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班章煎蛋
357克的故事
好茶与爱人皆不可负!
关注数: 278
粉丝数: 535
发帖数: 9,815
关注贴吧数: 29
普知味还有一个别称“少年轩辕号”?? 湾湾做的一本书,价格贵也就算了,内容也是有奶便是娘,张口就来的角色。光看文字,我还以为是千羽孔雀呢。并且也够黑的,2015的普知味,一泡也敢标价50。
大益口粮茶探寻之旅:2101~8582 唛号茶8582与7542,同属勐海茶厂的标杆生茶。8582为勐海茶厂80年代研发的生茶配方,主要采用8级料拼配,也就是粗枝大叶的茶青,严格来说用料级别较低(级别按照持嫩度划分)。 8582跟7542一样,也同样有着名声显赫的祖辈。普洱茶发展到今天,8582有如此大名声,普洱茶行内资深茶商大多都懂,宝岛茶商或者资本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开汤: 整个过程表现比较平淡,没什么亮点,唯一小惊喜就是第五泡表现出来的圆润度一度带来点小希望,但随着第六泡显水味且甜度转换不理想的状态下,基本判断此款茶当前的口感表现只能用平庸来表现。 对比同价位的2201~7582,明显处于劣势。
好奇买了一份,扔了一百 明显的人为做仓茶,还是水平比较低的做仓技术。 这种茶无福消受。
开汤:1801早春乔木熟饼 从汤感及观叶底,用料等级不算高,春茶比例不高,沿用勐海茶厂传统的发酵工艺,应该拼入了部分陈料,增强新茶时的适口性。 典型的勐海味熟茶风格,香气不算出众,但很正,无杂味。 整个过程最大的体会就是茶汤比较稳,特点不鲜明。
2023印象版纳 开汤: 前段(2~4泡)有一定力道,轻烟香,花香,槟榔香,厚度适中,饱满度一般,留存度一般。 中段回甜不够明朗,且烟香与茶的融合度不够,导致第五泡开始有点脱烟,不过反而能体会当中的花香,槟榔香,不知如何去衡量当中的得失。 后段表演比较平淡,没有什么值得特意说明的点。 口感是明显的布朗茶风味,应该拼有部分自有的布朗基地与巴达的小树茶,至于全靠炒家想象的班章,那是没有的。厂家在配货给渠道商的策略上,采取部分强制开箱,回收箱子,分批发货的策略,据说是为了打压“空军”,这种做法是不是很熟悉,比如房地产,在这片土地,只能涨,不能跌,是不是有点太天真了。 在没有新的重磅产品上市之前,印象版纳还是众多炒家最关注的大益茶。作为吃瓜群众,也来蹭点热度,怎么也得喝上一泡。
青峰在手,班章我有
开汤刚刚收到朋友寄过来的勐库藤条 喝茶那么多年,主要还是喝版纳茶区的茶,真的极少喝勐库的,也没什么交集,实话了解不多,没什么发言权,几泡老友寄过来,怎么也得试试,当作交作业。 说句实在话,我喝毛茶真不太容易各出感觉,当年的新毛茶更甚。 130cc盖碗,投茶7.3克 前面两泡,茶汤入口就能体会到甜,有一定的苦感,不算强,轻涩感,回甘不算迅猛,留存度可以。
易武吟游,即将上市 主料弯弓,拼刮风寨,麻黑
曼松红茶,任性
灵芝香的熟茶,青竹丹枫 闻着干桂圆甜香,喝着如灵芝水的菌香,普洱茶圈仅此一款,独一无二的风味。
八年陈翠密红繁 以2015年南糯山古树茶为主要原料,拼入部分大曼吕以增强力道,让你体验到稠厚甜滑而不失力道的茶汤。
采采确实能打,一年多的转变渐入佳境
苦中有甜,不是班章胜似班章
2017深林,喝出布朗茶的劲度? 用2015年原料的2017深林,满打满算,已经7年陈了,前段的劲度可以追得上布朗茶啊,早期有入这个茶的山青粉觉得呢?
