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香菇🐵
liuenhui046
关注数: 14
粉丝数: 80
发帖数: 633
关注贴吧数: 7
SWB6116上海巴士装
无论你是否喜欢,它都将遍布上海 其实没有太阳的时候,看上去还是蛮酷的 版权所有,严禁转载
在“生逢其时”生活秀上翻拍到的三张珍贵的上海公交历史留影 第一张是当时从德国进口的MAN铰接车,来自文汇报,后面两张照片下方都有说明
车迷赐名洋葱头,世博园里靠他游。盛会落幕四方散,穿街过巷忙不 车迷赐名洋葱头,世博园里靠他游。 盛会落幕四方散,穿街过巷忙不休。 八年光阴转瞬逝,功成身退美名留。 旧去新来本常事,怎耐此别生忧愁。
车迷赐名洋葱头,世博园里靠他游。盛会落幕四方散,穿街过巷忙不 车迷赐名洋葱头,世博园里靠他游。 盛会落幕四方散,穿街过巷忙不休。 八年光阴转瞬逝,功成身退美名留。 旧去新来本常事,怎耐此别生忧愁。
拍照要有调调,伯车也一样 严禁盗用 违者必究
北岭 UKBUS 0061 入库 涂装独特
申沃4系 🐼 49路上线
二公司决定,为方便游客观赏外滩,49路延伸至外白渡桥
夏夜·申城·巴士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使用
拍出来的照片要比实物好看#(笑尿) 土豪金还是满靓的
提新车 UKBUS 6504 ADL Enviro400 MMC
外滩架空线一拆,突然觉得它们未来前景不妙 赶紧拍一批保存起来
被阉割后的第一个晚上 转弯过来的时候,感觉就是不对啊 奇怪的是,这位司机师傅放着捕捉器不用,进站之后手动搭线
火车站,扫一波 从小鲜肉SOP开始
新车入库 丙申猴年纪念装
Model 1 的这款MAN RC2的做工之精细真是没话说! 值得收藏
家里唯一一台广州巴士模型 让它穿越一下 拍着玩儿
模型们的一次集体穿越
模型们的一次集体穿越
完成一个小目标
特别的东京旅游纪念品 在东京玩儿的时候没买到 最后还是淘宝好
千呼万唤始出来 工艺不错,和同比例的6116放在一起似乎小那么一丢丢,不知道是其中哪款尺寸有小误差?
上海公交迷在东京 去东京跑了一圈,拍了一组东京的公交车。不得不说,他们的公交系统还是蛮准点,即便低谷时间段间隔大的要命(有些线路一小时一班),但说几点到就是几点到。
这个车牌有点霸气啊
近期随拍,包括S2J在746路、S0G在829的最后留影
大家觉得白灯好看还是黑灯好看?
梅赛德斯-奔驰西塔罗 Mercedes-Benz CITARO
几款老V
女王SWB6120V4特辑
趴趴熊专辑
101这个番号真是命不好,101二世又遭撤销 101路 线路原走向: 外圈:自同普路起经真北路、金沙江路、丹巴路、云岭东路、泸定路、威宁路、天山路、古北路、大渡河路至同普路。内圈:自同普路起经泸定路、金沙江路、中江路、云岭东路、大渡河路、古北路、天山路、威宁路、泸定路、云岭东路、丹巴路、金沙江路、中江路至同普路。 拟调整线路走向: 撤销 理由: 线网优化,与普陀社区巴士全复线,站点全覆盖。 换乘和配套方案: 该线原乘客出行由普陀社区巴士替代。 服务热线: 62906338
一位特殊的外星乘客
还记得当年它们穿梭于魔都大街小巷时的英姿吗?
1:50 Mercedes-Benz CITARO O 530 NL
随时听从交港局召唤,准备投身春运服务第一线!
一包心仪已久的进口烟
隔壁吧看到的
普大喜奔
各位北京的朋友和前辈们 谁知道这四款交道口模型(都是简装版)是几几年面世的?谢谢!
哪位前辈知道,下列图中这些老模型都是几几年面世的吗?
我人生中的第一台巴士玩具,是小学一年级时候小舅送给我的Matchbox英伦双层巴士(见如图1,这车当年普及率很高,可惜原车早就不知道被我扔到哪儿去,这图是网上找来的)。虽然对这台车的感情很深,但从仿真度来看,Matchbox的制作显然太粗糙了,所以我一直想找到更贴近原型车的模型。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从闲鱼上买到这台Leyland Titan T598,而且涂装非常特别——居然是一台警用巴士。起初我还怀疑这涂装是否真的出现过,直到从海外网站找到最后一张照片,有意思……
一套重要的历史文献:1951至1954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选粹 2017年,DECCA公司发行了Clemens Krauss(克莱门斯·克劳斯)指挥的1951至1954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选粹,这无疑进一步丰富了这一年度音乐盛会的文献资料,而且克莱门斯·克劳斯棒下的施特劳斯家族舞曲水准极高,这套唱片无疑值得收藏。
我发表了一篇图片贴,大伙来看看吧~
在线平台已经上线了!
