璐村惂鐢ㄦ埛_007XeR5馃惥 -
关注数: 0 粉丝数: 1 发帖数: 245 关注贴吧数: 0
刚看到的文章 �与友人聊天,谈及女星。我说我爱青霞至深。如果用一个词表示她在我心中的地位,真只有女神可形容了。因为深爱,反而不想再用勾魂夺魄,艳色无双来形容她。但确实是因为见到她,我才相信倾城倾国不只是文人又一个无聊的幻想。  ��  世上怎么能有这么完美的人?美丽的人当然很多,绝色有谁配称,香港人选了两届四大绝色。哥哥张国荣,姐姐林青霞稳列榜上。他们两个真是上天给人间的礼物,即便只选两大绝色,也会毫无争议的当选。这两个人,玉树临风,艳绝人寰了还不够,竟终美至超越一切。有时候,甚至是带着一身仙气,令你只想对他们顶礼膜拜。    完美的意思是十全十美。 闲坐的下午,垂下眼捧一杯热茶回想,林姐姐,她竟如此完美。     作者:他生未卜 回复日期:2004-11-30 17:40:43    林青霞的“声”  上天对我真是偏爱的,假如我先看到林姐姐的话,定是直接为她的容貌倾倒,哪里还会对她的声音这样钟情。    心里执意认定,美人一定要有一把动听声音的,否则如何称得“解语花”。  你听,  “妆罢低声问夫君,画眉深浅入时无”,这低声一定是清丽婉转,才不负“一曲菱歌敌万金”的答诗。呵,最初不过是才子考官的互问往答,却为我们勾画了情人低语,永难忘怀的两情相悦。  “问郎花好奴颜好?郎道不如花窈窕。”那含笑将花插鬓的佳人已活活站在了面前呢,听她黄莺般的声音追问,我的相貌好,还是花好?“自言本是京城女...秋月春风等闲度”佳人老去,是如何琵琶般音质却凄凉的声音自诉平生,使满座泣下。  “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夜色,船中,细雨,有人吹笛,隐隐的吴侬软语。潘向黎道“这是个笼罩着迷蒙烟水气的世界,既温暖又惆怅,既迷离又清新。这是画境,是诗境,也是梦境。”因这软语,江南再不只是一幅画。    青霞的声音便令我如在江南,那样轻柔,恍惚间身在江边系小船,看得到岸上佳丽的皓腕如霜雪。其实却是在北国的冰天雪地里第一次听到林姐姐的声音,还记得那个放假的下午,闲闲的沿学校至江边的路踏雪而去。无忧的少年,一路听雪咯吱咯吱的声音。忽的,两旁商店里飘出一阵欢乐的歌声“白云飘呀绿水遥...快乐的人唱快乐的谣...快乐的不得了”    好一把清醇美妙的声音,好一首逍遥调。醉了一个十三岁的少年。    青霞唱歌是偶一为之,唱功更谈不上好。可她轻柔悦耳不加矫饰的声音,却令我对这个歌者深深好奇。在那间店前徘徊了一阵,推门直入,冒昧打听磁带上的歌者究竟何人。世上的事,终逃不开缘分二字。忽然决定的江边踏雪,开始了对姐姐死心塌地的追随。    杨凡是出名的唯美导演。导演《美少年之恋》《游园惊梦》,接连请了青霞去配音。名导倚重,青霞念白的功力也可略见一斑了。彼时青霞已息影多年,为老友献声,圈内人感慨连连,纷纷表态好怀念青霞的声音,恐怕是杨导所料未及了。    青霞的声音轻柔美妙,最难能可贵的却是其中的真。一个一生最辉煌的时光都献给表演事业的人,哪怕是在念旁白的语调,都有丝毫不加矫饰的真自内而发。很早之前就有一个梦想的,此生若能得这温柔入骨清丽婉转的声音向我低低倾诉,哪怕只一句,我也会“快乐的不得了”一生记怀,不敢稍忘。       