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ssps dcssps
关注数: 111 粉丝数: 374 发帖数: 19,350 关注贴吧数: 39
《你的名字。》是“神明决定论”? 君名终于重映,8年也不算短。 曾经未看懂的、未能去影院看的,去影院重温的、追看IMAX的,在新中毒的名厨与复毒的旧名厨支持下,《君名》取得了不错的重映票房,而贴吧等也迎来了久违的热闹~ 其中,不免聊起了老生常谈的时空、记忆等问题,而部分吧友有意无意地,解释为神明所为。例如: “3年时间差”——是神明不让他们发现,即便留意到也会被抹消记忆; “对方的结绳”——也是神明不让他们发现; “泷版三叶去神体献酒,回来被外婆说你在做梦吗,镜头突转,泷醒来并流泪”——是因为泷听四叶提起彗星,想起了关于彗星的记忆,但此后到睡下的记忆,均被神明抹消了,泷流泪是知道了三叶已亡。 或许还会进一步认为,两人是“命中注定”,命中注定地相恋、相遇,神明在帮助糸守,也在帮他俩。 可能,对于一般观众、以及没深入想的粉丝来说,得到一个解释就可以了,能通过就行,怎么方便就怎么来,而神明论是最方便的。 但是,对另一些粉丝和喜欢思考的人来说,却可能产生疑问,例如:神明为何要不让发现3年时间差?发现了会怎样?提前知道了“三叶亡”会怎样?好像,也不会怎样,就只是会提前计划避难而已? 所以,神明是在考验他们?如果失败了怎么办?但既然是神明在掌控,又应该不会失败才对?再往上追溯,神明是帮助糸守的话,直接不让彗星坠下不就行了?他阻止不了彗星?那也没必要让三叶死一次不是? 这么思索下去,还会出现一个终极问题——既然是神明在掌控一切,那么泷和三叶一路走来,都是神明决定的,那些令我们倍受感动的行为,所谓“勇于追寻”、“等待10年7年”,都只是神明安排的“命运”而已。。。 是不是立时就感觉到了“廉价”和“大打折扣”?
离别二部曲——《繁星》(下):铃芽之旅 引子—— ———————————————— Hello Goodbye & Hello 君に会って 今君とさよなら (与你相逢 现在要与你别离) Hello Goodbye & Hello そして君のいない この世界に Hello (然后向没有你的世界 问好) 本当のさよならを 知らなかった あの時 (那个时候不知道真正的再见) 壊れゆく心は ずっと 君を探してた (破碎的心一直在寻找你) もしも 届くのならば (如果能够传达给你) 伝えたかったことが たくさんある (有很多话想告诉你) 全ての気持ちで君の笑顔を (我发誓 想用所有的感情) 絶やさず そばにいたいと誓うよ (陪在你身边不让你的笑容消失) Hello Goodbye & Hello 君に会って 今君にさよなら (与你相逢 现在要与你说再见) Hello Goodbye & Hello そして君のいない この世界に Hello (然后向没有你的世界 问好) ...... ——《追逐繁星的孩子》主题曲“Hello Goodbye & Hello” ———————————————— 他们说,爱情令人迷惑; 他们说,猫猫有什么错? 他们洋洒、尖刻地低评; 他们没看到里面的悲伤。。。 他们说着灾难、和解这样的词; 但感受不到他们有太多的共情; 真有体会的人,不该是那么说话的。。。 最亲密最依赖的亲人,这个陪伴你照顾你这么多年的人,突然去了,永不再见。。。 你懂那是什么感觉吗?真的懂吗? 最要好最信赖的好友,这个与你一起走过那么多年的人,突然去了,永不再见。。。 你懂那是什么感觉吗?真的懂吗? 是的,我懂,因为我遇到了。。。 ————————————————
关于“诚哥访谈”事件之我见 好久没好好上线了,这两天村里通网,正想畅快冲下浪,没想到刚一上来,就看到了劲爆消息——诚哥称帆高与阳菜不会在一起! 我勒个去!?我一下就被这个巨浪打翻了。。。心里凉了半截——这就是此前老哥我一直撑场、赞赏、感动的天子和诚哥?? 事情源于一个叫“新海诚社”的非官方微博号,其发表了一篇诚哥访谈,里面表达的内容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反响。愤怒、不解充斥屏幕,不少人表示“感觉就像被喂了一口屎”!的确,连东京都淹了,帆高戒指都给阳菜戴上了,你他喵跟我说他们不会在一起?! 我裤子都穿好了,你跟我说那是伪娘?? 我的第一反应是—— 诚哥,你变了! 不对,你他丫的根本没变!还是以前那个刀片诚!。。。 疑惑不解。当稍微冷静下来之后,我开始思索个中缘故。之后在贴吧看到有人说翻译有问题,这确是一个大问题,翻译的正确性影响巨大,分分钟意思不一样,包括这段访谈的上下文意思,而那个微博号是不是官方的倒不重要,关键是翻译的准确性。但目前还没看到有dalao拿出整篇访谈,以及提出更正确的翻译。 暂且以原翻译文没多少偏差为前提,谈谈我的看法。 一、可能是诚哥心态变了。我最开始想到的解释是——其实,诚哥或许是有些变化了,人到不惑、有妻有女了,可能青春的心境有些远了,而青春心境远了首当其冲就是恋爱感觉被轻淡,“我”与作品里的少年男女已不完全在一个层了,在外说话时不自觉会脱离那个层,但在制作时仍然能进入到那个感觉,或许这就是诚哥这个叛逆的油腻大叔“心口不一”的缘由吧。。。 二、诚哥前后想法出现变化?这篇访谈据说是7月19日的,和电影同一天上市,是诚哥早期的想法,而MV戴戒指是后期制作的了,这表明诚哥前后想法有了变化?但问题是,电影内容是早就定了,且7月19上映后,也有其他的访谈,似乎没听说那些说法被强调或是讨论,反而看到“给剧本洋次郎,收到了“爱”这首歌后,产生强烈的这就是我要做的电影”这样的相反说法。 三、外部环境的影响。众所周知,天子的制作契机,是因为君名被批,诚哥将这种“不服、维护”的心情,切进了新作品里。虽然诚哥心里想要“对着干”,但他不能公开过度那样说,他还连带着一众合作者,他是个“知名导演”,他不能没有顾及,有时他或许会因应场合说些场面话,而未必都是他的真实想法,而他本来也不是个强硬对话的人。另外,虽然诚哥在天子坚持自我,但我觉得他还是会担心,不被大家接受,会被更多人批“又是个没深度的恋爱故事”,而那个访谈,正是电影上映前做的,这就有些微妙了,从宣传的角度看,诚哥可能觉得要谨慎些。然之后电影卖座了,于是这种说法就不提了,甚至还要追加镜头戴戒指~ 当然,诚哥本身也可能有些想法,有设想不完全是以爱情去发展,一种同伴、伙伴的情感关系,类似小偷家族那种“非家人胜似家人”的关系,若是这样,那诚哥还是多少听进了一些“批判之声”的。只是,从电影的表现来看,却还是诚哥最拿手的爱情情感表达,怎么看都脱离不了爱情,重点是,同伴、伙伴情感,类似家人的情感,都可以、也包含在爱情里面了啊,不是吗? 有吧友说到,天气之子不是诚哥一个人的作品了,不能代表整个制作团队,他只代表他自己。这个说法意思是诚哥怎么想,和作品最后怎么制作,未必一致,诚哥会身不由己。我不太同意,我认为诚哥仍然是手执核心的那个,受到的左右有限,一直以来不都这样的嘛?还是有人认为诚哥妥协了,这倒是引出了第四点。 四、刀片没了,怀念刀片致富的日子。。。承接上面所说,现在的作品不是诚哥一个人的作品了,不能自己全说了算,害~怀念以前,念念不忘“情侣必须死~”的自己,那时的刀片一箱箱地到来,卖的盘满钵满,别提多爽了~现在没有了,只能有意无意间在某些场合、某些访谈里真情流露,无奈啊。。。(要是真的,真难为了你刀片诚) 所以,综上所述,诚哥有可能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访谈里,在不同的时间点和自己的想法摆荡中,给出有出入的说法,这都是可能的。因此,诚哥这一次半次的说法,还不能下什么定论。反而,这个访谈的说法,当时未见有什么波澜,而下映这么久的今天却被突然提起,是何故?包括这论调,之后似乎也未见有提到?而最重要的翻译准确性,也还有待商榷。 我认为,电影本身、小说、小说前后记这些,更能反映个人的真实想法,更应该以这些为准,就电影里呈现出来的,那些情节、音乐,那些台词、歌词,有人会觉得那不是爱情情感吗? 因而,虽然不能下什么定论,但我还是想说一句:诚哥精分~
