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广仪ZY
颜广仪ZY
关注数: 105
粉丝数: 657
发帖数: 4,261
关注贴吧数: 32
钓手医论 本书所述乃是个人心得体会,基础理论部分需从他书学来,本书未录。希望能为大家带来一点清新空气。
今天终于牵了网线,又可以和大家一起玩了
今天才发现医生吧的吧规非常好,特复制过来 其吧归很好的体现了“和”的精神!充分反映了他们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今借来,供大家参考,参考。
悲崔阿!中医无论在体制外还是体制内都是生存艰难! 不知大家的感受如何!
感谢宇宙之心001先生! 感谢先生对本吧一如继往的默默奉献!感谢先生的大力支持!
5.12来了,本来想看看纪念活动的,结果很无语 有点气人!
有请各位大师会诊一例病人 今接一例病人,感到压力巨大,还请诸位高人能够出谋划策,共同会诊一下如何?
昨日接诊的一例昏迷危重病人 一年很少遇到一次这样的机会,所以就没有推辞。按说我也害怕严重的后果,但病人家属已经给话了:置之死地而后生!
钓手医案一一痔疮 杨xx 女 46痔疮出血月余,面白无华,神疲乏力,心累失眠。前医有用槐花散,十灰等止血药无效。
医运一一医生成功的要素之一 历史上的医生有很多关于医运的佳话。
诚邀各位铁杆中医谈医论道 观诸医吧吵闹打骂,装神弄鬼,欺诈打压,完全不适合医学研究与交流!
医生已经不是人了 现在的医生是神仙,而且是神仙中的上仙!他们必须治好病人,不能有丝毫失误!否则吃不了兜着走!现在的医生已经左右不是人!
医患矛盾一一中国社会矛盾的缩影 表面看是医患矛盾,很多人都不加思索的责怪医生!当医生总成替罪羊时,大家却拍手称快!
临阵怪状 今揖录临床怪异表现,供各位朋友讨论。
各位朋友抱歉!抱歉! 好多天没有来贴吧,让各位久等,实在抱歉!最近确实太忙,一方面要照顾老客户,一方面要准备新开张的事,已经累得头昏眼花,请大家见谅。我一旦有空就来与大家聚会!大家先玩!
拜年了 壬辰年马上就要来了,钓手在这里向各位朋友,各位前辈拜年了。
壬辰年将至,大家都来预测一下龙年的形势 国家的,个人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等,海阔天空,畅所欲言!
辛卯年将过,大家有什么喜事都来晒一晒
谈一谈痿症 痿者,顾名思义痿软无力也,肌肉萎缩也。此证在西医列为不治之症。以前每年能接手二三例,但是得失参半,虽殚精竭虑,然终难收全功。最近又治一例,特来与诸位研究研究此病。
为什么现在的中医很多都不收徒弟???(转帖) mwx17 正式会员5 1楼 我见过很多中医,他们大多不收徒弟,为什么?还有的收徒弟只收能交学费的,为啥?看以前的书,中医师徒很少有这种关系的啊。为什么现在这样了? 如果有想教徒弟的,哪怕只能在网上指导下初级的东西该学什么,也请您指导我下,我很想学习。
向大家推荐几本书 开启中医之门:运气学导论。
发现一篇励志文章 在振兴中医吧发现一篇励志文章,现在转载过来,大家有什么看法,都来讲一讲。
大家是怎样看中医的未来和走向 不必拘礼,见仁见智都可以谈。
小弟特来拜会教主 多谢教主指点迷津,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希望鬼姐姐多费心多出力,把振兴中医吧搞成震动朝廷(管委会)的贴吧。
中医学是否应科学化?现代化呢? 这是老百姓对中医的普遍看法。请大家各抒己见。我们对于质疑应该给出合理解释而不是回避或顶回去。
百废待兴之际,试试申请吧主 不知此吧还有转机没有。
今天虽然到了铁杆会员的级别,但是却高兴不起来
俺们新建中医爱好者俱乐部,请诸位光临 看着振兴中医吧日渐荒芜,甚为可惜,但又没有办法。为了更好的交流中医,传承中医,修身养性,俺重新创立中医爱好者俱乐部,我相信大家一定会在那里找到家的感觉——其乐融融,互相尊重。诚请诸位光临,共同发展中医事业!静候各位光临。
一列慢性病的调治过程 陈太婆,成都,2011.10.15右寸关涩,左寸关动涩,心累.气紧,舌苔燥,舌质老,手指麻木,面色萎黄,下午疲倦,爱起夜,小便多,病已十多年。今年下肢发烧,一烧便引起头昏痛。医院诊断“冠心病”,“高血压”。中医诊断:脾肾气虚,心阳不振,肾阴虚,气血瘀。治疗:炙甘草汤加三七.川芎六剂。
没想到文正兄在这里建吧 这里一片祥和!环境非常好。
注意吧奇事汇集 惊天爆料:新酷酷龙卫校毕业也没“证”,也有家传师承的背景!俺宋进来也 1楼 新酷酷龙父亲是李兴甫,年轻时也是鸡鸣狗盗之徒,爱结拜一些打家劫舍和街头混混,难免生病和被打伤,因此也学些岐黄之术救护自己。由于此人敢吹,敢做,在郑州东风街社区也是小有名气,近几年,互联网兴起,便自称神医,在网上招摇撞骗。其子随母性姓高,网名新酷酷龙,上过几年卫校,无法取得行医证,也只好在网上行骗,在口臭吧行骗。新酷酷龙完全继承了其父李兴甫衣钵,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新人拜吧 今天才发现崇州吧——我家乡的贴吧,一个非常优雅的贴吧。 向各位父老乡亲,帅哥美女问好!
