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班章煎蛋
357克的故事
好茶与爱人皆不可负!
关注数: 278
粉丝数: 535
发帖数: 9,815
关注贴吧数: 29
苍坤上人为什么要供奉古魔的花香 苍坤在木兰草原的旧居有供奉古魔画像,这是被古魔夺舍了的苍坤吗
求今大福茶样 2013金九茶王,2013大金九茶王茶样各10克。
话说美版果机能买吗?
4500以内,大神推荐一下用哪一代?
掩月宗南宫碗的师姐手上怎么有阳环及血魔匕 这两样东西都跟坠魔谷有很大关联,难道掩月宗以前有大能进去过坠魔获得发机缘还能全身而退的?
凡人修仙确实道祖重修记 先不说韩立自己是时间道祖,其灵兽也是一群道祖,啼魂阴冥界道祖,蟹道人傀儡道祖,金童乃虫祖,魔光也是魔君,这底蕴人家还怎么玩
电棍萨满还有搞头吗,求个加点方向以及星座加点 如题,新手求助。
开汤:大益101越陈越香青饼•珍藏版 器具:140cc紫砂壶 投茶量:9克 用水:纯净水 润茶一道,叶底香气纯正,浓郁度适中,无烟香,样茶仓储优秀。
1501大益传奇青饼 最近大姨行情有点冷,大多数茶价格往下走是主旋律,肯定有一些茶跌倒茶友的心理价位,就会蠢蠢欲动,但内心还是纠结品质到底值不值。样茶也就是昨晚才收到,来自有这种心态的一位深圳茶友,还催着赶快试,好做决定是否入手。这款2015年的大益传奇是中美抗战的纪念茶,上面还有勐海茶厂(前佛海茶厂)第一任厂长范和钧先生的头像,此茶还是存在不少潜在噱头,给市场资本去发挥想象力的。
开汤:福今2011年精品青饼 润茶一道,叶底香气很正,挂杯香适中,样茶仓储不错。 第1泡(10秒左右):估计压得太近,出汤节奏没把握好,滋味还是较淡,甜度适中,轻梅子香。 第2~3泡(10秒左右):茶味有所提升,但叶底看着还没怎么舒展开,苦感低,涩感稍显一些,汤质显薄,汤含梅子香,回甘适中。 第4~5泡(12秒左右):苦涩感提升明显,涩感相对会略微强一些,强度适中。汤质还是显薄,甜度适中,总体平稳。 第6泡(15秒左右):滋味开始转弱,甜度的转换不算明朗,蜜韵没有呈现,略有点冰糖韵。 第7泡(30秒左右):显水味第8泡(60秒左右):闷泡一道,滋味略有增强,也呈现轻蜜韵,内质还行。
开汤:福今2012年精品青饼 器具:150cc紫砂壶 投茶量:9.5克 用水:纯净水 润茶一道,叶底香气纯正,不算浓郁,显山楂甜香。 第1泡(8秒左右):茶汤呈现一定力度,苦涩感中等偏上,平衡性还好,有明显甜韵,水路略显粗,回甘可以。 第2~3泡(6秒左右):茶汤浓强度有所增加,涩感也会更明显一些,厚度也是有所提升,有留存。涩感化得不算快,水路虽显粗,但茶汤还是呈现有一定内质,有点东西的。
开汤:山青花燃2016年『峻山』青饼 2016年峻山,乃第一代,也是山青花燃品牌第一款生茶,第一代与第二代规格均是250克装,到了第三代改成357克。