举轻若重的2018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2018年元旦,里卡尔多·穆蒂(RiccardoMuti)时隔十四年重新回到维也纳爱乐乐团新年音乐会的指挥台。在演出前接受采访时指挥家告诉媒体和乐迷,这将是自己最后一次执棒这一年度音乐盛会。虽然多年前他曾说过同样的话却最终食言,但对于这位76岁的意大利老人来说,这确实很可能是他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的告别演出了。 如果只能用一个词来表达对整场演出的观感,我想用“举轻若重”这四个字。“轻”当然是指音乐会演出曲目大都是维也纳舞曲黄金时代的“轻音乐”;而所谓“重”,则是感觉穆蒂对于这场演出的态度非常郑重,对演奏速度的把握和节奏的控制非常慎重,他甚至放弃了任何制造噱头的机会,从而让演出现场的气氛比往年更为庄重。正如他在演出前新闻发布会上传递给外界的信息——他希望把精力集中在音乐本身,尽可能避免其他因素的干扰。 这种“举轻若重”之感,在演出的开场曲目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入城式进行曲》中就被展现得特别明显。穆蒂棒下的《入城式进行曲》和1990年祖宾·梅塔指挥的那版可谓走了两个极端——前者稳健持重、铿锵有力,后者步履轻盈、一气呵成;前者如装甲部队行进,后者如轻骑兵疾驰。下半场的《庆典进行曲》也呈现出类似的风貌,两首进行曲细节都很清晰完整、仪式感特别强烈,至于听众们的认同感,恐怕就见仁见智了。 不过这种精雕细琢的追求,足以让音乐会上的几首重量级圆舞曲贴上专属于穆蒂的标签。在经过精心排练之后,乐队对于《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南国玫瑰》、《蓝色多瑙河》这三首经典名作的演绎不仅令人信服,也把指挥家希望赋予乐曲的精致气息展现到了极致。不出意外,齐特琴再次出现在了《维也纳森林的故事》中,爱乐乐团还首次邀请女性演奏家操刀,着装上也遵循传统,实属难得。毫无疑问,构造奇异独特的齐特琴演奏时需要相当的技巧和经验,能够熟练驾驭它的奥地利人恐怕已经不多了;仅就这件乐器的独奏水准而言,1999年马泽尔指挥的那版无疑最为流畅自如,而2014年和今年的演奏则都显得谨小慎微,效果上多少有点让人提心吊胆,这也是《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唯一的小缺憾。 施特劳斯家族有些知名度不怎么高的圆舞曲,由普通指挥和乐团演来很可能乏味无趣,但拿到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却会放射出不一样的光芒,今年音乐会上的《桃金娘花冠圆舞曲》就是很好的例子;2013年弗朗茨·威尔瑟-莫斯特棒下的《来自山中圆舞曲》也是典范之一。这一方面是因为维也纳爱乐乐团在音色特质和对圆舞曲的理解上有先天的优势,另一方面也离不开指挥家的点石成金。穆蒂赋予了这首为皇室婚礼而特别创作的圆舞曲格外委婉动人的气质,和风细雨、娓娓道来的同时并不缺乏内在的驱动力,每一处起承转合都显得巧妙而又自然。 相比之下,指挥对于约瑟夫·施特劳斯《维也纳壁画圆舞曲》的雕琢,我个人觉得略微过头了一些。自由速度的运用强化了内部的对比,但几首小圆舞曲之间的联系也因此变得不那么紧密,从而放大了作品本身的缺点,可谓有得有失。演出前各类媒体在做曲目预览时,选择的都是NAXOS公司出品的由克里斯蒂安·波拉克指挥斯洛伐克国家爱乐乐团的那版录音(估计也是唯一的选择),拿来与今年的演奏进行对比不难发现两者的区别,维也纳爱乐乐团的音色和技巧固然有极大的优势,穆蒂在局部段落的描绘也异常缠绵悱恻,但整体而言我还是觉得波拉克的版本更为紧凑、也更具活力一些。 有人说穆蒂今年明显“慢了下来”,并将之归结于指挥家年岁增长的必然。我倒觉得,纵观整场音乐会,穆蒂对于速度的把控并没有顽固和偏执,譬如下半场的《薄伽丘序曲》的速度就很标准,可算是教科书般的示范级演绎;对于所有的快速波尔卡舞曲他也没有刻意降速,可见指挥家还是根据曲目内容本身来决定演绎风格并灵活处理的。穆蒂的确偏好使用较慢的速度来演奏圆舞曲中那些抒情性和歌唱性较强的段落,在分句上也下足了功夫,我觉得更多是源于他希望把这些圆舞曲中最精美、最微妙的一面充分地展现给音乐会听众们,毕竟在他内心里已经认定这将是自己在这个舞台上最后的机会。 如果要选出整场演出中带给我最大惊喜的难忘曲目,无疑当属下半场阿尔冯斯·齐布尔卡的《史蒂芬妮加沃特舞曲》。穆蒂对于此曲的喜爱是毋庸置疑,在他指挥下,这首“十九世纪最受欢迎的沙龙音乐作品”不仅韵味纯正地道,乐队的弦乐和木管音色之纯美华贵更为她平添了一份雅趣,堪称是可以被载入史册的演绎。