胆结石医案 刘萍,女,23岁2011.9.12来诊:昨天因腹痛住院,检查为胆结石,有十多个结石最大0.8公分,小者0.3公分,医院要求摘除胆囊,家属不同意,于是转服中药。
投诉备忘贴 我的“讨伐新酷酷龙檄文”已几度被删。今备贴投诉!
偶在中医吧的帖子 讨伐新酷酷龙檄文
慢性病的调治过程 陈太婆,成都,2011.10.15右寸关涩,左寸关动涩,心累.气紧,舌苔燥,舌质老,手指麻木,面色萎黄,下午疲倦,爱起夜,小便多,病已十多年。今年下肢发烧,一烧便引起头昏痛。医院诊断“冠心病”,“高血压”。中医诊断:脾肾气虚,心阳不振,肾阴虚,气血瘀。治疗:炙甘草汤加三七.川芎六剂。
关于中医是不是“科学”的讨论 这个问题就如“紧箍咒”一样套在中医的头上,请大家各抒己见,看看能不能打破这个“紧箍咒”!
病因——治病求本 伏其所主,先其所因。
伏龙肝的故事 伏龙肝就是灶中黄土。只不过这味药快要灭绝了。
白及的传说 从前,在一个县衙大牢里,关押着不少犯人。看管他们的老狱卒,为人正派,心眼好,对犯人从来没有打骂过,还时常与犯人谈心,关心他们的生活疾苦。 一天,一个叫白及的死囚忽然病危快要死了,老狱卒忙去禀告县官。县官听后微微一笑说:“再过一个月,白及就要砍头了,现在死了,也省了我们一刀!”老狱卒听了心想:虽说白及罪大该死,但没有到死期,有病还是要给看的。于是他瞒着县官,从外面请来一个郎中,到大牢里给白及治病,自己为他付的药费。没过几天,白及的病就好了,为此白及很受感动。 一晃二十多天过去,白及的死期到了。白及告诉老狱卒说:“我七次犯重罪,屡遭刑讯拷问,使肺部受伤以至于呕血。多亏我有一秘方,皆靠此药止血恢复。方法是,只用白根为末,米汁调服,其效如神。”后来白及被砍头处死,其胸部被剖开后,看见肺部都有十余处伤的窍穴,都已经被填补起来,白根药的颜色也没有改变。 老狱卒牢记此方。后转告其友张郎中,张郎中用此方救治一咳血不止的垂危病人,果然有效,一日即止血,挽救了性命。一天,张郎中问老狱卒这药叫什么名字,老狱卒因年老记性差,只记得是白及献的方,把白根药名忘掉了,就顺口说了一句:“白及!”就这样,白根从此就有了“白芨”这个名。
仙鹤草的故事 古时有两个秀才进京赶考,途中路过一片沙滩地带。时值炎夏,烈日当空,晒的他们汗流浃背,又渴又累。这时,一个秀才流出鼻血,另一个慌了手脚,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到哪里去寻药呢?他们急中生智,用土块塞,用纸堵,但都无济于事,血又从嘴里流出来。正在这时,忽然看见一只仙鹤嘴里衔着一根草,慢慢从头顶飞过来。他们想,如果我们也象仙鹤那样,长个翅膀,赶快飞走多好呀!他俩用羡慕的口吻喊到:“仙鹤,仙鹤,慢慢飞呀,把你的翅膀借给我们用用,让我们赶快飞出这个鬼地方!”谁知仙鹤被他们这一叫,吓了一跳,把嘴一张,衔着的野草掉了下来。他们打趣地说:“翅膀借不下来,先拿野草润润嗓子吧。”流鼻血的秀才急忙把野草放在嘴里嚼了起来,有了水分的滋润,嗓子不干了,口也不渴了,没一会儿,鼻血也不流了。他们高兴地急忙赶路。后来,他们都中了进士,当了七品县官,就派人到山上找那种野草。经医生辨认试验,证明它确实有止血之功。为纪念送草药的仙鹤,就把它取名叫“仙鹤草”。
