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mch7012 chmch7012
关注数: 3 粉丝数: 31 发帖数: 1,451 关注贴吧数: 0
蒋介石《哭母文》 蒋介石《哭母文》——   悲莫悲于死别,痛莫痛于家难,哀莫哀于亲丧,苦莫苦于孤子。   呜呼!天胡不吊,夺我贤慈,竟使儿辈悲痛哀苦,至于此极哉!回溯吾母来归,已三十有六载,当吾父健在之十年间,家中鞠育之苦,嫁娶之劳,饬家接物,皆吾母一人之内助,其苦心孤诣,已可感于无穷者矣。   洎乎先考中殂,家难频作,于此二十六寒暑间,内弭阋墙之祸,外御横逆之侮,爱护弱子,督责不肖,维持祖业,丕振家声,何莫非吾母诚挚精神,及无量苦心,有以致然也。呜呼!吾母艰苦卓绝之志,既如此其甚,而不孝冥顽不灵,则又如彼。回忆当时忧危之情,愧惶几若无地。痛念至此,百身莫赎。人子若斯,尚有何颜立于天地之间乎!呜呼!自今以往,外应族人,内主家庭,安能得吾母复生,再为我独承劳怨也。   且复谁能容我狂愚,恕我暴戾,抚慰我激愤,曲谅我苦衷,为我代苦代忧,至死不怨,如吾母者乎?呜呼!凡昔之足以裨益于儿,不惜茹苦饮痛,自甘枉曲,明祝默祷,吁求安全,如吾母之慈者,今竟欲一再见其声音笑貌,而不可复得矣。呜呼!吾母一生,为乡里服劳,为国家酬德,嘉言懿行,至多极美,吾不能于伤悲之际,毕忆无遗。   吾不惟痛吾母以爱护儿辈而凋瘵,以教养儿辈而病困,而又独为不肖一人以牺牲其身。虽上升兜率,无所遗恨;惟生者之罪恶之苦痛,自此益难为怀矣。吾更痛心于指胸难过之语,吾尤痛于易箦之顷,强为药好酒好以慰儿之言。自此儿虽连声直呼,不复更闻吾母之咳唾。犹忆当时吾母呼吸迫促,儿乃趋抚母背,以冀挽危亡于顷刻,然竟因是不获睹最后慈容之悲戚!呜呼恫矣!   从此抱恨终身,不知生存于人世,复更有何意趣耶?其惟勉图报亲,藉慰地下之灵,末减儿辈罪孽于万一,以聊舒终天之痛恨乎。呜呼!其可得耶!其不可得耶!母而有灵,鉴斯哀忱。   ——民国十年六月十五日于溪口
虎滩 虎滩 陈志刚 第一章 赵雪松突然从梦中惊醒,忍不住大叫一声从土炕上坐了起来。心脏剧烈地跳动使他感到了一种巨大的压抑,咽喉就像被人死死卡住一样,每次呼吸都异常困难。他不由自主地用右手按住胸膛,左手在脖子上不断地按摩。经过一番折腾,一股气才从肺的边缘慢慢地升腾,直到汇成一股气流。这股气流因为胸膛剧烈的运动而逐渐加速,到达咽喉时已经变得势不可挡,直到从口鼻中喷涌而出。赵雪松分明闻到了一股浊烈的气味,这种气味让他忍不住干呕,整个脑袋发胀,眼泪顿时流了下来。赵雪松赶紧喘了几口粗气,才逐渐平静了下来。 夜已深,屋里一片漆黑。赵雪松的大脑还有点恍惚,没法弄清究竟到了什么时辰。所谓的“北京时间”只是小广播中偶尔出现的数字。庄户人只是按照传统,把一天的时间分为早晨、晌午、下午和晚上。至于把晚上分成几更的事情,那只是从古书上看到、人们进行大体估算。三更,即是半夜;五更,则是黎明。整个村子,只有村支书杨文革家有一台老式的挂钟。杨文革把那台挂钟当成了宝贝,专门把它放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每天都会精心擦拭。每到整点,那台挂钟便会发出“当当”的声音。如果家里正好有客人,杨文革便会语调和缓而不失自豪地告诉客人具体的时间。杨文革家门前的大树上,吊着一张已经用坏了的铁犁。这可不是一张普通的铁犁,而是全村的时钟。每当上工的时刻来到,杨文革便会拿着一把铁锤准时敲响那张铁犁,全村的劳力便会放下手中的营生,汇聚到杨文革家门前,听候指派任务。 赵雪松揉了揉双眼,拍了拍脑门,掐了一下大腿。也许是疼痛的缘故,他终于回过神来。当赵雪松恢复正常的意识以后,立刻警觉了起来。就像电影里的战士们一样,卧倒,警戒。他睁大了眼睛,在屋里进行仔细地搜索,结果没有发现异常情况。赵雪松屏住呼吸,侧耳倾听了一会儿,屋里除了父母均匀的酣睡声以及远处偶尔的几声狗叫,再没有其他的动静。赵雪松仍然不放心,悄悄地穿好了衣服,保持戒备状态,下了土炕,生怕一不留神遭到攻击。他顺着墙,慢慢地溜到了门口,拿起事先准备好的那根扁担,心里顿时踏实了许多。赵雪松在屋里搜寻了一圈,仍然一无所获。隔着一个布门帘,里屋是妹妹赵雪梅的卧室兼家里的储物间,赵雪松只是隔着门帘听了听,没有发现异常才放下心来。这时,他感到有些口渴和疲惫,于是掀开水缸舀了点水一口喝下。冰冷的水混着一点碎冰进入嘴里,整个人立刻精神了许多。赵雪松小心地拉开门闩,打开房门,在门前那块用来洗衣服用的石头上坐了下来。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