从前前前世开始就在追逐你的那片阳光——《天气之子》15刷记·念 作为一个君名入坑的新诚哥支持者,我非常关注诚哥的新作品,自从上年12月公布片名后不久,就已经关注本吧了,成为了天子吧295个先行者之一(晚了关注,不然就是250之一好像还蛮符合帆高、天子的气质2333),你看我等级相对高就知道。不过之后,就没太关注了,忙着别的事,连天气之子4月的第一个预告都不知道。但5月底的第二个预告,我没错过,当帆高的那句“我只是想再一次,见到她啊!”和“愛にできることはまだあるかい”响起来时,眼眶似乎有些湿润,我竟已经被打动。。。 之后又是一段静待期。终于7月19日日本上映了,同一时间,坐标广州的我也去了办通行证——决定前往香港观看。香港8月3日的优先场、8月8日的公映我都去了,二刷,刚好用完了通行证的次数,也正好是能够完好理解剧情的次数。回来后,我缓慢地写了篇万字影评,放上了豆瓣,跟前列影评争论了几句,这次的诚哥新作品观影就算告一段落了。。。 随后边忙自己事,边关注天子日本票房和国内上映信息,在香港、澳门、印尼、马来西亚、越南、台湾等环大陆上映之后,国内也终于定档11月1日。而我,也随着国内热映,不自觉间开启了一段“追逐阳光”之旅。。。 我在广州郊区,本地只有万达有IMAX,但万达一场IMAX都没排(辣鸡万达)。为了看IMAX,我要远道50/60公里外的广州市区,还好有地铁,但因为本地的地铁只通了一半,还未直通广州,要绕一段路才能进城,因此虽是地铁,但一个单程也至少1.5小时,来回3小时起步,费用上30元。而算上等车、走路、吃饭、预留等时间,去一趟要6.5小时以上。。。最终,我去了8次,看了9次IMAX,加上6次普通场(含香港2次),共15次。而交通、吃饭、电影票的费用加起来已过千,如果加上香港观影和有一回活动请客,费用去到了1700。虽然15刷比起热忱的吧友不算多,但这里的时间和金钱付出,或许可以称为另一种意义上的多刷。。。 我打算将这15次的观影经历记录下来,以作纪念。下面先来一张票根全家福——
2019世萌 三叶和泷之路(持续跟踪) 今年的世萌比往年都要晚一些。我有关注的前两届5月份就已经开波了,但今年直到7月底才开始,因为今年的赛制有了不少变动,最明显一个就是正赛人数少了,比赛少了,赛程相应短了。这是好事,之前几乎一整年的赛程也实是有点长。。。 回顾2018世萌,相较2017君名的人气正旺,2018两人的人气都坠落了,尤其是三叶,大幅下降,沦为陪跑角色,而泷还好,但也提前出局。。。虽然如此,两人也并没有寂寂无闻,三叶有过在强敌环绕中以微弱优势幸运抢到第一的壮举,与泷双双晋级项链赛,而这是她俩连续第二年双双在同一阶段“蓝宝石”晋级项链赛~而泷,不仅最终拿到了“蓝宝石”垂饰,在最后的排位鞭尸赛中,过五关斩六将,达成了全胜、越级排位到第8名的壮举~两人的闪光令人称奇,一时传为佳话,可也掩盖不了君名厨团弱、单作品劣势、人气下滑的事实。又是一年了,人气再次下降,上面那些蒂花之秀,只怕今后无缘得见了。。。 岁月不等人,2019世萌又开始了。泷因拿到了垂饰,自动参加今年赛事,而三叶,通不过提名就不用参加,我和不少吧友都不想三叶被虐,都不提名。然鹅,三叶竟以倒数第二的名次晋升到了正赛(一口老血再次喷洒而出)。。。 我本来说会忙,三叶也很可能不会参赛,不打算跟踪了。但上年参与的吧友挺关注的,而三叶也参赛了,好吧,我至少来开个头,为了表达支持也好,为了水贴,不对,为了活跃氛围也好,我宣布:肥宅快乐散票团再次组成~来支持一下你们的过气叶和泷弟弟了喂~ 2018世萌“蓝宝石”阶段垂饰得主镇楼——
重温20集完全版有感:关于删减、感情转变和自白 这几天突然想起了这部剧,上年下的20集完全版还没看,于是重温了一遍。 看完之后,仍然是,感慨万千。。。为因因的遭遇而心疼,为她遇上了阿kai而高兴,也为这一对重遇的青梅竹马而感动,羡慕这对非一般师徒谱写的这一段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 感觉比之前更喜欢,更有感触了,或许是因为心境变化了?或许是全部、连续地看完理解的更多了(以前没看全,开头和中间有错过数集)?又或者完全版多出的镜头让情节表达的更好了? 有朋友说这是一部喜剧,嗯它当然是喜剧,看报道TVB也是以喜剧定位,实际上也无愧喜剧,笑点很足,由头到尾都有。而剧情也编排的很好,得益于人格分裂的心理背景,爱情、亲子冲突加上拿手的律政,让剧情显得很充实,吸引人一追下去。阿kai袁伟豪的演出非常不错,而黄智雯的演出就更是令人赞叹,因因、pina、愁擘擘三个不同人格的演绎拿捏的很准,至于有人认为pina的演出过于用力,我觉得不会,pina在剧里的原型是一个动画里的反派,行为夸张点实属正常,小时候因因仰慕她,化为人格之后有相似的夸张行径并不为奇,就不说本来采访有讲“定位喜剧表演稍有夸张”了。更出彩的是,不同人格的情绪表现也十分传神,让人随着她们悲喜跌宕,心理元素的内核,让这部剧不仅是一出喜剧,还是一出让人感动的喜剧。。。除了笑点和狗粮,在对心理有了解的人眼里,这部剧还看到了深度,而在有经历的人眼中,这部剧还看出了心酸和眼泪。。。在我看来,这实是一出披着喜剧外衣的心理剧。。。 时隔一年,其实我都不太记得18集删减版具体镜头,即使现在看完20集完全版,我都不太确定哪些是18集没有的。。。但差别肯定有,节奏上显然较为舒缓,没那么紧凑感。至于是否对剧情逻辑、感情转变等重要部分有影响,我感觉应该是有,但可能不多,因为以前看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但20集补上的镜头,大概会让情节更通顺一些,情感表达更充分一些。嘛,我没去对比过,就不多谈了。 说起这个,以前我发过一贴,关于删减原因和感情转变,现在我想重新再谈谈。 我以前觉得,删减的地方,主要在因因与母亲和解这一段,可能比较敏感沉重,为避免不必要的影响和争议,做了删减处理。但看了20集,发觉其基本上没太大差异,也就是说,本来拍的时候,TVB就做了淡化处理。因因和母亲和解,自母亲寻找消失的因因,到找到作出道歉,然后拥抱结束,之后就和好,整个过程比较快速就过去了。。。事实上,这个过程大概不会这么快、这么轻易,因妈多年的严苛和因因对父亲之死的内疚自责还不能等同,应分别对待。如果情节加上因妈在真相后的心理活动和转变,有过更真诚的反思和交谈,那就更合理饱满。不过我知道TVB,避免敏感议题是他的一贯作风,也一般不会搞得那么沉重。若认真谈这个,不仅因妈的恩怨,奶奶也要扯进来了(她对因妈刻薄,是因妈严苛的原因之一),那就不容易处理和收尾了。。。另外,我以前觉得,除了和解这里,前面的心理事件表述不够深,非删减重点。但这次看,实际剧里已经将母女冲突、夫妻问题,乃至婆媳关系,都挺尖锐地表达出来了,已经表述得够深了。。。