刘寄奴的故事 刘寄奴本来是宋武帝刘裕的小名,为什么又成了一味中药名呢?原来传说刘寄奴小时上山砍柴,见一巨蛇,急忙拉弓搭箭,射中蛇首,大蛇负伤逃窜。第二天他又上山,却隐隐约约从远处传来一阵阵捣药声,即随声寻去,只见草丛中有几个青衣童子捣药,便上前问道:“你们在这里为谁捣药?治什么病呢?”童子说:“我王被寄奴射伤,故遣我们来采药,捣烂敷在患处就好了。”寄奴一听,便大吼到:“我就是刘寄奴,专来捉拿你们。”童子吓得弃药逃跑,寄奴便将其草药和臼内捣成的药浆一并拿回,用此药给人治疗,颇有奇效。后来,刘寄奴领兵打仗,凡遇到枪箭所伤之处,便把此药捣碎,敷在伤口,很快愈合,甚为灵验。但士兵们都不知道叫什么药,只知是刘寄奴射蛇得来的神仙药草,所以就把它叫“刘寄奴”。这是唯一用皇帝的名字命名的中草药,一直流传到现在。
麻黄的故事 有个挖药的老人,无儿无女,收了一个徒弟。谁想,这个徒弟很是狂妄,才学会一点皮毛,就看不起师傅了。有的时候,卖药的钱也不交给师傅,自己偷偷花掉。师傅伤透了心,就对徒弟说: “你翅膀硬了,另立门户吧。” 徒弟倒满不在乎:“行啊!” 师傅不放心地说:“不过,有一种药,你不能随便卖给人吃。” “什么药?” “无叶草。” “怎么啦?” “这种草的根和茎用处不同;发汗用茎,止汗用根,一朝弄错,就会死人!记住了吗?” “记住了。” “你背一遍。” 徒弟张口就背了一遍,不过,他背时有口无心,压根儿也没用脑子想。 从此,师徒分手,各自卖药。师傅不在眼前,徒弟的胆子更大了,虽然认识的药不多, 却什么病都敢治。没过几天,就让他用无叶草治死了一个。死者家属哪肯善罢甘休,当时就抓住他去见县官。县官问道: “你是跟谁学的?” 徒弟只好说出师傅的名字。县官命人把师傅找来,说: “你是怎么教的?让他把人治死了!” 师傅说:“小人无罪。” “怎么能说你无罪?” “关于无叶草,我清清楚楚地教过他几句口诀。” 县官听了,就问徒弟: “你还记得吗?背出来我听听。” 徒弟背到:“发汗用茎,止汗用根,一朝弄错,就会死人。” 县官又问:“病人有汗无汗?” 徒弟答道:“浑身出虚汗。” “你用的什么药?” “无叶草的茎。” 县官大怒:“简直是胡治!病人已出虚汗还用发汗的药,能不死人?”说罢,命人打了徒弟四十大板,判坐三年大狱。师傅没事,当堂释放。 徒弟在狱中过了三年,这才变得老实了。他找到师傅认了错儿,表示痛改前非。师傅见他有了转变,这才把他留下,并向他传授医道。打这儿起,徒弟再用“无叶草”时就十分小心了。因为这种草给他闯过大祸惹过麻烦,就起名叫作“麻烦草”,后来又因为这草的根是黄色的,才又改叫“麻黄”。
伏龙肝的故事 伏龙肝就是灶中黄土。
浮小麦的故事 宋代太平兴国年间,京城名医王怀隐,有一天雨后放晴,便到后院查看晾晒的中药材,发现新购进一堆小麦,便问伙计:“这些又瘦又空的蛀小麦,何人送来?”伙计回答:“是城南张大户送来的。”他正欲说什么,忽见来了一位急症病人,那病人的丈夫对王怀隐恳求说:“王先生,我娘子近来不知何故,常常发怒,有时哭笑无常,整日心神不宁,有时甚至还伤人毁物,真有点怕人,今请先生施恩,为她除病驱邪!” 王怀隐切了切那妇人的脉,又问了几句病情,捋须笑道:“不必惊恐,此乃妇女脏躁症也。”言毕,信手开了一方,上书:甘草、小麦、大枣三味药,意用汉末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良方“甘麦大枣汤”,治疗妇女更年期出现的精神与心理方面的症状。那汉子持药扶病妇临行时,又补充一句病情:“先生,我差点忘了,她还常常夜间出汗,汗液常湿透衣衫呢。”