后一位杰出的代表人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施托尔茨曾经移居美国,并在纽约迅速建立了自己的声望,而当他准备返回维也纳的前一年,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进行曲》的创作灵感由此而生。这无疑是一首极具节日庆典气氛的乐曲,一开篇小军鼓和铜管乐便一齐喷薄而出,着实“先声夺人”;随后欢快、热闹、雄壮的气氛贯穿始终。回顾往届演出,似乎只有1998年开篇的《旗帜飘扬进行曲》可在气势上与之相提并论。但如果仔细品味不难发现,与施特劳斯家族的众多德奥进行曲相比,这首《联合国》无疑更多了几分“好莱坞大片”式的直率与豪迈。对于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而言,这是一种新鲜的味道。 完全图文版: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t.cn%2FR4Unv0r&urlrefer=f69679fdd4c859f995dad9c2e9c609bd
2015年的曲目单有一个地方应该是创纪录的 一共选择了三首爱德华·施特劳斯的曲目,之前没有考证,但自1987年以来,一届有三首爱德华作品是头一次(之前最多是两首,2000年)。 原因很简单,爱德华·施特劳斯1835年出生,2015年是他诞辰180周年。
关于2001年以来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实况CD制作团队 前面一个帖子大家在讨论近几年的维新会CD录音质量,这个话题我原本打算写成系列文章的(最后只写了1979年到1992年的),文章暂时没空继续写,专门做的一个统计表不妨拿出来大家共享、讨论。我只说几个有意思的地方: 1、2001年之后的录音主要由TELDEX团队完成不假,但2002年和2004年是Emil Berliner Studio;这两年的CD录音电平都比较低,2002年尤其低。 2、2006年的CD音质广受诟病,这一年的录音制作人Wihelm Meister在这之后再也没有出现在团队中。 3、2003年的CD平衡感很差,是否因此导致了2004年由Emil Berliner Studio担纲?2003年的录音制作人Wihelm Meister在2005年再度出山,估计是无薪尝胆了,2005年的录音不错。 4、资格最老的录音制作人是Friedemann Engelbrecht,貌似他是录音品质的定心丸?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带来的启发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给柏林卷毛的启发:要有舞曲、要有一定的套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给德累斯顿大熊的启发:曲目不必高大上,地点必须富丽堂皇;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给央视的启发:每年跟在屁股后面闹腾一下。
给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提一个不算新的创意 大熊和德累斯顿的新年音乐会有没有给维也纳爱乐什么启发呢?维也纳人是否也考虑一下邀请声乐名家登上新年音乐会舞台,就像1987年那样。至于唱啥,小约翰写了那么多轻歌剧,找几段好听的咏叹调总还是不难的吧。1999年,梅塔和VPO在英雄广场就曾尝试过,2015年是否可以考虑一下?
明年再搞创新直播,该请郭德纲了 节目选题我都帮他想好了: 《我要上维新》 《论二十八年维新会直播之现状》 《梅塔传》 《我是指挥家》 《学央视》
2013-2014 各档新年音乐会音视频资料汇总 目前已经收集到上海交响乐团新年音乐会[在线视频]、柏林爱乐除夕新年音乐会[音频下载]、德累斯顿国立新年音乐会[在线视频和音频下载] t.cn/8kgBekf
刘诗昆谈到了姨母的亡妻杜普雷,真乃业界良心!!! 刘诗昆谈到了姨母的亡妻杜普雷,真乃业界良心!!!