或许设置成周播剧就是一种淡化处理了。 再来,关于因因感情转变。其实,就现在这样,因因和theo因为恐惧、人格分裂而阻隔分手,然后阿kai一直陪伴帮助因因,慢慢情感积累和转移,就已经很顺理成章的了。但我现在觉得,因因会喜欢阿kai,大概是注定的,除非她不去治疗,不去融合三个人格。。。方以因这个主人格,割裂了感情占比高的愁擘擘和pina,是完美主义、理性好胜者,她会选择theo做男朋友,或许和theo的CEO、胜利者、成功者的关系不少,当然theo很好,感情很真诚,所以因因还是很喜欢theo的,而theo的暖男也缓和了不少因因完美主义的面具。但是,当治疗越深入,因因与愁擘擘和pina有更多沟通和了解之后,三个人格趋向融合后,情况变得不一样。显然,愁擘擘和pina跟阿kai相处得更融洽,感情更自然,两人在小时候经常一起玩,连次人格pina都是那时的动画“杂果超人”里衍生出来的,这份青梅竹马的情谊是theo没有的,那种融洽度是theo还没达到的,虽然他俩已好几年关系,但或许正是只有方以因一个人格,所以他俩才难以达到。。。而阿kai不一样,他直接就接触到因因真正深入的内在——愁擘擘和pina,他与她们相处融洽,愁擘擘很喜欢他,pina也挺认可这个小弟,而这也无形中在和因因拉近距离。而theo,一直只知道因因,只和因因相处良好,与pina相处会害怕,与愁擘擘相处,身为CEO的他可能又缺少一点小人物感,与愁擘擘不受关注的感觉不太搭。并且,还有一点可能也是最关键的一点,阿kai将三个人格都视为方以因,而theo尚缺乏这种意识,将pina、愁擘擘视为“多照顾一个大姐和外甥女”。。。因此,只要因因要治疗,治疗越深入,三个人格越趋向融合,因因喜欢阿kai的几率就越高,就正如剧里越到后面越喜欢。不过有点讽刺的是,因因要治疗本身是为了想挽回、继续和theo的关系,但却偏偏是,越治疗心会越远。。。theo很好,但他大概注定会失去这段恋情,纵然后来他克服了恐惧,重新与因因相处,但为时已晚,鼓励治疗的不是他,一直陪伴帮助的不是他,最后融合后心倾的人也没能是他。。。他能主动决断或许对大家都是好事,正如他感觉到的,因因对这段感情更多的是剩下不舍了。。。更适合方以因(因因、愁擘擘、pina)的人,是利东佳。 很久没有追过TVB剧了,但无意间看到的这部剧却一下对上了点,其心理题材和表达一下就击中了靶心。我不太清楚我为何如此钟情这部剧,这部剧情节逻辑也并非无懈可击。可能,或许是因为我内心也有一个敏感孤独的愁擘擘,也有一个冲动有火的pina,还有一个死撑自尊和面子的因因吧。。。 戏里的一些配乐很出彩,但最出彩的还是那首让人心中一暖的,配有英文演唱的配曲,很好听~但听说是原创的,并没有公开,遗憾。。。 ———————————————————————————————————————— 数天过去了,在这几天的沉浸中,我或许明白了我为何如此钟情这部剧。 因因爱不能,而我也是。。。我的pina会破坏,我的愁擘擘会逃避,我也像因因那样,死撑着自尊和恐慌。。。我也很想去爱,但我不能。。。我给我喜欢的人以伤害,我不能好好地在一起。。。 因因最终拥抱了pina、愁擘擘,而我也想如她一般。。。我也有很想展现的部分,我渴望去活出来,但我未能做到。。。我也像因因那样,苦苦维持一个面具。。。我也很想拥抱我的“pina、愁擘擘”。。。 这种心理转化的表达一下戳中我的心,这个在喜剧表面下的心理议题很真实。虽然没有因因那样重的病症,但我们的家庭,我们的个性,我们的过去,那些创伤、困扰和压力,糅合在一起也可称为“病症”,我们与父母关系不佳,我们在爱情中受伤,我们在工作社交上窘迫,我们展现不好自己,我们内心冲突焦虑抑郁死撑,我们带着这些“病症”艰难前行。。。我为什么要去研究心理?都只是因为自己有心理问题和困惑。我没有因因那样的经历和沉重真相,但会有相似的心理感受,我能感同身受。。。我为因因的心理转变、成长而感动不已。。。 当然,少不了为他们的爱情而感动羡慕。阿kai的不离弃、陪伴支持令人动容。实际上,阿kai对这个儿时玩伴很看重,因因在儿时因为他的大胆而赞他的一句话,却成为了他日后去实现的目标。这句话也成为了后来两人关系和情感转变最重要的表达~大概就是这份昔日的情谊,让阿kai顶住了因因早段的尖酸刻薄,遭遇背叛诱惑,也没有一走了之。若因因没有阿kai,大概很快会露馅,被停律师资格,被母亲苛责,与theo远离乃至分手,没有阿kai看着pina、愁擘擘,或许会出不少麻烦,被迫去治疗,但缺少阿kai帮助,进展可能缓慢,或还会要求催眠“杀死”次人格。可能因隐藏多重人格、维持完美好强外在的关系,因因似乎没什么好友,她身边支持性的人都少。因因会经历一段异常灰暗痛苦的时期。。。正是遇上阿kai,因因的生活才没有脱轨,正是在阿kai的陪伴支持下,因因才能顺利面对痛苦和重生~ 不过,因因并非单方面受着阿kai的包容和支持,因因在发火、尖酸刻薄之后,都没有落井下石、耿耿于怀,对于因因这个完美主义挑剔人格来说,大概这就是她的包容。而她在认可了阿kai之后,就交托了一场重要官司给阿kai,这并不容易,是一次很大的支持。“我觉得你很适合当大律师啊”——当“四个方以因”都说出同一句话,当方以因大律师亲口说出这句话,我心中也激动异常、感动万分,觉得浑身充满力量~两人是有互动的,因因是有付出的。所以我并不讨厌因因,我还心疼她,她撑着这一个要强面貌避免柔弱(柔弱会让她触碰到真相)这么多年是真不容易。对因因来说,与阿kai的这一段互动陪伴感情转变就是绝佳的心理治疗,阿kai就是绝佳的治疗师~羡慕他们拥有这样一段跌宕而深刻的爱情。。。
关于19集公园里的是因因or愁擘擘的探讨 上年我看电视18集删减版的时候,记得并没有对这个问题有太多疑惑,我觉得那是因因。而时隔一年我重温20集完全版,我第一感觉仍然是因因。但看到不少朋友说那是愁擘擘,我去回看,也觉得似乎是愁擘擘。我困惑了,到底那个是因因or愁擘擘? 我想去问一下人,留言给提到此说法的朋友:“是否以前曾有什么权威的途径,有确认过那是愁擘擘?”,但一来热度已过,二来人家未必能及时看到留言,我暂时未能得到回复。 我反复观看这个片段,我认为“那是愁擘擘”这说法值得商榷。我在此姑且当之前并没有权威途径确认过,来说一下我的困惑和理解。 觉得那是愁擘擘,会有下面几点理据: 1、因因伤心的时候,愁擘擘会出来。而那时正是因因多重人格被爆出,她被母亲苛责之后,伤心的时候。 2、语气和缓、轻声细语,像愁擘擘。 3、坐在愁擘擘喜欢的跷跷板上,要阿kai陪她在此玩,并要阿kai买愁擘擘喜欢的雪糕吃。 4、说起“不要对愁擘擘好”的约法三章时,她没表示认可,反而说“愁擘擘怎么会恨你呢?她对你痴心一片,她真的很喜欢你的”,似是愁擘擘在为自己说话。 5、20集因因从美国回来,那时是愁擘擘,阿kai买了雪糕给她,但愁擘擘回避并说“你不要再对我这么好了,我没脸接受你好意,我不喜欢自己做坏人,我不喜欢自己嫉妒自己,我不喜欢、我不喜欢...”,这个场景似乎是在回应19集公园这里阿kai的“腐竹一片”,愁擘擘受打击“失恋”而作出的反应。(当然阿kai是照顾因因的心情而这么说,并不是真的不喜欢愁擘擘) 乍看之下,这不就是愁擘擘吗?然而,这里的疑问点也是挺多的: 1、阿愁为何要扮因因?即使是阿kai认错人在先,阿愁没去否认,但依然没能说明为何要继续扮下去,阿愁似乎不是会去扮谁扮谁的人?表明自己是阿愁,亲近阿kai,貌似才是阿愁的常规? 