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破放下随緣
看破放下随緣
关注数: 510
粉丝数: 782
发帖数: 42,635
关注贴吧数: 36
【法师开示】业不重不生娑婆,爱不断不生净土 明憨山德清大师梦游集节要(憨山大师)
【阿弥陀佛】周安士居士传——安士全书白话解 《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白话文》上
【法师开示】净土法门这些话,最忌涉及理体,西方净土尘尘都... 西方净土尘尘都是不可思议。因此演说净土法门,必须要还给它本来不可思议之境界。假使涉及理体而稍微有一些不圆满,那么那一些愚痴之人,便以为离开西方净土,别有一个殊胜的道理。
【般若教理】一句阿弥陀佛。以绝待圆融为宗 《净土生无生论》
【法师开示】但发愿持名,即得往生.此乃佛心佛眼,亲知亲见之境界 净土一门,最初省求悟门,末后不待发慧。不须忏业,不断烦恼,至极省要,至极径捷。及其证入,至极广大,至极究竟。学者当细心玩味而详择之。毋以一时贡高,失此殊胜最大利益也。——《彻悟禅师语录》
【法师开示】苟无真信,虽念佛持斋,放生修福,只是世间善人 报生善处受乐,当受乐时,即造业,既造业已,必堕苦。 ——《行策大师净土警语精华讲记》净空法师
【阿弥陀佛】根原枝叶——莲池大师开示 莲池大师《竹窗随笔》学诚法师白话
【净土专修】深信切愿老实念佛,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缘 法师开示
【法师开示】不是别人不好,是自己的无明业感在作祟 承天禅寺编《一代高僧广钦老和尚语录》 ◎行持语录
【阿弥陀佛】忧乐——莲池大师开示 莲池大师《竹窗随笔》学诚法师白话
【阿弥陀佛】丸饼诳儿——莲池大师开示 莲池大师《竹窗随笔》学诚法师白话
【离相修善】积善之家 必有余庆-陈大惠最新课程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FeBI14cK9Mo%2F&urlrefer=c7aa53f4d5026d910984177a58076085
【离相修善】陈大惠力作--心态决定命运 (传统国学文化)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xlO-KYI2X1Y%2F&urlrefer=a0394832374c7357110c8ab12f8efb0c
【法师开示】观心以念佛为最,万行以供养为先,是二者乃为总持 明憨山德清大师梦游集节要
【阿弥陀佛】印光大师重刻《安士全书》序 《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白话文》上
【法师开示】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 星云法师 《八大人觉经十讲》第八讲 持戒为节欲的根本
【阿弥陀佛】出谷喻——莲池大师开示 莲池大师《竹窗随笔》学诚法师白话
【法师开示】修行必须经三大阿僧只劫才能成佛吗? 从前德山宣鉴禅师作《青龙疏钞》,认为“修行必须经三大阿僧只劫才能成佛。而南方魔子居然宣称‘一悟即至佛地’(出《坛经》语)。我应当到南方破灭其魔种以报佛恩。”在当时,他确实存一片真实好心,因而对南方顿悟禅法耿耿于怀。独没有认识到他自己的见解竟是错误的。及至受婆子指教,亲见龙潭和尚,大悟之后,便把多年以来所宝所重的《青龙疏钞》弃之如腐草。正因为他具有这种操持胸襟,所以他能成大器,震耀末法。——莲池大师《竹窗随笔》学诚法师白话
【法师开示】对人不论是善人或恶人,都是和气地平等对待 承天禅寺编《一代高僧广钦老和尚语录》
【阿弥陀佛】《西归直指》——阿难提问 《安士全书·西归直指》白话文
