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20101128aa
aa20101128aa
中医世家。
关注数: 20
粉丝数: 620
发帖数: 17,970
关注贴吧数: 4
督俞……为何主一身之气机? 求解……
穴位惊诧论……教你几个奇怪的穴位…… (前心穴)位于剑突稍下两旁,主治胸腹。后心穴有三个,与胸椎六七八夹脊穴重叠
郭宽逊推拿常用点穴位…… 后心,前心,肋点,肋尖,血筋,肾筋,四神聪,八风,十宣,欧海点,百劳,颈百劳,胫中点,环点,
突发性濒死感…… 发作时胸闷气短,四五分钟的样子,很累,大便干燥,舌质稍暗,无苔。平脉。年纪50,大量喝水,口干,有胃胀,食物反流。叫我给他做针灸调节胃肠,自言肠不运化,蠕动差,做了三次。昨天开了三付药,感觉开错了,白芍12枸杞12,半夏9香附9,麦冬9,石斛9,甘草6白术6茯苓6柴胡9,黄芩9黄连3生姜1……
紧急求助紧急…… 谁知道腹壁的平均厚度?
腹壁厚度…… 平均是一寸加减六毫米,可是刺法上多以一寸到一点五寸,原来我们都刺穿肌肉了
手三里穴与食指,中指…… @是很有关系的。我目前遇见过两位病人,都是此二指有问题……但是一个是弹拔的手三里,一个是扎针,扎针的这个人是中风后遗症……从解剖上讲,手三里应该是指伸肌的肌腹处?
治疗咽喉的两个穴位…… 照海,丰隆我就不说了,我指出两个大家都忌讳的穴位,扶突与天鼎……刺1寸深,大家可以放心用……因为动脉从胸锁乳突肌前面过的,而两穴在该肌之后。
这种按摩手法你见过吗? 通常按摩手法都是按摩肌肉,可是我的老师按摩的是骨头,把骨头玩的像玩面团一样……而在他眼里,骨头都是分离的,被经筋串接起来了,所以只按骨头……常用的手法是分推法,夹脊按压法,叠掌按压法,斜推法,直推法,点夹脊法,斜扳法,胸下转盆法,牵引按压法……侧身压肩推臀法……
如何纠正水平骶? 骶骨角达到六十~七十度时,脊柱会失稳,那么如何扳才能进行矫正?
我喜欢用忽悠人的捻转行针法…… 我已经烦了行针捻转……今天下午刺了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不停捻转让我烦了,于是我采用了一个忽悠人的刺激手法……(诚心邀你加入我的腾讯中医群:一一五三四二零)在已经得气后,当手下沉紧吋,我仍然用力朝一个方向一捻,当时患者一叫,啊……我说,得气了,得气了……明明不能捻动时你再一捻,经气会很强。据患者说,前面肚子都酸……后来出针时,肾俞针拔不出来,看,这种捻转方法很妙吧……
刚才看到反应…… 按一女病人的足三里,上下巨虚,说胃肠反应很明显……但是按脾经之地机,漏谷,没有反应,按膀胱经之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也没有反应……
方解……补中益气汤…… ……柴胡,升麻的作用说是升阳举陷,不如说是开通络脉,作为风药使用,打通脏腑与肌肉中的毛细血管,引导气药进入充实……
十二经气,实质上是一经…… 黑眼圈为肝所主,性感的嘴唇为脾所主,巧簧之舌为心所主,……但是实质上这都是血所主。并没有经络之分别。巅顶为肝?颞为胆?前额为太阳?鼻为阳明?耳为肾?颊为阳明?你能确定吗?
《腰痛》…… 腰痛是如何形成的?
人是可以感觉到气郁存在的…… 那就是肝郁,证见胸闷胁痛,叹气不舒,脉弦长,苔薄白,有时可见睾丸变**方变胀……我想问大家的是,你研究过人为什么会郁吗?你说郁它就郁?为什么感觉郁的存在?
颈角推拿技巧, 侧扳对颈角,起一个牵引作用……二,以拇指定位于定喘穴周,摇肩,对颈角进行四向牵引……
胸一胸二牵引法…… 头悬床前,垂吊法,以双手拇指沿夹脊穴推理……
雷锋的微笑…… 马上要开播了……
四边孔推拿技法…… 腋神经出于腋后,由大小圆肌,肱三头肌长头围成,我们须弹拔该三块肌肉的附骨头,。牵引技法,三头肌以提为主,牵引大小圆肌,以向前上方牵引为主……
经线…… 正中神经……厥阴经 桡神经……肺经 尺神经……心经 股外侧皮神经……胆经 腓深神经……胃经 腓浅神经……胆经 隐神经……脾经 坐骨神经……太阳经
(让人笑掉大牙的医案) 记得以前我出过一个题,中医吧友给出的答案让人笑掉大牙……题是这样的……髀关穴处时有烧灼痛或蚁行感,为主诉证,舌淡红苔薄白,脉平,腰不痛,口不渴,小便清白,大便软硬可,请辨证……结果开出的药五花八门……我笑了。
请教…… ……腹内斜肌,腹外斜肌居然会引发内科症状,原因何在?