2、阿kai悔叹了一段他们的遭遇,说早知他来当见证人,因因轻声接上一句“这不关你的事”,似乎是明白来龙去脉而说的安慰性质的话,阿愁能听明白并说出这样的话吗? 3、阿愁自带悲伤,对许多事物都可以伤心,但除了最重大那个秘密,阿愁与因因的伤心事没太多交集,她出来替因因伤心,但好像不能清楚因因为何伤心,或者清楚也并非转移身受的关系,例如因因与theo分手,阿愁反而恋上阿kai,心情截然不同。当阿kai关切地问“怎么样,easy阿姨有没有骂你?”,因因悲从中来,差点没忍住哭出,她有明确的因为母亲苛责而伤心的指向,骂的不是阿愁,似乎不是阿愁会有的表现。 4、约法三章时,因因说“愁擘擘怎么会恨你呢?她对你痴心一片,她真的很喜欢你的”时,语气是干脆利落的,阿愁能够说出来吗?阿愁的表达状态是有些瑟缩、青涩的。 5、回到家里,遇上theo,因因的表现是沉着的,且还说“我有点累,不如你们俩先走吧”,这是阿愁能做出来的?包括两人走后趴在沙发哭,悲伤自语“为什么”,这显然更像是因因遭受打击后的痛苦质问,而不是阿愁“失恋”的哭。当然你可以说,回家这里人格已转到了因因。那么,除却这点,但也还有上述4点疑问。 其实,总结一句是,阿愁总的来说思维状态是少女模样,言行是偏退缩、战兢的,表达语气是青涩的,她能够做出上述的表现吗?她能够扮得好因因吗?我不太认为能够。那么,那个就该是因因了,但是,那又如何解释“是愁擘擘”的那些理据? 我想谈谈我的一个见解。 纵观全剧,有一条要表现的主线是因因三个人格之间的融合之路。最开始,因因不接受她们,排斥她们,甚至一度想“杀死”她们。火爆直率的pina自然是跟她对着干,称其为“**”,要反抗,要更多自由(出现时间)。而愁擘擘脆弱敏感易哭爱吃,不受因因待见,愁擘擘也乐得避开,双方没有话说。但有了阿kai这个中间人,慢慢地,在阿kai的鼓励和帮助治疗下,三个人格有了沟通、了解。因因知道了pina的原型是动画反派,是反抗母亲的投射,还与pina有过谈判达成共识。与愁擘擘,也有了书面交流,通过阿kai侧面了解愁擘擘更多,还在担忧阿kai官司的时候,主动写信问愁擘擘。因因从开始的抗拒,到交流,到共存,到接纳,与pina、愁擘擘的关系是慢慢在转变和融合。 我觉得,公园里这个似是而非的愁擘擘,正是在体现这个过程里将近终点的阶段——接纳。 那个时候,因因被公开爆出多重人格,还被母亲苛责、冷漠对待,还几近确定了母亲“害死”父亲,因因处于很伤心状态,循例,她哭起来愁擘擘就要出来替她伤心,而她自己就躲起来,作为完美主义、理性、好强的她,从不轻易展露柔弱。按照以前,公园这个肯定是愁擘擘,但结合融合过程去看,此一刻,我却觉得那是因因接纳了愁擘擘,看上去像愁擘擘,却是愿意表露脆弱和哭泣的因因。与其说是愁擘擘在“扮”因因,不如说是因因在“扮”愁擘擘——“我都想要吃雪糕”,因因终于可以拥抱愁擘擘,不再死撑。。。 这个情形就如同之前的pina。theo拒绝因因的辩护和帮忙,而因因为帮前度,“扮”pina去酒吧勾引太子爷。要是往日的因因,肯定不愿意放下她的姿态,去扮什么奔放自由女,更不愿意去扮pina。不仅如此,后来在太子爷家里还主动求助pina,而pina也助因因脱险和盘问太子爷,“两人”合作愉快。后期的她们,几乎到了可随时沟通的地步,可以说,因因已完全接纳了pina,拥抱了pina。一个展现因因“扮”pina的高光表现是,后来的因因不用借pina之手,终于可以以因因的身份直接向母亲发出愤怒和反抗。 事实上,因因不轻易展露柔弱,也不就是理性好强的缘故,她是不能。愁擘擘不仅帮因因伤心,还帮因因封存了最重大的秘密,一个非常痛苦的秘密。若果因因不理性强硬起来,柔弱哭泣会让她有机会触碰到那个秘密,所以,她不能,她必须尽量维持理性好强的面孔,尽量避开愁擘擘。。。但要治本、要融合就必须要面对,当融合过程到达某程度,因因就要直面愁擘擘,而公园这里就是这样一个节点。因因终于可以去面对愁擘擘,拥抱愁擘擘。。。而这样的一个结果就是,因因要碰触到那个真相了,而剧情也正是在公园回家后,因因主动去询问愁擘擘事实真相。。。 所以,基于上述的理由,我认为那个是因因。这大概比表现因因的嫉妒,阿kai的“忠心”,愁擘擘的“失恋”要有意义得多,而从心理治疗、心理成长,转变融合的角度看,也应该是这样,应该有这样的过程。因此,我认为那个就是因因。 既然是因因“扮”愁擘擘,那上面的那些理据就可以糅合一起看了,是愁擘擘,也是因因。就像因因第一次不用化身pina来怒怼母亲,她也第一次不用化身愁擘擘来面对伤心,她还一度为愁擘擘说话“她真的很喜欢你的”。因因就是愁擘擘,因因就是pina,她们本来就是一个人。。。至于20集愁擘擘避开,可以理解为,没有最终融合就始终人格有别,但那时融合度很高了,不用说出来愁擘擘都知道因因感情,并表现了出来。 —————————————————————————————————————————————— 这篇文在我写到一半的时候,收到了一位朋友的回复,他说确实有权威确认——黄智雯在ig story放了公园剧照,加了一句话“人家都话要食雪糕,咁都唔认得我”。 言下之意,是愁擘擘了。好吧,虽然我觉得我那个解读更适合更有意义,但既然因因都这么说了,那也只能这样了。虽然写了一半知道了相反的结论,但我还是写完了,我想将所想都表达出来,哈。在此感谢豆瓣 zpy1002 朋友的回答~! 不过,这么虐愁擘擘我是觉得有点不厚道,本来她都背负重大秘密了,还要来一段失恋。。。以我对多重人格有限的理解,阿愁是因因将痛苦秘密连同脆弱柔和哭泣的一面分裂了出去,她本身是自己一部分,融合过程越深因因和阿愁的关系就越缓和,越能互相接纳,因因能感受到阿愁的感情就越多,最终融合后因因会拿回柔弱哭泣的那一面,同时感受到阿愁所有的感情,阿愁很喜欢阿kai也几乎等于因因自己很喜欢阿kai,现在这么来一段嫉妒失恋是意欲何为?也没见对剧情有什么作用?后来她们还要融合,阿kai还要表白,这是置次人格和阿愁于何地?而趴在沙发上悲泣的那句“为什么”,最适配的是因因对坎坷遭遇、对母亲对命运的悲语,现在成了一次失恋的追问,这怎么看都觉得有些别扭。。。还有巧合的是,我那个心理融合的解读,竟然也能无缝接上剧情和镜头,导演编剧你们是不是搞错了啊啊啊? 这样的话,那上面的解释就要改了,也还是能改的。说愁擘擘少女思维状态扮不好因因,可以认为,愁擘擘只是表面上少女,实质上仍然是成人心智,她对许多事情都明白,只要她有心去扮,是能够扮出来。开始阿kai没认出来,于是她也没有说破。而说起母亲骂她悲从中来,其他伤心事可能未必有交集,但母亲却不然,愁擘擘一样有深刻过去。而愁擘擘为自己说的那句“...她真的很喜欢你的”,语气很干脆利落,或许如刚才所说,她能扮出来的,又或者是,黄智雯没演好?这个可能又比较低。所以就当愁擘擘有能力去扮,只看她是否有心好了。 这里还有一个疑似“是愁擘擘”的理据。就是趴在沙发上悲泣后,进入了内心世界,镜头是因因的房间,因因从床上起来,疑似之前在厅的人不是她,在厅的人是目前主导的人格,那结合之前剧情,就是愁擘擘在主导了。。。然后门亮了起来,意思是厅没人了,愁擘擘回房了。随后因因会去愁擘擘房间询问真相,而这里愁擘擘排斥地说“我没什么要跟你说,我不想看见你啊,你让我自己一个人”,看来愁擘擘确实受到了失恋的打击。。。 再思索下去,或许融合并不如我想,会接收次人格的感情,相反多重人格融合后,次人格的记忆和感情都要尘封。。。就如人格互相并不知道对方做了什么,感情也一样互相不能感知,例如因因与theo分手,伤心,阿愁出来,恋上了阿kai,开心。