【净土专修】大势至菩萨从初发心一直到圆成佛道,就是用一个方法 ◎大势至菩萨从初发心一直到圆成佛道,就是用一个方法,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简单容易,直接稳当。六字洪名是无上法门,是整个佛法的精华,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所说的无上神咒,其功效能除一切苦。(净空法师)
【法师开示】伎乐——莲池大师 莲池大师《竹窗随笔》学诚法师白话
【阿弥陀佛】身者父母遗体——莲池大师开示 莲池大师《竹窗随笔》学诚法师白话
【阿弥陀佛】净土纲要 《安士全书·西归直指》白话文
【学佛问答】一佛何能救许多众生 《修行精华》圆因法师著
【净土专修】憨山大师开示:净心之要;必定往生之效验 明憨山德清大师梦游集节要
【戒杀放生】梦觉戒杀 《万善先资集》白话文
【学佛问答】修行过程中有许多难关,要如何打破?如何得一心不乱 承天禅寺编《一代高僧广钦老和尚语录》◎行持语录
【净土专修】莲池大师开示——念佛不专一 莲池大师《竹窗随笔》学诚法师白话
【阿弥陀佛】施食师——莲池大师开示 莲池大师《竹窗随笔》学诚法师白话
【宝箧印吧】布施——莲池大师开示 莲池大师《竹窗随笔》学诚法师白话
【净土专修】善导大师专修无间之说 天如禅师《净土或问》
【阿弥陀佛】亲善知识——莲池大师开示 莲池大师《竹窗随笔》学诚法师白话
【法师开示】论人的是非曲直,心里起不平烦恼,那就是自己的过失 承天禅寺编《一代高僧广钦老和尚语录》
【学佛问答】妖由人兴;疑心生暗鬼 李炳南居士原著《净土法门疑难530问答》
【学佛问答】平素修持到什么程度,往生才有把握? 李炳南居士原著《净土法门疑难530问答》
【莲池大师】齐人——竹窗随笔 莲池大师《竹窗随笔》 学诚法师白话翻译
【阿弥陀佛】生死根本——莲池大师开示 莲池大师《竹窗随笔》学诚法师白话
【净土专修】认真念佛,十方诸佛加持,再大的业障也决定消除 阿弥陀佛
【依教奉行】孝亲尊师,这是佛法的大根大本 地藏王菩萨
【法师开示】学佛最重要在那里? 因法师著《修行精华》
【依教奉行】金刚经四句偈在日常生活中如此观照,必得法喜充满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净土专修】十方诸佛刹土里面的地上菩萨为什么还要往生极乐世… 「又昙鸾大师更谓极乐菩萨或可不从一地至一地,而顿登补处」. 十方诸佛刹土里面的地上菩萨为什么还要往生极乐世界?_一心不乱吧_百度贴吧 内容来自:http://tieba.baidu.com/p/2449515732#10006-tieba-1-90306-bf6461719a993b4683f4212b1604e413
【阿弥陀佛】慈善根力 读《大般涅盘经》梵行品笔记
【学佛问答】李炳南居士:带业往生仍有恶习气,为何西方无恶人? 问:《无量寿经》说西方无恶人,但修净宗的人是带业往生,应当仍有恶的习气,为什么没有恶人了呢? 答:善与恶是一个 相对的名词,有一假定的界限。第八识田中所藏的恶种生起来时,指挥身口意去造十恶等罪,这个人就叫做恶人。能控制它或者断除它,约束身口意不去造十恶等罪,这个人就叫做善人。不一定要尽去一切罪业,才称为善人。七地以前的菩萨,还有无明,但已经称为圣人。阿罗汉习气未尽,也称为已证圣果。带业往生的人,都获得三种不退, 恶种已经压伏或者断除,不会再生起来,所以说西方没有恶人。
【阿弥陀佛】做不到《十善业道》是修学躐等,没有按照顺序去学 净空法师
礼忏功德——莲池大师开示 ■■礼忏功德 莲池大师《竹窗随笔》学诚法师白话 姑苏曹鲁川居士为予言:有女在夫家,夏坐室中,一蛇从墙上逐鸽,堕庭心,家人见而毙之。数日后,蛇附女作语。鲁川往视,则云:“我昔为荆州守,高欢①反,追我至江浒,遂死江中,我父母妻子不知安否?”鲁川惊曰:“欢六朝②时人,今历隋、唐、宋、元而至大明矣!”鬼方悟死久,并知为蛇。曰:“既作蛇,死亦无恨,但为我礼梁皇忏一部,吾行矣!”乃延泗洲寺僧定空礼忏。忏毕,索斋,为施斛食③一坛。明日女安稳如故。忏之时义大矣哉!