作者:他生未卜 回复日期:2004-11-30 17:41:48    林青霞的“色”    品位眼光高如亦舒,才貌双全如林燕妮,见遍佳人的哥哥张国荣,公认第一港姐的李嘉欣......太多有分量的人举青霞为“第一美人”。似乎已远远不必我再来多舌称赞了。然而我实在要谢谢青霞,谢谢她给了凡尘俗世碌碌众生一个机会。一个明白什么叫做“天姿国色”的机会。    仍记得第一眼看见仙堡堡主时,震撼到不能形容。怔怔的竟有泪落下,是从此知道世间真的是有绝色这回事的。不能想象,这是上天如何费尽心思的杰作。我这边已痴痴如醉,她只不过一身蓝衣,白绫,赤足,端坐莲台,以一手轻轻支额。这个人,不只是完美的外形,气度之妙,更世所罕有,数代无一。造物主是将仙气灌诸其中的。让你只看她一眼,就觉光芒耀眼,心里一阵甜蜜,又一阵伤心,似有万千情绪冲突激荡。将所有赞美的词在心里转来转去,到头来却只有金庸那句:“林青霞的美,无人匹敌 ”才能略表心情。
一些往事和细节   绝世佳人,身边自然有数不清的才郎相伴,几乎所有和林青霞配过戏的男演员都追求过她,但她本人却从没意识到,因为爱情在她心中至高无上。林青霞的感情也自有“传奇”之处,当时台湾影坛最引人注目的“二秦”(秦汉、秦祥林)都为她折腰,可惜情深缘浅,最后美女还是嫁作他人妇。      林青霞18岁时遇到秦汉,当时他已经是使君有妇。秦汉的妻子邵乔茵是SK-II化妆品台湾区老板的女儿,跟秦汉这个将军之子门当户对。在林青霞和秦汉成为“金童玉女”的影坛组合之后,邵乔茵每天带着孩子到片场探班,静静地坐在一旁打毛衣,也和气地与林青霞交谈,但这一切都不能阻止秦汉把电影中对林青霞的绵绵爱意带到生活中。      一开始,邵乔茵像所有的传统女性一样,还幻想与秦汉维持表面的和平,可是秦汉告诉她,自己与林青霞相见恨晚,恨不相逢未娶时———他连谎都懒得说了,邵乔茵的底线被一道道击溃。在感情上,秦汉一向是把问题推给女人的,大小姐脾气的邵乔茵终于受不了了,她想激怒他,一气之下跑到东南亚登台做歌女,一时传为街坊奇谈。      虽然得到了秦汉炽热的爱和追求,可林青霞并未就此得到幸福,他们之间一直纠缠了18年,其间,秦祥林又进入了她的生活。      其实,一开始林青霞是暗恋秦祥林的,那还是在1974年拍摄《纯纯的爱》的时候。当时,秦祥林和萧芳芳这对夫妻档都是大牌明星,而和他们配戏的林青霞才20岁,入道没几年。林青霞自小喜爱电影,对秦祥林迷恋已久,但现实很快给了她沉重一击———在秦祥林的眼里,她不过是个未发育成熟的小姑娘。而最令林青霞尴尬的是,秦祥林和萧芳芳闹别扭,竟然要她来当调停人。      一天,秦祥林结束片场工作后,突然拉住林青霞说:“青霞,你帮我个忙好不好?”秦祥林竟然要她帮忙?林青霞听了激动得双颊绯红。秦祥林对她说:“你今天过个生日吧!”林青霞莫名其妙:“今天不是我生日呀!”“我知道,”秦祥林说,“所以,我才会让你帮忙呀。”      原来,秦祥林跟萧芳芳闹了矛盾,秦祥林想和,又抹不开面子,想来想去,才想出这个让林青霞“过生日”的办法。林青霞犹豫再三,还是答应了下来。      刚开始,气氛十分尴尬,秦祥林和萧芳芳互不理睬。后来,三人喝完了一瓶五粮液,话也就多起来,渐渐地,秦祥林和萧芳芳竟忘了身边的林青霞,你一言我一语开始回忆往事。林青霞见自己成了局外人,黯然神伤,回到家后,关上门痛哭了—场。      但很快,林青霞和秦祥林的关系就出现了转变。1979年7月,港台地区部分演员到泰国访问,举办慈善活动。