人格各自的行为记忆,包括行为带来的感情,都不互通,除非共同经历过,例如因因与pina合作搞定太子爷。如果融合,会将次人格的个性特征拿回来,例如pina的反抗果敢、自由奔放,阿愁的柔和感性、哭泣示弱,但次人格的记忆和感情,却不能存留,即是说,pina、阿愁的人格特征整合到因因处,成为完整方以因,但pina、阿愁之前独自经历的那些事、那些情感,不能保留。。。pina已了无牵挂,但阿愁还念着阿kai,为了让阿愁了断,“安心上路”,特意安排她失恋,或许这就是解释了。。。 不过,不管能否保留记忆情感,融合都要双方同意,也即关系良好,现在阿愁和因因心有芥蒂,但阿愁仍愿意融合,意思是她没有计较,这符合阿愁柔和避让的个性,另也或是赎罪的一种表现——不争取阿kai感情以赎罪。。。但不管阿愁怎么想,若次人格的想法和情感在融合后不保留,那安排阿愁失恋有何意义?不能让阿愁高兴点而去?若会保留,那融合后阿愁的想法和情感也即是方以因的,方以因会以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去看待,就算她有意识到可能是阿愁的,但大概会混合在一起难以区分,例如她能感到很喜欢阿kai,但分不清是阿愁还是因因的。而如果能区分,那两人喜欢阿kai的情感也无冲突,因为都是一个人啊,而从赎罪的角度看,因因还应该好好对待阿愁,是阿愁帮她承受了痛苦真相,知道真相后的因因大概不该继续嫉妒。而这样反而贴合因因的告白“我想经历她们的人生,感受她们的感受,我想知愁擘擘为什么那么喜欢你,我想看看她有没我那么喜欢你”,既如此,那安排阿愁失恋又有何意义?不能让阿愁和因因的感情融洽共处?要让她们融合后还在内心纠结打架? 所以,没有意义,这么分析下来,不管何种状态,愁擘擘失恋都没有意义,单纯虐了愁擘擘糟心了观众。。。或许就只剩下上面说的,让阿愁了断、安心上路一个解释了。而看结局方以因的表现,也比较符合个性特征整合了,但记忆感情都尘封了的状态,不过貌似偶然间有机会出来一下,不知是融合后的无意识次人格行为,还是以独立人格意识出现,但既然失恋,还是别独立人格意识出现好了,让愁擘擘“安息”吧。。。 好了,不管如何,尘埃落定,我的探讨也到此结束了,谢谢看到这里的朋友~也欢迎来聊。
新海诚音乐会广州站观后感+作品浅谈 早以前就知道这个国内的新海诚音乐会了,在北上广分别有场次。原来没怎么打算看的,直到上月底看到吧友上海站的贴子,才萌生了去的念头。之后查询到某站有特价,三档票不到200(原价280),于是决定去了,当时还在吧里发了贴子。本来4月1、2日查询只需要170,但当时没决定好,等到4月3日我发上述贴子时,价格已上涨到182。但我仍然没订票,这一犹豫等到4日凌晨票价又涨到了194,这次终决定订票了。 按照吧友信息,这音乐会分两半场2小时,一小时其他作品,一小时君名。于是,只看过君名的我,为了听别作品时不一脸懵逼、浪费票价,决定将诚哥其他作品补完。但因有事阻碍,直到5日下午后才开补。因为不会看完一个就接一个看,看完会有感想,会重温一下片段、音乐,会思考一下写一下观感,会查下信息上上某瓣等,于是5个不算长的作品,不知不觉却通了个宵。。。我在隔壁区,去市中心要近2小时,还好演出是在晚上。 演出在交响乐厅,我分在侧翼位置,因进场比较早,没什么人,我进到较里面的位置照相加坐下。我以为没那么多人看的,没想到上座率近9成,身边落座的人越来越多,终于我也被赶回去了原座号1号。。。 好了,开场,视频里一曲“梦灯笼”将情绪都调动起来了。然后由《星之声》开始,每个作品演奏2到3首曲,没人唱歌,歌也以演奏方式表现。《星之声》、《云之彼端》、《秒速五厘米》,上半场结束,中途休息,有十几二十分钟这样。感觉蛮好的,期待下半场。下半场开始,就直接上了《你的名字。》,来了一段“三葉の通学”、“糸守高校”、“はじめての、東京”、“御神体”、“秋祭り”、“御神体へ再び”、“三葉のテーマ”、“かたわれ時”的串烧,随后是一曲“前前前世”。再来是,是,是播音员的声音:“尊敬的观众朋友,演出到此结束……”我???“什么?结束了?还有两首主题曲呢?还有两个作品呢??”——我向着旁边人摊开双手,小声哔哔道,跟随着人流出了会场。。。 好了,结束,来总结一下(槽点): 1、演出只有4位提琴手+1位钢琴手。虽然演奏水平很不错,但因人少乐器少,有些音色和层次表现不出来或不够好。 2、原以为2小时满载,减去中途休息,减去两个作品,减去君名两主题曲,实际时长最多1小时20分钟。 3、“三葉のテーマ”速率过快,原来的韵味削弱不少。 4、视频对不上演奏,剪接混乱,不说粗制滥造,但没用心制作是肯定的。只有“One more time One more chance”视频是好的,但他拿人家官方MV,完好品。所以,配合这首歌的优秀,全场最佳就是这首。 5、音乐厅不错,一级音乐厅里的大型交响乐厅。 6、天气不错,和暖春风。 7、景观不错,珠江边城市中心的夜色。 8、上面三点不是吐槽。 我之前在贴子邀请姑娘来,我请客,但没回复,我还期待着是否能在座位旁边邂逅一位呢?结果,我座位是1号,最边边近门那个。旁边是个四眼小哥,一问之下不是名厨,连诚哥粉都不是,说是“喜欢听音乐,就是来放松一下的”,只看过你的名字,觉得不错,但言谈间好像也没太喜欢的样子。好吧,那前后周围呢?没有适合的对象和时机,残念。。。亏我还穿戴得比较正式,音乐会也不够尽兴,《星之声》也有两首呢,《追逐繁星的孩子》、《言叶之庭》直接不见了,亏我还通宵,也没邂逅到姑娘,连个能多聊几句的名厨都没能遇上,WTF~ 看完已经十点,不能回家了,我还得在外面找了个水疗会过夜。 好吧,其实也不算差,演奏还是挺好的,但总的说来,不太值票价,150元差不多,要是将剩下两作品、君名剩下两主题曲都演奏了,200元还行。感觉还是有意赚二次元的钱,但又有点诚意不足。我不知道北京、上海站是不是也是这样,还是有什么情况改变了? @竹马绕青梅 @不爱鱼的猫先生 好了,一趟不算满意的诚哥音乐会之旅结束了。因为音乐会将诚哥以前作品都看了,所以,我打算顺带在这贴里浅谈一下其他作品,不定时更新。
关于删减的原因和感情转变 个人觉得,系考虑普通大众接受度问题,作为一个研究心理的人,我觉得以因同母亲和解以及人格融合有点过于轻易,可能原来有更多片段和表达,但系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议和言论,就删减了相关片段,TVB尿性尽量避开敏感点,也一般不会搞得那么沉重。 有朋友说可能是时间问题,TVB周末档比较忙,这个说法有商榷之处,再播多一个周末那么困难么,还是成功的剧集,收视走高的情况下,需要去到删减来让路? 而如果要删的话,他两集连播会是个问题,总不能删10分钟30分钟这样吧,为了保留对称性就只能一下删两集,因此有了现在我们看到的版本。说实话,早前我觉得剧集好紧凑,可能正是这个原因,每集缩减了一些镜头。 另外,删减集数也让一些观众对以因的感情转变有疑惑,觉得她没有和theo断开,还一起出游,怎么突然又分手转到东佳了?我觉得这个问题其实挺一目了然的,前面以因当然更喜欢theo,但在他俩产生分歧分开后,以因已经慢慢情感越来越倾向一直照顾、帮助3个自己的东佳身上,最后的情之所致其实很顺理成章,这不是以因积极帮忙theo、一起出游所能转变的,正如theo最后放手时所说,他不希望是施舍和不舍的感情,以因没有拉开布帘已表明一切。或许出游时他终明白到,以因的心已经从他身上移走了,而这里的一些情节被删剪了。。。 嗯,个人看法,以上。