【阿弥陀佛】《地藏经》中增长记忆力的方法 对于大乘经典,我们一般读诵的时候会有种种地困难,比如字不认识啊,义理太深奥啊等等。但是除了以上这些限制我们这些凡夫读诵大乘经典的因素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让我们与大乘经典相望而叹。
【印祖文钞】谕在家善信——《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 大势至菩萨
【般若教理】离四句就是即四句 天台宗发挥有他独到之处,他说实相无相的时候,他发挥 离四句:离有,离无,离亦有亦无,离非有非无,这叫一法不立。 离四句就是 即四句。离无就是有;离有就是无;离亦有亦无,就是非有非无;离非有非无,就是亦有亦无。所以他说:说有一切有;说无一切无;说亦有亦无,一切亦有亦无;说非有非无,一切非有非无。一法不舍。
【净土专修】持名念佛之方,十念回向之法 出自天如禅师《净土或问》
【净土专修】朝也阿弥陀,暮也阿弥陀,假饶忙似箭,不离阿弥陀 问曰:上文所云抖擞身心,拨弃世事。今世网中人,间有境缘顺便、身意安闲者,则可依此而行。其有世事不容拨弃者,又当何以教之? 答曰:世网中人,若是痛念无常,用心真切者,不问苦乐逆顺、静闹闲忙,一任公私干办、迎宾待客,万缘交扰,八面应酬,与他念佛两不相妨。不见古人道:“朝也阿弥陀,暮也阿弥陀,假饶忙似箭,不离阿弥陀。”又云:“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其有世缘稍重,力量稍轻者,亦须忙里偷闲,闹中取静。每日或念三万声、一万声、三千声、一千声,定为日课,不容一日放过。又有冗忙之极,顷刻无闲者,每日晨朝,必须十念。积久功成,亦不虚弃。念佛之外,或念经、礼佛,或忏悔、发愿,种种结缘,种种作福,随力布施,修诸善功以助之。凡一毫之善,皆须回向西方。如此用功,非唯决定往生,亦且增高品位矣。
为父母杀生——莲池大师开示 莲池大师《竹窗随笔》学诚法师白话
【学佛问答】众生遇难时,我代他念往生咒,他能生西吗? 见别人遇难,能够挽救就挽救,如果自己无法挽救,就念佛祈祷给以法施,这也是行菩萨道了。是否往生西方,必须具备种种因缘,不是因一点点善根就能成功。但佛法如太阳,到处都能见到光明。所回向的人即使不生西方,也能为他消罪。
【学佛问答】念佛不回向,能消灭罪业吗? 李炳南居士原著《净土法门疑难530问答》
【法师开示】外僧代忏,与内心自忏,功德悬殊 疾病之由,多从杀生中来,故偏重放生也。外僧代忏,与内心自忏,功德悬殊,愿空其心,尽罢一切诸缘,于空心中单念一声阿弥陀佛。所云念者,不必启口动舌,但默默以心眼返照,字字分明,句句接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心心靡间。若有痛苦,忍之耐之,一心顾念。经云:‘至心念佛一声,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故功德悬殊也。(莲池大师)
【法师开示】此八个字,即解粘去缚秘密法门 明莲池袾宏大师《云栖法汇》节要
【依教奉行】往生西方的人,都是念佛专一而且能忍辱吃亏的人 承天禅寺编《一代高僧广钦老和尚语录》
【净土专修】修净业者,能具此十种信心,生西如操左券 彻悟大师开示
【法师开示】心不在内,指的是真心;若是妄想心,也可以说是在内 莲池大师《竹窗随笔》学诚法师白话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