底子不好,存放下去也是浪费时间 802批次的8582,喝着就是没什么滋味,喝了个寂寞。
爆香的2016年峻山 从客人手上挖回来的一提。
高起点的易武茶入门
收一款好用挂机辅助 基本要求:自动捡钱,自动回村修理,买药,加血什么的。
时不时拿出来回味一下,当初明智的选择 什么叫苦甜交织,这就是
人生哪有那么多诗和远方,轰轰烈烈 大多都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罢了。
一泡陈年普洱,过一个早上
很有个性的熟茶
喝喝茶,养养壶
找两提2012精品青
贡茶倚邦,coming soon
找2012精品青,有的联系。
准备放假咯
闻着是浓郁的干桂圆甜香,喝着像灵芝水的熟茶是怎么样的体验
有「焦糖香」的熟茶,原因在于对熟茶发酵过程的悉 心把控:好的熟茶必须选择在干季(云南分干湿两季)的时候进行发酵,这样才能更好的均衡堆温 和利于发酵最后环节的自然干燥(如湿季时干燥环节不到位,容易导致茶叶变质)。 「林野芳菲」一半的原料采用较轻的发酵,程度在 6.5 成左右,在生成最大限度的焦糖香时
无论生熟茶,甜口一些的往往更讨喜 甜口的茶,有更好的适口性。假如甜中带点苦,你又喜欢的话,表明你开始进阶了,假如前面苦烈,中后段回甜,你又喜欢了,那表明你开始玩收藏了。
早茶喝一泡陳皮普
开汤:吧友送的05年易武古树茶。 120CC紫砂壶 投茶8克 农夫山泉 前段1~3泡,有一定苦涩感,有力度,比起很多易武中期茶只有甜甜的更过瘾,汤香算是与厚度都算是适中,回甘也还行。 中段转甜,还不错,但易武茶蜜味不算明显。 中期茶个人喜欢广东干仓,茶汤会更饱满厚实,两地混合仓感觉还是不习惯。
2021好牛·烟香迷人
易武核心产区黄片 规格:357克/饼,7饼/提,28饼/件
冬天煮一壶老茶头,喝一下午 假如放点老陈皮,又是另外一个体验。
煮一壶老茶头,能喝一下午 老茶头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我倒觉得老茶头就是喝甜香,用煮的话甜香更舒服,加上滑甜。
易武茶的天花板~大威风 【产品特点】 1.刮风寨茶坪55% 高山寨25% 弯弓10% 薄荷塘10% 2.100%古树头春 【口感】 行走在深林中,白花混合着野蜜扑面而来 【香气】 溏心苹果,玫瑰葡萄
气冲斗牛-牛年生肖茶好牛 【原料优势】 1. 原料:2019年秋、2020年春布朗山中缅边境海拨1600-1700米的苦甜茶各半。 2. 工艺:挑选当地新鲜松材,在特制的环境下慢慢熏制,形成了「好牛」的烟香特点 3. 设计理念:气冲斗牛—原指宝剑光气直射天际,后形容气势旺盛,上冲天空。 【口感】 入口即可感受到浓烈的松烟香和苦度,滋味浓酽厚重,这苦转瞬即化为强劲持久的回甘。 尾段茶汤浓强度仍在,汤感更加细致,冰糖甜感开始出现,可持续至十四五泡。 陈年后的「好牛」,烟香和茶味能融合无间,形成独特的野性韵味。
2020小团圆
好茶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新人报道第一帖,向各位大佬问好。 6年陈碎茶易武。
转化后的易武茶,浓强度更足。 开的一饼又要喝完了,撬茶技术一般,留下不少碎茶,自然不能浪费。 一款6年陈的易武茶,比当初口味更重,成熟的蜜香。正所谓“始于易武,终于易武”。
2018叠翠 规格:250克/饼,6饼/提,4提/件 (1)原料:易武“大漆树”、老街“龙堆山”古树茶等原料, 春秋两季拼配,陈期 2 年。 (2)工艺:鲜叶捷运、及时走水、均匀摊晾。 采后2-3小时内锅炒杀青,保证香气呈现最佳。 开汤【口感】 (1)2~6泡,呈现特有花香,茶汤柔中有力。 (2)十泡后渐显蔗糖甜香。 (3)虽为新茶,现喝香甜,转化可期。 【香气】花香、蜜香、甜香
喝了两晚熟茶夜茶,今晚换泡生的喝上。
「2018云芳赤野」 茶汤刚入口时,先是细致,几乎同时,带有野菌香的苦交织着甜就占据了整个口腔; 第2泡则更为浓烈,像第一次吃“黑巧克力”,香、苦、甜交织在其中,分不清是甜还是苦! 到第4泡后,茶汤中的香气由野菌香转向糯米香,入口苦劲稍退,但喉底慢慢渗着甘甜; 8泡后苦味退去,茶汤转变得更纯净,细甜,但回甘和生冿却持续不断。
2018青峰 前段入口浓强苦烈,茶汤细腻不粗,茶汤甜度和鲜度饱满, 中段苦劲稍退,鲜甜尽显。 陈化后香气丰富,融合度高,口感有劲道。
「2019峻山」 轻微的成熟蜜香,挂杯效果明显; 头5泡茶汤厚重,渗入牙缝,转瞬即化为甘甜,茶汤中段,苦度稍退,甜度尽显。 规格:250克/饼,6饼/提,4提/件
「红吉一时·陈皮普洱茶」 2014年易武古树熟茶,搭配2017年新会陈皮,陈皮的药香和熟茶的陈香完美融合,茶性温和,适合各个年龄段的茶友饮用,茶汤柔滑细腻,香甜醇厚,冲泡、焖、煮皆可。
2016年红锦丹霞 红锦丹霞”是以勐宋大曼吕古树茶为主要原料发酵,大曼吕生茶苦度够,内含物质也丰富,但涩味 却比其他茶区重的多!过重的涩味对于生茶是个遗憾,但产生过重涩感的茶多酚,却正是经发酵后, “红锦丹霞”茶汤细腻口感的重要来源。
2017旺年,狗年生肖饼 以那卡古树茶为主料的旺年,经过四年的转化,越来越有劲度,花果香转变为成熟花蜜香,竹香更浓郁。
大家对于易武茶有什么印象,真正核心寨子的易武茶 易武茶顶着贡茶的荣光,也有很多粉丝,但总体对比与同等级的布朗班章茶,还是处于绝对的弱势,这是为什么呢?是大厂没有主推还是没有收藏潜力?