王怀隐点头答道:“嗯,知道了,先治好脏躁症再说吧。” 五日后,那妇人偕丈夫乐滋滋地来拜谢王怀隐,感激地说:“先生救苦救难的大德,我们夫妇终生难忘。真是药到病除,不愧为杏林名医呀!”王怀隐关切地问:“今天再来治盗汗症?”那妇人笑道:“不必了,已一并痊愈了。”王怀隐暗自思忖,难道甘麦大枣汤也有止盗汗的作用?后来,他有意以此方又治了几个盗汗症病人,由于是用的成熟饱满的小麦,结果均不见效,他大惑不解,于是查阅唐代药王孙思邈的《千金要方》,想寻求答案。正当这时,店堂小伙计与张大户的争吵声惊动了王怀隐。伙计手握一把张大户送来的小麦说:“这样的小麦我怎能收?你别以为做药就可以将就些,这瘪麦子你拿回去吧!”王怀隐听罢,忆起上次那妇人所用的小麦就是张大户送来的瘪麦子,于是即忙上前道:“张老兄,你这麦子是……”未等先生说完,张大户便红着脸诉出了实情:“这是漂浮在水面上的麦子,我舍不得丢弃,我估计治病用大概可以吧,因此送来了。”王怀隐听罢,从中似乎悟出了什么,便吩咐伙计:“暂且收下吧,另放一处,并注明‘浮小麦’三个字。” 后来,王怀隐用浮小麦试治盗汗、虚汗症,果然治一个好一个,便逐渐认识到浮小麦的功效。太平兴国三年,他与同道好友王祜、郑奇、陈昭遇潜心研究张仲景的医著,合编成《太平圣惠方》一方,并将浮小麦的功效记入该书。 从此,“浮小麦”一药便流行于世,并为历代医家治用至今。 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小麦未成熟的颖果。各地均产。收获时,扬起其轻浮干瘪者,或以水淘之,浮起者为佳,晒干。生用,或炒用。 【性味归经】苦,凉。归心经。 【功效】敛汗,益气,除热。
辨痰治杂症 (痰)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吐,在心则悸,在头则眩,在背则冷,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
咽喉 咽喉闭塞不能言,幸有硼砂可保安, 捣和盐梅如枣大,口中噙化即时宽。
汤火烧 汤火浇烧不可当,肉皮溃烂痛非常, 鸡清好酒来淋洗,信是神仙海上方。
骨头疼 骨头打碎最艰难,寻破山鞋莫等闲, 火里烧灰油和贴,管教哭脸变欢颜。
内瘴 眼睛内瘴泪涟涟,且莫将心苦自煎, 但取鲤鱼用胆脑,和调相拌贴安然。
龟病 腹中龟病不能言,肚里生来硬似砖, 自死僵蚕白马尿,不过时刻软如绵。
心头疼 心头疼苦不堪当,急看仙传海上方, 匾竹水煎连口咽,教人服已便安康。
急伤寒 急伤寒气听人言,此法谁知有圣传, 半夏酒姜煎一处,时间服了即安然。
水泻 曾闻水泻有何方,焦炒车前子最良, 细末一钱调米饮,只消七剂即安康。
刺毒肿痛 刺毒肿痛叫声连,无血无脓不得眠, 研烂松脂为细末,帛封其上免灾愆。
远年咳嗽 远年咳嗽最难痊,休要求人枉费钱, 但用款冬花作末,烧香一吸便安然。
牙疼 牙疼齿痛不堪言,得法犹如遇列仙, 大戟烧来疼处咬,名方留下岂虚传。
鼻中出血 鼻中衄血涌如泉,乱发烧灰有甚难, 竹管吹将鼻内去,时间恰似遇神仙.
大便不快 大便不快听吾言,腹满如山起坐难, 用水来研麻子汁,一时吃了自然安。
小便不快 小便不快有何难,不用庸医说再三, 匾竹水煎连口咽,方知此法不虚传。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