糸守彗星和云南陨石的时间差 2017年10月4日晚20:07分,有陨石在云南香格里拉县郊外坠落并空爆!此事在咱们吧已人尽皆知了,大家、包括我都震精过了,我就不表了。 我是想说说时间问题。因为看到有吧友谈到,于是研究了一下,发现挺有意思的,特开贴水水,哦不,聊聊,顺带小科普一下。 ———————————————————— 1、时间不同 大家知道,地球上不同地方的时间是有差异的,北京的时间,与美国纽约,德国柏林等地方的时间是不同的。为何不同?因为地球是圆的,在不同地方接受太阳光的照射是有差别的,如果地球的自转运动称为时间,那处于地球上不同位置就是时间的差异。 ———————————————————— 2、时区划分 为了克服时间上的混乱,方便人们交流,1884年的国际子午线会议上,规定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东、西各12个时区)。规定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为本初子午线,即零度经线。零度经线两则各7.5°是为中时区(零时区),从零时区开始依次向东1-12区,向西1-12区。每个时区横跨经度15度,时间正好是1小时。 ———————————————————— 3、区时 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上的时间就是这个时区内统一采用的时间,称为区时。例如零时区,本初子午线(零度经线)就是中央经线,每个时区横跨经度15°,东一区中央经线就是东经15°,西一区为西经15°(也可写作-15°),东二区为30°,西二区为-30°,以此类推。假如现在是0时,那零时区内所有地方均为0时,东一区加1小时,为1时,西一区减1小时,为23时,其他区作相应加减,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相差1小时。 ———————————————————— 4、地方时间 但是,以上划分只是一种人为时间,是为了方便和统一,却非真正的地方时间。地方时就是以太阳在当空最高点,定为正午12时,而地点不同太阳的位置就会有差异。假如武汉现在太阳位于最高点,是正午12时,但在西边N公里的拉萨,其太阳的位置还没到最高点,而在东边N公里的上海,太阳的位置却已过了最高点。也就是说,真正的地方时间并不统一。 ———————————————————— 5、北京时间 咱们中国,幅员辽阔,横跨5个时区,但全国统一使用东八区的区时作为标准,称为北京时间。可是,西边的新疆和东边的黑龙江,相距数千里,实际时间怎么可能一样呢?即使是在同一时区内,不同位置的两地也仍然会有差别,东八区横跨东经112.5°至127.5°,112°的地点和127°的地点地方时间也是不同的。 而北京时间,也并非北京市的时间,而是以中央经线120°为基准,向两则各7.5°共15°的东八区的区时,实质是120°经线上的地方的时间。北京市的经度约为116°,15°为1小时,1°为4分钟,北京市的正确地方时大约是北京时间-16分钟。 事实上,并非所有国家都遵从时区的划分,就如中国规定全国统一使用东八区区时,世界上不少国家和地区,也会根据自己需要制定官方时间,但官方时间不等于地方时间。 ———————————————————— 6、糸守彗星 在君名里,彗星坠落时间为20:42分,此应为日本官方时间,也就是东九区区时,135°中央经线的地方时间。而飞弹市的经度约为137°,那糸守彗星坠落的地方时大约是20:50分。 换算成北京时间,就是东九区区时减去1小时,为19:42分。 换算成云南香格里拉的地方时间,约为18:18分。 ———————————————————— 7、云南陨石 云南陨石的坠落时间,是北京时间20:07分,换算成地方时,约为18:43分。 换算成日本时间,就是东八区区时加上1小时,为21:07分。 换算成糸守町的地方时间,约为21:15分。 ———————————————————— 结论:糸守彗星与云南陨石的时间差不是20:42-20:07=35分,而是21:15-20:50=25分(同为糸守町地方时间)。不能用日本时间去跟北京时间直接算,应先统一时区。 再结论:其实,也可以直接用北京时间换算成日本时间,或日本时间换算成北京时间,两者比对结果是一致的,因为不管地方时间如何,两事件之间的时间差是相同的。 20:07+1=21:07、21:07-20:42=25分(日本时间,东九区); 20:42-1=19:42、20:07-19:42=25分(北京时间,东八区)。 最后结论:就这么用报道的时间比对结果是35分钟,花心机去研究换算得到的结果是25分钟,两者仅相差10分钟,且直接用官方时间相减就能得到时间差25分钟,那他喵的我为啥不直接减了就完事呢?? ———————————————————— 虽然如此,但我还是不得不感叹,厉害了word名~!同为10月4日,同为节庆(秋祭、中秋),同为乡镇地区,同为官方时间20点,而实际时间也仅仅相差了25分钟。。。神社村镇与民族县城,糸守巫女与少数民族小姐姐,这对应度简直了。。。诚哥莫不是get到了来自未来异国的灵感? 10月4日那晚我还深有感触地“失忆”了,(https://tieba.baidu.com/p/5355677618),一脸懵逼到第二天才知道陨石的事。看来是2020年某胸台干的好事,看来我跟少数民族小姐姐没有缘分,我应该3年后才发的。。。orz 话说报道里有提到“2014年的锡林格勒事件”,我的“失忆”对应这事件?2014年还有别的彗星事件吗?
我到底,经历了什么? ————————————————————————————— 10月4日晚20:42分,彗星坠落。。。 ————————————————————————————— 彗星坠落?我对此没有印象。。。 时间已到了凌晨,环顾四周,我发现自己身处一处环形山顶上。。。 为什么我会在这里?我呆站着,不明所以。。。 我只记得这天是中秋节,我应该会在家才对? 我望向夜空,圆月当空,正无言地看着我。。。 我发觉我脸上有泪痕,不止一道,眼睛也有哭过的肿涩感,为什么? 不自觉地望向了手掌,掌上用马克笔划了一条直线,这又是什么? 无法理解,也无法忆起什么,但一股熟悉感却莫名泛起。。。 擦了擦眼角的泪痕,再次望向明月:“我,在这个地方,做什么?” 突然间,内心感到一阵悸动。。。 我清晰地感觉到了某种坚定的誓言,某种不惜与神明抗争的执着心情。。。 “不管你在世界上哪个地方,我都一定会再去见你”。。。 你?你是谁。。。? 是谁?是谁?是谁。。。? 你的名字是。。。? 寂静,四周无言以对,圆月仍然冷眼望着我,不发一言。。。 到底是谁?为什么?发生了什么。。。? 我脑子不停地转,不停地搜索,但却没能找出一丝一毫。。。 我什么都没能记起,什么都没能想起。。。 只知道,我似乎忘记了什么很重要的东西。。。 泪水涌上眼眶,眼前的圆月变得有些朦胧。。。 顷刻间,这阵悸动的心情在迅速流失。。。 我意识到,连“忘记了重要的东西”这个事,都快要忘却了。。。 一条泪印顺着脸颊流了下来,我甚至已不明白自己为何而哭。。。 于是,我以仅剩的这股感情驱动着我,最后一次对着夜空咆哮: “Fuc~~~~~~~~~~~~~~~~~k!!!” ————————————————————————————— 我到底,经历了什么?