无精而孕…… 好像是不是史书上说的,努尔哈赤就是她母亲捡到一枚果子吃了就怀上了,史书是史实,谁能用中医解这个现象?
脊柱侧弯…… 原因是比较多的,比如是半椎体,背肌痉挛……引起的症状,会涉及五脏六腋,和运动系统问题,周身广泛性疼痛……
斜角肌…… 此肌起于颈椎二到颈七的横突,结于胸胁侧面,如果发生病变,可以压迫颈二到七神经根,主病为颈肩臂手痛,也有假性心绞痛,较之骨错位,更严重,然而临床我们常常忽视它。
贫血性高血压…… 比较难治,属于阴虚性肝火上亢,下阴虚,上实火,还要通脉导血下行,可以刺太溪,三阴交,太冲,膈俞,肝俞,风池,百会,合谷,曲池……
坑爹的腿啊…… 今天给一妇女斜扳了一下,右腿短,扳了居然右腿长了,没办法,只好再扳回去……坑爹啊……
腰椎滑脱…… 正骨手法……俯卧分推,沿督脉一线,以左右交叉掌分别按压于滑脱椎两旁,反向推压
摇法…… 很多人不重视摇法对于复位的意义……其实摇法相对于扳法,更加安全。若能于摇法中施以扳法,效果不输于扳法,另外牵引法对于复位的意义也不可小视。欲合之,必先离之……
黑舌…… 不是寒极就是热极……胃气充足舌,正常薄白舌……胃气败舌,苔如堆粉,
大家看看,我的帖子应该删除不??
很多新面孔我不认得……请来露个面…… ……老朋友就算了……
讨论,正骨过程中保持脊柱扭转最大限度…… (有何意义?)
正骨过程必须做好…… 摆好资势<br/>完成矫正点锁定<br/>身体下沉以身体力带动发力点发力<br/>
脊柱裂…… 多发生于腰五椎……椎弓板与棘突缺如……韧带粘连神经,随意发育脊髓上移,既出现腰椎五的症状,尿失禁,下肢瘫痪,马蹄内翻足……
一个案例……岔气…… 通常刺的支沟……我认为取穴不准。可以沿痛点肋骨间隙往该相应华陀夹脊刺……同时刺阿是穴……以犀牛转角之势活动胸肋关节……
手脚冷症状浅析……求喷…… 多是肾阳不足……或脉气不通……或肝气郁闷……或湿气流注……但手冷脚不冷……脚冷手不冷……只怕你就搞不定了……或右冷右冷……答案其实很简单,这就是首席庸医的万病脊椎论发挥作用了……脚冷多是腰五,手冷多是胸一椎体扭曲错位所致,需要正骨。
睡不着,编了一幅对联, 软组织硬组织,软硬组织分阴阳…… 脾器官胃器官,脾胃器官相表里……
心神经…… 椎体错位,除了手摸,更重要的是根据症状判断。心早搏为胸一,过缓为颈五,过速为颈二,为颈上心神经,颈中心神经,颈下心神经……
椎体错位可能引发的症状…… ……颈一,眩晕,颈二耳呜,颈三四五,颈肩综合征,颈六,大拇指麻木,颈七,小指麻木
出个病例……高手来回答…… 腹部凉……疲劳感重……腰酸背痛……大小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喝凉水没事……脉搏平脉……
中医3吧开张,大家光临…… Hi,亲爱的aa20101128aa: 你申请创建的中医3吧,已经呱呱坠地啦。贴吧未来的成长也一样需要你的关心哦。那么,快去申请吧主试试吧,带领更多的人一起交流、讨论、建设,让贴吧茁壮成长起来! 从2012年10月31日起试运行实习吧主制度,贴吧真诚地邀请你担任本吧的实习吧主,猛戳下面的链接,查看实习吧主协议并完成实习吧主的申请吧。本次邀请的有效期为7天,赶快行动起来吧。邀请确认链接:http://tieba.baidu.com/manager-apply/view/intern_apply?kw=%D6%D0%D2%BD3
升提阳气…… 针百会是也……
鼠妇…… 作用是破血,利水,杀口疮…相当于桂枝茯苓丸。实际上该物在文学上指女生殖器…即开口地方,容易受感染异味,故名之。于是据此,树妇应属下焦药…又叫土鳖虫…
请教神经科高手… 耻骨联合和腹股沟处是什么神经支配?该神经在腰第几椎发出?
