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liuhanyue xiliuhanyue
关注数: 40 粉丝数: 171 发帖数: 3,682 关注贴吧数: 38
乌克兰玉米即将进入中国市场!!!!!!!   据21世纪经济报道11月15日报道,11月13日,乌克兰农业政策部部长尼古拉宣布,乌克兰农业政策和食品部与中国植物质量检验和检疫部门于11月9日在北京签署了关于乌克兰向中国出口玉米的相关协议。这为乌克兰玉米出口中国扫清障碍。   此项协议旨在调整对乌克兰玉米植物检疫的要求,从而使乌克兰玉米得以出口到中国。首批出口中国的玉米将于年底到达,这样,乌克兰将会与目前国内玉米进口第一目的地美国产生竞争。   美国和南美是中国玉米进口的主要来源,而且依存度越来越高。海关数据显示,2012年1-8月累计进口玉米3725171吨,同比上升723.12%。其中主要部分是来自美国。   值得一提的是,按中国目前的进口配额规定,国内今年计划进口600万吨玉米,较去年有所上升,预计明年将达800万吨左右。   由于美国在大宗农产品玉米、大豆出口上具有定价话语权,并且随时影响世界大宗农产品价格,这对大量进口玉米、大豆的中国影响很大,急需引进替代来源地对冲美国的影响。   乌克兰具有这方面的潜力。乌克兰每年玉米出口量是世界第三,小麦的出口量是世界第二。乌克兰方面分析,乌克兰玉米在2012-2013销售年的出口潜力将达1250万吨。截至目前已成功出口300万吨。   乌克兰农牧集团(ULF)方面称,相较于美国,乌克兰出口玉米具有优势,一是产品质量上,为非转基因玉米,二是价格比美国便宜很多。“如果把乌克兰生产的玉米运到上海港的话,会比中国从美国进口玉米的价格便宜1/4。”   乌克兰农牧集团是乌克兰最大的农业企业,主营粮食产品,它作为乌克兰企业代表参与了此次协议签署的洽商过程。乌克兰农牧集团方面告诉记者,“ULF目前正在与中粮集团、中储粮等央企洽商玉米订单协议”。   乌克兰农业政策与粮食部一位高官在未公开的场合曾表示,在2012-2013年度,乌克兰计划向中国出售300万吨玉米。   据介绍,有关乌克兰出口大豆、油菜、大麦和小麦等植物质检的申请也都已经得到批准。
关于转基因,我有话说,那位专家请进来!!!!!!!!!!... 首先,我声明,我不是环保主义者,也不是转基因专家,只是一个普通人,我先说下,我的看法,我对转基因食品是极其谨慎,有条件情况下,我绝不会去吃它,没条件下,要吃也没办法。 那位最近很活跃的砖家说,他已经吃了好几年了,都没事,我想问的是,你用转基因食品做过极端环境下的测试吗? 你只是在家里,被照顾得很好,营养均衡,吃得好,喝得好,然后吃些转基因,你就因此得出转基因安全? 这就是你做实验的方法? 你试过让让大体力的劳动者整天吃转基因食品吗? 你试过让生有慢性病,有糖尿病,高血压的人天天吃转基因吗? 你试过,你不吃别的,一天24小时都吃转基因吗? 你这些都没做过,你就得出如此的结论,这是一个科研人员的科研精神吗??? 这位大叔,我可以明确的跟你说,你每天喝一小勺地沟油,我也保证你没事,还很健康,因为整个中国,许多人就吃过地沟油做的食品。 难道 我会因此得出地沟油很好,很强大,全国值得推广吗???? 更可笑的是,有人说,猪吃了没事。 那我请问:你是猪吗?? 你是不是猪??? 你是想把全国人民当成猪,还是想让全国人民把你当成猪。。。 猪吃了没事,最多只能算实验的一部分,你就能拿这个来证明? 那你身上90%的基因与猪一样,我是不是可以说,你就是一头猪了???? 你回答我???? 目前来说,政府对于转基因食品还是很慎重的,只是在棉花上有大规模的种植,这不说了,它不是吃的,另一个规模很大的就是进口大豆了,但大多用来压榨食用油了,而油里的转基因成分是含量很少的,吃了有没有事,我不敢保证。 如果,转基因作物真想大规模的种植,我想只有在西方国家大规模的推广食用,并且经过2-3代人后,一样没事,我想我们才能推广种植,否则,还是小心一些好。
给环卫工加点工资吧,唉!!!! 郑州晚报 常亮 文图) 7月29日,郑州最高气温37℃。 “这是什么?” 下午3点,紧贴着墙边赶路的一名女士途经科源路科新路口时,被西南角围墙上一排摆放整齐的白色物品吸引。 “墙上咋摆着6个馒头?”在她停下来看明白围墙上的物品后,满脸好奇。 “干活下力气,饿得快,晒干的馍最挡饿” 就在这名女士带着疑问离开不久,一名清洁工蹬着三轮车来到了这里。 停稳车子,清洁工踮起脚尖,把围墙上的6个馒头全都拿了下来。之后,他对着馒头挨个敲了几下,又攥在手中捏了捏。 “嗯。晒得够硬。”清洁工满意地笑了。 这名清洁工叫王祥华,来自周口鹿邑。6个从围墙上取下来的馒头,是他干活时的“干粮”。 “今天早上,文博东路一个工地上给的。这是他们昨晚吃剩下的馒头。”老王拿着馒头走到了一辆自行车旁,5个包在了车篓前的衣服里,剩下的一个拿在手中。 “干活下力气,饿得快,晒干的馍最挡饿。”老王咧了下嘴,掰开手中的馒头,一点点嚼了起来。 “老伴看病需要钱,我一定得节省” 在老王的生活中,啃干馍就开水早已成为一种习惯。除了挡饿,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老伴看病需要钱,我一定得节省。” 老王2004年4月24日来到郑州,“从家出来那天,我只拿了80块钱。刚到这儿的第一年,天天去旁边的饭店捡剩饭吃”。 找到环卫的工作后,老王的生活慢慢得到了改善。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他工作后的第二年,他老伴又因淋了一场暴雨患上了气管炎。就在今年的元月份和三月份,他还刚刚带着老伴住了2次院。 “虽说这几年治病把攒的钱都花光了,不过老伴的身体也越来越好了。”如今,老王的老伴身体情况得到好转后也成了一名清洁工。 对于未来的生活,老王充满信心:“现在,俺俩加一块一月能挣2000多元。等攒钱了,多给孙子买几件新衣裳。”
关于景区题字一事,我有些话想说!! 这事孩子已经认识到了错误,当事人父母也道歉了,我想可以了结了,我想说的事,由此事生发开来的一些思考: 1,为什么不是从国内的风景区题字说起,反而要从国外的说起,是不是国内的就无所谓,国外的就是丢脸了?在我看来,国外的倒无所谓,国内的反而要从严处理,因为理由很简单,国内的是毁我们自己的东西,国外的,我管它去死啊!!!所以说,丁小朋友可以原谅,宋寅大朋友不可饶过!! 2,说起来,其实“到此一游”之事,从古就有之,比如著名的《岳阳楼记》就是“到此一游”的产物,当然啰,人家是比较高级的,可换在我们小老百姓,就只有“到此一游”了,我在想国内的各大景区为什么不专门作一个空白的板或是写字的墙来满足人民们动手题字的冲动呢,我在想,若真有地方可以写,谁会去吃力不讨好的去刻字呢, 3,说起来,有些事还真让人齿冷,比如说到宋寅,香港各报的作为,请看-------------经查,文汇报现无此人,本报同仁对此行为表示强烈谴责”。随后,宋寅被网友搜出曾在香港商报供职。对此,昨日16时13分,香港商报副总编辑周刚在其微博上回应称:“经查,此人(宋寅)确曾在香港商报工作过一段,但2008年已离开,现不知在哪里;此人在敦煌壁画上刻字,与香港商报无关”。-----------------没人说与你报有关系,用得着这样卖力的撇清吗,宋作得是不对,可有必要这样吗!,真真让人齿冷!!!
【原创】朝鲜对中国的真正用处在哪里!!! 最近,朝鲜一下子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说要核试,结果还真的做了,说真的,有时,你不得不佩服我们旁边的这个小国,尽管我们对于他的做法不以为然。 许多人认为朝鲜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个鸡肋,如果单从军事的角度来说,我认为确实是的,但我们要知道朝鲜的用处并不是在军事上,而是在经济上,确切的说是在经济制度。 在现今世界上有两大经济制度,一是私有上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二是公有上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经过不断的演变,现如今真正能称得上是完全意义上的公有经济,只有朝鲜了,古巴,越南都已经不是了,而朝鲜与我国建国时间相仿,一直到如今,仍然在发展着公有化程度最高的经济体制,而且还是唯一的,大家可以想一下,它的宝贵之处!!! 可以打一下比方,朝鲜就是经济领域的“活化石”,如果套用考古说法,只要它一直运行下去,那么,它的价值只会越来越大, 我相信,我们的高层肯定也认识到了这一巨大的价值,我不相信美国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可为什么美国人仍然不时的去挑斗一下朝鲜的神经,美国的经济制度与朝鲜是完全不同的,最高公有化程度的朝鲜对美国经济来说同样有着巨大的参考与借鉴的作用,甚至从某一角度来说,比对中国的作用更大。可为何,美国仍动不动就制裁,威胁呢? 本人猜测原因有两点,一,美国是一个资本主义经济体制运行得非常成熟的国家,也许他们认为朝鲜对于他们的用处不大,或是他们认识到了体制的差异,但未予以重视。二美国不是美国人民的国家,美国经济的好坏只要不会影响到美国精英们的利益,自然无人去关心对美国经济有用的东西。 而中国就不一样了,别的不说,最主要的一条是,我们的现在的发展道路是在集世界经济的大成,在整合,融合方方面面的长处来寻求一条最合适于我们自身发展的一条道路,通俗的说法是:我们在摸着石头过河。只要是对我们有参考与错鉴作用的,那怕作用再小,我们都要重视。 若我是美国,我必与朝鲜缓和关系,但绝不允许朝鲜进行有关经济体制的变革,保持现有制度的朝鲜才是最好的朝鲜!!!!!!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