《你的名字。》中毒程度评级 祝贺《你的名字。》全网上映,且目前在各视频网站的播放(点击)量总和已超8000万~让我们用热烈的无损音质掌声恭喜君名~啪啪啪! 本人作为第三批次的旧毒友,很高兴看到君名吧再次活跃起来,欢迎各位新毒友~啪啪啪! 特以自己的体会和观察,总结了各级中毒状态,欢迎自评、完善和滑稽~ ———————————————————————————————————————— 第一级——觉得片子很不错,挺让人感慨的,但内心并没有太多波动,只是感到好像少了些什么,有点空空的感觉。会上贴吧看一看热闹。 第二级——打算或已再看君名。不自觉地会去上网搜索君名的信息,去看影评听听看法,来逛贴吧了解更多,并参与讨(灌)论(水)。时而想起电影情节,想起电影配曲。或会去找地方听歌。 第三级——重复观看君名,会泪眼。内心持续感动,有写下看法、感想、同人的冲动和行动。积极收集相关图片和资源,会将手机、电脑壁纸换成君名。会去买小说、外传等周边。会后悔没去电影院看(或决定去电影院看,我当时就如此,即使要去隔壁城市)。经常想起剧中场景,想起剧中配曲。若听歌会常常重复。常驻贴吧,即便啥都不说。或会安利君名。 第四级——继续看君名,每每泪目。内心变得敏感激动或憋闷难受。做事分心,兴趣变低,会发呆走神想着君名。相关镜头常不经意间在脑海中自动无脑播放,配曲洗脑循环。会去买BD、官方结绳等,吃土也要买下喜欢周边。一天不来贴吧或不看看图片听听歌什么的就不舒服。以文寄情(坚持写长同人、分析文)。或会积极安利君名。 第五级——继续刷君名或不敢再刷君名,看一次哭一次。内心感受处于临界点,随时随地都可能泪目。会想着君名难以入睡,会想着君名蓦然骤醒。精神有些恍惚,曾经喜欢的事兴致几乎尽失。脑海里全是君名,沉迷君名不能自拔。会做与君名相关的梦,会向往剧中的世界。借钱也要买下周边。听歌会听得泪满襟。 第六级——茶饭不思,精神萎靡,痛哭流涕,渴望剧中世界,出现幻觉,幻听,日常难以完成,生活不能自理。 第七级——我要去糸守,我要去追随泷和三叶,我要去守护他俩的爱情,我走了,再见。。。 ————————————————————————————————————————— 注:上述状态随时间可逐级递进,也可随时间下降,一般一周内会达到顶峰并持续,而持续多久视乎个人体质。
落幕感言,与难以完好安放的长文 《你的名字。》,一个美到极致的梦。。。 苦虐之恋,却纯美至极。。。 那交换身体的,亲密无间的理解、交流与接纳,那时空阻隔下的,深邃无界的挚爱、等待与情深,你我渴望,却无法拥有,难以遇到。。。 梦,终会醒,只是早点,还是迟点,这就是现实。。。 但即便如此,哥内心里的流水之火却从未熄灭,经君名打开,泛滥成灾。。。经君名点燃,星火燎原。。。 哥不会忘记,想着君名难以入睡的夜,也不会忘记想着君名蓦然骤醒的晨,亦不会忘记镜头无脑播放、配曲洗脑循环的发呆走神的上中下午。。。 哥不会忘记,内心里包裹着的柔软与深情,藏匿着的纯真与挚诚,被君名一天一天后劲凌厉地拉出来,如潮水般澎湃,如火山般炽热。。。 当我哭着写、写着哭,一而再、再而三地想要完好发表下面那篇长文,我明白了,那都是因为想给抑郁难舒、无处安放的情感一个“完整”归处。。。 当我哭着笑、笑着哭,一而再、再而三地回顾、抒写、一帧一帧截图,我明白了,那都是因为我从来没有能够超越、骗过了自己的心啊。。。 《你的名字。》落幕了,我心不落。。。 没关系,我记得~不会忘记,也绝不想要忘记,你的名字。。。 ----------------------------------------------------------------------------------- 下面这篇长文,度娘拦截,吧务删贴,我只是想寄情于文,只是想在喜爱的吧留下完整印记,缘何就这么难? 这篇文过年前就发了,但一直拦截,后改图文,却忽略了手机显示效果,再改片段式发贴,过年忙直到昨天才发完,然今天就遭吧务删贴,往日也删过,为什么?是我的文字不值一留,还是我的ID自带糟糕光环? 我现在一贴过,全图文,还不行的话,哥没辙了。。。 这篇既迟来又坎坷的长文,还有没有人看,已经不是太重要了,完好地发表成功而未删,够了。。。 三番四次地召唤你们实在不好意思,但还是得提一下,该是最后一次了。谢谢 @o宫水三叶 的建议和帮忙,谢谢他们给我带来的讨论和启发~ @忆昔尘往 @a6356210 @不怕被黑 @hxx566
《你的名字。》这部片的后劲非常足啊 前一阵经朋友介绍,也听闻“你的名字。”很火,于是下来看了。 开始一天———看完第一遍觉得,片子很不错,挺让人感动的。然后上网查看了下信息,来贴吧逛了逛。 随后两天———看了第二遍,感动上了一层楼,此时能记起那些配曲了。继续逛贴吧,看到了吧友的讨论,深有感触,开始想说点什么了。 跟着两天———在动手写起看法感想的同时,开启了第三刷,感动也攀上了一个高峰。断断续续,在回想和感触中写完,并发上了本吧。 再来几天———在与吧友的互动中,对细节和问题的探讨,去回顾翻看了相关片段。并且完成了第四刷,对剧情和细节有了更多了解,而感受也跟着持续发酵。 现在———相关镜头常不经意间在脑海中自动无脑播放,配曲洗脑循环。。。睡觉也不安稳了,时而难以入睡,想着剧情睡着,想着剧情醒来。。。 从一开始的只是觉得“片子不错,让人感动”,到2刷、3刷、4刷,到写下文字,到睡不安稳,感受一路上升,这部动画电影的后劲非常足啊~ 俺这个三十多的老哥招架不住了。。。 目前,正在寻找无损原声及喜欢的图片中,并且在寻思,在电影完全落画之前去支持一下、感受一次。。。 但现在已经到尾声了,我这个区已经没有放映,还得出广州中心城区。本人就一只狗,带四只爪去,还要路费、餐费,如果有选择影厅和版本,时间不对也许还要住宿费,值么?值的!它勾起了我裹着的柔软,勾起了我纯真的感动,它坚定了我,即使痛苦失败过,也仍然愿意憧憬和相信,能遇到相合而真挚的爱情~ 不过话说回来,一只狗才能全情投入啊。。。 我觉得剧中最让人感动落泪的四个场景: 1、跟随着泷的脚步,发现了令人心惊的真相,不辞劳苦找到了宫水家圣地,喝下口嚼酒,回顾了三叶情感压抑的一生,在死亡彗星中高喊着“快逃!三叶!!”时醒来,“三叶还活着!”她还活着的感动~!紧抱三叶的泷流下激动的男儿泪,但随后和四叶搞笑了一把,当真如歌词般“你会哭着笑,笑着哭”。2、在泷骑着单车赶去圣地时,回顾了三叶忍不住去东京找泷的剪影。带着期待却又很不安的心情,手机不通的三叶在东京辗转犹豫了好一天,直到在列车找到泷,却被一句“你是谁啊?”失落伤心而回。恍然大悟的泷喊出“3年前我还不认识你,但你却来见我了!”心仪的女孩不辞劳苦、不远百里来找你,单身狗能不感动吗?3、“黄昏之时”终得相见。为了不要忘却在对方手上写名字,但三叶未写就戛然而止。“没关系,我记得”可是历史已然改变,泷迅速忘记三叶,甚至都来不及将名字写在手里。。。BGM响起,伴随着泷的叫喊和眼泪:“我是来见她的!我是来救她的!是谁?是谁?重要的人!不能忘却的人!是谁?是谁?是谁?是谁?你的名字是?!”4、那个一心来救自己,以及全村的人,绝不想忘记的人,“你是谁?是谁?是谁?重要的人!不能忘却的人!是谁?是谁?你是谁?!你的名字是?!”内心里带着与泷同样叫喊的三叶,在飞奔向父亲处时摔倒在地,忆起了手上的名字,慢慢张开手掌,才发现那不是名字是告白“我喜欢你”。。。BGM再次响起,三叶哽咽着流下了感动又惆怅的泪水:“这样,我根本不知道你的名字啊”,随后奋起余力跑起,而剧情和BGM以及彗星也迎来了最后的爆发。。。在边回看边打下上面几点后觉得,最后的相遇也是一让人感动落泪的点,终于,这么多年,多不容易啊。。。还好,相遇了,“你的名字是~?”