开汤:大益701~8582(南方仓) 器具:140cc紫砂壶 投茶量:8.6克 用水:纯净水 润茶一道,挂杯香浓郁,叶底显蜜香,梅子香,典型的广东干仓。 第1~2泡(8秒左右):茶汤有一定的浓强度,厚度中等偏上,茶汤明显的梅子韵,轻轻烟香,跟白菜那种烟有所不同,苦涩感相对平衡,汤含明显的甜韵,水路不算细腻,适中,有明显回甘。
开汤:福今2013珍藏青饼 器具:150cc紫砂壶 投茶量:10克 用水:纯净水 润茶一道,挂杯香浓郁,叶底香复合且浓郁,梅子香突出,纯正,样茶仓储佳。 第一泡(8秒左右):茶汤厚度适中,苦涩感不算强,平衡性可以,回甘力适中。 第二泡(8秒左右):茶汤苦感明显提升,且厚度也上来了,汤含明显梅子香,略略橄榄香,涩感也上来了,不算违和。喉底有润感,尾韵绵绵。
开汤:大益701~7542 轻微烟香,有别于白菜的那种烟韵 汤含梅子韵,前段有力,中后段蜜韵 最重要是价格亲民。
韩立单挑得过他吗? 感觉这个是隐藏得很好的有大神通的修士,讲话都很有哲理的。
开汤:福今2011年早春青饼 这段时间,试了好几款福今陈期有十年出头的基础款生茶,只要仓储靠谱,基本都会显梅子香,程度各有高低的分别而已。 器具:150cc紫砂壶 投茶量:8.5克 用水:纯净水润茶一道,叶底显梅子香,浓度适中,香气纯正,无杂味,仓储很好。
这不是奸商师叔忘语吗? 奸商师叔也来乱星海了?创世神住老魔隔壁,道祖经过也得绕道走。
开汤:2012今大福经典珍藏青饼 器具:110cc紫砂壶 投茶量:6.5克 用水:过滤纯净水 润茶一道,叶底香气纯正,无烟香,显轻梅子香,挂杯香适中。 第1~2泡(8秒左右):浓强度适中,苦涩感适中,相对均衡,显甜韵,不属于猛烈的风格,回甘还可以,厚度中规中矩,水路稍微显粗。有丝丝余韵。
开汤:今大福2018年鳳引易武青饼 对于熟悉今大福这个品牌的茶友,对其最大印象应该是“班章”、“烟香”,现实今大福的热门茶确实绝大多数是布朗茶。鉴于易武茶,应该没什么代入感。今天试试这款此品牌为数不多,且定位不低的易武茶,看看会有什么表现。
开汤:2011年福今青饼 器具:150cc紫砂壶 投茶量:10克 用水:过滤纯净水 润茶一道,挂杯香适中,叶底香气纯正,显果蜜香,程度中规中矩。 第一泡(8秒左右):茶汤厚度,浓强度一般,显单一,甜度中规中矩,回甘力一般,留存一般。
2017大益轩辕号 器具:150cc紫砂壶 投茶量:8克 用水:农夫山泉 干茶显轻轻山楂香,蜜香,无烟香,样茶仓储优秀。润茶一道,叶底有浓郁果蜜香,无烟香。有典型的布朗茶转变出来的香气。第一泡(8秒左右):茶汤浓强度适中,没有出现布朗茶的扎实感,汤香有明显的青橄榄香,回甘适中,也许出汤节奏没把握好,其他没有太多的风味体现
方块5,七年陈滑竹梁子,即将上市
大益2009年3公斤福饼熟 器具:150cc紫砂壶 投茶量:9克 用水:过滤纯净水 润茶一道,叶底显轻陈香, 第1~2泡(8秒左右):茶味挺足,有点力道,明显的甜韵,厚度适中,有回甘。润滑感适中。
2019猪年生肖茶诸吉 景迈古树拼布朗,有喝过的吗?
