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猴人562◎ 苏联是我家
耍猴人
关注数: 232 粉丝数: 252 发帖数: 44,226 关注贴吧数: 57
雄文:如何反击米黑 1、ky说 定义:在与原神无关的歌曲/视频/文章等评论区刷原神的人是原批。 这一学说旨在把原神玩家正在发生的错误行为为,视作辱骂该玩家的合理理由。且不谈“ky”行为在中国是否是一种错误行为,“ky说”的逻辑内核至少存在以下矛盾: 其一,违反了“对事不对人”的原则。“ky说”认为对玩家的辱骂建立在该玩家的错误行为上,意图是相当明显的。该学说希望通过一个客观存在的理由,把主张者包装成“对事不对人”的理性人,从而隐藏其主观上的歧视目的。既然该学说声称“骂的是ky不是原神玩家”,那么为什么在辱骂的时候要用“原批”,而不直接骂“ky/小鬼”呢?前者隐含对一个群体的辱骂,而后者只责备做出错误行为的人,显然后者更符合“对事不对人”的原则。 其二,违反了“反对ky”的本意。“反对ky”的本意,乃是为了维护良好的社区环境,降低一般通过用户见到“ky言论”时的不适感。仍以“原批”和“ky/小鬼”为例进行分析,在语义上,“原批”的范围比“ky/小鬼”要大得多,用“原批”代替“ky/小鬼”来责备ky的玩家,显然更容易误伤一般通过的原神玩家,违反了“反对ky”的本意。 因此我们不难看出,“ky说”是站不住脚的。无论是采用这种学说的人的行为模式还是价值取向,都是与“反对ky”背道而驰的。 思考题:为什么在无关视频刷“危”的人不会被骂“狼批”?为什么在原神的序章pv刷“抄袭塞尔达”的人不会被骂“塞批”? 2、尬吹说 定义:对原神给出高于客观事实的评价的原神玩家是原批。 这一学说比较著名的佐证案例有“丹霞地貌”、“文化输出”等,也包括最近的“忍冬纹”等,多出现在考据行为中。不可否认的是,做出这类论断的原神玩家可能或多或少地陷入了一种“过度解读”的思维误区,但将这一点作为辱骂原神玩家的理由,实在欠妥。 (本段描述的“尬吹”仅包括过度解读、过度挖掘等行为,对于无脑吹捧的行为,笔者更愿意放在“迷惑行为说”这一学说中分析。) 这就好比应试教育中的阅读理解题,常见的谬误之一便是对文章的过度解读,就连出卷老师自己也常常陷入这样的误区,对此原作者表示“写的时候没有这种想法”,是再正常不过的。很多时候,对游戏内元素一些解读方法完全是玩家的一厢情愿,让无法理解的人感到“很尴尬”,但这真的能成为辱骂他人的理由吗?想必支持这种学说的人,阅读理解一定常常满分吧!我无法理解这样的存在,但如果真的存在这样的人,我表示尊重。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也可知,“尬吹说”的比起“ky说”,是一种更具进步性的学说。其逻辑内核并非像“ky说”那样完全站不住脚,而是基于一种微妙的“合理性”——诸如“防止让他人感到尴尬、防止‘捧杀’”这样的合理诉求,因此这种学说反而在原神玩家之间比较盛行。 但很遗憾的是,“过度解读”的对立面,是“解读能力匮乏”。阅读理解答案1234点,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找齐的。很多时候,“尬吹说”变成了找不齐答案的人党同伐异的工具,“我觉得没有”就等同于“你在尬吹”;更有甚者,只是反驳“尬黑”就被打成了“尬吹”。“尬吹说”无法被证伪,正如其无法被证明,因为每个人的评价都不是绝对客观的,谁是“吹”谁是“黑”,又有谁能够准确定义呢? 思考题:“原神xx国流水登顶”是不是“原批”的“尬吹”? 3、洗地说 定义:无条件维护米哈游的原神玩家是原批。 “洗地说”与“尬吹说”类似,看似有自洽的逻辑内核,实际上因过于主观、缺乏标准,而被作为党同伐异的工具,同样在原神玩家之间也很常见。 这样的定义看似没有问题,但和“尬吹说”一样,问题出现在了使用它的人身上。在一些比较激进的人眼里,有理有据的分析也能被当成“给策划洗地”。和“尬吹说”一样,我觉得有、你觉得没有,那就是你在“洗地”。 这样的争论最后变成了单纯的情绪的宣泄,“原批”一词便脱口而出;又或者,在辩论中劣势的一方,把“原批”作为了反败为胜的最后一线生机…… 思考题:反驳“策划为什么不把boss的所有机制清清楚楚列出来”是不是“原批”在洗地? 4、迷惑行为说 定义:做出迷惑行为/发表迷惑言论的原神玩家是原批。 这一种学说,根本不能算一种学说。我很难在其中找到一个相对合理的因果关系,所以根本无从反驳。 互联网上发表迷惑言论的人数不胜数,为什么就和原神联系在一起了呢? 思考题:为什么发表迷惑言论的、既逛知乎也玩原神的玩家,不会被叫做“知批”,而会被叫做“原批”?“迷惑行为说”本身是不是一种迷惑行为?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