对泷和三叶感情的一些看法 最近一直听说《你的名字。》很火,这几天终于下来看了。 上来贴吧看到你们的讨论,心有感触,3刷大叔也借个贴发表一下个人看法。 本来这些看法是想回复某位吧友的贴子讨论,但觉得这个话题水一贴也不错,于是。。。 若有说的不好不对的地方还请各位稽下留情啊。 @夏恋灬倾城月光 @szy470 @忆昔尘往 @摩登弗里曼 @胖子瞎子和矮子 所谓“感情线太少、薄弱的感情基础”,我本人并不觉得,只是电影受限于时间篇幅,只能牺牲一些描述,侧面或一点而过地表现,这对于部分人的理解来说,确实有些不够,这一点略显遗憾,但也没法子,即使多刻画了也仍然有思维感想不一样的人,这里有赖于观众的脑补,以及代入感去丰满了。 就我自己而言,如果有一个年纪相若的异性这么交换身体,达一个多月之久,不说是否真会那么喜欢,至少值得珍惜一位知心朋友,而喜欢的机会还十分大。因为如此深入地进到你最隐私的生活,几乎完全知晓你的真实并接纳下来,这种连结与了解,跟你最相亲相爱的人也无异了,你不喜欢她喜欢谁?当然,排除一些相性不合、客观情况、人生差异太大的情形,就剧中而言,泷和三叶并没有真的反感和抗拒对方,其他方面也没有反差太大,相反两人相性还挺合的,在开始的惊愕、冤家中慢慢接受并暗生情愫。 老实说,如此交换身体过对方生活,虽然没见过“面”,但却与见面无异,再说,用着这个身体望着镜子里的模样,不就是见面了嘛?不仅是见面了,几乎就是一起生活了,那些情侣们,最亲密的情侣们,最亲也不过腻一块生活了不是么?而且如此“设身处地”,分分钟比他们要了解对方。 所谓“一方对另一方的关心,对对方好让对方感动”的爱情,这模式可以说是最寻常的,我们追女孩子不都这样么?问题是,这不代表我们的心真的接近,可能有很现实的目的,可能是一时冲动,也可能是无意识的心结。你可以说,泷和三叶是反过来的,他们跳过了“追求阶段”,直接“在一起”了,并且正因“在一起”后的了解,人生与心灵的贴近,而产生了爱意。寻常的爱情常常因了解而分开,但泷和三叶却是因了解而喜欢。 至于说对对方的关心,对对方好,也还是有的。三叶帮泷追求奥寺前辈,好像没了,虽说对男孩子来说这个帮已经很大了,我觉得剧情可以再加上整理房间什么的。而泷就更多一些,帮三叶出头,改善低调、不太受欢迎的学校关系,帮她们做了个简易咖啡厅,并且三叶用他的钱去吃点心,他也没有把钱藏到三叶拿不到的地方。这么说来,其实基本都算是各自本性和特长使然,算不上是追求式的对对方好那种,但“对对方好”这一层多少还是有的,然而重点仍然是上面说的,了解和心灵的贴近。 这些情感,未必会变得强烈,但一颗死亡彗星却让一切都放大了。 又曰“也没有多长时间吧 就天涯海角也要找到你”。受到朋友介绍剧透影响,我一度上帝视角,认为泷就是去救三叶啊,就算开始不知道彗星的事,拼命地去找这剧情不是很正常嘛,即使没有如此钟情于她,去救这样一位“知己”也是有足够理由的,何况还有整村人,我这个热血方刚的大叔,啊不对,热血未冷的大叔也是会踏上征途的~ 但到后来3刷才恍然,泷去找她时真的并不知情,他还想着将三叶刻意安排的,与奥寺前辈的约会惨不忍睹的结果在下次交换身体时告诉她,但从此交换身体并没有再到来,在辗转等待之后才决定去找三叶。到底是因为内心想念驱使,还是强好奇心驱使?或许都有,也就是这样才知悉了死亡彗星,也因此才强烈地明确到:我喜欢她!我要救她! 问题的核心又回到了之前所说,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有一个人如此深入你的生活,如此毫无掩饰地交流,如此了解你,而你也同样了解她,这样的关系是否会打动你?这样的连结你是否会觉得重要?如果答案是,就如泷踏上追寻之路,那就是“你的名字。”,如果不是,就如三叶去找三年前的泷,那就是“你是谁啊?” 我的回答:是。 最难懂不过人心,我不了解你,你不了解我,这么近,那么远。。。 “人生得一爱人知己,夫复何求” 而对于想法感受上的分歧,个人的理解是或许跟观者的年纪有关,经历、阅历的影响,导致体会、理解的角度不够或不一样。另外也跟观者现实情感状态有关。一个人假如在现实中或情感缺乏,或压抑,或不顺,就可能比较容易被感动,比较愿意去信任这样一个陌生人,也许还应该加上一点,即便痛苦失败过仍然心存憧憬和相信的人,渴望着去交托一份了解、贴近、接纳的情感。而假若一个人在现实中情感世界较丰沛,可低语心声、可开怀逗乐(与父母、亲友恋人),既然已经有信任交心的人,那大概不会轻易相信一个陌生人吧,要打动我就需要一些“对我好,感动到我”的事了,正如那位吧友所说。君不见,其实三叶和泷都是情感较为压抑之人,两人都是单亲,三叶早年丧母,父亲离家,因“巫女、官二代”的身份被有色眼镜和距离感,而泷没有多说,但看的出来脾气稍躁,也拙于与异性相处,还好两人都有很不错的死党,但死党可以帮忙、可以玩乐,却未必能安抚心灵,而爱情可以。 一样米养百样人,人生也一样,有不同的感想很正常,大概还有我暂时没想到、不了解的角度和理由在。 话说拙于与异性相处的泷为啥与三叶就融洽呢?一来两人相性较相合,二来还得归功于交换身体直接“在一起”了。当然,这是电影,要让男女主融洽相处就融洽相处,怎么调整都行,而现实和人生却未必可以如此顺意。。。有时候,其实就是我们自己感动了自己,对于一些人来说,“感情薄弱”的镜头和编排,之于我们就够了,已经get到了背后那个感动的点了,这就是开头说的观众的脑补和代入感啊,程度深的自然要更有感触了。 好吧,看法感想就此打住,下面说说两个本人想到的问题: 1、两人穿越了三年时差,但他俩都没能意识到,这似乎有点说不通。你说手机一般不显示年份吧,但一个月之久,一次日历也没进去看过吗?就当是或者没留意到,那么周围的信息呢?要说泷转换到系守乡下,没注意到还说得过去,但三叶是在东京大城市,接触不到有点说不过去?又或说两人都当作是在做梦,没当回事,但后来不是明确了不是做梦么?只能说是个漏洞吧。 2、最后的相遇,他俩互相问对方姓名之后,那些记忆是否都能恢复?跟动画一样,假设只有一条时间线一个宇宙(要说平行、多重宇宙,一个选择就有一个不同的宇宙,宇宙君太累了)。按照记忆的时间特性,发生过的才会存有,在泷和三叶原来的世界里,三叶是死亡了的,但他俩灵魂穿越了,也正因为灵魂穿越了,泷去了救三叶,在喝口嚼酒时,历史和世界就已经发生改变,新世界里三叶得救,如此就意味着原来世界的记忆不能存在了,因此两人的记忆都不复存在了。但是,也正是记忆的特性,发生过才会存有,两人确实发生过刻骨铭心的事啊,于是记忆化作某种潜在的情结,两人都在寻找着冥冥中的“灵魂伴侣”。虽然很遗憾,但我认为两人相遇只能感到异常熟悉和亲切,那些记忆是恢复不了了。或许他俩可以从事件的前后、两人的行为感觉、宫水家族的“做梦”传统里去推敲,其实他们有发生过深刻的事,才会让他们像后来那样对对方“魂牵梦绕”。 话说“黄昏之时”那一幕,我觉得可以做的更好,在台词啊、感情表达啊、事件诠释方面。 好吧,即使有漏洞,有些不够完善的地方,《你的名字。》仍然是一部出色的影片,优秀的画质,优秀的配曲,勾起你的柔软,勾起你的憧憬,让你找回那纯真的感动。。。 PS:我在下“你的名字”时,似乎某雷封禁了,于是我下了另一个软件来尝试,成功了~ 而这个软件的名字是——BitComet(比特彗星)——彗星~!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