焦糖香突出的布朗熟茶
开汤:下关2003“小飞”铁饼 03年“小飞铁”,在下关的中期茶当中,个人的认知世界李,无论名声与口感,能排进前十的。 器具:150cc投茶量:8.5克用水:纯净水润茶一道,叶底显陈香,轻烟香,梅子香,挂杯香中等偏上。第1泡(8秒左右):茶汤含轻烟香,不错的甜韵,厚度可以,丰富度不算突出,中等稍偏上,有一定的力道,不算是有冲击力。 第2~3泡(8秒左右):浓强度提升明显,且厚度,甜度都有提升,烟韵相对稳定,融合好的烟香就是一个稳。回甘度适中,不是猛烈风格。有一定留存,中等。生津,余韵还行。 第4~6泡(12秒左右):浓强度略有下降,甜度更出彩,涩感也会更明显,能接受的范围。除了丰富度稍逊,其他方面都进去一个均衡状态,喝着愉悦感较好,进去一个享受这泡茶的状态。这三泡的汤感其实波动不算大的,一个稳字。 第7~8泡(30秒左右):略显水味,细甜感还在,且出了一些冰糖韵,能让你有持续泡下去欲望。
山青花燃吧吧主竞选:NO.0001号候选人
经典龙,让你领略易武天门山的细甜 即将到来
开汤:山青花燃青竹丹枫熟饼 青竹丹枫这茶到手上已经有一年多了,这茶拿到手上,就有硬邦邦,沉甸甸的感觉,压得挺紧,这也是山青花燃一贯推崇的压饼工艺。 没拆棉纸前闻香气,这种香气太有辨识度了,打开棉质菌香更浓郁,有点上头,官方介绍这茶是轻发酵,有明显的灵芝野山菌香,还真是,我觉得也像干桂圆的条香。玩茶十几年,先不说这茶口感如何,这种香气还是第一次遇到。下面这张中飞对于这款茶的真的太详细了,这点我一直非常认同。 润茶一道,挂杯香也是显这种特别菌香,确实是有点像闻干灵芝的香气。第一泡(8秒左右):茶汤入口,就是猛烈的苦劲,这种苦太熟悉了,那就来自老曼峨的苦,舌头前段有回甘,且有丝丝甜感。苦劲加上菌香,真有在喝灵芝水的感觉。有一定的稠感,这点有点惊喜,因为个人认知轻发酵的熟茶一般以清爽为主。 第2~3泡(6秒左右):这么猛的熟茶,特意加快出汤节奏,否则一个人喝完整个阶段有点压力。苦感略有下降,甜度就明显一些了,汤挺细,就是老曼峨的苦感觉停留时间稍长,估计不少茶友接受不了,不过后续余韵倒可以值得回味。 第4~5泡(8秒左右):甜度愈发明显,这种在滋味的转换有惊喜,苦感那么强的茶汤,甜度也能突围出来,此时对我个人来说是最喜欢,头两泡实在太苦了,也许这个茶适合加快出汤节奏。 第六泡(15秒左右):茶汤的稠感有所下降,苦感虽有所降低,但还是有一定强度,苦中含清甜。 第七泡(20秒左右)茶汤内质虽减弱,但这个菌香维持得很好,到了此阶段比起开始时没弱多少,且结构很紧密,没分离的迹象。能持续泡下去的,一个人喝不动了。
开汤:青竹丹枫 青竹丹枫这茶到手上已经有一年多了,这茶拿到手上,就有硬邦邦,沉甸甸的感觉,压得挺紧,这也是山青花燃一贯推崇的压饼工艺。 没拆棉纸前闻香气,这种香气太有辨识度了,打开棉质菌香更浓郁,有点上头,官方介绍这茶是轻发酵,有明显的灵芝野山菌香,还真是,我觉得也像干桂圆的条香。玩茶十几年,先不说这茶口感如何,这种香气还是第一次遇到。下面这张中飞对于这款茶的真的太详细了,这点我一直非常认同。 润茶一道,挂杯香也是显这种特别菌香,确实是有点像闻干灵芝的香气。第一泡(8秒左右):茶汤入口,就是猛烈的苦劲,这种苦太熟悉了,那就来自老曼峨的苦,舌头前段有回甘,且有丝丝甜感。苦劲加上菌香,真有在喝灵芝水的感觉。有一定的稠感,这点有点惊喜,因为个人认知轻发酵的熟茶一般以清爽为主。 第2~3泡(6秒左右):这么猛的熟茶,特意加快出汤节奏,否则一个人喝完整个阶段有点压力。苦感略有下降,甜度就明显一些了,汤挺细,就是老曼峨的苦感觉停留时间稍长,估计不少茶友接受不了,不过后续余韵倒可以值得回味。 第4~5泡(8秒左右):甜度愈发明显,这种在滋味的转换有惊喜,苦感那么强的茶汤,甜度也能突围出来,此时对我个人来说是最喜欢,头两泡实在太苦了,也许这个茶适合加快出汤节奏。 第六泡(15秒左右):茶汤的稠感有所下降,苦感虽有所降低,但还是有一定强度,苦中含清甜。 第七泡(20秒左右)茶汤内质虽减弱,但这个菌香维持得很好,到了此阶段比起开始时没弱多少,且结构很紧密,没分离的迹象。能持续泡下去的,一个人喝不动了。