万山,有年份,有滋味 采用09年班章茶区原料压制,2018年上市,陈期12年。 规格:250克/饼 前段富有冲击力,略显陈韵与梅子韵,回甘真的迅猛。中段开始由明显的苦烈转甜,后段冰糖甜占主导,呆轻涩感,整过过程让你感受到茶汤滋味丰富。
2017年翠密红繁 陈期已达到5-6年的翠密红繁,主料为陈期2-3年的南糯山古树茶,拼入部分大曼吕压制,中等程度发酵,茶汤表现不仅仅甜滑细腻有粘稠感,且有一定的力度,明显回甘。这汤感就像无需多言的老友。
山青花燃的第一款生茶:2016峻山 转化得很理想,隔着棉纸,能闻到丝丝烟草甜香,但又不同于采采的松烟香。
青锋侠「青峰」,终究是一匹黑马 经过4~5年的陈期,融合的非常理想,汤质更扎实,香气更成熟浑厚,当你对于老班章的价格轻叹时,青峰虽然不是老班章,但其风味会让你体验到惊喜。
2020深林,经过一年的转化,汤感更厚了 山青花燃的入门级易武料拼配茶,较重的揉捻,让茶的内质更好的释放以及后期的转化,原来易武茶并不是仅仅“香扬水柔”。
2021叠翠 茶汤细腻扎实,突出的花蜜香,前段还有较好的力度,中后段显蜜韵。
开汤,虎年生肖茶威风 150cc盖碗, 投茶10克, 农夫山泉。 前段的茶汤饱满度与黏稠度,甜度都很好,且有一定的力度,轻涩感;第四泡开始蜜甜韵很突出,中后段都能一直保持这样的表现。后段茶味虽有所减弱,但汤色还能保持的很好,内质不言而喻;还有一点很出彩,就是回甘速度真的比得上布朗茶。假如存放半年,待香气更浑厚后,那就杠杠的了。刮风寨作为易武之王,真的实至名归。
开汤:大益2003班章乔木沱~白菜沱 器皿:130cc白瓷盖碗 投茶量:8克 用水:纯净水 干茶:明显的烟香,蜜香 润茶:10秒左右出汤,挂杯浓郁的烟香,果蜜香 第1道:8秒左右出汤。茶汤入口苦劲挺大,中度涩感,已经融合得很好的烟香加上蜜香都不错,甜度也很明显。 第2道:8秒左右出汤,基本与第一道保持一致。 第3道:8秒左右出汤,苦劲还略有增加,涩感也有所提升,茶汤的饱满度挺好但丰富度一般,甜度也算可以。牙齿留甜。 第4道:8秒左右出汤,苦度略有降低,茶汤还是挺细腻,但滋味还是不够丰富。 第5道:10秒左右出汤。苦度开始下降,涩感也上来了,甜度会更明显,烟香虽有较弱,但一直都表现得挺好。 第6道:12秒左右出汤,口感基本与前面一道保持一致。 第7道:15秒左右出汤,基本茶汤以甜占主导,轻涩感,略有水味。 第8道:20秒左右出汤,虽水味挺明显,但喝着还是挺舒服。结束试
开汤:201金针白莲 器皿:130CC白瓷盖碗 投茶量:8克 用水:农夫山泉 闻干茶:很正的熟茶香,较轻渥堆味 润茶:10秒左右出汤。公到杯挂香不错,蜜想。 第1道:8秒左右出汤。茶汤很通透,茶汤入口感觉挺平淡,苦度很低,甜度适中,有轻微的荷香,堆味很轻。 第2道:10秒左右出汤。茶汤的黏稠度明显上来了,甜度也有提升,但是力度还是一般。饮后两分钟有轻微的苦底。 第3道:10秒左右出汤。总体体验接近第二道。 第4.~5道:12秒左右出汤,茶汤厚度有所下降,甜度还行,持续轻微的荷香。 第6道:30秒出汤,滋味能保持基本与前面一道水平。 第7道:这道闷一分钟。更明显的荷香,甜度挺好,涩味也被焖出来了。苦度适中。本来想结束试茶的,但想想还是再焖一泡看看表现如何。 第8道:80秒左右出汤。茶汤出现较明显的水味,但甜度与香气还可以。基本无苦无涩。 试茶结束。 2012金针白莲综合评价:特点是香气与甜度,较低咸鱼味(堆味),基本能贯穿始终。对于喝普洱茶不久或者女性茶友,有较好亲和力。因为力度有所不足,估计满足不了老茶鬼的欲望。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