今天遇一疑难病… 从经络上讲是胞盲穴到秩边穴痛的很…然后沿胆经往下…直到外丘穴到昆仑痛而麻木…起立重…躺不重…我用手敲腰椎皆无感觉…直腿抬高试验也无感觉…后来我判断是臀上皮神经问题…经过手法治疗说无缓解。再问…说腰五骶一原来有问题…有突出。可是经人按摩和针灸毫无效果。我又检查…患侧下肢短。经过双手交叉分推,丝毫也改变不了一腿长一腿短。我怀疑仍是腰椎压了神经引起。我告诉她,单下肢牵引,或检查骨盆有没有错位…后来因为是妇女也不好下手…她走了。最终治疗以失败告终。
一条。老推拿师的经验… 在进行正骨的时候…我们要注意患者两条腿的长短…这样施术便带有目的性…该推拿师常用的手法是分推法…施术时比较腿的对称性…原理是,患者经常出现半身委缩现象,无论是骨错缝与肌肉痉挛…
没搞错吧,本吧诗耶?中医耶? 看了几帖,唯一的感觉是,锦瑟无端五十弦…
空本无心… 人哪里去了?@空本无心…
请教那些有经验的高手… 足疗那些全息穴位用于针灸如何?会不会有更好作用?我发现有一些相通之处…比如内耳迷路反射区,正好是胆经,刺之应该与足疗推拿作用差不多…又比如涌泉,与肾反射区重合,前列腺反射区与大钟,水泉重合,同样治前列腺…
乙肝病毒…会在脸上起点点吗… 就像热毒那种发于脸面…一夜之间…大家先讨论…仔细发言。
中秋节的晚上睡不着,做了一首诗在记事本,今天上午忽然翻出来了… 诗如下
骨痹汤 白芍…甘草…川木瓜…威灵仙…半夏…公英…加减葛根,川断,川牛膝,桑枝…土元…
你学中医…你学西医…你都学了什么? 学中医与西医的方向不一样。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医就是学一。西医是学万物。学一则易把握,学万物则手忙脚乱。这是中医整体论的一个方面。比如针灸穴位,到了西医就分成血管,神经,肌肉,筋膜,间质,结缔,相当的麻烦。可以说中医一开始就学治病,西医还在解剖里,。比如风池,一开始中医就说能治风病,泄热,时疫,颈椎,可西医才看清风池下面是皮肤,下面是斜方肌,又下面是脑脊髓,如果没有病理学,学风池西医将一无所措。中医一开始就治病,西医必须接着学。中医学会了治一个病,接着研究病的整体联系,还是研究病,西医已经钻进分科的死胡同。有了这样的特点,我建议中医不能分科,西医要分科。
氢氯噻嗪… 氢锓塞秦,性平,味淡,利水力强…
求救… 昨天吃西红柿,味道怪怪的,有种没熟的感觉,但是又红艳艳的,比少女脸蛋要嫩红好看。我在想会不会有什么问题,如果吃的不是西红柿,……,又该有多么恐怖。
我开始相信万病椎体论… 无论任何病都可以在椎体上反映出来…比如呕恶在胸椎至阳附近…糖尿病在八椎下…肝硬化在胸椎未几节可以触痛,椎体偏歪…失眠可以在胸三四五段…这就是万病椎体论。强烈支持首席庸医。可惜他已被大家赶跑了。这是个损失。中医需要百花齐放。
准备睡了,发个医案。明天看结果… 屁股痛,髂骨下用手摸有三厘米硬条如火柴棍。诸如川芎,三棱,莪术一类的药吃了二十几付,阳和汤也吃了七公付,不见效果。屁股皮色不变,痛有定处。二便正常,平脉,舌质稍暗。我看了下,痛点大约在小肠俞上下。舌下脉不贲张。痛有年余。苦不堪言。求解。
翻… 好象郑魁山的书讲家传的七十二翻…前几天好象有人问及,以为是民间绝技,失传了。昨天我看了一下,也没啥。翻就是急症令身体仆倒翻滚。比如吐血翻,谈到用发余。还有什么猴翻,母猪翻…不过方法确实很简单。比如高血压,放放血,症状立刻缓解。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