开汤:大益2016黄金岁月青饼
开汤:大益2003年易武正山野生特制品 饼子压挺紧啊,20年陈了,还是感觉硬邦邦的。器具:110cc紫砂壶投茶量:6.8克用水:纯净水润茶一道,挂杯香中等偏上,叶底显陈韵,仓储不错;第1泡(10秒左右):茶汤甜度可以,显陈韵,成熟果蜜香轻梅子香;有一定的厚度,丰富度适中,回甘可以,有余韵,喉韵不明显。 第2~3泡(8秒左右):厚度略有提升,甜韵突出,水路略显粗。茶汤还是能喝到较好的内质,尾韵有,但显短。有一些留存,没达到好的程度。 第4~5泡(10秒左右):茶味略有转弱,甜度保持的可以,水路更显粗,滋味转向单一。余韵较弱。 第6泡(15秒左右):显水味。甜度维持的可以,汤体结构还算紧密。第7泡(30秒左右):茶味转淡,显水味,滋味还是能让人有欲望继续喝下去,也许这是陈年风味的魅力吧。
内家功夫还是内伤功夫 干茶香气纯正,轻轻梅子香,果香,青草香,样茶仓储优秀。 内家功夫,听闻是一款烟香茶,本人第一次接触这款茶,用力闻样茶,基本没有闻到烟香,难道三四年过去烟香就散没了?样茶的香气表现,仓储是很优秀的,不存在仓不好导致没烟。
1301金色韵象 样茶有杂味,可惜了。
「香色浪漫」易武熟茶,荷香典范
下关2009年易武正山十年回顾 这是一款广州新业茶行在下关定制的易武茶,据介绍用了不少2006年的易武料,从内飞的信息,商家有点想复刻99绿大树的想法,至于具体此茶制作背景,就不多作解读,还是遵循“入口为凭”的第一原则。
大益南国秋韵青饼 器具:150cc紫砂壶 投茶量:10克 用水:农夫山泉 润茶一道,青草香,甜香,蜜香,挂杯香浓郁。 第一泡(6秒左右):茶汤入口感觉浓强度适中,涩感显,且不易化;汤显薄,粗,甜度适中,略有回第2~3泡(8秒左右):苦涩感有提升,水路还是显粗,加上涩感不太易化得开,口腔有点被双重暴击。 甜度勉强过得去,茶汤有点空。喉底略有轻燥感。
大益1401易武正山 大益打着“易武”的茶去虽没有具体统计过,但数量绝对不在少数。行内人都知道,这些所谓的易武茶用正儿八经易武料的,或者高品质易武料的真的屈指可数。 有些易武口感表现虽不错,但口感特点明显不是易武料,比如“灰绳”绿大树,个人感觉是典型的烟香布朗茶(假如有误,请茶友指正),至于为什么打上易武的旗号,没法考究。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兰韵,兰香并不明显
开汤:澜沧古茶2016~001
大益口粮熟茶:1301味最酽熟饼 秋风起,熟茶香! 随着天气转凉,熟茶被翻牌的几率越来越高。接下来会适当增加一些熟茶的茶评。 器具:150cc紫砂壶 投茶量:9克 用水:农夫山泉 干茶呈典型的熟茶香,有轻度堆味,无杂味,仓储优秀。 润茶一道,挂杯香不错。 第1~2泡(6秒左右):茶味适中,有一定的滑感,饮后有一点苦底,舌尖略有回甘。其他方面没有特别的印象。 第3~4泡(8秒左右):茶汤黏稠度一般,显木香,若隐若现糯感,甜度更明显,滋味相对单一,没有让人反复品味的点。 第5~6泡(15秒左右):茶味转弱,甜度适中,其他什么值得特别描述的点。 第7泡(30秒左右):显水味,有点枣香,有点甜,像淡淡的红枣水一样,要求不高的话,可以继续泡下去的。