那时候,林青霞刚刚同秦祥林合拍了《故人风雨》和《难忘的一天》。秦祥林以前总是说“真奇怪有人会追求你,你太瘦了,而且你又不会撒娇”,但就在这次泰国之行中,他似乎发现了林青霞的迷人之处,对她的态度有了很大转变。林青霞刚收到邀请时身体不太好,原不准备去,听说秦祥林要去,她便改变了主意。老天爷的确在不停帮着林青霞,帮她达成每一个心愿———她和秦祥林的关系很快如火如荼地铺展开来。      就这样,两段情都在进行中,到底如何选择?林青霞实在为难。1979年岁末,为情所困的她和母亲一起去夏威夷度假。可是,没清静几天她就接到了秦祥林的电话,说要到美国选修表演课程。紧接着,秦汉的电话也赶来了,说他正在美国,办完事后就尽快赶到夏威夷。为了林青霞,秦祥林和秦汉这一对朋友早已反目成仇。      林青霞左思右想,觉得自己爱秦汉应该更深一些,但他有家有口,自己如果接受秦祥林,也许可以令秦汉知难而退吧!那时她25岁了,整天想着该把自己嫁出去了。      秦祥林比秦汉果断一些,他使尽浑身解数,终于和萧芳芳解除了婚约,并向林青霞求婚了。可鱼和熊掌林美人仍拿不定主意,她竟然打电话问秦汉:“我要不要嫁给他?”秦汉大大地发怒了,在电话里恨声说:“随便你吧!”于是,林青霞和秦祥林订了婚。
王家卫说JJ 一直都认为“巨星”公司的铁三角组合,成全了琼瑶,却束缚了青霞,她被局限在单一类型的言情电影中,演技得不到更大空间的发挥,甚至处于停滞阶段。挣脱束缚的根本力量在于她本身做为一个演员的追求与努力,但真正以一记重锤之势打碎她从影7年塑造成功的完美玉女形象的,则是轰动港台的那个诽闻——“二秦争林”。那时的秦汉是使君有妇,秦祥林是有名的花心查理。本是言情电影的惯有桥段,竟可以真实地重现于现实之中。在八卦杂志尚未普及,狗仔队尚为成型的1979年,这难得的诽闻成为大街小巷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谈资,一些小报甚至打出骇人听闻的大标题“林青霞,秦汉已秘密结婚!”当邵乔茵一怒之下跑去台中作秀后,舆论中出现了“第三者”这个可怕的字眼,指责取代了好奇,道德的矛头直向了她。 有英雄说:“宁死于惊涛骇浪,为新世界之路开道,也十倍胜于站在海边,无所事事。”她不是英雄,没有这种大无畏的勇气面对铺天盖地的指责与非议。79年底,她孤身一人飞去了美国,这当然是一种逃避,但在落省演艺学院进修表演也算是她在找寻新的道路。我们现在看到的《林青霞自述》正成文于这个时期,透过其间文字,或多或少可以看到她对众多指责的回应,对自我立场的表明,她不是英雄也绝非弱者。 也许要感谢这些指责,它们将银幕上那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形象在现实中颠覆,使她可以提前走出琼瑶电影的梦幻世界。1981年,她接拍了《爱杀》,以一个冷漠,疏离的杀手形象颠覆自我。这不是她与香港导演的第一次合作,但却是她与香港电影新浪潮导演的第一次合作。谭家明的《爱杀》赢得了这样的评价:“本片全力塑造了一个强烈对立(有时几乎达到抽象化的地步)的二元世界——‘爱’与‘杀’,红与蓝,表现了现代理性社会与潜意识的疯狂”,而她得到的评价是“林青霞没落了”。对青霞而言,这部电影的最大意义可能在于,她与香港最优秀的造型师张叔平将近四分之一个世纪的友谊由此开始。 