排练和演出,不敢确定是不是同一个人
施特劳斯家族有些知名度不怎么高的圆舞曲,由普通指挥和乐团演来 施特劳斯家族有些知名度不怎么高的圆舞曲,由普通指挥和乐团演来可能会索然无味,但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却能焕发光彩,譬如这首《桃金娘花冠圆舞曲》就是很好的例子,还有2013年的《来自山中》也是。指挥家的功力和VPO的素质无疑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018年这版《入城式进行曲》和1990年梅塔那般分别走了两 2018年这版《入城式进行曲》和1990年梅塔那般分别走了两个极端,今天入城的是装甲部队,1990年入城的是轻骑兵[笑cry]
翻看几个月前的一张照片 发现有惊喜
新涂装出来了 一共四种 我买了台116B 和老货一起合个影
2018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导赏 一年一度的维也纳爱乐乐团新年音乐会又近在眼前。2018年元旦,七十六岁的意大利指挥大师里卡尔多·穆蒂(Riccardo Muti)将再度回归。人们一度以为在这一举世瞩目的年度音乐盛会上不会再出现他的身影,因为穆蒂曾在接受采访时公开表示,2004年是他最后一次指挥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最终,大师还是食言了。显然,乐团非常希望这位从艺近五十年、曾四度执棒新年音乐会的资深指挥家再次“老将出马”,穆蒂也不想拒绝来自维也纳爱乐的这份盛情。对于热爱他的听众而言,这个消息无疑令人兴奋;对于广大乐迷来说,则又多了一次品味穆氏维也纳舞曲的绝好机会。而这样的机会恐怕也很难再有下一次了,因为在2017年11月的一次媒体访谈中穆蒂表示,2018年可能真的是最后一次了。 回顾穆蒂的前四次亮相,除了2000年大病初愈状态一般外,1993年、1997年和2004年都颇为成功,特别是前面两届。虽然并不是每位乐迷都会喜欢他在指挥台上那种拿腔拿调的仪态,但也无法否认,穆蒂棒下的这些维也纳舞曲,有许多令人难忘的精彩演绎,尤其是对冷门圆舞曲的挖掘和诠释,常被乐迷津津乐道:1993年的《公众圆舞曲》和1997年的《发动机圆舞曲》堪称经典。 时隔十四年之后,穆蒂将和乐团一起为大家准备怎样一套节目呢?答案已经揭晓——所有十九首作品来自五位作曲家之手,除了阿尔冯斯·齐布尔卡(Alphons Czibulka)之外,其他都是新年音乐会的老熟人。如果就此认定这次的曲目安排缺乏新意,那您显然低估了穆蒂和维也纳爱乐的探索精神;可以肯定的是,和过去几年一样,2018年我们仍然有机会听到多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首演曲目。 仔细研究之后,我悄悄发现指挥和乐团在选择和编排2018年演出曲目时确定了两条重要的线索——“重回1868年”和“致敬意大利”。前一条线索让听众有机会集中欣赏到施特劳斯兄弟在整整一百五十年前创作完成的六部优秀曲目,包括约瑟夫·施特劳斯的《维也纳壁画圆舞曲》、《投递快速波尔卡》以及小约翰·施特劳斯的《魔弹快速波尔卡》、《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圆舞曲》、《城市与乡村玛祖卡波尔卡》、《电闪雷鸣快速波尔卡》。而后一条线索多少与意大利指挥穆蒂的回归有关,这条线索通过《威廉·退尔加洛普》、《薄伽丘序曲》、《假面舞会四对舞》、《南国玫瑰圆舞曲》等被串联起来。毫无疑问,这是一份经过悉心策划的丰盛“菜单”。
扫街偶得
洋葱头和小方块,再不拍就快退役了
118 S2W 新车初体验 感觉不错哦
用实际行动向即将告别的方块告别、致敬
海岸线模型淘宝店是倒闭了吗?
1980年的上海公交线路(即日起不定期更新)
上海目前还有那几条开辟至今就从来没有调整过线路的老公交线? 老公交线的概念就算开通20年以上的线路吧 我能马上想到的有一条:11路
850里的6100V5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