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jywxd scjywxd
关注数: 3 粉丝数: 137 发帖数: 1,350 关注贴吧数: 18
有一得一论得一 老子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我加一句:"心得一以静。"呵呵。 这个道理不知道明白不明白?l老子又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看来我们现在是什么都失去了,只有打坐入静了,呵呵。 1、你会发现一个事实,历代真正的大成就者,很少在书中教你怎么入静的,因为这个根本不重要。只有民间的小术小道,才把这个吹到天上去了。 2、得不了根本,心就不宁静,打坐再静也只是在欺骗自己。乌龟、老鼠都是很能入静的,它们得道了? 3、静有很多种定义,你说的是不是大脑一片空白就是静呢?脑瘫患者估计都做到了。 4、没有道,你静有什么用?好比没有办法治病,你很坚强,病就会好了?一个人病好了,一定是坚强的到处找药物,找到了,才好的。心坚不能治病。 5、打坐入静是世界的唯一真理吗?如果任何真理都要通过这个姿势才能到达,那么这个姿势本身就成了所有的真理了,它将比这些真理更真理。 6、有人气喘嘘嘘的做事,是不是就不静呢?很显然,有主见的人,再怎么气喘嘘嘘的做事,其实都是一种静。 没有得一,你会有主吗?书上很多方法,为什么不愿意做呢?恐怕是因为自己心中无主吧,不知道真假。而真假则来源于对真实自我的把握。 7、你与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心就静,时间就感觉很短,为什么呢?因为找到了自己要的东西了。能不能入静,与这个道理一样。
今日翻看旧帖,有所感,特立一帖呼应。 “文始经中,处处都是下手处,只要会得宗旨,大道坦坦,无需我说。” “求道之人,难以下手,是因为不敢真正相信‘道无所不在’这个事实。” “道随便怎么立,都是没有不成的,因为他是无所不在的。” “明白这个,就是到达了本源。有了这个为本源,无中生有的下手之法是指日可待了。” “ 性功,很简单,非常简单,简单到不能再简单。 假设,你如果病得或老得弱不禁风,你这些体力功都没力气练也不想练,这个时候问问你自己,你还能做些什么呢? 然后,在你身强体壮活蹦乱跳之时,就开始这样做吧! 修行,就是这样,没有别的好干的了! 只要不是等到真的什么都做不了,才去真地什么都不做。而是现在身心充沛就立即开始什么都不做! 这,就是修行! 就怕你放不下,还留恋你那些“精彩的功夫”! 如果真不练了,就先彻底忘掉你那些功夫吧,提也别提。不对别人说,也不对自己说。即使你不练了,诉说这些感受也会诉说上瘾的。 对桩功什么的,实在放不下,就简单练练,把它放在和散步一样的地位。 不求它出效果。。。。。。” “旷然无为之谓道,道能自守之谓德,德生万物之谓仁,仁救安危之谓义,义有去就之谓礼,礼有变通之谓智,智有诚实之谓信,通而用之之谓圣。道,虚无也,无以自守,故授之以德。德,清静也,无以自用,故授之以仁。仁用而万物生,万物生必有安危,故授之以义。义济安拔危,必有藏否,故授之以礼。礼秉规持范,必有疑滞,故授之以智。智通则多变,故授之以信,信者,成万物之道也。 ”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