开汤:大益2006菩提缘青饼 601菩提缘这款茶,在市场的曝光率还是挺高的,虽算不上第一梯队的明星茶,但也能进入第二梯队。顾名思义,此茶应该跟尊佛多少带点关系,具体不去深究。 规格是1000克/饼,盒装。 另外也推出一部分品饮小泡装。 器具:150cc盖碗 投茶量:10克 用水:纯净水 润茶一道,叶底显轻梅子香,蜜香,无烟香。 第一泡(8秒左右):茶汤入口有明显苦感,中等强度,轻涩感,甜度可以,厚度适中,汤含轻蜜韵,梅子韵,陈韵,无烟香,回甘适中。 第2~3泡(8秒左右):浓强度与厚度明显提升,虽没达到霸烈程度,但也算有劲度的,留存度与厚底韵都明显,茶汤下肚后值得仔细回味,余韵绵长。 第4~5泡(10秒左右):苦感在线,涩感略有提升,甜度转换适中,茶汤的风度稍微有点掉队,不算很明显。喉底韵有,但短。 第6~7泡(20秒左右):茶味开始转弱,汤体紧结性可以,加上有一定的甜度,显丝丝冰糖韵,还能撑得住整体汤感。 第8泡(60秒左右):显水味,茶汤的甜度不错,还可以一直泡下去的。 综合茶评: 从茶汤表现,跟过往喝06年的昆明仓有明显的区别,样茶的汤感更接近广东仓,也许是广东昆明的混合仓,总体仓储属于优秀级别。 前段茶汤有一定浓强度,且甜度也跟得上,整体显力度;汤含梅子香,蜜香,轻陈香。回甘度适中。 中段茶汤苦感一直在线,略有降低,甜度转换还算明朗,丰富度稍微欠一丢丢。 后段回甜挺好,显轻冰糖韵。 从苦感的呈现方式,应该拼入了少量老曼峨的料子。
开汤:大益601~0622(400克) 上次喝了茶友分享的601~0622大饼样茶后,印象想起自己小仓库有一点其他批次的,迫不及待翻仓库,果然有,拿出来查看原来是400克绿版601~0622,茶拿到手上,隔着棉纸,就能感到很优秀的仓储,不谦虚说一句,广东仓有这样的水平,真不多,当然主要不是本人的功劳,此茶入手时间应该没超过3年,当初是有点基于集邮的心态入的。
采采第二代,正式上市 烟香布朗茶,苦烈浓强,够力
开汤:澜沧古茶2016~001 对于澜沧古茶,从名声大小而论,001应该是其品牌生普的头牌,每年均有推出。 器具:90cc紫砂壶 投茶量:5克 用水:农夫山泉 润茶一道,挂杯香适中,叶底显轻梅子香,更明显有一种像菜干的香气,不明白这种叫什么香。 第1~2泡(6秒左右):茶汤苦涩感明显,尤其苦感更突出,厚度适中,回甘中等偏上,水路略粗,喉韵暂不明显。那种“菜干香”特明显,个人一时没法欣赏这种香。
开汤:下关2003年特级沱(便条装) 说到下关特级沱,相信有一定喝普洱茶龄的茶友应该会知道,或者起码听过,对于下关粉来说,那可再熟悉不过了,圈内传有佳话“甲特在手,天下我有”,名声可见一斑。 2003年,对于下关特级沱来说特别重要,因为正是这一年正式面世,其包装分为便条装与盒装(红眼胭脂沱),一颗规格均为100克。
开汤:大益601~0622(660克) 2006年,是勐海茶厂建厂66周年,为了献礼66周年的大庆,勐海茶厂特意压了规格为660克的0622这款青饼。当然,2006年出了好几批0622,且规格也有200克,400克,357克,具体有什么其他批次,这里就不去深究。按照官方的介绍,0622是92方砖与7532配方的融合体,看着来头不少。 干茶显轻梅子香,蜜香,无杂味,仓储不错 润茶一道,挂杯香中等偏上,叶底香气纯正,梅子香与陈香,甜香混合体。
大益「白菜系列」2003年班章2号青饼 2号青在“白菜”系列,只能算是中级偏下菜,对于这类面向有“钞能力”茶友的茶品,笔者也是靠蹭。 历经二十一年的陈化,就算机压饼到今天紧结度已经没那么高,撬茶已相对容易一些。
「云锦」为极致而生
一泡红桃6,甜到底
斗鸡的大瓜大家怎么看?
1
下一页