看着此时此刻的CCTV音乐频道…… 村长知道城里过年要唱堂会而且还通过电视直播,所以把村里文艺骨干都召集到村委会小礼堂,还请了村里长得最好看的小伙、姑娘当主持人。礼堂里放了一台电视机,支上了桌椅板凳、摆开了茶水瓜子儿,村里老少都来捧场;文艺骨干们各显神通、吹拉弹唱,一时间好不热闹……
珍贵视频【卡洛斯·克莱伯指挥排练1992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录影】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NTg0NjA2NDM2.html&urlrefer=9466d3a66ab7f9ba797c0cb4011bc01e
期待2015年梅塔能在曲目单里选择阔别20年的《维也纳儿童圆舞曲》 弥补这首迷人作品未被收录进当年实况录音唱片的遗憾。
Clemens Hellsberg因伤告别2014年维新会 据奥地利音乐频道报道:维也纳爱乐乐团的“领袖”、一提乐手-Clemens Hellsberg因突发事故不得不遗憾的告别本年度的新年音乐会,原因是他在街上滑到了,手肘骨折……他将在医院接受手术,至少要三月中或末才可复出。不过届时他将作为一名普通观众现场聆听新年音乐会
传统节目【14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前瞻 附最新热门曲目排行榜】 在2013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落幕后不久,维也纳爱乐管理层决定邀请历史学家对二战期间乐团与纳粹德国的关系进行调查,并在3月10日向外界发布了初步的报告。调查结果除了认定乐团在奥地利沦陷期间[1938至1945年]与纳粹高层关系密切、有近半数团员曾加入纳粹党或成为其下属机构成员、对犹太裔演奏家进行过排挤这些历史事实外,还涉及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起源:这台始于1939年12月31日的贺岁演出,被指也是在纳粹授意下才得以诞生,目的则是为帮助纳粹进行公关宣传。要知道,在这一调查结果被公布之前,关于新年音乐会起源最广为流传的讲法是:乐团希望通过这样一台施特劳斯作品专场演出,表明对自己祖国奥地利的热爱与忠诚。 这一档案解密再度引发了媒体和评论界对于维也纳爱乐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关注,原本立意高远、满怀热忱的文化宣誓,转而变成了艺术家与野心家的秘密共谋,这的确是个足够劲爆的新闻;英国著名乐评人诺曼·莱布雷希特还以“秀越是做得大,越是要准备好面对公众的严格监督”作为开场白,写下一篇《反省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阅读全文请移步:t.cn/8k63qez
【德奥新年音乐会的“三国演义”】 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除夕和2013年元旦,本地乐迷有幸通过电视连续欣赏到这三台高水平的音乐演出——来自德奥两国的三支杰出交响乐团: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柏林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分别奉上了各自的除夕、新年音乐会。虽然几乎每支大型交响乐团都会举办属于自己的贺岁演出,但就吸引力和影响力而言,上述三台音乐会显然已逐渐成为每年辞旧迎新之际最令全球媒体、乐迷翘首企盼的盛事。这三支乐团的新年音乐会在曲目安排的立意上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色,令众多爱乐者互相比评,竟成为辞旧迎新之际的一道音乐大餐…… 阅读全文请移步:t.cn/zje6Gci
大家注意听出版的2013实况录音,《小嘴不停》和电视转播不同 有一个齿轮卡住的小瑕疵不见了……
2014,巴伦伯姨母二进宫 哈哈
历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实况录音CD唱片漫谈 [上篇·1979-1988年]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实况录音CD其实是一件挺有意思的收藏品——每年元旦,同一支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在同一个地方[维也纳金色大厅],年复一年地演奏音乐风格及乐队编制近似的舞曲作品,不同的指挥家让音乐本身呈现出不同的特质,实况录音的唱片声效也会因为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从整体到细节方方面面的差异。这些有趣的变化不仅仅源自这台音乐演出本身,也蕴含了唱片工业发展的变化以及不同录音制作团队各自的声音审美趋向。而对于喜爱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乐迷来说,这些在“变与不变”[变化的指挥家、变化的唱片品牌、变化的录音团队;不变的音乐主题、不变的乐团、不变的录音地点]之间体现出的微妙差别,值得回味的地方有很多。 全文请移步: t.cn/zjHBbBA
【1987年以来,只演过一次的25首圆舞曲,你最期待那几首重演?】
2013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前瞻 附最新热门曲目排行榜[1987-2013] 目前曲目单已经得到多方确认,前瞻以及最新热门曲目排行榜终于可以按计划出炉。内容还请给位达人批评指正。 http://SOOMAL.COM/ doc/10100003577.htm
乍一听,2012开场和2006开场一模一样…… 乍一听,在音高和配器上,2012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第一首曲目《祖国进行曲》的起始部分(最初一两秒)和2006年的第一首曲目《瞄准进行曲》起始部分是一模一样的……哈哈哈
1987-2011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盘点 每年年末,乐迷间关于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讨论,大约都是从演出曲目单公布之后开始的;有人甚至会在官方消息正式发布之前,草拟出自己心目中最希望出现的曲目安排,热情可见一斑。大家关心着新一年辞旧迎新之际的维也纳金色大厅里将上演哪些新曲目,也关注着哪几部自己喜欢的经典作品会被再度重演。事实上,究竟哪些曲目有幸入选,与当年应景的纪念主题肯定休戚相关,或许与年度指挥的个人偏好有些许联系,更可能与某些传统直接挂钩。有不少朋友都很好奇——除了每年必演的《蓝色多瑙河》与《拉德茨基进行曲》,还有哪些作品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比较热门的选择?为了准确回答这个问题,笔者特意搜集整理了1987年至2011年演出的所有曲目,加以分门别类、进行汇总统计;完成这项工作后进而有了更大的野心——希望能从各个角度对这25届新年音乐会进行全方位盘点,最终促成了这篇文字。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soomal.com%2Fdoc%2F10100001755.htm&urlrefer=d4de92ec7471abebe5dabf61b877fee5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