之后,她与朱延平合作的一系列电影,与刘维斌合作的《中国女兵》,虽然票房尚可,但均未获好评。各种各样的批评传达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怀疑,这怀疑可能来源于他们对过去那个纯情玉女形象的留恋,也可能是因为他们把“不需要演技”的这种说法理解成为了“没有演技”,怀疑紧紧系在人们心头,只有一个奇迹才能将它消除。她的表演天赋不容置疑,但过分靓丽的外型似乎已成为别人欣赏她演技的障碍。因此我甚至认为,接拍这些矫正过枉的电影是她的刻意作为,试图以诸如“独眼龙”之类的形象来抹去观众心中那轻灵飘逸的梦幻少女印象,使他们认识到她是一个职业的演员,而并非单纯满足幻想的梦中情人。 天赋只有加以谨慎才会受到敬仰。当她以剧烈的改变颠覆了以往的银幕形象之后,并没有在短期内塑造出能够被大众接受的新形象。这些80年代初的作品,是她表演探索道路中的问路石,纵使失败也有告诉她此路不通的作用。80年代初期,她与朱延平合作较多。有人形容朱延平是通俗电影的工厂主,但他也能拍出《异域》和《火烧岛》这样的电影。青霞与他合作的几部电影,都是近乎低俗的失败作品。作为导演,朱延平所改变的,只是她的外表而没有发掘出她真正的表演潜力。做到这一点的,是徐克。在与朱延平合作的同时,她便开始了与徐克的接触,83年的《新蜀山剑侠》,《我爱夜来香》是比较成功的尝试,前者为她赢得了金像奖最佳女主角的提名,后者证明她在香港市场具有一定的票房号召力。但这两部电影仍然只是比较浅层次地表现她的魅力,这种魅力仍在相当程度上来自于她的美丽。捕捉到她最闪亮的一面,将其外型魅力与表演魅力成功结合的是《刀马旦》。王家卫说,林青霞晚期的星光要比前期明亮。前期并非不明亮,而只是因为没有其他可以与之争辉的女星拱照,所以才难以显示巨星的光彩。《刀马旦》中,钟楚红与叶倩文是值得尊重的对手,正是由于她们精彩的表现方使我们见到一个最出彩的曹云,毕竟没对手怎会有好戏。 85年她正式赴港发展,除了87年的《旗正飘飘》和91年的《暗恋桃花源》,她再没有接拍台湾电影了。在“二林二秦”的浪漫言情时代结束之后,她的演艺生命在另一个地方得到延续,颠覆了的银幕形象也将以另一种方式重塑。无论是《梦中人》中压抑了2000年一朝释放的激情,还是《今夜星光灿烂》中与父子两人纠缠的不伦之恋,无论是《夺命佳人》中容颜尽毁的脸,还是《英雄正传》中受尽煎熬的心,都是她在努力重塑形象。无论这些形象,观众是否认可,她的演技都在尝试中成熟,演员都需要演技,即使是最美丽的演员也不例外。 台湾电影笔记里这样评价:“她不仅是极少数能横跨文艺、武侠两种极端类型的代表明星,也是走红时间最长、几乎从未被时代潮流给吞没的传奇之一”。70年代与90年代,她是类型电影的领军人物,而在这两种极端之间相差的10年,便是一种过渡。她的这些属于80年代的中期作品,风格各异,有毁有誉。可能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些电影在心中的印像更多的只是她越剪越短的头发,电影的真正内涵会永远的遁入《滚滚红尘》和《东方不败》的背景之中。但是,沈韶华或者东方不败的一个眼神,一丝笑意也许早就可以从林楚翘的一滴眼泪里读出。而“霞玉芳红”这个说法也已经肯定了属于她的80年代。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